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精选8篇)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 篇1

【摘要】广播新闻评论是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评说类广播节目,通过对新闻事实进行披露和剖析,阐述观点、发表意见,其中军事评论有其自身独特之处,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高峰观军情》栏目为例,从选题、制作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广播军事评论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广播 军事评论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事信息是一种高敏感度、严肃性和保密性极强的特殊信息类型,既包含在大众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内,又与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军事新闻既具有大众新闻传播共有的特征与属性,也有其自身独特之处。近年来,各大媒体对军事评论节目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防务新观察》《军情观察室》等节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和点击量。

《晚高峰观军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2009年推出的一档日播军事评论节目,由中央电台军事宣传中心负责制作,每天18点15分左右播出,时长约5分钟。作为中央电台唯一一档日播军事评论类栏目,《晚高峰观军情》以维护国家利益、引导舆论方向、回应受众关切为出发点,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每天对国内外最新军事新闻进行点评分析,以最权威的专家解析,把新闻中最值得关注的内容挖掘出来,?t望环球军情,权威引领舆论。节目以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普通受众、有车族、党政军领导干部、国际智库组织、网民、军事发烧友等为目标受众。截至目前,《晚高峰观军情》共播出2600多期,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全媒体军事时评栏目之一,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央电台“十佳栏目”,在蜻蜓.fm的点击量已经突破1亿次,单篇点击量超过30万次。

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晚高峰观军情》栏目在广播军事评论领域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其选题的敏锐度、对内容的深度分析和媒体融合的运营模式。本文将选取2016年《晚高峰观军情》节目内容作为样本展开研究。

2016年,世界范围内地区战争纷争不断,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晚高峰观军情》节目2016年共播出359期节目,63%的选题关注了中国国内军情和周边军事动态,直接与中国国家安全相关的选题占三分之一以上。

在全年《晚高峰观军情》节目中,涉及国际军事关系、地区军事行动、多国军事演习等战略性话题152篇,涉及国防工业、先进武器装备以及前沿军事技术发展等相关选题129篇,涉及突发事件、各国航展以及小范围军事行动等相关军情类选题34篇,涉及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其他军事大国国防政策、军费开支、人事变动等相关选题33篇,此外,节目还对2016年每月举行的国防部例会进行报道和解读。

图1:2016年《晚高峰观军情》节目选题的内容分布

一、追踪最新最热军事话题,抢占军事新闻“话语制高点”

国际军事关系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易受关注,受众人群分布广泛;国内外军事行动专业性和政治敏感度高,不能有丝毫疏漏;全球军情又瞬息万变,实效性极强,这些都给军事新闻报道,特别是军事评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16年,《晚高峰观军情》充分考虑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全球军事变革脉动,呼应中国军方表态,回应广大受众关切。从节目选题地区分布情况看,由于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两个军事大国,从乌克兰问题到叙利亚内战,从南海争端到东欧局势,两国的军事博弈波及世界范围,也是受众最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挑起东海争端,插手南海事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战略安全环境;印度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研制国产军事装备、推动多种型号导弹试射的同时,还大量购买各国装备,成为世界第一武器进口国。此外,朝鲜核问题久拖未决,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中东地区恐怖主义事件频发。同时,歼-20、F-35等四代战机亮相,网络安全等话题,都备受国内外舆论的关注,也成为《晚高峰观军情》节目的重点关注方向。

图2:2016年《晚高峰观军情》节目选题的地域分布

表1:2016年《晚高峰观军情》节目重点选题的国家分布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印度 叙利亚 英国 菲律宾 韩国 土耳其 澳大利亚

94 50 29 22 11 10 9 8 7

法国 北约 越南 伊朗 朝鲜 伊拉克 以色列 乌克兰 欧盟 巴基斯坦6 6 5 4 3 3 2 2 2

《晚高峰观军情》节目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根据传播学“先入为主”的特点,晚高峰每天的选题都关注当天最新的国内国际热点军事新闻,专家第一时间解读,开门见山,一事一议。作为时评节目,《晚高峰观军情》追求三个字:“新、快、准”。“新”:选题都是当天确定,当天联系专家,当天采制完成。“快”:有的内容是下午刚发生,快速反应,18:15就播出,内容最新最热。“准”:每天的评论从策划起,就要与国防部、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口径对表,围绕中央和军队决策部署设计选题。2016年6月4日上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题为“应对亚洲复杂安全挑战”的演讲,节目随即展开策划和采访,并在当天采访了参会的军事专家赵小卓,推出深度解读《亚太新安全格局不能由美国一家说了算》,第一时间回应了广大受众的关切。

作为重要军事外宣平台,《晚高峰观军情》节目在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以及香格里拉论坛、南海仲裁案等重大舆论战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时间集中播出国防部新闻发布会的重要信息,积极配合大局,传递中国声音。参考各大主流媒体评选的2016年十大国内外军事新闻,《晚高峰观军情》实现了对其中所有热点的第一时间全面覆盖。

