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汉语中的字母词(精选10篇)
透视汉语中的字母词
汉语中字母词的大量涌入已经对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虽然字母词进入汉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还是要从本质上认识它.字母词的涌入有其实际需求的一面,但主要还是一些语言外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语言须要规范,这种规范的主要标准是适应全社会大多数人的`使用需要,而字母词在汉语社会目前还不具备这个功能.因此对汉语中的字母词应该积极予以规范而不能等待语言的“自我调节”.
作 者:刘云汉 LIU Yun-han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中文系,江苏,连云港,22刊 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3)分类号:H109.4关键词:汉语 字母词 语言规范
刘涌泉在1994年《谈谈字母词》一文中曾把字母词定义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 (主要是拉丁字母) 或完全是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 前者如B超, 卡拉OK;后者如CD、UFO。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在另一篇文章《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中, 他又把字母词定义为:“由拉丁字母 (包括汉语拼音字母) 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 (刘涌泉, 2002) 这一次对字母词的界定较之前次显得具体而又全面, 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汉语字母词这一说法。
一、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现状
字母词语在语言生活中的应用已日益广泛, 从报刊杂志到广播电视, 从书面语到口语表达, 无处不充斥着各种含字母的文字。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的部分专家已对字母词语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研究。
刘涌泉等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字母词作出了分类。比如:
1.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种类分为拉丁字母词、希腊字母词、混合类, 像X光、α、β、γ等。
2.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纯不纯, 分为纯字母词和带字母的词, 如WHO、B超等;带字母的词又可细分为带汉字的 (T型台) 、带符号的 (R&D (研究与开发) 、.com) 、带阿拉伯数字的 (3D) 。
3.根据字母的书写形式, 可以分为全大写的字母词, 如UN-ESCO, 全小写的字母词, 如a.m.p.m., 大小写兼有的字母词, 大小写均可的字母词, 如TomKan (发型师) 等。
4.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数量, 可以分为单字母的字母词, 如γ, π;双字母的字母词, 如OK, ID;多字母的字母词, 如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 PPT (幻灯片) 等。
5.根据字母在字母词中的位置, 可以分为字母在汉字前, 如AA制;字母在汉字后, 如维生素A, 等。
6.根据字母词的来源可以分为外来字母词和自创字母词, 外来字母词可以分为原封不动拿过来的字母词和加上汉字 (或音译或作为语意提示) 的字母词, 如APEC (亚太经合组织) ;自创字母词可分为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语、用外文字母新造字母词、用外语词新造字母词、用外语词新造字母词、仿英文的造词、汉语拼音与英文缩写合拼的字母词, 如HSK (汉语水平考试) , WSK (外语水平考试) ;
7.根据字母词的音读形式, 分为依照字母音读的汉语词语、依照汉语拼音读的准汉语词语、借读的外语词语, 如因特网、CD、粉丝等;
8.根据字母词的内容, 可以分为电子通讯、技术类、组织机构类、职业类、职称类、学历、考试类, 军事体育类, 经济类, 医药卫生类等。如GPS, E-mail, UN, IT, MBA, TOEFL, NBA, ATM机, CT等。
二、字母词在语言生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字母词语在各种场合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活, 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但是, 毋庸置疑, 字母词语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在有些领域, 如网络和部分时尚报纸、期刊中甚至呈泛滥的趋势。这种泛滥和滥用现象已经影响到实际理解, 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了障碍。
1. 如很多报纸, 即使不是海外版或英文版, 其报头也多用英文译写。
而规范的报头应是汉字加汉语拼音拼写, 如《人民日报》、《文汇报》、《参考消息》、《语言文字周报》, 而使用英文译写报头的报纸则有《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南方周末》等。对韩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外报纸的调查发现, 用英文标注报头的情况很少。许多杂志的名称也是用英文译写而不是用汉语拼音拼写。
广播电视中字母词的滥用更加严重, 如电视台的台标的书写, CCTV是英文书写, 而HBTV (湖北电视台) 却是拼音加英文书写。栏目及节目名称中新闻联播是准确的汉语拼音拼写, 而像“今日说法”这样的节目用的却是英文翻译 (LAW TO-DAY) 。
2. 字母词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泛滥给普通读者和观众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低的读者和观众带来很大的困扰。
下面的例子显示字母词在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经济简洁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中国青年报》 (2002年1月27日第三版) 有一篇文章, 题目是《需求促进APTECH本土化北大青岛推出ACCP2002新产品》。以下是正文:
“ACCP2002VI.0从产品形象、课程设置、技术更新、界面和文字本地化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改进, 标志着北大青岛APTECH计算机教育在本地化工作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日前在京举行的ACCP2002VI.0新产品发布会上, 北大青岛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IT界, 教育界推出了其最新开发的ACCP2002VI.0新版教材。……”
相信普通读者读完后跟我一样一头雾水, 不知ACCP、APTECH到底是何意思。两个句子, 出现五处字母词。连声名显赫的《中国青年报》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其它报纸媒体了。
3. 字母词在网络语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是现实自然语言在网络媒体上的一种变异形式。报告显示, 如今网民上网主要以发帖、回帖等讨论为主。网络语言具有从简、从易、从变、从形的特点。正因为字母词与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相适应, 造成字母词在网络语言使用中的泛滥之势。如ding (顶) , LZ (楼主) , MM (美眉) , IOU (I love you) , I服了U, 4U (foryou) 等。
网络语言中字母词的使用还带有一些不文明的语言现象:如TMD (他妈的) , QS (去死) 等字母词出现在网络论坛上, 对青少年造成不好影响, 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三、规范字母词使用的几点建议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出现, 也是社会进步、语言发展的产物。虽然应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让其自生自灭, 不约定俗成, 但这并不等于语言工作者就无所事事, 也不意味着语言使用者就可以不顾语言规律搞“语言创新”, 而是应该根据字母词语的生命力适时、适度、适当地加以规范。有些字母词语 (如WTO, APEC) 出现后由于跟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关联, 使用频率高, 很快就脱离上下文环境独立使用, 且渐趋稳定并具备构词能力。有些字母词语 (如T恤, AA制, X光, IT, CPU, MBA) 则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也逐渐成为独立的词使用。
1. 统一使用的汉语拼音字母词多数已作为国家标准公布使用。
它们一般是专业用语的简称, 约定俗成的程度较高。在新闻出版、通讯、工业生产、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中广泛使用。
2. 网语中使用的汉语拼音字母词在网络交流这一特定的环境下显示出独特的表达功效, 适应了网络交际的需求。
但由于这样的汉语拼音字母词的使用空间仅限于网络, 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 一旦离开网络语境, 意思很容易被误解, 甚至无法使用。对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的规范问题, 我们要充分考虑网络的虚拟空间性的特点, 对其要以引导为主, 承认它的自主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只要做到文明得体, 就可以鼓励它们自由发展。
基于字母词自身的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 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 其规范化的过程应该是疏而不堵, 从而进一步优化现代汉语汉字系统的表记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字母词在语言生活中的使用须加以适度的规范, 并提出了其他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字母词,现代汉语,问题,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贾刚如.现代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产生及规范使用.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刘涌泉.谈谈字母词.语文建设, 1994, (10) .
