村级兽医防疫员考试题
关于印发《如东县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images/line2.gif">
各驻镇畜牧兽医站:
为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队伍管理,全面推进乡村兽医登记制度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根据通农牧[2010]9号文件的要求,特制定《如东县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如东县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方案
二〇一〇年五月四日
抄送:南通市农业局,如东县畜牧兽医站,如东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如东县家畜改良站。
附件:
如东县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方案
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各项防控措施具体落实的重要力量。加强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把动物防疫网络延伸到基层,把动物防疫意识强化到基层,把动物防疫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根据《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省农委《关于加强乡村兽医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农牧[2010]12号)及市农业局《 关于印发全市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基层兽医队伍管理现状和工作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现制定我县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通过组织全县基层兽医学习《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开展乡村兽医登记和档案信息管理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防疫员管理制度,规范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劳务补助经费的使用;开展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服务优的基层防控队伍,切实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内容
(一)制度建设
1、乡村兽医登记制度。根据《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工作的兽医人员,都必须到各驻镇兽医站申请兽医登记。县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县乡村兽医管理工作,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县乡村兽医的监督执法工作。乡村兽医登记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县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
(1)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的;
(2)取得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
(3)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连续5年以上的;(4)经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
乡村兽医登记程序:申请乡村兽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附表1);
(2)学历证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者乡镇畜牧兽医站出具的从业年限证明;(3)申请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登记审核及登记发证要求:县兽医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乡村兽医登记证应当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续检。
县农业委员会将对乡村兽医登记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全乡村兽医电子档案(附表2)。每年10月10日前,各镇将辖区内乡村兽医电子档案报县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科,每年10月20日前,由畜牧兽医科上报市农业局备案。
2、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档案制度。驻镇畜牧兽医站应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内村级动物防疫员人员档案,县农业委员会将建立健全村级防疫员电子档案,并逐级上报备案(附表3)。每年10月10日前,各镇将辖区内乡村兽医电子档案报县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科,每年10月20日前,由畜牧兽医科上报市农业局备案。
3、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制。责任制度应明确村级防疫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年初,县农业委员会与镇畜牧兽医站签订工作责任状,镇畜牧兽医站与村级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责任状内容具体明确村级防疫员全年的工作任务、每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和考核指标,责任状及时归档备查;同时制定了辖区内村级防疫员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村级防疫员的聘用、报酬补贴挂钩,并记入村级动物防疫员个人档案。
(二)人员培训
1、乡村兽医培训。县农业委员会将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制定全县乡村兽医总体培训计划。各镇畜牧兽医站根据自身实际,细化培训方案,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授课人员等,具体方案于每年3月底前报县农业委员会备案。乡村兽医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县级集中培训、四次镇级集中培训。培训教材以《村级防疫员和乡村兽医培训手册》为主,同时要加强培训档案建立,并归档备查。
2、村级防疫员培训。制定完善村级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新聘村级防疫员应经培训后上岗,村级防疫员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县级及以上畜牧兽医部门主办的技术培训。各驻镇畜牧兽医站要根据县农业委员会制定的培训方案,拟定本镇村级防疫员培训方案,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授课人员等,培训方案于每年3月底前报县农业委员会备案。要建立完善村级防疫员培训档案,辖区内村级防疫员培训方案、培训教材、培训记录、培训签到表、培训拍摄照片等资料应汇总并归档备查,村级防疫员个人培训记录记入个人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
(三)经费保障
1、建立健全村级防疫员劳务补助使用管理制度。各级财政下拨的免疫注射劳务补助费应设立专帐专户,资金拨付和使用应留存凭证备查。
2、补助资金发放应通过建档实名发放。免疫注射劳务补助费应足额发放至村级防疫员手中,每年12月30日前对本免疫注射劳务补助使用与管理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情况进行小结,并报县农业委员会。
3、每年年底,各驻镇畜牧兽医站应以镇为单位,公示本村级防疫员免疫注射劳务费补助发放情况,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3月份前):根据南通市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我县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报市农业局备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4-9月份):开展辖区内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培训工作,开展乡村兽医登记、审核、发证等,建立和完善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档案管理和相关制度,规范免疫注射劳务补助资金使用管理。
第三阶段:自查阶段(10月份):对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开展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整改,10月20日前将全县乡村兽医电子档案、村级防疫员电子档案及工作自查小结报市农业局。
第四阶段:考核阶段(11-12月份):接受市农业局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地要充分认识规范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一是要明确职责。要高度重视乡村兽医登记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工作,各站要明确责任领导和专门人员负责。二是认真组织。各站要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三是统筹兼顾。要把此项工作与春防、秋防等阶段性工作,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检验并促进乡村兽医及村级动物防疫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附表:
1、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
2、乡村兽医电子档案登记表
2009年9月, 根据《中共双流县委办公室、双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的意见》精神和双流县科协的安排部署, 在三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 协会积极参与了三星镇村级动物防疫公共服务项目的“外包”竞购。按照严格的竞购程序, 最终击败竞争对手, 竞购获得成功, 成为全镇5个村2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公共服务外包的中标单位。
