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共11篇)
一、提高业务知识,力促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截止目前,一是接待1305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档案2023份,为1638人办理了人事代理;二是转调各届毕业生人事档案370份,出具个人或考研考编政审材料102份,转调党组织材料89份,出具档案存放证明86份,出具流动人员行政和工资关系介绍信各16份;三是审核评定大中专毕业生转**级定职46份,并为其中16人代理申报职称评定;四是为今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考入的应届毕业生电话通知办理在校现实证明、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证明45人,出具招录外地考生档案调档函20份,查询并转至事业单位管理局档案10份;五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解任务为367人,帮扶就业272人,95人考研及国省考公务员。
二、创新宣传,助推高校毕业生理性就业
为使高校毕业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种有关就业和档案信息,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我们通过网络媒体、标语、宣传单、一封信以及建立QQ群、微博和官方微信等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办理托管人事档案关系和自主就业创业与就业见习、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咨询服务,以便毕业生朋友们及时了解掌握就业法规、政策及招聘(考)和就业信息。
三、挖掘潜力,增强高校毕业生能力就业
为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今年继续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通过在企事业单位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就业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等方式,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6月份已经组织6家企业积极申报就业见习基地,提供岗位236个,7月初对外发布,现已有70人签订了就业见习协议进行见习,圆满完成了市局下达我县的见习任务。为使见习和就业工作更好的开展,我们在中心市场大厅摆上制作的《2013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暨就业企业推荐一览表》展板,为前来报到的毕业生推荐就业,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1300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询500余人/次、发放《人事代理简答》、《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等宣传资料近3000余份。
四、坚持人才至上,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做好大学生报到工作。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在报到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确定适度的择业标准,增强自主就业创业观念,将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对于本地就业和本地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报到时,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报到和人事代理手续。三是强化内部管理,树立人才服务新形象。(m.depeat.com)由于人才中心所服务的对象大多为高校毕业生,他们刚出校年龄轻、无经验,对于我们工作人员来说极容易出现冲动、服务态度不好的局面。因此,我们把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来讨论、学习和自修,形成了”热情、心齐、风正、劲足”的局面,以礼貌用语、服务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高校毕业生。
五、2014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报到登记工作,引导他们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二是积极做好就业见习专场招聘会(对接会)并核查见习协议的签订工作;三是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做好人才需求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宣传月活动做好准备,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四是按照省厅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培训科和鉴定站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和鉴定工作;五是及时准确的为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查询、调转档案工作。
1 简介网络技术及其发展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将具有独立功能的且在不同地理位置的, 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在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 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技术。简单来说, 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 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效能的必然产物, 通过计算机网络, 可以提供资源共享、实现网络互连, 还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和处理能力。
1.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 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利用这一特点, 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 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如果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各地区都需要有完整的一套软、硬件及数据资源, 则将大大地增加全系统的投资费用。
分布处理: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 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 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 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 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对解决复杂问题来讲, 多台计算机联合使用并构成高性能的计算机体系, 这种协同工作、并行处理要比单独购置高性能的大型计算机便宜得多。
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它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通信到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的发展时期。计算机网络大概可以被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 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系统, 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严格的说, 它和现代的计算机网络相比, 存在根本的区别。为了区别以后发展的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称它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又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后期, ARPANET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目前称为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提供经费, 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 主要目标是借助通信系统, 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它最初投入使用的是一个有4个节点的实验性网络。ARPANET网的出现, 代表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人们称之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阶段,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互相促进, 结合更加紧密。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也能相互交换信息,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78年成立了专门机构并制定了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互联标准, 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 简称OSI, 人们称之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 局域网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本单元。网络间互联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并出现了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期间, Internet从一个小型的、实验型的研究项目, 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 从而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我们把它称为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2 网络技术在人才交流工作中的应用
2.1 快速、准确的信息查询
查询各类人事信息, 职称申报, 档案管理一直是人才交流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下大量的文字资料和信息, 以往人工手动查询的方式, 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的异军突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从最开始的单机单一程序的半自动查询检索, 到现如今的多机联网多程序协同全自动查询检索, 虽然只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然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才交流服务中工作带来的便利确是从量到质的飞跃。
2.2 方便、实用的面试测评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以及时间空间上的原因, 给许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一方面用人单位急于招聘, 但又由于地理位置受限, 很难开展大型的招聘活动;另一方面求职者又漫无目的的奔波于祖国各地, 希望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往对人才从业能力的测评也都是通过真人现场问卷的方式来进行, 一方面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同时有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些困扰着我们的僵局。通过远程会议, 招聘单位可以几名主管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对求职者进行面试考核, 而求职者也省去了旅途的奔波, 即节约的时间, 又有效的降低的就业的成本, 可谓双赢。人才测评的方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封电子邮件就省去了以往几个人忙碌几天的人才测评, 既省时又省力, 而且结果的可靠性也大幅度提升了。
2.3 及时、透明的交流反馈
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与就业相关的政策, 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 导致很多内容人们并不知晓。广播、电视由于受到自身宣传方式的局限, 只能单向的发布信息, 而且时效行不强。网络的出现, 使人们眼前一亮。作为一种新型的可交互式的媒体, 它不但可以向公众发布需要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收集大量的群众反馈意见, 使政府部门更好的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也使“问计于民”成为可能。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通过网络技术使得政务公开, 招聘公平, 执法公正。从而使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和谐。
结束语
网络技术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前卫的、时尚的网络文化, 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技术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 只有不断创新, 迎接挑战, 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申.矿山CPS系统[Z].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11.
[2]黄要武.计算机网络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3]张晓明.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赵迅.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 12.
