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镇学区“两基”迎“国检”简报(共9篇)
简报
第十二期
金塔镇学区“两基”迎“国检”
金塔镇学区召开“两基”迎国检工作促进会
6月20日,金塔镇学区召开了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促进会。会议首先通报了学区“两基”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经学区第三次检查指导后,个别学校还存在档案资料不全、表册数据不一,有些资料上报不及时问题;
2、根据县基建办的文件精神,需进一步加大薄弱环节整改力度;
3、个别学校“两基”“六配套”建设进展缓慢、“两基”知识宣传力度不大,迎“国检”氛围不够浓厚。为及时研究解决以上问题,决定及时召开这次促进会。
就如何抓好下步工作,学区刘主任在会议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两基”迎国检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二是校长要深化认识,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配合,组织、统筹、部署、研究好“本校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开展;三是当前抓好以下工作:
1、校长要加强组织研究审核主要的几大表册,找准问题并及时解决,相关数据表册上报要及时,校长要认真审核并签字。
2、认真梳理,写好“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
3、做好自查自纠查缺补漏工作。
4、抓“两基”迎国检的同时统筹好其它工作。
会议最后强调,要认真执行县“基检办”下发的10号、11号文
件,于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补漏补差工作,以扎实的工作迎接“两基”国检。
主题词: 两基国检工作促进会
报:金塔县“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各小学
工 作 汇 报
为了使我校的“两基”工作能够顺利的通过国家的验收,我学区根据上级领导对“两基”国检工作的安排,认真贯彻落实成政办发【2011】32号《关于印发“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两基”迎国检的准备工作,目前已进入查漏补缺阶段的工作,现将我校“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区基本情况:
我学区目前有中心小学一所,基层小学4所,全学区现有学生912人,教职工51人,教学班30个。学校坚持“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办学理念,坚持“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设备现代化,育人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的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优促特,以德育人。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陇南市先进学校”、“陇南市基础教育示范学校“、“陇南市文明校园”、“陇南市文明单位”、“甘肃省无烟学校”、“陇南名校”、“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曾推荐为教育部“和谐校园”之一。
学校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学校”称号,红川小学少先队获省“优秀红旗大队”称号,红川小学附设幼儿园获县级“学校农村示范幼儿园”、“文明校园”称号。
二、“两基”成果
1、普及程度
自1997年实现“普九”以来,我学区四率指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全镇0至6周岁1022人,其中女479人;4至6周岁461,其中女222,入园率93.71%;7至12周岁732人,其中女355人,小学入学率为99.59%,女童入学率为99.44%; 15周岁人口212人,完成小学毕业205人,完成率为96.7%。
2、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3人,专任教师33人,全部具备中师和大专以上学历,合格率100%,具有本科学历13人,专科学历12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学一级教师16人,小学二级教师及以下10人。学校建立有较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教职员工无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设立了“优秀班主任奖”、“安全纪律奖”以及“卫生奖”,奖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优秀的班主任;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科成绩优秀的前三名设立了“优秀教学成绩奖”,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设立“教研成果奖”,奖励勤奋钻研业务,取得教研成果的教师;设立“特殊贡献奖”,奖励有重大贡献的教师,激发了教师爱校爱教、勇于奉献的热情。我校大力开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人事制改革。重点抓好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目前,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人员队伍逐步形成。
3、办学条件
我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基本齐全,各类配置基本完善。学校现有教学楼3栋,普通教室21个,学生宿舍楼32间,大灶食堂2间,寄宿制设施完善,有1个水泥地面的篮球场,250米环形跑道;学校还建有会议室、舞蹈室、电子琴教室、绿茵文学社、美术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桂馨书屋”和“成州何载图书馆”,学校现有图书12260册,生均17册。另有少先队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体育器材室各1间;学校配备计算机45台,其中学生计算机30台,办公电脑7台,学校安装有宽带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学校办公实现了网络化。教室配备了微机、电视机、DVD、白板,教师办公室配备了微机、电话、热水器、电风扇、沙发,办公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校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规模由小到大,设施由简陋到基本完善,设备由落后到比较先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发展成为我县一所品牌示范小学。
4、教育经费
我校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制,适龄儿童只需背着书包来上学,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免费享受教材。住宿学生还能享受寄宿制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学期250元,并按时足额发放。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系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本级财政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性经常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学生人均公用费用逐步增长)。确保各类教育专项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学校经费管理小组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明。年初有预算,年终有决算。财务管理严格执行《红川学区财务管理制度》,重大开支民主决策,集体签字。自筹项目有预算、有监督、有验收、有税票。专项资金有专人负责,有专账管理,有总结汇报。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及时到位,家长有申请,学校有审查,结果有公示,领款有签名,准确把握和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5、教育质量
我校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按照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齐、开足课程,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谐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文明规范的师生行为,浓郁的教研教改氛围,扎实的学校管理,促使了教学质量飞速提高,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益。自1999年全县毕业班实行统一测试十二年以来,成绩一直居全县同类评比前三名,其中获第一名8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综合考核9年获8个第一名,先后有58名次教师获国家、省、市、县表彰。
6、学校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管理方面,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定期排查校舍、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每星期升降旗时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有记录。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如防震、防火演练等)。学校制定了预防地震、防洪、防火、方突发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校安全责任制和应急机制。同时,我们还针对学校安全的薄弱环节制订了针对性措施,如针对双休日、节假日、楼道、门卫、大灶、宿舍、幼儿园的专项安全管理措施。每年年初,我们都要与班主任、学生家长、住宿学生家长、房东等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群防群治,共建安全校园。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制定了《红川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红川小学学生犯错纠错惩戒篇》、《安全三字歌》,有力的规范了学生行为。由于教师尽职尽责,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校近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7、扫盲工作
我校协助镇、村党委利用寒暑假学校放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农民农闲在家的有利时机,组织青壮年进行扫盲及巩固提高、教育,坚持把扫盲及巩固提高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村委会还建起了“农家书屋”,让农民不断提高思想意识,转变守旧的观念,整体提高了村民素质。
第11期
XX镇党政综合办公室2011年9月9日 创优环境促进全镇教育事业快发展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通过抓好全镇各学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环境,推动“两基”工作长效开展。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育人环境质量。近年来,镇上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推进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环境美化、亮化、绿化,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整洁,同时,为镇初中等学校操场进行了整平处理,对刘磨小学、镇初中等学校集体厕所等进行了维修、并修建了化粪池。新建的青林村学、镇初中宿办楼已投入使用,各村学校园内的道路也于近年相继进行了马路砖铺设,截止目前,全镇有10所学校硬化道路直通校门,占全镇学校总数的83.3%,其余两所学校通校道路也完成了路面沙化处理,以前雨天上学泥泞不堪的现象不见了,学生们的行走更加方便了,孩子们上学的路更加平坦了。
