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教学设计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冰糖葫芦教学设计(推荐10篇)

冰糖葫芦教学设计 篇1

冰糖葫芦的历史文化内涵。冰糖葫芦堪称最原始、最传统的糖果之一,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特色民俗食品之一。山楂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膳食纤维和活性物质,是一种养生食品。文学家林语堂在一部回忆清末民初北京历史文化的专著里,仿佛信笔提及:“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听到小贩们叫卖甘美圆润的冻柿子的吆喝声,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冰糖葫芦,裹着糖的小果,五六个串成一串,染上红色招徕顾客……”可见冰糖葫芦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造型已深深嵌进人们的记忆里了。冰糖葫芦的包装现状。冰糖葫芦不仅是我国很有民俗特色的风味食品,许多人也认为冰糖葫芦寓意着生活幸福、甜甜蜜蜜、红红火火。然而大多数商家并没有把冰糖葫芦的美好寓意传递出来,平常我们所看到、接触到的冰糖葫芦包装只是单纯地为了盈利和销售,因而造成了一种“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现象。市场上,我们经常能见到小商贩扛着插满冰糖葫芦的棒子在售卖,只是用竹签将糖山楂串起来,再以一层薄薄的塑料纸包起来。这样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视觉效果,但是百年如一日的包装,售卖的只能是消费者对它美好的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食品包装的外观和趣味性要求越来越高,千篇一律的包装形式导致冰糖葫芦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本文意图通过对冰糖葫芦包装设计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究如何使其包装更富欣赏性,蕴含更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以使冰糖葫芦的包装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增强它对消费者的诱购性,从而促进销售。

二、冰糖葫芦包装应针对消费者心理进行设计

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记住并对其产生兴趣,引起其强烈的购买欲望,就要从各方面把握好消费者心理。日本学者伊吹卓曾提出过一个包装设计的“目、理、好”原则,即:“醒目”——要消费者一眼看见就产生强烈的兴趣;“理解”——消费者通过包装设计能准确理解产品;“好感”——包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图案、材质要能引起人喜爱它们的情感。这一原则说明,我们要全面调整思维结构,不能单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也要从美学角度去考虑设计,既要注重商品包装的实用功能,也要注重它的审美功能,在体现商品的鲜明个性特征的同时,还要反映商品的文化内涵以及现代消费的时尚性,从整体上提升包装设计的效果,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英国某折叠餐具品牌的折纸碟盘,外观上看起来简洁质朴,似乎用途不大,在材质上采用的也是普通的塑料硬片,但设计师从它的使用功能出发,结合了折纸概念,使其不仅便携,而且能与使用者产生更多的互动。对御食园冰糖葫芦包装的分析。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标准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长期以来,冰糖葫芦生产都是纯手工制作,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不稳定,产品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北京御食园的冰糖葫芦在产品和包装上做了处理,将传统大串的红果变为小巧、可爱的3粒小串,便于入口咀嚼,并撤掉冰糖葫芦的竹签,避免消费者在食用冰糖葫芦时被竹签划伤。在包装的纹饰上也显示了地方文化特色,并采用两层以上的复合材料包装袋,将原来3天的保质期大大延长。御食园的冰糖葫芦在保持原有酸甜风味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将多种口味混搭。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御食园冰糖葫芦的成功就在于它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和它对传统冰糖葫芦的传承。对产品包装文化内涵的分析。文化内涵可赋予食品包装设计新的情感力量,使得发展相对滞后的现代中国设计产业更有生命力。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元素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借助自身的传统文化优势并吸收优秀的西方文化,使我国的食品包装设计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在体现出设计理念与个性化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表现产品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内涵,不仅要追求构图整体的形式美,力求表现出对比、均衡、和谐、韵律等艺术特征,也要将产品的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到包装中去。市面上的一些食品包装追求活泼、跳跃、动感的表现效果,在文字的排列以及构图形式上表现出丰富的变化,又合理地融入了传统元素。如传统纹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无论是作为主体图案、底纹还是边饰,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不仅能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给人感觉轻松自然,又带有富于人文色彩的情调。如江西某特产,其包装用江西名楼滕王阁作为基本图形,使消费者一看便知是江西特产,这既体现了该特产的文化内涵又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又如纯米酒的包装设计,采用古代文字作为图案并呈现出米酒的酿造历史,赋予了整个包装设计浓厚的文化气息,以此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冰糖葫芦针对消费者心理的包装设计。每当提起冰糖葫芦,那又酸又甜的味道笔者至今仍记忆犹新,它总能勾起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其品种也一直在不断创新与变化,从单纯的山楂冰糖葫芦,发展到用草莓、菠萝等不同的水果制作。因此在冰糖葫芦的品牌包装设计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多样性,有对应性地来设计包装,突出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色彩印象是人们对包装的第一视觉印象,商品包装要对消费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必须以“色”夺人,一举网住目标顾客的心。冰糖葫芦的包装设计可以结合产品本身的红色给整个包装定下一个基调。我们看到某种颜色时,就能联想到和该颜色有关的东西。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冰糖葫芦的认知,一想到它就会想起红色,而且红色是自然色彩中最引人注目、最具有感染力和刺激性的颜色,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色彩,所以把红色作为冰糖葫芦包装的主色调对于产品本身属性是合适的。由于在设计中包装结构可能产生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水果制成的冰糖葫芦会具有不同的颜色,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可在主色调统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冰糖葫芦的包装不仅要保障产品安全,让使用者方便使用,而且在结构上、造型上、视觉形象上都要有所发展和创新,按照美学的原则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冰糖葫芦包装的创意性和结构的多样性上,可采用多元化的形式设计,利用造型、结构的合理搭配,对冰糖葫芦包装进行组合式或系列化设计,同时要注重与使用者的互动性。只有从包装的结构和形态上下功夫,才能使其有别于传统的冰糖葫芦包装,更具时代特点。此外,除了包装造型要精巧外,在冰糖葫芦外包装的装饰上要找到合适的定位以设计产品包装形象,以新颖的图案增加它的趣味性,使其既富欣赏性又能勾起消费者对冰糖葫芦美好的回忆。如在包装内页中可添加冰糖葫芦勾起人们童年回忆的小插图,使人们在品味冰糖葫芦的同时也犹如在品味自己单纯美好的童年,还可添加制作冰糖葫芦技巧的插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三、冰糖葫芦包装设计的附加值研究

