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共15篇)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学期来,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在这一学期,作为新上任的政治老师,我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贯彻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认真做好二次备课

积极参加由备课组长组织的集体备课,首先自己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集体备课时相互讨论,认真听取老教师的意见,加以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备课,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政治课老师,为了把课上活,避免枯燥、机械,还应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多找一些如漫画、录音、视频等形式的资料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为教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下了大功夫和力度,尽量让每一节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不千篇一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导入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案例导入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投入到新课当中,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意味着新课成功了一半,在讲授新课时.尽量使讲解有条理,准确,生动,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在课堂小结上同样用尽心思,采用多种方法,力求有余音未了的效果。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

为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学方法更丰富,我不但经常听同科组老师讲课,和同科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而且还经常听其他科组的老师讲课,了解其他科组老师的教学方法,吸取他们先进的东西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去。.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在这一学期,我还参加了县教育局的赛课和长鸿杯的赛课,从备课到一次次的试课,组内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修改完讲,讲完再修改再讲,经过多次的磨课,在县教育局赛课和长鸿杯赛课都取得了二等奖的成绩。经过这次赛课,我的教学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十分感谢组内各位前辈给我耐心的指导,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四、从课堂到生活,加强德育工作

政治课老师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在课堂上要重视情感教育之外,还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初一学生很多好习惯需要养成,这也是政治老师日常德育的一部分,这一部分

工作虽然做了但是以后还应加强,力求取得实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方式。即新课程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 新课改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改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 还是在页面的设置上都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 并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我谈谈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 让学生发现情理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6.1直面挫折》的时候,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播放资料片“印度洋大海难”、“美军入侵伊拉克”, 学生纷纷参与讨论, 尤其是“考试结束后”播出后, 学生回忆当时的感受, 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今后努力的方向, 认识到:力量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身上, 有效树立了直面挫折的信心。

(二) 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 在教学《文明交往》中的“礼貌的作用”时, 我设计的是三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买书》:

甲:“喂, 给我拿一本《家》。”

乙:“阿姨, 请给我拿一本《春》。”

售货员先给同学乙拿书, 同学乙感激地说:“谢谢阿姨, 再见。”

同学甲愤愤不平地说:“我先到的, 凭什么先给他拿?”

售货员冷冷地说:“你人到了, 但礼貌没到。”

礼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不需要教师作过多的讲解, 这样学生在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悟到生活的真谛:礼貌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是人们获得成功的第一张“名片”。

(三) 组织有效的学习小组, 发展交往和审美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 教师决不替代, 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 教师决不暗示, 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尽可能多地给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 多给一点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 多一点成功的体验。蔡元培指出:“我们教书, 不是注水入瓶, 注满就算完事。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合作地学习, 再在组内讨论交流, 这样, 每个学生就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深入到小组当中, 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例如, 在教学《文明交往》中的实践与评价时, 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礼貌用语小词典”改编为“礼貌用语面面观”:让全班学生分六大组讨论, 每组搜集礼貌用语, 再让学生根据内容编排小品。同学们表演得十分精彩, 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 激励每一位学生, 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 教师只有激励起学生的干劲, 激活学生的思维, 才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习与革命》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 那他就学会了自信。”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生的言行予以肯定、理解、尊重,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听老师讲课, 获得知识, 决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讽刺、挖苦学生, 不大声训斥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接纳, 彻彻底底地放下老师的架子, 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 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时时事事处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的兴趣、爱好、专长, 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经过努力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形成一个“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融洽的课堂气氛;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 喜出望外, 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 积极发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能告诉同学们吗?”面对学生的偶尔失败, 热心引导:“换个角度想想, 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 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气氛中, 大大激发求知欲,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校演讲比赛一等奖的卢玲同学悄悄地对我说:“老师, 谢谢你。谢谢你一次次地鼓励与教导, 谢谢你为我创设了那么的机会让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的, 学生成功了, 我也成功了;学生快乐了, 我也开心了。

(五)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教师应彻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平等看待、尊重学生, 信任和关心学生,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灿烂的微笑为学生送去阳光、雨露, 语言亲切、自然, 富有感染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了情感迁移, 无拘无束地学习, 大胆地思考, 大胆地创新, 学会的才敢说一说, 不懂的才敢问一问, 有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 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主人的姿态。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 每位学生都有一本《老师, 我多想对你说》笔记本。每当学生对老师有想法或建议时, 就可通过笔记本传达给我。每当他们有特别的体验时, 笔记本就是倾诉的对象, 而我有想说的心里话, 也悄悄地写上去。笔记本记录了学生的酸甜苦辣, 记载了学生一步步成长的足迹, 它虽小, 但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道一座彩虹, 给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课程的实施的确让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但有时候, 学生的表现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不愿与他人合作, 不愿参与课堂上的活动等, 毫无表现, 毫无激情。可一旦离开课堂, 离开学校, 便谈天论地, 滔滔不绝, 那情形判若两人。为什么课内课外的差异会如此之大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缺乏自信心。

