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心得(精选11篇)
通过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使我感受到教学工作任务的艰巨。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
1、通过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 我校开展教育技术“微培训”两年多以来,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微培训”就是用短、平、快的方式开展培训, 节省时间, 提高实效。“微培训”相对于常规培训模式表现出如下特点: (1) 主题精练, 目标明确; (2) 时间短, 每次培训时间大约为5~10分钟; (2) 针对性强, 能解决困扰教师们的普遍性问题; (3) 内容新, 操作性强。从教师层面看, “微培训”犹如及时雨, 这样的培训方式直接促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大幅度提升, 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学校层面看, 没有占用学校大量时间, 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不用投入资金, 教师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学校各项管理得到提升, 办学品质进一步加强。
“微培训”规模小且形式灵活, 分为“一对一”形式的培训、根据内容自助选择的培训以及根据特殊需求定制的培训等。“一对一”形式的培训是指在日常教育教学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 若教师有问题求助, 信息中心根据问题制作一个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讲义, 让教师按照讲义提示步骤解决问题, 或现场“一对一”指导教师解决问题, 让每一次问题解决变成一次“微培训”。自助式培训是指提前公布培训内容、时间、地点, 教师根据需要与时间情况选择是否参加。实践证明, 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获得实效, 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自助式培训是学校信息化培训最主要的方式, 也是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动力。根据特殊需求定制培训, 就是针对个别或部分教师的需求而专门定制的培训。
例1:运动会秩序册的制定是体育教师较为头疼的一个问题, 为此, 学校搭建了一个运动会报名系统, 轻松解决这个难题。同时, 需要我们给体育教师定制一个如何使用平台的“微培训”。
例2:在我校诗歌节晚会前夕, 每个班都在编排节目, 音乐编辑是一个专业问题, 困扰着大家。安排一个10分钟的“微培训”, 给教师提供“音频编辑大师”软件, 并介绍基本使用方法, 使教师们编辑音频效果像用Word一样简单, 为学校节目增色不少。
类似这样的培训还有很多, 如《如何在网络上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无线网络给我们带来哪些便捷》、《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Flash》、《学校校务平台使用技巧系列》等。这些培训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日常求助问题的积累, 通过调查问卷搜集整理。课程一旦确定, 会在学期初的工作计划中公布, 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因为培训内容都是来自教师的需求, 短小精练且实用, 教师们参加这样的培训感觉特别轻松。
为适应微培训的需要, 我们特别制作了“微讲义”, 将其发布在学校的博客上, 并在教师群中共享。“微讲义”内容实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 由文字、音乐、画面等多种元素组成, 它没有解说的声音, 有的是每一步操作的截图与说明。在优美的轻音乐中, 教师们静静地阅读文字, 欣赏画面, 获得帮助。“微讲义”长度在5分钟左右, 字数在300字左右, 语言简洁, 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 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让教师们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微讲义”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呈现方式上都使培训面更广,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使更多教师少花费时间获得更多培训内容。大问题小视角, 小问题追实效, 教师们在放松中陶冶情操, 在休闲中快乐学习。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五)《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二、课程目标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三、课程主题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分别设15个和9个主题,由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课程主题构成。“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设3个主题,对应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培训机构要依据课程主题,分学科(领域)开发课程,供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能力起点的教师选学。
(一)依据技术素养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运用通用软件和学科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制作等。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
(二)依据综合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在整体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讲授、启发教学等;“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依据专题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讲解、技能训练、总结与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环节。
(四)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利用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主题及代码列表如下:
四、课程建设要求
各地要根据《课程标准》,建设一批能够符合地方实际,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培训机构要注重与中小学合作,重点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典型案例资源、微课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要切实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探索利用测评工具,分析诊断不同地区、不同能力起点、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
(二)要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为目的,将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要适应开展混合式培训的需要。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根据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
(四)要注重分学科(领域)开发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
(五)要依据课程主题开发具体课程。按照课程主题说明,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要点,参照课程示例,设计具体课程。同一课程主题下,可根据需要设计多门课程。要特别关注实践任务、案例资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六)要遵循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课程目标须体现课程主题描述的相关内容,具体可测。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契合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要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和方式,确保有效评价学习效果。
(七)要符合相关技术和格式要求。音视频、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等课程资源要采用通用格式与标准,具有兼容性,保证学习者能够使用不同浏览器与通用播放软件进行学习。为便于课程规范管理,所建课程应按统一模板(附件2)进行说明。
(八)要提供功能完备的课程运行平台。平台须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等研修功能,满足混合式培训需要。具有充足的网络带宽,能够有效实现多网联通。
五、课程实施要求
(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审核遴选工作。要依据《课程标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拟纳入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进行认真审核,遴选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要将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遴选的重要条件。要将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满意度,作为课程评审和培训机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二)各地要在训前测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多套培训课程组合菜单,便于教师选学。要合理配置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技术素养类课程原则上不超过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服务信息,组织教师选学。