包装设计的绿色环保趋向。当代崇尚的绿色包装,充分体现了商品包装的附加价值。商品使用后,其包装可以再次利用,这样既减少了包装垃圾,也增加了商品的附加价值,企业和消费者如此一来一往,对环保来说算是出了一份力。如糖果、茶叶礼盒组包装也可当成文具盒或收纳盒来使用,因此除了要注意材料的选用外,包装若能增加这一附加价值,便在二次利用上更具优势。图7是日本著名造纸厂商“竹尾”为介绍新型纸张而制成的包装盒,这种纸张具有凹凸不平的肌理,整体显得清新高雅,包装盒设计成微微扭曲的形态,用手一捏便会自动打开,结构新颖别致且能进行二次利用。日本是个岛国,地少人多,国内资源匮乏,这种生态环境使日本人形成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因此,日本的包装设计处处体现着环保理念,日本设计师会很自觉地考虑到环保因素,他们会选择不污染环境和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日本的一组丽婴房礼盒采用了收纳盒的概念来进行设计,充满趣味的同时又能使产品包装使用后的剩余价值充分发挥。增加冰糖葫芦包装的附加值的设计。绿色包装设计应坚决摒弃塑料包装。很多塑料包装外表光鲜,却不易降解和循环利用,被丢弃后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冰糖葫芦绿色包装设计中,我们要沿着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选用绿色材料,弃“塑”求“纸”,纸品易于腐烂,回收后生产再生纸或做植物的肥料可减少环境污染和净化空气。另外,纸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也相对便宜,而且不像玻璃那样易碎,不像塑料那样不易溶解,也不像金属那样重,它轻巧、便于携带。因此,纸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绿色环保包装印刷材料之一。第二个方向是开发它的附加利用价值,除了环保材料的选用外,在冰糖葫芦的包装设计中,还可以对它的结构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增强其与消费者的互动性,使人们在吃完冰糖葫芦后,包装还能进行重复利用,以此使包装更富有欣赏性和趣味性。

冰糖葫芦教学设计 篇2

一、要营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课间、午间播放葫芦丝乐曲, 让学生熟悉一些简单的旋律并能随口哼唱, 也充分地感受了葫芦丝的音色;在橱窗、黑板报介绍葫芦丝的发源地、结构、有关文化内涵、代表曲目等, 诱发他们学习葫芦丝的欲望, 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另外, 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 也开设了葫芦丝兴趣小组活动, 通过认真训练辅导,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能演奏更高层次的曲子, 他们演奏的优美曲调也深深地感染着其他的同学。