学生不善表现, 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心, 认为自己回答得不够好, 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丢脸, 心理承受能力差。许多学生站起来思考的不是如何表现得好一点, 往往是在想, 万一我表现得不好, 同学、老师会笑话的。出于这一心理, 他们在课堂上不爱表现自己。

(二) 无所谓心理。

在有的学生、家长, 甚至老师的心目中, 思想品德是小学科, 中考是开卷考试, 学不学都无所谓, 学得好与否更是无关紧要。部分学生对老师、对学科采取关闭政策, 概不接受, 也不参与, 甚至认为思想品德课是“玩的课”, 上课轻轻松松, 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 畏惧心理。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学校, 我很怕老师;在家里, 我害怕爸爸。通过了解, 我发现这位学生胆小, 成绩也不理想, 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罚, 久而久之, 其个性也得不到发挥。因此, 他们处处小心谨慎,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常受到制约。

针对上述情况,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采取的策略与方法如下:

(一) 进一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心理学家曾作过实验: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 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 对学习不无热情, 在放任为特征的气氛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如平常。只有在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高, 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教师在教学中可直接依靠及利用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二)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增强师生亲和力。

学生只有对老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情绪, 才能接受老师所传递的教育信息。

(三) 尊重学生的尝试, 营造更多的成功氛围。

“成功是教育的动力之源, 成功是成功之母”。我想:小成功孕育大成功。成功之路是教育的必由之路, 面向成功, 更易走向成功, 获得更大的成功。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就必须不断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 更新教育观念, 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做到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 并不断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http://baike.baidu.com/view/1265891.htm.

[2]王义堂, 田保军, 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

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 篇3

【关键词】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注意学生差异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思想品德(政治思想)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着着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如学习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师照本宣科、不知变通等现象依然存在。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落到实处势在必行。特别是近一年来思品测试从开卷测试面向闭卷测试,对教师和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讲、多省,从而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形成注重社会科学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教育理念。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差异。学生因遗传素质、个性倾向、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水平有高有低,知识面有宽有窄,能力有大有小,兴趣爱好各异,学生之间各有所长。因而,不能把学生简单分为好、中、差,更不能见到优秀生就眉开眼笑,见到中等生就不闻不问,见到差生就大喊大叫。现在有很多有识之士也摆出了“世上没有坏孩子”的观念。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就应当重差异。尊重差异,不应当把某一种优势当作唯一有价值的特点。教师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予以表扬,又要善于利用他的优势互补,促进其相互交流。总之,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从差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汲取力量、总结经验。

二、体现学生主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教师的指导、点拨、服务。体现学生主体,不但表现在教师精讲、少讲,学生多说多练、多切磋、多讨论,不但表现在学生活动的多少和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焕发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质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自己做主、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这样才能使思品教学相长。

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当实施赏识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用表扬、鼓励的语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发挥能力的空间,通过表扬、鼓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制、自主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超越自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能力培养,突出情感教育

传统的政治思想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而当今综合文科测试则强调知识间的联系、综合与适用,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查,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思品新课标》除知识目标外还设定了能力目标,思品教学的核心就是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充分锻炼独立思考,独自归纳、总结、分析、综合,并能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以培养卓越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还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其情感目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思品学科所应重新关注的教学目标之一。这是智力因素之外,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适时适当地加强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制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意志坚强、高瞻远瞩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受益一生。

四、重视过程方法,提高学生素质

《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善学者事半功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给学生以学法指导。如:注重探究式学法指导,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教学方法应该是活动的、探究的、双边的、开放的、互动的,学生要通过真正的思考、调查、讨论、研究、交流和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要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真心提高学生素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围绕“走进中学”、感受中学生活、促进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框架

围绕对中学生活的适应,教材设计内容体系框架如下: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作为奠定本册教材的基本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

第二单元“在成长的道路上”,旨在帮助初一学生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逆境,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化解矛盾、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迈出人生走向广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在第三单元“相处之道”,我们以中学生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往为主要内容,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体验与自己生活中最切近的人的交往,来理解、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学习、掌握在不断拓展的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艺术,逐步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内涵。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意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体验团队生活,关注集体发展,理解合理竞争,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这是初中法律教学的一个开篇,教学内容以法律基础理论为主,意在让学生在一般性了解法律、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的基础上,懂得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逻辑结构

