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复习题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物分析复习题(精选8篇)

药物分析复习题 篇1

一、单项选则题《中国药典》具有()性法律约束力

A 全世界B 全国C 全省D 全市E 地方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

A.折光率B.比旋度C.旋光度D.黏度E熔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A硫酸盐检查B氯化物检查C溶出度检查

D重金属检查E砷盐检查临床所用药物的纯度与化学品及试剂纯度的主要区别是()

A所含杂质的生理效应不同B所含有效成分的量不同

C所含杂质的绝对量不同D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速度不同

E所含有效成分的生理效应不同检查某药物中的砷盐,取标准砷溶液2ml(每1ml相当于1g的As)制备标准砷斑,砷盐限量为0.0001%,应取供试品的量为()

A 0.20gB 2.0gC 0.020gD 1.0gE0.10g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是使该杂质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物浑浊,所用的稀酸是()

A 硫酸B 硝酸C醋酸D 盐酸E磷酸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检查氯化物杂质时,一般取用标准氯化钠溶液(10µgCl-/ml)5~8ml的原因是()

A.使检查反应完全B.药物中含氯化物的量均在此范围

C.加速反应D.所产生的浊度梯度明显

E.避免干扰若要进行高锰酸钾中氯化物的检查,最佳方法是()

A.加入一定量氯仿提取后测定B.氧瓶燃烧

C.倍量法D.加入一定量乙醇

E.以上都不对药物中硫酸盐检查时,所用的标准对照液是()

A.标准氯化钡B.标准醋酸铅溶液

C.标准硝酸银溶液D.标准硫酸钾溶液

E.以上都不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铁盐的检查方法为()

A.硫氰酸盐法B.巯基醋酸法

C.普鲁士蓝法D 邻二氮菲法

E.水杨酸显色法中国药典收载的铁盐检查,主要是检查()

A.FeB.Fe2+C.Fe3+D.Fe2+和Fe3+E.以上都不对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佳的pH值是()

A.1.5B.3.5C.7.5D.9.5E.11.513 微孔滤膜法是用来检查()

A.氯化物B.砷盐C.重金属D.硫化物E.氰化物Ag—DDC法检查砷盐的原理为:砷化氢与Ag—DDC吡啶作用,生成的物质是()

A.砷斑B.锑斑C.胶态砷D.三氧化二砷E.胶态银炽灼残渣检查法一般加热恒重的温度为()

A.500~600℃B.600~700℃C.700~800℃

D.800~1000℃E.1000~1200℃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

A.碘化钾B.碘化汞钾C.三氯化铁

D.硫酸亚铁E.亚铁氰化钾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

A.水—乙醇B.水—冰醋酸C.水—氯仿D.水—乙醚 E.水—丙酮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

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D.苯甲酸 E.苯甲酸钠阿司匹林中含量最高的杂质为()

A.乙酰水杨酸酐B.乙酰水杨酸水杨酸C.水杨酸

D.水杨酰水杨酸E.以上都不对下列药物中不能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者()

A.乙酰水杨酸B.对氨基水杨酸钠C.对乙酰氨基酚

D.普鲁卡因E.苯佐卡因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KBr的作用是()

A.添加Br-B.生成NO+·Br-C.生成HBrD.生成Br2E.抑制反应进行中国药典(1990年版)所收载的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A.电位法B.永停法C.外指示剂法

D.内指示剂法E.自身指示剂法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检查项目是()

A.有关物质B.二苯酮C.盐酸D.醛

E.酮体巴比妥类药物不具有的特性为()

A.弱碱性B.弱酸性C.易与重金属离子络合D.易水解 E.具有紫外特征吸收硫喷妥钠与铜盐的鉴别反应生成物为()

A.紫色B.绿色C.兰色D.黄色E.紫堇色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吡啶试液作用,生成配位化合物,显绿色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B.异戊巴比妥C.司可巴比妥

D.巴比妥E.硫喷妥钠凡取代基中含有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如司可巴比妥钠,中国药典(1990年版)采用的方法是()

A.酸量法B.碱量法C.银量法D.溴量法

E.比色法.于Na2CO3溶液中加AgNO3试液,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经振摇即溶解,继续加AgNO3试液,生成的沉淀则不再溶解,该药物应是()

A.盐酸可待因B.咖啡因C.新霉素

D.维生素CE.异戊巴比妥Kober反应法适用于哪一药物的含量测定()

A.黄体酮B.雌二醇C.甲基睾丸素D.甲基炔诺酮

E.氢化可的松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下列哪个药物的含量测定()

A.可的松B.睾丸素C.雌二醇D.炔雌醇

E.黄体酮

各国药典对甾体激素类药物常用HPLC或GC法测定其含量,主要原因是()

A.它们没有特征紫外吸收,不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B.不能用滴定分析法进行测定

C.由于“其它甾体”的存在,色谱法可消除它们的干扰

D.色谱法比较简单,精密度好

E.色谱法准确度优于滴定分析法

四氮唑比色法是基于皮质激素的()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

E.以上都不对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中能和四氮唑盐发生显色反应的基团为()

A.酚羟基B.活泼次甲基C.甲酮基D.C17--醇酮基 E.酮基

异烟肼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时,药物的呈色基团是()

A.酮基B.酚羟基C.活泼次甲基D.炔基 E.甾体母核

维生素A的鉴别试验为()

A.三氯化铁反应B.硫酸锑反应C.2,6-二氯靛酚反应

D.三氯化锑反应E.间二硝基苯的碱性乙醇液反应

能发生硫色素特征反应的药物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EE.烟酸

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

A.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B.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

C.使反应完全D.加快反应速度

E.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为()

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碘量法

D.荧光分光光度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列哪个药物会发生羟肟酸铁反应()