二、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推动平安校园建设。镇上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推动平安校园建设。镇上相继对刘磨村学等校舍围墙等进行了加固维修,深入各学校定期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与各学校、各部门责任人、班主任及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从校园安全工作整体要求、常规管理、消防、卫生、校舍设备设施、集体活动、隐患整改、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成立了护校队,认真执行学生上学、放学路队制度,狠抓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学生路途安全;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自护能力。
三、推进文化校园建设,提升育人文化氛围。近年来,镇上因地制宜,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力所能及的在各校教学区、活动区等书写大幅标语、张贴名人画像,确保每个教室内都设有学习园地、墙报、格言条幅等,使各学校都呈现出一片浓厚的文化氛围,其中,镇中心小学长达200米的文化墙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报:县教育局
送:镇领导班子
工作简报
第1期
南丰乡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3月9日
市、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
一、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
2011年2月26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永成主持,栾克军市长在会议做了重要讲话,董永芳副市长和各县区政府签订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目标责任书》,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市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区教育局局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以及市教育局科长以上的领导参加会议,栾市长的讲话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我市“两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严格落实“两基”工作责任,从制度上保证“两基”指标要求不下降、经费投入不削减、工作力度不放松,确保了“两基”成果持续巩固提高。
二是义务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我们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学校改造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教育工程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是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拔高校毕业生赴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短缺的问题。
四是中小学布局结构渐趋合理。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或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中心村集中”的总体思路,先后进行了两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结构初步实现了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的转变。
五是构建了各级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县、乡、村积极支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力保每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总体上看,我市“两基”工作成效显著,但对照省政府《“两基”攻坚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国检”的指标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费投入依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四是个别地方对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档案不健全。五是扫盲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对已经脱盲人员的认定、发证和户籍信息变更等问题重视不够。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功夫认真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各县区和教育部门、各学校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努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二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要以这次“两基”迎“国检”为契机,着力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部分学科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教师缺编县要通过布局调整、特岗教师、选拔招聘等措施,稳定和增加教师数量。
三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四要确保教育经费足额投入。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采取扎实措施,认真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
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职工工资逐步增长的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政策。
五要巩固提高教育质量。中小学要按国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使学生品德合格率、毕业率、体育合格率和教育教学水平达到“国检”指标要求。
六要严格安全管理意识。
七要落实扫盲工作责任。公安和统计部门要加强协作,对已经脱盲或取得成人小学毕业证的,户籍上的文化程度要及时更改,确保第六次人口普查后上报的非文盲率数据达到98%以上。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两基”迎“国检”任务顺利完成
各县区也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尽快研究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协调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快建立迎接“国检”的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各县区要在去年“两基”普查的基础上,按照“国检”的内容和标准要求,逐项盘清“两基”底子,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做到边查、边改、边提高,不留死角。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全程跟进,并将迎“国检”工作作为综合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认真进行考核评估。要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市“两基”工作成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使
全社会认识“两基”、关心“两基”、支持“两基”,形成“两基”迎“国检”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
2011年3月2日,为贯彻落实省市“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在县人社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会议。会议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多学主持,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梁顺海、县政协副主席、县教体局局长韩延琪,各乡镇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县直学校、各中学、学区校长和小学校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县两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他指出: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证、教育建设优先安排、教育困难优先解决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两基”工作,全县提前三年实现了“两基”目标,通过了“两基”省级验收,并于2007年、2010年顺利通过省级复评和督导评估。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下,“两基”攻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总结我县“两基”工作,有五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严格落实“两基”工作责任,从
制度上保证“两基”指标要求不下降、经费投入不削减、工作力度不放松,确保了“两基”成果持续巩固提高。
二是义务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我们不断加大县、乡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学校改造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是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进村进社”、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教师短缺的问题。
四是中小学布局结构渐趋合理。我县按照省政府提出的“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或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总体思路,先后进行了两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了一批农村中小学,建设了一批标准化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全县中小学由2001年的246所调整到181所,总数减少26.4%。学校布局结构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结构初步实现了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的转变。取得一点成绩,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推广和好评。
五是构建了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领导、工作机构、目标责任、督导检查、规范管理等各个环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狠抓措施落实;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认真