五个单元主题不是按照一种知识性的逻辑线索来设计的,而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逻辑进行展开的。以学生走进中学为切入点,首先感受中学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调整好心态,自我设计成长发展蓝图,体验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并寻找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其次是从中学生的社会生活出发,探讨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交往过程中所容易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明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既会有竞争也会有合作,但是竞争不能忘记合作,合作又不是要完全排斥竞争。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从班级生活着眼,体会到团结的价值和自己在创建良好班集体中的作用;再次,使学生对生活中法律的本质、作用和地位有所认识,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和意识。

(三)、知识体系

教材大致从整体上涉及到了中学生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一种感性接触。随着学生生活的扩展,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会得到扩展。

心理方面:只涉及到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设计成长计划,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和调节情绪,如何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顺境、逆境和挫折。

道德方面:教材从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出发,探讨中学生在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应当养成什么样的品德和操守。

法律方面:教材只是结合现实生活从总体上对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做了介绍。

国情方面:教材中没有用专门的章节来谈这一问题,只是在各单元中有所渗透,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30节,多听与政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七年级的思想品德上册教学反思 篇5

第一、尊重学生,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严爱有度,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情,注意效果。

第二、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或委以重任,是对学生最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满足。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信任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信任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力量,在学生纯真的.心田播种信任,必将会长出生机勃勃的绿茵。

第三、理解学生,善待学生的选择,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力求懂得学生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怀着爱护之心去判断学生的动机,评价学生的行为。

第四、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习惯。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6

科目:思想品德

任课教师:王淑艳

2013年——2014学年度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王淑艳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 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围绕“走进中学”、感受中学生活、促进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了解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学习机会,感悟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学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初步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价值目标。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三、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七年级学生刚刚由小学进入初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高的积极性。但是,首先由于本校学生属于住校生,刚刚从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中走出来,步入新的环境少了父母的关心和督促,所以本校七年级学生具有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和缺乏关爱的特点;再次本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课外知识获得较少,综合素质较差,比如胆小不敢发言、思维不活跃;另外,七年级学生刚刚由小学进入初中,初次步入新的环境,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接受新的课程,不免在高兴好奇中之余,还带有内心孤独、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不适应症状。

四、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设计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彻底改变“繁、难、偏、旧”的现象,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的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七年级确定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在七年级上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

五、教材分析

具体说来,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即

(三)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中介绍了通过联想后果抵制诱惑、主动请人帮助自己拒绝不良诱惑、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专时专用等方法。

2、灵活辅助后进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后进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 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七、教学进度

时间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7

2015年10月在苏州市某区发生了一起酒驾致人死亡案例, 恰逢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三思而后行》, 笔者就以此为素材, 开展了主题式案例教学。笔者把整个事件划分为三个时间段, 并设置相应的问题, 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教材知识, 同时提高自身的法治观念、道德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行动前选择

1. 案例回放。

2015年10月, 本市某区有三位男青年 (驾驶员甲、同伴乙、丙) 找朋友丁 (车主) 借了一辆车去某农庄吃饭, 期间喝了大量啤酒;饭后, 他们准备继续开车去某家KTV唱歌。

2. 问题设置。

(1) 他们的选择对吗?为什么?

(2) 你觉得酒驾会有何危害?

(3) 如果重新选择该怎么做?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 一方面使学生预测并了解到酒驾的危害, 有利于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懂得平时行为前一定要冷静思考, 深刻地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行动前要对自己的选择作出充分的预测”的道理。同时初步掌握遇到类似问题的处理办法:如招呼代驾、招呼亲戚朋友来接送等,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二、行动中及时调控

1. 案例回放。

于是, 三人驾车经江城大道去往某KTV, 途中, 一边打开汽车音响, 放大音量, 一边极速飙车 (死者手机图片显示最高时速达200KM) 。

2. 问题设置。

(1) 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 你觉得飙车有何危害?

(3) 他们 (驾驶员、同伴) 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懂得了飙车、使用音响音量过大等的危害, 同时也纠正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如:酒后正常行驶但不飙车就不要紧;或者少量饮酒开车不要紧等;同伴不劝阻驾驶员酒驾不违法, 等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对自己行为负责, 一定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的道理。

三、行为后自省、承担应负的责任

1. 案例回放。

最后, 因车速过快, 与一辆正常行驶中的卡车发生追尾, 导致两名同伴当场死亡 (没系安全带) , 驾驶员受伤。

2. 问题设置。

(1) 事故中卡车司机要承担责任吗?

