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通用11篇)
《湖 心 亭 看 雪》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2、学习文中白描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构思布局的妙处。
过程和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译读、品读、背读、联读依次贯穿整个课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情怀。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学习白描手法,解读作者痴心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悠远脱俗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课文
2、课前播放有关西湖十景的短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才大家欣赏了美丽的西湖十景,你知道哪些有关西湖的诗句呢?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是啊,同学们,诗人的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诗人的心中有一份牵挂,他笔下的西湖就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张岱(屏显作者简介)走进西湖,在他的笔下,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西湖又牵系了他怎样的心灵絮语?带着这些疑惑,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陪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板书课题、作者
二、译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文言文,首先就要做到准确译读。(屏显)老师先将课文范读一遍,大家边听边标记出容易读错的字。
2、师范读。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那这些生字谁来一显身手读一读?(屏显)
点名读(屏显)齐读
3、接下来请大家自读课文,仍是要求“不动笔墨不看书”,标出你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点名问、答。
出示四组句子,点名答。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有痴心相公者。还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欲三大白酒杯
上下一白全
惟长堤一痕一条
是日更定这
是金陵人是,表判断的词
4、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这次的要求高了一点:老师觉得这篇短文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错误,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明明还有舟子,为何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老师和同学们的想法是不谋而合,可张岱这篇文章几百年来一直很受人们的推崇,到底孰是孰非,咱们还是将课文仔细推敲后再作定夺,怎样?
三、品读: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还没听大家齐声朗读过课文,老师能有这个耳福吗?现在大家便用心地将课文齐读一遍,注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同时还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作者形象的字。(痴)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首著名的诗,最后两句是“都云作者痴,谁是解其中味?”我想这大概也是张岱独立天地间心中的独白,现在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味作者的一片痴心。“痴”,通俗一点讲就是傻气,呆气。大家再自由地读两遍课文,然后思考一下,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他特别的“傻气,呆气”?
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还去看雪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
点名读、评价、齐读。
想象一下,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应是怎样的?书上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描绘?(“绝”从心理感受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大雪的威严,大雪后一片寂静,天寒地冻,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找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来概括。(万籁俱寂)冰天雪地,人鸟俱绝,就是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张岱驶一叶扁舟前往湖心亭看雪,可见他的确是个“另类”。刚才我们是从张岱的哪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痴行)
3、痴人就是痴人,连他眼中的景都是怪怪的,不信你把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找出来。①学生找写景句
②师问:古人写文章提倡简洁,老师觉得这个句子不用三个“与”字,句子更简洁,张岱这个老夫子是不是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③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④学生齐读两句,讨论。
⑤明确:连用三个“与”写出了天云山水在雪的覆盖下已茫茫融成一片,突出了天地苍白,阔大辽远之势,让人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的感叹,“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生发孤独落寞之感。
⑥出示: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
⑦学生齐读。
⑧学生讨论
⑨明确:前句描写的景物由大及小,后句由小及大,且前句量词的使用富于形象性,如此一来,景物随视线渐渐变化,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前进,展现微妙而灵动的意境,表现作者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已”不能去,与天地相比,堤也好,亭也好,舟也好,人也好,都是微不足道的,又一次表现了作者追求悠远脱俗的人生。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发现的“矛盾”是张岱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吗?是因为张岱此时已心无旁鹜,完全融入此情此景,心中已无外、无外人,天人合一了!
