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多维视角(精选8篇)
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法治成了当今中国最流行最时髦的词汇之一。在依法治国大旗下,“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村、依法治税”等口号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是法治?对法治应持什么态度?恩格斯说:“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因此,笔者在这里不探求法治的内涵,而是从多个视角对法治进行审视,以期能凸显法治的冰山一角。
----方略观。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意味着国家的治理主要依据法律来进行,社会的整合主要由法律来实现。法治是与人治对立而言的,对此江泽民主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礼治、德治、党治等多种管理国家的模式,但都是专制制度的产物,与人治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治国方略上,法治是否应与德治相结合呢?笔者认为,既然作为治国模式的一种选择,我们应当持慎重态度,并且只能坚持一个标准,要么是法治,要么是德治。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主张,但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八议”(古代刑法对八种特权人物减刑的规定)、“官当”(以官抵刑)、“上请”(贵族犯罪上报皇帝减刑的制度)等特殊规定使得所谓的“礼”、“德”成为剥削阶段鱼肉老百姓的工具,而且由于在惩罚犯罪上坚持了双重标准,导致了法律适用的混乱。①虽然人民当家作主的当代中国与古代专制社会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知道,法律是对人民行为准则的最低限度(当然包括维持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最低的公共道德)要求,依靠国家暴力这个外在强制力执行,而道德往往是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较高要求,依靠人民的内心信念来自发实现。当今中国,法制意识不高,实现真正的法治都很困难,要实现较高要求的德治谈何容易?再者将国家重大事务寄托在少数人的内心信仰上也是极不可靠的。况且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德治的作用,就会削弱法治的力量,淡化法治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绝对权威性和至高性,从而最终影响法治的实现。应当强调的是,我并不忽视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是说作为治国方略只能坚持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笔者认为以中国实情出发,在治国方略上实行法治是正确的唯一的选择。
----至上观。至上观是指法律在各项行为规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其他规则、规范不得同法律抵触。对此,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与之相适应的是,司法者(法官)完全独立,唯法为上,将法律视为自己的唯一上级,只服从法律;执法者在执法上,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社会公众要自觉遵守法律,奉法律为“圣经”,绝不干违法的事情。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法官在办案时,往往不能独立,喜欢听从庭长、院长等所谓“上级”意见,有时,基层法官对案件拿不定主意时,往往请示上一级法院,以上级法院意见结案,这样等同于变相减少了审级,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其实,不同级别法官、法院之间只有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他们都共同服从一个上级“法律”。对于法律至上性问题,笔者还想到,前不久议论得沸沸扬扬的总理为民工讨工资一事,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总理关心民工疾苦,体现了中央领导的拳拳爱民之心。忧的是,法律的至上性、权威性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为何老板们敢胆大包天冒违法的风险呢(违反了劳动法)?原因就在于法律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地位。为何民工们不愿意将老板们告上法院呢?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法律对于他们这样的“弱者”来说,起不了多少作用。当然也的确存在个别先进者勇敢者曾拿起法律武器抗争过,但法律的至上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罢了。在法治口号满天飞的当代中国,法律竟不如一句行政命令(总理的一句话)威力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程序观。西方有一句格言:“没有程序就没有正义”,这说明洋人注重程序。而中国有一句格言:“好猫歹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表明国人很看重结果。二句格言映射在法治思维上的区别就是洋人重视程序法,国人重视实体法。洋人认为,如果程序不公正,即使结果很公正,也会让人怀疑结果的公正性。这里举“两人分一个苹果”的经典例子,怎样分才公平呢?答案是切苹果的人后选苹果。如果让先切苹果的人先选苹果,即使他是孔融第二,自愿选择了较小的一半,也会使得另一人有“吃亏”的感觉。再如中国人分房子,先是工龄加分,再是职务加分,最后排出名次,确定分房顺序(当然,这种分房办法并不涉及法律问题,笔者纯粹从程序角度看此办法)。请问:加分因素和加分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为何学历不加分?工作先进不加分?……。由于这种分房办法带有“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的因素,因此这种分房程序难免让多数人觉得不公正。相反,日本人分安居房则采取抓阄的办法确定分房顺序,结果分到比较差的楼层的人也觉得很公正,因为,他们觉得人人都有分好楼层的机会,只不过没有抓住罢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程序是法律制度的生命形式”。失去了程序,法律就失去了生命。“法治原则要求人们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获得个案处理的实体合法结果,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应当强调程序的前提性地位,这意味着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和主张,即使符合实体法的规定,也将被否决。”②在法治上,我们要实体正义,更要程序正义。
----权利义务观。任何法律关系,其内容都是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作为分析线索是法律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当法律对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时,对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是很容易的,问题是当某一行为,既未被法律规定禁止又未被法律规定允许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权利和义务呢?是采
取权利推定优先观还是采取义务推定优先观?我们知道,在专制社会,法律规定的权利姑且可以被任意剥夺,何况法无明确规定呢?可以说专制社会政府的权力是无限的,因此古代有“民可告官但不可告官府”的说法,因为在统治阶段眼里,官府永远都是正确合法的,只有个别官员才会犯错误和不守法。由此可见,在专制社会,政府采取权力推定优先观,对国民采取义务推定优先观。在法治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国民全体,政府的权力来自国民授权并须依法执行。再者,由于政府公权力的滥用导致的恶果远比私权利的滥用危害大得多,因此,要对政府实行义务推定优先,实行有限政府,以防止其权力恶性膨胀而恣意妄为。对于国民而言,政府不得强迫其做法律不强迫他做的事情,不得禁止其做法律不禁止他做的事情,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权利推定优先的原则。由权利推定优先观衍生的是,当法无明文规定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即私法领域)奉行“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原则,只要不违法,任凭你天翻地覆。此外,要正确对待权力和权利,还要正确处理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势力范围”。立法上,政府公权力与私权利要在不同的生活场域求得平衡,公权力不能不分范围地随意介入私人生活场域。在传统中国,对公民个人的权利始终是一种漠视和卑微的态度,对此,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就东洋文明而论,其所短约有数端:“……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全为单位所吞没……。”由于对个体权利之淡漠,公权力总是手伸得过长,管得太宽,不当地介入私人生活场域,例如,据报道,某地公安机关以夫妻二人在家中看黄碟为由对二人进行治安处罚,搞得当事人疯疯癫癫的。再如房屋拆迁条例由于政府角色错位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搬迁户的合法利益,更有甚者,某些开发商打着政府的招牌损害搬迁户利益而中饱私囊,已有很多人批评该条例为“恶法”。欣喜的是,现在强制婚检被取消了,表明政府已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位置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以人权为本的权利本位观定会深入人心。
----证据证明标准观。证据是法官断案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在司法实践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证据达到什么证明程度才能定案呢?震惊世界的美国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一案的判决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在刑事法庭上辛普森被判决无罪,保全了生命,而在民事法庭上,却被判有罪,赔偿其妻亲属巨额财产。为什么前后两个判决自相矛盾呢?原因就在于美国人对于不同的诉讼采用不同的证据证明标准:他们认为,在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的控诉方相对于被告方具有较为优势的地位。此外,人死不能复生,对被告处以刑罚应持慎重态度,因而刑事上的证据证明标准应该严格要求,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否则就不能判决被告有罪。在民事上,一般只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生关系,不涉及剥夺当事人的生命和长期自由问题,对胜诉方的证据证明标准采取“具有概然性优势”即可。在当今中国,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在证据证明标准上均采用同一标准: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证据达到什么程度才是确凿充分?对此不同的法官有不同的看法,这使得在定案上具有一定的主观主义成分。同时在这种证据证明标准的指导下,通过二审纠正错案能力显得不强,而通过启用审判监督程序这种事后监督机制来纠正错案在我国刑事案件中占有不小比例。另外,民事案件由于证据证明标准太高影响了诉讼的时效性,使得案件积压严重。证明标准的同一性使得三大诉讼在证据采纳上形成了该严不严,该宽不宽的后果。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诉讼种类和诉讼任务构建新的梯形证据证明标准体系:具体来说,刑事诉讼应采取“事实清楚,能排除合理怀疑”的高标准,行政诉讼证据要能达到较高程度概然性优势,民事诉讼证据达到一定程度的概然性优势即可。