A.青霉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D.链霉素 E.维生素C

中国药典(1995年版)测定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含量时,多数采用的方法是()

A.微生物法B.碘量法C.汞量法

D.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E.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酰胺类药物可用碘量法测定含量,其理论根据是()

A.样品碱水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可定量与碘反应

B.-内酰胺环不稳定可定量被碘氧化

C.样品酸水解产物青霉烯酸可定量与碘反应

D.样品酸水解产物与咪唑类缩合后可定量与碘反应

E.以上都不对

四环素在酸性条件下的降解产物是()

A.差向四环素B.脱水四环素C.异四环素

D.去甲四环素E.去甲氧四环素

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可不再进行()

A.崩解时限检查B.主药含量测定C.热原试验

D.含量均匀度检查E.重(装)量差异检查

硫酸亚铁原料的含量测定常用KMnO4法,硫酸亚铁片的测定该选用()

A.KMnO4法B.铈量法C.重量法

D.重氮化法E.UV法

注射剂一般检查项目没有()

A.崩解时限B.澄明度C.装量限度D.热原试验 E.无菌试验

维生素C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钠对碘量法有干扰,能排除其干扰的掩蔽剂是()

A.硼酸B.草酸C.丙酮D.酒石酸E.丙醇B2 C3 C4 A5 B6 B7 D8 D9 D10 A11 D12 B13 C14 E15 C16 C17 D18 E19 C20 A21 B22 B23 E24 A25 B26 E27 D28 E29

B30 A31 C32 B33 D34 A35 D36 B37 E38 A39 A40 E41 A42 B43 A44 B45 A46 C

二、填空题

1.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有和

2.中国药典一般分为和五个部分。

3.药物中的杂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和。

4.重金属检查法主要有-内酰胺类药物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具有

四、问答题

1、砷盐古蔡检查法中加入酸性氯化亚锡及碘化钾的作用是什么?醋酸铅棉花的作用?

2、什么是杂质限量?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药物分析复习题 篇2

患者, 女, 44岁, 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 (双)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双) 于2011年3月1日入住我院眼科。既往2型糖尿病和3级高血压病史。3月14日于局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术, 术前予地西泮10 mg肌内注射, 10:00入室测BP150/90 mm Hg, P76次/min。11:00将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各2.5 ml混合后行球后麻醉, 注射后回抽无血。12:40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并诉燥热、头晕、乏力、胸闷, 后懒言、反应迟钝、不回答问题, 恶心并呕吐, 测BP170/90 mm Hg, P84次/min, 呼吸正常, 10 min后好转。12:55又出现四肢及前胸大汗、胸闷躁动并有排便感, ECG示ST-T低平、u波改变, 急检K+2.7 mmol/L, Cr132 μmol/L, GLU11.20 mmol/L, 肌钙蛋白0.10 ng/ml, CK207.00U/L, CKMB19.00U/L, AST19U/L, BP180-210/90-105之间波动, SPO2100%。予氯化钾注射液1.0 g+硝酸甘油1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8滴/min静脉滴注, 期间患者排便并频繁呕吐, 后上述症状缓解, 14:00继续手术, 16:45安返病房。

术后至15日患者一直乏力, 恶心, 多次呕吐胃内容物及少量咖啡样物。查眼压不高, 头CT (-) , 尿酮体 (-) , BP140-200/80-105 mm Hg。另予尼群地平、泮托拉唑、溴米那普鲁卡因、VB6、胰岛素等对症治疗, 但症状改善不明显。15日23:00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 四肢肌力弱, 持续3~4 min后清醒。时测BP140/100 mm Hg, P86次/分, T37.6℃, ECG示:ST-T下移, V导联异常Q波, 急检K+3.2 mmol/L, WBC21.9*109/L, N%85.9%, N18.8*109/L, CK205.0U/L, CKMB18.00U/L。为预防感染, 16日9:00右眼予庆大霉素2万μ、地塞米松3 mg, 2%利多卡因0.3 ml, 球结膜下注射。15:00患者突然寒战发热, 20 min后自行缓解, 测T38.2℃, P96次/min, BP160/100 mm Hg, 急检K+3.1 mmol/L, WBC20.1*109/L, N17.7*109/L, N%88.00, CRP18.20 mg/L。17日始恶心呕吐缓解, 但仍有乏力。血钙多次检查呈逐渐下降至1.73 mmol/L (入院2.12 mmol/L) , PTH181.20pg/ml。15-21日心率在84~96次/min之间波动, 22日起心率恢复至76次/min, 18日起进食较好, 但月经提前10 d, 30日出院, 随访2月无异常。

2讨论

2.1 酰胺类局麻药药效学及药动学。

酰胺类局麻药通过抑制细胞膜的钠、钾、钙离子通道起到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的作用。

布比卡因较利多卡因起效慢, 维持时间更长, 脂溶性、蛋白结合率更高。二者主要在肝脏代谢, 布比卡因约6%以原型随尿排出。

2.2 酰胺类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机制。

中毒主要表现在中枢及循环系统, 机制可能是通过与钠、钾离子通道快结合慢解离, 使其传导延迟, PQ间期和QRS波延长或阻断钙通道, 致窦性心动过缓、停搏及房室阻滞等心脏毒性反应[1,2]。中枢神经毒性可能主要与中枢神经抑制-兴奋系统相互制约平衡失调、MDA-Ca2+-NO 通路被激活等有关[3]。笔者查阅文献发现酰胺类局麻药的严重毒性反应和死亡病例几乎都发生于中枢由兴奋转入抑制后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心跳骤停。

2.3 酰胺类局麻药毒性反应临床表现。

轻度表现为舌或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烦躁、多语等兴奋状态, 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中度:面肌、四肢抽搐、呼吸急迫、血压升高, 心率减慢, 惊厥, 严重时脑电图出现癫痫波。重度:意识消失, 呼吸减慢或停止, 血压下降、心脏停跳。