二、要精选教材, 优化教学过程

学校可以编写葫芦丝校本教材, 请教专门从事葫芦丝教学的老师, 并参考多种教程。我们对素材删繁就简, 去粗选精, 再从其它民族器乐教材中汲取了一部分适合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 加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 如《希望》、《菊花台》、《妈妈的吻》等, 并在网上下载关于葫芦丝的相关资料, 形成比较完整又便于实践操作的校本初级教材。通过教学使用, 明显缩短了训练周期,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要循序渐进, 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 指法教学是器乐演奏的最基本的要素。低年级学生在每次练习前最好也能让学生先做做活指运动, 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按孔方法, 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 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充分发挥, 在练习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醒学生保持。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 在速度上提出快速、慢速、由慢渐快、由快渐慢等各种练习要求, 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受不同音的美感。

刚开始学习时, 不要求学生练习过长的音, 以免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 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 而导致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 再引导他们用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横膈膜的运动等原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 循序渐进, 不断提高加深技术水平。

四、要因材施教, 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在接受能力上有个体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不用特点, 我采用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 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让每个同学都处于“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位置上。对音乐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 由于他们识谱能力较强, 而且平时乐于练习、勤于练习, 所以我既让他们做小组长带领其它学生学, 又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单独给他们安排提高训练,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瑶族舞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等难度较大的乐曲, 他们都能很自觉地练习过关。而对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的同学, 则安排简单易学的曲目, 如《龙的传人》、《康定情歌》等, 并在基本完成后, 让他们跟着伴奏演奏, 不断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让他们在激励的环境中学习。同时, 在分组自由练习时, 每组都有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带”, 并在各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形成小组之间你追我赶的局面, 让学生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不断争取新的进步。

五、要学以致用, 检验学习成果

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想学、乐学, 与其每堂课对学生讲意义, 讲重要性, 还不如多设计一些活动, 给学生一个平台去感受。学生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的, 如果不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势必逐渐磨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设计了校内考级、金葫芦比赛、优秀演奏录音等一系列葫芦丝专项活动, 并在学校的年级活动、艺术节、大型活动上给他们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 推荐学生登台表演。特别是每一次的家长会, 我都让学生精心准备, 为自己爸爸妈妈奉献精彩的节目, 每次都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也进一步取得了家长们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学习葫芦丝的积极性。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篇3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u lu (生答)

(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3、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葫芦是什么样的?

生:葫芦是怎样生长的?

生:葫芦为什么会落下来?

生: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治一治?

生:葫芦落下来,那个人会后悔吗?……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出示自读提示。

2、(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葫芦藤哇盯邻

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4出示无拼音字认读。

5、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1、出示课文中两幅插图。

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第一幅图:说一说葫芦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画出相关句子。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完成:( )的葫芦藤 ( )的葫芦花 ( )的小葫芦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

师: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

第一幅图:可是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

出示第四自然段读。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2、会读:认真读读课本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

3、体会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分角色读。

5、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给葫芦治虫吗?

6、演示葫芦生长的过程,明白叶与果实的关系。

7、那个人会后悔吗?

8、出示治虫后的另外一种结果的一段文字,学生练读,其中有本课新认的生字。

葫芦丝教学设计 篇4

(1)葫芦丝演奏姿势、呼吸、气息的控制、按孔方法。(2)演奏技巧:单吐、打音。(3)掌握乐曲的节奏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演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葫芦丝

录音

指法图片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讲授、探究、拓展、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录音来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问题:

1、乐器的声音特点?

2、哪个民族的乐器?