----忠诚观。人们对法律要忠诚,要忠诚地遵守法律,要忠诚地执行法律,就是要像苏格拉底那样对法律忠贞不二。苏格拉底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经常讥讽旧习,抨击时弊,对那些自我标榜为社会支柱的政客们的揭露尤其不遗余力。因此,他得罪了一些“当权者”,于是这些“当权者”便利用雅典荒诞不经的法律,以“煽动罪”、“败坏道德罪”、传授对诸神不敬的学问,腐化及误导青年等罪名逮捕了苏格拉底。后经陪审团审判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来看他,告诉他弟子们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对弟子们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一个好公民就要遵守本市的法律,既然雅典的法律判处我死刑,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死。” 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律的忠诚含笑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在大多数国人来看,苏格拉底有点迂腐,既然法律本身不公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我认为,这正是国人不守法的症结所在。这里涉及到一个“恶法是否是法”、“有没有一种服务法律的义务”的问题。有人认为,恶法不是法,人们不需要服从,只有符合某种正义准则和道德原则的法律才是法律,由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与正义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也就必然存在意见分歧与矛盾,人们在行动上就有可能错误地反对法律,从而造成无政府状态和法律秩序的混乱。因而,为了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人人都应当遵守法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中国,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制定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基本意志,先天具有“良法”的属性,我们更应当自觉遵守和维护。诚然,我国的法律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但我们不能以个别法律是“恶法”为由而不守法,我们应当养成一种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法律不健全不完善时,只能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进行法律的立、改、废,而不是在法律的遵守上采取抵制态度。换言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象苏格拉底那样忠诚地服从和维护中国现行法律,这样我国法治的进程才会大大提前。
----信仰观。我的法理学老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姚建宗教授认为,我国法治现实的真实情况是,我们一直强调并进行着法治“硬件”系统的法律制度的建设,而较为忽视作为“软件”系统的法治精神与情感;我们一直迷信与崇拜国家政权的强制
背儒家精神和原则,即使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也要定罪惩罚。
②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第12页。
③姚建宗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352--353页。
参考文献:
1.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姚建宗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我认为作业布置可分为三类: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复习(练习)。鉴于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更适合以第三类形式推行。
一、紧扣教材内容,关注社会热点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紧扣教材知识点,关注社会热点动态,紧跟最新时事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以七年级下册《农村包围城市》一课中的“长征”为例,在让学生学习与认识长征之不易,长征之伟大后,结合“2006年长征胜利60周年”这一史实,引导学生关注纪录片“重走长征路”“感动中国2006年度十大人物评选”等电视节目,布置课外作业:“你如何理解长征精神?你认为今天仍需要这种精神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在作业中,很多学生写得很好:“也许时代在变,越变越繁华,但这种长征精神永不落伍。艰苦奋斗是磨练一个人意志的必经之路,而千万颗高尚的爱国心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
二、衔接教材内容,放眼大千世界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衔接教材知识点,放眼大千世界,引导学生广开思路,转换视角,活跃思维,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以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的形成》一课中的“南北房屋”为例,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南北房屋差异及造成差异之原因的基础上布置作业:找一找现实生活中这两类房屋的影子或构造原理,画一画你梦想中的房子。学生所收集的资料显示其关注点从中国放眼世界,资料类别从图片到邮票,内容丰富多彩。在后一项作业中,学生不仅构思奇妙,且文字说明详细。
三、立足教材内容,深入教材难点
教师布置作业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需求,在课上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知识解惑,在课后则针对思维度更深、知识面更广的学生,推动他们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难点能有深入的思考。
以八年级下册《冷战》一课为例,练习册上有一漫画题:“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要求思考:“漫画右边人物衣衫褴褛有何含义?”若根据教材内容与此年级学生的大体认知水平可得出“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的回答。但倘若挖掘其深层次内容,则另有深意。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漫画中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思考其用意。其实,就近考虑,此作业完全超纲,但就远考虑,此作业可训练一种思维方法。令人振奋的是有个别学生的作业完全超乎我的预料,以下是一位学生的答题原文:“我认为有多层含义:一是表现了当时欧洲经济的破败情况;二是可以从此图明显看出,这个人预示欧洲将被分成两半,预示东欧与西欧,而一半甚至在衣服上出现了星点,并穿上了新皮鞋,预示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三是从另一半上可以看出这个人衣衫褴褛,喻示东欧并没有接受援助,还受到了苏联的影响;四是从那个人头上的问号可以看出欧洲对美国的援助仍持有怀疑,致使后来欧洲决定一体化。”我们暂不谈论其分析是否合理与严谨,仅从其考虑问题的视角与思维的深度,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十分出彩了。
四、纵观教材体系,契合主题教育
教师布置作业应关注学校的主题教育,推动学生对学校主题教育的参与和深入,同时兼顾复习教材知识与整理教材体系。
Google Earth结合本地搜索和卫星图片,利用三维图像技术(3D),可以使我们看到更清晰的城市和地形的三维鸟瞰图像。乘上Google的航天器(浏览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在太空中旋转的地球,随着操纵鼠标滚轮的旋转,你可以随意降低或升高飞行高度,直到要到达的地区上空,三维图有使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如果乘着“Google飞船”,一天就可以周游世界了。从北京紫禁城飞到纽约的曼哈顿,仅用了几秒钟的时间,比目前任何飞行器都快。你可以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间,找到世贸中心的废墟,你甚至可以找到曼哈顿每个警察局、学校的位置。从东方明珠到艾菲尔铁塔,从欧洲到大洋洲任你选择目的地。闲暇时,还可以看看科罗拉多大峡谷、阿尔卑斯山,还有珠穆朗玛峰等名川大山。怎么样,不虚此行吧?
这神奇软件到底是什么呢?说它是地图,但是与我们平时用的地图不一样;说它不是地图,我们却可以把它当地图来用。原来这不是简单的地图,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物。
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为GIS。它是随着地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地讲,就是把地球和人类的各种信息用地图(地理信息)串起来,装在电脑网络中,形成一个信息系统。世界上几乎所有信息都具有地理属性,比如资源、环境、灾害、人口、气象、生物、生态、水文等信息,我们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它们的地理属性如经纬度、海拔等串联起来。这样当我们找到某个地方的经纬度后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里环境怎么样,有什么资源,人口有多少等等信息。当然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这些,还要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目前GIS已经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基础设施管理、地学研究与应用、可视化应用等许多领域。比如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实现其最大的服务面积等,都是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另外可以用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建立城市、区域、或大型建筑工程、著名风景名胜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多角度浏览,可广泛应用于宣传、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型工程管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媒体、网络、三维图像技术的普及和完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从计算机屏幕上或今后的网络电视上,利用鼠标或按钮随心所欲地拉近、推远、转动或放大这个地球。你既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也可以利用声像、动画到长江三峡或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进行立体巡视,旅游观光,还可以“钻进”地球内部,看一看里面的岩层分布、地震活动等等。(文章代码:0411)