[5]何克抗.网络应用技术的新发展[R].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2001.
关键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人本化;方略初探
如今的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可继续沿袭过去的发展模式,要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对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高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转变陈旧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化”工作方针,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人们的信念,促进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在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人本化”方略的重要性
在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人本化”方略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实施“人本化”方针,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服务中心思想工作的性质,是服务中心思想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无论是国情还是社会发展状况都不同往日,也正是在当下这种环境下,更应当加强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现阶段的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其所采用的工作模式较为落后,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活动也缺乏吸引力,难以体现出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其作用。为此,则必须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采用全新的管理培训方法,应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实施“人本化”的方针策略,以保障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实施高质量的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人本化”方略的有效措施
1、加强人才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如何让这个主体在人本化方略中突显出他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石。确定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五作为人才服务中心集中学习日,充分利用集中学习的时间对人才工作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个月10日的党支部活动日,开展学习先进典型、红色教育、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多管齐下,加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促进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加强监督管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工作作风转变树立良好形象,推动队伍健康发展。
2、提升人才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
句容市人才服务中心在思想政治工作“人本化”方略实施过程,注重提升人才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
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深入人才队伍,用心调研、感受这个群体的需求,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人文关怀,将单一的合作关系向充满人性温度的朋友关系拓展。例如,今年来,我们根据大家的调研成果,集大家的智慧在工作中科学实施了“人才公寓计划”——根据句容市人才公寓实施办法和申报细则,做好人才公寓的申报、管理工作,为来句高层次人才提供生活保障。2014年计划新增人才公寓面积4000平米以上,目前已新增5000平米,目前共有13套人才公寓被启用,有16名高层次人才入住人才公寓,3人获得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同时实施的还有“百企百站计划”——将人才工作载体延伸至企业最前沿,今年第二批企业人才科技工作服务站申报工作结束后,共有84家企业设立人才科技工作服务站。“人才公寓计划”、“百企百站计划”的成功实施,在服务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有效提升了人才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
3、拉伸人才工作者的工作张力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本化”方略,有效拉伸了人才工作者的工作张力,可以将人才工作提升至更高的平台。例如,句容市的本土企业内生活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症结之一。如何通过科技人才资源的扩张,释放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这几年,人才服务中心从“人”出发,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实践。将句容的人才资源迅速转化成智力源,主动跟踪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促成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在句容转化和应用,为城市的加快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后劲。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才工作的日趋重要,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是我国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人才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为满足社会的要求则必须充分利用“人本化”方略的作用,将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以加强对人们的思想培训,重视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从而发挥党员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智勇,黄光琳.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J].前沿,2013,(20)
[2]黄旭东.浅议企业中心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中“服务”是其必然保证[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3)
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人才中心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我局开展了以“推进科学发展、服务xxxx崛起、打造阳光人事、提供人才保障”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市人才中心通过参加局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人才中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不但完成局党组举办的规定动作,还在中心开挖自选动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融入实际工作中,认真对中心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人事人才法规进行再学习,在此基础上,中心制作了《制度程序及文件汇编》学习材料。适时召开全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把这种学习、工作作风传达到县区人才工作。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纪律规范化,工作人员养成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按照工作程序办事、积极主动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了夯基础、强自身、高效率、讲学习的人才工作队伍。
(二)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搭建人才和企业的桥梁,铸造较高水平的就业平台。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
按照原安徽省人事厅的统一要求,中心精心组织了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井中集团、安徽亳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轮集团、安徽徽皇肥业集团、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于xxxx年4月26日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276个。会上接收求职简历618份,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449人,专科生145人。现场达成求职意向243个,招聘应届大学生175人。
2、开展了xxxx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的影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心配合原市劳动保障局等单位于xxxx年5月11日至17日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本次招聘周共有152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x家)进场招聘,提供岗位x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岗位2315个)。签订就业意向x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5人,进城和返乡农民工 人,下岗失业人员 人。签订职业培训(含企业委托培训)x人,维权及法律援助155人次,印发政策宣传材料50000份。
3、举办“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营销队伍的销售水平,促进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中心与市经济委员会、上海锐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xxxx古井销售有限公司、xxxx占元面粉集团、良夫面粉厂、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三一纸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共48人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中心今后开展各类人才社会化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4、配合公务员科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按照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中心配合公务员管理科做好了高校毕业生见习、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县域经济地区开展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工作,共计安排就业见习基地20个,落实就业见习人员320人,村官选拔25人,基层教师招考764人。配合组织部落实“三支一扶”人员100人。