⑩讨论:这两句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用白描手法,虽寥寥几笔,却创造了一幅空灵绝美的画面,同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由此处的景物描写解读到作者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屏显: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它重在以形传神,一个重形似而求神似。教师举《天净沙 秋思》为例介绍白描。
⑾大家用心齐读这两句,你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一幅天地茫,不染纤尘的雪景园!(学生齐读)(痴景)
4、好一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雪景图,简直让人不敢高声语了!可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却偏偏笔锋一转,来了一段喝酒聊天,正是一樽还酹江雪!热闹是热闹些了,但这样会不会把前文描绘出的意境给破坏了呢?咱们先来看看双方见了面,心情如何?(大喜)说了什么话?(“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喝完酒后还知道对方是“金陵人”“客此”)用什么语气读出这句话?你认为此人是指哪一类人?(雅兴、雅情、性情中人、清雅脱俗,任性放达,我行我素)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几位同样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之人,在短暂的相聚后即匆匆而别,如此异于凡人的举动令一旁的舟子,禁不住喃喃自语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如何来解读这颗痴心呢?现在请大家讨论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是舟子对张岱的评价。那么,你认为张岱是个怎样的痴人?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①“强饮三大白而别”A、本不善饮,但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可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B、饮后就别,情绪由喜而悲,生发人生聚散之感慨。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表现了张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沟通,而对方的身份地位全不放在眼里,是个清高之人。
③作者写此文时已是清朝,但在本文开头第一句仍用明朝的纪年方式,表现了作者用这样特立独行的“痴”,化谴心中无可挥去的愁绪。
问题二:文题 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二段却详写了湖心亭奇遇?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①奇遇发生在雪中,是看雪行动中的延伸。
②情景交融,反映了作者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③写景又写人,叙事与写景抒情融合,使文章一波三折,富有情趣。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痴行痴景的解读,走进了张岱通位痴人的痴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的“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的痴,“小舟从北逝,江海寄余生”是苏轼的痴。和所有在现实中不能自由呼吸的文人一样,对张岱来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痴”寄寓的是政治上的失意;那么,张岱的“痴”则有失国之痛,同时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雅情雅趣。其“痴”痴得可爱,痴得洒脱。(痴心)
四、背诵: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学习经验。如何有效的背诵古诗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背诵。根据本文板书,你认为采取哪种方法最有助于记忆这篇文言文?现在就给三分钟给大家准备,有信心完成任务吗?注意文章先是描写作者的痴行,再是痴景,最后是一群痴人的痴心。开始!
点名背、齐背,让我们一起深情背诵课文。
回顾刚才学习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屏显)。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同一种风格的文章了。
五、联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同学们,千百年来,雪,燃烧了多少诗人的激情;雪,又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心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放声朗读,走进雪的世界,奏响雪的华章!
六、作业布置
一、紧扣“看”字赏雪景
1.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 人鸟声俱绝, 这既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之大, 又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 作者为何在此时“独往”赏雪?那么, 他在湖心亭欣赏到了怎样的雪景呢?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能够找出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 天与云雨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理清景物的层次
这两句从描写角度上, 又存在差异。前一句从整体入手, 总写雪景。同时, 三个“与”连用, 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 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后一句则采用白描手法, 具体描绘西湖的堤、亭、舟、人等景象, 笔墨精到, 情致毕现。这些景物在在大雪覆盖的特定环境下, 给作者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感受。而“粒”为最小, 茫茫天地间, 赏雪的主体人竟如此渺小, 在鲜明的对比中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 以及“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感叹。寥寥几笔, 却充满张力, 摇曳生姿, 饱含诸多变化:长与短, 点与线, 大与小, 动与静,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回顾马致远的《秋思》, 白描手法非常明显: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看似简单的景物排列组合, 却完美塑造了一幅天涯游子图, 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进一步启发学生归纳白描手法的特点:自然质朴, 不事雕琢。
二、紧扣“痴”字悟痴情
文章第二段, 作者笔锋一转, 由写景转入叙事, 叙述湖心亭奇遇。此时此地此景, 还能遇见游人, 那两人“大喜”, “余”何尝不是大喜呢?“余强饮三大白”真乃“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啊!他们一见如故, 谈话间有心灵的沟通, 有雅情雅致的互赏, 他们完全陶醉于雪景, 忘却了询问身份, 远离了尘俗。
舟子对他们的评价是“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个字概括便是“痴”。舟子为何说赏雪者痴?舟子认为张岱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喃喃”二字, 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那么, 怎么理解“痴”的含义呢?
一是痴于景, 在“大雪三日, 人鸟声俱绝”的恶劣气候环境下, 在“是日更定”时刻, “独往湖心亭看雪”;
二是痴于情, “雾凇沆砀, 天与云雨山与水, 上下一白”。在舟子看来, 这有什么好看?不如在家烤火聊天, 喝酒吃肉, 玩牌娱乐呢。舟子对张岱“痴”的评价, 正体现了俗人之见。作者无意于嘲讽俗夫, 却巧借俗夫之语与雅士之言正反对举, 使雅俗互见。这与上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相互映衬。这在常人眼中是痴举, 但此“痴”字饱含了多少避世的忧愤和孤傲的情怀啊!