一、基本做法
1. 摸清镇域养殖家底
协会分组包村, 对三星镇内养殖情况分村开展摸底调查, 掌握各村养殖情况及具体存栏量。全镇辖5个村2个社区、5 967户、20 513人, 幅员面积39.7km2, 年出栏优质肉牛1 000余头、商品猪3.2万头、云崖兔150万只、生态鸡60万只。
2. 精心核算确定竞标底价
在摸清全镇各村养殖基本情况后, 按照业务主管部门服务要求和物价部门现行的服务收费标准, 精心核算, 及时向各村村委会以清单报价的方式报告各村养殖情况、服务内容及预算经费。
3. 理性参与投标竞争
在各村村委会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中, 积极参与投标并以总额打折的方式投标。但在投标竞争中把好投标底限, 就是能够满足做好工作的正常开支并略有节余, 确保村级动物防疫经费在工作保质的前提下不亏本。经多轮角逐, 2009年12月, 协会一举击败竞争对手, 全镇5个村2个社区的村级动物防疫公共服务的“外包”工作全部由协会竞标成功。
4. 认真落实防疫工作
协会竞标成功后, 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 将现有的理事人员分成防疫组、防疫反映治疗及死猪赔付组和督查组3个组。
(1) 防疫组由每村1~2名兽医组成, 负责农情统计收集、动物动态信息搜集、动物疫情监测、检测采样, 常年联窝免疫, 天天补防, 责任到人, 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
(2) 防疫反应治疗及死猪赔付组在接到养殖户反映信息的第一时间内 (1小时内) 到达现场, 对防疫反应进行免费治疗处理, 对死亡的进行协商和现款赔付。
(3) 督查组走乡串户调查访问, 发现漏防或反映防疫质量问题, 将现场电话联系负责防疫的工作人员, 立即到场解决, 确保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 工作质量高。
5.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 让群众了解防疫的重要性和现行的防疫政策, 了解服务外包是政府埋单、养殖户免费防疫, 是政府惠农惠民的重要举措等政策。2010年已举办培训班2期, 培训500多人次, 免费发放资料300余份, 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取得的成效
1. 降低了防疫成本
市场化竞争大大降低了防疫成本, 通过招标竞购, 使村上每年的防疫综合服务成本, 由标的平均7万元降低到了5万元, 各村平均节约了2万元。同时, 由于协会统一调配人员, 集中采购防疫药品, 整合了人力物力, 大大降低了防疫成本。虽然招标时各村少了2万元, 但仍然实现了略有盈余。
2. 化解了干群矛盾
过去每年春秋两防, 仅对猪实行政府补助免费防疫, 其它动物的防疫则由农民自己付费, 没有做到完全的免费防疫。对鸡、兔、牛的防疫, 由农民自愿缴费防疫, 不防疫也罢。但狗的防疫就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狂犬病的影响, 为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狗的防疫是政府强制性要求由农民缴费进行防疫, 若不缴费对狗防疫, 就按规定将狗处死。由于狗的防疫是上级的指令性任务, 经常导致干部和群众关系紧张, 严重时还激化了干部与养殖户的矛盾。现在全部牲畜的防疫都由政府按照公共服务购买方式, 从财政安排的公共配套资金中解决, 养狗农户防疫不再出钱, 因而农户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兽医作好防疫工作。
3. 提高了防疫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来动物防疫经费, 由政府补助和农户出资两部分构成, 农户部分很难收齐, 导致防疫经费不足, 防疫人员工资待遇低, 导致他们不热爱防疫工作, 得过且过, 应付差事, 加上他们为事业编制人员, 单位也难以管理。这次公共服务“外包”, 原有人员全部买断了身份, 变为了自由职业者, 协会按其能力择优聘用防疫员, 将防疫员工作经费补助与工作任务挂钩, 增强了防疫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防疫人员的待遇, 实现了工作量和收入相匹配, 使防疫人员珍惜工作岗位, 爱岗敬业, 增强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4. 增加了协会的实力和吸引力一是增强了协会的实力。
通过竞购全镇5个村2个社区的村级动物防疫公共服务外包工作, 协会获得防疫经费34.8万元, 县科协补助5 000元, 共计35.3万元。协会除去必要的成本开支后, 投资3万多元, 新购了新型防疫设备以及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聘请了四川省畜科院的专家任协会技术顾问, 为工作优秀的骨干防疫员购买了养老保险, 稳定了防疫队伍。二是增强了协会的影响力。协会成功竞购动物防疫公共服务后, 其服务工作主要由协会理事会成员和骨干会员承担, 服务对象既有协会会员, 也有普通农民。服务人员挂牌作业, 使服务对象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了协会, 主动申请加入协会, 2010年协会已接收新会员200多名。三是提高了协会的服务能力。由于公共科技服务一年一竞购, 服务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下一年能否参加竞购, 协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除接受服务对象和防疫业务主管部门的考评外, 还要接受县科协的考评, 服务对象满意度高, 县科协给予的补助才能到位。因此, 承担此项服务的协会理事和骨干会员, 都十分珍惜竞争得来的机会, 主动学习钻研技术、互相交流经验提高服务技能风气日益浓厚。2010年以来, 有1名理事参加了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函授学习, 有12名服务人员参加了省市职业技能培训, 协会新购进了畜牧兽医等专业技术书籍上百本供会员自学。四是改善了协会的服务态度。通过学习培训, 使协会技术骨干的服务技能增强了, 为农民服务的态度也变好了。如2010年3月, 该镇井石村养猪户出现病猪, 协会及时送去了消毒药, 很快控制住了疫情。又如2010年4月, 云崖村一户农民饲养的猪防疫注射后发生应激反应, 协会在接到农户的电话后, 立即派专人上门诊治, 不到1小时, 协会的兽医就上了门, 改变了过去头天通知, 第二天上门诊治的历史习惯, 农民十分满意。2010年一季度, 县上组织村级防疫公共服务检查, 三星镇取得了满分100分的好成绩。
5.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由于协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加上农村防疫由政府买单、农民不再付费, 因此农民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2010年6月调查, 三星镇新发展肉牛700多头, 使存栏总数达1 700头, 增长70%;新发展林下养鸡2万多只, 使存栏总数达62万只, 增长3%;新发展肉兔规模户 (5 000只以上) 6户 (过去1户都没有) , 新增肉兔10万只, 使存栏总数达160万只, 增长7%。
三、几点启示
1. 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必须主动
养事不养人, 花钱买服务, 由符合资质的法人或单位通过竞争获得, 是成都市统筹城乡村级公共服务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 有意愿参与村级公共科技服务的单位, 必须工作主动, 积极按程序取得竞标资格。
2. 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必须摸清家底
政府花钱买服务, 有很高的质量标准, 并以价优者取胜。因此, 协会必须摸清家底, 才能够根据政府的服务质量要求, 准确预算防疫成本, 从而做到竞购时有理有据, 胸有成竹, 增加竞购成功的可能性, 避免恶性竞争和低价中标后又完不成任务, 达不到政府质量要求。
3. 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必须提高服务质量
公共科技服务一年一竞购, 真正体现了服务对象是衣食父母, 客观要求协会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改善服务态度, 以服务质量高从群众中挣“满意率”。
4. 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必须争取支持
公共科技服务实行外包竞购, 是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中探索出现的新事物。因此, 协会在参与竞购特别是以后的服务中, 必须努力争取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支持, 争取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的支持, 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 特别是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 探索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有利于自身发展, 群众满意的公共科技服务新方式。
5. 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必须加大宣传
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生皮、原毛、精液、胚胎、种蛋以及未经加工的胴体、脂、脏器、血液、绒、骨、角、头、蹄等。
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2、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3、禁止经营下列动物。动物产品:
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禁止经营下列动物、动物产品:
(1)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2)疫区内易感染的;
(3)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
(4)染疫的;
(5)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6)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3、为什么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1)是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
(2)是保护和促进养殖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人体健康;
(4)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5)为了理顺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完善调整范围,健全防疫制度,建立防疫秩序等,需要上升为法律。
4.畜禽的正常的体温是多少?