5、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xxxx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按照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和市局xxxx年工作要点任务安排,我中心于xxxx年8月1日和12月5日举办了主题为“搭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首次采用了高校联动、市县(区)联动的方式。共有277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x个,参会人员5400余人,达成求职意向3638个,其中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2241个。按照省厅、市局布置,我市从xxxx年12月1日——xxxx年12月31日开展xxxx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三)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宗旨,构筑人才服务体系,扎实开展人才服务工作。
1、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
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市人才中心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高校毕业生报到时,对未就业且有求职意向的人员进行详细登记,信息资料经整理、审核无误后由专门人员登记到本地人才信息数据库中,以备用人单位查找。截止到12月17日,本地人才信息数据库中共有513条数据。二是毕业生本人登陆到xxxx人事人才网进行个人信息注册,经网站管理员审核无误后进入网上人才数据库。用人单位可免费进行网上人才信息查询。截止到12月17日,网上人才库中共有8348条信息。
2、完成了xxxx籍在外人才信息库
为了加强与xxxx籍在外人才的沟通、联谊和交流,宣传推介xxxx,为xxxx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和献计献策搞好服务,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建立xxxx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工作。制订了《xxxx籍在外人才统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统计范围和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完成时间及相关要求,截止到10月1日,共计有1670名在外人才信息入库,较好的完成了此项工作。
3、人事人才网站的管理和维护
人事人才网作为原人事局的门户网站,承担着发布人事相关信息和提供求职招聘平台的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对网站信息发布流程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制订了《网站信息发布审批流程》、《网站信息发布审批表》、《网站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等相关制度和表格。其次对进入网上人才库的人才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规范的信息绝对不允许进入网上人才库。对进行网上招聘的单位,一律要求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并填写网上招聘申请表。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放开网站招聘权限。
4、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
xxxx年是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工作特别重视的一年,通过三个方面切实做好毕业生服务工作。
(1)强化毕业生报到程序。为了做好毕业生的报到工作,针对毕业生找不到报到处的问题,中心在单位入门处拉起“欢迎高校毕业生来我处报到”的横幅进行宣传;设计了三县一区统一标准和格式的《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表》和xxxx年高校毕业生报到数据库,对接收报到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输入数据库中保存,各县(区)定期按时上报,由市人才中心汇总保存;印刷了5000分就业指导信息宣传材料免费发放。
(2)强化毕业生求职登记。首先在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对未就业并有求职意向的人员进行登记并输入到本地人才信息库中,供用人单位查询。其次建立和高校之间的联系,对高校当年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宣传指导,发放就业宣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促进学生的就业。
(3)强化就业统计工作。按照省就业处的要求,人才中心负责每月3日以前上报上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为此,中心统一制订了统计表格,统一了统计口径和上报时限,并下发到三县一区各人才中心,定责定人。从10月份开始,共计上报了四期数据统计表,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5、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人才中心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我局开展了以“推进科学发展、服务xxxx崛起、打造阳光人事、提供人才保障”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市人才中心通过参加局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人才中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不但完成局党组举办的规定动作,还在中心开挖自选动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融入实际工作中,认真对中心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人事人才法规进行再学习,在此基础上,中心制作了《制度程序及文件汇编》学习材料。适时召开全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把这种学习、工作作风传达到县区人才工作。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纪律规范化,工作人员养成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按照工作程序办事、积极主动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了夯基础、强自身、高效率、讲学习的人才工作队伍。
(二) 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搭建人才和企业的桥梁,铸造较高水平的就业平台。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
按照原安徽省人事厅的统一要求,中心精心组织了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井中集团、安徽亳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轮集团、安徽徽皇肥业集团、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于xxxx年4月26日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276个。会上接收求职简历618份,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449人,专科生145人。现场达成求职意向243个,招聘应届大学生175人。
2、开展了xxxx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的影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心配合原市劳动保障局等单位于xxxx年5月11日至17日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本次招聘周共有152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x家)进场招聘,提供岗位x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岗位2315个)。签订就业意向x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5人,进城和返乡农民工 人,下岗失业人员 人。签订职业培训(含企业委托培训)x人,维权及法律援助155人次,印发政策宣传材料50000份。
3、举办“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营销队伍的销售水平,促进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中心与市经济委员会、上海锐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xxxx古井销售有限公司、xxxx占元面粉集团、良夫面粉厂、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三一纸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共48人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中心今后开展各类人才社会化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4、配合公务员科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人才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年度工作总结
xxx市人才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宗旨,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积极开拓,迎难而上,履行职能,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xx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人才中心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我局开展了以“推进科学发展、服务xxxx崛起、打造阳光人事、提供人才保障”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市人才中心通过参加局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人才中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不但完成局党组举办的规定动作,还在中心开挖自选动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融入实际工作中,认真对中心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人事人才法规进行再学习,在此基础上,中心制作了《制度程序及文件汇编》学习材料。适时召开全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把这种学习、工作作风传达到县区人才工作。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纪律规范化,工作人员养成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按照工作程序办事、积极主动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了夯基础、强自身、高效率、讲学习的人才工作队伍。
(二)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搭建人才和企业的桥梁,铸造较高水平的就业平台。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
按照原安徽省人事厅的统一要求,中心精心组织了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井中集团、安徽亳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轮集团、安徽徽皇肥业集团、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于xxxx年4月26日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276个。会上接收求职简历618份,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449人,专科生145人。现场达成求职意向243个,招聘应届大学生175人。