[3]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问题.语言文字应用, 2002, (1) .
Many Chinese use instant messenger tools such as MSN or QQ, listen to music on MP3 players and log on the Internet using ADSL—most without knowing the literal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abbreviations.
But they don’t have to, as many English letters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local lexicon.
A dozen abbreviations including GDP, NBA, IT, MP3, QQ, DVD and CEO are among the 5,000 most-frequently used words in the Chinese-language media last year, according to a report on the 2006 Language Situation in China, which was released yesterday in Beijing.
The report said some parents are so keen on English letters that a couple tried to name their baby “@”, claiming the character used in e-mail addresses reflects their love for the child.
While the “@” is obviously familiar to Chinese e-mail users, they often use the English word “at” to pronounce it—which with a drawn out “T” sounds something like ai ta, or “love him”, to Putonghua speakers.
The study collected more than 1 billion language samples from newspapers, magazines, TV, radio and websites. The annual report is jointly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Language Commission.
“Nowadays, more and more English abbreviations are being used in Chinese, making them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temporary language,” said Hou Min, a professor a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abbreviations have gained popularity because of the ease of usage,” Hou said.
For example, DNA is much simpler to use than its Chinese version tuoyang hetang hesuan.
“As more Chinese people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especially English, in recent years, using abbreviations has become a trend among educated people,” she said.
Some language scholars fear such usage will contaminate the purity of Chinese and cause confusion in communication.
科技发展威胁到了汉语的“纯度”了吗?
很多中国人使用MSN或QQ等即时通信工具、用MP3听音乐、用ADSL上网,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英文缩写的中文翻译。
但他们也不必知道,因为很多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
据昨天在北京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显示,去年,GDP、NBA、IT、MP3、QQ、DVD、和CEO等字母词进入中文媒体前5000个高频词之列。
报告中提到,一些家长也很喜欢英文字母词,一对夫妇想给他们的孩子起名为@,他们说,这个用在电子邮件地址中的符号能体现他们对孩子的爱。
用电子邮箱的人都很熟悉@这个符号,它的发音为英文单词at,拉长“T”的发音后听起来就像是ai ta,用普通话说就是“爱他”。
该年度报告是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编撰的。该项调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收集了10亿多份语言样本。
中国传媒大学的侯敏教授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英文缩写出现在中文中,它们已成为现代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侯教授说:“由于这些英文缩写易于使用,所以很受欢迎。”
比如,用DNA比用中文“脱氧核糖核酸”要简单得多。
她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使用英文缩写已成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一种潮流。”
B PM F
DT NL 波玻摸佛得特讷勒
GKHJQXZH
CH 哥科喝基欺希知吃
SH RZ
C
S
Y
W 诗日资雌思衣屋
汉语拼音字母表
B PM F
D T N L
波玻摸佛得特讷勒
G K H J Q X ZH
CH 哥科喝基欺希知吃
SH RZ
C
S
Y
W 诗日资雌思衣屋
汉语拼音韵母表
A O E I U ÜAI EIUI
阿喔鹅衣于愚哀唉威
EN AO OUIU IEÜEERAN 奥欧优耶约儿安恩 因温昂摁英雍
IN UN ANGENGINGONG
汉语拼音韵母表
A O E I U ÜAI EIUI 阿喔鹅衣于愚哀唉威
AO OUIU IEÜEERAN EN 奥欧优耶约儿安恩
一、单韵母 6个