猪:38—40℃;牛:37.5—39.5℃;羊:38—40℃;马:37.5—38.5℃;骆驼:35—38℃;鸡:40.5—42℃;鸭和鸽:41—43℃;鹅:40—45℃;兔:38.5—39.5℃;狗:37.5—39℃;猫:38—39.5℃。
5、一类动物疫病包括哪些?
一类动物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6、如何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污染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所有病死动物、被扑杀动物及其产品(包括肉、蛋、精液、羽、毛、绒、内脏、骨、血等)均按照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规定执行;对于动物排泄物、垫料和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等物品均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包括染疫或者疑似染疫动物和动物产品,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及其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
7、什么是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生产场地前,由动物检疫员到场到户或到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
8、何谓动物疫病监测?
为了保证动物、动物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标准,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依照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及有关牲品,符合国家动物防疫标准和要求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测试和处理的一种技术行政措施。
9、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动物检疫中的职责有哪些?
答:(1)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疫,依法出具检疫证明。
(2)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人员责令货主依法予以处理,并对其予以监督,费用由货主承担。
(3)依法收取检疫费。
(4)国内检疫审批权。检疫审批主要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入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由种用动物引进者向引进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事先提出申请,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掌握的被引进地区疫情状况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引进的制度。对决定引进的种用动物发放检疫审批单,不同意引进的说明理由。
10、《动物防疫法》规定发生动物疫情时应如何处理?
(1)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或二类、三类动物疫病呈爆发流行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2)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有关物资,应当有适量的储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动物疫病预防计划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4)发生人畜共患疫病时,有关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互相通报疫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扑灭措施。
(5)发生动物疫情时,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部门应当优先运送控制、扑灭疫情的人员和有关物资,电信部门应当及时传递动物疫情报告。
11、我国现有的检疫书证有哪些?
答:(1)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2)动物产品证明;(4)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5)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12、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什么方针?
答: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13、经营动物、动物产品是否应当缴纳检疫费?答: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交纳检疫费。
14、什么人都可以从事检疫工作吗?
答:必须取得动物检疫员证的人员才能够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15、农民自宰自食生猪是否应当交纳检疫费?答: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交纳检疫费。
16、动物防疫机构可以从事经营活动吗?
答:不可以。
17、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需办理什么手续? 答:应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加盖(封)验讫标志。
18、动物、动物产品运输需要检疫证明吗?
答:必须办理检疫证明,动物产品还需加盖(封)验讫标志。
19、检疫证明可以转让吗?
答:不可以。
20、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采样、留验、抽检吗?
答:可以。
21、动物、动物产品运输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吗?
答:有按照《动物防疫法》四十二条规定,经铁路、公路、水中航空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有权进行监督检查。
22、违反《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代作处理,处理费用由何人承担? 答: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23、违法保存、使用、运输动物病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或者运输动物病料的,可以处以多少罚款? 答: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
24、经营未经检疫的动物、动物产品的怎样处理?
答: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售出的动物、动物产品依法补检
25、不凭检疫证明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将受到什么处罚?
答: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对承运人和托运人分别处以运输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26、、瞒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疫情的给予什么处罚?
答: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仟元以上伍仟元以下的罚款。
27、动物检疫员违法实施检疫,将受到什么处罚?
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记过或者撤销动物检疫员资格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8、生猪的三大生理指标是多少?
体温:38—40℃
呼吸10—20次/分钟,脉博数60—80/分钟。
29、常见的淋巴结病变有几种?
答:有六种:(1)充血;(2)水肿;(3)浆液性炎症;(4)出血性症;(5)化脓性炎症;(6)增生性炎症。
30、禽流感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怎样计算?
答:发现病禽地点称疫点,疫点半径3公里范围为疫区,疫区外五公里范围为受威胁区。
31、动物检疫是什么行为? 答:是行政行为。
32、经营动物、动物产品需不需要事先申报?
答:按动物防疫法规定,应事先向当地检疫机构申报。
33、叙述动物检疫的概念是什么?
答:动物检疫是指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34、动物检疫的性质是什么?