2、开展了xxxx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的影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心配合原市劳动保障局等单位于xxxx年5月11日至17日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本次招聘周共有152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岗位x个。签订就业意向x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5人,进城和返乡农民工 人,下岗失业人员 人。签订职业培训x人,维权及法律援助155人次,印发政策宣传材料50000份。
3、举办“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营销队伍的销售水平,促进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中心与市经济委员会、上海锐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xxxx古井销售有限公司、xxxx占元面粉集团、良夫面粉厂、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三一纸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共48人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中心今后开展各类人才社会化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4、配合公务员科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按照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中心配合公务员管理科做好了高校毕业生见习、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县域经济地区开展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工作,共计安排就业见习基地20个,落实就业见习人员320人,村官选拔25人,基层教师招考764人。配合组织部落实“三支一扶”人员100人。
5、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xxxx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按照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和市局xxxx年工作要点任务安排,我中心于xxxx年8月1日和12月5日举办了主题为“搭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首次采用了高校联动、市县联动的方式。共有277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x个,参会人员5400余人,达成求职意向3638个,其中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2241个。按照省厅、市局布置,我市从xxxx年12月1日——xxxx年12月31日开展xxxx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宗旨,构筑人才服务体系,扎实开展人才服务工作。
1、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
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市人才中心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高校毕业生报到时,对未就业且有求职意向的人员进行详细登记,信息资料经整理、审核无误后由专门人员登记到本地人才信息数据库中,以备用人单位查找。截止到12月17日,本地人才信息数据库中共有513条数据。二是毕业生本人登陆到xxxx人事人才网进行个人信息注册,经网站管理员审核无误后进入网上人才数据库。用人单位可免费进行网上人才信息查询。截止到12月17日,网上人才库中共有8348条信息。
2、完成了xxxx籍在外人才信息库
为了加强与xxxx籍在外人才的沟通、联谊和交流,宣传推介xxxx,为xxxx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和献计献策搞好服务,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建立xxxx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工作。制订了《xxxx籍在外人才统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统计范围和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完成时间及相关要求,截止到10月1日,共计有1670名在外人才信息入库,较好的完成了此项工作。
3、人事人才网站的管理和维护
人事人才网作为原人事局的门户网站,承担着发布人事相关信息和提供求职招聘平台的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对网站信息发布流程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制订了《网站信息发布审批流程》、《网站信息发布审批表》、《网站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等相关制度和表格。其次对进入网上人才库的人才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规范的信息绝对不允许进入网上人才库。对进行网上招聘的单位,一律要求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并填写网上招聘申请表。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放开网站招聘权限。
4、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
xxxx年是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工作特别重视的一年,通过三个方面切实做好毕业生服务工作。
强化毕业生报到程序。为了做好毕业生的报到工作,针对毕业生找不到报到处的问题,中心在单位入门处拉起“欢迎高校毕业生来我处报到”的横幅进行宣传;设计了三县一区统一标准和格式的《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表》和xxxx年高校毕业生报到数据库,对接收报到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输入数据库中保存,各县定期按时上报,由市人才中心汇总保存;印刷了5000分就业指导信息宣传材料免费发放。
强化毕业生求职登记。首先在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对未就业并有求职意向的人员进行登记并输入到本地人才信息库中,供用人单位查询。其次建立和高校之间的联系,对高校当年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宣传指导,发放就业宣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促进学生的就业。
强化就业统计工作。按照省就业处的要求,人才中心负责每月3日以前上报上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为此,中心统一制订了统计表格,统一了统计口径和上报时限,并下发到三县一区各人才中心,定责定人。从10月份开始,共计上报了四期数据统计表,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5、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今年,中心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到档信息查询系统,并定期进行更新,对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档案流向起到很大的帮助。为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中心加强了对档案材料的完善工作,及时办理各种档案接转手续,做好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及信息录入等工作,形成了以计算机管理为基础的档案管理模式。xxxx年共接收档案926卷,转出档案120卷,接收档案材料280份,接待档案查阅515卷。
6、开展流动人员人事代理服务
为早日实现人事代理全方位服务,中心扩大了人事代理服务范围,加强了人事代理的宣传力度,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开展了转正定级、档案工资调整等新业务,并制定了《人事代理知识宣传问答》,通过发放宣传单和网上宣传等方式,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事代理有了更深的认识。xxxx年,新增个人委托人事代理152人,新增单位人事代理5家共61人,其中市拆迁办7人,市白蚁防治中心6人,市房产物业有限公司8人,市房地产交易中心32人,市环护科研所8人。转正定级及档案工资核定作为新开展业务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xxxx年,共办理人事代理人员转正定级及档案工资核定193人,开具商调函及相关档案证明106份,办理聘用合同鉴证90份,办理就业协议28份。
二、xxxx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建立人才资源库工作还不完善。虽然建立人才库工作采用了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操作的方法,但实际执行情况离当初制订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细化流程,在表格制订、服务流程、上报时限等多个方面严格要求,完善和推进人才信息库的建设。
2、人事代理服务需进一步规范。有些业务虽然已经开展,但缺少相应的表格资料,办理程序不够规范。一方面不利于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给相应的统计工作带来了难题。下一步除了要完善表格等资料,还要进一步完善人事代理办理程序。
三、20**年工作计划
做好市人才服务中心日常工作。
1、加大人才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工作,增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人事代理业务的认识,进一步扩大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的服务范围。
2、整理XX年至xxxx年人事代理人员档案,进一步完善档案材料的收集,做好档案材料的登记、催交等后续补充工作,突出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规范人事代理人员档案工资核定与工资关系转移程序,完成XX年至xxxx年人事代理人员转正定级及档案工资核定工作。
3、加强接收高校毕业生报到工作的力度,提前筹划,建立相应的报到流程,完善登记表格,对来报到的人员进行详细的登记及入库。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举办3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扩大与市外、本地企业的接触,了解需求的人才层次;加强与市外高校及本市xxxx师专、职业学院的联系,沟通人才就业的趋向。搭建就业平台,举办就业洽谈会,为人才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5、认真学习国家、省出台的人才就业方面的政策,完善相关的程序和制度。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业务办理的服务水平,建设学习型单位。
积极探索建立市、县区人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库及人才信息库。
为实现全市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我中心建立市、县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库及人才信息库。各市、县人才中心对所属本地重点企业进行登记入库,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需求合作关系,对企业的用人方向及时关注和了解,通过招聘会和人才推荐的方式向用人单位提供急需的人才。同时,各人才中心也要通过毕业生报到和求职人员主动登记等方式收集本地求职人员信息,定期上报和汇总,及时更新人才库中的信息,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库及人才信息库。