(三)各地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重点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现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培训机构要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分工协作,分级建立培训者队伍,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要将培训重心下移,以校为本,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附录
术语表
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2.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
3.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4.数字教育资源: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的统称。
5.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
6.技术资源:是对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
7.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
8.移动设备:是对便携式计算通信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9.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
作为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教育战线的一员,通过网络培训这种便捷的方式,使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倾听专家名师的经验传授,使我加深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供我有边听边练习操作的机会,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学校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再者结合我校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广泛应用的阻力,另外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有教师包括家长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学生自然对电脑的了解与掌握十分有限。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系统化的全新认识了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二、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好处诸多,由于多媒体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显那么单调,仅是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就会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学习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该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 叶祥兵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参加培训项目之初,曾一度认为:“我是搞专业的,哪一项技术都会,没什么可培训的”,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培训。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的这一错误认识逐渐被消除。在这里,我找到了如何解决中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法宝-那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辅导、考核、评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现将学习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和大家分享。
首先,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消除了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是“声、光、电”的错误认识。通过反复观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例,终于明白了,在教学中不能把信息化教学变成一种形式,生硬地将各种信息技术搬到课堂,而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精心、科学、合理的设计,让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平台提供的课程不仅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方法,还深层剖析了信息技术的内涵,让每个教师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在学习中也曾遇到过很多不解的问题,通过反复观看专家讲座视频,在平台发贴讨论,加上不断琢磨、动手操作,这些困难也都迎刃而解了,更加坚定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将培训进行到底的信心。
其次,通过培训和学习,更新了教学观念。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解除了多年来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充分认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将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平时上课一般采用讲授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一般很少用到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将一个教学内容当做一个项目来做,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研究性学习本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常规教学中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或方式来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这种理念渗透、结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另一种是通过特定的研究型或探究型课程来开展。
再次,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多媒体环境与教育应用》、《项目化教学》、《学科教学工具的使用》等课程,进一步提高了我对各种设备的应用能力,丰富了教学手段,尤其对微课、翻转课堂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培训中我尝试着设计了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和专业组的同事们讨论了研究性课堂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受益匪浅,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独特价值,今后我决定在课堂上大力推广这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做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掌握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使用,并将它们融入教学实践中:要由原来的重结果转向重过程,关注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学习交往活动,关注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通过培训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整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
各级各类学校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建立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各种软件,可以说硬件和软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底,不是会不会用各种硬件设备、会不会使用使用学科工具制作课件、微课,而是看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内容能力的高底。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材,沉下身子,走进学生,开发出适合中职生特色的信息技术学科课例。
紧张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先进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如获至宝、倍感珍惜,我会毫无保留的将其应用到计算机科的教学实践中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信息技术做为强大支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全体职教人,采用国际化视野,进行终身学习。