二、围绕国家政治外交舆论工作需要,积极掌握国际舆论主导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有热点集中、爆发集中、持续时间较长、大国参与博弈、多方势力错综复杂的特点,体现出一种刺激―反馈―反馈升级的事态发展模式。对单一事件的报道和解读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军情全面和深度解读的需求。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2016年世界风云变化,美俄在东欧地区排兵布阵,大国博弈不断;叙利亚内战打打停停,结局扑朔迷离;美国F-35开始全球部署,问题重重……对于这些军事热点,《晚高峰观军情》进行了持续的追踪和解读。

对系列评论内容和刊播方式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系列评论的时间分布和密度;第二,系列评论关注的焦?c问题。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前后,《晚高峰观军情》连续三天推出三篇评论,分别从揭露推动南海问题的幕后黑手、说明南海仲裁案的不合法性、指明我方的应对之策三个角度集中解读,并在随后对美菲等国在南海的行动和企图进行持续追踪,系列评论形成了舆论引导高潮,成为中央新闻媒体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引导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

2016年是叙利亚内战形势发展变化的关键一年。叙利亚内战不是普通的地区冲突,它牵动多方力量,是当前世界战略棋局上的一只“棋眼”,与我国利益也密切相关。《晚高峰观军情》围绕叙利亚局势这一条主线,跟进战局发展,从战略战役、突发事件、武器装备等不同角度连续制作了22期节目,邀请驻叙利亚武官王宝付和金一南、尹卓、杜文龙等数十名专家组成权威评论队伍,受到了政府、智库、军方、网民的高度关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评价:《晚高峰观军情》采访的专家很权威,提出的意见建议很有参考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立场、国际视角、专业功底。

表2:2016年《晚高峰观军情》节目针对叙利亚问题选题一览

2016年1月20日 俄罗斯作战机器人投入叙利亚战场

2016年1月25日 美国土耳其拟联手出兵叙利亚

2016年2月20日 俄罗斯空军向叙利亚增派了一架图-214R型电子侦察机

2016年2月23日 美国与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就叙利亚冲突各方停火达成协议

2016年3月15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从叙利亚撤出俄主要军事力量

2016年4月13日 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上空坠机事件背后暗藏着哪些重要信息?

2016年5月6日 美俄就叙利亚冲突各方在阿勒颇市及周边地区实现停火达成协议

2016年6月6日 叙利亚政府军已突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大本营所在地拉卡省

2016年6月21日 美俄之争,双方战机叙利亚上空正面缠斗

2016年6月28日 埃尔多安向普京致歉,俄土关系能否恢复?

2016年7月18日 解读土耳其军事政变矛头指向美国却不会“撕破脸”

2016年7月22日 美俄对待IS的不同态度

2016年9月12日 美俄宣布就叙利亚新一轮停火协议达成一致

2016年9月19日 美军“误炸”叙利亚政府军

2016年9月25日 俄罗斯唯一航母将赴叙利亚近海参战

2016年10月8日 俄S-300防空导弹部队已进驻叙利亚

2016年10月12日 俄罗斯计划在叙利亚修建永久性海军基地

2016年10月20日 俄航母编队利用叙利亚问题扩大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

2016年12月12日 叙利亚局势进入关键时期,大国在台前幕后的博弈

2016年12月30日 叙新一轮全面停火美不甘心俄主导叙利亚局势

三、着眼提升央广军事新闻影响力,打造媒体融合新品牌

随着公众对军事领域的关注与日俱增,军事新闻评论成为诸多媒体尝试的新领域。在激烈竞争中,《晚高峰观军情》节目整合资源优势,汇集金一南、尹卓等30多位国内一流军事专家,以独家、首发、深度的军事评论脱颖而出。视野高端、视角独特、观点犀利,已经成为《晚高峰观军情》节目的品牌优势。在原有的专家储备基础上,电台军事宣传中心还在不断拓展专家库,实现了对国内军情、国际战略、武器装备等军事领域的深度挖掘、全面覆盖。

不仅如此,《晚高峰观军情》是中央电台最早一批实现资源共享的栏目。2016年以来,节目顺应国家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深化“观军情”流程再造,着重向融媒体方向发力,打造集音视频、图、文于一体的全媒体新样态。一是不断拓展频率合作,不仅在中国之声实现日播,而且通过中国广播云平台在华夏之声、民族中心多个广播频率联合播出,在全国多个交通广播频率合作播出;二是巩固台网联动,在央广网、全军政工网同步播出;三是强化媒体融合,生产集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视听元素于一体的新媒体产品,在“国防时空”“央广军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国广播”客户端等移动平台同步推出,在蜻蜓.fm等音频分享平台建立专区加强覆盖。2016年9月18日《晚高峰观军情》,记者就“如果日美联合巡航南海进入我12海里海域内,一定会为错误选择付出代价”采访军事专家尹卓,被人民网军事、光明网军事、腾讯网、环球网、搜狐军事、台湾东森新闻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量新闻网站转载,阅读量破百万,使军事广播评论正式走入“互联网+”时代。