答:(1)检疫是一种以技术为依托的政府监督管理职能而不是职业行为或经营行为。
(2)检疫是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而不是可做可不做,或愿作不愿做的行为。
(3)检疫具有技术方法标准和处理方式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力的时效性。
35、叙述动物检疫的原则是什么?
答:(1)依法执行的原则:检疫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尊重事实的原则:检疫后的处理必须要实事求是地按照检疫结果来处理,否则就是违法,也会给国家或当事人带来损失。
(3)尊重科学的原则:检疫工作是一项以技术为基础的行政工作,没有技术方面的保障,检疫工作将无法开展。制定的规程、标准和方法都要以科学为基础,技术方面的保障即来源于科学。
(4)预防为主的原则:由于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性、扩散性,因此预防为主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检疫与经营相分离的原则:检疫是行政行为,不能与经营搅在一起。
(6)有利于流通的原则:检疫工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检疫手续要简要,方法要快捷,工作要严谨,检疫布局要合理,好要有利于把关,又要方便往来,有利于生产和流通
36、动物检疫的特点是什么?
答:动物检疫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诊断,并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
(2)须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实施;
(3)须按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对象进行检查;(4)须按照法定的检疫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5)须按照法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检疫结果;(6)须出具法定的检疫证、章及标志。
37、动物检疫员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一,熟悉并掌握动物防疫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了解与动物防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二,熟悉并掌握本地区、相邻地区畜禽疫病以及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基本情况。
三,具备兽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经有关机构考试认可具有相当于兽医中专以上学历,且具有熟练的动物检疫操作技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程序与要求完成各项检疫操作,做到判定准确、处理得当。
四,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工作细致、认真。第五,能正常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坚守岗位。
38、动物检疫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1)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并对检疫结果、出具的证明负责;
(2)在规定权限内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3)检疫中发现患病动物或者染疫动物产品,有权制止其上市、运输、出售,责令并监督当事人进行无害化处理;
(4)依法查处违反动物检疫法律、法规
39、何为法定的检疫项目?
答:动物检疫人员在实施检疫行为时依法检查的若干事项,称为法定检疫项目
40、何为法定的检疫对象?
答: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必须检疫的动物疫病(传染和寄生虫病)称为法定的检疫对象
41、常用的动物检疫方法是什么?
答:常用的动物检疫方法是临床检查、病理检查、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方法。
42、对即将屠宰的猪采用何种方法检疫?其法定检疫对象有哪些?
答:对即将屠宰的猪一般采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检疫。即将屠宰的猪法定检疫对象有: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炭疽
43、产地检疫到位的标准是什么?
答:(1)产地检疫开展面:所有县、乡(镇)、村均应开展。
(2)规模化养殖场(禽类500只以上、猪50只以上、大牲畜10头以上)产地检疫率达到100%。(3)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
(4)屠宰点、交易市场成交的动物,产地检疫证回收率达到100%,调运动物检疫证回收率达到100%。
44、产地检疫的特点是什么?
答:(1)工作量大;(2)方法简便实用;(3)适用基层推广。
45、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是什么?
答:(1)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2)临床检查健康;
(3)(3)免疫在有效期内;
(4)(4)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为阴性。
46、产地检疫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对于一般供屠宰的动物,以临床感观检查为主,主要看动物的表现(静、动、起、卧、立、精神、饮水、食欲等)是否正常,体温、脉博、呼吸是否在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内。(2)对于种、乳、实验、役用动物,除临床检查外,尚须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验,并应依照农业部颁布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规定的检疫方法和标准判定执行。
47、屠宰检疫到位的要求是什么?
答:屠宰检疫到位是指必须在屠宰场(厂、点)所实施宰前和宰后检疫。其要求是:
(1)屠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2)屠宰动物受检率达到100%。
(3)(3)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4)(4)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达到100%。
48、什么是宰后检疫?
答:是指动物被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所进行的疫病检查。
49、什么是抽检?
答:是指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证明在有效期内,从动物、动物产品中抽取部份样品进行查验的监督检查活动。
50、、什么是补检?
答:是指对未经检疫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
51、什么是重检?
答:是指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或发现患病及疑似疫病动物、染疫及疑似染疫动物产品时进行的检疫。
52、发生动物疫情怎么办?
发生动物疫情时,当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及时报请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对疫点、疫区实行封锁。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及时发布封锁令,并予以公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立即组织畜牧兽医、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相应的封锁,控制、扑灭、防治、净化等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53、动物出售前的检疫项目有哪些
答:动物出售前的检疫项目有:
(1)检查是否来自非疫区;
(2)临床检查是否健康;
(3)免疫接种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4)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否阴性;
(5)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凭证。
54、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怎样处理?
答: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法为销毁、化制、高温
55、何为动物检疫标志?
答:动物检疫标志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加施的表示验讫合格的标志。目前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志有:胴体加盖的各种验讫印章;各地使用的有铝卡标、验讫标签等。
56、什么叫做“依法应当检疫而没能检疫证明”?
答: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畜货主应依法报请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并取得法定检疫证明。如没有取得检疫证明或所持检疫证明不符合要求,则视为没有检疫证明,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因未经检疫而未取得检疫证明;二是虽经检疫但检疫证明已过期失效;三是检疫证明是伪造的等。
57、什么是转让检疫证明?如何处理?
答:转让检疫证明:指持证人将检疫证明随意转受给他人的行为。包括无偿转让和有偿转让即买卖。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对转让检疫证明的,予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8、什么是伪造检疫证明?如何处理?
答:伪造检疫证明:指未经法定主管机关批准,擅自印制检疫证明和伪造检疫证明填写内容。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对伪造检疫证明当事人予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至3000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超过30000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9、、什么是出具伪证?如何处理?