履行督政督学职责,严格依据标准,扎实开展督导评估;全县中小学强化措施,控辍保学,力保每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各乡镇、村组积极支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采取发放义务教育按时入学通知书和流失学生复学通知书制度等扎实有效措施,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客观地指出了:我们在“两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费投入依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与城区间的差距较大。四是个别乡镇对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档案不健全。五是扫盲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对已经脱盲人员的认定、发证和户籍信息变更等工作还不到位,势必影响“两基”指标的考核。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功夫认真加以解决。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查漏补缺,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我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副县长梁顺海明确要求: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是国家检查验收“两基”工作的核心所在。县教体局、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努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特
别要加强对布局调整后进城就读学生、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监控,确保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
二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根本。我县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与国颁、省颁标准还有差距,部分学科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要以这次“两基”迎“国检”为契机,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快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校舍安全工程代建制。今年,要切实抓好9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一所达标一所、建一幢达标一幢。进一步筹措资金,落实各项配套和优惠政策,尽快消除D级危房,抓好学校音、体、美、图书、实验场馆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整体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
四要确保教育经费足额投入。采取扎实措施,认真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职工工资逐步增长的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政策。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点核查近几年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核查是否依法保障教育投入,是否存在挤占挪用问题;核查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全额拨付教育单位改善办学条件;核查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是否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力争
“三个增长”,对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和各类资助资金落实使用情况认真检查,使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五要巩固提高教育质量。中小学要按国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使学生品德合格率、毕业率、体育合格率和教育教学水平达到“国检”指标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对“减负增效”的有效监测,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六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
七要落实扫盲工作责任。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确保全县非文盲率农村达到97%以上、城镇达到98%以上,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8%以上。确保第六次人口普查后上报的非文盲率数据达到98%以上。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两基”迎“国检”任务顺利完成
要求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认真梳理和研究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国检”的内容和要求,逐项盘清“两基”底子,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做到边查、边改、边提高,不留死角。要加大政府督查和教育督导力度,将迎“国检”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工作重要内容,定期跟进,考核评估。5月底前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对各乡镇进行督导检查,7月底前完成县级复查评估工作。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社会认识“两基”、关心“两基”、支持“两基”,形成“两基”迎“国检”的强大工作合力。
最后强调:两基”迎“国检”工作是国家和全县人民对我县巩固“两基”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是对县、乡政府和职能部门执政能力、履职水平的一次集中考核。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扬成绩,攻坚克难,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确保我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抄送:民乐县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民乐县教育体育局,南丰学区,南丰派出所、各村村委会、各小学。
工 作 简 报
第10期
马营镇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7月23日
马营初中全力以赴,稳步推进“两基”迎国检工作 在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在教育局和学区的具体安排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第一时间动用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扎实、有效、稳步地推进“两基”迎国检工作。
一、细化分工,靠实责任。马营初中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具体的协调、宣传、档案、后勤保障、电化教育、硬件维修等工作小组,具体细化分工工作,明确任务,靠实责任。
二、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在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安排下,学校抽调精兵强将,及时对档案整理、展室、宣传、图书室等紧迫工作加班加点,集中投入人
力财力,已经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学校还积极协调,发动教师学生,联系工程队,相互配合,对我校校园和教室墙面进行全面刷新,已完成50%;对损毁的路面正在进行清理硬化。学校还积极配合实验室安装人员的工作,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有效地推进了我校的理化生实验室建设工作。
“两基”迎国检是今年我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尽职尽责,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近期 “两基”迎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
3月4日,石门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校召开了迎“两基”国检动员大会,安排了2011年“两基”工作。3月7日,石门镇教育辅导站组织各校负责人召开了“两基”动员大会,对“两基”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会后,我们立即行动,当天下午,我校召开了“两基”迎检动员大会,全体教职员工参会,认真传达了上级部门的工作会议精神,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两基”国检的重要性;3月10日,学校领导班子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马营坡小学“两基”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3月15日,成立了 “两基”迎检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对各项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落实。
4月11日,辅导站召开了“两基”工作培训会,对表册的装订,档案资料的整理进行了培训,强化了工作措施。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做好安排,有条不紊的开展“两基”迎检工作。
学校计划本周开始种植花草树木,做好校园绿化工作,4月下旬到5月中旬开始对部分校园进行硬化,同时在充分摸底的基础上,成立档案小组,负责表册的整理和档案的装订,力求做到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查就实,一核就准。
天桥乡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乡“两基”工作于2002年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2006年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和“普实”验收。同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乡又全面启动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自查,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督导检查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桥乡位于凤冈县南端,距县城70公里,是全县最偏僻最边远的乡,乌江河沿我乡东南边界向东流去,已建成投用的凤石公路穿乡而
过,打通了我乡南下通道。全乡辖6村一社区,总人口22773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乡财政收入146.56万元,烤烟生产和农民外出务工是当前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教学点1个,幼儿园1所,学校附设学前班10个。初中在校学生1633人,小学在校学生2564人,在园(班)学生513人,初中专任教师66人,小学专任教师99人。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
(1)、小学入学率:验收当年:7-12周岁适龄人口3262 人,其中残疾10人,正常适龄儿童在校生3211人,入学率98.74%。
复查当年:7-12周岁适龄人口3261人,其中残疾2人,正常适龄儿童在校生3231人,入学率99.05 %。
2007—2008学7-12周岁适龄人口2575人,其中残疾0人,正常适龄儿童在校生2575人,入学率 100%。
(2)、初中入学率
验收当年:13—15周岁适龄人口1155人,其中残疾1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 111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 96.27%。
复查当年:13—15周岁适龄人口1499人,其中残疾3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178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19.59%。
2007—2008学:13—15周岁适龄人口1825人,其中残疾 3 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 178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7.75%。
(3)、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验收当年、复查当年、2007—2008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分别为 11人、5人、3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分别为 6 人、2人、1人,实际入学分别为3 人、2 人、2 人,入学率分别为 60%、100%、100%。