四、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广播电台军事评论类节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并且随着新闻的变革而不断在内容和传播形式上完成创新,以满足不同受众人群对军事事件权威深度解读的需求,推动了我国广播军事评论节目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军事新闻存在较高的门槛,要求编辑掌握大量专业知识,具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因此除了中央级媒体外,大多数省市级广播电台还没有专门的军事类节目。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广播电台军事评论类节目如何发挥自身特点,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必须保证军事评论类节目具有很高的内容质量和正确的节目策划、制作和传播理念,牢牢把握节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确保内容在诸多环节、诸多平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晚高峰观军情》节目要立足于国家电台固有竞争优势,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不仅充分发挥好声音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升级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向打造音频、视频、图、文一体的全媒体产品全面升级探索,多角度、多平台融合,实现广播电台军事评论类节目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端端等:《军事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革之道》,《中国广播》,2015年第10期。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 篇2

2012年开始, 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 集美区广播电视台和《集美报》进行新闻融合试点。5月4日正式开通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集美频道, 《集美视点》在原来播出平台基础上, 又增加了一个收看、检索、存储功能更为强大的播出平台, 总服务器为中国网络电视台。5月8日起《集美视点》栏目播出档期调整为每周六、周日播出, 与每周一至周五播出的《集美新闻》共同形成集美区广播电视台自办电视节目每周七档的播出规模。从2010年5月10日开播至2012年8月底, 《集美视点》共播出新闻评论和电视专题类节目446期446篇, 其中重播65篇。

一、县区台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要特色

多年来的艰辛耕耘, 换来了节目的日益精彩、社会好评和陆续获奖, 2010年以来《集美视点》节目共获得市级一等奖两篇、二等奖一篇, 三等奖两篇, 省级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集美视点》评论节目也成为我国县区台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个业内标杆。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 导向明确, 旗帜鲜明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大局和中心工作进行话题策划, 如先后推出治理生猪养殖污染、集美新城建设、党建先进基层组织和党员风采、心理健康教育、集美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游艇经济、失地下岗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绿洲计划”等等, 组织部门全体记者共同参与, 分头采访, 有序播出。

(二) 延续动态, 纵深挖掘

从一些动态新闻当中去归纳、发掘评论的题材, 台长亲自分管评论部工作, 亲自出题目、抓线索, 亲自带领或组织记者深入现场和基层一线采访。如根据时政新闻的线索, 笔者和其他同事采访出评论节目《台商为何选择城内村打造“闽台古镇”?》, 并在2012年5月3日播出, 获得一定积极社会反响。

(三) 积极策划, 精心采访

笔者根据《厦门日报》等媒体报道的线索, 积极筹划, 深入现场采访, 有的还驱车长途采访, 有的远在北京就选择长途电话采访, 如采编《明代卢察院两岸同敬仰》、《绿叶对根的情意》、《爱书重文化捐赠遂遗愿》等, 这些评论节目一经播出, 就获得相当社会反响。

(四) 主动联系, 多媒传播

主动融入区级媒体“融合”的形式, 联系《集美报》, 把《明代卢察院两岸同敬仰》、《绿叶对根的情意》、《爱书重文化捐赠遂遗愿》等评论稿件, 根据报刊的特点, 重新改写, 通过纸质媒体刊载, 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其中《明代卢察院两岸同敬仰》在报纸刊登后, 还作为海峡两岸卢氏宗亲赴台探亲联谊的厚重礼物, 受到台湾卢氏宗亲的好评。此外, 厦门市侨办主办的《鹭风报》还拟于近期推出笔者专栏, 从电视评论稿件选择若干反映海外侨胞、台湾同胞、集美校友、各地宗亲的文章, 根据侨刊乡讯的特点, 进行改写并重新发表, 这样将可能在海内外同胞中获得反响。

二、县区台新闻评论类节目运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县区级广播电视台由于地域、人口规模、人员编制、覆盖范围、传播资源、新闻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运作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

(一) 节目定位模糊

笔者在一次上海举行的、国家广电总局培训中心组织的电视节目采编策划专题培训时, 了解了不少国内县区台、甚至地级市台, 都存在评论节目定位模糊的情况。从时间长短和设置来看, 有的节目放在周末, 时长5分钟, 有的7-8分钟, 有的10分钟;从内容来看, 有的是以旅游、产业经济、计生、综治、法制、交通等话题为主, 更像是专题类的节目。

(二) 部门职能驳杂

纵观国内县区台, 评论、专题类节目目前实际上存在三种类型:评论为主, 专题为辅;或者专题为主, 评论为辅;或者评论、专题平分秋色。有的县区台的相关部门叫做评论专题部, 有的叫做专题评论部, 有的干脆就叫专题部等等, 真正叫新闻评论部的不多。

