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精选7篇)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篇1

班号:25701203

学号:1120123735

姓名:闫茂铠

 简介

《复兴之路》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的基本陈列。通过详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参观感受

走进《复兴之路》展厅褐色的浮雕诠释着古代文明与今日辉煌的完美交织,当继续向前走去,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大标题时,这些字不断地出现在历史课、政治课上。华夏五千年,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丝绸之路、四大 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中国,一个古老而骄傲的民族啊,这样一个噩梦开启,也许,也是一场中国梦的萌生。

来到了展厅的第一部分,仿佛置身于1840年前夕的中国,面临重重危机的清政府却浑然不觉国家与自身的危险,反而盲目乐观自大,这种乐观情绪也感染到了国民,整个国家上下,诸如吸食鸦片、不思进取之事已蔚然成风,完全看不到国外在同一时刻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如此对比之下,我不由得感到心痛与焦急。

历史在这里沉思,继续往前走,便看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看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看到甲午战争,看到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虽然在课本中已学到过相关知识,但站在陈列馆,切身看到如此历历在目的图片、文字,看到中国土地被肆意践踏如斯,还是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就这样被深爱这片土地的中国人悄然担起。在陈列馆中我看到: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不畏船舰大炮,唯“但愿海波平”;戊戌六君子甘于血洒神州;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求富;辛亥革命72烈士离家前写下与妻书诀别,血染黄花岗......历史静静陈列在那里,却震撼了我的心灵,这些壮举可歌可泣,每一个事迹都诠释了中国人救国的心,然而,令人心焦的是,这些行动却无一例外的失败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正一步步走向沦陷。

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自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全面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胜利、腐朽制度的推翻、新中国的成立,分散的力量被集中,中国自此拧成了一股劲,像一记重拳一样有力地击向列强,每一记都将对方打个趔趄,最终落荒而逃。当我听到当年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时,我不由得激动得低声跟着和。没有共产党的科学指挥和正确领导,哪里会有今天独立自主、美丽富饶的中国?

参观结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伤痛,那些无法忘怀的历史,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在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中,那些详实的史料、恢私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复兴之路》让广大人民看到了中国在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参观者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到了幸福。

历史总是沉默着不说话,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馆就这样默默向我们展示着一段过往,当我们即将走出陈列馆时,回想起这一路来一代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艰辛与不易,国家复兴之路的历程,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同理个人的成熟、发展也会是这样一段心路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会有哀悼,会有欢呼,会有奋斗,会有感动,不论遇到什么,我想结果必将是不断发展,不断地进步!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篇2

11月30日上午, 十堰市散水泥办公室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的讲话。

11月29日, 十堰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干部职工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收看了中央领导集体在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收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 分别总结了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昨天和今天, 展望了充满希望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提出了“中国梦”, 并给予了阐释。这个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讲话充满了自信, 这是中央领导集体“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充分体现。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大家倍受鼓舞, 倍感振奋。

大家纷纷表示, 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十堰散办全体干部职工纷纷表示:一定要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东风, 真抓实干为十堰市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干混砂浆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3

晨曦中,清风拂面,柳树已经吐出了他嫩嫩的枝桠,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高高的飘扬。2011年3月31日,应老师的要求,我第二次参观了《复兴之路》的展览。虽然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参观过一次《复兴之路》了,但这次参观依旧给我很大的震撼。

提起《复兴之路》,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个大型歌舞剧,但我说的可是位于天安门东,国家博物馆内的《复兴之路》。区别于歌舞剧的表演,《复兴之路》展览形式更多样,有雕塑,有实物,有“书”有“画”,有人说这次展览兼具艺术气息和历史气息,我想这样的展览更能勾起参观者的回忆,引起共鸣吧。

整个展览的布置非常的精心,置身其中,仿佛游荡在时间的长河中。《复兴之路》生动地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00多年间的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貌,是一部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形象、生动、壮丽的历史画卷。《复兴之路》陈列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光辉业绩为主线,反映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内容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曲折进程。

黄昏中,夕阳斜下,当我们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享受着落日的余温;亦或是晨曦中,我们坐在饭桌前享受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早餐,我们是否想过,如此平静而又安逸的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曾几何时,中国也是一个泱泱大国,用现在的话是人均GDP居世界第一。中华大地,不论是文学著作还是科学发明,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唐诗宋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精巧的科技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狂妄自大的中国人闭关锁国,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甚至绘制出了“万国朝圣图”时,西方国家却已经慢慢发展壮大起来了。落后就要挨打,飞速度的发展使得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从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173.9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财产损失超过1000亿两白银。

“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处在“生死边缘”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为解放中华的事业挺身而出: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他/她们抛头颅洒热血,经过10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整个展览,有两处地方让我感触很多。第一个就是戊戌变法。