答:出具伪证是指动物检疫员对不合格、不应出具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按合格出具检疫证明的行为。
60、动物检疫现场操作必备器具包括哪些?
答:检疫箱(包)、体温计、听诊器、刀剪镊钩棒、采样(血粪、尿)工具及容器,且应保持器具干净、无毒
61、什么叫做动物检疫消毒?
答:为了防治和扑灭动物各种传染病,消灭传染源,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特定的产品和运载工具所采用的一种特殊而且简便宜行的检疫消毒处理措施。
62、检疫处理的概念是什么?
答:是指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后,根据检疫的结果,并依照法律、法规及规章(规程)规定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其处理方式必须依法执行,不得任意设定
63、何为封锁?
答:封锁是指在发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动物传染病时,由国家将动物发病地点及周围地区封闭起来,禁止随意出入,以切断动物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迅速扑灭疫情的一项严厉的行政措施
64、何为扑灭?
答:扑灭是指对患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的动物,有的尚包括其同群动物进行强行宰杀的动物防疫行政措施。
65、在检疫中发现哪些情况,对其产品封存留验?
答:对疑似染疫动物和病害产品,需作进一步检验的动物及其产品要封存留验。
66、销毁动物产品的具体方法、步骤是什么?
答:销毁处理动物产品一般有焚毁处理、掩埋处理、发酵处理三种方法。67、检疫处理所需费用由谁承担?
答:由货(畜)主承担。
68、动物检疫收费的依据是什么?
答:一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
二是依据国家财政部、国家物价局[1992]价费字452号《关于发布农业系统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附件(三)《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检疫收费管理办法》; 三是省级物价、财政部门依据上述规定所做的具体收费规定.69.常用的消毒药物:
氢氧化钠: 1—4%热溶液; 生石灰:10--20%乳剂;
草木灰:10--20%热溶液;漂白粉:0.5--20%;臭药水:
2--5%;
甲醛溶液:5--10%; 次氯酸钠:2--4%;
季氨盐类:0.5--10%
70、口蹄疫:。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主型,即甲型(A型)、乙型(O型)、丙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
临床症状 潜伏期2~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14天。病初体温升高,口角流涎增多,口腔(舌、唇、颊和齿龈部)黏膜上出现水泡,趾间、蹄冠及球部、乳头和乳房的皮肤上发生水泡,跛行不愿站立。2~3天后水泡破裂,露出红色糜烂区,体温下降。成年牛感染症状缓和,母牛可致流产。乳犊感染水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突然死亡,病死率高。绵羊蹄部水泡明显,口腔黏膜变化轻微,常突发急性跛行;山羊多见口腔呈弥烂性口炎,蹄部病变较轻;羔羊常因心肌炎死亡。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水泡破裂后表现出血并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严重时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鼻镜、乳房也可见到水泡。哺乳仔猪常因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壮龄骆驼发病较少,老、弱、幼的发病较多,但经过良好。
病理变化
除口腔、蹄部有明显水泡、糜烂病理变化外,反刍动物的喉头、气管、食道、前胃等有时也可看到水泡、糜烂。幼龄动物急性死亡时,可见心肌变性和出血;慢性经过而死亡的动物,心肌有灰白至灰黄色条纹状病变,呈虎斑心外观。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是本病确诊的依据。在国际贸易中指定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中和试验。替代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病原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病毒分离:接种犊牛甲状腺原代细胞,猪、小牛和羔羊肾原代细胞,幼仓鼠肾(BHK一21)和IB—RS一2细胞系或吮乳白小鼠。血清学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中和试验。核酸识别试验,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是快速且敏感的诊断方法。
样品采集:上皮组织,最好是未破裂或新破裂的水泡皮,至少应采1克。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冷藏(冻)保存并送检。或用食管探杯(猪用喉拭子)采集食道/咽(OP)黏液,立即按1:1加保存液后置一40~C(干冰或液氮容器)保存运输 71、何为鸡瘟与鸡新城疫有何区别:
鸡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传染病。与鸡新城疫的异同如下:
1、鸡瘟和鸡新城疫病毒同属与粘病毒科,但不同属。均有血凝和血被特异性血清抑制特性。但两者凝集不完全同的动物红细胞。病毒耐热性前者弱后者强。
2、鸡瘟和鸡新城疫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病毒传播都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
72、新城疫
1.群体临诊检查: 首先作静态检查,让禽群处于静止状态,观察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呼吸、粪便、鼻及口腔分泌物有否异常。然后观察禽只运动状况,有否跛行、共济失调、痉挛等异常现象。检查中重点注意以下情况:a 精神沉郁或无任何症状而死亡;b 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产蛋减少或停止;c 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嗉囊胀满;d 呼吸困难、喉部发出“咯咯”声(晚间较明显);e 下痢,粪便成绿色;f 偏头转颈,作转圈运动或共济失调。2.病理解剖检查: 对临诊疑似病例,应全部或抽样解剖,依据下述病变作出初步判断:a 口腔、咽喉部有粘液,咽部粘膜出血;b 腺胃乳头肿胀,挤压后有豆腐渣样坏死物流出,乳头有散在的出血点;c 肌胃角质下层有条纹状或点状出血,有时见不规则溃疡,腺胃与肌胃交接处有出血斑、条;小肠前段有大面积散在出血点,或肠粘膜有纤维性坏死并形成假膜,假膜下出现红色粗糙溃疡;d 小肠前段有大面积散在出血点,或肠粘膜有纤维性坏死并形成假膜,假膜下出现红色粗糙溃疡;e 盲肠和直肠皱褶处有出血,盲肠扁桃体(淋巴滤泡)出血坏死;f 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粘液;g 心冠脂肪、心耳外膜及心尖脂肪上有针尖状小出血点。
猪瘟检疫技术规范:
群体检疫
3.1经核实已按规定接种合格的猪瘟疫苗,注射后一月内未发现疑似猪瘟的患猪,并处在免疫有效期内,可认为免疫符合要求。如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符合要求,或接种后又发现疑似猪瘟的病猪,必须进行补充免疫接种,至免疫有效期开始未发生异常,可认为免疫合格;如免疫接种后再发生疑似猪瘟患猪,必须进行临床检查、解剖检查和实验室外检查,在排除猪瘟染疫的可能性之后,方可认为免疫合格。
