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通用8篇)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1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一、教学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以及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材料。

对于玻璃,强调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和对玻璃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并以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为例作了说明。对于陶瓷,是从陶器的发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引入的。对于水泥,则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水泥的强度等级和存放时的注意事项等。

介绍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型材料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水泥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玻璃和陶瓷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本节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影响等基本观念。

教学建议如下:

1?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入。

例如,对于玻璃,可通过“学与问1”和图3-21入手提出问题,进而介绍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生产时的反应原理和主要成分,以及玻璃态的概念;对于陶瓷,可利用图片或录像从人类科技发展史或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引入,进而介绍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图3-27);对于水泥,则可以从水泥的广泛使用入手,介绍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水泥的化学成分和水硬性等。

2?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要突出不同的重点。

例如,对于玻璃,重点是以硼硅酸盐玻璃(向普通玻璃中加入一定量的B2O3)、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为例,让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对于陶瓷,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陶器的发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以及通过讨论釉料中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的空气用量和彩釉颜色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影响的认识;水泥的重点则是让学生了解水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3?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的教学要体现开放性,如充分利用图片或录像等,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等活动进行,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设计1】采用情感体验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玻璃和陶瓷

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和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的录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1)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2)玻璃窑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3)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

(4)制造高级化学反应容器的玻璃和普通玻璃有何不同?

(5)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是怎样制造的?

观看陶瓷的录像之后,提出以下问题:

(1)你知道哪些陶器?哪些瓷器?两者有何区别?

(2)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手工制造陶瓷器有哪些过程?

(3)瓷器上釉是怎么回事?绚丽多彩的瓷器是怎样制得的?

(4)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的空气用量不同,都会影响彩釉的颜色。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然后引导学生自学和相互讨论,最后师生进行总结。

2?水泥

观看水泥的录像→展示水泥样品→进行实验,观察水泥的硬化过程→讲解水泥的水硬性,简介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准→提问:什么叫水泥砂浆?什么叫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为什么能支撑高楼大厦?→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1,布置问题2为课后作业。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3?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

观看录像后,引导学生畅谈感想和体会,认识化学对于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上设计的基本流程是:感受体验(观看录像)→设问质疑(提出问题)→自学讨论→释疑归纳。

【教学设计2】以问题情境切入,采用启发讲授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展示各种玻璃制品的图片,设计问题情境:普通玻璃的生产原料是什么?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教师讲解主要的化学反应→展示图3-21,并提问: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提问:普通玻璃制品虽然玲珑剔透,但有很多致命的缺点,如易碎、不耐高温、骤冷或骤热发生炸裂等,如何改造其缺点提高其性能呢?→学生讨论→展示硼硅酸盐玻璃、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图片→请同学讲解这几种玻璃是如何制造的→布置“实践活动1”,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前布置,课上交流)。

基本流程是:设计问题情境→讲解或自学讨论→归纳与总结。

二、活动建议

【实践活动1】

建议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玻璃。可通过科普读物或网络进行查阅,成果可以小论文、自述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提示:

1?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仪器通常是用硼硅酸盐玻璃制造的。向普通玻璃中加入一定量的B2O3等就制得硼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因而更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常用于制造化学仪器。

2?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以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中空玻璃等都属于安全玻璃。

经过热处理工艺制得的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且破碎后的碎片没有尖锐的棱角,能够达到安全要求,常作为汽车或火车的窗玻璃等。

夹层玻璃是在两层玻璃中间夹一层或多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黏合而成。夹层玻璃具有抗冲击、防紫外线、隔音和隔热等性能。当夹层玻璃破碎后,碎片仍然粘在PVB膜上。一般多用于汽车的前风挡和高层建筑物的窗户等。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中空玻璃是指把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中间充以干燥的空气,四周密封而制成的玻璃。中空玻璃能起到隔音、隔热和防结露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冷藏库和冷藏柜等。

变色玻璃可参考教科书中的“资料卡片”。

【实践活动2】

该活动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家庭小实验。建议用透明的食品包装盒(如盛放月饼的小塑料盒)作容器,水泥硬化时间与水泥的组成和环境温度等有关,课堂演示一般需15min以上才有明显的硬化现象。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1】

玻璃与晶体不同,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玻璃可以被人工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学与问2】