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张大嘴巴 ɑ ɑ ɑ,嘴巴圆圆 o o o,嘴巴扁扁 e e e,牙齿对齐 i i i,嘴巴突出 u u u,嘴吹口哨 û û û。ü á ǎ à ō ï ǒ î ý ã þ â ÿ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二、声母 [21个辅音+零声母(Y、W)]=23个 读声母要留心,堵住气儿再发音。
像个6字 b b b,脸盆泼水p p p,两个门洞 m m m,一根拐棍f f f,马蹄走路 d d d,一把雨伞t t t,一个门洞 n n n,一根木棍 l l l,9字加钩 ɡ ɡ ɡ,一挺机枪k k k,一把椅子 h h h,i下加钩j j j,像个9字 q q q,一个叉字 x x x,z加椅子 zh zh zh,c加椅子 ch ch ch,s加椅子sh sh sh,禾苗向日r r r,1 / 9 像个2字 z z z,半个圆圈 c c c,半个8字 s s s,像个树杈 y y y,屋顶相连 w w w(像把折尺w w w)。
三、书写规则
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不贴边
四、区分易混声母(动手书空):
右上半圆ppp,右下半圆bbb,左上半圆qqq,左下半圆ddd。(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五、j q x y与 û相拼
j q x y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见了小û更淘气,吹走小û的圆泡泡。
小û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小û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û。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六、标调规则
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山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 9 先标ɑ o e,再标 i u û。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七、音节拼读:
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不中断。
八、韵母
(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共24个)
1、复韵母9个
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前重后轻连着发,一口读出就是它。先ɑ后i ɑiɑiɑi 阿姨和我比高矮。先e后i eieiei 干活用劲ei ei ei。先u后i uiuiui 姐姐围围巾笑微微。先ɑ后o ɑoɑoɑo 阿姨爱穿花棉袄。
先o后u ououou 荷花莲耦ou ou ou 大海上空飞海鸥。先i后u iuiuiu 邮筒前面把信邮。先i后e ieieie 椰子树叶ie ie ie。
先Ü后e ûeûeûe 月亮姐姐ue ue ue 小鱼骑鹅去访月。
/ 9 先e后r ererer 两只耳朵er er er 野鹅有个小小耳。(注:er独立自成音节,不和任何声母相拼。)
2、鼻韵母(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鼻韵母,真是巧;口里的气往鼻子跑。前鼻韵母有五个,后鼻韵母有四个。前鼻音韵母5个:
ɑnɑnɑn ɑ+n 阿姨登上天安门。enenen e+n 白鹅门前把铃摁。ininin i+n 穿衣出门笑吟吟。ununun u+n 乌鸦门前修车轮。ûnûnûn û+n 小鱼撞门头发晕。后鼻韵母:4个
ɑnɡɑnɡɑnɡ ɑ+nɡ 阿姨走路头高昂。enɡenɡenɡ e+nɡ 白鹅唱歌哼哼哼。inɡinɡinɡ i+nɡ 一件花衣送老鹰。onɡonɡonɡ o+nɡ 公鸡喔喔要捉虫。
九、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自成音节要加i 4 / 9)yi wu yu 一无雨,ye yue yuɑn 夜月圆,yin yun yinɡ 隐云影。
九、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儿歌:
z c s(zh ch sh r)是声母,发音只能轻又短。zi ci si(zhi chi shi ri)是音节,发音需要响又长。
十、声母儿歌
1、音节拼读儿歌
拼读音节直呼法,声母支架韵母发,摆好声母的口形,发准韵母的声音,声韵一气直呼成。
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续不中断。
2、b、p、d、q 小小手,最灵活,左手指向上做个b;左手指向下做个p。右手指向上做个d; 右手指向下做个q。
3、四线格
拼音格,四条线,拼间字母住里面。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一半多一点,中格写满顶两边。
4、Z、c、s、zi、ci、si Z、c、s是声母,发音只能轻又短。zi、ci、si是音节,发音需 5 / 9 要响又长。
5、j q x y与 û相拼
jqx真有趣,从不和 u 在一起。小û小û有礼貌,见了j q x 就摘帽!(配上手的动作,夸奖地树大拇指,脱下帽子)小û见大y,脱帽行个礼,摘掉帽子还念û。小û小弟弟,他最懂道理,见到哥哥j q x,脱下帽子行个礼。
jqxy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见了小û更淘气,吹走小û的圆泡泡。
j q x 真希奇,见了a o e,小i 来联系。(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学生拼写时漏掉介音,如jia 写成ja.而o e没什么用,只是为了顺口)
小û见了j q x,摘下帽子敬个礼,小û见了大y姐,擦掉眼泪笑嘻嘻。
6、声母 b p m等
左上半圆qqq,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让孩子跟着做动作,用身体语言摆出qpdb的样子)
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 左竖朝上就念b, 右竖朝上就念d.左下p来右下q, 两拳相对念pq, 左竖朝下就念p, 右竖朝下就念q。
左下半个ddd,左上半个qqq,右下半个bbb,右上半个ppp。6是b,反6d;9是q,反9p,正 6 b,反 6 d,正 9 q,反 9 p 泼水的 p,广播的b。
/ 9 广播的b 泼水的p 双门m 拐棍f 马蹄d 伞把儿t 单门n 小棍赶猪l 9像g 蝌蚪的k 喝水的h 字拐弯就念j 气球的q 西瓜的x 板凳z 刺猬的c 蚕吐(丝)s zh、ch、sh,卷舌头,加椅子一颗小苗r、r、r 树杈y 屋顶w 汉语拼音要记住!