张岱为何对这样的雪景有这样痴的行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论文先知人, 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他出身仕宦世家, 少时为富贵公子, 爱繁华, 好山水, 喜音乐戏曲, 明亡后不仕, 入山著书贫寒而终。他是一个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 是一个悠远脱俗之人。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这样的人在世俗间毕竟是知音难觅啊。因此奇遇知音之开怀强饮之愉悦, 岂是一芥凡夫俗子舟子所能体会的?这一思想在第一段中的“独”字得到印证。明明与舟子同去, 却说“独往”, 在他眼里, 舟子与他不是同一类人。
由此看来, 所谓“痴”, 正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孤标傲世、超逸脱俗的情怀。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 溢于言表。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
是日,更定矣,余拏③一小舟,拥毳④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⑦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⑧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 释]
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年号。②绝:断绝,这里是“噤绝”的意思。③ :ná,同“拿”,牵引,这里当“坐”讲。④毳:cuì,鸟兽的细毛。⑤沆砀:hàng dǎng,沆,广阔无边的样子;砀,广大。⑥芥:jiè,这里是“微小”的意思。⑦白;这里是“杯”的意思。⑧金陵:今江苏南京。
[赏 析]
这是一篇写赏雪的小品。不到二百字,却写得情趣盎然,神采飞扬。
开头两句交代时间、地点,看似闲笔,却不动声色地引出下文,并从听觉入手,形象地透露出大雪封湖,天寒地冻,寒气逼人的强烈信息。一个“绝”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似乎连空气都冻结了,人与鸟受冻,畏缩巢室,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与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下文写“我”更深人静,顶风冒寒到湖心亭赏雪巧相映衬,形成强烈反差,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第二段具体写看雪的时间、装备和雪境。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描绘了一幅湖山雪夜水墨画。作者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堤到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动静结合,层次清楚地描绘出天地茫茫,浑然难辨,物我相融的佳境。这是一幅湖山雪夜朦胧的水墨画,也是一首严冬雪夜梦幻似的抒情诗。三个“与”字,写出了天、云、山、水的动态,四个“一”’字展示了天地相融,茫然一体的美感。而“痕”“点”“芥”“粒”更让人叫绝,既写出了视觉的移动,又表现了景物渐趋于小,竟至微乎其微,让人浑然不觉的感受。使人顿生人在天地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感叹。
作者还移步换景,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被邀勉力喝了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
结尾作者借舟子之口,画龙点睛。舟子的大惑不解,为文章平添了无限趣味,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突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阅读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
②是日,更定矣( )
③惟长堤一痕( )
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⑤是金陵人,客此( ) ⑥及下船( )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湖上焉得更有此人
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写堤、亭、舟、人?
②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能够直接表明张岱不善饮酒的是《龙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冻,以酒御寒,理应多喝一些,而张岱却是“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来张岱的确不是一个善饮之人了。
(一)课文中的语境
那么,这样一个不善饮酒之人在文中的“强饮”就可以完全理解为“勉强地饮下”吗?我们还可以就这一词语出现的语境进行分析。
课文共两个自然段,在第一段“赏奇景”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在景中也可看到作者已将烦心琐事抛于“雾凇沆砀”之外,才能寂静中稍带惊喜的心境绘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一幅唯美的水墨画。
第二段 “遇知音”中,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更定之时,“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有了赏雪时的惊喜心情作为基础,此时作者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作者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视对方为有同样生活情趣的知己,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亭中人的惊喜之情。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把“强饮”译为“勉强地饮下”,理解为“被动的、没办法地饮下”就不符合作者情感的表达了。
究竟“勉强”为何意,《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或“不是甘心情愿但努力地做”。张岱的确不擅长饮酒,但有遇到知己的惊喜之情确实想表达出来,即使能力不够,还要尽力地做。因此以“尽力地饮下”解释“强饮”,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教学目标:
1.品词赏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作者复杂而特殊的感情。
教学过程:
作者看雪的行为,在舟子看来是一种“痴”,文中从哪些地方看出张岱的“痴”
1. 找“痴行”
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从听觉上写雪后景色,写出了雪后冰天雪地,万籁无声,森然的寒意。
“独” 独自一人,不随流俗,内心孤独
2. 品“痴景”
“天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出了万物融为一体,苍茫的氛围。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浩渺的宇宙中,人﹑物显得很渺小。作者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寄情与山水,痴迷于山水。
3. 议“奇遇”
相遇之后的心情如何? 大喜。
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试分析?