2.4 分析

该患者围术期出现的中枢及心血管系统改变符合酰胺类局麻药毒性反应特点。因球后阻滞剂量小、反应时间延迟至给药后1小时40分, 故当时没有考虑到是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亦未行镇静、预防惊厥等抢救措施, 术后第二天又使用了利多卡因, 致使毒性反应时间延长。球后注射后药物可能随颈动脉循环进入血脑屏障, 也可由注射部位神经组织摄取, 再由脑脊液弥散。布比卡因较利多卡因对神经鞘膜、神经膜及血脑屏障的穿透和蓄积能力更强。该患者的持续恶心呕吐属中枢毒性反应, 尤其是布比卡因的此种ADR大约占3.08%。一过性意识障碍可能为局麻药引起的神经反射减弱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诱发了心脑供血不足。再次用药6 h后寒战发热很可能与利多卡因有关, 该药曾有恶性高热报道[4], 但该患者发热时间短, 并缺乏肌红蛋白检查结果依据, 是否为该药引起的迟发的轻微型恶性高热尚不能诊断。术后还并发了钙离子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异常及内分泌失调, 局麻药是否引起了下丘脑-垂体轴调节功能紊乱和继发性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不能定论, 文献中亦无此类记载。

本例合用剂量未超过极量范围, 但出现了轻症毒性反应, 与其低耐体质有关。另外患者ALB29.9 g/L, 而布比卡因血浆蛋白结合率95%, 故游离血液和组织中的布比卡因增多, 低蛋白患者应禁用布比卡因[5]。笔者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35.79 ml/min, 布比卡因代谢受肾功影响, 故药物在患者体内蓄积时间延长。患者Hgb99 g/L, 贫血患者处于低氧血症状态, 局麻药更易进入中枢, 上述多种因素促成了利布合剂毒性反应。本例患者虽毒性反应轻微, 但持续时间长、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多, 提醒临床局部麻醉前也应充分评估、熟知局麻药的中枢及循环毒性特点, 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3治疗药物

酰胺类局麻药引起的中枢及循环系统毒性反应常危及生命, 如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脏停跳往往难以复苏, 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救治规范, 本文检索CNKI收录的1990-2011年文献中的治疗药物, 供临床参考。

3.1 血管活性药物

3.1.1 肾上腺素

动物实验表明小剂量肾上腺素不足以对抗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剂量过大增加心肌氧耗, 而其扩冠作用不能同等程度增加, 故极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中剂量效果最好。但笔者认为局麻药引起的心律失常是以节律改变为主, 用肾上腺素可能难以复苏, 只能作为辅助用药。

3.1.2 异丙肾上腺素

能够促进细胞内cAMP的形成, 而cAMP 依赖性磷酸酶能够延长钙通道开放时间或增加其数量, 由此能够部分替代钠通道。

3.2 钙离子拮抗剂

与维拉帕米合用可增加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5]。

3.3 钾通道开放剂

Boban等[6]研究结果显示, 钾通道开放剂能够降低布比卡因对心率、血压和心肌氧摄取的抑制作用, 增加冠脉血流量, 缩短房室传导时间。

3.4 利多卡因

可降低室性心动过速阈值而加重心脏毒性, 所以绝对禁止以利多卡因纠正布比卡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3.5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半衰期比咪唑安定长, 术前使用可预防和控制惊厥。而咪唑安定起效和苏醒更快, 所以术中抽搐惊厥时选用后者较好。巴比妥类已被苯二氮卓类代替。此外2.5%硫喷妥钠也可控制惊厥, 但因有中枢抑制作用, 用后需进行有效人工呼吸。琥珀胆碱1~1.5 mg/kg控制惊厥更有效, 苯二氮卓类无效时可选用, 但需控制呼吸。

3.6 羟丁酸钠

可拮抗布比卡因心脏毒性[7], 延长小鼠布比卡因惊厥潜伏期, 缩短持续期, 降低惊厥发生等级及发生率、死亡率, 剂量依赖地增大布比卡因致惊厥ED50 和LD50[8]。该药无巴比妥类或苯二氮卓类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 且能改善微循环, 不与局麻药惊厥后抑制作用相重叠。另外对动物前脑缺血、脑缺血的再灌注损伤及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复氧 (H/R) 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9][10][11]。

3.7 20%脂肪乳剂

Weinberg等[12]的小鼠实验证明脂肪乳剂可以提高布比卡因致心跳骤停的剂量和复苏成功率。动物实验为脂肪乳剂治疗布比卡因心脏抑制提供了心电生理方面的理论支持, 也提示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脏毒性早期或心脏受抑制 (未停搏) 情况也是脂肪乳剂治疗的适应证。其机制为输注脂肪乳剂能使与心肌细胞结合的布比卡因迅速解离返回循环池中, 并被脂相提取, 心肌细胞功能得以迅速恢复, 即“洗脱效应”, 因而减轻了布比卡因对心脏肌力和传导的抑制。脂肪乳的确切疗效在动物实验和个别临床病例中得到很好的证实。Weinberg建议:在实施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复苏时, 胸外按压同时1 min内注射20%脂肪乳剂1 ml/kg, 每3~5 min重复一次, 最大可至3~5 ml/kg;出现好转后改为0.25 ml/kg维持, 至血流动力学稳定[13], 其最佳治疗剂量和治疗方案有待更多临床积累, 笔者认为脂肪乳有望成为手术室酰胺类局麻药心脏毒性反应的抢救用药。

3.8 丙泊酚

可控制局麻醉药引起的惊厥 [14]局麻药心脏毒性时用丙泊酚复苏, 可显著改善症状、明显提高动物的生存率, 但其合适剂量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5]。丙泊酚对脑和心脏缺血、缺氧性损伤亦具有保护作用。