陶瓷烧制时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生成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组成不同),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不同;另一方面,烧制时空气用量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得到金属离子的氧化态不同,因此颜色也不同。

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基本观念的认识。

【思考与交流】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水泥具有水硬性,跟水掺和、搅拌并静置后很容易凝固变硬。水泥的吸水能力很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发生反应而硬化变质。因此,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装有水泥砂浆的专用运输车不断旋转就是为了防止静置凝固。

2?(1)注意防水、防潮,一定要在保质期内使用。

(2)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要符合要求。

(3)水泥运输和使用时要注意防止粉尘污染,散装水泥要用专用车辆运输。

(4)加入的水应选用洁净的淡水,不得含有油脂类或糖类物质。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5)拌合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严禁将已终凝的混凝土重新拌合使用。

(6)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止阳光曝晒,增加浇水养护次数;冬季低温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受冻。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天。

(7)要与砂石、钢筋、外加剂等辅助材料合理搭配、正确使用。

四、习题参考

1?玻璃的化学组成不同,制造玻璃时的工艺(反应条件)不同,都会影响玻璃的性能和用途。回收和再利用是减少玻璃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2?2001年4月我国实施的水泥新标准用强度等级来表示水泥的不同性能。将水泥和砂子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规定大小和形状的水泥试件。把水泥试件在水中养护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的最低值(单位:MPa)确定为水泥的强度等级。例如,检测到某水泥试件养护到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为42.5MPa,则这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

除了抗压强度以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对于28天时的抗折强度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而且虽然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28天时的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来确定的,但养护到3天时也有相应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指标要求。

3?除了光导纤维外,人们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玻璃,如防盗玻璃、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微晶玻璃也是异军突起,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高温结构陶瓷外,新型陶瓷层出不穷,如纳米陶瓷、氧化物陶瓷和压电陶瓷等。

4?变色水泥的颜色主要受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影响。例如,空气干燥时可能呈蓝色或蓝紫色(CoCl2或CoCl2·H2O);空气潮湿时可能呈紫红色或粉红色(CoCl2·2H2O或CoCl2·6H2O)。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2

一、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

1.纠正学生对该模块“无所谓”的态度。

高二的学生在分科后,

出现了明显的学科分歧, 一些学生认为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 只要临时“抱抱佛脚”就可应付了。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 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能利用化学知识处理生活和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而并非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 及时纠正他们学科认识上的错误, 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对于各科知识的学习不能有“重”与“轻”之分。

2.认识该模块学习的目。

本模块的内容相对于其他模块来说, 简单但实用性很强。四个章节的内容处处以生活为载体,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 学会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并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 学习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总的来说,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二、对于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改变教学策略

1.合理定位,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于该模块内容,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学科资源, 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其次要合理落实章节中的重点难点, 切勿将模块中的内容“深化”和“难化”。《化学与生活》的内容处处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教师可以生活常识为基础,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融汇在一起, 这样不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授课时, 教师可以将所讲知识与生物知识及平时的饮食联系, 如油脂的过少或过多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都不利, 摄入过少, 满足不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需求, 摄入过多, 很容易造成肥胖。从而提出问题:对于如今社会上的众多保健品, 我们该如何看待?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如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它主要是以材料为主线, 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在授课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列举自己身边的材料, 并介绍其成分和用途。进而再质疑:对于同是橡胶制品的汽车轮胎和医用手套, 为什么两者的强度有如此大的差异?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并交流。这样, 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无形之中提高了其学习兴趣。

2.转变教法, 增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愉悦感。

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今天的课堂,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 灵活采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讨论法、探究法, 竞赛法等多种方法, 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氛围下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感。如在“合理选择饮食”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平时的饮食情况, 并制定他们认为合理的饮食标准, 然后根据课本的“膳食平衡宝塔”, 先小组之间相互点评, 再教师点评。学生讨论、师生讨论, 在讨论中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饮食。如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学生在必修2的知识为基础, 让学生探究铁锅锈蚀的原因, 并进一步探究铁制品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情况, 如在潮湿无氧、潮湿有氧、干燥无氧、干燥有氧的环境中铁制品的锈蚀情况, 这样用生活中简单易做的小实验, 让学生明确合金腐蚀的原因, 并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再如在“保护生存环境”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主题可以是“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看待城市垃圾化”等等, 让学生通过辩论, 认识到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总会有它的两面性, 利弊的分析与取舍要看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到底是积极大于消极还是消极大于积极。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哲学观。所以, 在本模块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地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 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3.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对学生的评价是目标多元、方式多样, 注重过程。对于该模块内容学习的评价, 教师不能仅凭一次考试成绩, 而应多考虑学生的平时学习和反思过程及平时的活动表现, 如参与的社会调查、完成的调研报告等情况, 这样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但客观合理, 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自己学习的愿望, 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4.走出课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要真正完成该模块的课标要求, 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可以就近原则带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去参观一些工厂, 如飞马药业、江山股份、中天科技以及污水处理厂等,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并不是污染的代名词, 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保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城市垃圾化等等, 这些社会问题的处理有些将要落在自己的肩上。这样,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参观调研,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和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初探人教版选修3的教学内容分析 篇3