找痴行不入俗流内心孤独
品痴景寄情山水 痴迷自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重点】
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你看,这些雪后西湖图片(出示PPT),雪后的西湖多美!下面就让我们随张岱去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欣赏别有情趣的雪景。
二、朗读课文
1、推荐读。(读准字音)
2、听录音跟读。(读出节奏)
3、自由朗读。(读懂文意)
三、整体感知
请概述作者看雪的经过。
四、研读课文
问:“痴”为何意?
“痴”在中国艺术中,常被用来指创作中最动人,最不可解,执着而又专注,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境界。“痴”是一中本真自然,特立独行的个性。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读出“痴”。
1、“痴”于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穿插是、更、焉等词教学)
追问:从张岱的这些痴举中,你觉得张岱有着怎样的情趣?
张岱痴于行(与众不同 不随流俗)
过渡:前往湖心亭时,张岱看到了什么样的景?
2、“痴”于景:
找出文中的雪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齐读,疏通,再齐读(穿插
一、白、芥、粒等词的理解)
讲: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张岱笔下的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中你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小组合作交流)
明确:
(朦胧、寂静、空旷、辽远、阔大、混沌、依稀、恍惚、茫茫、悠远等感觉;读出作者孤独落寞之感。)
比较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资料介入:(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 张岱《西湖梦寻》)
体验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当堂背诵写景句,并抽查落实。
小结: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置身其中,张岱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学生再朗读体味)
张岱痴于景(孤寂落寞 思考人生)
五、总结
经过这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作者的痴。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趣。
六、你的积累有多少
(白、一、更、是等一词多义)
(俱绝 惟长堤一痕 一芥 大喜 及下船 客此等)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老师们将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锁定于“晚上八点光景”, 应该是因为教材对“更定”有这样的注释: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从“更定”来看,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是没有问题的。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那么张岱看雪是“初更以后”还是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 ?恐怕看原文所述内容后再来定夺比较好。
凌晨5点左右, 冬天的这个时间天色虽然还有些昏暗, 但是天地中的事物在雪的映衬下应该是可以依稀见其轮廓的。文中“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说这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景图。作者的描写很符合这个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冬天晚上八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天色很昏暗了, 目之所及很是有限。也许大雪之后, 雪光会削弱这种昏暗, 看东西时也不至于辨析不清, 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毕竟太过夸张。莫非是月夜?但文中所绘之景, 没有一点月光感, 哪怕是淡淡的。
“雾凇沆砀”, 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要见得这种冰花, 恐怕晚上八点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在有些许光亮的凌晨及以后才会有可能。课文在对“雾凇”作注时, 特别引用了曾巩《冬夜即事诗》的自注:“齐寒甚, 夜气如雾, 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 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旦视如雪, 这“旦”是天明、早晨的意思。从气象常识和生活经验来看, 凌晨冷于入夜, 西湖的水气在凌晨凝成冰花, 也就很自然。
张岱博洽多通, 经史子集, 无不该悉;天文地理, 靡不涉猎。但无缘功名。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疾俗之情, 寓于山水。于是选择一个不见别人, 也不想被别人撞见的时刻, 来寻找与宇宙天地精神相通的心灵归宿, 是完全可能的。冬天的晚上八点和凌晨五点哪个时间段人更少呢?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尽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但也不排除游人在晚上八点夜赏西湖的可能。可是在凌晨五点时分, 游人出来赏景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测这个时间还是梦酣之时啊!只有如张岱这样客居他乡又具脱俗性情的人才会夜不能寐呢。但还是在湖心亭撞见了金陵二客。金陵二客“见余, 大喜”, 热情洋溢, “拉余同饮”, 但毕竟看雪目的难以完成, 作者于是很礼节性地“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们也不应忽视文中所写的那个舟子:“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认为那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金陵客迟于张岱, 方可谓之更“痴”。问题是金陵客早于张岱来湖心亭多时, 那么只有在大冷的凌晨或者更早来到湖心亭, 才够得上在舟子之辈看来的够“痴”!从舟子的“喃喃”来看, 舟子为张岱撑船到湖心亭, 似心有不甘, 至此还耿耿于怀。如果是入夜时分, 应该不至于此, 因为那时恐怕还没有就寝, 天也不至于如凌晨这般冷, 毕竟赚钱也不容易;但是凌晨, 正是被窝暖暖真好睡之时, 被张岱叫起, 虽然也赚钱, 毕竟太不爽。也难怪作者明明坐着舟子的船前往湖心亭看雪, 还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舟子不可能理解张岱看雪的意图在于释放心中的郁愤, 寻找与己心灵相通的净地。
这样, 湖心亭看雪, 终于因为金陵人的好客而未能看够, 郁愤之情也难得消解。只在去湖心亭的途中略见“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见这世上, 难有清净之地。标题中的“看雪”而非“赏雪”之意, 也由此明晰起来。
因为上述诸多原因我们似乎可以推定“更定矣”的意思是:“更”结束了 (而不是开始) 。
由此, 我们不妨设定一个问题供学生推究:教材曾经将“更定”注为“凌晨时分”, 你认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是晚上八点钟, 还是凌晨五点钟?