进一步推进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图书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职院校教育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向基于工作过程的以技能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群) 的结合,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结合, 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 学校与企人力资源的结合, 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工学结合的内涵就是基于生产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生产。其本质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及资源, 有计划地使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使教学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工场, 使书本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
高职院校图书馆素有“学院的心脏”之称, 是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高职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 主动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书馆服务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仍然是以图书馆 (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 为中心, 而不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大部分图书馆往往满足的还是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如何突破现有的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 真正从用户及其需求出发, 遵循用户新的需求, 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 将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用户学习、科研、生产的一线, 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图书馆服务是新形势对高职图书馆提出的要求。因此,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要及时调整方向,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更新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把创新意识融入图书馆事业中。主动抛弃一切不适的观念和行为, 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 拓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统领和指导图书馆实践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 提高高职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一) 文献信息内容的转变
随着高职院校加快办学模式的改革, 学院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都发生变化。学院注重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导向, 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学习内容, 并合理设置实习的课题和进行技能的训练, 以适应企业的生产实际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根据学院办学模式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 加强图书馆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技能为中心, 以职业道德为核心, 调整和充实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思路, 主动适应学院教学改革的需要, 尽可能提供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 包括学生到企业学习或实习所需的新内容。
(二) 读者利用文献资源方式从集中借阅转向分散借阅
在传统的文献资源借阅服务中, 读者一般只是到学院所在地的图书馆借阅资料。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 读者有部分的时间分散在异地的企事业各个学习地所进行学习或实习, 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对象必然扩大到整个社会各地, 只要有计算机终端联网或信件能到达的地方, 学生所到学习或实习各个地方的用户都是图书馆服务对象, 都能接收到图书馆信息资源。读者从集中到馆借阅到分散各地借阅。
(三) 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向广泛性和及时性转变
过去, 读者文献资源需求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本馆所有收藏的馆藏文献资料上, 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 由于信息技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用户提供了寻求广泛信息和及时性的信息带来了条件, 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不仅是馆内藏有的文献资源, 还包括馆藏以外的文献资源;也不局限于纸质文献信息资源, 还有电子文献信息资源, 读者不仅需要查阅专业文献信息资料, 更多地查阅与自己本专业以外的文献信息资料, 包括最新的网上信息资源, 而这些文献资源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网上各个文化和科学研究领域, 因此, 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构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之一。
(四) 服务手段由传统方法向依托现代技术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 高职图书馆需要利用远程检索系统及校园网将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 使学院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都可查阅本馆的文献资料, 打破了图书馆的围墙, 并可在网上办理预约、续借手续, 还可以推荐优秀书目、最新书讯。特别是通过因特网、校园网、发E-m ail传送文献信息等, 读者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域限制提出咨询问题, 图书馆可利用常见问题解答数据库 (FA Q) 、电子邮件 (E-m ail) 、电子公告板、在线交流、共同浏览 (Co-browsing) 等形式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案, 实现图书馆与师生的双向交流。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书馆服务工作探索
(一) 转变观念
图书馆自身的存在并不能表现其价值, 其价值只反映在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上, 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牢固地树立起“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才能更好地为全院师生员服务。长期以来, 我国高职图书馆在计划经济模式铸就了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 图书馆处于守着图书馆内座等读者上门被动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在研究和开展工作时, 往往对图书的收藏和保护考虑得较多, 而对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问题考虑得较少, 致使图书馆中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资料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甚至有些图书资料一直未被人借过等。更新图书馆的服务观念, 首先, 要树立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已从收藏图书、报刊等印刷出版物扩大到收藏各种形式的知识载体。打破图书馆收藏的单一性, 扩大图书资料情报的收藏范围。其次, 要树立现代大图书馆的理念, 改变“小而全”的封闭状态, 在馆际之间开展合理分工, 相互协作, 资源共享, 特别是与学生所到企事业图书馆 (室) 进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发挥群体效益的作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各图书馆的藏书质量, 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 而且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更有利于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再次, 要树立以人为本、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改革封闭被动的服务方式, 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措施,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想方设法增加文献借阅开馆时间, 尽可能实行开架借阅, 加强对读者的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
(二)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既具备理论知识, 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技能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应以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性用书为重点, 依据学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形成自身的馆藏特色和规模, 突出本校重点专业的特色资源和馆藏文献的实用性, 制定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和方案, 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集文献。首先, 是注重实验、实训方面的信息资源建设, 注重实验、实训、实习方面的信息资源的配置, 对专业资料要注重“新”, 补充内容新、信息新、最新出版的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专业资料;基础类资料可以选择一些如针对课堂教材的辅导书籍, 比如案例集、方法介绍等类型的信息资源, 来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应用类的信息资源应该是我们采访的重点, 除了注重收集各个专业领域内的应用类信息资源, 还应收集交叉学科互相应用的信息资源。其次, 是重视与企业、行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信息资源建设,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要利用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 探索与企业技术部门的合作, 建立校企互借的资源共享体系。再次, 是在使企业在分享学校信息资源优势的同时, 把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教材, 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收集到图书馆, 供学生学习参考, 为学生将来走向企业打好基础。最后, 是加大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信息资源建设, 针对学院专业和各个行业的技能鉴定的信息资源应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要求, 注重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等技能型文献资料的收藏。
(三) 建立新的服务工作机制