(三) 采编人手紧张

有的县区台成立一个摄制组, 一般只有两到三人, 属于新闻部管辖, 后期剪辑制作又属于另一个部门;有的成立专题部, 评论类节目属于专题部当中的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有的就像前述的以评论节目为主、专题为辅。真正设立新闻评论部的并不是太多, 以评论类节目为主的也不是太多, 还有, 有的虽然设立评论部但人员是从不同的部门抽调, 人员之间互不隶属, 部门负责人很难实施有效管理。

(四) 专业人才匮乏

大多数县区台出于各种现实的因素, 无法实现“专门人才做专业的事”。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的人员, 较好的状况是通过时政新闻多年实践, 转而从事新闻评论, 这些人员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容易进入角色, 做出的节目新闻纵深感较强;有的则直接从应届毕业生招聘上岗, 甚至使用毫无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这就造成临时拼凑、应付了事的情况, 或者有心无力、疲于奔命, 或者是要求过高、人员过少。

三、县区台新闻评论类节目如何改进的思路、建议

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国内县区台目前新闻评论节目采编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 因为评论类节目是电视台新闻传播的“旗帜和灵魂”[1], 是“新闻的内核和高地”[2], 又有舆论引导、监督等职责, 任重道远, 从理论上讲确实是“大有可为”, 但是实际运作中又“难以大为”, 最好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细水长流, 才能收到引导舆论、建言献策、激浊扬清、究根问底等功效。为此, 笔者有如下几点改进的思路或建议, 供同行们参考:

(一) 明确职能定位

在县区台的所有节目形态中, 新闻评论部究竟是属于与时政新闻部平行的部门, 还是隶属于新闻部之下的一个更小的部门或摄制组。这些都是必须通过县区宣传主管部门或台行政管理层给予明确规定的。这样才能让从事这项工作的采编人员明确职责, 心中有数, 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 明确节目形态

节目是以评论为主、专题为辅, 还是其他;节目播出是以平时为主, 还是周末时间为主;节目片长是5分钟或5分钟以内, 还是不超过10分钟, 还是超过10分钟。这些都需要明确, 以便于部门开展工作。

(三) 加强人员配备

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什么事都干不成。在明确了新闻评论部的职责定位、节目形态后, 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负责人等, 使这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必要时还需成立一个领导小组, 综合协调该部门与台里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 协同配合完成目标、任务。

(四) 注重学习提高

在国内县区台普遍存在播出平台狭小、人员编制紧张、节目同质化严重、地级以上台处于强势、互联网冲击、上星节目冲击、新媒体冲击等状况下, 县区广播电视台的同仁要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度, 密切关注国内外广播电视业的生存发展, 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注重学习, 敢于创新, 特别是向国内县区台的先进典型学习, 采取“走出去”见世面、充电提高、拓宽视野, “请进来”互相切磋、交流、合作等方式, 重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采访策划、质量提高、宣传包装和多媒体传播, 力图把自身打造成本行政区域内的主流新闻传播媒体, 为当地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国计民生发展鼓与呼。

四、结语

历史的演进往往是迅猛而无序的, 时不我待, 昨是今非, 沧海桑田, 所谓与时俱进, 就是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 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事好本职工作, 县区台评论部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电视评论类节目, 特别是在评论类节目的采编等方面, 确实需要从各方面给予加强、完善、创新, 这样才无愧于时代对于我们的期许。

参考文献

[1]胡文龙, 秦珪, 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1]胡文龙, 秦珪, 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

浅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事开讲》;优势;不足;创新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的电视节目形式,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途径。[1]它集新闻、评论、专题为一体,以社会关心的话题为主,是追踪社会热点、展开新闻背景、阐释事件因果的深度报道。节目制作多采取现场采访、现场录音、现场报道、追踪报道和纪实拍摄等方式,配以同期声和画外音,加上新闻背景分析或权威人士的相关评论,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目前,各家电视台有许多新闻评论节目,但克隆者居多,缺乏自己的节目风格。在新闻频繁发生、新闻评论节目却相对不够深入的不对称形势下,观众希望看到更多的像《时事开讲》一样能够专业地评论分析新闻事件并且具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新闻评论节目。该节目从1999年开播至今,在几年的运作中已经找到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并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节目魅力。本文通过对《时事开讲》节目的分析,旨在为其他评论节目提供借鉴。

凤凰卫视自1996年开播以来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时事直通车》《凤凰早班车》《锵锵三人行》《时事开讲》等不但成为观众喜爱的名牌节目,亦使凤凰卫视成为电视传媒潮流的领导者。《锵锵三人行》《时事开讲》还主要代表亚洲华人地区各种社会文化动态及观众的生活方式和口味,以新鲜的题材、多样的形式、清新的风格、深入的评论,引领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各地方电视台近几年也通过地域性、贴近性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及多样化评论手段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地方新闻评论空间。我国电视从业人员通过不断地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尚存在一些问题。敬一丹说:“在CCTV众多节目中,《焦点访谈》并不是让人开心、舒服的节目,但它是给人痛感和警示的节目,它对社会的意义如同让人对身上的疥疮保持痛感,进而能保证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2]这种矛盾一方面需要政策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摸索规律、拓展空间,才能加以解决。