当然, 我们还可以设定:标题“湖心亭看雪”中的“看”解释为“赏”, 好不好?
推究这两个问题, 不管结果怎样, 但在这个推究的过程中, 至少能够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来认识特定时间的景物特点的热情, 能够引导学生去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作家的性情、观点态度, 甚至表情达意的技巧。这个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习惯, 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而这些, 在人的发展中, 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教师, 大多不会不知道“更定”有两种理解, 有些也曾经心存疑虑;对于“看”解释为“赏”也不是没有意见,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把这些疑虑和意见推向课堂呢?难道是怕学生没有这种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 也听得学生窃窃私语:“张岱好眼力啊!”究其原因, 一则可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一则恐怕是恐惧于权威, 另外可能就是贪图省力了。而长此以往, 培养的是一个个听话的却缺失创新能力的好孩子。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杭州被称作“人间天堂”,那里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并为它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句。我们先来欣赏两首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屏幕显示)。西湖很美,是吧?但有人说:西湖的雪景才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领略一番湖心亭的雪景。(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简介作者
1.师:你了解张岱吗?哪里告诉你了?(肯定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到课下注释)(屏幕显示;勾画要点。由“明亡后不仕”引出他的“故国之思”。)
2.作者在两部作品的题目中反复用到了哪个字?(“梦”)(用多媒体显示两首有关西湖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屏幕显示全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让其他学生听后给予指正,师引导明确。)
2.强调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屏幕显示)崇祯、桡、毳衣、雾凇沆砀、芥、毡、焉得、强饮、痴(强调后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精彩赏析
1.引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隆冬”“雪夜”“独往”的句子。(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联想到哪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者写作角度的区别:前者从听觉来写,后者从视觉来写。)
2.也许,张岱早已料到,此时的西湖肯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他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奇景。咱们也来好好欣赏欣赏吧。作者极言宇宙之大,又极言人之渺小,请想象一下,此时此地的他会有怎样的感觉?(孤寂落寞 到这儿字里行间已有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来)(板书:孤寂落寞);
3.张岱没料到,今晚还会有一次巧遇来暂时缓解他的孤寂落寞。(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本段的朗读(结合“大喜”“喃喃”具体指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的朗读。)
(2)前一句是早在亭上的人说的,他们“大喜”,“我”也喜吗?根据何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尽力,不能喝而尽力喝。是啊,天涯遇知音,怎能不喝?酒逢知己千杯少,怎能不尽力而为……?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喜”的。自己的“喜”不直说,却说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喜”,有技巧!