3.9 参附注射液

预先注射该药可减轻局麻药对大鼠CNS及心脏毒性[16,17]。主要含人参皂甙和乌头类生物碱, 其防治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O产生、调节钠钾通道、拮抗钙通道、抗心失和调节CNS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探索有效的中药防治局麻药中毒前景广阔。

解救酰胺类局麻药中枢及心脏药物毒性反应的药物选择及给药方法仍处于实验和临床摸索阶段, 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经验积累来完善局麻药中毒的治疗方案。

药物分析复习题 篇3

【关键词】 药物热;临床;抗结核;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68-02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热。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热是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近年来也有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临床药师的重视和研究。因此,现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的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更好的判断和及时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抗结核药特治疗中出现药物热的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0到71岁,平均42岁。

1.2 诊断标准 有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者且符合以下任一条并伴或不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其它过敏反应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药特热: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提高;应用抗结核药物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结核热解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找不到其它病因;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发热,且无继发感染。

1.3 分析项目 致热的药物及其与发热的关系,药物热出现的时间、热型、伴随症状、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停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再次服药引发药物热的时间。

2 结 果

2.1 致热药物 利福平16例,氨基水杨酸7例,吡嗪酰胺6例,异烟肼5例,乙胺丁醇3例,利福喷汀4例,链霉素3例,氧氟沙星1例,其中,同时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产生药物热的有2例患者,利福平和氧氟沙星1例,氨基水杨酸和链霉素1例,吡嗪酰胺和利福喷汀1例。

2.2 药物热出现的时间 用药后发热时间主要集中在1到3周,共有27例,1到2个月内发热13例,没有出现2个月以后的药物热者。

2.3 热型 弛张热34例,低热4例,稽留热2例。体温低于38.5℃的6例,38.5到40℃27例,40到41℃9例,41℃以上的1例。

2.4 伴随症状 畏寒和寒战5例;皮疹14例,其中由利福平引起的有8例;头痛、鼻塞流涕5例,由利福平引起的3例,氨基水杨酸引起的1例,链霉素引起的1例;恶心、呕吐2例,关节痛3例。

2.5 实险室检查 40例患者中有29位做了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者有5例,降低5例,白细胞增多6例,降低2例。有27位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7例,肝功能损害2例,血尿素氮异常1例。

2.6 停药后体温恢复时间 40例患者基本上在停药24到48小时内,发热即可退去。但有2例利福平引起发热的患者在停药后3到6天才逐渐退热。其中8例患者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抗结核致热药物,而又出现发热,第二次发热时间均在再次服药后的24小时以内。

3 讨 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患者最多的22个国家之一,临床和研究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较多,因此,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像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其中药物热在所有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中的发生比例为14.8%,因此临床医师必需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免误诊误治。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发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发热以单纯型为多,热型多为弛张热;除发热或有过敏症状外,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致热药物中以链霉素为多,其次为利福平,第三位为异烟肼和吡嗪酰胺。

在抗结核药物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出现可疑药物热者进行分别处理。

3.1 单纯型药物热,不伴有皮疹和肝损伤者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药物引起药物热概率的大小来决定停药的顺序,并非一定要停用所有的药物,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我们可首先停用最易引起药物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药物,密切观察停药关系与体温变化,若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没有降低,则再选择停用其它概率稍大的药物,若体温降至正常,则可明确定为致热药物。

3.2 药物热伴有皮疹者 当患者出现药物热伴有皮疹,若仅停用可疑药物,皮疹仍得不到控制,则需停用所有抗结核药及合并用药,同时给予抗过敏处理。因为患者处于高敏状态,可能平时不过敏的药物在这时也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皮疹退去2周后再按照致敏可能性由小到大逐渐加药,不可操之过急。

3.3 药物热伴有肝损害者 首先应按照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停药原则来处理,最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正是本文总结的最易引起药物利福平、氨基水杨酸和吡嗪酰胺。因此两者在治疗时并不矛盾。

3.4 药物热伴有皮疹和肝损害 这种状况下患者的高敏状态极为严重,应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同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处理和保肝处理,必要时可短期应用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5mg/d,强的松20-30mg/d),待机体的过敏反应全部消退后再进行试药,试药时禁忌用利福平,可根据病情谨慎的从小剂量(0.15g)开始试用利福喷汀,尽管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同属于利福霉素类,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且利福喷汀所引发的过敏反应大多较轻。本组有2例患者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增发生药物热,他们在服用利福平后出现38.5℃以上的高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利福喷汀后出现了38℃的药物热。有2例对利福平发生药物热的患者试用利福喷汀后则未出现发热。

参考文献

[1] 范琳,肖和平.肺结核化疗中发热原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2).

药物检验工理论考核复习题 篇4

1、检查溶液澄清度应使用

A.硝酸银试液 B.标准比色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 D.硫酸钡试液 E.浊度标准液

2、检查重金属应使用

A.硝酸银试液 B.标准比色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 D.硫酸钡试液 E.浊度标准液

3、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纳入药典的是

A.1990 年版 B.1995 年版 C.2000 年版 D.2005 年版 E.无法确定

4、检查溶液颜色应使用

A.硝酸银试液 B.标准比色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 D.硫酸钡试液 E.浊度标准液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简称为

A.GSP B.GMP C.GCP D.GLP E.ADR6、2010 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未收载的药品是

A.化学药品 B.生物制品 C.生化药品 D.放射性药品 E.抗生素

7、标准操作规程英文简称为

A.GSP B.GMP C.GCP D.GLP E.SOP8、采用适当的措施,将燃烧物体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的灭火方法称为