3.2检查全群的健康状况,有否异常表征。如发现猪群中被检猪只体温在40.5℃以上,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可视粘膜充血、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发绀、便秘腹泻交替,或其他疑似猪瘟的症状,作可疑猪瘟对待,全群隔离饲养,作进一步诊断。
此外,仔猪不衰弱、震颤或发育不良等象时,可怀疑母猪携带猪瘟病毒,应进行实验室确诊。
3.3对群体中检出的可疑患猪可抽样进行解剖检查,下述病变作为综合诊断定性的依据之一:
a、肾皮质色泽变淡,有点状出血;
b、淋巴结外观充血肿胀,切面周边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
c、脾脏不肿大,边缘发现楔状梗死区;
d、喉头、膀胱有小点出血;
e、全身出血性变化,多呈小片或点状;
f、回盲瓣、回肠、结肠形成“纽扣状肿”(慢性猪瘟);
g、公猪包皮积尿。
临床健康检查
5.1 畜禽的群体检疫
5.1.1静态检查精神状况、外貌、营养、立卧姿势、呼吸、反刍状态,羽、冠、髯。
5.1.2 动态检查运动时头、颈、腰、背、四肢的运动状态。
5.1.3
食态检查饮食、咀嚼、吞咽时反应状态。同时应检查排便时姿势,粪尿的质度、颜色、含混物、气味。
5.2 畜禽的个体检查 个体检查包括群体检查时发现异常个体或抽样检查(5%-20%)的个体。
5.2.1 视诊
检查精神外貌、营养状况、起卧运动姿势、反刍以及皮肤、被毛、羽毛、冠、髯、呼吸、可视黏膜、天然孔、鼻镜、粪、尿等。
5.2.2 触诊
触摸皮肤(耳根)温度、弹性,胸廓、腹部敏感性,体表淋巴结的大小、形状、硬度、活动性、敏感性等,嗉囊内容物性状。必要时进行直肠检查。
5.2.3 叩诊 叩诊心、肺、胃、肠、肝区的音响、位置和界限,胸、腹部敏感程度。
5.2.4 听诊 听叫声、咳嗽声、心音、肺泡气管呼吸音、胃肠蠕动音等。
5.2.5 检查体温、脉搏、呼吸数。
5.2.6
检查渗出物、漏出物、分泌物、病理性产物的颜色、质度、气味等。注种乳实验役用动物,按有关规定进行实验室检验
应作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的疫病
马驴: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病、马鼻腔肺炎。
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蓝舌病、结核病、牛方性白血病、副结核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羊:口蹄疫、布鲁氏菌病、蓝舌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绵羊梅迪/维斯纳病、羊痘、螨病。
猪:口蹄疫、猪瘟、猪水疱病、猪支原体性肺炎、猪密螺旋体病。
兔:兔病毒性出血症、魏氏梭菌病、兔螺旋体病、兔球虫病。
为有效防控我区动物疫病,提高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推动智慧动监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的
为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需要,着力培养一支懂政策、技术强、善服务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在前期进行了年轻化、知识化的升级换代后,计划于2017年2月对调整后的人员通过动物防疫理论知识与实战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
二、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2017年2月21-23日三天。
地点:理论学习在农林局14楼会议室,实战操作在**生猪屠宰场。
三、培训内容
(一)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3.《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二)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职责
(三)动物防疫基础知识 1.疫苗免疫 2.消毒
3.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 4.疫情巡查与报告 5.样品的采集、保管和运输 6.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7.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与防控
(四)实战操作 1.免疫技术操作训练 2.采样技术操作训练
四、参训人员(共71人)
1.村级动物防疫员(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员)40人; 2.每个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动物防疫的技术人员各1名共9人;
3.畜禽水产中心技术人员7人; 4.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科人员4人;
5.每个乡镇负责动物防疫管理人员各1名共11人。
五、培训耗材
1.实验动物:50只鸡、10只羊、10头猪;
2.学习资料:《**省免疫操作规范年培训手册》80册。
六、培训教师
聘请**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村 级 防 疫 员 考 核 方 案
2016年11月10日
达利多县萨达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
考核方案
为确保全镇畜产品安全和养殖户无安全隐患,为净化疫病避免疫情,确保我镇畜牧工作顺利完成,切实加强对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全 面、客观、科学、有效地考核评价防疫人员全年工作业绩,促进全镇基层防疫队伍健康发展,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机构
畜牧兽医中心站负责对全镇的村级防疫员考核管理,制定村级防疫员考核办法、方案;对村级防疫员在职培训、工作考核和续聘工作等
二、考核对象
全镇的村级防疫员。
三、考核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坚持日常抽查及月测评和年终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四、考核对象的工作职责
1、服从畜牧局、站长、包片兽医的管理,;
根据国家和我省、市动物强制免疫的相关规定,分春秋两季,对所服务区域的家畜禽进行集中强制免疫,佩带免疫标识,填发免疫证明,建立健全免疫台帐等;春秋防后一个月进行补免;
2、做好所在服务区域内规模养殖企业防疫监督和指导工作,积极协助其作好防疫档案记录;
3、做好日常巡查,及时准确向上级部门汇报动物疫情;
4、协助作好本服务区内的畜禽产地检疫工作;
5、做好本服务区内的畜牧生产情况等各类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工作。
6、受上级指派,参与处置动物疫情工作,积极协助做好妥善处理。
7、按照上级安全生产要求做好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临时安排的其它工作。
五、考核内容
全年考核总分为了100分。其中分数为两部分,月考核(12个月总分为100分。)占总分的40%+年终考核(100分)占总分的60%。
(一)日常核分(共计100分。)
1、春防、春防补针、秋防、秋防补针,按时参加会议的分别计5分,四次会议共计20分,缺席不计分。2、1、春防、春防补针、秋防、秋防补针,按时参加四次防疫的 计10分,四次防疫共计40分,缺席或者迟到早退的扣20分,不参加的不计分。
3、能督导养殖户每年的免疫台帐每次都健全完整(包括厂名、疫苗批号、畜禽种类、免疫日期、畜主签字等)的计10分,不完整不详细的扣2分。
4、每次能按时完成站上安排的信息统计或者其它工作计10分,推诿扯皮或敷衍应付不计分。
12个月分数累加达到80分以上的再给予总分加4分(如:村级防疫员张某12个月的累计分数为87分,那么他的12个月的总分数为87分+4分=91分)。
(二)年终考核分(共计100分)