新闻评论节目在香港最早可以追溯到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这是一个新闻类型的纯时事分析节目,采取主持人与评论员谈论的模式,每天谈论的都是当天发生的事情,给观众提供即时性的新闻评论。1999年8月22日开播的这个节目,开创了当时电视新闻界时事分析之风,也开了中国电视台个人化新闻时事评论节目的先河。时至今日,《时事开讲》依然作为凤凰卫视的品牌新闻评论节目而不断推陈出新、活力十足。

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实力的标志,而新闻评论节目则属于更上一层楼的范畴。目前,内地的新闻报道节目已经成熟,无论是时效性还是角度都不错。然而新闻评论节目还鲜见精品,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如果从制作者本身找原因,我们就会发现:基本功没做好是节目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而所谓基本功不理想,主要就是选题内容、制作形式等出了问题。而《时事开讲》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

《时事开讲》集中了凤凰台的最主要特征:精致、实用而且节目形式相对简单,这完全符合新闻节目的特质。《时事开讲》在制作理念上会给内地正在逐渐发展的新闻评论节目以有益的启发。刘长乐说过,“我们不怕节目被复制。说到底,凤凰的经验是两个字:创新。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战胜自己。而贯穿在每一天每一刻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是无法复制的。如果说凤凰真有什么秘密的话,就在这两个字当中。”[3]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产业不断发展,电视频道迅速增加,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观众的成熟也要求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节目需求,电视媒介只有找准自身节目的目标受众,满足观众需要,进行“适位”传播,才能在市场争夺中获得稳定的受众群体。

科技的进步使电视节目的生产日益大工业化,那种采、摄、编一体化,一人包打天下的小作坊式生产出来的节目相对粗糙,专业性差,质量忽高忽低,已无法满足观众对新闻时事节目的要求。受众需要的是前期获取全面完整、典型有效的节目素材,后期制作精细、严谨、有序的精品新闻节目。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正需要主创班底的素质。

“凤凰”拥有遍布世界的新闻记者站,有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而又思维敏捷的新闻记者和遍布全球的资讯网络,他们为“凤凰”的精良制作提供了全面完整、典型有效的高标准的节目素材,这只是前提条件。重要的是“凤凰”拥有阮次山、曹景行、何亮亮等一大批优秀的“大编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谓“小记者、大编辑”意味着记者的主要动能在于尽可能高标准获取节目素材,而话题的确定、内容的取舍编排则由编辑负责。编辑的作用大于记者,编辑的职能多于记者。有多年记者经验的人才可能成为编辑,而经验丰富的优秀编辑才可能担任台前的评论员、主持人或者主播等重要角色。

现在内地许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开办之初不知道要把节目办成什么样,要吸引哪些受众,要让节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直接导致节目没有特点,没有让受众一期接着一期看下去的吸引力。所以,一档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确定一个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有明确的节目定位、受众分析以及长远的发展计划才能使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鲜明,向着拟定目标不断发展,影响力才能日渐增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时事开讲》已经为内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它开创了时事分析的新风,使得凤凰卫视新闻节目架构更加完整,它对建立“凤凰”的时事资讯品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品牌树起来了,自然会得到观众和企业的支持。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瓶颈,例如单一的对话评论模式使得一些节目丧失了新鲜感等等,所以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起品牌意识,节目才能长盛不衰,走俏荧屏。

电视评论类节目就是“电视”和“评论”的融合。只有把电视特色和评论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适应传媒未来发展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形成自己的“唯一性”。《时事开讲》,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在节目的选材和评论角度上,《时事开讲》非常注重评论的导向性,而在互动性上却有着明显的不足。其实,电视新闻评论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可以积极借鉴网络新闻评论的优点,在节目的互动设计、调动观众的参与性上加以弥补。比如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直接与观众形成互动,包括异地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的直接互动。《时事开讲》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在评论的专业性上毋庸置疑,但在评论的通俗性上有所欠缺,缺少一些通俗性的解释和引导。所以,电视新闻评论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必须强化评论的平民化,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贴近性;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

近几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改革不断推陈出新,电视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新闻评论这一特殊的深度报道形式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闻评论作为众多电视传播形式中较新颖和先进的一种形式,同样面临着利用新技术、加大改革力度的挑战。大量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仍处在探索和成长阶段,它自身的不成熟及来自其他媒体、其他节目的竞争使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困难和挑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充分发挥电视的特点和优势,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勇于发展,敢于创新,努力创造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有的风格。

注释:

[1] 参见电视新闻评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5237.htm)。

[2] 杨金月、胡智锋:《电视节目结构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478-488页。