2、辍学率
(1)、小学辍学率
验收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3671 人,学年内辍学 18 人,辍学率为0.49%。
复查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3069 人,学年内辍学6人,辍学率为0.2 %。
2007—2008学:上学年初在校生2856 人,学年内辍学0 人,辍学率为0。
(2)初中辍学率
验收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934人,学年内辍学23人,辍学率为2.46%。复查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1440人,学年内辍学 34 人,辍学率为2.36 %。
2007—2008学:上学年初在校生1574人,学年内辍学31人,辍学率为1.97 %。
3、完成率
2007—2008学,15周岁人口总数604人,其中残疾1人,初等教育完成603人,完成率为100%,比验收当年提高3.14 %,比复查当年提高2.61 %;17周岁人口总数490人,其中残疾 2人,已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438人,完成率为 89.75 %,比验收当年提高 5.47 %,比复查当年提高14.75%。4、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2007—2008学,全乡小学专任教师 99人,学历合格 93人,合格率为 93.93%,比验收当年提高 1.49 %,比复查当年提高 1.28 %。全乡初中专任教师 66人,学历合格 66人,合格率为 100%,比验收当年提高 6.38%,比复查当年提高0%。
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2001年以来新补充小学教师35人,学历合格35人,合格率为100%;新补充初中教师 30人,学历合格30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3、师生比
2007—2008学:全乡小学在校生 2564人,在职教职工110 人,师生比为1比25.9 ;全乡初中在校生1633 人,在职教职工69 人,师生比为1比23.7。
4、全乡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46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5%;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5.2%。
5、校长培训合格率
全乡小学校长13人(含副校长),培训合格13人,合格率100%;全乡初中校长3人(含副校长),培训合格3人,合格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
全乡中小学布局合理,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中小学基本消除了危房,校舍中无D级危房。
1、生均校舍面积
小学校舍建筑面积9290平方米,生均3.62平方米,比验收当年增加了0.93平方米,比复查当年增加了0.31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生均 3.06平方米。
2、配套设施与校舍建设
全乡学校绝大多数有校门、围墙、运动场、旗台、厕所等设施。校园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和道路硬化,各学校基本配有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团队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必备功能室。
3、教学仪器配备情况
教育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进行配备,中小学配备率达100%,片区以上学校能做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片区以下学校能做演示实验。
4、电教设备配置情况
全乡有计算机教室2间,计算机64台,天桥中学、天桥完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全乡有9所学校建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收视设备,两所学校配有播放设备,管理使用规范,使用情况良好。
5、生均图书册数
小学图书总数 17670册,生均6.48 册,比验收当年增强 3.3 册,比复查当年增加1.87 册。初中图书总数24327册,生均14.9册,比验收当年增加4.9册,略少于复查当年的生均图书数(学生人数增加)
6、音、体、美、劳技器材设备情况
全乡中小学音、体、美、器材和劳技设备品种数及配备率基本达到相关标准。
(四)、教育经费
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靠县级以上财政,但我乡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近三年来,都专项安排了教育经费预算,05年、06年、07年分别为1.42万元、2.05万元、0.9万元。
1、每年对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的表彰5千元。
2、每年六· 一儿童节购买慰问品对全乡各学校学生进行节日慰问,资金3000元。
3、每年下拨“两基”工作专项经费7000元(其中中心校5000元,中学2000元。)
4、近三年全乡“两免一补”资金283381.65元,全部按规定落实到贫困学生身上。
5、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①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争取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向市财政局申请专项资金13万元,完善了新合完小、青丰完小的围墙、校门、场地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②向县民政局申请资金5000元,解决了漆坪完小的饮水问题。
③号召全乡干部职工帮扶贫困学生,三年来累计帮扶资金96400多元。
④要求站所帮校,近三年来累计帮扶资金12500元。
(五)学校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天桥乡教师德能勤绩考核方案》、《教师教学业绩奖惩办法》等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常规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强化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较好,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全乡学校校园无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六)教育质量
全乡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年由乡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考核组对全乡学校进行一次教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估,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毕业率
(1)小学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学年初毕业班学生数分别为 638人、560人、618人,实际毕业分别为 616人、558 人、616人,毕业率分别为96.55%、99.64%、99.68 %。
(2)初中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学年初毕业班学生数分别为 373人、392 人、471人,实际毕业分别为 373 人、392人、471人,毕业率分别为 100 %、100%、100 %。
2、全科合格率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小学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 70.22%、89.29%、89.32%,初中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9.2%、99.23%、99.4%,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七)扫盲和农技培训工作
通过 “两基”攻坚,我乡剩余文盲已经不多。因此,在对剩余文盲进行全覆盖扫盲的同时,及时调整扫盲工作重点,突出抓好扫盲后巩固提高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结合我乡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本领,有效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1、农村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验收当年为 98.64 %,复查当年为 99.58 %,现在为99.76 %。全面扫除了15—24周岁人口青壮年文盲。
2、近三年脱盲总数为 27人,脱盲巩固人数为 27人,脱盲巩固率为100%。
3、全乡六村一社区均建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技培训做到有校牌,有校舍,有桌凳,有兼职教师,有教材,组织机构健全,农技培训有序开展。
三、主要措施及效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1、虽然我乡在“两基”验收和复查验收中都得到了上级的好评,但由于我乡教育基础薄弱,起步晚,软硬件建设都还潜伏着危机,因此,“两基”攻坚不能就此止步,为了全面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国检”,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和“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继续实施“两基”攻坚工作机制。确保普及程度各项指标达到或高于省复查验收标准,有效防止了“两基”各项指标的反弹和下滑。
2、实行乡党政领导和部门挂包学校责任制。乡党委、政府要求所有包村的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将所挂包区域内的教育工作纳入对干部的综合考核,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挂包了天桥中学和天桥完小,每期至少深入学校2到3次,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中心校的重要会议,分管领导都要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如中考、小学毕业联考,“教师节”、“六一”等节日,党政领导都要亲临学校指导。乡直各部门都要挂包一所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在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对先进学校、先进教师实行表彰制。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每学年开学初都要组织召开全乡教育工作大会,参加大会的人有党政领导、村(社区)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全乡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代表,有机会还要邀请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到会指导。会上对上学年全乡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下学年工作进行总体安排,并对学年内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中心校按照相关奖惩办法,严格兑现奖惩。几年来,我乡每年的教育工作会都开得有声势,有气氛,营造了浓厚的政府重教、群众支教的氛围。
4、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虽然目前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县为主”,但我们深感“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现实意义和长期效果,乡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打紧其它支出,每年都要安排专项的教育经费预算,用于“两基”工作和资料建设以及对先进学校奖励,为学校解决特殊困难,近三年来,乡财政总计投入教育经费43700多元,同时,积极向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了新合完小、青丰完小的围墙、校门和硬化场地,购置课桌凳300多套,购置篮球架3付,分解到全乡各校,修好了天桥完小通往后山草坪的阶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站所帮校制度:乡政府明确了乡直各站(所)挂帮学校制度,要求各站(所)根据自身实际,帮助解决所挂帮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且要落到实处,如乡国土资源所挂帮柳塘完小,为学校购置篮架一副,价值2500元,并长期对该校的贫困学生进行帮扶,每年帮扶资金在400元左右。乡水站帮扶坪头教学点,为该校拉通了自来水。天桥村坪桥组村民集资2000多元,为前丰完小拉通了自来水等等。所有站所每年都要为自己挂帮的学校办好一两件实事,帮助学校解决了不少的困难。