(2) 驾驶员甲要承担哪些责任?

(3) 有人说车主丁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你认为对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酒驾、飙车等不良驾驶现行为的危害性的认识, 使学生理解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的道理, 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四、课堂小结

1. 课堂回顾。

2. 设置问题:假如一切可以重来, 请你为此次事件中的相关人物重新作一次选择。

通过此问题的设置, 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确本框的主题:三思而后行。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 选用了本地区的真实案例, 而且知晓度较高, 笔者发现, 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普遍集中, 气氛热烈, 兴趣深厚, 几名平时比较厌学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讨论和探究中去,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了这样一次探究, 相信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处理类似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采用这一教学方式, 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也有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大家分享。笔者认为, 主题式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做好案例编制和问题设置两个方面。

一、案例编制

首先要保证案例的完整性。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故事, 师生共同循着故事的发展层层剖析, 最终才能得出理性和正确的结论, 而断章取义或者留有悬念的案例, 其结论也只能是残缺的, 甚至是错误的。

其次是案例的选编要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材, 也就是与教材观点相契合;二是针对学生, 也就是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这一特性, 案例的选编一般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如:大家普遍熟悉的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时事新闻及一些影响较大的经典案例等。它们必须是学生感兴趣且有能力去探究并得到答案的。

最后是案例的选编要有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 真实的案例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所以教师在选编案例时一定要保证案例来源和内容的真实性,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在教学实践中, 如果每一框都要找到一个与教材观点相契合的单一案例是困难的, 所以教师也可以在保证事实真实的情况下, 通过塑造人物的方式把真实的事件串联起来, 并精心编写符合学生年龄段的教案, 这也是符合案例真实性的要求的。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呈现。呈现的篇幅要精简, 关键词要精当。如在本框中笔者所呈现的三段材料, 内容简单明了, 而且在第一段材料用了“大量”一词, 为下文的酒驾埋下伏笔;在第三段材料中用了“正常”一词, 免得学生在讨论、探究时出现方向性错误。

二、问题设置

首先, 问题的设置要为教材观点服务。所以笔者在设计每个环节的第一问时都紧紧围绕观点展开, 在课堂小结部分, 也是通过回顾的方式突出本框主题。

其次是问题的设置要为课程服务 (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因此,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 (尤其是七、八年级) 应有别于其他的文化课, 更不能被中考要求所束缚。所以笔者在每个环节设置的第二、第三问包括课堂小结部分, 表面上与教材没什么联系, 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交通安全方面的意识。

第三, 问题设置要为学生发展服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 在开展主题式案例教学中, 问题的设置还要有深刻性, 要引起学生的真实思考。如在第三部分的第三个问题, 关于车主丁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从“要”和“不要”两个角度, 引起了学生激烈的争论。最后, 笔者引导学生不仅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看问题, 也要学会用客观的、全面的观点去看问题。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综合自测题 篇8

▲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看右图,下列四位同学对孝敬父母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同学甲:“孝敬父母只不过是在课堂上说说而已,回到家就忘了。”

B,同学乙:“孝敬父母是爸爸妈妈的事,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

c,同学丙:“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D同学丁:“现在不孝敬父母的人很多,又不犯法,我们管不了。”

2,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对人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下列行为属于礼貌表现的是

( )

①与长辈相处时举止文明②与长辈交谈时认真倾听③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讓座④在学习中,不理睬成绩差的同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我们青少年要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就要做到

( )

①拒绝不良诱惑,不迷恋网络游戏②远离网吧,拒绝网络③提高分辨能力,利用有益信息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语句能体现宽容美德的是

(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宝剑锋从磨砺出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5,“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对这句歌词,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

A,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家是束缚人自由的地方

D,家中要有优越的物质条件

6,“没有朋友,世界不过是一片荒漠。”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

A,人生离不开友情

B-友情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c,在与同学交往中,如果封闭自己,就会陷入孤立

D,要消除闭锁心理,就要不讲原则地与所有人交往

7,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堂训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堂训说明了( )

A,诚信是为人处事的美德

B,人无信不立

c,坚持诚信就会赢得信任

D,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8,2009年10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面对挑战,本地区国家深化合作、联合自强的愿望更加迫切。这表明

( )

A,竞争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B,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C,加强合作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D,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二、请你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各题蕴含的道理)

9,观察下图,进行概括。

10,小永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学会了玩网络游戏,从此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请你简答