图书馆的管理主要还是放在了对“物”的管理上, 并以此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种思潮的影响, 图书馆领域逐步接受了“读者用户第一”“方便读者第一”等口号, 但, 这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并没落到实处。高职图书馆要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开展服务工作, 不能够停留于过去的服务工作机制上。在实现常规性的建设的前提下, 可以尝试着走出去, 到教学一线, 到企业中去, 为读者服务, 满足读者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以突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特色, 全面收集教学所需图书、期刊论文及各类数字资源, 同时全面收集各类教学成果及实训操作各载体资料 (课件、学生作品、成果、实训资料、操作手册、教学视频等) , 并就专业建设所需到企业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保证教学资料的完整性。最终以专业特色全文数据库或其他的形式展示出来, 以此来促进相关专业的建设。
另外, 还要以读者为重心的业务流程应当时刻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配备专业人员, 专门研究读者需求, 包括整体需求, 个体需求, 远期需求, 近期需求, 可实现需求, 近期不可实现及如何实现的措施等等;分析基础上落实满足读者需求的途径;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布局;畅通的反馈渠道, 每个员工都能及时主动地反馈读者需求并能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全馆各部门、各岗位应当给予以服务部门和服务人员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形成内部业务关系上的紧密互动的关系。全馆都要为最终的服务效果负责, 为服务能力的提升负责。
(四) 转变服务方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读者需求的肯定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 他们更需要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需要行业信息, 更需要与企业的亲密接触。在这一过程中, 图书馆员走出图书馆, 来到用户当中来, 围绕教师、学生、合作企业三方的需求, 收集建设个性化的各类资源信息应当是其行为的主要内容, 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智慧, 到读者那里去开辟新的服务阵地和服务空间, 去展现图书馆员的作为, 去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工学结合办学模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要解决如何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传递服务。这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 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满足读者的实时需求, 提高服务效率而采取的服务方式, 主要是指由文献信息提供者将储存信息的实体 (不论任何形式) 传递给使用者的活动, 高职图书馆通过邮寄或互联网向院落内外的读者提供各种原始文献服务, 包括馆收藏的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数据库文献资源传递等。在通过邮寄或互联网向院落内外的读者提供各种原始文献服务为读者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推送服务和以读者为中心的智能化系统 (H CIS) 。个性化服务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代表了图书馆界为改善图书馆服务所作的不懈努力。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满足个人需求的框架与工具, 在这个框架内, 读者可以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资源与工具。高职图书馆特别要关注通过信息挖掘、知识发现、智能代理等技术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得到读者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精品, 然后利用电子邮件、频道推送或建立用户个人网页等方式传送给用户。另外创造条件为用户提供实现自我服务的自助服务方式, 并逐步扩大自助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开架借阅、网络查询、网络续借、网上预借。有条件开设自助复印、自助外借、自助还书、网上互借等高级形式, 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主性。随着用户信息素质水平的提高和用户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逐步扩大自助服务的内容, 使之上升为高层次的服务形式。
另外, 要加大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技术的手段提高服务的效率。同时, 完善服务机制, 努力达到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一个响应及时、服务标准、流程简单的服务。其中, 个性化设置, 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用户的操作流程, 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效率, 节省了用户查找信息的时间。注意研究如何吸引读者, 加深与读者的互动, 最终达到读者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共享图书馆的资源收集、报道和传播、使用的过程, 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将是最佳的服务效果。
(五) 加强馆员素质提高
要想提供高水准的服务, 必须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及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尊重用户的需求, 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前提。这其中, 对用户的尊重是最基本的要求, 基本的礼仪能够让用户产生信任感, 提升感观愉悦, 并且带来一种依赖和归属感。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提倡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 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操作与应用。这样就能更好地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体现高职图书馆服务工作主导作用, 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馆藏资料和网络信息, 把图书馆真正办成学院的教育信息服务中心, 使图书馆在学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真正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新形势的发展, 必须转换思想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办馆理念, 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现代化管理,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学院的发展, 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的变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也要随之做好服务工作。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图书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书馆服务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图书馆,工学结合,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10) .
[2]汪斌, 等.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8) .
[3]王红玲, 张齐增.党校图书馆主动服务的探索与创新[J].桂海论丛, 2006, (3) .
何华武指出,在全国科技“三会”胜利召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全国上下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新形势下,召开全国城市科协服务企业创新工作座谈会,共同交流探讨服务企业创新工作,非常重要,很有意义。他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形势,就如何做好城市科协服务企业创新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需求牵引。要接长手臂,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和企业科技人员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网络健全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务求实效。二是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确定的重要产业方面开展工作,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联系和协调,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和服务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突出重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三是创新模式。经过多年的积累,科协组织积淀下来一系列服务企业的项目,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符合企业需要的,要坚持不懈做好。与此同时,要开拓思路、大胆探索,努力发掘出一些符合企业创新发展、企业人才成长规律、符合科协特点的新的项目和举措,以拓宽科协服务企业创新的渠道、模式。
宋军强调,城市科协在开展服务企业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学习,明确目标,认清企业工作定位;二是要增加服务企业工作的使命感,增强信心,在新的形势下创新争先;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铁有痕,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科协助力科技创新的拳头产品、优势服务项目;四是要主动有为,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
座谈会上,六个城市科协和一个企业科协的代表介绍了典型经验,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加强科协企业工作、如何加强企业科协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实地考察了成都市科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新经验的温江区、郫县等企业及示范园区。为开好本次会议,与会科协围绕近年来服务企业创新工作,选取最具特色或取得突出成绩的某个工作领域或某项工作,提交37篇经验交流材料并汇编成册,充分展示城市科协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的作用。与会代表表示,这次会议时间短但内容丰富,感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2012年年初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社局的直接领导下,县人才中心紧紧围绕“人才兴县、人才立县、人才强县”这一理念,创造性的开展了各项人才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我县人才引进、管理工作
