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住房可以执行吗

2025-03-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唯一的住房可以执行吗(推荐5篇)

唯一的住房可以执行吗 篇1

“唯一住房”是现实中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客观表现,简单地认定“唯一住房”就为“生活必需”,既不符合适度执行原则的本意,也易使被执行人滋生博弈、对抗的侥幸心理。对于符合执行条件的唯一住房,执行法院应果断采取拍卖等直接执行措施,打破其博弈防线。笔者在此略抒己见。

一、明确“面积为主价值为辅”的可执行判断标准

目前,国家在住房方面提供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是廉租住房。执行实践中可首先以唯一住房是否超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作为判断是否超过生活必需的标准。对此,各地方政府多有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规定,而且多数是以人均房屋使用面积或居住面积计算。据此,实践中可掌握为按唯一住房的建筑面积计算其实用居住面积,再除以该住房内居住人数,计算出的人均面积超出当地廉租房保障标准面积的应当视为超过生活必需。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一是计算实用居住面积时宜委托相关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确定;二是计算人均住房面积时应以实际居住且被执行人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家属人数为基数。此外,处于好地段、高品质的住房即使面积在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以内,其市场价值可能远远超过债权额。个案中还应辅以价值判断,如唯一住房面积虽在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以内,但其市场价值在清偿债权及执行费用后,余额足以按当地平均市场价格购置一套廉租住房保障标准面积住房的,也应视为超过生活所必需。

二、明确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必需居住房屋的保障责任限度与执行方式

拟处分住房的评估价在扣除需清偿的债权及执行费用后,余款足以按照当地市场平均价格购买廉租住房保障标准面积房屋的,应视为被执行人有能力自行解决居住问题。满足这一条件的,执行法院应责令限期自行解决居住。逾期不迁出且现住房已拍卖、变卖成交的,执行法院应裁定强制迁出。被执行人仍不迁出且导致现住房难以交付买受人或承受人的,执行法院可予以罚款、拘留,并依照民事诉讼法实施意见第二百九十五条的规定,按现住房所在区域的市场租金的双倍,裁定被执行人按月给付迟延履行金。迟延履行金可从现住房变现余款中直接抵扣。拟处分住房的评估价在扣除需清偿债权、执行费用后,余款不够按当地市场平均价购买廉租住房保障标准面积房屋的,应由申请执行人承担辅助保障责任。遇有此类情形的,执行法院应告知申请执行人,并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采取如下方式执行:

一是降低债权受偿额后执行。即申请执行人同意为被执行人保留购买廉租住房保障标准面积房屋所需的价款,其债权暂时部分受偿。执行法院为被执行人保留必需的购房款的,应当由被执行人自行解决居住问题。二是提供实物住房后执行。在符合如下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可认为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实物住房满足保障条件:首先,确保被执行人对该住房有使用权。虽然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住房由被执行人取得所有权是最佳的选择,但在欠缺被执行人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理论上无法直接过户至被执行人名下。因此,只要申请执行人提供住房供被执行人租赁或无偿使用即可。其次,申请执行人对该住房享有所有权。应该说,申请执行人从第三人处租赁房屋后再交被执行人居住也是可以的,但此种方式容易引发第三人与被执行人间就租赁关系产生争议。再次,使用期限可不固定但应限制任意解除。对于使用期限原则上由双方当事人商定,商定不成的,执行法院可确定为不定期并明确申请执行人不得任意解除。最后,申请执行人提供房屋的品质、地段等不宜明显造成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在工作、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

唯一的住房可以执行吗 篇2

2005年1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第六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1]

这项规定看似明确,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争议。很多情况下,被执行人名下明明有房产、财产,却不能执行。债权人因为债权不能及时收回,处于十分被动、困难的状态。在进行充分利益权衡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5年5月5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条规定了唯一住房可执行的三个条件:

第二十条金钱债权执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执行人以执行标的系本人及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2.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3.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执行依据确定被执行人交付居住的房屋,自执行通知送达之日起,已经给予三个月的宽限期,被执行人以该房屋系本人及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

纵观该规定,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问题:

1.法院之所以不执行唯一住房的初衷是保障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基本居住,而不是保障被执行人对房屋的所有权。

2.保障并不是长久之计,被执行人最终居住权的保障应靠当地政府的救济机制,不能转嫁给申请执行人。

3.需明确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过错行为而获得利益的基本原理,若是出卖人由于房价上涨而反悔,不交付房屋,又以唯一住房为由拒绝法院执行,由于房价变动属于能够预料的风险范围,买卖行为也为出卖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像此类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执行就毫无依据可言。

此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按照申请执行的债权种类可以分为金钱债权与非金钱债权两种。

一、金钱债权的执行

(一)被执行人的抚养义务人名下有不止一套生活所需的房屋,就可以执行被执行人唯一的住房。例如,甲是被执行人,名下只有一套住房,但甲的孩子有三套住房,子女足以保障甲的生活需求,此时就可以执行甲的唯一住房。