4.理解到这儿,我们已迈进了张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1)(屏幕显示:关于张岱的资料——明亡前的与明亡后的。)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西湖的爱。
(2)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故国的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
a.“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本文写于明亡后清朝时。实际上,张岱在作品中凡是写到昔日游玩的内容时,大多标明朝纪年,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b.引导学生从文中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中去探寻他的故国之思:理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另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师:如果张岱没有隆重冬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就不会欣赏到奇绝妙绝、令他痴迷不已的雪景,就不会流露出他那超凡脱俗的雅趣,更不会有一次喜出望外的巧遇,我们也就无缘知道他酒后才问友人姓氏的痴言,而所有这些“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抒发他那腔与日俱增的爱国痴情、表达那颗永不变更的痴心!所以,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再来看看张岱的作品、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最后作业包括: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屏幕显示:关于张岱与《陶庵梦忆》)
师: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张岱,满怀着对西湖的爱、对故国的哀来饱含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
2.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作者简介:邱少玲,女,1978年生,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吉林省安图县新合乡中心学校。任教学科:初中语文、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一直以她的秀丽风光吸引着人们,文人墨客为他梦萦魂牵,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这些分别是描写西湖的春夏之景,西湖的雪景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去领略西湖雪景感受作者情怀。
走进作者
二、疏通文意
1、首先请大家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大家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屏幕上的字词。
3、2生朗读课文,字义理解
4、对照课文注释,同学间相互帮助,用现代文翻译全文,有难点的地方做好记号。
5、订正难点
6、抽点翻译。
三、品雪景
既然看雪,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1、这种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读出苍芒静寂之感,似乎作者此时的心境也犹如此景}
2、如果换成:一道 一座 一艘 三个,有什么不同?
3、这段景物写法上有何特点。(用绘画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景物特征,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园,多与少,大与小 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苍茫静寂的情味。)
4.理解白描,并辨别例句。
5.背诵
四、析人物
天寒地冻之日却心怀雅兴,前往西湖赏雪景之人绝非常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哪个字?【痴】
1.痴在何处?请出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痴在行为,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法特点(听觉)
痴在情感 【独】(清高孤傲 超凡脱俗)(有舟子随同前往,为何还说是独往湖心亭)
2.作者已够痴了,更有痴似相公者。两位痴人相见会是何种情形呢?
根据课文最后自然段加上自己的想象生模拟表演。
师小结:从你们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他乡遇故知的喜悦,看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和别曾相识的坦荡,志趣相投以酒代情的豪放。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
3.我要采访你们了,既然知音难觅,为何不互留联系地址姓名,不进一步了解身份官职,只是说“金陵人,客此”?
注重的心灵的交流,注重的眼前的景,心中情,而不是身外俗事。这也是他们不同常人,“痴”的性情的表现。
4.不知有一点我们同学们注意没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清朝,而开头时间依然以明朝的崇祯年号记录时间。有何深意?(文章弥漫一种淡淡愁绪,对故国的思念,是作者情感孤傲,超凡脱俗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清淡雅致西湖雪景,了解了苍劲大气白描手法,也感受了作者情感脱俗情怀。可谓“情在景中,景在情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让景物含情。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 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 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教学关键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质疑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明朝灭亡后 ,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录》。书中缅怀昔日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 之感。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2、掌握体裁:小品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形式比较活泼,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从时代上看,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清小品等。本文是 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游记。
3 、读准注音:
崇祯 更定 拏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芥 毡 更有 喃喃
4、解释实词:
绝 拏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白 一芥 焉得 更 强饮 大白 客此 及
三、走进课文
1 、老师范读2、同学读课文,以组为单位疏通课文,提出疑问。 3、 疏通文意。
四、赏析课文
1、初探叙事内容
(1)归纳记叙要素
A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更定 B地点:西湖湖心亭
谁来根据课前搜集的资 料介绍一下湖心亭
正如同学们所介绍,湖心亭四面环水,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那冬季的湖心亭风景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C人物:余、舟子、两金陵人、童子
D事件:看雪,喜遇知音
2、共赏雪后奇景
(1)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简要说明理由。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古人写文惜墨如金,此处却连用三个“与”字,是否拖沓重复?
(4)把“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改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体会量词的妙笔 B写法:白描
问:文中“西湖夜雪图”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 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
C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吧,“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3、同品冰雪痴情
(1)大雪三日后,天寒地冻之时,作者为何深夜独行去西湖看雪?反映他什么志趣与追求?
(2)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3)饮酒之前不问姓氏,之后才问,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写名字,不留地址,这样写有何深意?