A.冷却灭火法 B.窒息灭火法 C.隔离灭火法 D.抑制灭火法 E.以上均不是

9、某进厂原料共50 件,应随机取样的件数为

A.81 件 B.18 件 C.10 件 D.8 件 E.任意件

10、采用适当的措施,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的灭火方法称为

A.冷却灭火法 B.窒息灭火法 C.隔离灭火法 D.抑制灭火法 E.以上均不是

11、采用比浊法检查的杂质是

A.铁盐 B.砷盐 C.氯化物 D.砷盐 E.水分

12、进厂原料和中间产品留样,保存期限一般为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6 个月 E.1 年

13、pH 值测定时,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甘汞电极 C.银电极 D.铜电极 E.以上均可

药物分析复习题 篇5

1、每张处方不得超过(C)种药品。A、3 B、4 C、5 D、不限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B)A、20% B、30% C、40% D、50%

3、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C)DDD以下 A、20 B、30 C、40 D、50

4、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B)

A、20% B、30% C、40% D、50%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中抗菌药物不包括(D)

A、抗细菌 B、抗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C、抗真菌 D、抗病毒、寄生虫

6、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是(D)

A、药剂科主任 B、医务科主任 C、临床科室主任 D、医疗机构负责人

7、合理用药原则包括(D)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以上均是

8、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正确的有(E)

A、制定合理用药相关的临床应用指南 B、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C、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D、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 E、以上均是

9、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A)。

A、对G+ 菌作用甚强,大于第一、二代 B、对G-菌作用强 C、其中一些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D、肾毒性较小

10、列为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是(E)

A、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抗菌药物; B、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 C、上市不足五年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 D、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E、以上均是

1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权限为(B)A、住院医以上 B、主治医以上 C、副主任医以上 D、主任医师

12、越权限使用上一级抗菌药物时间权限为(C)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3、门诊患者需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医师开具处方可以选择(A)A、一线+一线 B、一线+二线 C、一线+三线 D、二线+二线

14、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不超过(B)A、20% 50% B、20% 60% C、30% 70% D、30% 80%

15、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临床应用?(A)A、75% B、80% C、90% D、50%

16、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务人员?(A)A、30% B、40% C、50% D、60%

17、患者确诊为肠杆菌属感染,下列那个药物不应选用:(B)

A、氨曲南 B、万古霉素 C、环丙沙星 D、头孢噻肟

18、不符合抗菌药物常用用法的情况是哪个?(D)

A、氟康唑 0.2 qd B、青霉素 160万单位 ivgttt q6h C、头孢噻肟 2g ivgtt q8h D、阿齐霉素 0.5 tid

19、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C)。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

20、以下哪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断DNA的复制?(C)A、四环素类 B、氨基糖甙类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

21、以下属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C)。

A、妥布霉素 B、环丙沙星 C、阿莫西林 D、阿奇霉素

22、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B)。

A、克林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青霉素 D、头孢美唑

23、抗菌药物分几级进行管理(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4、以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的是(B)。A、青霉素和磺胺 B、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 C、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D、氯霉素和克林霉素

25、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C)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以上都不对

2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D)。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大环内酯类 D、万古霉素

27、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D)。

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和光毒性 B、骨关节损害和跟腱炎 C、心脏的损害和肝毒性 D、以上皆是

28、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A)。

A、一代头孢 B、二代头孢 C、三代头孢 D、四代头孢

29、Ⅰ类切口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C)。

A、喹诺酮类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 3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31、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B)。

A、头孢唑啉 B、头孢他啶 C、头孢氨苄 D、头孢拉定

32、乳腺纤维瘤手术属于几类切口?(A)。

A、I类切口 B、II类切口 C、III类切口 D、IV类切口

33、腹外疝手术属于几类切口?(A)。

A、I类切口 B、II类切口 C、III类切口 D、IV类切口

34、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治疗,首选哪一类药物(B)

A、四环素类 B、氟喹诺酮类 C、青霉素类 D、氨基糖苷类

35、青霉素类的药物对以下哪些细菌不敏感(B)。

A、肺炎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肠球菌

36、亚胺培南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D)。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碳青霉烯类

37、针对耐药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A、了解病人对细菌的耐药状态 B、针对耐药研发一些新的抗菌药物 C、合理用药 D、以上皆是

38、头孢吡肟属于第几代头孢类抗菌药物?(D)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39、喹诺酮类可能引起儿童:(A)

A、软骨损害 B、肾毒性 C、耳毒性 D、心肌损害 40、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的抗菌药物是:(A)A、磺胺药 B、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头孢他啶

41、VRE是指何种耐药细菌?(D)

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B、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C、耐甲氧西林表葡菌 D、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42、医院感染中常见的MRSA是指何种耐药细菌?(A)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埃希菌

43、以下不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的是(A)。

A、氨曲南 B、头孢曲松 C、哌拉西林 D、氧氟沙星

44、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应考虑(E)

A、某类(种)感染病原菌及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 B、病情 C、抗菌药物知识 D、耐药情况 E、以上均是

45、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46、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何种不良反应?(A)

A、青霉素脑病 B、肾脏损害 C、肝脏损害 D、胃肠道反应

47、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最好是在皮肤切开前(A)。A、0.5-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8、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在多长时间最为合适(B)。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9、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感染源及感染途径包括:(D)

A、医护人员 B、环境中的飞沫、尘埃携带细菌 C、病人 D、以上都是 50、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优点是:(D)

A、减少毒副作用 B、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C、不易引起微生态紊乱 D、以上都对

51、治疗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可选用(A)

A、甲硝唑 B、诺氟沙星 C、氨苄西林 D、克林霉素

52、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

A、庆大霉素 B、头孢唑林 C、环丙沙星 D、甲硝唑

5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E)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54、万古霉素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C)。

