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规教学要求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常规教学要求(精选8篇)

小学常规教学要求 篇1

为了能够全面贯彻和落实:“三步六环”模式教学,实施新课改也是更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常规要求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学生等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上认真落实,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双方共同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教师教学要有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要有班主任工作计划,教研组长要有学期教研组教研计划。

2、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要充实具体,既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反映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点,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明确,措施方案切实可行,书写工整规范。

3、学期教学计划必须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完成并送交教导处,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按正常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完成。

二、关于备课

1、备课要渗透新课程理念,要创新教法。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设计,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备课形式不拘一格,给教师留有空间。备课以实用为标准,不求形式上的统一。

3、教师可选用一定数量的经典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广大优秀教师设计出了大量的优秀教案,对于那些经得起推敲,适合“学情”和“教情”的教案,教师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经典教案”还应包括教师自己以前使用过的很成功的教案。当然,教师在使用这些优秀教案时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作必要的调整,使用后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备课要求(1)备大纲(课标)与教材。依据大纲(课程标准)搞清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序列,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保证传授的知识正确无误。(2)备学生。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和可能,确定教学目标、训练密度与方式方法。(3)备练习(复习)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设计练习题和作业。练习内容要紧扣教材,有针对性;练习形式要体现学科特点,有实效性。(4)备教学思路。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优教法,探求最优学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要体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三、关于讲课

1、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违者作缺课处理。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3、上课前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或其它物品,不许做与本堂教学无关的事(如接电话等),不能坐着上课。

4、教师必须到点上课不迟到,到时下课不拖堂。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5、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实物、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6、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7、教师做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参观等,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安全事项,考虑要周密,组织要有序。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讲清有关体育安全常识,不能放羊式教学。

8、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9、教师上课要努力实现各科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每一堂课的质量。每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应与时俱进,要符合新课程要求,并能随机应变,以学定教,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

10、课堂教学要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给不同学生予不同的发展,进行优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特色教育。

11、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12、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3、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氛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辅导学生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渠道,要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1、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尖补差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开辟第二课堂;对差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2、辅导学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需要。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辅导要遵循鼓励与表扬的原则,使学生愉快的学习,不断增强其自信心。

五、批改作业

1、作业布置

①严格按教育部的规定布置作业,控制好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严禁布置机械、重复和超量的作业。

②作业的设计上提倡布置自主性作业。即难度自选,数量自选,形式自选。A、难度自选——根据学习目标设计ABC三个等级的作业。分别体现学科综合能力的运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等。A级作业适合于程度较高的学生,B级作业适合于大多数学生,C级作业适合于程度较低的学生。

B、形式自选——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不同爱好、不同水平,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供学生自选;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练习,激励主动学习。

2、作业批改

①学生课堂作业一定要批改及时,除习作外,其余作业原则上当天或次日批改,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

②批改少用“×”符号,多用“______”、“?”等提示符号,多用激励性批语。评语有针对性、启发性和鼓励性,典型错例要记录,要及时反馈信息,切实做好订正工作,作业批改采用等级制,写清批改日期。

③加强作业讲评,每个教师要有作业批改记录,认真记载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及典型解法,帮助学生总结得失。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特别优秀的作业应在学生中传阅,有创见的应予以表扬、鼓励。

六、考核与评价

1、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察、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试、作业检查、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察,由教师自行组织;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2、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优、良、中、差)的评价办法。

3、单元内容教学完毕要及时组织单元测验,测验内容以大纲(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突出“双基”,体现能力,难易适中。

4、单元测验要及时批改、讲评,及时进行质量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等。

5、期末考试结束后,要认真填写成绩统计表,进行全面质量分析。书面质量分析含以下内容:考试概况、考题分析、质量情况、改进措施等。

6、学期结束要认真进行学期成绩评定。比例是平时占60%,期末占40%。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7、每次考核情况都要及时向家长反馈,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期末考试结束及时交各班主任记入学生学业档案。

8、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及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七、关于课改和校本教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2、各教研组每周按单元重点、难点,由教研组集体研究备课一次。

3、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集体研讨,互相学习、听课、评课,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有记录。每学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课改教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考勤奖惩。