【关键词】人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分析

一、朝鲜战争一课

新教材的内容虽然简洁,但仔细分析,它的内容阐述不够详实。笔者在此作一补充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这是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几方面数字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队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也大致相当。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於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军将领们是承认的。这场战争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牺牲的烈士,其中也包括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们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千里江山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祖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二、越南战争一课

首先,有误的史实仍然继续使用,特别明显的就是课文所说的1968年北越的“新春攻势”歼灭美军和南越军队15万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北越损失惨重,美军伤亡1000余人,但是这次攻势对美国人的心里震撼是巨大的,它加剧了美利坚的分裂,更多的美国人反对越战。北越输了军事,赢了政治。

其次,在叙述越南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回避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没有直接在北越境内发动地面进攻,而把战场局限在南方?实际情况是中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扩大越南战争后,中美一直秘密保持联络,中国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十七度,否则中国将直接出兵,因为朝鲜战争的惨痛教训,美国一直没有越过北纬十七度对北越发动地面进攻。

第三,关于美越达成协议的叙述过于模糊,略去了中国和苏联的作用,实际上是中国和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加之北越1972年夏季攻势被美国空军和南越击溃,损失惨重,才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总之,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北越最终取得胜利,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取得的,是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取得的胜利。

三、关于中东问题,教材的叙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关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叙述过于简单。一战结束以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出于巩固在中东的统治地位的需要,极力拉拢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实行诸多限制。美国历来对犹太人十分支持和同情,犹太人在美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美国首先迫使英国同意准许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紧接着又默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制造恐怖活动,迫使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递交联合国,苏联也希望把英法势力排挤出中东,因此在美苏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根据该方案,犹太人占据了57﹪的领土,而人口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只占43﹪的领土。此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其次,对“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的叙述不够完整。在“六五战争”爆发前,美国逐渐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苏联趁机向中东渗透,向阿拉伯国家出售武器。与此同时,阿以冲突也不断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逊不希望阿以爆发新的战争,在给以色列总理的信中,约翰逊警告以色列,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轻率的或单方面的行动。在致纳塞尔的信中,约翰逊希望他铭记对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责任,避免与以色列对抗。但是阿以双方的一系列行动最终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除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和情报外,还直接从空军现役部队抽调了1000名“支援人员”充实到以色列空军中。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打败了由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美国对以色列鼎力相助,才使其转危为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阿以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使阿拉伯阵营发生分化。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放弃前任领导的大阿拉伯主义,更多关注本国的利益,因为他认为: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持阿拉伯人。因此,萨达特不顾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依然与以色列签署合约,埃以结束了敌对。其次,它使以色列认识到自身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开始考虑和平手段来巩固自身安全。同时,埃以结束对抗后,以色列的处境大为改观,其它阿拉伯国家已无力消灭以色列收复被占领土,开始放弃了把犹太人赶入大海的目标,转而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类细节性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在总体上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相信随着再版时的修订,它一定会克服不足和弊病,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2):72.

[2]范子平.假如抗美援朝战争在1951年初结束.昨日回放,2008.

[3]赵伟明.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5.