(二)、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是“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一项纲性指标,也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是我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薄弱环节,因为学生辍学的原因错综复杂,要把由于各种原因辍学的学生动员入学绝非易事。几年来,我们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做了大量工作,使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1、层层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初,乡政府都要与各村(社区)与中心校、中学签定“控辍保学责任书”,要求乡党政挂包村(社区)的领导干部,各村(社区)包组干部,把本辖区的学生入学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干部工作考核,并明确,若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辍学的,由包村(组)干部负责。若因学生学习困难而导致学生不愿入学的,则由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负责,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同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落实依法控辍,行政控辍,安全控辍,扶贫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等措施,多管齐下,认真抓落实。
2、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意识。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让广大家长和学生自觉意识到学好文化知识对于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是解决辍学问题的根本。为此,我乡通过普法宣传,发放教育法律法规的资料1400多份,要求各学校在每期结束前,都要将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连同学生的成绩通知单一起发送到每个学生家庭,向家长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向家长广泛宣传送子女入学,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学业等重要性。
3、实行动员学生入学“四步曲”。第一步:每期开学前,由学校组织老师对已掌握的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动员,向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做到早发现,早动员,早防范。第二步,每期开学一周内,学生还未到校的,由学校安排老师入户走访,说服动员。第三步:通过学校动员仍未入学的,则有由学校提供未入学学生基本情况,未入学原因交中心校汇总后报乡政府,乡政府将这些学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到各包村、包组干部头上进行再发动,再动员,该请则请,该劝则劝,该帮则帮。第四步:对个别工作难度实再太大的,则由乡政府组织义务教育执法队,重点出击,视其情况,该实施经济救助的则进行经济救助、该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最终把学生拉回校园。
4、广泛开展贫困生救助活动,严格使用好“两免一补”资金。乡政府向全乡干部职工发出倡议,要求每位干部职工每期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并长期结成对子,近三年来,全乡有321名贫困学生长期得到全乡干部职工、教师的结对帮扶,累计帮扶资金达96400多元。同时,积极联系省民建委对前丰学校进行了定点帮扶,每年兑现帮扶资金7000元。近三年来,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我乡认真使用好“两免一补”资金,283386.65元资金全部落实到贫困学生身上。凡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由学校、班主任调查提供,然后送各村(社区)核实,把国家的钱真正用到贫困学生身上,严格审核,公示、签字等程序。实实在在让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从而激发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和激励贫困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长大后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5、学校管理实行“辍学一票否决”制。中心校制定了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将控辍保学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和教师综合考评,凡因体罚学生,歧视学困生等人为因素导致学生辍学,必将受到严肃的处理,凡有辍学的学校,班级,当年不能评优、评先进,所在单位的的老师不能评选先进,杜绝了人为的辍学因素。
(三)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两基”攻坚目标所在。近几年来,在乡政府的统一要求下,中心校不断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优胜劣汰机制有效引入教育管理,实行严格考核、重奖重惩、超编学校教师末位分流支教等管理办法,使老师人人都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中心校根据上级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认真拟订了《天桥乡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办法》《教师教学业绩奖惩办法》《教师乡内逆向流动竟聘方案》等管理措施报乡政府研究后,由政府形成文件下发实施,每学年的教师活津贴的二次分配,差幅在2000元左右,充分利用经济扛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每年都有由超编学校按照考核结果被分流到缺编学校任教的教师,实现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由于我乡地处偏僻边远的山区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生活环境差,所以教师的稳定性也差,加上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七、八十年代民转公的教师,故整体素质不高。因此,针对我乡教师队伍现状,我们以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培训提高活动。
1、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有关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理论文章及先进典型材料,教师定期写出心得交流体会,从思想上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激励教师敬业奉献,扎根山区农村,安贫乐教,淡泊名利,在艰苦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活动中,中心校还组织了“教育有悔“征文评选。
2、乡政府多次组织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如到贵阳市南明小学,解放桥小学实地观摩学习新课程实验情况,到凯里、安顺等地听取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多次选派骨干教师赴遵义、贵阳等地听取全国著名名师及教育专家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同时,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长短期培训或观摩交流活动。近三年来,全乡共有68人次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县级以上培训、学习,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凡外出学习,培训,听课的老师,回来后都要组织二级培训,或交流体会,或上示范课,探讨课,形式不拘一格,其目的就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人人要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力求人人都有新变化,通过骨干引领带动,达到教师群体优化。
3、探索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新途径,新方法,要真正大面积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仅靠送出去培训毕竟十分有限,只有实实在在开展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通过骨干教师带头引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中心校在全乡教师中开展了教师学习提高“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周至少收看(或播看)一节远教资源节目,每期至少写1篇教学反思或个案分析文章),骨干教师每期都要开展送课下村活动,鼓励各学校和老师们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如天桥完小的“新教育”实验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师生共写随笔”,“营造书香校园”等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管理中,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方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升”,并把“十字”方针作为教学管理及评价的重要标准进行细化。每学年结束前,乡政府都要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考核小组,对全乡学校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但是,作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并不十分完善的办学条件,面对一群思想,观念、方法、手段都正待提高的教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困难。近几年来,全乡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及其资源,结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育人目标,“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营造: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氛围,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奋发向上,每年的“国庆”、“六一儿童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乡政府都要组织全乡性的集体活动,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全乡学校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把安全工作切实拿到手上。几年来,全乡学校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使学生在学校学得安心,家长放心。