摘要: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学员认为难学、教师认为难教的课程。宏观经济学的三重使命决定了MBA 教学中重在培养学员的经济视野、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MBA宏观经济学的四大教学目标定位使得其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提升和凝练具有现实迫切性。提出MBA宏观经济学应立足于能力导向确立一种五位一体式的“Multi”教学理念,该理念的实施是一个多主体参与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理念;多维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5004005
0引言
源于报酬递减规律,马尔萨斯做出如下推断:人均真实收入水平注定要维持在仅能使人类繁衍生息的水平上,下一代不可能指望着比其父辈生活更好,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会对生活水平有影响。这一悲观论题导致经济学通常被认为是“沉闷的科学”,言下之意是说经济学沉湎于抽象理论而脱离实际。然则,这是误解!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激烈变化的经济现实使经济学面临挑战,同时也加深了经济思想尤其是宏观经济思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偏好的选择。如果说21世纪初期的经济学更加重视动机、预期的重要性,更加强调经济制度及其稳定性的作用以及更加关注能够预料到的经济政策的正能量的话,那么,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客观现实则使人们在不摒弃宏观经济学基本传统的前提下,力求将这些变化置于显著位置并进行清晰表述。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与消费者在做出各自的决策时面临的经济条件或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府政策的施行情况等,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主要涉及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关键指标。其中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经济增长问题,更是对人类福利有深远意义的根本问题。
企业总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中做出最优化生产经营决策,对于MBA学员来说,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经济政策走向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种预测,无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各高校纷纷对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给予了充分重视。纵观这几年的MBA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教师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这对于提高MBA学员的分析和认知能力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理念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和凝练的必要。笔者基于多年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以及国外访学经历,立足于MBA教学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一种“Multi”教学理念并付诸实施。
1宏观经济学课程体系架构的简约性梳理
不可否认,宏观经济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对现实经济现象或事实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时,需要做出必要的假设,将部分在现实中存在但不影响主要结论的因素抽象掉,从而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找出这种内在的逻辑主线是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把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复杂内容简约化,让MBA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理解现实社会经济和国际事务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和逻辑主线讲授清楚,要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梳理成一个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并将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与内在关联性呈现给学生,让学员有一个总体性认识,这样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任务(即衡量经济宏观运行状况、解释经济运行状况和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绩效)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并非易事。宏观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说明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各经济总量指标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其次则是从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两个层面构建理论与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这就形成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两个方面的理论。前者即经济增长理论,后者则包括短期收入决定理论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基于对经济运行绩效的理论阐释,宏观经济学的第三个任务就是运用建立在理论分析和模型基础之上的政府政策来改善经济运行绩效以使得人们的福利得以增进。理论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学员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学员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各种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对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系统讲解,拓展MBA学员的知识视野、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激发MBA学员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高校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学员认为难学、教师认为难教的课程。MBA教育在国内兴起以来,走过了一个从重理论阐释到应用性示范再到案例教学的探索型路子。特别是近几年各高校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有了很大的改善,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成效性短期内也得到了充分展露。但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本土化”模式与“舶来品”模仿也同时出现在MBA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之中。到底应该怎样认识MBA宏观经济学教学、MBA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体现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等,仍然是令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感到茫然的一个显性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经历了太多变革。这些变革反映在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之中就是对失业、经济增长以及消费构成等长期特征以及经济波动短期特征的关注。这些新思想与现实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导致人们深信经济思想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当前宏观经济学参考书众多,教学内容广泛而庞杂,而MBA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一般都限制在32~36课时,这样的教学课时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无疑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随着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以及消费、投资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计要能够体现这一变化;其次,阐述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绩效的决定因素时需要将理论上的洞见及其政策启示进行深入挖掘;再者,如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说明进一步帮助学员理解经济思想和经济模型;最后,各国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践迫切要求对于政府失灵问题通过政府行为模型进行剖解。基于上述目标,就需要对现有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理念进行某种必要的更新。