[4]William B.Quandt:Peace Process: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ince196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28.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4

§1.1 原子结构练习题1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6s

B.2d

C.3f

D.7p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3、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1s,3d(2)3s,3p,3d(3)2p,3p,4p

4、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N(2)Ne(3)29Cu(4)Ca

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O2-1s22s22p6 C.Na+ 1s22s22p6 D.Si 1s22s22p2

6、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E(3S)E(3d)E(2P)E(4f)。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B.分子的种类由分子组成决定

C.32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D.17188O和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前者大

8、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1、16、35号元素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

§1.1 原子结构练习题2

1、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2.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面是s能级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

⑴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形,每个s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形,每个p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

⑵s电子原子轨道、p电子原子轨道的半径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

4、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即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

A B C

D

§1.1 原子结构练习题3

1、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夜空中的激光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B.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 C.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

3、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 转变为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 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 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 4、1.若n=3,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A.np

B.nf

C.nd

D. ns 5.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6.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1s、2p、3d、4s

B.1s、2s、3s、2p C.2s、2p、3s、3p

D.4p、3d、4s、3p 7.下列图象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D)

8.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5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第四单元。它包含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含溶度积)(第一课时)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第二课时)两部分内容,是无机化学电离理论中的一部分。此部分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内容标准为: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考纲要求为: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不要求计算)。所以,总的看来,总体难度不大,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适当控制内容的深广度和份量。

由于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较多,加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相关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中,学生将继续应用化学平衡的观点研究新的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初步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学生对与沉淀相关的生成、溶解、转化过程的认识,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二、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

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体现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本节课首先运用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然后采用类比思想,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的模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初步认识难溶电解质存在的溶解平衡及其特征,理解KSP的含义及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常见实例引课,结合实验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通过沉淀的生成、溶解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状态的存在,树立对立统一的思想,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求真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会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2.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

溶解”的平衡。

(2)难点:通过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的化学行为以及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

(3)突破方法:演示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幻灯片][知识回顾]

1、什么是溶解度?你如何理解溶解度?

2、请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以下问题,并说明溶解的可逆性。

(1)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溶液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溶解与结晶平衡:“逆、等、定、动、变”)

(2)已知: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变化不大。则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加热浓缩或降温结晶等)

(3)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或通入HCl气体有何现象?(有晶体析出)

3、根据上述[交流与讨论]回答:什么是溶解平衡?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溶解平衡的实例。(气体的溶解与挥发平衡:如汽水、啤酒、氨水、氯水;易溶物质的结晶与溶解平衡等)

[幻灯片][问题1]易溶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时,存在着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物质是否也存在着溶解平衡呢?

[幻灯片][探究实验]向0.1mol·L1 AgN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略过量的0.1mol·L1NaCl溶液,即

-不再观察到产生沉淀为止。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白色沉淀

Ag+ Cl = AgCl↓)+

-[幻灯片][问题2]此实验后的溶液中还有Ag+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学生讨论,老师指导)

[幻灯片][信息提示]已知Ag2S是一种比AgCl更加难溶的黑色沉淀物,如溶液中c(Ag)=10-17

+mol·L-1时,只要加入含c(S2)=10

-16

mol·L

1的溶液,即可出现Ag2S黑色沉淀。

-[幻灯片][探究实验]取上述实验的上层澄清溶液,加入1.0mol·L1Na2S溶液。观察现象。(出现了黑色沉淀!)

[学生归纳]黑色Ag2S沉淀的生成,说明了实验后的上层澄清溶液中还有Ag+。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Ag+和Cl的反应并没有进行到底,即该反应存在着限度,说明反应具

-有可逆性。因此,严格来讲, 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作: Ag+ Cl化学学习

+-

AgCl

更为科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学的表示为: Ag(aq)+ Cl(aq)+

AgCl(s)[幻灯片][学生活动1]阅读P87—88(第一段),并依据模仿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原理,讨论Ag+和Cl的反应没有进行到底的理论依据,归纳总结溶解沉淀平衡的-特征。

[幻灯片][学生活动2]阅读P88第二段和以下材料,进一步认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材料]物质的溶解性

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为易溶,介于1g-10g之间的为可溶,介于0.01g-1g的为微溶,小于0.01g的为难溶。

溶解度表中的“不溶”就是指难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可能为0。

所谓沉淀完全,在化学上通常指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

-[幻灯片][学生活动3]完成以下习题,并归纳定量判断沉淀溶解是否平衡的方法。1.写出Ag2S、Fe(OH)3溶度积表达式。

2.若取10mL 0.01mol·L1NaCl溶液,加入0.1mL 0.01mol·L1AgNO3溶液,是否有AgCl沉-

-淀?若有沉淀,Ag+沉淀是否完全?(已知KSP(AgCl)=1.8×10-10,又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幻灯片][归纳总结] [板书]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一、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最大的质量。常见的溶解平衡:气体溶解平衡、易溶物的溶解结晶平衡等