几年来,通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有序推进,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职业道德感普遍增强,一批年轻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健康成长进步,为我乡基础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我乡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县政府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天桥乡政府连续四年获综合考评一等奖,中心校连续四年获综合考评一等奖,天桥中学、天桥完小、龙凤完小等学校多次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近三年以来,全乡有16名教师参加县级优质课竞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其中有两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有76篇教师论文和教育随笔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公开发表或者交流获奖。有28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班主任或先进少先队辅导员,一人被评为全省“两基”攻坚先进个人。天桥完小、龙凤完小积极开展德育科研课题实验、效果显著,连续两年被评为“德育实验先进学校”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中心的表彰,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的我乡教育艰难地进入全县的先进行列。
(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 通过“两基”攻坚,我乡青壮年文盲所剩不多,但由于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规模办班,我乡采取了丈夫教妻子,子女教父母,扫盲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定点辅导等方式完成识字教学任务,重点是对脱盲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解决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民的根本出路何在?靠帮靠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实施科教兴农,让农民转变观念,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就是拥有了一定的生存本领,才能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地域经济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一是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进行了大量的烤烟生产技术、水果栽培技术、粮食作物种植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特种养殖等后续产业技术培训和最新农业科技信息培训,同时还大面积开展了改变农民生活生存环境的“沼气池建设”、“改圈改厕改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等培训宣传。通过培训,加大了科技含量,使我乡传统支柱产业—烤烟生产近年来增效很快,2006年全乡烤烟生产总值达800多万元,进入全县的前列。通过开展“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安全生产常识,城市道德规范等劳务输出引导性培训,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具备基本的劳务技能外出挣钱,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有的已经成了大老板,小老板,他们走出山门,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了解了市场,积累了资本和技术,产生了“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生产者,引回经营者”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二零零六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通过邮政、信用社等渠道寄存回来的资金就达1400多万元,通过培训宣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抢生、超生、偷生现象已基本消除,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努力谋求全乡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仍然严重制约着我乡教育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老师年龄偏大,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求。而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生活环境恶劣而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不求上进。由于教师结构不合理,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在山村学校难以正常开设。
2、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增多,或交由年迈的父母看管,或托付给亲友照看,或自己独立生活,使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甚至生活都不能保障,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3、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教育公平难以真正实现。
4、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没有彻底完善,学校无围墙,校门,场地未硬化,增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5、教师编制太紧。教师存担的工作量太大,几乎没有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时间。
6、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控辍保学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今后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想法设法尽快解决我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迅速完善办学条件。同时,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我乡教育真正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各位领导,天桥被称为“凤冈的西藏”,这里除了山还是山,大山带给人们原始的无奈。同时也孕育着无限希望,这希望就寄托在提高普及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上。随着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沉寂的大山正在焕发出无限生机,封闭的山门正缓缓开启。文明的火种正在被点燃,落后的观念正在被打破,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的观念正在形成。天桥乡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把我乡基础教育工作切实拿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把我们还没做好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让教育的发展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通过“两基”国家检查验收。
为了确保我校“两基”工作能高质量、高水平地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配合并全力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工作再上台阶,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程序与具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
1、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
组长:郭建国
副组长:刘英李茂胜曾卡何太平
组员:张继民 叶腾文 王晓耘冯子会 薛强华李华君
2、成立 “两基”迎国办公室
组长: 李茂胜
组员: 张继民王晓耘冯子会 薛强华李华君
李明何小兵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3、成立 “两基”迎国检宣传报道组
组长:叶腾文
成员:冯子会冷文洲
4、职责分工:
组长 :郭建国(校长、支部书记)全面负责迎检工作副组长 :
刘英(副校长):负责A1领导职责、A3经费投入与管理
李茂胜(副校长)负责A4办学条件、A5队伍管理培训
曾卡(副校长)负责A6教育管理
何太平(工会主席)负责督导检查
成员:王晓耘李明何小兵(负责做好学校分年级分班每年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辍学生数、女童数统计表;负责学校教职工花名册及教师学历档案、进修档案;负责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及教学管理资料;负责学校服务范围内0—18岁周岁人口义务教育对象登记册。)
张继民(负责收集整理资料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薛强华(负责资料审核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冯子会(负责写学校简介和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李华君(负责学校财产登记簿)
各班班主任负责扫盲工作及表册填写
各年级组长负责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叶腾文(负责师资水平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及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相关指导性文件,明确这次迎检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二)自我检查阶段(2011年3月—6月)
(1)学校各部门组织教师整理和收集好各项迎检资料。
(2)各部门再次对照迎检工作细则进行自纠自查。
(三)督查整改阶段。(2011年3月—8月)
根据自查和上级督查的情况进行整改。
(四)迎接检查阶段(2011年9月—10月)
迎接省、市、县 “两基”“国检”领导小组对我校“两基”工作进行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做好扎实的整改工作。
(五)整改完善阶段(2011年10月)
做好迎接检查的一切准备,随时待命迎接检查。
(六)接受检查阶段(2011年10月底)。
三、具体措施。
1、学校开动员会提高教师的认识,并能高度重视此次检查。
2、成立迎检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的责任。
3、认真搞好各种资料的归档工作。
4、层层把关,狠抓落实。
5、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两基”迎“国检”工作总结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2011年8月21日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两基”迎“国检”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领导带领广大教职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以顺利通过国家 “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把学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 “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科学指导,扎实落实“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
1、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 组 长:张 莉(校长)
全面负责本校“两基”迎国检工作。
副组长:戴佩红(副校长)窦孟宽(教导主任)