A、氨基糖苷类 B、β-内酰胺类 C、糖肽类 D、氯霉素类

55、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物时,较安全的品种是(B):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二、是非题

1.大环内酯类(除酯化物和克拉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可妊娠全过程应用(√)2.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氟喹诺酮类(√)

3.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X)

4、SMZ--TMP适用于治疗卡氏肺孢菌子肺炎(√)5.严重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6.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不宜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头孢唑啉可用于治疗MRSA、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X)8.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未成年人(√)9.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万古霉素(X)10.两性霉素B静滴时较少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X)

三、填空题

1、处方正文书写内容有药品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2、处方权的获得: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由医务部按规定授予处方权,同时在医务部与药房签名留样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药物分析复习题 篇6

一、单选题

1.卵巢巧克力囊肿是: B A.卵巢黄素囊肿 B.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C.因其囊内液状似巧克力而得名

D.卵巢宫外孕 E.出血性卵巢囊肿

2.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来进行划分,新生儿期是指(A)

A.自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满28天之前 B.出生后7d内

C.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1周岁之前 D.1周岁至满3周岁

E.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3.SARS的全称是:(D)

A.急性呼吸衰竭 B.重症肺炎 C.非典型性肺炎 D.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4.抗风湿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包括 D A.青霉素 B.红霉素 C.阿司匹林 D.丙种球蛋白E.泼尼松 5.在鲍曼不动杆菌的经验用药阶段,往往首选C A.氟喹诺酮类B.利福平C.头孢哌酮-舒巴坦D.阿米卡星 E.多黏菌素 6.慢性房颤患者预防栓塞并发症,应首选的长期治疗药物正确的是:B A.阿司匹林B.华法林C.低分子肝素D.氯吡格雷E.双嘧达莫 7.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E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8.酶抑制剂对哪型ESBLs无抑制作用A A.OXA型B.TEM型C.SHV型D.TX-M型E.TOHO型 9.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是: C A.卵巢功能早期衰竭B.垂体肿瘤C.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D.生殖道炎症E.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10.为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精药品,哪一项不正确(D)A.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B.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C.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D.盐酸哌替啶处方为3日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E.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11.神经垂体

A.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组成 B.分泌生长激素

C.分泌促性腺激素 D.包括垂体前叶和后叶 E.包括神经部和漏斗 12.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13.对Crohn`s病的治疗,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

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活动性病例适宜用免疫抑制剂 C.甲硝唑、环丙沙星等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252#《临床药物治疗学》作业2复习资料

18-19-1 D.柳氮磺吡啶主要适用于病变在结肠和回肠者 14.下列不属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的是

A.耳郭牵拉痛 B.耳流脓 C.鼓膜充血 D.耳鸣 E.传导性耳聋 15.下列哪项不是锌缺乏的临床表现

A.脱发 B.皮肤粗糙 C.地图舌 D.反复口腔溃疡 E.多汗 16.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A.贫血 B.发热 C.呕血与黑粪 D.氮质血症

二、填空题

1、药品不良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三致反应、宿醉现象(答案任选4个)

2、药物治疗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剂学,药动学,治疗学。

3、成本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

4、和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要素,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在和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点,达到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目的。成本分析,收益评价,成本,收益。

5、地西泮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焦虑、和中枢性肌松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抗癫痫

6、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癌

7、长期用激动剂,可使相应受体下调,这种现象称为,是机体对药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受体调节、耐受

三、名词解释

1、药物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原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处方

是进行药物治疗的一项重要的书面文件。是由医师(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的、具有相应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资质的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3、医疗用毒性药品

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4、出血性疾病:指机体内止血、凝血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出血的一类疾病。原因包括血管缺陷及血液本身异常,血液异常包括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异常。

5、最小成本分析: 是指对预防、诊治或干预的收益相同的两个或多个备选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最小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6、反跳性失眠:

四、简答题

1、妊娠期用药原则。答:(1)需有明确的指征

(2)宜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的老药,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3)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

(4)早孕期(前3个月)是胚胎器官形成期,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如应用对胎儿可能有影响的药物,需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如病情紧急,要应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先终止妊娠再用药

252#《临床药物治疗学》作业2复习资料

18-19-1

2、试述治疗药物的选择原则

治疗药物的选择应兼顾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也要考虑用药的方便性。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安全性是药物治疗的前提;经济型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方便性是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哪种情况下应选用正规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1)急需应用胰岛素者:糖尿病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合并症:合并严重感染,大手术,创伤等;(2)糖尿病合并妊娠;

(3)稳定性糖尿病患者试剂量可选用短效胰岛素;(4)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

5、简述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基本原则。

①明确诊断、疼痛原因、性质、部位、影响因素。②评估疼痛强度。

③权衡治疗手段,提供最理想的止痛策略和方法。④尽可能长时间地采用介入治疗。⑤根据药品的作用时间,固定给药间隔。⑥根据患者耐受性,个体化选择药物。⑦考虑药物对疼痛、躯体症状、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⑧随时注意疼痛发生的机制和再评估。

6、简述影响药物疗效的病理因素

答:(1)以肝脏代谢为主的药物,肝功能改变能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在肝衰竭时,T 明显延I /2;(2)以肾排泄为主的药物,肾功能的改变有可能影响药物的排泄过程。在肾衰竭时T长明I /2;(3)心衰可导致全身脏器淤血,使药物的T川明显延长。

(4)许多干扰胃肠道功能的疾显延长病可改变口服药物的吸收过程;(5)低蛋白血症患者,将改变某些蛋白结合率较高药物的分布情况。(6)另外,一些疾病对药物靶受体的影响将导致药效学的改变。