[3] 王军:《〈时事开讲〉的成功要素分析》,《新闻记者》2003年第9期。

新闻评论类模拟主持 篇4

精彩生活,沟通无限。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生活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XX。

当今的社会竞争可谓是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倍受关注。其中,“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了人们口中热门的话题。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也将一起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中多了这样一个群体,那就是待业的大学生。他们大多都还在为就业问题而奔波,在就业沙场上“本是同根生,相煎已太急”,于是,一场以往罕见的“就业大战”出现了。请看大屏幕。看完这段资料,我们不难看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就业渠道不畅通,我国就业市场容量不足”以及“大学生对自身期望过高”等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我国也正在从多方面进行改善,比如说改善就业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此,也对正在收看节目的大学生朋友们说,用自己的实力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期的《生活在线》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XX与您不见不散!

小眼睛,大智慧!欢迎观众朋友如约收看《经济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社会上逐渐分化出两个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所谓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换言之,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所谓“留守儿童”,即是指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市去打工谋生,而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成长的儿童群体。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这两个应该备受关注的群体,我们在前几天,伴着毛毛细雨来到南昌市的一个小村,走进了这些孤独、寂寞的老人和孩子。请看节目视频(手向后指向“大屏幕”)据专家预测,“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乃至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而留守儿童又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势群体。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是不是应该拿出多一点的时间和爱心去关爱一下这些老人和孩子?关爱空巢老人,培育留守儿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青春与时代同行,责任与奋斗相伴。我们是时代的支柱,更该担当起这个责任。让我们在本期节目中许下诺言,我们一定不让祖国失望!感谢收看本期的《经济生活》,我是XX,让我们下期再见!

5.以“天天3.15”为主题,主持一档经济类节目。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天天3.15》。生活在当今社会,人人都应该有一些经济意识,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资料。请看大屏幕。这段资料是美国中学生的日常打工情况。在美国,许多孩子从小学甚至还没入学就开始学着打工。比如说帮邻居照看孩子,洗地毯,送牛奶等。所得的报酬就作为他们的零花钱,可随意支配。这是他们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相比较而言,中国这一环节就要薄弱得多。中国孩子的经济意识自然不如美国孩子强烈。所以,生活在中国的我们更应该处处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才能以一个轻松的心态走向未来的生活。

本期的《天天3.15》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讨论您身边的经济问题,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请以“好莱坞大片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影响”为主题,主持一档文艺类节目。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X,欢迎收看本期的《爱看电影》栏目。本期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好莱坞大片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影响。随着信息生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进入了我国的电影市场。好莱坞并不单纯地把中国市场看作赚取票房收入的前线,对中国的电影技术出口和投资也同样吸引人。由于好莱坞大片对声光效果的要求相对较高,中国观众走进影院主要也是为了享受震撼的视听效果,许多陈旧的电影院纷纷重新改造甚至重建,老式的单一大银幕影院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小厅式的复合影院,多部影片同时上映让观众能有更多的选择。而本来举步维艰的国产电影虽然受到了很大冲击,但在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之后,中国电影在投资、制作、发行和宣传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进步。

音乐类节目广播稿 篇5

音乐类节目广播稿(一)

欢迎光临飞跃调频网络电台,走进音乐心情风筝,冲出你落寞的窗口,拍去身上的迷茫,卸下烦琐的心情,给漂泊的心一个停泊的港湾。DJOK.net---你永远的家。

大家好,我是哆哆,是个在很多场合下喜欢把自己称为孩子,拒绝长大的孩子,在永恒的羽翼的签名档中的那句话,只有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孩子才能飞。我是多么地喜欢这句话。现在的我处身于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在另一段时间中生活,我习惯了在天亮的时候跟很多人道再见,说晚安。现在你那里天黑了么,还是天快要亮了呢。

刚上飞跃网的时候,每次打开论坛,都能听到红色女孩那熟悉的声音。在不可思议中,我不敢相信出现在这里的下一个声音会是我的。听到录制的时候电脑里传出来的陌生声音,我恐惧,我不知道这声音你们是否会喜欢,更不晓得能否打动你们的心。很多人说过我的声音象个孩子,那就让我这个孩子带你们走进第一期的飞跃网络电台。

(音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相逢的人相逢……今天的音乐心情风筝和你一起来追忆似水流年。让我们的音乐带着你飞向记忆的每个角落。

(杨柳)

这歌是在一个朋友的空间里面发现的,第一次听就被震撼了,这是这样的一种忧伤,总在不经意间拨动你的记忆之弦

曾经有个很好的朋友,一直以来我把她当作自己大学里最值得依赖的人,我们会一起出去吃饭,逛街。我会在每次等她的时候把手机里的游戏打通关。如今,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首歌虽然听起来伤感,但却值得一辈子收藏……

(current)