1、重大疫病强制免疫率。免疫率100%,计20分;95%-99%,得10分;95%以下不计分
2、家畜标识佩带率。佩带率100%,计10分;95%-99%,计5分;95%以下不计分。
3、强制免疫抗体水平达到有关要求,得20分;未达到要求,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止。
4、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得10分;发生疫情不报、谎报、迟报不得分;参与并妥善处置疫情得5分,并未参与不得分。
5、积极协助开展抗体检测采样及产地检疫的得5分;未协助的不得分。
6、参加技术培训得10分;缺席一次扣3分;缺席一次以上的不得分。
7,得到所在服务区域内群众非常满意的得10分;满意的得5分;不满意或态度恶劣的不得分。
8、安排的其它临时工作完成非常好的得10分;好的得5分;不听取安排的不得分。
六、绩效考核资金分配
防疫员年终绩效考核总工资的30%左右作为对站内在防疫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完成临时紧急任务的和日常协助检疫的防疫员的奖励;剩余70%按照考核打分实际发放。
七、年终经费发放
考核分数为90分以上的每月基本补助+100%的其它经费;考核分数为80分以上的每月基本补助+90%的其它经费;考核分数为70分以上的每月基本补助+70%的其它经费;考核分数为60分以上的每月基本补助+50%的其它经费;考核分数为60分以下只发每月基本补助。考核分数为50分以下只发每月基本补助,是否继续续聘,经站里研究报局机关决定。
1 乐都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2013年4月12日, 乐都县拆县设区, 海东市人民政府设在乐都区, 全区面积3 050 km2, 人口29.2万人, 其中, 农村人口达23.99万人, 乐都区下辖19个乡镇、345个行政村, 养殖业主要有牛、羊、猪、家禽和特色养殖。2013年度, 牛、羊、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6 050头、488 857只、585 399头、805 719羽;牛、羊、猪、家禽出栏分别达到22 009头、284 357只、394 191头、392 177羽;牛、羊、猪、家禽年末存栏分别达到33 645头、200 640只、183 778头、395 047羽。全区肉类产量达2.47万t, 禽蛋产量达5 200 t, 奶产量达6 020 t, 毛产量达639 t。目前, 全区通过国家级规模养殖场认定的规模养殖场4个;通过省级规模养殖场认定的规模养殖场44个 (其中:生猪21个、肉羊15个、蛋鸡4个、肉鸡2个、肉牛1个、奶牛1个) 。乐都区正在通过有序开展规模养殖场认定工作, 积极引导饲养者转变养殖观念和饲养方式, 规范养殖技术, 有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程, 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防疫功能和经济效益。
2 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情况调查
全区是按照行政村的个数来设置的, 截至目前, 全区总共有374名防疫员, 其中, 还对全区牧场也配了动物防疫员。调查结果如下。
2.1 年龄调查
全区37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 1949年至1950年出生的共有6名, 占1.6%;1951年至1960年出生的共有115名, 占30.7%;1961年至1970年出生的共有153名, 占40.9%;1971年至1980年出生的共有100名, 占26.7%;1980年以后出生的18名, 占4.8%, 其中, 1990年以后出生的2名, 占0.5%。
2.2 性别调查
男性共362名, 占96.8%。女性共有12名, 占3.2%。
2.3 学历调查
初中学历201名, 占53.7%;小学学历153名, 占40.9%;高中学历15名, 占4.0%;中专以上学历5名, 占1.3%, 从学历调查可以看出村级动物防疫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2.4 工资调查
村级动物防疫员年平均工资为3 044元, 根据大、小村和动物防疫工作量的大小有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动, 年底, 由局财政直接拨款到基层兽医站账户上。在防疫期间, 村级动物防疫员不向养殖户收取任何费用。
3 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现状
目前, 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的频繁发生, 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的日趋严峻, 动物疫病防控的疫病类型增加了, 免疫次数也由原来的春、秋季2次免疫增加到3次免疫, 增加了1次集中免疫, 并且, 每个月还要对新增畜进行补免, 在免疫的同时, 还要佩戴耳标, 并传输耳标信息、建立免疫信息档案。2013年, 乐都区猪口蹄疫疫苗免疫43.52万头次 (含春、秋集中免疫和新增畜的补针) , 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免疫41.66万头次, 猪瘟单价苗免疫42.35万头次, 猪三联苗免疫28.63万头次;牛口蹄疫疫苗免疫9.3万头次 (含春、秋集中免疫和每月对新增畜的补针) , 亚洲Ⅰ型口蹄疫二价苗和A型口蹄疫1.98万头次, 羊口蹄疫疫苗免疫63.48万只次 (含春、秋集中免疫、新增畜的补针和6、7月份对规模养殖场户的补针) , 羊四联疫苗免疫43.48万只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105.19万只次, 鸡新城疫疫苗免疫93.15万只次。全区每位动物防疫员年平均免疫猪4 175头次, 牛301头次, 羊2 859只次, 家禽5 303只次, 填写免疫档案190余条次, 佩戴免疫耳标3 022枚。村级动物防疫员除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外, 还要负责及时上报动物疫情普查结果, 按期统计上报村级畜牧业生产情况, 特别是规模养殖场的生产情况等工作。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 村级动物防疫员还要协助参加动物疫情普查、扑杀、隔离、消毒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4 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4.1 从年龄、性别、学历、工资结构方面分析
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年龄偏大;男性占绝大多数;学历以小学、初中学历占绝大多数,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任务特别繁重, 工资偏低。
4.2 从全区全年的免疫工作任务方面分析
全区所饲养动物达到约193万头只, 每年疫苗免疫次数达到430万头只次, 免疫密度、耳标佩戴率必须达到100%, 耳标佩戴数至少要达到193万枚, 并且同时要上传免疫、耳标信息达到193万条以上, 其中, 仅在一头猪上要上传4条免疫信息 (即4种疫苗的信息) , 这些任务几乎是动物防疫员一人完成, 免疫任务特别重。
4.3 从乐都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规模养殖场 (户) 还比较少, 通过国家级、省级规模场认定的更少, 主要还是以散养户为主。经调查, 村级动物防疫员除了对散养户所饲养动物免疫外, 还要对村级动物防疫员所在村的规模养殖场户饲养的动物进行免疫, 这样又加大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4.4 从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方面分析