把声母表用《新年好》的调子唱出来: b p m f d t n l g k h(ya)j q x zh ch sh r z c s(ya)还有大y 和大w。
二、韵母儿歌
1、单韵母儿歌
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小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突出,u u u,嘴巴扰圆,û û û。单韵母,最可爱,声调帽子头上戴。没a依次向后找,i、u并列帽戴后,i上标调点去掉。单个韵母不用说,轻声从来不标调。a o e i u û
2、复韵母儿歌
复韵母,真有趣,多是单韵母在一起;口型变化要注意,合成一个音要牢记。
弟弟矮,ai ai ai,干活用劲,ei ei ei,围上围巾,ui ui ui,冬天穿袄,ao ao ao,莲花长藕,ou ou ou,邮筒邮信,iu iu iu,大椰子,ie ie ie,月牙弯弯,ûe ûe ûe,一只耳朵,er er er。
/ 9
3、鼻韵母儿歌
马匹配鞍,an an an,点点头,en en en,树下乘凉,in in in,蚊子叫,un un un,白云朵朵,ûn ûn ûn。
鼻韵母,真是巧;口里的气往鼻子跑。要想读准鼻韵母,前后鼻音分清楚;前鼻韵舌前伸,后鼻韵抬舌根。
小手肮脏,ang ang ang,打开电灯,eng eng eng。老鹰飞翔,ing ing ing,天上彩虹,ong ong ong。
三、标调歌
四个声调四顶帽,六个单韵母抢着要,谁的口大给谁标,i、u并列往后跑。
好朋友,排排坐,你挨着我来我挨着你。a 在前边,i在后,挨在一起ai ai ai,好朋友啊不分离。
有a在,把帽戴,a不在,o e戴,要是i 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有a 找 a,没 a找o e,i u 并排标后边。
a o e i u û六兄弟,老大在家找老大。老大不在找老二,老二不在找老三,i u并列标在后。
四、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 小û很骄傲,两眼住上瞧,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帮助记忆整体认读音节yu)
小i的妈妈是大y,小i大y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小u大w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
/ 9 小û无父母,大y来帮助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小û有礼貌,见了大y就脱帽
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小i出门找大Y,小u出门找大W,小û孤儿没父母,出门就去找大Y,擦掉眼泪Yu、Yu、Yu。大y带小i,一对好兄弟,我们把它也念i.大y陪小û,小û笑嘻嘻,眼泪擦掉了,还是念做û。
一、o和uo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 o只与唇音声母b、p、m、f相拼, uo与其他声母相拼。从拼音形式上说, o是单元音韵母, uo是复合元音韵母;从一般教科书的标音看, o[o]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属开口呼, uo[uo]是相对应的合口呼, 韵头为[u], 韵腹是[o]。但在一般人的语感中, “多” (duo) 的韵腹并不像[o]般又高又圆, “波” (bo) 、“多” (duo) 韵母的差别也不十分明显。究竟duo、bo应该如何拼读?
发音学上看, uo的韵腹比标准的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低, 圆唇度略减, 黄廖本《现代汉语》中把它标为[uoc][1];bo、po、mo、fo的韵母也不是一个唇形、舌位都没有变化的单元音, 而是带着一个过渡音u。石锋先生利用语音实验绘制了普通话元音的声学元音图, 证明uo的读音接近[u奕], o在唇音声母后面的实际发音是带有唇化的[u奕], 有韵头[u], 跟非唇音声母后面的uo发音一样, 二者在图中的位置也很接近[2]。王力先生指出:“梭波韵只有合口呼[uo]。此部唇音字, 一向属于合口呼。‘波婆磨’等字, 《广韵》入戈不入歌。今语拼音方案写作bo, po, mo, 只是为了简便, 实际的读音应是[puo phuo muo]”[3]。李荣先生也认为:“北京音系三十八个韵母……严格的说, 只拼唇音声母的[o]韵跟不拼唇音声母的[uo]韵应该合为[u奕]韵”[4]。
省略唇音声母后的u介音字母, 在汉语拼音运动中由来已久。“唇音各字, 如平声戈韵中‘波’‘颇’‘婆’……, 例当为合口韵‘ㄨㄛ’, 而国音注以ㄅㄛ, ㄆㄛ……者, 非谓变开, 乃唇音必合, 遂省介母‘ㄨ’也。民十 (1921) 年所颁《国音字典》即如是, 民十七 (1928) 年所颁《国语罗马字》之拼音法亦如是, 此只为拼音经济起见而已, 故不得以戈变歌例之。”[5]当初拼音方案委员会也曾说明bo和buo两种拼音形式中, 从节省字母用量考虑, 以采用注音符号的省略法为宜。为什么可以省略?王理嘉先生解释到, 汉语音节声介结合非常紧密, u是圆唇元音, 与唇音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合, 后面又紧接一个比它略低的圆唇元音, 于是u的圆唇特征就因为协同发音而跟声母和韵母结合在一起了。[6]
从拼音形式上说, bo、po、mo、fo是唇音声母与开口呼单元音相拼, 尽管“u的圆唇特征因为协同发音而跟声母和韵母结合在一起”, 但这种发音协同是基于普通话 (也包括很多北方方言) 的发音习惯产生的, 对于一些说南方方言和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 唇音声母的后面并不必然地会带一个圆唇介音, 这就使得他们学习bo、po、mo、fo时, 会按照拼音形式读成[po pho mo fo]。另一方面, 很多地方虽然口语中说的是[puo phuo muo fuo], 但教师们受到拼音形式的干扰, 认为bo、tuo既然韵母形式有别, 理应讲授成不同的音, 因而把bo、po、mo、fo教成[po pho mo fo]。
事实上, 普通话中并不存在一个由单元音[o]构成的韵母, [o]出现的场合很少, 仅有叹词“哦”等。但众多的《现代汉语》教材都未对此做出说明。例如通行的黄廖本《现代汉语》, 将[o]列为单元音韵母之一, 例词是“薄膜”, 却没有说明这一韵母带有u介音的特征, 给学习者带来了疑惑。作为教师, 应该了解o、uo韵母的实际发音以及它们拼写形式的来由, 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变通一下, 采用b (u) o和buo的形式去教效果会更好。事实上, 过去教学注音字母时, ㄛ (o) 母在北京总读不准, 老师们也是教成ㄨㄛ (uo) 的。[5]
二、ou、iou
黄廖本《现代汉语》将“悠久”的韵母分别标音为[ou iou], 并说明它们的韵腹为圆唇度略减的[oc], 是/o/音位的变体之一。[1]但在其他一些语音学著作中, 这两个韵母的标音是[藜u i藜u]。例如叶蜚声、徐通锵先生的《语言学纲要》分析北京话中元音音素的分布环境时, 认为[藜]出现的环境是韵尾-u、-n前, 如“豆、盆”, 可独立为一个音位/藜/, 也可归属/e/音位;[o]出现的环境是唇音声母后和介音u后, 如“波、国”[7], 归并为/o/音位。王理嘉先生也认为, 普通话中[藜]出现的环境是韵尾[n]和[u]前, 如[藜n, u藜n, 藜u, i藜u]。[8]王力先生将北京话“周、臭”标音为[t拶藜u t拶h藜u]。[3]黄廖本《现代汉语》和叶、徐二位先生的《语言学纲要》是高校最通行的教材, 它们之间的分歧自然会引起学习者的疑惑, 究竟这两个韵母的韵腹是后半高圆唇元音[o]还是央元音[藜], 属于/o/的变体还是/藜/ (/e/) 的变体?