MBA教育与大学教学一样仍然要做到“传道、授业与解惑”,有两点尤为关键:一是其传授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功能需要,教学效果也就越佳;二是教学方法的取舍问题,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学习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更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维活动。“教”与“学”是个主体互动的过程,也是信息和思维传递与反馈的过程。教师的主体性就体现在将所讲授学科的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关系、理论洞见、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及其蕴含的思想与意识形态特征等系统性地告知自己的受众。宏观经济学教学也不例外。通过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应该体现五位一体的“Multi”教学理念(见图2)。
3.1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第一要义:掌握本门学科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方法(Method)
任何一门学科,均有学科范畴内的特定研究方法,教材内容安排和知识体系均是基于这种考虑而构建的,站在学科的高度上将这种方法提炼出来并告知学生,有利于学生系统完整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潜在意识。这里的Method,既体现学科本身的研究与分析方法,也涵盖教师教学方法的设计与突破。例如,笔者在讲授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使用模块式图解形式让学生理解经济学家思考与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和范式,告诉学生尽可能做到像经济学者那样去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知悉政府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及其经济意义(见图3)。
3.2强调对核心内容的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Understanding)
宏观经济学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缩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要给学员搭建一个很清晰的理论体系框架,用一条明确的主线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联系在一起,将课程的完整逻辑体系介绍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具体而言,在讲授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应将各知识点之间的体系框架和核心思想展示给MBA学员,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主线和方向,不至于迷失在一个个具体原理和图表之中。但是对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要求老师在自己消化吸收课程内容体系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使MBA学员完整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而不至于断章取义、支离破碎地理解与掌握。首先,多媒体教学借助于相关专业人士参与配合制作的音像和投影屏幕等载体,以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录影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MBA学员,故将其用于“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更能直观、形象、快捷、便利地让MBA学员尽快理解抽象的概念、不太熟悉的专业词汇和知识点之间的异同,更有利于MBA学员掌握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员逐步领悟知识内涵。其次,采用一定量的、经过仔细筛选的、能够体现教学内容要求的实例或小的案例进行教学,也可帮助MBA学员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比如,在讲到GDP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充分调动MBA学员主体性的发挥,激发MBA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框架图(图4)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阐述清楚,学员就能了解增加消费的着眼点以及制约消费的因素,从而深入理解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三大措施打造消费升级版”的内在含义。具体而言,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从而确保就业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税收(例如提高税收起征点、结构性减税、免税、退税等)和增加转移支付等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使人们能够消费得起(图5)。通过完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收入保障以及其它各种转移支付等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人们的收入预期,削弱储蓄动机,促使人们敢于消费。
3.3注重对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及思路的挖掘(Logic)
零散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何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主线梳理出来告知学生,对[JP2]承担宏观经济学教学老师的要求较高。它需要承担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老师深入细致地研究所授内容,力求挖掘出所授内容与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主线,让学生洞悉围绕这一主线的逻辑因应关系[[KG-*6]5[KG-*6]]。一旦养成这种找寻逻辑主线的思维习惯,就能使学生一劳永逸,受益终身。例如,笔者在讲授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的储蓄、投资、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同样使用模块式图解形式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挖掘出来以便学员领悟企业总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中做出最优化生产经营决策,而企业的最优化决策又是如何影响整体经济活动的(见图6)。这就使得学员很容易理解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体性作用,也让其明白经济增长处于下行区间时同样会给企业带来约束。
3.4[WTHZ][2]注重培养MBA学员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Thinking)
行成于思毁于随。从启发MBA学员思考到MBA学员主动思考,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MBA学员为学习主体,促使MBA学员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主动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培养MBA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MBA学员的主体意识,师生互动交融、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CPI是用来衡量生活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指数,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MBA学员强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笔者从世界银行网站上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个典型国家的CPI数据以列表形式展现给MBA学员,让其去思考,结果MBA学员很快就概括出这些国家的分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金砖类国家)以及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并得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结论。难能可贵的是,MBA学员发现日本是个例外,并由此联想到日本安倍经济学应对日本经济的问题与CPI之间可能的因应关系。
3.5[WTHZ][2]启发MBA学员领悟显性知识隐含的洞察力(Insights)
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包括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从多种问题中把握其核心的个人能力。洞察力往往隐藏于现有的知识存量中,因此,涉及的知识领域越广博,越容易获得洞察力。俗语说:“见多才能识广”。除此之外,还要经过前面所说的“thinking”,才能有“洞察力”的产生。只见树木或只见森林,就是缺乏洞察力的一种表现。
洞察力就是将有用的知识(knowledge)通过个人的认知、处理、分析后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即变无意识为有意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安排应强化学生基于知识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应以学生能够很好理解专业知识为前提。教师需要通过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使用而达到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是要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在本专业知识领域[JP2]扩大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空间,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理解和判断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能力。例如透过GDP、CPI这两个指标可以从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两个层面去理解,并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为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关键决定因素,进而将其和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区间管理、底线思维和结构调整与升级等结合起来思考,学生容易将洞察力和现实联系起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架构。