药物分析复习题 篇7

1病例简介

患者, 女, 36岁, 因“皮肤眼黄、乏力、腹胀>10d”于2014-05-08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12年, 肝功异常且未行抗乙肝病毒治疗;1年多前行“宫颈癌”手术, 并行放化疗治疗。临床表现为皮肤眼黄、乏力、腹胀。查体:精神差,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剑突下轻压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30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86U/L, 谷氨酰转肽酶 (GGT) 135U/L, 总胆汁酸 (TBA) 98.9μmol/L, 间接胆红素 (DB) 80.3μmol/L, 清蛋白 (ALB) 22.1g/L。乙肝病毒定量测定 (HBV-DNA) 1.21E+8拷贝数/m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

入院后因患者“淤胆”予以醋酸泼尼松片20mg, 1次/d, 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 2次/d, 口服;注射用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胺80mg, 1次/d;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 1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930mg, 1次/d;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5g, 1次/d (以上药物使用时间为5月8日~6月16日) , 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 1次/d (5月8~18日) , 拉米夫定0.1g, 1次/d, 口服 (5月10日~6月16日) 。醋酸泼尼松片逐渐减量至5mg/d, 治疗3d后停药。停用激素第2天 (5月21日) 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发热症状, 全身皮肤见以胸背部为主的散在皮疹, 体温38.4℃。经8d抗过敏治疗, 患者皮疹消退, 仍发热, 体温为38~39℃, 左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 超敏C反应蛋白 (CRP) 108mg/L, 血常规正常, 结核相关检查均为阴性。5月29日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1次/d。5月30日患者持续发热, CT提示双肺散在感染性病灶, 抗菌药物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g, 1次/12h。治疗7d后患者体温未下降, 最高达39.5℃, CRP升高为152.4mg/L, 降钙素原 (PCT) 8.32ng/ml, G试验阴性, 血常规正常。考虑有未覆盖到的特殊病原菌或耐药菌感染, 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 1次/d;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0.4g, 1次/d, 静脉滴注。治疗5d患者仍持续发热, 且发热前有明显寒颤, 中性粒细胞分数88.9%, CRP 220mg/L, 嗜酸粒细胞降低。将用药方案调整为注射用伏立康唑100mg, 1次/12h;头孢哌酮舒巴坦3g, 1次/12h, 覆盖真菌感染及鲍曼不动杆菌。治疗6d患者持续发热, 头痛无好转。通过分析患者入院用药情况及病情变化, 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于6月16日停用所有药物, 未再出现发热症状。

2讨论

2.1患者首先排除肿瘤、结核、感染引起发热的可能。经肿瘤科会诊认为无肿瘤活跃迹象, 不考虑由肿瘤引起发热;抗感染治疗包括莫西沙星、丁胺卡那霉素,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 但患者仍发热, 且实验室检查未见结核感染相关证据暂不考虑由结核引起发热;回顾住院期间用药情况, 抗感染方案进行多次调整, 抗菌谱基本覆盖了大部分革兰阳性及阴性菌, 包括非典型菌、特殊条件致病菌、真菌及部分耐药菌,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体温高峰未下降, 由于患者临床表现较轻, 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 除发热外自我感觉无其他任何不适, 精神情况良好, 故感染引起发热可能性小, 考虑药物热, 并停用所有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于停药当日起未出现发热, 由此可判定发热原因为药物热。

2.2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 其主要特征是给药停止发热消失。发热常出现在用药后7~10d, 停药后1~3d消失。引起发热的机制较多, 其中以过敏反应引起的发热最为常见, 可伴有皮疹、头痛、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2.3患者出现发热伴皮疹时间为停用激素第2天, 之前未出现发热考虑可能被激素掩盖;另外, 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抗生素, 易引发药物热, 但每个治疗方案持续时间均未超过7d, 且前后更换抗菌药物后患者体温均未发生变化。排除抗菌药物引起发热, 将可疑药品锁定在5月21日前使用的药物中。奥美拉唑于5月18日停药, 但患者发热仍然持续, 排除其引发药物热的可能。患者发热前药物已使用8~12d, 符合药物热在药物使用7~10d后发生的一般规律。拉米夫定、还原型谷胱甘肽、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胺、多烯磷脂酰胆碱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是引发药物热的可疑药物。

2.4还原型谷胱甘肽为解毒类保肝药, 其可为肝脏提供巯基, 增强肝脏氧化还原反应, 将有毒物质转化成水溶性化合物排除体外, 减轻有毒物质持续损害肝脏。目前, 已报道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 而药物热的报道较少见, 查阅文献发现2例此类报道:李惠云等[3]报道1例还原型谷胱甘肽所致药物热;邱建萍等[4]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引起药物热1例。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参与氨的解毒全过程及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 有利于修复损伤的肝细胞, 促进肝细胞内的能量生成, 恢复损伤肝细胞的各项功能。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症状较轻。郭玉贤等[5]报道1例门冬氨酸鸟氨酸引起的药物热。

拉米夫定说明书不良反应项下描述该药引起发热与安慰剂对比试验其发热率为7%, 安慰剂发热率为9%。未在数据库中搜索到有关引发发热的相关报道。

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胺、多烯磷脂酰胆碱均未在说明书及数据库中找到引发发热的相关报道。

由于停药后患者未再使用上述药物, 故不能判定引发药物热的具体药物。

3小结

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发热症状, 可能与其机体免疫系统有关。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拉米夫定上市时间长, 药物热的发生率低, 治疗过程中易被忽视。临床引起发热的因素众多, 而药物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 判定药物热时应排除其他常见情况, 需仔细鉴别, 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 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以免误诊、漏诊。

摘要:目的 分析1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方法 通过总结1例发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了解其病情变化, 找出发热原因。结果 停止使用全部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可诊断为药物热。结论 药物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常见, 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以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乙型肝炎,宫颈肿瘤,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苏长海, 王星.药物热概述[J].中国药师, 2011, 14 (3) :422-424.