11,近段时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一个卖粮还钱的故事。卖粮后,赖在华老人发现粮站多算给他8000多元钱,便把多给的钱还给了粮站。事后赖在华老人说:“不是我的我不要,这样的钱即便拿了也会睡不安稳的。”

阅读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两个方面即可)

四、请你辨析

12,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京剧目前已经走进全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课堂,成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对此,有一部分人认为京剧蕴含着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知识,把京剧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也有一些学生家长提出自己的担忧,他们认为,当前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将来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实施京剧进课堂这一举措,实在是多此一举,这不但不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阅读以上材料,请你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辨析。

五、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13,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看望全校师生并在学校主持召开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温总理说:“中小学教师非常重要,要像尊重大学教授一样尊重中小学教师。”

(1)“中小学教师非常重要,要像尊重大学教授一样尊重中小学教师。”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尊敬自己的老师?

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14,聂玉萍,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20年前,她孕育了儿子的生命;20年来,为供养孩子上学,有至少9年时间她靠卖血来凑齐学费;20年后,她又把自己的一个肾脏给了儿子。聂玉萍说:“为了儿子,别说是一个肾,就是两个肾我都愿意。”

学习聂玉萍的感人事迹后,某中学八年级(二)班开展了一次“孝亲敬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探究以下问题: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3)请写下你的行动。

当父母生病时,我会:

当父母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麻烦时,我会:

当父母不理解自己时,我会: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AB 6,ABC 7,ABCD 8,BD

二、9,①现在许多年轻人在逐渐忘记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②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舞台。③青少年要珍惜、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④要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新的内涵等。

10,①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良诱惑。②网络是把双刃剑。③中学生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④中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良诱惑等。

三、11,①诚信是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②诚信是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④坚持诚信,就会赢得信任。⑤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⑥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等。

四、12,①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代表——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实现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五、13,(1)①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对人类文化的积累、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2)①尊重老师的劳动,体凉老师的辛苦。②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真诚接受老师的批评。③对老师要有礼貌等。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9

通过迈好青春第一步的教学,我认为应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活动,特别是一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东西,同时多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珍贵。

青春是美好的,应感受到它的.美;奋斗的青春更美丽,应有奋斗的热情与行动。若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增强教学的探究性。本次设计的探究性特点突出,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探究情境,象“解读青春”、“品味青春幸福”、“阅读感悟”、“歌曲欣赏”、“青春寄语”等,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积极的感悟与探究中进行。这样,学生会在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 篇10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81920

答案

1.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班风,以下有利于优良班风形成的是

①同学间经常互抄作业②为生病缺课的同学补课

③班集体组织观看“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实况④上课和老师辩论问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学的生活,我们不应该这样做

A.尽快掌握新的学习方法B.增进和同学、老师的交往

C.了解中学的规章制度D.初中学习任务重,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事

3.小强认为自己不聪明,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担心回答错了别人笑话他。这说明小强

①自信心不足②学习不刻苦③有自卑感④善于扬长避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4.康有为说:人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在康有为看来

①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②一个人知道羞耻,就会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

③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

④一个人之所以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是因为人有羞耻之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5.下列是来自某中学的校园风景,其中能够体现同学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是

A.小文见到来自农村的小民土里土气,总是不理他

B.小红发现有的同学给他人起不雅的外号,主动劝阻

C.李老师悉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

D.刘老师不允许成绩不好的小凯同学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6.尊重他人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①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②到别人家做客彬彬有礼,不随意翻动主人家的物品

③对同学们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④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

7.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道理的是

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B.多劝别人上网打游戏

C.你不想被别人伤害,就不应伤害别人D.你自己不想学习,就不要劝别人学习

8.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做到

①宽容和忍让②关心和帮助③理解和信任④礼貌和热情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9.小林是个害羞的女孩子,从不和男生说话,你会怎样开导她呢?男女同学交往有利于

①班集体的团结②男女生个性的发展③培养健康的心理④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进入初中后,母亲多次告诫小蓉不要和男生交往。其做法是

A.有道理的,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必然导致早恋

B.有道理的,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会影响学习

C.没道理的,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D.没道理的,因为男女同学之间即使早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11.一粒沙子是松散的,可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力量②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③集体离不开个人④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力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要想充分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

①有共同的目标②有共同的行动③每个人积极参与④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是贬意的词,如今红色能代表喜庆得益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说明

A.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在交往中相互学习B.东方人把文化强加于西方

C.东西方文化已没有差异D.西方人已被东方人同化

14.对外开放与交流中,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还要积极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下列符合题意的是

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B.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C.简单模仿,全盘照搬D.一概排斥,一无所知