二、沉淀溶解平衡 定义:

特征:“逆、等、定、动、变”

实验1:Ag+Cl = AgCl↓

Ag(aq)+ Cl(aq)+-

AgCl(s)Ag2S(s)实验2:2Ag+S2 = Ag2S↓

2Ag(aq)+ S2(aq)+-

-实验结论:沉淀的反应存在着限度,反应具有可逆性,即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

三、溶度积KSP 1.表达式

2.沉淀溶解平衡的定量判别:浓度积Qc Qc=KSP

饱和,即达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Qc>KSP

过饱和,析出固体 Qc

未饱和 [课后作业]

五、教学小结

本节课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并重,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多让学生或引导学生书写或表达,强化思维加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和问题驱动下感悟知识、形成方法,使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6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3. 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教学重点、难点: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NaCl、HCl的形成过程

[设问]

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H2的形成

[讲解、小结] [板书] 1. 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 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 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

[过渡] 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板书] 2. π键 [讲解]

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 δ键和π键比较

① 重叠方式

δ键:头碰头

π键:肩并肩 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

② 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 π键 P-P δ键成单键 π键成双键、叁键

4.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方向性 [科学探究] 讲解 [小结] 生归纳本节重点,老师小结 [补充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 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I2 B.BaCl2 C.H2SO4 D.NaOH 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KNO3 B.BeCl C.KO2 D.H2O2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N2、HCl、H2O 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Cl、NaBr、MgF2、Na2S、CO2 [答案] 1.D 2.A 3.C 4.AC 5.略 6.略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重点]: 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 [板书]

二、键参数 1.键能

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②单位:kJ/mol [生阅读书33页,表2-1]

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

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

③ 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过渡] 2.键长

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 ②单位:1pm(1pm=10

-12

m)

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 [设问]

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3.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例如:CO2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2O 键角105°V形 CH4 键角109°28′正四面体 [小结]

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板书]

三、等电子原理

1.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

如:CO和N+2,CH4和NH4 2.等电子体性质相似 [阅读课本表2-3] [小结]

师与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补充练习]

1.下列分子中,两核间距最大,键能最小的是()

A.H2

B.Br

C.Cl

D.I2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3.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4.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SO3

B.BF3

C.CH4

D.NO2 5.根据等电子原理,下列分子或离子与SO2-

有相似结构的是()A.PCl5 B.CCl4 C.NF3 D.N

6.由表2-1可知.H-H的键能为436kJ/mol.它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如果要使1molH2分解为2molH原子,你认为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____.能量数值____.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的键能____,两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键长____. 7.根据课本中有关键能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N2(g)+3H2(g)====2NH3(g);⊿H=(2)2H2(g)+O2(g)===2H2O(g);⊿H= [答案]1.D 2.A 3.A 4.B 5.B

6.每2mol气态H原子形成1molH2释放出436kJ能量 吸收能量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7

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化学人教版,则更加重视化学学科的基础和技能。而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的存在, 使得教师在完成所有学生掌握基本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目标。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一般都存在必修与选修教学很难衔接,如二者的教材内容相差明显等现象, 这对教育目标的实现非常不利。

2.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出现内容重合

由于教材被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教材主要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而选修教材则是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学习更专业广泛的化学知识。两部分教材中就存在对化学基础知识这一教学内容的重合。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与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选修5的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对化合物的学习内容中两个教材存在知识的重合。在必修和选修教材内容中出现知识重合造成了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重复学习了最基本的基础内容, 严重阻碍了学习选修教材的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扩大自身知识面的道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与高中化学选修2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这两个课程也存在明显的知识重合。

3.必修教材的某些知识范围超出必修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能感觉到必修教材里的课程内容有些沉闷,理论性相对强,不能很好地对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而在选修教材中,课程的教学内容跳跃性比较大, 知识点无法连贯, 使得选修课程无法跟必修课程有衔接。基于这样的情况,有部分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 教师就会不自主地扩充必修教材内容的深度,有些还甚至将两个教材结合共同讲课,导致必修教材的某些知识范围超出了自身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有意识地联系化学选修4第二章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将两章节合起来一起授课。由于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是有限度的,对于掌握跨越必修和选修教材二者知识的综合有一定难度,学生无法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中掌握和消化教师超出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如果长时间未消化知识持续增加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4.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知识的难易程度有明显差距