展馆对戊戌变法是这样介绍的。“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部分官僚为抵御外国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发起了以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他们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创建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显现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改良与革命交错并举。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主张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这次运动虽然失败,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这样写道: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是呀!经历了帝国主义无情的侵略之后,中国人民是时候觉醒了。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莫要其大成,则要变管制”。他这一段言论,道出了中国落后的本质。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皇室家族,却没有采取康梁的思想,而是将他们斩首。这次斩首,不但谋杀了他们的生命,也遏制了中国人和平改良的道路。然而,依旧延续清朝帝制的中国,虽然发起了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可是洋务运动真的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随着30多年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这一梦想也被打碎了。

展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岗村的故事。

在上课时,就听老师说了小岗村了故事,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起初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感觉到很好笑,因为要改变当时的种田制度,就要立“生死状”,“托妻献子”。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当时组织“改革”的20人按的手印。可是后来,我仔细一想,这不是跟“戊戌变法”差不多嘛。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可以说是破天荒的,是违背常理的。如果当时遇到的昏庸无度清政府,这20个人可真的要掉脑袋了。可是万幸的是,他们是在新中国,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肯定,受到了表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想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吧。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篇4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参加参观活动

《 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30日01 版)

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习近平强调: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本报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张烁)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 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29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 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9日上午,习近平等来到国家博物馆,走进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展览,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 文全译

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等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详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

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复兴之 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 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 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 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 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 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 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 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 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 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 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

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参加参观活动的还有赵乐际、栗战书、杜青林、赵洪祝、杨晶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篇5

2012年1月22日,学校党总支组织学校理科支部和行政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很荣幸跟随大家一同观看了这次展览。

本次展览的内容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级人们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展览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闭关锁国懦弱的清政府在英国的威逼下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展览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展示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爱国志士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令人感动和震撼。展览最振奋人心的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随之产生。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在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八年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此外还有第四部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步入该部分,之前沉重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看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祖国。中国在核技术、航天等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开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展览方式新颖活泼,有身临其境青藏铁路列车,坐在座位上可以感受到奔向天路的感觉。另外一列从手摇电话到大哥大再到苹果手机,很能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形象地展示了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也深深的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

一个展览,走过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荣辱历史,心情时而沉重时而畅快,中国人民辛酸、愤苦、坚定地在这一百多年里将一条充满坎坷路走成了一条复兴之路。每一步都蕴含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中国从受尽凌辱的弱国到一个屹立于世界的大国,我们可以从这条复兴之路中感受到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

我对于本次展览的体会和认识

这次参观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让我对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到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了一次仿佛身临其境的体会,这是以前在历史书上所学不到的,因为书中没有博物馆中的那种氛围,当我们看着一件件展览品时,我们可以对所发生的事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感触。看过整个展览,我心潮迭起,思绪万千。当我看到清政府跟外国侵略者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时,我感到了深深地屈辱感,也深切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当我看到八国联军屠杀中国军民时,我愤恨;当我看到义和团拿着大刀与侵略者厮杀时,我热血澎湃,虽然自己的武器远远落于敌人,但是他们义无反顾的冲杀上去,只为了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即便自己会因此而送命也在所不惜。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种相对安逸富足的环境中,但是要居安思危,经历过历史的人会倍加珍惜现今的生活,看过历史的人要懂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记得走到雕塑展厅时,一个个领导人和爱国人士的雕塑就屹立在展厅中,让我对他们无限的崇敬,他们对于我们国家的奉献是极大的,他们的命运与我们国家的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难以想象,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是如何。参观之后,在我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我们的国家从一开始的落后贫穷发展到现在是多么的艰辛。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的道理,我们这辈人真的是太幸福了,我们并没有经历过炮火两天的战争,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这次展览正告诉我们这一点,现在所拥有的请不要忘记是前辈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换取得。而现在,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责任重大。我们要自身努力的同时,教导我们的下一代继承老一辈的光辉品质,努力奋斗,尽自己所能去建设我们的国家。

博物馆讲解员工作感悟之复兴之路 篇6

博物馆讲解员工作感悟之复兴之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那是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看到国土沦丧,国人饱受日本铁蹄的蹂躏时,艾青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以笔代枪的抗日决心,写下了这首满怀着激情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想,每一个认真看过《复兴之路》陈列的观众,都会发自内心地流露出这样的感慨。这泪水里有苦涩,有咸,更有甜。当看到列强步步进逼,祖国山河破碎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阵阵发痛。当看到许许多多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一次次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却又一次次遭受挫折和失败时,我们的心里回荡着苦涩,隐含着一触即发的力量。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党团结和带领各阶层、各族人民探索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道路,逐步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这峥嵘岁月中,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信念唤起了力量。当岁月穿梭到这里,我们心中的苦涩又融进了淡淡的咸,那是我们最熟悉且最离不开的味道,那是我们共同的期盼。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逐步使国家走向了繁荣和富强。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拼搏过后苦尽甘来的自豪,更是鞭策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力量。