这首歌来自吉田亚纪子,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歌词,但透过她天籁般悠扬起伏的浅吟低唱,你的心灵仿佛被刺穿那些写过的日记,那些听过的歌曲,那些录满青春的文字,那些代表过去的无数的情感,那些讲不清楚、说不明白的东西,因为我的追忆,诉述着我的怀念……

(颓废)

人在生活中总会有颓废的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亲人的离去,爱人的离开,事业的不顺,朋友的吵闹。但也只是一段时间的,生活还得过,路还得走,明天也有很多事要做。颓废的滋味,尝试了才知道,好苦!最好的选择就是,积极的面对生活,做我要的自己……这里音乐心情风筝。聆听音乐,享受感动。

(highlands)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第一感觉便是心被一种柔软温润的东西给填得满满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动与激荡散漫在周身,静静的去融合来自于它的每一个音符。

有些东西,注定无能为力,当一份友情,一段爱情,从指间流过却又无法挽留。直至变成后视镜里的风景时,我们,只剩悲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的歌曲又在耳边响了起来,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新的希望,正如鲁迅曾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即便成了路。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脑中翻腾的时候,才知道,失去的并不是岁月,而是曾经的心情。许多时候寂寞也会唱歌,和着曾经的心情和往事一起在摇曳的记忆中泛出阵阵涟漪来,让我这颗飘忽不定的心随着歌声一齐飘向远方了。

(Onlytime)

什么是我的快乐?童年是我的快乐。或者说在我不曾对我自己有任何了解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我小的时候没有手表,上学之前我会用原子笔画一个手表,然后会背个书包往学校走,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撸开袖子看表,哦,六点多了。然后接着往前走。可那个分明就是我画的。这是我对快乐的回忆…

音乐心情风筝,希望我们的音乐和文字带给了你不一样的感动,让你有了回忆的理由。让你的思绪随着风筝飞到记忆的最深处。

感谢您收听这一期的音乐心情风筝,我是哆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音乐类节目广播稿(二)

总片头

K:音乐双响炮,给您想听的音乐,给你震撼的声音。

W:晚上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感谢您收听音乐双响炮节目,我是主持人王志超。

K: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康雯。

小片头一

K:他们在白天灿烂地开放,我们却在夜晚温柔地酝酿。你能听见青春在夜的边缘自由歌唱吗?当我们孤独面对自己的处所,我们和音乐不期而遇。

W:听那些久违的真诚声音,不管他或他有多么陌生或不流行,唯有好音乐能滋养我们的生命。

K:初次在朋友的推荐下听了他的音乐。当即就被震撼了,因为在他的音乐里分明就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是来自内心深处,也是最原始的。

曹玺《两个人不等于我们》

W: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旋律的碰撞,在他的音乐中每一个音符都是用心去演绎的。他是不幸的,因为他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红的花,绿的草还有身边朋友给他的微笑。

K:但是他的音乐却抛开世俗的喧嚣还有纷扰,留给我们的是一次又一次最最刻骨铭心的感动和震撼。

曹玺《Melody》

W:他叫曹玺,一个双目失明的音乐天才!他有着动人的嗓音和不一般的创作天赋。他自己作词、作曲、编曲、演唱的处女作《流星》一出世便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K:他自己重新编曲、翻唱的《那些花儿》、《寂寞的季节》、《melody》、《两个人不等于我们》等充分展示出他高超的演唱技巧和敏锐的乐感,并以自己的独特方式重新演绎了这些歌曲,使它们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体现出曹玺鲜明的个人风格。

曹玺:《寂寞的季节》

片花

K:欢迎继续回到《音乐双响炮》,给你最感动和最震撼的音乐,今天我们分享到的是曹玺的音乐。

W:听曹玺的音乐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特别是在寂静的告别了喧嚣的夜晚,它们会像“一细清热的泉涧”缓缓流淌在你的心里。让你感受到的是在普通商业歌曲那里难以找到的纯净感。

曹玺《那些花儿》

W:朋友,想问你一个问题,这种感动的音乐会让你感动多久?也许这种感动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忘,但是

K:但是他的音乐在不经意触及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份保存在心底的那份感动会在某个时刻因为文字的触动或音乐带来的触动而变成温热的泪流泻而出。

曹玺《秘密》

K:如果有可能见到曹玺,我一定要给他一个微笑,我知道他一定能用心感受得到。

W:如果有可能见到曹玺,我一定要告诉他有很多朋友喜欢他的音乐,我还要告诉他,他的音乐让人变得坚强,让人变得勇敢。

曹玺《当爱情经过的时候》

K:曹玺的音乐是朋友推荐给我们听的,在他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段话:早就在广播里就听到过这歌,喜欢得不得了.那时候了解的你只是长大的一个乐观而又坚强的男生,只是如此而已!现在与你认识了,你带给我的是震撼!上天对你真是不公,让你从小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没见过爸爸妈妈,没见过蓝天白云花草树木,没见过那么多爱你的人.可它对你也是公平的,它赐予你最漂亮的嗓音,最坚强的性格和最爽朗的笑容......知道吗?你的笑感染了很多很多人,你的朋友都将为你而骄傲的!玺,听了流星,我的心一下子沉静下来了,闭着眼睛,想象着你的世界.那里虽然没有光明,但一定是最纯净的,因为你的心是那样的纯净!