从发音上看, ou, iou韵腹的舌位比标准的[o]略略靠前, 圆唇程度也较低[9], 语图中它比en、enɡ的韵腹[藜]靠后且高[2]。既然ou的韵腹比[o]靠前, 比[藜]靠后, 把它归纳成/o/的变体或是/藜/的变体都是可行的。王力先生指出:“由求, 一般标作[ou, iou]。从音位学观点看, 应该标作[藜u, i藜u]。听觉上, [藜u]和[ou]是很接近的。”[3]今天普通话的ou、iou韵母字, 大部分来自流摄 (侯尤幽) 。侯、痕、登是流、臻、曾的一等韵, 其主要元音一般拟测为[藜], 与“歌戈”的[藜]不同。因此把现代“由求、人辰、中东”的韵腹归纳为[藜]的变体, 区别于“梭波”的[o]更符合音韵学传统。
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采用o字母而不是e字母?王理嘉先生对此作过解释:“欧”和“优”这一类韵母的拼写形式, 汉语拼音运动史上产生的绝大多数拼音方案都设计为ou和iou, 而不采用与实际读音更为贴近的eu和ieu, 是因为这与en、ien的拼写形式非常容易相混。所以《汉语拼音方案》同样也采用了ou和iou这一阅读醒目、区别力强的拼写形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定这两个韵母的主要元音就是一个后半高圆唇元音。[6]
iou实际上仅出现在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 拼音中只有iu和you两种形式。iu是把iou的韵腹字母o省略以求得书写简便, 但也反映了iou读音的一个特点:当声调为阴平、阳平时, 韵母动程较短, 韵腹模糊, 如“修流”;当声调为上声和去声时, 韵腹明显, 如“酒六”。普通话测试中, “韵母iou在声调是上声、去声时韵腹弱化或消失”可判为韵母发音缺陷。[10]但语音实验的结果表明, iou的音色并不因为声调的不同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人们之所以会觉得上声中的韵腹特别响亮、特别明显是因为上声音节音长较长, 每一部分都读得较充分, 加长了耳朵听音的积分过程, 使得音节中段的元音听起来特别明显。[11]教学iou上声音节时, 同时提示学生注意音长和韵腹, 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onɡ和ionɡ
从拼音形式看, onɡ是开口呼, ionɡ是齐齿呼。从一般教科书的注音看, onɡ标为[u耷], 属合口呼, 拼音本应写作unɡ, 拼音方案设计时, 考虑到手写体u和ɑ容易相混, 便用最醒目的o字母代替u。ionɡ一般标音为[y耷], 属撮口呼, 之所以没有用ünɡ表示, 是因为字母ü不在常用的26个字母之列, 印刷打印不方便, 因此用io两个字母代替ü。1956年拟定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中上述两韵母采用的是unɡ和ynɡ, 正式公布时改为现在的形式。[12]
十三辙的“中东”包括了enɡ、inɡ、onɡ、uenɡ、ionɡ五韵母的字。例如京剧《赵氏孤儿》魏绛唱段:“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 却原来这内中还有隐情:公孙兄为救孤丧了性命, 老程婴为救孤你舍了亲生!似这样大义人理当尊敬, 反落得晋国上下留骂名。到如今我却用皮鞭拷打, 实实的老迈昏庸我不知真情。”韵脚字为“醒、情、命、生、敬、名、情”。再如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韵脚字为“东、穷、雄”。既然合辙押韵, 韵腹应该相同或相近。但无论从汉语拼音形式, 还是一般教科书的标音[藜耷i耷u耷u藜耷y耷]看, 它们的韵腹都不相同。古人是否审音有误?