4、每学期举行校级教学研讨活动8——10次,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教师要积极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任课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课。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

王张营小学

小学常规教学要求 篇2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首先, 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 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 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 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 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 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 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 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 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或者是有章不循, 有法不依, 各行其是, 各自为政, 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 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 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 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 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 第一, 整体把握教材, 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 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 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 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 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 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 认真编写备课教案, 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分条罗列, 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 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 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 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 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 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 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 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 找出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 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 由此类推, 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 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 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 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 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 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 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 有活动记录, 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 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 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 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 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 洞察教育的本质, 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 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 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 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摘要: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对于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大有裨益甚至必不可缺。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忽视教学工作, 疏于管理, 教学质量就会直线下落。如何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2, (35) :7-9.

浅淡小学英语教学常规教学 篇3

小学低年级学生也是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小学低年级开始英语的学习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形式,已成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又究竟如何开展英语常规课堂教育活动呢,笔者在实践中很注重这一环节的实践。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综合牛津英语的特点,对英语常规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制定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也是最初目标,最基本的目标。如果学生能对英语感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减轻幼儿学习的心理负担,使幼儿乐学好学。所以,英语老师要把握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学习环境,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生动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认知目标。语音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让学生正规的语音教育将对于以后说英语打好基础。心理语言学家证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在语音方面,与中学生相比,小学低年级的音域宽、精确区分语音的感受能力及语音的模仿能力与再现能力强,语音的可塑性大,负迁移小,易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是以听、说、读为主,让他们在语音的环境中深度熏陶,通过反复听、反复说,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形成语音定势。

3.社会适应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能用英语对话,能听懂简单的英语,主要是提高学会开口用英语的能力,即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用英语交往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培养交际的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常规安排

1.时间的分配。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与其它文化的时间是一样的,以一节课时间为准,小学通常在35分钟或者40分钟。

2.教学过的常规。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一般采用五个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恰当的处理这五个步骤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步准备。在时间安排上为2~3分钟,通过问好和热身,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幼儿学说英语的兴趣。热身运动的选择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长,可短,可跟着老师说,可自己说,也可以采取问答式的,最好能选择与本次内容相关联的热身运动,自己也可改编或者创编热身。只要幼儿感兴趣,喜欢说,就是合适的。

第二步复习上节课内容。时间安排上一般为2~3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或者复习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

第三步新授本节课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初学,时间安排上一般为5分钟左右,初步学习新课需要用到的单词或词句。新授的步骤主要为三步,第一步导入,导入要学的单词,并明义,对于句子来说,要从最后一个单词说起。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有的教材有光盘还可用光盘导入。第二步纠音,多用正确清晰的音去替代错音,尤其是差一点的学生一定要多鼓励,让他们大胆发音,对于长音、短音,可加一句话来提示。第三步领读,老师最好不要反复读说,以致让学生失去了跟读的兴趣,以领读3次为佳。

第四步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主要复习本节课新学的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为9~10分钟,通过不同的游戏操练巩固的过程,游戏复习的步骤为三个:第一步集体游戏复习,第二步分组游戏复习,第三步个别游戏复习。游戏的种类很多,从规模上可以分为:适合集体玩的游戏:大小声、吹气球、爬楼梯、木头人、一口气等;适合分组玩的游戏:金手指、魔眼、分小组比赛等;适合个别玩的游戏:开火车、传电、扔炸弹、大锤子等。以上各种类型的游戏可穿插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操作的游戏。

第五步布置作业。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有必要的,主要是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回家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比如在家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读,或者指读卡片,也可以与家长一起比赛,看谁读的好等。

【参考文献】

[1] 袁新萍.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教研),2011, (03)

[2] 孙亚莉. 反思新课改下英语课的误区 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革新,2007, (07)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要求 篇4

一、课前准备

1.认真领会《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各个年级段的总要求和评价建议。2.了解并熟悉全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具体教学内容,弄清全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在这一年段所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和这一年段对学生的评价建议。

3.全面了解所任班级的学生。要经常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有关的思想动态,尤其是摸清学习困难生的有关状况。