4结束语
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要求承担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把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套适合于某门课程和某一学科特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配合程度。本文主要侧重于从教师层面论述了五位一体式的“Multi”教学理念及其贯彻实施的改革尝试,虽然初见成效,但尚需要进一步凝练与总结提高,也需要接受同行的批评和指正。不过,正确的教学理念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教学优势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很多初中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学习兴致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化,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能够提起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提起学习兴趣,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正是如此。
2、强化知识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堂的历史知识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而历史知识很多又是十分枯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之中,既有利于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3。利于学生主动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历史课堂,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中严肃的课堂氛围,以一种幽默化的语言方式展开教学,既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主动性学习。
二、具体教学实践
1、构建和谐课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众多教学优势,就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的历史学习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一种课堂环境下,教师才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也能保证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足够的动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因此,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中,构建和谐课堂是十分关键的。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历史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之于学生的作用只是从旁引导。这样,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讨论,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也能为历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要想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挖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好奇是人的天性,更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势必会对一些知识或是一些历史事件升起好奇之心,在好奇心的指引之下更深一步的学习历史。因此,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历史图片中体会历史的魅力所在。此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短篇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入的感受,才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现实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在情境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实现现实情境的创设。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会更加关心那些与自己有着紧密联系的事物。这种结论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情境,通过历史知识与学生现实情况的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亲密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例如,教师每当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等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地方,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更多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首先概括了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优势,然后就教师如何进一步深化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出发,从构建和谐课堂、强化学习兴趣、创设现实情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教学参考。在初中的各大学科中,历史学科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历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厚重感,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这也表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点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提升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实践,以期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每月3元”,海南省文昌市玉山村余亚英老人的“雷人养老金”近日引来普遍关注。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达之际,这一消息也给了我们检视从“老农保”到“新农保”发展历程的视角。
尽管有些“雷人”,但余亚英老人的养老金也有其历史背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民政部经过调查研究和社会实验,经国务院批准,开始着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就是所谓“老农保”。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只有4000多亿元,所以,“老农保”当时采取的是由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及家庭双方共同筹资的方式。随着时代发展,情况发生变化,于是,1998年国务院指示暂停施行。
在“老农保”全国叫停后,海南省文昌市农保局却能够一直坚持下来。遗憾的是,余亚英老人“每月3元”的“雷人养老金”却模糊了他们的形象。记者的调查为我们揭开了事实真相:每月领取3元,这在表面虽然看来钱很少很“雷”,却是与余亚英老人参保时缴费金额直接相关——余亚英1998年一次性缴费200元,2009年1月达到领取年龄,10年间本利相加大约360元,以此除以120个月,每月领取3元。
因此,“每月3元”养老金这一事实,正从一个侧面说明“新农保”推行的现实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从我们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探索,看新老农保制度设计的背后,国家理念的变化,“以人为本”意识的生长。
而当初设计“老农保”时,就有这样一个设想,对于比较困难的农民也要鼓励他们参保,不怕交得少,主要是培养其社保意识。一旦这项制度突破“资金瓶颈”,农保制度就会很快得到推广。文昌县“3元养老金”的现实意义也在于此。
与“老农保”的缴费基数低、集体补贴少相比,“新农保”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强化了“国家责任”,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因为有了政府补助,而且财政投入的规模还相当大,现在的“新农保”与昔日的“老农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80年代被引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的学者胡文仲先生高一虹、顾嘉祖、关世杰等学者为引进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做出很大贡献, 编著多本跨文化交际学作品及论文集, 此外, 出版或发表了大量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研究目的在于促进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的发展而是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一、交际能力
1966年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即“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简而言之, 交际能力包括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以及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意识能力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 既包括言语行为的语法正确性, 又包括言语行为的社交得体性。
讨论交际能力, 不同学者可能使用同一个术语来表示不尽相同的概念, 或用不同术语来表示同一概念。例如, 在乔姆斯基使用的competence (语言能力) , performance (言语行为) , knowledge (语言知识) 三个术语
交际能力的获得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适应或心理适应过程。
二、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