[2] 何代洲, 连静.226例药物热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3, 22 (8) :454-456.

[3] 李惠云, 王丽平, 贾玉礼.还原型谷胧甘肤致发热1例[J].工企医刊, 2008, 21 (5) :49.

[4] 邱建萍, 杨守平.还原型谷胱甘肽引起药物热一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 10, 4 (10) :638.

药物合成反应考试试卷分析 篇8

[摘 要]评估我校2012级药学专业药物合成反应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反馈教学信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选择2012级四年制药学本科全部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平均分(75.4±14.6),难度0.73,区分度0.31。本试卷题型分布还算合理,区分度也好,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此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后应加强学生合成反应及机理的掌握。

[关键词]药物合成反应 分析 难度 区分度

[中图分类号] G6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50-02

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对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及水平,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存在问题的重要方法, 可以用来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药物合成反应是我院药学专业2012年新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通过评价该试卷和考试成绩,能获得一些反馈信息,以此来评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劣,就可以知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以便促进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对我校2012年级的药学本科药物合成反应期末考试的试卷做了评价与分析,以期为以后改进药物合成反应专业教学手段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

一、材料与方法

本次试卷总计100分,共包括了5大类题型,内含40道题目(其中,有35道属于客观题,分值为55分),包括:1.选择题(15题,15分);2.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10题,20分);3.写出下列反应的条件(10题,20分);4.简答题(3题,25分);5.写出下列反应机理(2题,20分)。各个题型占据的比例如表1所示。我们依照提前设定的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来评判试卷。主观题则由别的教师复查,以便尽可能减少阅卷的人为误差。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利用电脑输入各学生的总成绩与每题的答题状况,用Excel 2007和SPSS for Window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和统计分析,成绩正态性检验,计算标准差、难度及区分度。

表1 药物合成反应试卷题型分布

二、结果

(一)考试成绩评价

1.成绩整体概况:试卷总分100分,平均分数:75.4分,其标准差是14.6分,最高成绩97.5分,最低成绩27分。其中7个人属于60分及格线以下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5.8%。考试成绩分布参见图1。

图1 药物合成反应考试成绩分布柱形图

2.成绩正态性检验用SPSS for Windows17.0统计软件包对试卷成绩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Z=0.992,P= 0.273,Z>P,表明成绩呈正态分布。

(二)试卷评价

以试卷的难度(P)和区分度(D)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1.试题难易度评价。考试难度是衡量考生解答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试卷的难度并不全部是由试题本身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它是一个相对的量,还与学生对试题的适应程度有关。另外,主观题和客观题难度(P)计算公式不同,客观题(P)的计算公式如下:P=x / A,式中P=难易度;x=该题得分平均数;A=该题应得满分数。[1] [2]主观题难易度的计算不同于客观题,方法如下:(1)将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全部学生成绩。(2)将学生分为两组,高分段组:前27%(即32人)的学生,低分段组:后27%(即32人)的学生。(3)按下列公式[2]计算难易度(P):P=(H+L) / N,在式中P=难易度;N=两组的总人数;H、L=高、低分组答对该题的人数。题目中的P值越小,就说明该题的难度越大。其难度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第二题、第五题难度较高,第一、三、四题难度比较适中,用SPSS for Window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整张试卷进行难度评价,整卷难度是0.73,难度适中。

表2 药物合成反应试卷难度统计数据

2.试卷区分度评价。区分度(D)是用以区分和辨别学生能力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差异的重要指标。考试的区分能力,就是在进行考试时试卷使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得分高,成绩低的学生得分低的倾向力。考试的区分度又可以解释为试卷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水平高低分辨开来的程度。本文采用下述公式[3]计算区分度:D=2(H-L) / N,式中D=区分度;H、L=高、低分组“通过”(表示主观题得到该题总分的85%以上者)和“答对”(表示客观题答对者)该题的人数;N=两组的总人数。如果某题的D值越大,表明该题的区分度越大。各题的区分度分布如表3所示。用SPSS for Window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整张试卷区分度进行评价,整卷的区分度为0.31,显示整卷区分性优良。[4][5]

表3 药物合成反应试题区分度统计数据

三、讨论

(一)评价考试结果

本次考试,最高分为97.5分,最低分为27分,平均成绩为75.4分,其中不及格者7人,及格率达到93.1%,考试成绩满足正态分布,但是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有较大差距,为72.1分,标准差为14.6分,说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与学习能力差的成绩相差悬殊,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应该多兼顾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

(二)评价试卷质量

本次试卷中,总计共有5种类型的题型,分成40个小题,其中客观题有35题,占55分值,主观题较少,占5题总计45分,试题覆盖内容比较广泛,囊括了教材中的绝大部分难点和重点。这样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评估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作为评价试卷质量的难易度和区分度这两项重要参数,同时也是评价学生成绩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整体来看,本套试卷平均难度是0.73,与国内有关试卷的P值在0.60~0.80之间为宜的观点相符[5];本套试卷的区分度为0.31,区分性良好,表明本试题卷具有较好的质量。其中第二题“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与第五题“写出下列反应机理”难度较大,综合难度与区分度,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合成反应及其机理的讲解力度。

[ 注 释 ]

[1] 伍跃东,彭绍勇.数理统计在试卷分析数量化中的应用[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66-68.

[2] 刘玉霞.数理统计在试卷分析中的应用[J].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1993(3):53-55.

[3] 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教育教研室.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M].北京:卫生部科教司统考办公室,1988:44-54.

[4] 马江山,梁莉芳.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试卷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6):10F-13F.

[5] 蔡静,吕蕴霞.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估试卷质量[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257-259.

上一篇: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下一篇:百度李彦宏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