3、乐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并把葫芦丝与笛、箫作比较,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探究①:气息的控制。

它是所有吹管乐器的演奏难点,也是葫芦丝演奏的难点。葫芦丝与其他吹管乐器在演奏上所不同的是:吹低音时气流速度细而急、口劲大;吹高音时气流速度粗而缓、口劲小。在练习吹高音sol和la时,学生认为音越高就越用力,结果事与愿违。其实,越用力会越没声音。

为了让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收放自如,我采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安排了吹纸条的游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不同气流速度纸条的变化,然后用不同的气流速度来吹葫芦丝中的高、中、低音。

学生初次接触葫芦丝演奏,不容易把音色吹出来,开头和尾音常出现的“咕”音现象,听起来很不舒服。教师要分析并示范,让学生认真体验并反复练习。开头出现是因为气流速度慢,用吐音加强力度,快速吹出即可解决。尾音出现是因为剩余气息推动所至,这时嘴快速张开就能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这符合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探究②:练习曲。为了更好地掌握葫芦丝气息的控制,以及指法的熟练,练习曲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吹奏练习曲的过程中,常出现憋气或换气声响大,这都将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给予纠正。

要想获得柔和、优美的声音,按孔方法是演奏的重点。手指按音孔时要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按满音孔。学生由于手指伸得过直或拱得过高,容易出现按

孔不满、漏风以及手指过分紧张导致不灵活的毛病。吹奏时必须做到“满而不紧,松而不漏”,否则就会出现音不准或声音很闷。为克服手指紧张,也可让学生做一做手指操的练习。

设计意图:器乐学习中,呼吸、指法、技巧等都是通过练习曲的训练来完成,其训练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

探究③:乐曲。

我选用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作为练习内容,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地增添了他们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与力量。

演奏本乐曲用的演奏技巧有:单吐、打音,它是葫芦丝演奏广泛使用的技巧,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掌握。

演奏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乐曲的节奏型,我通过律动教学法:视唱、节奏练习,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唱一唱,拍一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律动中掌握乐曲节奏型,最后能完整地演奏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教学法来克服乐曲的节奏难点,这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律动性原则。

4、拓展:

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活动:才艺大比拼。活动分小组进行,让每组根据乐曲《康定情歌》自己安排角色,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来安排角色。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同时,教师活动于同学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并进行协调与指导。表演形式:(1)器乐合奏(可葫芦丝合奏:演奏能力强的学生吹主旋律,能力弱的学生吹伴奏音乐;也可与其他乐器或打击乐器等合奏);(2)为歌曲伴奏。(3)为舞蹈伴奏。

最后,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采取开放式评价,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音乐活动的安排,这遵循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表演,使具有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音乐教育应遵守的一条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符合音乐教学的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篇5

应健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体会本篇小说情节的特点 2.结合单元话题,掌握摇摆的作用。

4.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介绍:

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二、初步感知:“摇摆”初认识

提问:“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在情节的叙述上是什么顺序?

明确:

投影:“‘摇摆’一词,应成为我们了知小说艺术的一个关键词。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所在。……小说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摇摆的过程。”

——曹文轩 摇摆就是在小说中,作者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到达起先设定的终点。

——课文话题

提问:《变色龙》的情节是怎样的? 明确:

“ 情节运行着,几乎是这样一个数学的加减过程:0+1-1+1-1……当然会有连续相加的情况或连续相减的过程。”

提问:《清兵卫与葫芦》情节的摇摆体现在哪里?

明确:

三、深入探究

(一)“摇摆”再认识

提问:“摇摆”的幅度越大,自然越能体现情节的变化。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摇摆?

明确:关于清兵卫爱好葫芦、喜获葫芦等情节是往上摇摆。关于客人、教员、父亲等情节是向下摇摆。

提问:往上摇摆情节的分析:小说从哪些方面描写清兵卫痴迷葫芦? 明确:从清兵卫的语言、行动、心理等展开分析。

提问:向下摇摆情节的分析:请分别分析客人、教员、父亲为什么反对清兵卫玩葫芦?

补充材料:

关于教员:1.武士道: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等。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不允许个性意志的存在。

作品发表于1913年1月1日,当时整个日本社会都信奉武士道精神,甚至连学校的修身可也被利用来鼓吹忠孝皇道。

2.云右卫门:是明治时代后期风靡一时的说唱艺人,以鼓吹武士道为旗帜,所唱曲目以歌颂武士道居多。

关于父亲:1.志贺直哉对父亲的独裁专制、不苟言笑极为叛逆,再加上父亲对志贺直哉文学创作的极力反对,使父子关系走向了决裂。……

志贺直哉大学中退学加入了白桦派,每天都要聚会,探讨文学,生活作息时间更是黑白颠倒,这更加引起了父亲的不满。父亲认为志贺直哉不学无术,并且一文不值,因为父亲的观念就是让志贺直哉继承他庞大的家业,并且发扬光大。志贺直哉却认为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潜力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离家出走后,志贺直哉在尾道开始静心写作,回顾与父亲的冲突,便写出了《清兵卫与葫芦》一文。

——《志贺直哉的人文思想》 2.“如果孝行就是对长辈的话唯命是从,那么这种孝行不要也罢!”