跨商务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 就商务交际的种类来看, 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 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 (群体) 间的交流。
理解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需要考虑构成概念内容的基本要素的意义。商务交际技巧可以体现交际能力, 但是行为本身并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种社会评价, 交际能力可以表现为得体的交际行为。
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除包括交际行为的得体性外, 还包括交际结果的有效性。
商务交际行为的得体性和交际结果的有效性决定交际质量。交际行为不得体, 交际结果没有效是交际质量最低的模式;行为得体却达不成交际目标的是社交变色龙, 在交际中他们不违反交际规则却也不能实现交际目标;能够实现交际目标, 但是行为不得体,
通过对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的分析, 我们认为, 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可以通过输入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增加能力, 能力通过运用技巧的方式体现于行为上, 但是行为本身并不代表能力。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交际者的交际行为要得体, 即符合交际场景的社会文化规范、交际对象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功能, 同时又要有效, 即实现交际目的。交际的有效性代表满意度, 但是有时有效的交际不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效果。
理解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是进一步研究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的基础, 对于跨商务文化交际研究和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1. Sperb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自70年代末以来, Sperber-Wilson把认知与交际结合研究, 于1986年提出“关联理论” (the Relevance Theory) , 对交际作出了许多独到和令人信服的阐述。将交际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 人类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根据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 在关联理论里, 认知环境和相互明白是两个基本的概念。
交际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关联理论把认知环境定义为“交际者共处的世界”, 关联理论如此强调和重视认知环境在交际里的作用和意义, 不同的人, 对信息的储存量不一样, 通常引起交际理解上的差异。总之, 按照关联理论的思想, 交际过程里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 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对认知环境的理解上的差异也是绝对的。关联理论引入了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跨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的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跨文化心理:指以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 集团与集团, 团体与团体间的社会心理规律及其特点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包括: (1) 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 个性心理的异同比较研究。 (2) 不同文化背景条件对集团、群体心理的影响。 (3) 一个社会集团与另一个社会集团成员相处时, 彼此如何适应与调谐。
他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动态性途径和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来理解交际的新思路。这些学者将沟通的理论和框架用于分析跨文化语境下的交际。
跨文化研究可以进入社会心理实验室, 这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个途径具体地表现为:将不同民族的相同文化因素看成是一个控制因素, 而将其相互之间的不同文化因素看成为准实验因素与某种社会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的目的是确定和解释交际上的文化差异, 并预测未来的交际情况。
五、阐释的视角下的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这是一个挑战跨文化的定义和意识形态性质的崭新的研究角度。支持这种方法的学者认为有必要认识到交际中主体的复杂性, 而不是采取似乎目前正流行的典型的简化过程的研究方法。他们认为最主流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像人际沟通研究一样, 跨文化的互动也不应被当作一成不变的, 而应作为一个生活快照。在现实中, 关系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只有这样研究才是不偏颇的。每个人都受周围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个人的社会身份代表不同文化边界 (国家, 组织, 工作, 家庭等) 的融合, 正是这些身份的融合共同创造了一个人的整体文化。
六、认知的视角下的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能力:
1. 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 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要求掌握目的文化的语言。这里的语言不只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语用知识能够帮助交际者得体使用语言, 如以对方习惯接受的方式表达赞扬、邀请、拒绝等意图和情感。
2. 文化理解
话语模式和行为模式基于文化, 对于目的文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交际者对其话语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是移情能力的基础。文化的重心包含于伦理方面、宗教方面、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理解文化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要求了解其历史、政治、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3. 应对变化的策略能力
应对变化的策略能力指交际者能够克服文化差异, 运用合适的交际策略解决问题、实现交际目标的能力。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 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 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学习语言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熟练使用对方文化的语言是体会该文化的途径, 学习该文化的工具, 学习你要前往地的语言, 或者当前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英语也是国际会议、商务往来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2. 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承载文化信息, 反映文化传统, 习语和谚语就是这样。据估计,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经常使用的习语超过一万五千多条, 英语习语的特点是字面意思不是习语本身的意思, 了解习语的文化含义才可能理解并正确使用习语。
交际者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也是影响其用词及其词义的因素, 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交际者要在学习英语、使用英语时留意这一点。
3. 培养跨文化意识, 避免种族中心主义, 培养宽容心, 避免模式化, 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与合作的时候, 透过模式化的表面, 去发现对方独特的个性特征。
4. 发展跨文化技能,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
八、结束语
从世界各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实践来看, 注重文化分析者成功, 忽略文化分析者失败, 这已成为国际商业界的一条定律。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成功, 除了应该具备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外, 还应该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并具有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处理商务的综合能力, 即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但要注重英语语言的培训, 更要注重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要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 通过对能力构成的各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靳梅琳.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窦卫霖.开掘商务英语的文化内涵[J].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关键词:多维视角;谣言;传播;反思
中图分类号:G203;G206 文献标识码:A