3.参照《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有关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包括: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总目标(可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来阐述);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4.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备好每一课时的教案。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5.新授、练习、复习、数学活动和单元练习、试卷评析等不同类型的课,都应有教案。每学期教案总数不少与教学实际的总课时数。

二、课堂教学

1.数学课的课堂教学应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成为师生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要积极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课堂上构建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独特见解。

5.注意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自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准时上课,按时下课。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坚持讲普通话;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7.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三、作业与测评

1.课堂作业应在课内完成。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中、高年级平均每天的课外作业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内。各年级还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并布置适量的课外实践作业。

2.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书写要求及注意事项。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每次作业时做到字迹端正、格式规范。

3.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不仅要看答案,还要看解题过程,并做到批改符号统一,成绩采用等级形式。订正时也要统一要求,订正及时批改,注明批改日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做简要记录,及时讲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作业可当面批改,给予耐心指导和帮助。

4.学习成绩考查应重在平时,除了笔试,可适当安排口试。严格控制测验次数。

5.命题必须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和学生实际,试题设计科学,题意表达明确,题量适中,具有适度的开放性。

6.对测试情况要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课外指导

1.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篇5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必有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检查、评价教学工作有据。我们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课程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我县实际,制定《丰都县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要做的教学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培养的设计,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有创新,有特色,必须从备课做起。

(一)备课原则

备课不可盲目进行,要达到目标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备课水平。因此,在备课中必须坚持做到六备、五有、五忌。

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具。

五有:有三维目标设计、有教学过程设计、有练习设计、有板书设计、有课后反思。

五忌:忌追求形式忽略效果,忽视备课的实效性;忌只备一种情况,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忌只备知识,忽视能力发展;忌只备例题不备练习,忽视教学的针对性;忌抄教材、教参、旧教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忌只备新授课忽视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操作课、试卷分析课。

(二)备课要求

1、备课标:备课要体现新课标理念,落实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备教材

(1)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

安排教学内容要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编排意图;既要注意沟通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又要沟通同一知识领域的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形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结构化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体系。

(2)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要充分用好教材上已有的、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暨要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课程资源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将可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教学内容在符合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的前提下,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精心选择设计练习。

根据教材编制的各类题型的要求,进行筛查分析,设计与新课相仿的基本题,加深理解的变式题,概括提高的综合题,思维训练的思考题。体现练习层次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注重练习的实效性。

(4)注重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无论是利用教材上的题材,还是补充、自选的教学题材,都应体现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的基本理念,努力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备学生:

教学预设应针对学生的实际。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数学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要了解本班学生数学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思维习惯。

4、备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

5、教案的编写。

备课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方案。因此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写出切实可行、真正能指导自己教学的方案。备课必须做到“三个”落实。

落实学期教学计划;落实单元教学计划;落实课时教案。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 课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备课方案具体实施的飞跃。因此,必须围绕“优质”、“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1、明确目标,切实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提高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2、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1)课题引入要简明扼要,能根据知识的生长点(或连接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的学习愿望。

(2)新知探究必须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教学程序的安排和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坚持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强化必要的学习结果;了解数学文化背景。

(3)能抓住关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探究过程要做到层次分明。

(4)信息反馈要及时,评价要体现多元化和多样化;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按时上下课。

(5)练习安排做到精讲巧练,使其有针对性、层次性,灵活多样,讲求实效。

3、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贵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因素处于积极状态,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选择教学方法的要求是:

(1)坚持以自己、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建立积极互动、信息多向交流的教学机制。

(3)坚持以学论教。让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克服只管教师讲得怎样,不顾学生学习效果的倾向。

4、教学基本功

课堂使用普通话,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简练,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板书工整,布局合理;使用教具准确熟练;反馈信息的处理得当,评价及时到位、多元。

5、人性化管理课堂

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促使学生认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保证。建立课堂管理制度,一是要体现全面性,包括从上课开始前如何作好上课的准备,在课堂学习中如何听教师的讲解与同学的发言,如何参与讨论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使学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不什么。二是管理制度应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制定,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同,为他们所理解。三是管理制度应体现人性化,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学生出现违背管理制度时,教师既要作出适当的提示和教育,也要从儿童的角度着想,给予理解和宽容。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合理的作业既要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也有利于露头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布置课外作业。