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的组织实施。
成 员:马 兴 杜丽芳 张善述 肖 怡 刘 英
董秀娟 谢春燕 王丽芳 马玉玲 杨 红 许亚娟
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工作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
2、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办公楼三楼,办公室主任由马兴担任
办公室全面负责“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的组织实施工作,进行重点工作和任务分解。协助搞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并负责数据录入和统计完成情况。
3、实行分工负责制,各负责人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对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不力,出现过失的,要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
4、具体分工如下:学校信息、学生信息方面由马兴提供数据并录入;教职工信息方面由杜丽芳负责录入;办学条件方面由刘秀兰负责提供数据并录入;教育经费方面由王瑛负责录入;技术装备方面由许亚娟负责录入。
二、求真务实,积极工作,摸清实底,严格按“两基”国检标准开展各项迎检工作。
(一)学校情基本概况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地处天水市秦城东关罗玉河畔的,创建于1957年,2002年重建。学校占地面积4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74平方米,近年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下,建三小学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学校连续两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评为“绿色学校”,省文明办、省交通厅、省公安厅授予“交通安全文明学校”,被市团委推荐为“省优秀红旗大队”。2006年9月荣获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8年2月,被天水市科技协会评为二〇〇七年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2008年4月,在第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甘肃赛区小学机器人比赛中,我校4名学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学校荣获校园机器人文化活动展示奖; 2010年9月被天水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12月被省语委评为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2010年4月在甘肃省机器人大赛中获得集体二等奖;2010年7月学校党支部被中共天水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7月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先进集体;2010年7月在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天水赛区西赛区中获得冠军。
(二)各项指标数据情况 1、普及程度
在两基领导小组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两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具体如下:
2006年: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中小学均为0%,应届毕业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007年: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应届毕业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008年: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应届毕业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009年: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应届毕业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010年: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应届毕业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师资队伍
在校教师75名,其中高级教师31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86.7 %。
(1)我校现有教师75名,专任教师72人;大专学历42人,本科学历23人,大专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7%,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区级骨干教师13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目前,师生比小学为1︰23。
(2)学校有正校长1名,副校长1名,都具有中级教师任职资格,均通过校长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任职合格率为100%。
3、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完善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按照学校制定的控辍保学措施、方案,积极推进此项工作,把学生辍学率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大量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家访工作,实现了控辍保学两条线的有效衔接,使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4667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77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4个,在校学生1661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2.9平方米。校园布局比较合理,教学区和运动区分区比较明确。有一栋教学楼,三个器材室和一栋师生厕所。学校现有两个微机室、一个科科学工作室(下设:机器人、脑思维、微型机床、声光电科教活动四个子工作室),两个音乐教室、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图书室。
(2)学校有科学实验室一间,面积60平方米,总价值5万元,生均30.1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较为完备,能基本满足演示实验教学的需求。
(3)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为18200册,生均图书11册,图书价值17.4万元,生均105元。图书阅览室面积80平方米,现图书管理规范,全天开放。
(4)我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成了多媒体多功能计算机教室一间,电子白板教室两间,微机室一间,计算机55台,生机比30:1。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及整体推进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学习和培训效率,也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渠道优质资源的共享,为我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插上的翅膀。
5、教育经费
(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收费,无乱收乱支现象。
(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按照绩效准时发放。
(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几年来,教育经费能及时到位。
(4)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通过公示资助信息,组织希望获得资助的学生填写“两免一补”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供有关的证件及证明,学校摸底调查、评审小组根据摸底调查情况进行评审、确定出拟定对象、公示评审结果、上报审核等程序选出受助对象。
6、教育质量
(1)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近几年我校在区教育局组织的统测中名列前茅,2007年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数、英综合成绩第四名;四年级统考第四名。2008年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数、英综合成绩第六名。2010年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数、英综合成绩第五名。
7、学校安全管理
(1)制订学校的安全工作计划,并和班主任老师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安全工作有计划,有制度。
(2)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经常利用安全教育周、国旗下讲话、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节假日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3)加强安全技术防备工作。在学校重点部位安装了监视器,24小时有人值班,有效地做好了安全防范工作。
(4)优化周边环境。定期召开安全综合整治会议,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治理周边的环境,减少不安全因素,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三、学校工作
(1)坚持不懈的开展“四大工程”
一是青蓝工程。以教师为本,就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人生幸福、事业成就寻找支撑点,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结合教学工作任务和“我和学生共成长,我为学校谋发展”的主题,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组织教师开展“六个一”教学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创设条件搭台子,师徒结队教方子,树立典型引路子,推向前沿压担子”的“比、学、赶、帮、赛”活动;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及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对青年教师实行教学行为跟踪。学校领导带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奉献一个优质课、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编写一个优秀案例、制作一个优质课件、举行一次班队会、写一份优质试卷分析的 “六个一”活动。让一批青年教师在教研中成才。教师在教育教学论文及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的68人次,省级奖励的37人次,市级奖励的25人次,学生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