谣言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问题。说其古老,是因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谣言问题就一直存在;说其现代,是因为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进步,谣言传播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专业化。谣言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世纪80年代,谣言研究开始进入我国学者视野。来自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目的和学科视角,对谣言产生的原因、传播规律、控制策略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谣言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谣言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谣言不再是“变态”,而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常态”。因此,对谣言进行系统研究非常重要。谣言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谣言?人们为什么会信谣和传谣?我们又该如何防控谣言?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试图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维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以求对国内学界的谣言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谣言是什么
对谣言是什么这一问题,当前学术界并未达成统一认识。总体而言,研究者们并没在谣言的真伪问题上大费周章,而是从谣言的功能、内容、目的等方面探讨谣言的本质。
在个体层面,谣言被认为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假想[1]。它是一种主动的语言行为,在无问的状态中,主动讲给别人听,试图制造一个“真相”并使别人相信,从而达到自己特殊的目的。它就像一种精神口香糖,能帮助人们消除焦虑、获得平静,是人们发泄某种情绪的工具[2]。
在群体层面,谣言被当作“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3],是群体为了解决问题,获得社会认知而展开的一种集体行为,其最终目的旨在为无法解释的事件寻找一种答案[4]。
在社会层面,谣言被视为本土文化与社会心理相结合的产物。它虽广为流传,却未经证实且具非官方色彩。它允许群体在充分互动的基础上,获得集体记忆,重构社会信任,并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5]。
总之,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假想,是一种非理性形式的民意表达,是一种畸变的舆论形态,是一种对社会运行机制问题的提醒。
二、为什么会产生谣言
从个体层面来看,按照奥尔波特的观点[6]17-18,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程度有关,两者缺一不可。当某个事件发生后,人们急于了解事件真相,而大众媒体又对该事件集体失语,那些街谈巷议的“小道消息”就会乘虚而入。如2003年SARS谣言的产生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SARS由于可致人于死地,因而其具有重要性;而在SARS发生初期,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其又知之甚少,有关SARS的信息非常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有关SARS谣言的产生也就有其必然性。除这两点之外,印度心理学家巴萨德在其一篇关于印度1934年比哈尔邦大地震期间谣言的研究报告中还发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也是谣言产生的重要因素,因为谣言的产生迎合了人们特定时期的心理需求。
从群体层面来看,一个基本观点是:谣言的产生不是个人的产物,而是群体互动的结果。周晓虹认为,“谣言不是个人智力游戏的结果,而是群体议论和传播的结果”[7]。出现谣言是一群人掌握了一个信息,绝大多数事实、征兆或信息是中立或没有倾向性的,它们获得的某种含义是因为人们愿意赋予它们这些含意。也就是说,谣言是由群体制造同时又代表群体。社会学家埃德加等对“奥尔良少女”传闻的调查表明,谣言还和集体记忆相关联。“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8]。当谣言内容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一致,并引起群体的集体记忆时,谣言就更猖獗。李若建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的研究表明[9],大规模谣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民间的恐慌与不满。虽然可能有少数心怀叵测的人蓄意造谣,但是没有民间的群体恐慌和不满,谣言就无法产生与扩散。
从社会层面来看,谣言被视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当人们凭直觉感到社会将发生重大变迁,且对变迁的结果不可预知时,易陷入一种焦虑与躁动不安的状态。所以,当人们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作出种种猜测并议论纷纷时,奇谈怪想就会层出不穷,且以讹传讹,谣言也就随之产生[10]。此外,谣言作为社会状况的反光镜,它折射出公众对官方渠道消息的不信任,对社会运行系统的不满与恐惧,对事实真相的极力追寻。近年来,无论是贵州“瓮安事件”,还是杭州的“70码”等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谣言的风行,且这些谣言内容通常将死者归为弱势群体,而对方是“富、贵、黑”群体。此类谣言实质上是社会的贫富分化、官民对立、黑恶势力猖獗等现象在大众心理中的投射,折射出大众对“公平、公正、公开”的祈求[11]。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谣言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才是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
当然,某些谣言的产生不限于个体、群体或社会的单一层面,而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即是如此。2011年2月9日晚10点左右,某化工厂工人刘某在拉土方过程中看到工厂冒白烟,闻到刺鼻气味,怀疑氯气可能泄露,就给正在打牌的朋友桑某打电话说厂区有氯气泄漏,告知快跑。桑某等在场的二十余人,即通知各自亲友转移避难。由于担心氯气泄漏可能给自身带来的伤害,再加上信息在群体间传播时的走样,最后这一消息演变为:化工厂将于第二天凌晨5点发生爆炸,有氯气泄漏,影响周边200公里的范围。虽然当地政府告诉逃离的民众,化工厂爆炸是谣言,但由于当地政府对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致使政府和居民关系紧张,互信度差,所以,当地居民对地方政府的告知缺乏信任,纷纷逃往县城,最终导致“万人大逃难”的局面。
三、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
卡普费雷认为[6]21,个体相信谣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谣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谣言经常以“据消息灵通人士说”的方式出现,使人们更加相信谣言传递的信息是真的。其二,谣言内容是人们愿意相信和期待的。当谣言传到我们身边时,总是有一系列的证据证明它是不可辩驳的,是“真实”的,所以人们愿意相信它。并且,谣言是对非官方信息的补充,满足了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好奇,是人们所期待的信息。其三,谣言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作为一种投射,谣言能为人们不能解释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如2009年发生于杭州的“70码事件”中,富家子弟胡某因飙车将谭某撞死,由于警方最初认定肇事时的车速只有70码(要远低于事后专家鉴定的84.1~101.2公里/小时),且胡某最终只获刑3年,引起了民众的质疑。因此,当网络中出现胡某被替身的谣言时,它就满足了部分民众对官方“不公正”处理的质疑心理,人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是真实的。
人们之所以相信谣言,除个体层面外,还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如2011年日本核电站事故引发的谣言,导致全国许多地方民众抢购食盐。在这次抢盐风暴中,不少人对碘盐防辐射和食盐将面临紧缺并不相信,但在群体暗示和感染下,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预防心理,参与抢盐。当一个人从另一个人口中听到谣言,再在第三个人口中听到时,就会形成一种验证。当这种验证被不断重复时,人们就会更加对谣言深信不疑。勒庞认为[12],当想法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时,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就可能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因为相信一个谣言,即表示接受这个群体,每个人都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群体压力之下,周围人群相信谣言的比例增加,会提高个体相信谣言的概率,继而增加相信谣言的人群比例[13]。
谣言存在荒谬性,但谣言也不是空穴来风。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谣言无法让人相信。故此,人们相信谣言还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任何谣言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事实内核,这就是人们相信谣言的根本原因。伴随着社会转型,诸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希望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来把握社会变化,以促进自身发展。然而,大众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需求,它们报道的重点是政府如何抗灾、抗疫等,而常常忽视事件本身的动态信息[14]102-111。因此,当政府和媒体出于某一目的,掩盖和操纵信息时,权威信息的可信性就可能遭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就会更加信谣[15]。如早在2011年11月,SARS就已开始在广州周边城市流行。但直至2012年2月10日,SARS谣言已开始在广州城内大规模传播时,当时的主流媒体都保持着沉默状态。也正是因为主流媒体的这种沉默,使得当时的人们愿意相信那些看上去有些合理的各种谣言。
四、人们为什么会传播谣言
按照卡普费雷的观点[3]51-70,个体之所以传播谣言,其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谣言是一个新闻,一个受众面对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告诉其他人,否则,就失去新闻的价值。第二,为了求知。对一个谣言的受众来说,当他听到谣言后对谣言的真假不置可否,于是便将此消息传递给他所熟悉的群体,通过群体讨论,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第三,为了说服他人。对于某些人来说,传播谣言,就像是布道。相信谣言的信徒越多,传播者就会因为说服他人而得到满足。第四,为了自我解放。在某种程度上,传播谣言可以消除自己因谣言而引起的恐惧感和孤独感。而且,传播谣言,总是以“有人说”为开头,故不必为传播谣言而受到惩罚。第五,为了取乐,即并不是传播者对谣言坚信不疑,而是谣言的内容有趣,供人消遣。此外,周裕琼认为[16],人们对谣言的相信程度如何,是人们传播谣言的关键因素。如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秦火火”在网上发帖声称:刚得到消息,铁道部已向动车事故中的意大利遇难者茜茜协议赔偿三千万欧元。仅仅两个小时,这则消息就被转发1.2万次。这则最终被证实为谣言的消息,其传播就很符合卡普费雷的分析:其发生正值协议赔偿之时,这则谣言具有很强的新闻性;由于这个赔偿价格过于天价,人们通过传播来验证其真假;某些人如谣言的肇事者“秦火火”事后所说,通过传播此谣言,传播者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而有些人传播此谣言,则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获取乐趣。