(一)布置作业的要求

1、课堂作业。学生的课堂作业,一般先以教材上的习题为主,教师设计为辅。作业量要适当,目的性、针对性要强,并在课内完成。

2、课外作业。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作业;

二、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5分钟,四年级不超过2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30分钟,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的休息时间和参加其它活动的时间。

3、要注意分层要求,不能长期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同样的份量和难度要求的作业,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

4、作业形式应的多样、灵活,要求要明确。严禁用作业惩罚学生。

(二)作业批改方式和要求

1、作业批改方式

全批全改;重点批改;当面批改;抽查批改;互相批改;自己批改;

2、批改作业的要求

(1)课堂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课外作业采用重点批改,抽查批改等。

(2)当天作业当天批改,不欠帐;有典型错误分析记录。

(3)批改作业要认真、准确。批改符号要明了,利于学生判别。

(4)批改作业的符号用法。正确用“√”;部分有错用“半钩”;并用“~”标明错误之外;全错用“×”;运算不合理用“?”;没有带单位名称用“()”。

3、教研组(备课组)对本组教师的作业质量和批改情况,每月要普查一次,并上报教导处,与过程管理挂钩。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帮助,培养和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补充,既是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又是培养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1、辅导必须有计划,有措施、有目的。

2、了解学业学困生,定时给学生进行热情耐心的辅导,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每学期家访不少于2次)。

3、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富有思考性的题目,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成绩考核

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的成绩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适度的考试和成绩评定,能为检查教学效果以及确定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因此,成绩考核必须做到正确可靠。对学生的成绩

考核一般采取平时考查和测试形式进行。

1、考核的要求

全面考查、正确评定。做到“四结合”。

(1)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相结合;

(2)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

(4)口试、操作与笔试相结合;

2、考核的形式

(1)平时考查:课堂提问、课堂答问、课内外作业、参加各类竞赛、小制作、小论文写作、平时学习表现等。

(2)阶段性、终结性测试:遵循课标、依据教材、注意基础、体现能力、内容广泛覆盖面在80%以上、难度适中、容量适当、形式多样,(如:口试、笔试、操作形式出现)。低、中、高难度题比例为7:2:1,并要根据“双向细目表”命题。

(3)学生学习成绩的记载要根据平时考查、单元测验、期末考试情况来评定学生成绩。

(4)考核后要进行质量分析。内容有:①试题范围、知识点、目标、各章节比例;②试卷分析统计;③学生得分统计;④错误情况、基本概念、技能解题格式、方法知识迁移;⑤产生错误原因;⑥采取的措施。评价分析后交教导处留存。

(5)严肃考风考纪,严格监考、阅卷、评分、质量评价纪律,以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考核内容、考核方式都要根据学生基础、教学条件等情况进行实施。

六、教学研究

1、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间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说讲评研、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交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时要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状态、了解学习效果、分析学生的作业等办法,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开展研究;要把通过反思形成的理性观点再次运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并形成相应的经验文章,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

3、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是一定阶段内对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得出对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性的结论。它是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总结教学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学工作总结其重点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

教学工作总结要求要做到:①的概况;②有理念学习与应用;③有教学业绩包括教学效果(学生成绩、获奖情况,学生成绩平均分、及格率、成绩分布等指标进行纵横比较、分析说明)、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转化学困生和钻研教材等)、教研教改成果(专题研究,以发表、交流的研究文章及教改实验成果等);④有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篇6

快乐 参与 热情 鼓励 高效

一、备课

英语教案编写的构成要素

A.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一般要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你想你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习什么内容, 让他们学习一种技能,一件事实,一个概念,一种态度还是一种观点 2)你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3)你打算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4)你觉得哪种教学方法最合适

5)你用什么形式检查或评价你教学的结果

B.考虑了这些问题之后,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具体设计一堂课,编写教案: 1)确定教学目标