石锋先生指出, 语图中上述五韵母分别为[藜耷i藜耷u奕耷u蘧耷y奕耷], 主要元音都是中元音[藜]的不同变体。只是由于中元音的游移性, 在不同声调中或快速发音时, 人们有时忽略了它。与此相似的是en、in、un、ün, 它们实际的发音是[藜n i藜n u藜n y藜n], 在韵头和韵尾之间也有一个中元音, 只是这个音比较含混。[2]汉语拼音方案在标写着两套韵母时, 一方面考虑到普通话中这个央元音发音含混简短, 一方面为了拼写简便, 采用了现在这个拼式而不用en、ien、uen、üen, enɡ、ienɡ、uenɡ、üenɡ。注音字母中这八个韵母分别为:ㄣ、ㄧㄣ、ㄨㄣ、ㄩㄣ, ㄥ、ㄧㄥ、ㄨㄥ、ㄐㄥ, 这是继承了十三辙的韵母系统。王力先生认为:“注音字母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 它把人辰辙注为开齐合撮四呼, 同时把中东辙注为开齐合撮四呼。传统音韵学认为:这两个韵部的元音都是[藜], 因此, 人辰辙的四呼是[藜n i藜n u藜n y藜n], 中东辙的四呼是[藜耷i藜耷u藜耷y藜耷]。有时候, [u藜n]中的[藜]可以清晰地听见, 如‘昏’, ‘温’。[i藜耷]中的[藜], 也常常可以在北京人口里听见, 如‘影’, 不过不太明显就是了。‘翁’字北京话读[u藜耷], 最能说明问题。“翁”本是东韵字, 今南方方言读[u耷], 现在北京话读[w藜耷], 从音位观点来看, [w藜耷]只是[u耷]的变体。”[3]李荣先生也指出:“注音字母的分析法, 无论在语音分析上, 还是在音位归纳上, 都是十分高明的。”[4]
拼音教学中, 有学生拼读出来的in、un、ün和inɡ、onɡ、ionɡ略显紧短, 可以告诉学生中间其实有个过渡音, 只是轻短含混, 一带而过。汉语很多方言不能区分前后鼻韵尾, 教学时, 说明鼻韵尾之前有个过渡元音, 且这个过渡元音在前、后鼻韵尾前有舌位前后的区别, 比起只强调鼻韵尾发音的差异, 效果要好一些。
四、ɑo、iɑo
ɑo、iɑo一般标音为[ɑu iɑu], 拼音应写作ɑu、iɑu, 汉语拼音草案就是这样设计的[12], 但考虑到手写体u和n容易相混, 最终公布的方案中, 用最醒目的o字母代替了u。从发音上说, 韵尾只表示滑动的方向, 不一定达到音标所代表的舌位。ɑo、iɑo[ɑu iɑu]的韵尾比标准的[u]略低、开口度稍大, 用o字母表示也是可行的。既然如此, 为什么还要强调ɑo、iɑo中的韵尾是[u]而不是[o]呢?原因在于, 汉语音节当中韵头[i、u、y]和韵尾[i、u]都由高元音构成;[i, u, n, 耷]四个韵尾中, [i, u]是元音, [n, 耷]是鼻辅音, [i]与[n]配对 ([i]是前元音, [n]是齿音) , [u]与[耷]配对 ([u]是后元音, [耷]是舌根辅音) , 是很整齐的[13]。因此若把[o]看作韵尾, 不利于反映普通话的音韵系统。在拼音教学中, 无论用ɑo、iɑo的形式, 还是用[ɑu iɑu]的形式教学, 都应该指出, 其中的韵尾只代表滑动的方向。
五、结语
单韵母的发音,主要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与嘴的开合一致)、嘴唇的圆扁这三方面决定的,发音时必须把握好这几个关键因素。
“o”,同“u”等几个单韵母,都属舌面元音韵母。即发音时舌头的高点在舌面上,舌面起主要作用的元音韵母。
“o”发音时,舌身后部向软腭升起,舌位半高,舌头高点在舌面后部,嘴唇略圆。
“u”发音时,舌身后部向软腭升起,舌位高,舌头高点也在舌面后部,嘴唇拢圆留一小孔。
单韵母的发音要求是,在整个发音过程中,舌位、舌高、唇形等按各自的发音要求维持应有的发音状态,始终不变,这一点非常重要。
平时最常听到的错误是许多人把“o”发成了复韵母uo(窝)的音,并且大家习以为常,以讹传讹,其实是不对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发音要领没有把握好,在“o ”前加上了“u”的发音动作。也有发成近似复韵母ou(欧)的音的,原因是发音过程中出现了由“o ”向“u”的滑动。
另外,关于“o”的发音的.汉字标示,1958年国家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是用模拟公鸡叫声的“喔”字给“o”标音的,后来有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喔”标注它的音不恰当。最近几年出版的比较权威的工具书中,在“o”的条目下,已经查不到“喔”字,只能查到“噢、哦”等,只有在“uo(wo)”的条目下才能查到“喔”。可查阅吕叔湘、许嘉璐为顾问、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张鼎三、郑碧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规范实用学生词典》(2000年9月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一、汉语拼音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由声母、韵母组成。“定” dìng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声母:发音较轻快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3个标准发音:
b[玻] p[坡] m[摸] f[佛]齿龈音
(舌尖音):d[的] t[特] n(讷) l(勒)
舌根音(软腭音):g[哥] k[科] h[喝]
舌面音(硬腭音,龈-腭音):j[机] q[七] x[西]
平舌音:z[资] c[次] s[思]
翘舌音:zh[知] ch[吃] sh[师] r[日]
(齿龈后音,舌尖后音) y[衣] w[乌]
韵母:发音时较响亮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24个
标准发音:
a[啊] o[喔] e[鹅] i[衣] u[屋] ü[鱼 ]ai[爱] ei[诶] ui[威] ao[袄] ou[欧] iu[优] ie[耶] üe[约] er[耳] an[安]en[恩] in[因]un[温] ün[晕] ang[昂] eng[亨] ing[英] ong[翁]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16个
标准发音:
zhi [织] chi [吃] shi [诗] ri [日] zi [资] ci [次] si [丝 ] yi [衣] wu [呜] yu [鱼] ye [耶]
yue [约] yuan [冤] yin [音] yun [晕] ying [鹰]
单韵母: 发音声音又响又长 a o e i u ü 6个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9个
前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如:an en in un ün 5个
后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 ang eng ing ong 4个
前鼻音与后鼻音有很大的差别了:前鼻音的尾音是n,后鼻音的尾音是ng 前鼻音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音结束舌尖是抵住上齿背的。[en发音 恩]
后鼻音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是舌根音, 要抬起舌根。
【eng发音 亨】
平舌音:z c s 有 3个 [拼音中以“z、c、s”开头的]
翘舌音:zh ch sh r 有 4个 [ 拼音中以“zh、ch、sh、r ”开头的]
er【儿】为特殊韵母有时候归类于复韵母,有时候单独列为特殊韵母。
注意:键盘打字 ü 有时是【 V 】,如: 绿的拼音是 lv 。
二、怎样读拼音拼音有声母和韵母。
韵母发音时较响亮,声母发音较轻快。韵母又分单韵母和复韵母,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汉字音节的韵母,由韵头、韵腹和韵尾3个部分组成。韵头,又称介音;韵腹,称元音;韵尾则有元音和辅音尾两种。如:[如 lie ] l是声母,ie是复韵母。i是韵头;e是韵腹 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 是复韵母。韵母 uan 中,u 是韵头,a 是韵腹,n 是韵尾。
三、四声读法规则: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五声轻。
四、标调规则:音节要标调,规则要记清有ɑ不放过,有ɑ一定要标在ɑ上,无ɑ找o、e,没有ɑ的时候标在o上,如果没有o则标在e上,iu并排坐,一律标在后一个,iu,、ui的情况,标在后面的.字母上,比如说iu应该标u, ui应该标i,单个韵母不用说,只能标在单韵母上,i上标调把点去, 轻声不标就空着。