1、注重服务,人才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本着人才至上的服务理念,周到热情的为前来办理人才档案、咨询、招聘的广大个人及企业服务。一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年初以来共接收档案112份,调出档案23份,为应届毕业生就业协议盖章43人次;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各类人才来我县工作。年初以来通过网络、现场报名登记的各类人才共554人,我们已将各类人才纳入人才库管理;三是充分利用人才数据库的资源优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全年共为辽宁众联滤清系统有限公司、沈阳昌普超硬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沈阳宇晨创新重工有限公司等单位推荐各类人才65人次。
2、务求实效,人才引进工作硕果累累
为了深化“人才兴县、人才立县、人才强县”这一工作理念,做好人才工作的“走出去,请进来”,人才中心紧紧围绕我局在承担政府各项人才引进工作的实际,高效的完成了人才引进工作。一是年初以来,我县共进行各类政府雇员招聘4次,共招聘各类人才共计117名,其中招商人员32名、辅警65名、政府雇员20名。人才中心多次组织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等考务工作,确保了全年政府雇员招聘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结合市人社局2012年招才引智工作的具体要求,人才中心结合我县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以铸锻造、机械加工等产业为重点的人才引进方案,深入企业调查具体人才需求,今年共推报企业10家,岗位54个。在市人社局发布的网络招聘名单上,全市57家企业中有9家是辽中县推报的企业。
(二)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县人才中心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情况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切的问题,在县人社局的直接指导下,人才中心真抓实干、多措并举,较好的完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1、真抓实干,务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依托我局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年初以来分别于5月6日、7月8日在我局二楼举办了
综合人才招聘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洽谈会,两次招聘洽谈会共120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其中与会企业共有70家,共提供岗位2300余个,参会各类求职者800余人,现场达成意向性协议人数590人。同时还在招聘会现场对参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和求职登记等工作。在今年的政府雇员招聘中,也积极向广大辽中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登记工作。根据市局返回的信息,2012年我县共有1761名毕业生,但绝大部分毕业生没有联系方式,为此我们到县公安局户籍科、县教育局招生办调阅原始档案,多方查找毕业生的联系方式,并通过各镇(街道)对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查缺补漏。在完善实名制数据库的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的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推荐、创业培训等工作,截止目前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率已达88.76%,今年年底保证完成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率不低于95%的目标。
2、多措并举,助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确保了我县困难家庭子女100%就业。按照市局提出的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百日攻坚活动的要求,我局通过一对一就业指导,并结合所学专业和就业愿望,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了3次岗位,目前仅有的一名困难毕业生已与沈阳市华通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协议就业;二是完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报工作,结合我县产业特色,我们选定了沈阳市艾克线缆厂、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和沈阳银丰铸造有限公司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目前基地共有见习大学生11人,超额完成了市局就业见习指标大学生不少于10人的指标;三是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宣传工作。我们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力度,积极利用电视台、招聘会等机会宣传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我们还到县工商局信息中心对2011年7月份以来新注册的企业进行筛选,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享受都优惠政策。同时对创业过程中存在资金问题的毕业生积极协调办理小额担保贷款。
3、做好大学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工作
县人才中心积极做好2010年、2011年“三支一扶”大
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定期与各镇联系,了解“三支一扶”大学生上岗工作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大学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针对2010年“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的情况,我们积极努力、千方百计安置就业,目前6名大学生都已经顺利安置,此项工作得到了沈阳市就业(创业)与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报表扬。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县人才中心将继续秉承“人才兴县、人才立县、人才强县”的理念,工作重点仍是人才引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具体打算如下:
1、继续完善档案管理和转递工作;
2、继续做好人才储备和为企业招聘人才的工作;
3、按照省市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通过2次大型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小型洽谈会、向企业推荐工作等多种形式完成2013届大学生实名制就业工作;
4、协助省、市“三支一扶”领导小组做好2013年“三支一扶”人员招录工作,继续保证2013年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的就业安置;
5、继续开展人才招聘,组织企业赴外地招聘人才,完善我县人才结构,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
辽中县人才中心
问:2014年1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且由省委党校承担该标委会秘书处工作。请问苟校长,省委党校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公共服务标准化是质量管理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具体应用,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的技术支持。在当前的背景下,标准化技术和法治一道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省委党校是我省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也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政策和学术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资政服务,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利用省委党校的平台推动我省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成果,我们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关心、重视这项工作,就像播种一样,把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种子撒播出去,一定会有好的效果。现在社会需求旺盛,如何把这种旺盛的需求转换成各级、各部门领导日程表上的工作,就需要有一个环节,那就是我通过我们的教学、科研来推动。为配合省公共服务标委会的工作,我校成立了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中心,配备专职人员,专题立项给予资金支持,在开展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和部分省直机关、地市共同研究、设计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制度和政策。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在考虑把研究中心和秘书处一道,打造成我校有专业特色的智库。
问:您认为当前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时机成熟吗?
答:当前,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历史转变,需要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的支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如何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惠及每一个居民,是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央也高度重视,国务院和27部委连续发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按照居民的需求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模,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问:当前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实现突破?
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要抓住民生服务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比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在这些领域率先突破,群众看得见、能享受到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实惠,容易出成果。群众关心什么?不外是吃、穿、住、行、医等基本的生存问题。公共服务标准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基本民生问题。
问:广东省委、省政府比较重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无论是国家级的《珠三角发展规划》或是省级《质量强省战略》,都给了这项工作一个空间和位置。当前,广东省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形势如何?
答:省委、省政府重视,政策方向明确。省质监局作为标准化主管部门,态度鲜明。2015年服务业标准制修订立项,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同时,各部门、各地市也都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据我掌握的情况,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气象、安监、交通等部门都动起来了,在制订或正在研究推动服务的标准化。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也要看到,我省缺乏省级的顶层设计,没有制订全省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战略部署,各部门、各地区凭对公共服务的热情和责任感在推动这项工作。这样,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标准化水平难免会参差不齐。
问:如何突破和解决这个问题?