一、加强学习,保证质量
我为了在这次培训中有大的提高,努力实现“提高教育理念素养”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相结合,“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看”与“做”相结合,“培训”和“教研”结合,不断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我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人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时间表。并且做到专家上课前自学本模块内容,使自己听课时带着问题去听、去与专家的经验作比较。最后我还利用周末时间,不断思考专家提出的问题,做到对问题的解决一丝不苟。由于培训前做了充分准备,培训中认真思考,及时完成作业,保证了此次培训的质量。
二、培训后的收获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开阔了视野
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3、为以后的教学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这次网络培训虽然时间紧,但经过努力我完成了学习的任务,特别的是有了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在这里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这里是交流的平台,是学术的天堂,是展示教师个性的舞台。虽然在六月要考核了,但我看重的是六月以后的无限时光,我将与广大的教师朋友在博客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交流、学习,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不懈。
4、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运用水平
这次培训虽然只涉及到课件PPT制作的技巧,但这些技巧还是初步的,我在学习了模块一后,进一步练习,提高了使用PPT的技术。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促进了我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让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以前的培训,要么关注技术,要么关注理念。这次培训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训,它要求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教育对象、教育过程。特别是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摆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关注了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问题,让我培训了一次心理学,学到了教育特殊学生的一些方法。最重要的是让我感到: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人秋教育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
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它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次培训充分考虑了教育现状,结合具体的课例说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指导的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使我明白了在信息时代,教育资源共享是短期有效的提高薄弱教学环节的极佳手段。作为基层教师,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学习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利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开阔学生的眼界。
参加培训的日子,每一天都能从学习中发现火花和热情, 通过培训使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信息技术,能及时的把新的信息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更新内容和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创设表现师生教学的意境。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远程教育我可以看到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
这次培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充实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和培训。
提升工程的实施, 《能力标准》、《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执行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应用向纵深发展, 使应用融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也必将引领各类培训机构规范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 帮助广大教师提升技术素养, 提高应用能力, 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 从2004年开始曾实施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以下简称建设计划) , 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比较建设计划和提升工程两项培训工作的异同, 对做好提升工程具有很好的启示。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核心内容是学科教学所需的信息化设计与实施能力
通过对《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比较, 我们认为在培训内容上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核心是学科教学所需的信息化设计与实施能力, 内容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促进专业发展等。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能力。通过培训, 教师学会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两者都重视和加强对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注重“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重点是关注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理解各种教育技术技能及其应用过程, 形成灵活变通的教育技术技能, 开展教学实践。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升级版。更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实际应用, 重点培训教师在教学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的各个环节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转变教学方式,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课程设计考虑了教师和环境的差异性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对象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涵盖了整个教育系统。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参加培训或者不同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很大差异的教师笼统地按照同一标准、同一教材进行培训, 很难激发教师对培训课程的兴趣, 也使得一些教师虽然接受教育技术培训了, 但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能力标准》是《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延续、细化和提升。关注的对象更加集中, 主要针对一线教师。《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在研制时充分考虑了学科差异、装备差异和不同教师的水平差异。虽然中小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多的发展,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 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数字化教学环境有很大的差别。中小学既有计算机+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投影的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也有触控电视、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在一些发达地区, 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上网本、交互式多媒体环境+平板电脑的网络环境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环境也在运用。