二是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牢牢树立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完善了《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常规》等制度,加强“备、教、辅、改、评、析”教学全过程的管理,计划管理抓起始,备课管理抓探究,课堂管理抓教改,作业管理促创新,总结反馈促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三是校本课程建设工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级校本课程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校本课程,坚持开展活动。第二课堂的项目,由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第二课堂分二十二个门类,三十九个小组,全校学生参与,每周星期四下午开展活动,这天,成了学生的节日,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校本课程的开展,调节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和谐平安校园工程。坚持不懈的开展教师结对困难学生的“解惑,助学”活动。帮助的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生,道德后进生,家境困难生,特殊体质生,特殊心理生。教师根据对象特点制订帮扶计划。与“思想困惑,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的老师,通过交流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困惑,学习困难”的原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结成对子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与特殊体质的学生结对子的老师,更多地是倾注他们的爱心,用爱心启迪这些学生的心灵,让这些特殊体质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领导班子成员与家境困难生结对子,为他们献爱心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萎靡、状态不佳的学生正确看待生活,树立理想,走出迷茫与困惑。
(2)抓好三项建设
1、德育教育网络建设
在德育工作中,首先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开展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形式多样的班队会活动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内容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国旗下学生演讲内容丰富、少先队活动主题突出,“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在体验中增强了孩子的环保意识;捐书捐款,扶残助残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管理中,学校把养成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用爱心滋润孩子。把德育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了家长联系卡,成立了家长学校,开通了校长热线,实行了家长接待日,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及管理,形成了共管、共育的德育机制。
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重视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功能,狠抓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曾多次接待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检查团的参
观检查,受到高度评价。
2.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班子成员用生态的育人理念总揽全局,发动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大力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并把它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从景点的造型到布局,从绿化带的设计到走廊、教室的布置,从教学楼内盆花的摆放到教室、会议室窗帘颜色的搭配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漫步校园,舒畅、高雅的感觉油然而生。
狠抓校容校貌建设,使学校达到“六无”标准:地上无纸屑,墙上无污点,桌内无杂物,桌面无刻痕,室内无垃圾,窗台无积尘,东西放到恰当处。我校一方面宣传教育,表扬先进,一方面在师生中开展“带头弯弯腰,随手就拾掉”的活动。学校还开展了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启动了“我洁校净——创建卫生优秀学校、创建卫生优秀班级、创建卫生优秀办公室、人人争当洁净小卫士”的“三创一争”活动,开展了以家长开放日为主题的和谐校园活动。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了“赞歌颂祖国”的主题庆祝活动。
绿化美化校园。学校开辟了几个小花园,种植了冬青、蔷薇、柳树等植物,购置了盆景,并发动学生每人养植两盆花来美化教室和楼梯,师生共同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活动,并养成自觉维护、清洁环境的良好习惯,使满园绿色衬托出学校的勃勃生机。现在我校一年四季环境优雅、鲜花盛开。
让墙壁说话,让走廊育人。教学楼大厅及过道布置了校训、校风、学风、园丁谱、学生光荣榜、《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安全制度》、《交通标志》等宣传栏,教室墙壁上张贴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画像和格言,开辟了“艺术画廊”、“才艺展示台”,所有这些都营造出浓浓的育人氛围。
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以寒暑假、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性教育活动,如元旦庆祝活动、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书画比赛、教师节、迎国庆诗歌比赛、消防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每年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手抄报比赛、乒乓球赛、科技作品展评、学校艺术节活动、秋季登山比赛等;
建三小学还创办了《新绿》校刊,宣传先进的人和事,促进家校结合;学生自编、自导、自播的《阳光少年广播站》,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表彰好人好事,播送校内外新闻,讲故事,讲科技知识,诗歌朗颂等,学生轮流播音,争相投稿。与校外共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劳动,如社区共建、红领巾基地、“八一”慰问、街头宣传咨询、交通安全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共建演出活动等; 3.科学教育园地建设
2007年我校创办了甘肃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学校工作室每周定期组织学生到工作室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对学生们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如科学观察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科学信息交流活动、科学幻想、金钥匙知识等。向学生传授新的思考方法,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参观、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从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习惯、科学思维五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技活动的学习,开拓了师生们的视野,提高了动手实践与开拓创新的能力。并充分利用科技资源,积极探索与实践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模式。
学校积极配合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全国科普日将科技教育渗透入精彩丰呈的活动中,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组织,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先后组织和开展了“三小”科技活动;环保专题教育活动;科学专题征文、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
学校每两年一届开展的“校园科技节活动”,更是点燃了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迸发出创新智慧的火花。从2007年开始,学校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有杭熠等41位同学获省市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个人一、二、三等奖,齐峰等6位同学获得了省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组比赛(甘肃赛区)
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我校科学工作室分别获得了2006年、2007年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学校共组织选送了近百篇科幻作品,小论文参加全国及省、市、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大赛,有32人获奖,学校两次获优秀组织奖,2008年4月,学校组队参加了第八届中国青少机器人大赛区联赛,6名参赛队员分别获二,三等奖及优胜奖,校园机器人文化活动展板荣获优秀奖,2010年4月在第十一届中国青少机器人大赛区联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校园机器人文化活动展板荣获展示奖。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尚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继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教师教学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利用网络获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三)继续加强“两基迎国检”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认识,制定规划,不断提高我校“两基”工作的整体水平。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使大批人才可脱颖而出,为“两基”工作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坚持“教育质量和校园建设两手抓,德育和教学两手抓,面向全体学生和发展个性两手抓”,扎扎实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四)加大完成“两基”指标任务的力度,巩固现有“两基”成果。继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及班级建设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继续增强教职员工责任感,不断提高教职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打造学校教育品牌。继续深化以教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抓住机遇、创出特色,创建文明和谐的学校。
总之,我校两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们有决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质量,在上级党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我学校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面努力奋斗。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金塔镇学区“两基”迎“国检”简报】推荐阅读:
永清镇学区禁毒工作计划05-26
金塔县工商局06-05
金塔县工商局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11-29
学区工作总结(2015)06-05
学区年度工作总结09-25
石家庄小学学区划片07-11
学区房广告宣传标语07-14
罗城学区工会庆“五一”活动总结06-27
学区房的广告词09-11
学区关工工作总结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