——志贺直哉《一个早晨》

提问:父亲喜欢谁的葫芦? 明确:马琴

补充材料:

清兵卫的父亲喜欢马琴的葫芦即源自父亲直温爱读马琴的《南总里见八犬传》这一爱好,来尾道之前,父亲质问我:“每天都写小说,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马琴也可以算是小说家,但只不过属于末流。我会成为更出色的小说家。”我知道父亲喜欢马琴的《八犬传》,故而这样说。

——《论志贺直哉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明确:从表面看他们不喜欢清兵卫的葫芦,客人是因为不好看;教员是因为喜欢武士道;父亲是因为没出息。其实三者都象征着一种强权、霸权和压抑个性的专制。

(二)“摇摆”深认识

提问: 在情节中,“摇摆”幅度最大的是哪些情节?

明确:最后葫芦卖了高价,却没人知道真相。

提问:客人、教员、父亲反对清兵卫玩葫芦,但葫芦偏偏卖了高价,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讽刺,作者对扼杀孩子天性的不满,对这种专制的反抗。

提问:没人知道真相的背后又蕴含着什么含义? 明确:悲哀。扼杀了别人的才华却不知道。空有才华而被扼杀,不自知。

(三)“摇摆”比较读

文章描写清兵卫喜欢葫芦的句子:

1.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2.走过……卖葫芦……挂着葫芦的铺子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着。3.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4.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多少钱?

5.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回去了 文章描写别人粗暴对待清兵卫时,清兵卫的表现的句子:

1.听见这样的话,偷偷地发笑。

2.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3.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4.……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明确:

最悲哀的是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

投影:“小说的深刻性,与摇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根本性的关系。我们抱有的使小说写出深度与力度、写出光彩与精神之类的期望,若要得以实现,几乎要求助于摇摆。”

——《小说门》

四、拓展探讨

“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_____,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______,又在开始嘀咕了。”

明确:不管清兵卫热衷什么,都会遭到反抗。这就是摇摆的力量。我想:“无论这个结尾是否定之后的一次肯定,还是肯定之后的一次否定,作品最终又回到零,而这个零,却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字。”

结句:“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这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五、作业

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关于他的新爱好,我们来猜想一下,结局会是怎样的?请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篇小说的情节。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慢”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

2、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葫芦。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3.指名答。(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小组合作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可以相互请教。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选每组2号读注音的生字。(2)小组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读课文,小组内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答。(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小组合作交流第一段

师:讨论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答。(显示正确答案。)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 分男女生朗读该段。

小组合作交流第两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指名读第一句话。

小组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齐读该段。

小组合作交流第三段

小组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

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课件演示: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小组合作交流第四段

四、扩展练习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五、小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小葫

多(绿叶)→小葫芦(可爱)

生蚜虫(不治)

少(绿叶)→小葫芦(变黄)

冰糖葫芦教学设计 篇7

由于其后身高度远远超过鞋楦后身高度、跖趾到跗背部位的自然跷度大、后弧线曲折、部件面积大,所以其平面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后续样板制作规范、鞋帮部件伏楦的基础;而且,它还是其它各类筒靴结构设计与样板制取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其平面结构设计要点。

1 半侧面板复制与加量

在样板纸上,画出二维坐标系,使半侧面板靴筒高度线(P0P1)与样板纸上纵坐标重合,并描出半侧面板的轮廓。

在楦统口前、后端,分别加放材料厚度量,楦统口前端加放7~12mm得到U3点,并顺连至前跗背60mm左右处;在楦后弧线上端加3~5mm、下端加5~7mm、中间加3mm,然后顺连。底口加放绷帮量,前尖15~16mm、腰窝18~20mm、后跟17~18mm,并在腰窝附近做出里外怀区别,如图2所示[1]。

2 靴筒设计

过楦后端点B点,做靴筒高度线的垂线交B,点,找出B,点与P,点的中点T0点,T0点就是靴筒高度基准点。

根据成年女士小腿尺寸规律和靴筒造型要求,确定靴筒高度尺寸。过T0点分别向上量取T0T1=120mm、T0T2=180mm、T0T3=240mm、T0T4=300mm、T0T5=360mm,直线T0T5为靴筒高度控制线。