2)选择要教的语言项目 3)划分教学活动的阶段

4)设计每个阶段中的各种活动

C.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即用可以观察得到的学生行为的语言来表述;2)安排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情况,如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兴趣等;3)安排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到课堂空间的大小,学生可活动的范围等,尽量减少组织方面造成的干扰;4)时间分配要合理,如新旧内容所占的比例,讲解与练习的时间比例等.5)教案一般要求是每次备一个单元,要求用英语.二、课堂教学步骤(五步教学法)步骤一:复习

1.复习的作用 温故知新,防止遗忘

2.复习的内容 日常用语,词汇,语音,句型和句式,已学的语言材料等.3.复习的形式和方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a.帮助记忆(表演,实物,模型,玩具,图片)b.通过复习,呈现新课内容 步骤二:呈现 1.呈现的形式

学生表演,借助动作姿势和表情,利用事物或图片,模型,玩具等,利用图表,简笔画,利用卡片并听录音,猜谜提问或动作演示,用唱歌等其他方式创设情景.2.呈现步骤的应用要点

a.目的性,针对性;关联性;直观有效性;趣味性.b.教学语言要清晰,学生对学习内容明了.步骤三: 操练(Drill)目的是accuracy 1.几种常用的操练组织形式(分排或分行练习,两人小组练习,小组活动,连锁操练等)2.操练步骤的应用要点:(目的性,合理性灵活性,明确性,广泛多样性,准确性)步骤四:练习Practice(目的是要求 fluency)1.练习的目的和教师作用

a.训练语言流利程度 ,试着独立使用语言 b.提供机会,辅导鼓励;裁判.2.练习步骤的应用要点

(形式多变,重在交际创新实践,新旧联系紧密,组织合理)步骤五:巩固

1.巩固的内容(每课所学的语言内容,课堂练习册的内容,布置家庭作业)2.正确理解五步教学法

a.各个步骤密不可分, 交叉进行, 融为一体的.b.把握教师角色的转变.三、上课自我和对问题列表 [课前] 1.我明确了今天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句型)吗? 2.我的教案中写清楚了每个教学环节与活动了吗? 3.我准备好了今天要用的教学材料和物品了吗? 4.我提前一两分钟进教室了吗? 5.我微笑地用英语问候学生了吗? 6.我关注并记录学生的缺席情况了吗?

7.我在黑板上的一侧用英语写了今天的日期和天气了吗? 8.我开始上课前领学生唱一首英语歌了吗? [上课] 1.我用教具、图片或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课学的主要句型吗?

2.我让学生打开书集体朗读前一课中的一两个重要部分吗? 3.我是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示范呈现新的教学信息吗?

4.我是按听说领先、直观表义、交际运用、读写跟上的顺序呈现教学信息的吗?

5.我肯定全体学生都听清楚了单词、句子的正确发音和语调了吗? 6.我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英语强调了新教学信息吗? 7.我让部分学生作助手、参与教学示范了吗?

8.学生学会说一些语句时,我把说英语的机会充分让给尽可能多的学生了吗?

9.我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使用规范清晰的英语课堂用语吗?

10.新句型教学过后,我让学生用说唱的和歌曲的形式强化巩固了吗?

11.我充分运用了小组活动的策略操练所学的内容了吗? 12.我在一堂课中,变换了几次不同的教学方式了吗?

13.我在教学中顾及全体学生并使他们都处于积极参与、有事可做的状态了吗?

14.发现学生走神时,我用合适的任务(如回答问题、朗读、表演等)提醒了吗?

15.学生用中文向我提问,我还是设法用英语回答了吗? 16.我有选择的重点操练课本中的部分内容了吗?

17.教学中我是尽量避免批评指责、多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吗?

18.课间休息时,我逐个面批学生的书面作业或找几个学生了解掌握情况了吗?

19.我严格按照时间上下课,并在放学前让学生明确了回家作业了吗?

20.我以唱歌的形式结束今天的课吗? [课后] 1.我随即抽查学生对所教内容掌握的情况了吗? 2.我向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了解了对今天课堂的评价了吗? 3.我及时了解分析了课堂中不认真或不积极学生的原因了吗? 4.我标记下次上课时应该首先复习和强化的教学要点了吗? 5.我总结反思今天的得失教学、并把心得写在备课本上了吗?