五、省点规则: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见了鱼眼就挖去;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ü;小ü很骄傲,两眼往上瞧,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
六、掌握几种拼读拼音方法
1、两拼法:两拼法是指声母和韵母的拼读方法。其发音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碰。就是说声母的发音要轻短,接着再读带调的韵母,整个音节的重音在韵母上。这种拼音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一般掌握了声母、韵母和四声的正确读法,就可以进行拼读。两拼音:两拼音节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非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
例如liu,声母是l,韵母是iu ,中间没有介母。zh sh与ang组成的音节;b、m、g、h与eng组成的音节beng、meng、geng、heng;j、x、m、与ing、ch、c与ong组成的音节;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
2.三拼音节,就是在声母和韵母之间还有一个介母,形成一个音节有三个拼音成分,这样的音节就是三拼音节。
三拼音节有11个: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 uang iong üan例如,在xiong中,x是声母,i是介母韵母,ong也是韵母,形成了三个拼音成分的一个音节。这样的三拼音节还有:xiao,chuan,duan等等。
三拼法。三拼法适用于有介母i、u、ü的音节,也就是声母、介母、韵母齐全的一种拼读方法。
其发音要领是“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是指先读声母(轻),连读介母(快)以及后随韵母(响)成音节。发音时气流不中断,快速连读,整个音节的重音在韵母上。如,拼读“花”(huā)这个音节。音节huā是由声母“h”,介母“u”和韵母“ā”组成的。拼读时把声母、介母、韵母快速连读h—u—ā→huā,一气呵成,重音在ɑ上。3、声介合母连拼法:这种拼音方法同样适用于所有带介母i、u、ü的音节。介、韵齐全的另一种拼法。是指把声韵母和介母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把这个整体与后边的韵母相拼。如:“桌”(zhuō)这个音节,拼读时把声母“zh”和介母“u”看成一个整体,成“zhu”(朱),然后把声介合母“zhu”与韵母“ō”相拼,zhu—ō→zhuō。声介合母的优点是不容易丢掉介母。
教学i、u、ü,要重点指导发音方法。教师根据发音方法做好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衣”“乌”“鱼”读准i、u、ü的音。要告诉学生发i、u、ü时口形不能变。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i、u、ü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i、u、ü,说说发现了什么。抓住图画与字母形状的相似点来记忆字形。
教学i、u、ü的四声,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同桌互听,再放录音正音正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指导。还要告诉学生,i上边标声调符号时,不写点,第一声是ī,第二声是í,第三声是ǐ,第四声是ì。
教学y、w应与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结合起来,可借助图画及“衣”“屋”“乌”“鱼”的音帮助读准它们的音。告诉学生y、w是声母,读得轻短;yi、wu、yu是整体认读音节,读得稍响且长。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用拼读,应整体认记。
比较y—i—yi、w—u—wu和ü—yu,让学生知道:y、i、yi都读“衣”,y是声母,称大y;i是韵母,称小i;yi是整体认读音节,由大y和小i组成。w、u、wu都读“屋”,w是声母,称大w;u是韵母,称小u;wu是整体认读音节,由大w和小u组成。ü和yu的读音相同,ü是韵母,yu是整体认读音节。yu中u实际上是ü,y和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小ü很骄傲,眼睛往上瞧,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或“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
教学带调整体认读音节yī、yú、wū和音节yā可放在比较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之后,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十几年来,学界对汉语词汇教学的本位是“词”还是“字”始终存在争议。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吸收“字本位”教学法与“词本位”教学法积极的一面,树立词、字在词汇教学中各当其用的意识灵活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词汇教学 字词关系 字本位 词本位
一 前人的研究
1.“字本位”及其争议
“字本位”的观点较早时由徐通锵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汉语的最小书写单位和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而不是词。字不仅具有很强的表义性和理据性,而且也是汉语词汇得以衍生的核心。(徐通锵,1997)国内一些其他学者,如吕必松、王若江、贾颖、刘晓梅等人,也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字本位”理论切近了汉语的特点,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呼吁改“词本位”教学为“字本位”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和字提供的线索,以字为中心,把词汇和字的教学融合起来,这种教学理念为“字”本位教学。概括地说,就是以点带面、以字带字族和词,系联“字族”、“词组”,真正地结合字与词。
刘晓梅(2004)指出,和“词”本位相比,“字”本位教学有突出的优越性,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一)省时省力。“词”本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字的提示功能,需一词一记,明显加重记忆的负担。而“字”本位教学则可以一带多,通过见字猜词而减轻记忆的负担。
(二)有利于较快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熟悉汉语词汇的衍生机制,对词汇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将词汇中的字分析出来又重新组合新词,实际上也是“温故”和“知新”的过程,字的复现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强化学生的记忆。
尽管“字本位”呼声颇高,但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论争辩和阐述的层面上。迄今为止,国内也并没有以字输入和教学单位的汉语综合教材问世。
任瑚琏(2002)就对“字本位”提出了尖锐的反对意见。他的主要依据是,汉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不是“字”,过于注重“字”义,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汉语的最小造句单位是“词”而不是“字”,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以“词”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崔岑岑(2007)在《字本位、词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础》中指出第二语言教学根本还是语言教学,应以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字的教学也需立足于词,并为词的教学服务。汉语以词为最小造句单位,这是汉语的事实,也是语言共性的表现。以词为基本单位教学,符合世界语言的共性。将字作为基本输入单位,以字作为教学的起点,尽管对欧洲学生更快、更多地掌握汉字和理解合成词有不少优势,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将字作为基本教学单位,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