15.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的杨利伟,从小就刻苦努力地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说明他

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③具有勤奋精神④从小就想当英雄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刘军是八年级学生,成绩较好,父母强迫他辍学到外地打工。他的父母侵犯了刘军的A.人身自由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自主选择权

17.以下对合作学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合作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②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③在考试时校对答案是合作学习的体现④具有合作意识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④

18.“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要

A.发展学习能力B.传授知识C.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D.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9.下列学习方法中,正确的是

A.晚上回家,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作业明天抄别人的B.快考试了,得拟一个复习计划,有计划地复习

C.做作业选自己喜欢的学科做,不喜欢的放那儿再说

D.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么多的作业都积在那儿

20.怎样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①正确对待学习压力②克服考试焦虑

③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④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1.某公司失窃原材料和产品,为了查处原因,要求所有的员工下班后,经保安搜身后方可离开。公司员工小丽因不愿搜身,双方发生争执。保安强行将小丽拖到房间搜身,但并未发现任何原材料和产品。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员工小丽的哪些权利被侵犯?(3分)

(2)小丽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3分)

22.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结合所学知识,表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4分)

(2)请列举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来说明集体对个人的作用。(2分)

三、辨别分析(6分)

23.初二学生李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不认真做作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长多次劝他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李某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学习是我个人的私事,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李某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四、实践探究题(12分)

24.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在学完第三单元《学会学习》后,组织了“有关学习方法的个案分析”调查研究。下面是他们在调查研究中收集的资料。

甲:某些学科中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或特别难学的章节,我总争取在课前作预习。

乙:我喜欢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但遇到问题时我也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丙:学习习惯于按照“听课—做作业”的方式进行,习惯于听从老师的安排。上课听讲,下课完成老师的作业就算完成“任务”了。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甲、乙、丙的学习方法。(6分)

(2)可以采用的调查方式有哪些?(至少两种)(2分)

(3)调查研究结束后需要撰写调查报告,请你为调查报告拟一个题目。(2分)

(4)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2分)

七年级思品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DCBBCDDC

题号1112***81920

答案AAABBBDABD

二、21.(1)人格尊严权(3分)

(2)当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3分)

18.(1)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2分)

集体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2分)

(2)列举事例,只要紧扣集体对个人的作用即可(2分)

三、2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李某的错误在于过分强调了权利,而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2分)

②国家的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说,受教育不只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分)

③作为中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1分)

四、24.(1)甲:主动学习,好的学习习惯;(2分)

乙:合作学习,好的学习习惯;(2分)

丙:被动的学习,坏的学习习惯。(2分)

(2)个体采访学生,问卷调查,等等。(2分)

(3)如:学习方法大家谈。(紧扣学习方法即可)(2分)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思想教育方面, 强调教育性和方向性;在具体内容方面, 强调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训练, 培养他们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对七年级学生加强自主精神的培养, 有利于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四有”人才。

一、倡导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开始萌生。针对这些特点, 我要求学生学习方法上有自主性。上课前, 我强调学生自学预习, 自学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眼、脑、手并用, 读、思, 划相合, 泛读和精读并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 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做到学习内容问题化, 学习过程探究化, 自主建构知识。例如:在讲授“认识你自已”这一课时, 我先播放《还珠格格》插曲“有一个姑娘”及有关镜头, 学生们的兴致马上来了, 边笑边唱, 边欣赏“洋相百出”的小燕子……歌曲结束, 我随机“采访”:“你喜不喜欢小燕子?为什么喜欢她?”学生们争相回答:“因为小燕子活泼、开朗、好打抱不平……”教师趁机导入:“那么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己吧!”新课开始——“认识你自己”。接着我叫男女生各一名到黑板画自画像并说明这样画的理由。其它同学纷纷展示自己的自画像, 形态各异的自画像和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引来了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在同学们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后, 突然有学生发问:“老师,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都笑了, 我笑谈自己的性格特点, 尤其是说到自己胆小, 害怕到医院打针时, 又引起一阵笑声。然后我要求同学们进行“自我形象设计", 一会儿有同学开始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 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纷纷向教师手里塞自己设计的卡片……

二、关注日常生活, 提高学生自立能力

当前许多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 这也不要干, 那也不许碰, 自已全包了, 使当代许多青少年养成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坏习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我在讲“自立自强”这一课时, 倡导同学们在日常中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行自理, 自己的事自己做, 自己的活儿自己干, 多数学生大胆实践, 生活自理, 自己安排生活, 洗衣服、晒衣服, 叠被子, 打扫卫生、布置居室、做饭烧菜、收拾碗筷, 家在农村的部分学生还能学做一些田间劳动, 即使是独生子女, 也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立自强, 并参如学校安排的集体劳动如当好值日生、及时擦黑板、关闭电灯、关好窗户、锁好门, 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师以这些适量劳动为起点, 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自立的习惯, 提高生存能力, 从内心理解“自立”的含义。