答: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政府的所有职能,涉及面非常广泛。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是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这就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各个层次,包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同时,我们也期待领导层能够整合力量,专题研究并推出省级政策方案,完成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问:您前不久率队考察加拿大养老服务标准化的经验,有什么体会?
答:加拿大养老服务标准化程度非常高。以艾伯特省为例,该省养老服务方面的标准就有60多个,覆盖居住场所、餐饮营养、医疗卫生、精神陪护、财务保管等,可以说细致入微。如居住场所,其面积、采光、室内布置等都有标准。最近,我校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中心将和广州市老人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我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这里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扩大对外交流。美国公共服务标准化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都比较成熟。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始终结合研究型抑或应用型的定位而开展, 积聚具有较强专业性与针对性的馆藏资源, 提供满足高校大学生各种需求的服务。高校应该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创建个性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作为高等教育重要支柱的高校图书馆, 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进行建设, 积极参与高校教育与服务机制的革新,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图书馆应该努力开发个性化馆藏资源, 为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培养不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大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 高校图书馆应该为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创造充分条件。由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应该突出针对性, 积极发挥信息服务的优势, 努力建设图书馆数据库与数字化信息平台, 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1]。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参与人文素养培育
高校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不仅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 而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与高等教育革新的基本趋势。作为高校大学生能力发展前提的知识素养, 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素养, 而且包括人文知识素养。在大学生诸多素质培育中, 人文素养是最基础的, 能够对培养与发展其他素质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如果说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培育, 实践教学侧重于技能培育的话, 那么人文素养培育则需要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与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建构特色的阅读文化, 高校图书馆不断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文化引导与熏陶, 协助高校大学生获取人类文明精华, 培育大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厚重的人文素养。
2.实施信息素质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从知识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并运用信息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作为实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体, 高校图书馆应该努力发挥专业与资源优势, 在高校广泛开展信息获取与运用的教学与培训,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求知能力与创新素养。
3.提供学科化服务
作为高校图书馆新型的服务模式与服务机制, 学科化服务的基础是学科馆员制度。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需要学科馆员基于深入了解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 协助高校师生发现更多专业信息, 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专业的信息导航与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既应该重视图书馆学科馆藏资源建设, 完善学科专题资源库, 又应该强化与院系之间的联系, 关注院系学科建设进展, 还应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训, 将其嵌入至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提供学科化服务工作。作为知识创新的高端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然发展取向[2]。
4.支持信息共享空间
由于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校的学习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为了满足高校对交流沟通的需求与共享式学习环境的需要, 信息共享空间顺应时机产生。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动态的服务模式, 旨在为各类人员提供交流共享的学习空间。由于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革新,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灵活自如的学习环境, 培育大学生开拓创新的学术品质。
5.提供个性化服务
基于大学生的实际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通过搜集组织与分析重组信息, 将其融入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提供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相对于高校图书馆群体性服务而言的。高校图书馆为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 应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服务措施, 协助大学生处理学习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面临的困惑,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3]。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转型
1.更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
特色不仅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促进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社会与高校的发展需求, 形成自身特色。从服务理念角度来说, 高校图书馆应该树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新型工作理念, 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品牌。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应该围绕大学生的需求而展开, 结合大学生的利益与需求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途径, 构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使图书馆的优势在为大学生服务中体现出来。
2.加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应该具备有特色的丰富馆藏资源。每所高等院校都有自身办学特色, 专业方向与学科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关联,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紧密关联, 围绕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学科建设进行。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应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具有特色性, 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另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优先采集直观性较强的文献信息资源, 具有图解说明的文献信息资源有助于大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与学习专业知识。此外, 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也是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建设高校图书馆教学资源平台, 宣传与使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能够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认识与利用[4]。
3.强化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基于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资源, 以重点学科专业为突破口, 开发各种层次的信息资源产品, 组织自身特色资源, 提供具有特色的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还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实际需求,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有效措施, 引导大学生阅读优秀读物, 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高校服务部门的高校图书馆, 还应该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利用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扩大高校实现图书馆服务范围, 增加高校图书馆服务项目, 实施个性化服务,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4.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环境
高等教育想要收到预期效果, 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对约束大学生的言行, 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陶冶大学生的品格及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设计不仅应该具有时代特征, 而且应该具备深刻的哲理与感人的魅力, 还应该给大学生陶冶情操的感染力。高校图书馆的装饰与陈设对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特殊的影响, 应该考虑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还应该注重人文环境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言行举止、人格作风等, 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或劣或优的影响与熏陶。
5.提供高校大学生实践平台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从事实践活动与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 锻炼了大学生的才能, 提供了让大学生锻炼能力与接触社会的平台。在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与实践活动时, 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合理安排工作, 发挥其所学专业的优势。比如, 对比较熟悉电脑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可以安排其参与管理与维护电子阅览室;对精通多种语言的外语专业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可以安排其参与管理外语借阅室。如此, 不仅能够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优势, 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 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实践保障[5]。
综上所述, 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场所, 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图书馆发挥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优势是不容轻视的。因此, 高校图书馆务必努力开发自身优势, 与时俱进, 为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必要的贡献。
摘要: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普遍趋势。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高校图书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高校图书馆为适应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而适时进行服务工作转型, 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而且能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转型研究
参考文献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人才交流中心特色工作汇报10-05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查询10-24
人才交流活动11-17
人才合作交流活动欢迎辞09-06
创新型人才培育中心工作总结11-10
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09-19
人才广告服务代理合同06-30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10-3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交流会发言材料06-11
人才中心现实表现鉴定表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