(二)法院强制执行前被执行人迅速转让名下房产的,这种情况不属于保护的对象。例如,乙原本有三套房,因为要被法院执行房产,为了逃避债务,而迅速将两套房产转让他人,制造出只有一套住房而无其他财产的假象,这种情形应当被执行。

(三)鼓励申请执行人可以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的要求,为被执行人及所抚养家属提供生活所需住所,申请执行人也可根据当地租房市场的平均价格,从房屋执行后的价款里扣除五至八年房屋租金。这种激励配合执行的制度,将给双方当事人一个商量、协调的机会并留给当地法院工作办案的时间。

在2013年3月8日,被告张某向原告程某借款25万元,到约定还款期,张某拒不还款,程某依法向福建石狮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张某返还欠款,但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张某没有偿还债务。于是,程某依法向法院申请执行。进入执行阶段,法院经调查发现张某名下只有一套房产。根据相关规定,石狮法院依法对该房屋进行查封,启动评估、拍卖程序,最后以884200元拍卖。在被执行人提出申请且经执行申请人同意的前提下,法院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优先提取了5年租金支付给被执行人。[3]

二、非金钱债权的执行

对于非金钱债权的案件,执行问题就相对简单。当然法理也需兼顾人情,由于现实生活中找一个新居所并不会即刻便解决,因而规定中表明被执行人可以有三个月的缓冲期。如果三个月期限已过,被执行人仍以找不到住所为由不搬出,那么法院此时可以强制令其搬出。

以上为笔者关于唯一住房可执行的一些思考,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难题,但确信经过深思熟虑、利弊权衡,总会探寻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法律图书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87273,2004-11-04.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EB/OL].http://www.court.gov.cn/fabu-xiangqing-14406.html,2015-05-05.

探望权可以强制执行吗 篇3

去年我与前妻协议离婚,当时约定,3岁的孩子归前妻抚养,我每月支付抚养费200元钱,且每个星期探视孩子1天。但离婚没过多久,前妻的家人为了不让我探视孩子,把孩子送往外地去读书了,而且长期不回来,我现在根本无法探视到孩子。请问:我可以以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方式来抗议吗?我又应该如何来维护我的探望权呢?

薇薇解答:

抚养费与探望权是两个法律关系,你不能以探望权得不到兑现而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夫妻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依然存在,不能因为没有直接抚养子女就剥夺其探望子女的权利。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与另一方协商,允许对方在适当的时间探望子女,并要为其探望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至于探望的次数、地点、会见时间的长短一般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原则,对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次数、地点、交接等作出判决。

同时,本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现在你前妻拒绝你按照判决书的约定行使探望权,她的行为已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经过协商得不到实现,你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

唯一的住房可以执行吗 篇4

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的,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契税减免。纳税人可以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减免手续,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1)《涉税事项申请单》;

(2)房屋购置合同、发票;

(3)家庭唯一住房证明材料和诚信保证书;

(4)申请人及家庭身份关系证明。

窗口受理时符合条件的5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应注意:

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且属于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唯一住房的普通住宅,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且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宅,按1.5%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不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无论属于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一律按我省原定3%税率征收契税。

上大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吗 篇5

高考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考生们从考试前的紧张到考试结束后的疯狂,现在一切似乎回归平静,终于可以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人生了吧!每一年都会有高考,学子们怀着激情走进考场,像是在为未来战斗的勇士!有的人成了英雄,有的人为此“牺牲”,不论结果如何,生命始终继续,我们何不把高考当做对青春的祭奠,象征破茧成蝶的成人礼。

高考的故事每年都周而复始的继续着,但人们却娓娓不倦地谈论着。没有结果,也没有始终,宛如一个沉默的螺旋,时而沉寂,时而爆发。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至今,高考的成本差距越来越大。如今普遍的趋势: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按一年计算;请家教,从考前几个月就开始辅导,甚至是一对一辅导;复习资料;营养保健品;还有专门制定的营养套餐;考后各种谢师宴各种奖励等等等等。统计下来预计要花费10万元。10万元的高考费用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的费用,甚至是全家一年或者几年的总收入。高考成本的上涨正在考验着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很多人把高考当成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很多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挤入大学的大门,尽管大学的入取率已经达到了80%多,也就是说你在答题卡上全部划A或者全部划B都有可能上大学。高考只是学习的一个节点,而不是终点。随着大学的扩招,每一年都有数百万的毕业生就业滞留。大学的一纸文凭,毕业后才知道这张文凭是多么的轻。企业看的不在是你有多高的学历,而是你有多高的技能。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每年以数百的数量上升。反观近些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尽管国家在不断的调控改善大学生的就业,但是每年残酷的现实让大学毕业生们倍感无奈,感叹:“找工作难。”

而后,许多人把目标转向了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优势是技术培训,动手能力强,相对于大学高成本的投资以及看不到回报的前景,职业院校的定向就业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欢迎。即便是在高考中受挫,也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技术。如此一来,拥有技术比拥有一张文凭更具有选择权。在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有庞大的高中生群体,以技术赢未来是他们的一致心声。学校“技能+学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一份努力,两份收获,真正实现“技能”“学历”的双丰收。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我也很 幸福范文下一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案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