三、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美德,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规章制度、集体舆论、互相监督之外, 关键还要依靠学生的直觉性。因此我把思想品德课中有关思想行为的要求, 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菩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纳入学科的平时考评范围之中, 即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科成绩=卷面考试分 (占70%) +行为考核分 (占30%) 。引导他们对照相关内容自查自对、自我约束、自我矫正。例如:根据七年级教材的主要内容, 结合行为要求和学校活动列出了具体要求, 设计了养成教育考试自评表, 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最后由教师评定。通过此项活动对端正学生行为规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学生有规可循, 自我约束能力普遍增强, 克服了各种不良行为, 违纪现象也减少了, 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大大提高了。

四、注重学生自主管理,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七年级新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学校, 组成一个全新的班集体。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呢?我把学习思想品德课《融入新集体》变为主题班会课,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小学的集体生活, 自由发表意见。有的讲道理、有的举例子, 具体生动地说明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同时良好集体的形成也离不开个人的作用, 需要集体同学同心同德、积极参与、自主管理, 还需要具有特长和特殊才能的人发挥作用。同学们通过讨论, 提高了对班级集体的认识, 他们边学习、边提高、边实践。在班级各项活动中争当积极主动热情的一员, 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想班级所想、急班级所急。充分发挥自已的个性特长, 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多作贡献, 班里的图书角、卫生角、黑板报均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精神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 它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 如何去认识它们?作为中学生有必要从书本知识走出来, 比如参加社会实践, 搞一些调查研究。如在讲解《人生多彩》时, 我就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题为《如何体现人生价值》的调查报告。同学们通过对家庭成员、亲戚及邻居进行调查, 了解农民、教师、工人、公务员等不同岗位的人是如何体现人生价值的。通过调查报告, 学生懂得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有价值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劳动创造。从一份份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认识。

总之, 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的形式还有很多。如举办知识讲座, 让学生自己搜集剪贴有关政治资料, 收看新闻, 认真阅读《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还可以让学生经常开展学雷锋做好事、送温暖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又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心理素质, 语言表达素质和分析概括素质有了不同程序的提高。同时还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这三大教育教学任务, 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十分有益的。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的课程, 在教学的同时,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可以通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日常生活、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自主管理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自主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12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充分体现了以书中基础知识为本,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呈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试题难易适中,题量不大,能全面考察学生一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试卷。

一、试卷结构和难度

1. 考试时间为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2. 考试内容: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1-2课的内容。

3. 题型比例:是非判断10分,单项选择15分,材料分析25分。

二、试卷具体特点

1、依“标”扣“本”,注重双基。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降低了难

度,符合新课改精神。

2、突出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知识、行为、情感目标的考察,进一

步减少了纯知识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3、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让考生运用所学知

识谈如何做,怎样做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础薄弱。有的学困生和中等生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2. 审题不认真。

3. 答题没有条理,不会主观发挥,答得不全面。

4. 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多。

四.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复习。课上领着大家一起复习,及时督促学困生及中等生还有学优生中不主动学习的学生,除此之外,加强能力训练。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让生重视在学习生活中总结经验,提炼学习方法。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13

框的教学设计

资源作者:

殷德燕

作者单位:从化市城郊中学

学科名称:

政治科

年级(模块)名称:

年级(模块)章节:第 二

单元(填单元名称)

认识新自我第五(填题名称)

自我新期待

第二框题(填框题名称)

发现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3~个):

发现

潜能

积极暗示法

目标设定法

实践锻炼法

【教学目标】程标准内容目标具体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懂得人有多方面的潜能。

2、学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1、能描述人有多方面的潜能。

2、能分析自己的潜能,明确发展方向,探寻发掘潜能的方法,尝试积极暗示、想象、从小事做起等方法。能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发自我潜能,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下面确定的努力目标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潜能是什么?我有哪些潜能?我怎样发现自己的潜能?等等。认识潜能是认识自我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但学生对自身潜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材分析本共设计了三框,而本框是本的难点。本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认识自我的潜能;二是发掘自己的潜能。在本框题中,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使学生对潜在的自我树立更多的信心,也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些发掘潜能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本框是对第一个框题的继承和发展,并为第三个框题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本框题在全书中起到桥梁和纽带、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自己潜能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自己的潜能教学准备perpint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法时安排一时板书设计