而在卡斯·桑斯坦看来[17],谣言得以传播,群体极化起着关键作用。当谣言在意见相似的相关利益群体中传播时,起初会形成谣言的“舆论漩涡”,但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群体意见逐渐向某一级倾斜,最终产生谣言的群体极化现象。个体受到群体的感染和暗示,进而对群体的意见领袖有强烈的服从愿望。当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向群体意见偏向的方向流动时,谣言传播也就达到了一个“极化点”。另一方面,群体中众多个体的汇集,又会产生责任的分散。法不责众为群体成员传播谣言提供了安全保障。
从社会层面来说,有观点认为[18],当谣言流入社会时,它的传播并非由于集体发疯或集体幻觉,而是与社会的不稳定性相关。其中,不稳定性包括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及人们对信息来源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此外,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突出,如果社会矛盾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和解决,民间话语得不到正常表达,谣言就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五、如何防控谣言
防控谣言并非是压制谣言,因为谣言本身是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不平衡的产物,是社会挤压的产物。压制谣言传播,屏蔽包含谣言成分的信息,虽然是一种有效地暂时平息谣言的手段,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谣言的再发生。谣言的产生有个体、群体、社会等三个层次,同样,谣言的防控也应从这三个层次着手。
在个体层面,人们之所以相信谣言,是因为它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和特定时期的心理需求。因此,防控谣言不能只将其完全否定,而应针对谣言的产生,由人们信任的第三方指出谣言的破绽和动机。蔡静认为[14]98-100,谣言之所以难以消除,是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与谣言反映的内容相吻合。所以,一味反驳谣言,反而适得其反,会加深人们对谣言的印象。此时,应通过添加和改变信息使人们改变头脑中原有的信息认知结构,使谣言不攻自破。此外,提高个人自身素养,不盲从“谣言风”。针对故意造谣者,更要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
从群体层面分析,常健等认为[19],谣言是一种集体行为,个人借助谣言在群体中讨论,交换意见,形成集体共同的观点,所以,防控谣言应将群体私下讨论的内容公开化,建立一种意见交流和综合的平台。在此平台上,谣言的不同说法和解释相互质询,使受众从多个角度作出理性判断,这样受众就不会轻易信谣、传谣。同时,公开平台的讨论,要重视群体“意见领袖”的理性引导和监督作用,避免偏执。另一方面,当谣言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一致时,人们更易于参与谣言的传播。此时应及时指出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之处,改变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认识谣言与该文化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进而有效防控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最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正确了解谣言背后的社会问题,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深层的社会问题,才是防控谣言的最好办法。此外,谣言的传播还与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有关。现代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达,使得任何一种隐瞒信息的行为,都是一种自欺欺人。它不但不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误解和谣言,最终导致更大的社会危害[20]。所以,新闻媒体应针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真实、全方面地跟踪报道事件,这是防控谣言的重要途径。
六、结 语
以上即为我们对国内外谣言研究的一个简要梳理与概括。通过检视学界对谣言的研究,我们认为如下三点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第一,国内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谣言是“虚构”、“捏造”和“毁谤”的,这种观点将使谣言研究陷入窘境。我们承认谣言对社会存在一定的危害,但也不能否定其对社会问题的提醒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只有客观地考察谣言的本质、谣言产生的社会根源、谣言的传播规律等,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二,无论是谣言的产生还是其传播,都受到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影响,因此,未来的谣言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层面,而应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构建出三者互动的模型。这将会有助于更好地揭露谣言的真相。第三,传统的谣言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现实社会,而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出现,谣言的传播形态等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反思新型媒介技术对谣言传播的各种影响,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Rosnow R L.Rumor as communication:A contextualist approach[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8,38(1):10-27.
[2] Bordia P,Difonzo N.Problem solv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n the Internet: Rumor as social cognition[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4,67(1):33-49.
[3] 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6.
[4] Fisher D R.Rumoring theory and the internet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grass root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1998,16(2):158-168.
[5] Fine G A.Rumor, trust and civil society: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e of judgment[J].Diogenes,2007,54(1):15-18.
[6] 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刘水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7] 周晓虹. 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6):43-54.
[8] 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华 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59.
[9] 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193.
[10] 江万秀,雷才明,江凤贤.谣言透视[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1: 8.
[11] 马 凌. 风险社会中的谣言风险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44-48.
[12]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12-19.
[13] 李国武.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及对信息的治理[J].社会,2005(4):143-155.
[14] 蔡 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15] 王正祥.媒介使用权威信息的可信度与民众对传言的信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35-45,109.
[16] 周裕琼.QQ群聊会让人更相信谣言吗:关于四则奥运谣言的控制实验[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76-87,111.
[17] 桑斯坦.谣言[M].张 楠,迪 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8-73.
[18] 禹卫华.从手机谣言到恐慌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控制:基于第三人效果框架的历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57-64,110.
[19] 常 健,金 瑞.论公共冲突过程中谣言的作用传播与防控[J].天津社会科学,2010(6):65-68,128.
[20] 樊亚平.“非典”事件中的误解性谣言[J].新闻记者,2003(6):15-16.
【历史多维视角】推荐阅读:
多维研究生英语课文11-23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10-26
多维电催化工艺处理草甘膦废水技术研究07-05
初二历史《伟大历史转折》说课稿10-16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解释原则05-27
【历史导游词】 特色历史导游词06-05
余秋雨历史散文《历史的暗角》简介06-25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现代中国与历史记忆方法11-02
铭记红色历史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