《能力标准》根据这些数字化教育环境的差异, 提出教师在简易多媒体和交互多媒体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即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教学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的能力, 即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培训课程的设计针对不同学科 (领域) 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 确定培训课程内容, 运用典型案例, 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解决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因此《能力标准》更加凸显了面向应用, 关注差异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和针对性。所以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教师差异性, 以满足各学科教师的需求。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采取实施主题式、案例式、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由教育部审定课程资源, 全国使用统一的教材 (何克抗教授编写的教材和祝智庭教授编写的教材) , 有具体的网络平台支持, 采取培训和测试相分离的培训方式。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 由教育部制定《课程标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审核遴选。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 培训方式采取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实现了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目的。
《课程标准》将培训课程分为技术素养类课程、综合类课程、专题类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 共27个主题。技术素养类课程重在帮助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 学会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技术。综合类课程重在帮助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转变学习方式。专题类课程重在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重在帮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标准》对27类主题课程从主题描述、内容要点、学时建议、实践任务、案例资源、考核评价建议、课程示例7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和描述。
因此, 培训机构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组织、设计课程资源, 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课程, 搭建课程运行平台, 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的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 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能听专家的讲解, 观看相关课件和微视频, 还能与专家和同行们进行交流研讨;不仅能观摩别人上课, 更能自己备课、讲课让别人观摩。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学习、个人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实践、评点反思等,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强调过程评价, 培训测评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关键词:知识建构共同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8-0083-05
引言
2005 年4 月5~6 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计划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行)》为依据,在2005~2007 年间,将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每年两次的考试认证制度,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目前针对中小学教师教学人员的初级培训和考试已经基本结束,中级培训正在实验和展开阶段。
那么,如何把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和自下而上的教师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效率?笔者认为,把知识建构共同体理论应用于教师培训,可以让教师在有组织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
一、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含义及其工作方式的特点
1.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含义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技术学家 Marlene Scardamalia 和 Carl Bereiter 等人提出了“知识建构共同体”(Knowledge Building Community,简称 KBC),它是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1]
知识建构共同体是知识建构的基本模式,它以思想的形成和持续改进为中心,关注的是公共知识的产生和改进。思想一经提出和公开,就变成了公共的、客观的观念对象,开始了它的社会生存周期,其他人可以对这个对象进行分析、评论、改进和应用。公共知识正是通过这一社会互动过程而得以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共同体成员也实现了个人知识的增长。在知识建构共同体之中,学习者围绕着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形成初步的见解,并将这些见解作为观念对象在公共知识空间之中公开,而后相互对彼此的见解进行评点、质疑、改进、丰富和汇总,并延伸出新的问题。
2.知识建构共同体交往方式的特征
综合相关研究文献,知识建构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2]
(1)关注问题,而非知识单元或主题
在知识建构共同体之中,大家的关注点是问题,而非某方面的知识或主题。应该突出问题对学习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2)关注思想的持续改进,而非勿庸置疑的结论
思想的改进是知识建构共同体基本的和持久的目标。应该尽早地让学习者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后大家就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和策略对这些观念对象提出评价和质疑,共同进行知识的不断改进。
(3)关注集体知识,而不仅仅是个人知识
在知识建构共同体之中,每位学习者不只是建构自己的知识,而是在共同发展集体的公共知识(客观知识)。
(4)强调去中心化的开放互动,而非权威控制的互动
在知识建构共同体中,成员之间需要对彼此的工作做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相互评价,展开充分的协商和沟通。互动过程并不是由组织者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展开性,是通过组织性的协商交流过程而自然延展开的。
(5)强调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广泛性
知识建构共同体的成员相当广泛,不仅局限于合作完成任务的学习小组,而且包括其他的学习小组以及应邀参与学习活动的专家和志愿者。另外,共同体的知识建构活动不只局限于特定的课时之内,而是“渗透”在各个时间和空间之内。
二、中小学教师的特点分析
1.中小学教师知识的特点
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是专科学历,他们基本上能够很好的掌握各自岗位需要的理论性知识,而背景性知识和教学性知识等实践性知识却因人而异,因教龄、阅历、学识、环境、专业而不同,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内隐的、劣构的、缄默的知识和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2.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特点
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是一个个体建构的、基于情景的、理论与实践对应的、在实践共同体背景中进行的、需要反思的过程。
从教师知识的特点来看,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建立知识建构共同体,能促进教师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并且建立知识建构共同体,也符合教师学习的特点。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有幸两次亲临江苏省徐州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集中培训的现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采取集中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
2007年6月3日,在徐州市三中,参加培训的是徐州市区的中小学各科教师,组织单位是徐州市电教馆。本次培训应到400人,实到98人。发放98份问卷,回收85份,有效问卷85份,有效回收率86.7%。
2007年6月11日,在新沂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参加培训的是徐州地区新沂市下属的县、乡、镇中小学教师,组织单位是徐州市电教馆和新沂市电教馆。本次培训应到320人,实到252人,发放252份问卷,回收192份,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76.2%。