四、作业

英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时英语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能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

(一)作业的书写要求

1、作业本要求

1)作业本封面的书写要统一。封面左上角写明作业的类别:抄写本、听写本、综合练习本,同时标明是第几本,封面上分别写明校名、班级、姓名。

2)学生要养成爱护作业本的良好习惯。作业本要求干净、平整、无卷角、无破损。不撕扯作业本上的书写用纸。作业本未使用完,不准随意更换,写完的作业本交给老师保管,以便中心小学的领导检查。

2、书写格式要求

1)每次作业(包括教辅资料、小测试)要在右上角写上日期、次数(分类统计)。

2)书写一定强调用教科书上手写体字型。3)单词抄写每行4-5个,单词下方写上中文意思。

3、习惯培养要求

1)培养学生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要求。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大声朗读及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良好习惯。

(二)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求

1、作业设计要求

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作业量适中。每个模块必须要有一次用A4纸打印或复印的小检测,教辅资料的必须全收全改,题目可以有所选择。早读晚读要布置具体的口头作业。

2、作业批改要求

1)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批改符号规范、大小适中。对的打“√”,错的打“×”,并用红笔画错处。错题督促学生订正,写在作业的下方,教师要复批必要时进行面批。

2)对作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课上侧重讲评,并把它记录在备课本上在课堂上、小检测上多多训练。

3)教师批改作业的书写要有示范作用。作业批改的等级用数字来表示(数字的书写一定要规范),写在作业下一行的右下方。对书写好的或有进步的作业要有鼓励性的语言或符号,可以是“Good!”、“Very good!”笑脸、大拇指或贴纸等等。然后写上批改日期(最好能是用英文)。

小学常规教学要求 篇7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1 . 1教学常规的意义

所谓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而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

课堂教学常规,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课上对学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人的生活世界都需要一种制度、一种规则的制约,课堂常规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这样的习惯中适应。

课堂教学常规,不仅是课堂安全的需要,还是体育课堂安全保障。体育课的最大特点是室外运动,具有一定的负荷和运动强度, 在人体运动时,要遵循从小到大再到小,从弱到强再到弱的运动负荷过程,这样才能避免机体的不适或受伤。而且,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玩的心思特别重,喜欢打打闹闹,互相开玩笑。而体育课上同学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相互间“交流”的机会多,这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玩乐场所,制造出许多的安全事故。如果有了体育课堂常规的制约,同学们就要有所收敛,有所顾忌,能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课堂教学常规,它也是为了新学内容的需要。新旧知识在条件反射机制的作用下建立一种联系,让新知识、新的运动能力在这种联系中建立或提高,比如某些专项活动的目的就是如此。

1 . 2教学常规的分类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

课前常规有:制定教学计划、备课、检查场地器材、处理请假、教师候课。

课中常规有: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点名或清点人数、宣布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用佩带物、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准备活动等内容。

课后常规有:收拾器材、课后总结。

2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构成

2 . 1课前“自由”准备

记得区教研员曾在一次培训中很严厉地批评现在的体育老师。他说:“体育教师上课的内容和备课内容不相符,有些老师更是连课也不备。很多时候上课铃声响了,还在想我这节课该上什么, 没计划、没备课怎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怎么提高教师的上课水平……”而且,出具了本区内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备课的情况分析。在所调查36所小学有28所学校的体育教师每学期都制订教学计划,有9所学校偶尔制定和从不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出教学计划后,能按计划进行教学安排的只有8所学校,只占24.4%。中学情况要好些,大部分学校能制定教学计划,但制定出教学计划后,只有45.15%学校的体育教师能按计划上课。中小学只有1/3的教师能按教案授课,有26%的教师部分按教案上课,有82.3%的小学、61.8%的中学体育教师不按教案上课。

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体育教师没有按照学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师的随意性非常普遍,出现了计划归计划,备课归备课,上课归上课,三者毫不相干的状况,教师所备好的教案,其实都是一篇篇没有经过检验的备课方案。没有课前预设,怎么可能有课前的场地、器材准备。况且,给学生上什么内容都是课前临时决定,教师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长此以往,伤害的不仅仅是教师本人,更可怕的是学生的健康也将淹没在我们手里。