五、拓展延伸
在古代文人中为张岱觅知音
六、布置作业
1、课后选一处钟情的景致,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文字,注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饱含深情的诵读全文。
3、收集并积累关于“西湖”及“冬雪”的诗词句。
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
刘维萌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情感解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0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层含义,窥探《湖心亭看雪》蕴含的情感世界,这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的标准解读,也不再单向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在大力拓展学生解读空间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实现对文本内涵的重新建构。
当然,情感解读不是任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必然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时代背景,对《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目标进行预设。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把情感解读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本表层展现的“赏雪的痴迷”,二是文本深处流淌的“亡国遗民的苦楚”。
值得注意的是,《湖心亭看雪》粗看起来语言表述上有不少自相矛盾、不合常理之处,细读起来,会发现文本展现的不合理之处,恰恰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情感解读指南。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扒开文字间的缝隙,窥探文字背后流淌不息的真挚情感。
一、“赏雪的痴迷”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反常的赏雪时间”
“反常”指《湖心亭看雪》的文本表述与学生日常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反常”设计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下,借助教学片断进行具体论述。
师:船夫认为张岱“痴迷雪景”,你认同船夫的观点吗?
生:我认同船夫的观点。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可以看出雪后的西湖非常冷,没有游客,连鸟都冻得不叫了。张岱能冒着严寒欣赏西湖雪景,说明他痴迷雪景。
生:“是日更定矣”这一句说明赏雪时间为晚上八点左右。这么冷的天气,又是晚上,一般人不会出门赏雪,但张岱去了,这也体现出他对雪景的痴迷。
生:“拥毳衣炉火”这一句说明张岱穿着皮衣,抱着火炉。下雪天,张岱出门也怕冷,但天气再冷,他也要欣赏雪景,真是痴迷。
生:“余住西湖”这句话让人感到张岱的行为怪异。住在西湖边,经常能欣赏西湖美景,一般人可能看腻了,至少不会晚上去赏雪。这也体现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师:一般人喜欢西湖雪景,就是有空的时候欣赏一下,而张岱不顾严寒夜游西湖,的确称得上痴迷。
2.关注“不知道乘客人数的小船”
张岱对雪景的痴迷,不单体现在赏雪时间的特殊,还体现在他笔下的小船乘客人数自相矛盾。教师可以抛出“小船上到底有几个人”这样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拓展思维。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小船上有几个人?
生:一个人。“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船上就张岱一人。
生: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说明船上还有一个船夫,总共两个人。
生: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不止两个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小船上或许两个人,或许三个人。古代“三”可以表示数量多,就是说船上可能很多人。
生:至少三个人。“拥毳衣炉火”自然需要照顾炉火的仆人,船上或许还有其他仆人,像书童、丫鬟等。
师:张岱为什么不仔细交代小船上有几位乘客?
生:我想,张岱觉得这些人都不重要,他是去看雪景的,欣赏雪景的只有他一个人。舟子、仆人都是为他服务的,不是去赏雪的。
师:真正去欣赏雪景的只有张岱一个人,所以张岱认为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小船上乘客数量的自相矛盾,恰好突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二、“亡国遗民的苦楚”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一句奇怪的对话”
《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奇怪的对话。张岱问偶然相遇的游客“你们叫什么名字”,游客居然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乍一看,张岱写得莫名其妙,答非所问,深入分析却发现这是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这位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刘名轩。
师:同学们,我和刘子轩的对话正常吗?
生:正常。
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对话正常吗?
生:感觉不正常。张岱问游客姓名,游客们却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
生:还有“客此”一词说明游客们强调自己客居杭州,就是不说自己的姓名。
师:这一句明显是答非所问,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我想张岱写文章时忘记了游客们的姓名,就随便敷衍了一下。
生:不可能。就算张岱忘了游客姓名,他可以表述为“我问游客哪里人,游客们回答金陵人”,这样文章就显得通顺了。
生:我想关键在“金陵”,我知道金陵是明朝国都。作者写这一句奇怪的对话,或许就是吸引读者去关注“金陵”这两个字。
师:金陵就是南京,明朝国都。张岱在“金陵”二字背后埋下了很深的情感,等待我们去挖掘。金陵象征明朝,当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时,明朝已灭亡,所以他想通过“金陵”二字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至于“客此”二字,是因为张岱觉得自己如同游客,客居在清朝,他的家(明朝)早已经没有了。通过一句奇特的对话,张岱把亡国遗民的痛苦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2.解读“只有几个影子的雪景”
张岱非常喜欢西湖美景,但《湖心亭看雪》所描绘的西湖雪景非常特别,只有几个影子,这与他平常所描绘的西湖截然不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从解读情感的角度来讲,这段文字同样非常重要。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张岱主要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几个影子。
师:居然是几个影子?