1.教育技术能力需要迫切加强的方面(图1)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不管是市区中小学教师还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都渴望自己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都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是课程整合和教学设计等理念方面的内容。中小学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追求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来不适应和紧张不安的情绪。另外,教师需要的是和教学息息相关的课件制作,这方面的学习效果立竿见影,是教师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
2.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表1)
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顺利通过考试,获得证书都是教师参加培训的首要目的(市区占48.2%,农村占32.9%)。
结合问卷1的结论,不难看出,虽然教师在教学中迫切需要提高课程整合理论和教学设计等理论知识,但是,奇怪的是参加培训却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可见,教师们对现有的培训抱失望的态度,他们认为,目前的培训是不能提高自己教育技术能力的。
3.与其他在线学员的交流情况(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市区教师经常在线交流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3%,农村教师占16.7%,而没有在线交流过的教师(包括从未有过和不知道如何交流的)市区占49.4%,农村占35.4%,可见,教师在线学习与人交流的极少。一方面是技术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思想意识封闭,不习惯开放式的主动学习与交流,对在线的学员不信任,也怕自己出丑,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没有那种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环境,笔者登录部分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网站,发现很多网站只注意资源的提供,却忽略了在线交互,根本没有开辟论坛空间,也有的网站因为缺少组织,论坛帖子寥寥无几,形同虚设,就造成了资源的冗余开放和浪费,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没有任何意义,让人痛惜。
4.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表现
由图2可见,市区和农村分别有67.1%和51.0%的教师在校本培训中是不爱表达自己想法的,只是听和思考,而不习惯共享自己的经验感受。从饼状图可以看出,目前的校本培训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如果说在线交流对农村资源不足地区是一种奢望,那么,校本培训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组织形式,那么为什么目前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也如此的不景气,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5.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
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首选是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型的,其次才是讲授型。可见,教师理想中的培训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协作的、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去中心化的培训形式是教师的最爱,这也暗合了知识建构共同体理论的工作方式的特点。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知识建构共同体假设模型
在具体的培训中,怎样在知识建构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把自上而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自下而上的教师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呢?
笔者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教师群体和教师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和特点为导向,以日本著名的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企业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知识建构共同体假设模型,如图4所示。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自下而上的教师自主学习通过个体加入有共同任务的群体,共同任务的群体在合理的组织下可以组成知识建构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发展公共空间的知识,可以同时对自己的认知空间进行知识的更新和重建,完成自我的发展。知识建构共同体之间的群体协作可以组成更大的知识建构共同体,促进知识和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个体要进一步提高自己,就必须寻找加入新的共同体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进行了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和内化,再到社会化的过程,实现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螺旋提升。
从整体上讲,它反映了教师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的反复进行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局部看,在社会化和外化的过程中,关注了群体知识的增长和持续改进,运用了知识建构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协作或探究学习,教师个体之间可以组成一个小的知识建构共同体a、b、c、n,群体之间基于协作关系又可以形成大的知识建构共同体,这反映了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开放性和广泛性。
知识建构共同体可以当作教师提高自己的一种途径,但是,这个共同体必须是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要由培训主管部门提供平台和支持。教师个体要积极主动配合,利用资源搞好协作。按照探究学习的脚手架解决问题。
另外,活动要注意策略问题:群体间的协作要注意群体的特点,比如,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有的问题是所有学科教师共同面对的,有的问题是某个学科的问题,不能以方便原则来划分群体。还要提供给群体必要的协作支持系统;对某个有共同问题驱动的知识建构共同体,个体的特点和个体交流技巧也显得非常重要;共同体中的个体在进行信息获取和信息转换的时候,个体的信息素养,认知策略,认知参与方式也非常重要;个体在进行知识内化和建构时,元认知、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都会影响知识建构的内容和深度,对共同体知识的下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也有影响。
五、实施流程和控制策略
在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实施流程中(图5),培训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资源,对培训教材进行筛选和加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促进参训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把教师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活动,各个小组有共同的任务。鼓励教师参加到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去,调动教师竞争、互动、讨论、游戏的热情,把教师的经验也作为重要的隐性知识充分利用,并组织教师展示讨论,促进公共知识的构建与更新,让教师们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增长知识。通过知识建构共同体,随着公共知识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另外,教师的培训活动必须有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进行。其中,组织的策略非常重要,它决定知识建构共同体是否能有效发挥作用,影响教师知识建构的内容和深度,所以,组织者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教师自己的问题为中心;
(2)组织好成果展示和讨论、评价,促进公共知识的持续改进;
(3)通过特定的角色划分规则,将不同背景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利于知识的建构;
(4)通过特定的信息沟通规则,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
(5)通过特定的知识分享规则,消除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
六、访谈分析