在这种“自由”、“自主”下,学校体育常规、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人体运动能力发展规律正在被淡化,如:课堂教学前的钻研教材、制定计划、备课、场地器材准备;课堂教学中的集中、整队;体育教师的口令、示范;运动技能和运动负荷;学生考核;课后的小结、整理、教学反思等等。这就造成体育课松散、组织纪律缺乏,运动技能含量下降,教师示范不到位、口令不清晰,学生运动负荷不足、运动能力下降。

课程改革重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加强常规管理、关注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我们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的意义,应采取多种形式落实课堂教学常规。

2 . 2课中“自由”现形

体育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各地市区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特色和本人特长,依据课程目标,自己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这也使得许多体育教师始终觉得:“学校体育是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在的体育课没有规定内容,怎样上都可以,也不需要教什么,反正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得到健康就可以了”。严重曲解了新课程的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等基本理念,特别是“放羊式体育教学”、“披着新课程的外衣”粉墨登场。他们还振振有词的说:“羊要获得健康,关键在于有一片肥沃的草地,让它们自由自在分享。学生要想获得健康,就在于有良好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械,让学生尽情活动、愉快运动”等等。

现代教育倡导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展,还倡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因此就说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放任自由跟着感觉走,这是很不负责任的。现代体育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提倡学生活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绝对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优化策略

3 . 1加强督查, 落实课前常规

首先,学校要组织体育教师在每学年初,学习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钻研体育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 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与讲稿方能上课。教师不能随意调课和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内容,如遇特殊情况需调者必须预先取得教务处同意。因故确需变动计划内容者,如与其他教师教材冲突,必须经与相关体育教师同意。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前要布置好本课教学内容中所需要的器材和场地设备,进一步熟悉教材内容,等候学生按时上课。

其次,学校教导处要做好教学常规的督查工作,要形成制度。如,定期的每月一次的检查,或临时的推门听课、常规检查。查教师备课,查教师理论学习、教学反思等。还要进行学生座谈,调查教师执行教案情况,有无挪课情况,有无随意调课情况等。把检查情况与教师考绩、评职挂钩,督促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真正把课堂教学常规落到实处。

3 . 2言传身教, 落实课中常规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会影响到学生。因此,课堂常规教师首先要执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从服装、语言、动作、精神面貌等方面注意做出表率,寓教育于常规中。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做执行常规的模范,更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体育教学课堂常规的建立。

(1)抓课堂,立常规。通常在学生最初的几节课中就要把教学常规“抓实”、“抓准”、“抓住重点”,以后在每节课中都要融入常规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所谓“抓实”,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制定任何一项规定后,必须严格执行,并且贯彻到每节课中,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利用第一堂室内课让学生清楚你的上课常规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所谓“抓准”,就是先挑选一些适合学生的常规要求,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建立基本的教学秩序,保证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抓住几条比较适用于刚开学孩子的常规内容,如上课前排队到达操场、集合整队快静齐、轻便的服装、听课习惯和练习要求等,做到每节课都检查,及时评比反馈,树立学生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的意识,通过反复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抓重点”就是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来解决。

(2)抓方法,重效果。要把常规训练渗透在体育课中每时每刻, 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也不可能时刻都提醒学生,因此在课中要善于发现省时省力的有效方法,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又能训练学生良好的常规。如巧用哨音来指挥学生练习,我在上体育课时, 首先规定几种哨音,一短声是开始练习;两声是停止练习,原地站好;一长声是集合哨音,快步走过来看教师手势站队。学生熟悉哨音后形成条件反射,训练后的效果很好。当然教师在规定哨音之后就要坚持在课中执行,不要随意改变哨音,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培养学生活泼而有序的良好习惯。

(3)抓不懈,成习惯。学生通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 ,就可能产生懈怠散漫的情绪,我们一定要经常进行强化,把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一些习惯进行有效的强化,让一些习惯在强化下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如:在进行耐久跑学习时,装病、不尽力、影响其他学生练习等消极情绪,这时教师就可以弄清原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一下惩罚,就可以起到引起全体同学注意的作用。