生:这句话对影子的描写最详细,除了描绘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就剩下湖上的四个影子:长堤的影子、湖心亭的影子、小船的影子、乘客的影子。
师:我们知道张岱痴迷雪景,难道他痴迷的竟然是几个影子?
生:当时是晚上八点以后,估计什么也看不清,能看到的只有影子。
师:品味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孤独、寂寞。一眼望去,除了几个影子,天地间什么也没有。
师:静悄悄的夜,白茫茫的天地,只有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与作者为伴,的确让人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其实,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感觉,景物描写与他“亡国遗民”的身份非常贴切。张岱写过一本《西湖寻梦》,为什么叫“西湖寻梦”?因为西湖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化为一片废墟,张岱只能在梦里寻找往日的美丽,寻找那些属于明朝的美好景色。想象一下,写这篇文章时,张岱描绘最多的是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从“亡国遗民”的角度来看,这是作者传递内心痛苦的方式。
3.关注“滴酒不沾却大杯喝酒的行为”
(1)张岱酒量与情感解读的关系
这样一来,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岱的酒量好不好?这直接涉及学生对情感的解读结果。
如果张岱酒量好,那么面对知音(金陵人)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很不自然,无法有效展现他遇到知音时的内心喜悦;如果张岱酒量不好,那么面对知音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显得非常自然、合理,能让学生明显感到他内心的欣喜。
(2)梳理张岱酒量好的依据
不少语文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课程改革前)的影响,认为张岱酒量好。因为老版教材的“强”注释为“痛快”。另外,《湖心亭看雪》课文注释介绍张岱“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很容易造成错觉——张岱既然是富贵公子,总会喝点酒。
所以,当新教材变更“强”字的注释时,不少教师就认为不合理。有的教师依然延续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按老套路理解“强”字;还有的教师直接避开这个充满争议的注释,教学时一笔带过。
另外,许多教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会引用张岱的自我介绍(选自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乍一看,这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张岱的嗜好很多。虽然文字中没有提及张岱好酒,但许多人认为一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会喝酒是正常的,不会喝酒反而不正常。于是,这段文字经常被教师拿来作为张岱能喝酒的依据。
(3)张岱其实滴酒不沾
新教材把“强”字注释为“尽力”是正确的,因为张岱酒量极差。《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张东谷好酒》,文中介绍张岱的太公非常能喝酒,到后代就失传了。张岱的父亲遇到招待客人敬酒时,总是悄悄地溜走,一辈“滴酒不能沾”“酒只是不吃”。张岱同样是滴酒不沾。
(4)张岱为什么要喝金陵人的酒
既然张岱平时滴酒不沾,他为什么要喝下金陵人递给他的几大杯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
浅层的情感解读,张岱把金陵人当做知音,内心欣喜万分,所以大杯喝酒。这样的解读不是很合理。张岱既然滴酒不沾,他面对任何人,包括知音,都可以不喝酒。
深层的情感解读,除了涉及张岱为什么要喝酒,还要思考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喝完几杯酒后,张岱马上和知音告别了。古人总说知音难求,张岱为什么要马上告别知音?
其实,张岱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作出了说明,就是接下的一句“金陵人,客此”。“金陵”“客此”是张岱永远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可以想象,张岱不是因为偶遇知音的喜悦而喝酒,他是为了如同游客匆匆而过的故国。那一刻,他是用酒祭奠早已远去的明朝。那一刻,国仇(明朝灭亡)、家恨(许多亲人死于抗清斗争)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于是,喝完酒后张岱马上离开了伤心之地湖心亭,结束西湖赏雪之旅。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掩映在《湖心亭看雪》浅显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值得细细解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岱.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2]张岱.夜航船[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湖心亭看雪教案】推荐阅读:
湖心亭看雪之赏析06-21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06-29
《湖心亭看雪》课文详细解析10-05
《湖心亭看雪》优秀教学案例09-30
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方案10-02
《湖心亭看雪》优质课教学设计07-15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附答案10-18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06-23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湖心亭看雪》07-03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学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