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一线中小学教师,他们在参加培训的同时,都有沉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另外,教育技术能力集中培训往往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无法在实践中实施检验。笔者只能通过访谈,论证培训活动的可能性、可行性,预期实现的效果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笔者于2007年10~11月,分别对培训组织机构(徐州市电教馆)的负责人、徐州市区和农村的部分学校(徐州市一中、徐州市铁路第一中学、中国石化管道中学、徐州市西苑中学、徐州市高级中学、贾汪中学、王杰中学、徐州市九里中学、铜山中学、睢宁高级中学、新沂市第一中学、丰县中学、沛县中学)的学校领导和教学人员(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进行访谈(面对面、QQ聊天、电子邮件的方式),现将访谈情况概括如下:
1.组织机构的评价
认为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很必要也很及时,但是如果没有制度保证,没有学校领导支持,教师培训工作很难展开,教师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目前的考前集中培训确实很多次都是围绕考试展开,要在集中培训时组织活动,几乎没有可能;建议网络培训不要局限于知识和技术,要让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线学习交流,避免“几天热”现象。
2.中小学学校领导的评价
通过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的教师写教案确实规范了,上课的形式也新颖了、丰富了,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在解决培训和教学工作矛盾的时候,以学校工作为重;活动不一定得集中,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或者平时进行;建议网络培训安排在假期,让教师平时能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建议培训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通过考试。
3.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的评价
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同时提高能力,这是工作的目的和自己的需要。但是在校本培训中,教师都只愿意做倾听者,不愿意发言,不愿意互动和协作,在网络培训中,教师不会也不能协作探究,只知道搜集资料;在集中培训中,教师没有时间交流协作。所以,要在培训中开展活动,目前来看,难!
大部分教师表示,理想中的培训是以网络培训为主,“各取所需,按需选择”,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按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教师探究活动可以在网络上或者培训中心自主结合,培训机构提供环境和资源,负责组织活动,提示和指导。当然,这可能也只是理想状态。
七、结论
知识建构共同体理论能够指导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如何开发出知识建构共同体的支撑环境,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是本文的后续研究内容。因为地域差异和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所以,知识建构共同体指导的各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组织方案也有不同,本文仅以徐州地区为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Computer support for knowledge-building communities[M].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
[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三个阶级之分(初级、中级、高级),具体如下: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1.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②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③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2.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
③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 ④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
⑤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⑥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①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 ②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2.软件使用技能:
①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
②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 ③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
③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 ④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
⑤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
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也预防措施。
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4.等级要求范围:我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
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①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
②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③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 2.软件使用技能:
①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②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
③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
④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
⑤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 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
关于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学校进行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考核,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施“硬考核”。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基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熟练阶段。
1、基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使用”的问题;
2、开发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工具软件,像Flash、Photoshop等,主要解决信息技术“能做什么”的问题;
3、整合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例研究相结合起来的培训,主要解决信息技术“为什么用”的问题。
4、技术熟练阶段。主要的培训内容是Office中的Powerpoint、Frongpage和Flash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样用好”的问题。
三、加强整合教学问题反思,为研究型教师发展开拓思考之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时,注意以下原则:
1、要明确以课程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理解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时,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避免单纯为了炫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或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同时,作为学科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学科本体目标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管采用何种技术、何种应用方式,应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等发展性目标有机融合进来,不能在学生未掌握本领域或本学科必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或其他能力,并影响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
2、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