再分别过T1、T2、T3、T4、T5做靴筒高度线的垂线,命名为T1、T2、T3、T4、T5线。

过U3点做靴筒高度线T0T5线的平行线,与T5线交R1点,R2U3为靴筒前端轮廓控制线。

根据女士小腿形体轮廓,靴筒前端轮廓线在控制线R2U3线的基础上,向前倾斜0~30mm。

一般靴筒越高,倾斜度越大;同一高度,内销鞋比外销鞋倾斜度大。

本款靴子靴筒前端轮廓线向前倾斜15~20mm,即R,R2=8~10mm、R2R=15~20mm。

直线连接RU3,RU3就是靴筒前端轮廓线。RU3线分别与T1、T2、T3、T4、T5线交T1'、T2'、T3'、T4'、T5'。

根据女士小腿围度尺寸和材料延伸性,确定靴筒宽度。一般在小腿围度尺寸一半的基础上,加放0~30mm,就可以满足材料厚度、穿着者的裤子和袜子的厚度要求。

分别在T1、T2、T3、T4、T5线上,截取靴筒宽度:T5'T5"=185mm、T4'T4"=180mm、T3'T3"=166mm、T2'T2"=141mm、T1'T1"=127mm。

参照小腿后弧造型,圆顺连接T5"T4"、T3"、T2"、T1"、U4等点,在T1"、U4处,可适当调整靴筒宽度,保证顺畅链接,得到靴筒外怀后端轮廓线T5"U4。整个靴筒后弧线体现小腿“曲线美”。

根据小腿肚内外怀的型体区别,在外怀的基础上,靴筒筒口处内怀后端轮廓线收5~8mm,顺连至脚腕附近,与外怀重合。如图3所示。

3 靴筒统口线设计

高筒靴统口造型一般前端比后端高5~10mm,靴筒高度越高,统口前端高出的尺寸越大。另外,统口线中间凸起2~4mm。该款鞋前端比后端高出10mm(RT5'=10mm),中间凸起3mm。

在中间装拉链的部位,统口线外怀比内怀高出4~6mm,两端重合,如图4所示。

4 拉链设计

拉链装在内怀,拉链设计宽度一般是10mm,以靴筒统口线中点为拉链后端点(下端断帮位置在底口最凸处,大约在内腰窝边沿点和第5跖趾边沿点1/2处附近),距离H点至少20mm,以避开1、5跖趾活动关节。

拉链下端点必须在楦楞以下,距底口15mm左右,以利于生产时脱楦和日常穿脱方便。

拉链线条要求顺畅,上部分是直线(脚腕以上),下部分是曲线。一般跟越低,拉链越弯,跟越高,拉链越直。

5 护链皮设计

护链皮宽度为22mm,包括拉链宽10mm、超出拉链宽5mm、压茬量7mm,护链皮上端比拉链上端低2~3mm,下端比拉链下端高5mm,上、下前端呈圆弧,缝在内侧靴筒后片上,如图6所示。

6 葫芦头设计

拉链上端两边各收2mm,以防拉链头拉掉,向下延顺12mm左右,与拉链轮廓线重合,如图5所示。

葫芦头的造型根据楦型与款式造型可以灵活设计。

葫芦头上端点在U3点附近,葫芦头宽度在16~20mm之间,过宽时需要定型。下端点在F点与P点之间,线条圆顺。

如果靴筒前片内外怀为一整片,葫芦头最凸点与靴筒前端背中线延长线的距离至少8mm以上,才能满足样板制取要求,如图7所示。

7 内怀橡筋布与外怀跷度设计

为满足不同小腿围度消费者的需求,一般在靴筒内怀统口设计一块宽48mm、高90mm的橡筋布,橡筋布中间分割成3块,每块宽8mm,两侧12mm压茬量,下端10mm压接量。

为了使外怀靴筒部位更加贴服小腿肚,需要在外怀靴筒统口中线处去掉一个内凸三角形,三角形上口宽16mm、高72mm,两边向内凸。合缝后,靴筒就会鼓起,更加符合人的小腿形态,如图8所示。

8 结构图检查与接帮标志点标记

靴鞋平面结构设计图的检查内容包括: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前载后倒,尺寸是否准确,内外怀区别是否满足要求,线条是否流畅、符合腿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修改。