二、发现自己的潜能

1、认识自我的潜能①自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②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③人的特长④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

2、发掘自己的潜能①积极心理暗示法②目标设定法③实践锻炼法学习评价

1、堂测评:《学习评价》相关练习

2、作业布置:简答题:(1)每个人至少有几个方面的智能?(2)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呢?教学过程教

容设计意图导入新(约9分钟)导入:为学生播放《四川地震幸存者》的片段。思考:

1、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幸存者为什么能够坚持活下去?通过播放最新录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多位幸存者的经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潜能的存在,从而揭开堂教学序幕。讲授新(约2分钟)讲授新(约2分钟)显示预习题目,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竞赛上黑板写出答案。(具体内容见附1)通过显示预习题目,让学生明确本学习的知识目标要求。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发现自己的潜能(板书)

1、认识自我的潜能(板书)活动一:游戏—测试你的记忆能力(1)记数字①***6139②***117

(2)

置191***6210127

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他们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让学生过通过游戏活动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并从中掌握发现自己潜能的方法。活动二:讲故事:

1、故事一:少妇救孩子

2、故事二:残疾美国人的故事纵说纷纭谈潜能:你相信人真有这么大的潜能吗?为什么?(展示“相关链接”)(说明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通过学生自己讲故事,拓展学生的见识面,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潜能的具大力量所在。分析得来的共识会比教师直接给出的自然,易于接受。(要明确地强调)提问:人的潜能包括哪些方面?

(展示材料,教师加以解释)活动三:集体讨论:学生完成P2上框表格活动四:SHSH你的特长(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得出结论:人的特长往往是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人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就会转化为特长。特长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而我们身上可能还会有某些潜能的存在一直没有被发现。给学生以特长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自己是堂的主体。活动五:展示刘翔的事例(见附2)得出结论: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潜能这一话题往往令他们感到遥远、神秘,通过刘翔这一典型事例会让学生更容易获得理解。

2、发掘自己的潜能(板书)①积极暗示法(板书)事例展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大姐想一想:为什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大姐能够展现出与自己平时完全不同的一面?②目标设定法(板书)引导学生思考:书P3上框事例③实践锻炼法(板书)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明。

活动六:我也有高招

(在教师抛砖引玉前提下,学生分组找出发掘潜能的其它方法,分组展示,并进行评比,评出最优组。最优组委派一名同学详解本组的方案。)这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该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将发掘潜能的基本方法,放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六是对发掘学生潜能方法的一个拓展延伸,除了学本上的方法外还可以有尝试法,压力变动力法等。此外,评价机制用在平时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堂气氛,锻炼了学生能力,发挥了主体性。堂小结(约1分钟)展示本知识结构图。让学生理清这节的知识点,并明确学习的重点。堂练习(约2分钟)具体内容见附3(学生用练习本完成,然后左右交换互评答案)

通过堂练习,学生互评活动,检查学生本节的学习情况,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作业布置(约1分钟)简答题:(1)每个人至少有几个方面的智能?(2)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呢?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14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AABBBAAB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DDDCADAACAADBAB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DACBDDCBBCCCAD

三、分析说明题

1.(1)兔子:自负或自大乌龟:自信

(2)自信会让我们找到优势,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断获得成功。

自负则会让我们盲目自大,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略自己的缺点,最终导致失败。

2.(1)人格尊严权或荣誉权

(2)不对。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侮辱、诽谤等

(3)首先,我会指出经理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荣誉,如果不听,向法院提起诉讼

3.(1)要全面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方法。

(3)①和②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篇15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1.升入中学后,我们将会有许多新的体验,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新”字?P4

(1)珍惜初中生活的起点,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2)在新的班级里,积极认识新同学、老师。

(3)与新同学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4)与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新集体。

2.上中学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集体,需要怎样做这个集体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 P7

(1)要有共同的目标,这是我们这个集体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每个同学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

(3)在为共同目标奋斗中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3、如何看待个人在班级中的位置?P8

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色彩。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1.初中学习生活有哪些新特点?P11

(1)初中与小学相比主要有任务不同,课程数量增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更深。

(2)对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还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3)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学会学习? P12

(1)掌握并正确运用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①学会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否则就不能独立的承担学习的任务。

②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加深,如果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2)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如何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 P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种种方式各有特点。只有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才能在摸索尝试、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P18

(1)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的快乐。

(2)失学是痛苦的,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

上一篇:卫生局禁毒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