如果不采用信息技术就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更佳教学效果时,我们就应该尽量不要刻意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能不加选择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当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利用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就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我们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时,应注意考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全面发展是否有效、应用是否适度,而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前沿高端。在学校具有不同层次技术设备时,也应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结合使用,不能因为购置了新设备就盲目地弃置原有技术设备。
3、在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加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的机会,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很紧张只有六天的时间,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这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大的不同之处。
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发现自己对很多软件都还停留在初步了解或者简单会用的基础上。阮博士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在线课程设计与实现”让我了解了什么是微课,什么是翻转课堂,以及掌握了录屏类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的方法;陈教授的“Office2016--ppt制作”让我了解到新版的Office2016的一些新技能,深刻了我对PPT制作艺术思维处理的方法;黄教授的“优秀微课的开发与制作”,通过介绍微课制作的开发流程及设备、微课中媒体资源的呈现方式与整合技巧、微课开发相关的APP三个方面的微课知识,给出了微课开发中文字、图表、图片、色彩、布局、动画等媒体的七点建议,也是受益匪浅。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目前所处阶段
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从“九五”期间就已开始,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操作式培训阶段、案例式培训阶段、项目式培训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阶段,如图1所示。2014年5月27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 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依据该标准,教育部同时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给出了方向性指导。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指导意见,各省市搭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平台,也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如广州市于2015年1月29日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搭建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介绍平台,并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主要方式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时间上划分,一般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系统学习、专题研讨等。培训主要以集中面授培训与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面授培训指在各省市相关机构的组织下,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对符合遴选条件的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培训活动包括主题讲座、线下协作活动等。例如,《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广州试验区天河试点区实施方案》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采用远程辅导教师集中面授培训与全员远程培训的方式。
网络远程培训指在各省、市相关管理机构的组织下,采取网络远程培训方式组织教师收看培训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利用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一般对教师学习时长、学习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例如,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全程采用远程培训方式进行。学员需按时、独立学习网络课程中各模块学习内容,每期学习时间40天。晋江市教育局开展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采用集中面授与远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面授时间为1天,由项目专家担任主讲;远程培训时间为35天,主要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海西教育网)和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网络培训。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内容和培训步调统一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组织者往往采用统一的培训内容和统一的培训步调,没有考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个体差异,而且难以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特殊岗位之间需求的差异,针对性不强。受训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单位部门、不同的年龄等,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能力,他们面对统一的培训内容反应各异,有的感觉学习重复,有的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有的感觉内容太浅薄。因此,设置统一的培训内容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学习。目前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任务式的正式学习,要求受培训的教师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或者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 达到固定的学时要求。这种学习方式不够灵活,无法适应教师的个别学习需求,受培训的教师往往会想出各种方法应付学习,这样的培训实际上没有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
2. 培训时间集中且时间较长
传统的集中面授式培训,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大多会选择在受培训教师的假期时间安排培训活动。这种形式便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交流,遇到学习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同伴或者培训教师的帮助指导。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集中培训的形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使得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作为成人,角色具有多面性,工作具有多样性,自身工作安排、家庭等原因使得教师很难保证在集中培训期间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网络远程培训也需要受培训教师在工作时间以外安排时间进行远程学习。而且,一些网络培训课程时间较长,无法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培训非但不能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反而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教师不愿意在休息时间花很长时间进行相关的网络学习,经常会出现为了应付学习课时而弄虚作假的现象。比如,统一时间用多台电脑播放教学视频,或者找代理机构或软件代替学习。
3. 培训设备不便捷
目前传统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 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小学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等几乎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在电脑和网络环境中进行。中小学教师任务繁多,可用于集中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少,但其零碎时间多,利用空间广,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由于电脑的移动性有限,教师想学习时并不一定有可用的电脑,这容易对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同时,由于电脑不便于携带,教师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浪费较多可利用的学习时间。