修改无误后,除了标出常规做帮标志点、线外,高筒靴还需要标出后弧合缝对齐点2组、拉链缝合对齐点2组,如图9所示。

至此,侧拉链葫芦头高筒女靴的平面结构设计全部完成。总之,靴鞋结构设计时,靴筒的高度方向定位和靴筒轮廓线的确定是关键。

参考文献

[1]田正,崔同战.鞋靴样板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冶金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人性化设计 篇8

【摘 要】现有冶金电动葫芦在起制动或者运行前方发生碰撞时会导致钢丝绳摆动,易导致所吊钢包内熔融金属溅出,溅出的熔融金属可能会伤人造成事故或损坏电动葫芦,通过对冶金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人性化设计改造,有利于安全生产。

【关键词】冶金钢丝绳电动葫芦;定位架;缓冲装置

0.前言

电动葫芦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起重设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而电动葫芦用于某些特殊的领域中时,需要其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冶金领域中经常要使用电动葫芦来吊运钢包。

1.现有冶金钢丝绳电动葫芦存在问题

现有冶金领域中所使用的电动葫芦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186858Y公开的“冶金铸造钢丝绳电动葫芦”,该电动葫芦包括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于相应主梁上的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起升机构,起升机构的起升端连接有吊钩,起升机构包括缠绕有钢丝绳的卷筒。在使用时吊钩起吊相应钢包,通过车架在主梁上的移动实现对钢包的吊运,现有的这种电动葫芦存在的问题在于:(1)钢包属于特殊的起吊物,钢包内具有高温的熔融金属,现有的这种电动葫芦仅通过钢丝绳来起吊运送钢包,车架在主梁上移动的过程中,钢包会随吊钩来回摆动,尤其是车架刚起步和移动到位时,钢包的摆动尤其厉害,钢包内的熔融金属可能会溅出,溅出的熔融金属可能会伤人造成事故或损坏电动葫芦;(2)当车架移动过程中突然被障碍物阻挡时,由于惯性作用钢包会受到强烈的冲击,钢包内熔融金属溅出的可能性会更大。

2.解决措施

2.1对冶金钢丝绳电动葫芦进行人性化设计

如图1~8所示,包括车架2,车架上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起升机构和用于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相应主梁13上的行走机构。起升机构包括卷筒3和两根钢丝绳4,车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各钢丝绳对应设置的超载限制器16和两个分别与各钢丝绳对应设置的绳楔装置17,各钢丝绳的首端绳头与对应超载限制器连接后通过对应绳楔装置连接于车架上,超载限制器为托利多超载限制器,托利多超载限制器具有精确度高的特点,超载限制器的上端通过销轴与车架连接、超载限制器的下端与钢丝绳形成的套环连接。各钢丝绳的末端均缠绕于卷筒上,两根钢丝绳的末端绳头均位于卷筒的中部。

起升机构的起升端连接有吊架,吊架包括横梁8和固设于横梁上的连接板7,横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各钢丝绳对应设置的吊点15,两个超载限制器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吊点之间的间距相同,在各吊点上均连接有装有动滑轮14的吊钩18,吊钩与吊架通过销轴连接,各动滑轮分别连接于对应钢丝绳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相应起吊物连接的起吊物连接结构,起吊物连接结构包括用于穿装连接螺栓而实现吊架与起吊物固定连接的螺栓穿孔7-1,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吊架与起吊物可保证起吊物相对吊架固定无摆动。

车架上固设有末端朝下悬伸的定位架,定位架的下端设置有供吊架由下至上插装后与吊架的对应侧面挡止配合而限制吊架前后左右移动的插装定位结构,插装定位结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且槽口相对的两个U形件6,两个U形件的上端6-1的槽壁围成了一个开口朝下且供吊架的横梁由下至上吻合插入的定位通道,两个U形件的下端6-2构成“八”字形结构,“八”字形结构部分的U形件槽壁围成由下至上通道孔径逐渐缩小、并用于与吊架导向配合的引导通道,引导通道的上端通道孔与定位通道的下端通道孔吻合对接。

车架的前端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首端与车架铰接相连、末端朝远离车架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连杆的末端铰接有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杆11,第二连杆远离车架的一端通过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轴铰接有移动小车12,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其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主梁上的车轮,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用于与相应障碍物接触挡止配合的挡止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在车架移动时对第一连杆施加阻止第一连杆相对第二连杆转动的作用力的弹性缓冲件9,弹性缓冲件为拉簧,所述拉簧和移动小车分设于第一、第一连杆铰接位置的前后两侧。