我常想,我是多么的幸运,能够在国家博物馆里从事讲解员的工作,可以带领观众徜徉于展厅中,和他们一起打开记忆的匣子,一次次踏上这段饱含着苦难、曲折而又光辉的伟大复兴之路。我常感到,我是多么的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一遍遍重温这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几代中国人为了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不懈追求的如歌岁月。在这里,我常常收获感动和力量。能够在工作中,向更多的观众传递知识,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感染并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力量需要被传递。在《复兴之路》的展厅里我见到过调皮的小孩子当看到《血肉长城》的雕塑时,顿时安静了;我见到过似和我年龄相仿的青年人,在读到李大钊临刑前在狱中所写的手稿时,泪水盈湿了眼眶;我更见到过许许多多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们坚持从展览的序厅走到了尾厅,他们不时地停下来,在某一张照片前,在某一件文物的身边,若有所思。也许那里盛装着老人们曾走过的岁月,也许那里有心底最深处鼓舞着他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不管我们是否经历过那段时光,我们都在这里停下脚步,收获感人至深的力量。

用心讲解是我们的工作,而努力向观众传播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之余我也在不断思考,作为一名讲解员,如何能够让观众在短短的时间内更深刻地理解《复兴之路》陈列的主题,如何能够使观众在听完讲解后真的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我仔细去读与近现代史相关的书籍,去听讲座,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是我们做好讲解工作的必要前提。而在实践中我也慢慢发现,这只是我们要做的功课中的一部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找到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片长两个小时,当我一气呵成把它认真看完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意犹未尽,被震撼着更被鼓舞着。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单就舞蹈和歌声就足以把我的视线、听觉紧紧抓牢。舞台上,不论是歌唱家还是舞蹈表演者他们都投入极了,他们努力地表达出自己对那段厚重历史的感悟,诠释出了他们自己的感情,因此观者自然而然的就和他们产生了共鸣。那一瞬,我突然意识到,在讲解《复兴之路》陈列时,也许最打动观众的正是那些我们共同被感染着的力量。没有什么比文物本身更直接、更形象地去诉说历史了。而后,工作之余我常踱步在展厅里,用心去体会文物背后的历史带给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我也常观察展厅里的观众,不同年龄的他们看到同一件文物或照片时流露的表情和状态是不一样的,同一位观众在每件文物前停留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反馈的情感信息则更不相同。我仔细地收集他们的“体验”,不断地完善我讲解过程中常常忽视的细节。面对这样恢弘而精彩的展览,我希望自己可以声情并茂地讲给观众听,而这声情并茂一定是来源于真情实感。

20xx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陈列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他告诉人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的自信心,催人奋进。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13年4月8日在北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讲道:“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作为国博人,我感到特别自豪和幸运。自豪于《复兴之路》陈列具有如此深刻的意义,它带给了观众不懈追求“中国梦”的精神和力量。更幸运的是,作为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我可以用声音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尽一己之责,在本职工作中传递着信念和力量。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篇7

您好,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博物馆(湖北省)现行的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文物)的保护方式,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依据,给予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本调查小组此次对您参观博物馆(湖北省)的感受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采取匿名形式。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真实数据,望各位客观回答问题、反映事实。

1、请问您是如何了解到此博物馆(湖北省)的?

A 媒体介绍(电视网络)

B 博物馆宣传

C 他人介绍

D其他

2、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参观博物馆(湖北省)?

A 打发时间、娱乐

B 观察、了解文物

C 学习历史

D 其他

3、请问博物馆(湖北省)吸引您的是哪方面?

A 展示的文物

B 成片的风景区

C 路过、随意参观

D 其他

4、请问博物馆(湖北省)的外观设计给您的第一映像如何? A 具有地方特色

B 主题鲜明

C 和其他博物馆一样无特色

5、请问您一般会在博物馆参观多长的时间?

A 1个小时以内

B 1~3个小时

C 3个小时以上

6、您对博物馆(湖北省)陈列品的类型感兴趣的是哪些?

A 书法字画

B 生活用品(陶瓷器皿等)C 战争题材(勾践剑、地图等)D 珠宝玉器

7、请问您对博物馆(湖北省)的哪种展示形式青睐?

A 展厅陈列展示

B 场景模拟还原

C 多媒体投影展示

8、参观后,您对哪方面的映像最为深刻?

A 历史文化背景及文物

B展示方式

C 场馆服务(讲解介绍)

D 场馆整体效果

9、如果博物馆(湖北省)开展定期讲座,您希望是哪方面的内容? A 人文艺术

B 科学技术

C 自然地理

D 其他

10、参观后,您觉得参观的意义何在?

A 增长了文物方面知识

B 了解特定时期历史文化

C 娱乐而已,无太大意义

11、您知道《文物保护法》吗?您对文物保护有何看法:

上一篇: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通则下一篇:治愈系早安问候语语录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