4. 培训交互方式单一
不论是集中面授还是远程网络培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集中面授过程中,培训教师基本采用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受培训的教师更多是聆听,信息传递为单方向的灌输方式。远程网络培训中, 接受培训的教师利用远程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但目前教师远程学习平台功能有限,加之培训组织管理不足,使远程培训平台不能实现良好的在线交互或线下互动。
5. 培训环境和教学应用情境分离
教师的工作实践性很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很多培训只关注了培训期间知识的短期内化过程,一个项目学习下来,短期内对教师触动较大,当回到学校真实教学环境中,曾经的项目培训所得便逐步衰减。这样的培训忽视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特征,难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自身教学技能提高的需要。很多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在回到实际工作环境后,未能像预期的那样应用培训所学改善教学行为,甚至过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培训前的状态。培训和工作是两种不同的情境,受训教师面对情境的变化,很难将培训所学顺利地迁移至工作情境中。因此,项目式的培训课程不能支持教师的常态化学习,难以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教师培训学习和教育应用一体化,是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移动学习解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学习者提供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通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比较,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它强调“及时学习”,因为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另外,它是对正式学习的补充,因此具有改变教育和培训方式的巨大潜力,正成为一种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所面临挑战的新模式。
将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合理应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能较好地弥补目前培训存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教师提供大量优质的微型化资源;移动学习设备的移动性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良好交互;培训环境与教学应用情境相关,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图2表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移动学习对策。
1. 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移动学习的一大特点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习者可以灵活支配时间,把握时空,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取知识信息,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在工作、生活或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或地点进行学习。这一特点就弥补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这一缺点。教师可以比较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地点,避免了因“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对培训效果带来的消极影响。
2. 为教师提供大量优质的微型化资源
移动学习另一大特点是“学习资源片段化”。移动学习资源一般是实用短小的知识点,移动学习强调在有限的、较短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且设计良好的知识内容或模块。这一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学习时间过长”这一局限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在空闲时间进行短暂的学习。
移动学习更多地强调非正式学习场合下的学习。这一理念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过程中的使用会丰富教师的学习方式,将整个学习任务细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轻教师学习负担,起到“积少成多” 的学习效果,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培训任务。
3. 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移动学习的学习形式是移动的,借助于一些便携式移动设备,在没有时间、地点的制约下任意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一特点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设备单一”的缺点。教师不再受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学习设备进行学习。
4. 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良好交互
移动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丰富的交互方式和良好的交互体验。
第一,丰富的交互方式。移动学习终端除了最常用的触屏交互方式之外,还可以实现拍照、录像、声音输入输出、GPS定位、重力感应、肢体动作感应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多方式的信息输入输出,与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相比,功能的集成性更强,使用更加便捷。移动学习的这一特点保证了移动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交互性的实现,使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与移动终端、学习同伴、培训专家等培训要素进行交互,提高培训效果。
第二,良好的交互体验。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的交互操作较为简单、及时且顺畅。良好的交互体验保证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多方向的有效传递与及时反馈,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将移动学习引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其良好的交互体验能够保证且有效提高教师的学习效果。
5. 培训环境与教学应用情境相关,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
移动学习活动是情境相关的。移动学习将学习者置身于可信的、适当的使用情境,依据学习者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设备,无论走到哪里都可实现移动学习,并使教与学真正突破时空限制,使学习发生在真实的自然、社会情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由于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实际教学情境就是学习情境,且这种学习方式方便快捷,缩短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
6. 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应当思考如何把终身教育的思想融入培训过程当中。传统的培训由于培训设备、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在培训中融入终身教育的思想,若将移动学习应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因其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培训将融入到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不仅能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这种方式去不断地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创造出对其整个一生都获得教育或自我教育的机会和可能,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结论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心得】推荐阅读:
202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09-2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汇报10-2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汇报09-26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研修总结06-14
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12-04
教育信息化能力论文10-13
教育信息化应用论文07-25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11-16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