2.2使用过程说明

首先通过连接螺栓将钢包固定于吊架的连接板上,然后起升机构的钢丝绳提升吊架,直至吊架的横梁由下至上的插入两个U形件围成的定位通道中,引导通道有助于吊架在上升过程中的导向,可以保证横梁两端准确卡入对应U形件的U形槽中,两个U形槽的槽侧壁和槽底壁与横梁的对应侧面挡止配合从而限制吊架前后左右移动,随后行走机构驱动车架沿主梁向前行走,车架在向前行走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作用力,第一连杆不会相对第二连杆向前摆动,所以移动小车也会受第一、第二连杆的传力作用而随车架一起向前行走,在前方有相应障碍物时,移动小车先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停止行走,此时车架继续向前行走,第一连杆克服弹簧作用力而相对第二连杆向前摆动,由于弹簧的缓冲作用,车架的行走速度会缓慢减小,而不是迅速减小到零,从而进一步的有助于钢包吊运的稳定,液态金融熔融物也不会由钢包中溅出。两根钢丝绳从卷筒的中间向两端排绳,由于两个超载限制器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吊点之间的间距相同,所以钢丝绳在上极限时,两根钢丝绳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吊点之间的间距相同,保证钢包起升的垂直升降;采用托利多超载限制器,显示荷重的精度高;在移动小车上安装限位开关,当小车碰撞到障碍物后,缓冲装置可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对钢包的冲击。

2.3附图说明

3.结束语

对冶金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人性化设计,保证所吊钢包可平稳起升和运行,有效防止钢包内熔融金属的飞溅,保障了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科]

【参考文献】

[1]关于冶金起重机械整治工作有关意见的通知.国家质检总局质检办特〔2007〕375号,2007-7-23.

[2]宫本智.葫芦式起重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

[3]张质文,虞和谦等.起重机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篇9

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的事物之间有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每、怪”。

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道理,体会形容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 “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

二、读文、识字、感悟。

1、 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

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

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板书“变黄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识字。

6、 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让四人小组集体汇报,并出现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画出重点的词、句:“盯着”的意思。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理解“奇怪”,为什么那个人会奇怪?邻居和那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板书那个人错的地方:“不用治”,让叶子“生了蚜虫”,而且“虫更多了”。)

8、认读二、三段的词语。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2、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3、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指点、展示: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五、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 生了蚜虫 虫更多了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 不用治 变黄都落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齐读。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

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

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

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

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他怎么说的?个读。

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这是种葫芦的人在邻居劝他时说的话,邻居对他说什么呢?齐读。引读。

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

四、总结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变黄落下来,这多可惜。

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

五、练习

这有一练习题,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葫芦(可爱)

││

↓ ↓

长虫───────→落了

││

↓ ↓

长虫───────→落了

教学反思: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反思 篇10

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我做出如下几点反思:

1.教学效果(思效)

本节课,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调动学生情绪,提起阅读兴趣,依次开展了以下几个环节:带领孩子认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引导他们读一本书要先观察封面,让他们对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利用封面的提示信息顺势提出疑问,学生也因此抛出更多的问题,这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便立刻被激发了出来。

学习课文后,我又截选了四幅相关的插图,让孩子们充分展开大胆的想象,猜测故事情节。孩子们的猜测是开放的、被包容、被鼓励的,他们不会顾及想象得正确与否、合理与否,只要他们大胆想象了,就一定能得到肯定,课堂气氛高涨。整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兴奋得几乎尖叫起来。

2.教学收获(思得)

课中,我引导孩子们“走进角色,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采用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和带问题默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学会思考,我还让学生角色扮演朗读,学生们充分地进入文本角色,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心理,为解决后面的课后题做好了铺垫。所以,如果我们找不到教学的切入点,完全可以以课后题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地进行教学。

3.不足之处(思失)

课后,我反思自己,发现有三点不足。其一,整个过程感觉自己放得还不够,一直在牵着孩子们跟着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前走,没有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其二,环节设计得太多,没有了重点,时而重点是品读,时而重点对孩子读书方法的指导,所以整节课下来感觉是面面俱到,却又面面没有俱到;其三,应该多让孩子提出问题,让他们学会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是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答案的过程。总之,这节课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4.改进措施(思改)

上一篇:观看感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00字下一篇:二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