(4)抓评价,建氛围。每个学生的努力后都希望得到老师好的评价。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练习中,把遵守教学常规的学生记录下来并及时地给与评价和鼓励。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表扬、一颗小红星,可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表扬。总之,对学生的每一种表现都要尽快的进行评价,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要告诉学生,好的继续努力发扬,坏的及时进行改进,不要重复犯相同的错误。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 3及时反思, 落实课后常规

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一、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主要表现

为保证学校体育课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学校校实际情况,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主要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

课前常规——

1.穿轻便有弹性的服装和轻便鞋上课,不穿有碍活动的衣着(如紧身衣裤、大衣、拖鞋、高跟鞋、皮鞋等)上课,冬天不戴口罩、手套、围巾上课,夏天男生不打赤膊,女生不得穿裙子上课。

2.衣袋里不装有影响安全的物品(如玩具、小刀等)上课。

3.预备铃响后,要立即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体育委员负责整队,点名清点人数。

4.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因故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事先要向老师请假。

课中常规——

1.上课铃响后,全体学生立正站好,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做与课内要求无关的其他活动。

3.严格按老师规定的队形顺序,动作的技术规格要求,重复次数和组数进行练习并按规定的信号或手势进行轮换。

4.专心听老师讲课,细看动作示范,积极开动脑筋,理解动作要领。

课后常规——

1.认真听好老师的课堂小结。

2.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3.养成自觉、科学锻炼的习惯。

4.协助老师收还器材,妥善保管。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实施的必要性

1.首先,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都很薄弱。体育课在室外进行,要进行身体练习,有些运动项目有身体接触或者与器械接触,无论哪种练习方法,都有意外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这些都需要有严格的纪律作为基础。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如果不能按规范要求自己,不能用统一的思想标准约束自己,体育课将无法顺利的进行教学与练习,就可能产生体育伤害事故。

2.其次,体育教学组织可采用有队形的练习方式,也可采用无队形的练习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练习方式要根据上课内容 、上课类型 、学生情况等而定。组织形式不在于外表用什么方式,而在于收到的实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节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应是收放自如的,如一节排球课,教师在发出练习的口令后,学生能够迅速地散开,有秩序的按照要求练习,一旦听到教师发出停止练习的哨音或口令后,全体学生立即将球拿住,停止练习,看着教师,一旦教师发出迅速成四列横队集合的口令,全体学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集合。

3.再次,新的体育课程的课堂常规与过去不同:过去的体育课堂常规比较固定,千篇一律。如第一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堂内容。第二部分,集体做准备活动。第三部分,主教材内容。第四部分,整理放松。第五部分,小结。而现在的课堂常规比较灵活,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一节练习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入开始部分: 课前老师在小黑板上写好拿呼啦圈做准备活动的三条要求:每人拿一个呼啦圈做准备活动,自己练习呼啦圈,练习时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损坏呼啦圈;听到哨音后迅速拿呼啦圈到教师面前成半圆形集中。这样安排开始部分,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我的“步子”进入主教材的学习。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手段与方法

1.明确提出要求,严抓课堂常规

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上反复强调体育课堂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课堂常规各项规定,并按照要求组织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穿好运动服、运动鞋,处理好有碍运动的物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主动配合教师准备好上课的器材,下课归还器材,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参与态度:出全勤、出满勤。服从配合:一切服从配合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的管理,集合整队要快、静、齐。学练认真:认真学练,上课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防止伤害事故: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放松活动,防止体育伤害事故。完成考核:参加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的考试,自觉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经常坚持锻炼。

2.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课前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一般提前3到5分钟,布置好上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遇到特殊项目,根据需要,还可以早一点到达。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激励方法促进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练习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安全教育,采用防止伤害事故的各种措施:如长跑教学中的控制步频与步幅,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游戏教学中严格执行规则的要求与品质的培养,在体育竞赛中,加强对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

3.有意识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不遵守纪律,甚至出现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象都属正常。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既要严肃批评,又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实施规范的体育教学,保证有秩序的体育教学,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作保证,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创新,都离不开严格的课堂常规。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常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体育课上只有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密组织教学,细化课堂常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嵇明海.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3]体育教学[J].首都体育学院,2012(7).

上一篇: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范文下一篇:光伏电站项目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