经调查, 大多数乡镇政府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缺乏管理, 基本是基层畜牧兽医站全权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情况:首先, 各个乡镇的村级防疫员更换频繁, 有些村甚至出现春季这个人干, 秋季又另外一个人干, 今年你干, 明年他干的现象, 防疫员队伍很不稳定, 时常出现断层;其次, 村级防疫员的工作安全保障、养老等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第三, 对村级防疫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 绩效考核制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 年底工资兑现基本按大村和小村两个标准发放, 干好干坏没多大影响, 这样,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也不高。
5 对进一步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建议
1) 经分析, 乐都区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数是44岁以上的人, 年龄偏大, 根据目前的动物疫病形势, 应尽量聘用43岁以下 (即1980年以后出生) 的长期在家的年轻人。
2) 经分析, 乐都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绝大多数是男性, 不过有3.2%的女性, 面对目前大多数年轻人和中年男性都常年外出打工, 在必要的条件下, 也可以聘用村里有知识、有劳动魄力的妇女参加动物防疫工作。
3) 经分析, 乐都区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小学学历的占40.9%, 大多数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半路出家”的, 而目前的动物防疫工作中, 除疫苗种类多外, 还有上传免疫耳标信息, 建立免疫档案等工作, 小学文化程度很难适应当前日趋复杂、规范、细致的动物防疫工作。所以, 在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时, 应尽量聘用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参加, 优先聘用村兽医以及高中和中专学历以上, 并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参加。
4) 经调查, 村级动物防疫员年工资平均是3 044元, 现在的动物防疫工作由原先的季节性防疫变为了全年防疫, 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日趋加大, 这些工资与他们从事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对比, 工资普遍太低, 这样就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也就很难保证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所以,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依据村级防疫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协调适度提高他们的工资。
5) 将适合条件的村干部聘用为村级动物防疫员也是一种很好的聘用动物防疫员的方法。一是村干部一般文化水平比较高;二是村干部一般常年在家;三是如果村干部聘用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他们在领取干部工资的同时还可以领取动物防疫员工资, 这样也增加了收入, 村干部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四是村干部在宣传动物防疫工作和处理动物防疫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 方法灵活、多样、高效。
6) 根据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现状, 随着全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当前动物疫情形势, 目前, 动物防疫过程中, 仅1头猪上就要注射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猪瘟疫苗和猪三联疫苗4种疫苗, 1只羊上注射口蹄疫和羊四联2种疫苗、1只牛上要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和亚洲A型口蹄疫疫苗2种疫苗, 1只鸡上要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和鸡新城疫疫苗2种疫苗。还要对免疫的牛、羊、猪佩戴耳标, 给免疫动物佩戴耳标工作1个人很难完成, 最后, 还要上传免疫耳标信息和建档立卡,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任务极其复杂、繁重。所以,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充分考虑目前动物防疫工作实际情况, 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投入, 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 必要的时候, 在动物防疫期间, 对每位村级防疫员至少配备1名协助人员, 帮助其顺利开展工作。
7) 经调查, 乐都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很不稳定,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措施加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性。
一是注重素质, 更加科学、合理地聘用合适人员加入到该队伍中;二是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适度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三是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 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法律知识和畜牧兽医技术水平;四是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动物防疫工作竞争机制, 进一步激发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性。五是通过行政手段, 尽可能地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后顾之忧, 如动物疫苗应激反应死亡补偿、动物防疫员意外伤害和养老保障等。
8) 2013年4月12日, 乐都县拆县设区, 海东市人民政府设在乐都区, 这给乐都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同时带来的动物疫情风险系数的加大, 工作标准和要求日益规范, 这更加要求建立一支管理科学、技术过硬、勇于奉献、工作效率高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参考文献
【村级兽医防疫员考试题】推荐阅读:
村级防疫员考试试题09-11
兽医卫生防疫制度09-23
村级动物防疫员03-31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09-24
村级防疫员培训工作总结01-22
昆明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11-18
兽医基础试题03-21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07-14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试题06-11
兽医执业资格考试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