2.“词本位“及其争议
1898年,中国第一本语法著作《马氏文通》问世,它把汉语研究纳入了世界语言研究的共同轨道,也是借鉴印欧语法研究汉语的产物。印欧语言以“主语一一谓语”作为结构的基础框架,“词”(word)是支撑这个框架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该语法体系和印欧语言一样,被后人称之为“词本位”语言理论。此后,虽然我国语法理论界对汉字本体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议,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长期以来所采用的教学路子,基本上是印欧语言教学的路子,词本位理论占据着统治地位。
“词本位”教学法把词作为基本语法单位,把汉字作为单纯的书写符号,使其附属于词汇教学。“词本位”教学法主张者认为:在现代汉语里,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他们或者仅由一个语素构成,或者是语素的组合。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此为基本单位。词本位教学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属于传统观念,由来已久。它和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几乎是同事产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表现形式为:词语选择以语法教学内容和课文内容为主要依据;词语注释采取的也多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英汉(英日)互译和借助词典解释两种方式。在此基础上,词汇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
张朋朋(1992)指出,“词本位”教学法对于教授英、法等拼音文字的语言是合适的。因为这些语言词的划分是清楚的,而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把“词本位”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教学,虽然也能教,但不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
几十年来,“词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教材中的生词只给词义,不给字义,不考虑构词因素,不对汉字(语素)和构词法进行解释。教材的生词翻译基本上是对译,词汇教学完全照搬了西方语言学词本位理论而忽视了汉语词汇的特点。生词对译的方法虽然便捷,但是由于两种语言词义的结构形态不同,常常给学生以错觉,他们不知道词中的每个汉字都以自己独立的意义,更不知道能从汉字(语素)的结合中推导出新词的意义。外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的现象很普遍。
二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字词关系处理
1.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决定教学基本单位 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并反复强调的是,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言语交际的基本过程是说话人编码、发送,听话人接收、解码,都是在词的基础上实现的。(任瑚琏,2002)显而易见,我们教学的基本单位应该是以词为主。
2.联通字词,突出字词的系统关联
尽管目前学界在教学基本单位究竟是词还是字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字和词两者在教材设计中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比例,应该说已是大家普遍的共识。李芳杰(1998)认为,处理好字词关系,是基础阶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并提出了“字词直通、字词同步”的策略。“让汉字代替语素,直接与词挂钩,处理好字词之间合理的比例,以词带字,以字解词证译释明词义,以字串词习旧词学新词。” 我们强调汉语词汇教学以词为主,但不能否定汉字在词汇教学中的地位。正如对“词本位”的质疑声,完全以词为主导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对汉字掌握的问题,到一定程度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进展。
以词为单位进行词汇教学是符合人的认知和交际规律的,但是教词并不意味着就不必向学生讲解其中的汉字的形、音、义及其所记录的语素的组词能力。由于汉字中字和词有着与其他语言不同德独特而微妙的关系,汉语的词汇教学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汉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正确的概念,并在词基础上适当进行扩展教学。
3.字的教学也要立足于词,并为词的教学服务 正如前文所说,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词,“词本位”的弊端是使学生对汉字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识词不识字,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词汇扩展。因此我们对于汉字的教学也要立足于词,为词的教学服务。当字代表成词语素时,教字实际上也成了教(单纯)词;当字代表不成词语素时,一般须联系所构成的词来教。
三 结语
字词教学时汉语教学的核心问题,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要以改进字词教学为突破口。我们提出字词教学要强化字词系统意识,在字与词的系统中开展教学,联通字词,把汉字教学、词汇教学和语言教学整合起来。汉语是以词为最小单位造句,这是汉语的事实,也是语言共性的表现。我们要以词为词汇教学的基本单位;针对汉语词汇系统中词、和字的特殊关系,制定有针对性、扩展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崔岑岑(2007)字本位、词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础,《现代语文》2007年9月
刘晓梅(2004)“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15卷第4期 李芳杰(1998)字词直通、字词同步——关于基础汉语阶段字词问题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明(2010)教材词汇处理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得新视角,《对外汉语研
究》第六期
彭小川、马煜逵(20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应有的意识与策略,《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任瑚琏(2002)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王若江(2000)由法国“字本位”汉语教材引发的思考,《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透视汉语中的字母词】推荐阅读:
1年级汉语拼音字母表11-19
《汉语拼音字母及标点符号》教案06-11
透视教案10-16
透视英国家庭教育07-21
定语从句易考点透视09-17
透视眼作文800字11-04
民办教育学校现状透视06-01
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09-26
制作与透视考试与答案10-08
透视学复习题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