必修教材绝大多数是讲述化学的基础知识, 都是一些常识,没有讲述化学关键和实质性的知识。所以,学生无法用必修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或社会上的各种现象,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中不结合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讲解;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讲到化学选修4第二章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而不结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进行讲解,等等。选修教材的课程内容相对于必修教材来说,更加复杂,难以理解,牵涉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有些甚至还超出了国家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晶体的立体结构和构造原理, 共价键和核外电子的排布等这些知识已经超出了范围。很显然,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教学内容里出现了两极分化,难易差距大,知识的跳跃性也大,二者衔接难度更大,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甚至因为选修教材知识难度太大而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5.结语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篇8

【关键词】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教学衔接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近年来,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数以万计,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有机化合物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有机化合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正是针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关于有机化学的科学素养。

一、学生在有机化学选修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进入高二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反应该有机化学很难学,教师认为讲明白的内容,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由于新课程体系将高中有机化学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被削弱,学生对必修2课程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内容没能做到顺利的衔接以及合理的转化。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时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必修阶段的有机物学习以物质—性质主线,学习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机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选修课程的内容则以学科为中心,与生活联系较少,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选修有机化学以有机物的角度切入,突出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有机物数目远远多于无机物,有机物的概念、名称在选修教材中密集出现,对这些概念、名称、结构式书写有很大的抽象性和陌生感,而且这些概念的要求又较深,多属于理解应用的层面,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大,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2、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没有改变。选修课程“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内容体现的特别明显,有机化合物结构立体性强,学生空间思维没有完全形成,对于有机物难以建立“物质—结构式—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单靠记忆,加重了学习负担,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3、对有机反应理解方面的障碍。首先是有机化学的概念、物质名称繁多不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是各类有机物的典型反应没有理解到位,不能延伸到官能团、同系物的性质;再次是对有机反应的本质区别不清,造成对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不能明确区分。有机化学有着很强的规律性,学生没有理解、运用规律,因此学习效率不高。

二、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教学衔接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知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意义在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合适的环境,适当的知识,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将必修课程的知识内容和选修课程的知识内容衔接起来,是缩小模块间差距,解决学生高二后学习有机化学困难的重要手段。

1、处理好必修和选修内容当中新知和旧知的关系。

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基础,在教材中会出现知识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对于这部分内容应当充分重视,体会教材设计者的意图。教师要掌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二是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找到新知与旧知的契合点才能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到最低。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在自身能力的范围内,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己所用,而不是牵强附会,建立连接。

2、处理好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与提高。

必修模块主要学习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用途,极少涉及反应原理,内容缺少系统性。到了选修课程阶段认识的有机物种类增多,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结构式,此时不能仅仅只要求学生建立 “物质—结构式”这一独立的联系,而应该要求学生逐渐转变成“物质—结构式—结构—性质” 这样的认知,即学生能够从从结构式上看出该物质的空间结构,从结构能推理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这就需要学生对结构式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直观的手段和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理解。其次要培养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模式,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先分析有机物的结构,根据官能团来推导有机物的性质。学生能够熟知官能团和对应的性质,学习有机化合物就变的简单很多,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归类、简化,让学生掌握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3、注重化学用语的衔接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它与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 “名”与“实”的关系。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要注重不同学习阶段化学用语内涵的变化,关注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认识的改变,注重化学用语的衔接,帮助学生从化学用语的使用上逐步达到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化学用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以物质的结构式为例,学生在必修课程阶段认识了不同代表物的结构式,根据不同物质的结构式,知道它们所指明的物质和物质的结构。

4、注重教材中实验的衔接

进入高二,理科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的被复杂的学科知识和繁重的作业淹没,出现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动机低下的情况。化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由于很多物质的认识是基于实验,实验又以其现象直观,参与度要求高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从选修教程中出现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内容的设计也是具有衔接性和发展性的。

5、注重培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学的能力,对于一些问题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和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完成一些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力、教会学生自学。还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协作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从而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才不容易遗忘,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J].化学教育,2006,(1):31~32.

[2]孙建明.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陆军.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内容教学的衔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4):33-34.

上一篇:乡2010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商务英语本科生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