W:有时侯会羡慕你,你看不到这个世界,看不到一切的丑恶,音乐是你的一切,她是最美好的!玺,我知道你是最棒的!但我看见你摸索东西的时候会难受,想帮你,又怕伤了你,我只想告诉你,我会永远在你身边用我的力量给你支持的.你看不到这些文字,但我想你是应该能够了解的!有音乐陪伴的生活,内心充满光明!

K:在曹玺的音乐声中,让我们心里默默许愿,祝福曹玺

W:祝福曹玺,希望在他的人生路上能够永远幸福快乐!

QQ:音乐下午茶,一个与音乐相约的地点!

WY: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心情,我选择。

QQ:这里是仰恩大学广播台FM88.0,《OH,MYMUSIC》节目。我是你们的小播~芊芊~~~

WY:我是汪洋。这学期的节目也接近尾声啦,感谢大家的陪伴

QQ:是呀!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的《OH,MYMUSIC》,我们也将继续呈送最新,最好的音乐给大家。

WY恩。闲话不多说。我们来听音乐。江语晨的第二张专辑“恋习”,从“晴天娃娃”蜕变成长,褪去柔弱的外表,唱出个性;第一张专辑之后,广告邀约不断、戏约不断,透过拍戏的磨炼,让她诠释歌词时更细腻;专辑制作过程更大量吸收国内外流行音乐,提供音乐的想法,并与制作人讨论编曲,寻找更接近自己的音乐风格。专辑名称定为“恋习”,就是江语晨想传达的心情,最喜欢这首《二分之一的美好》,也许我只带着二分之一的美好去爱你,去相信。那个不完美的我,等待你填满它的缺角。

WY:萧亚轩的新专辑起了一个很俏皮的名字《萧洒小姐》。这些年,萧亚轩给我的印象依然是停留在那首《一个人的精彩》,也许,那种潇洒的个性,那种拿的起放的下的勇敢,一直鼓励着为爱纠结的人们。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个潇洒的小姐,竟然唱了首貌似不符合她的《错的人》。这一次,潇洒小姐说了真心话,这么多年的倔强和偏执,其实只为证明爱的存在。在爱里,连真心都不能给,那才是真正的可笑。别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QQ;【Dentroituoiocchi】歌手【Lost】【意大利语】

这是一首很好听的意大利歌曲,舒服的可以当成催眠曲,应为男声的特色,随着配乐,钢琴轻快的弹奏,带着淡淡的提琴乐有些伤感,好听的旋律和男声配合的天衣无缝

WY:【SiMeOlvidas】歌手【VanesaMartin】【西班牙语】

很好听的女声,很有穿透力,这是一首很舒服的西班牙歌曲,女声很成熟但是不缺乏她的特色,清雅的清唱,加入感情的高音,随着音乐,可以想像她的心情,和音乐所表达的爱情、QQ:《即使知道要见面》: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清新的旋律让我一听就喜欢上了泰国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WY:《爱的眼泪》:蒙古歌,带点慢摇的轻快节奏,饱含了淡淡的感伤!

QQ:《neversaygoodby》韩剧除了剧情动人,演员养眼,配乐也是一大亮点。《mygirl》的主题曲《neversaygoodby》就红极一时!

WY:我的名字叫伊莲》、由法国著名女歌手helenesegara演唱,连续25周夺得法国单曲排行榜冠军,QQ不知是自己的心意总是和林夕不谋而合,还是林夕早已洞察世间的所谓情事,“淡看世情枯荣得丧如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一对恋人既然分开就应该“一丝不挂”,不需要思念,不需要内疚,也不必再见面,不然就会“勒到呼吸困难才知变扯线木偶”。也许,这就是所谓一丝不挂的含义吧。来听EASON的这首经典粤语曲《一丝不挂》。

WY:《TheRose》是一首传唱了几十载的经典老歌。歌曲原由阿曼达-迈克布卢姆(AmandaMcBroom)创作于1978年,由贝特-米德勒(BetteMidler)在其领衔主演的同名电影《TheRose》(歌声泪痕)中作为片尾曲首唱。影片推出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歌曲也让贝特夺得了该“最佳流行乐女歌手”的格莱美大奖。在众多的版本中,个人比较喜欢西城的版本,也许是男孩子的声音和玫瑰的搭配更加温暖而幸福。

QQ:轻松的曲调,简单平静却总是带有小生活的无限乐趣。陈琦贞就是那个你不得不被她优雅的气质吸引的女孩。也许我不能坐在九份的咖啡店,但是我们可以安静下来,远离所有的喧嚣。音乐、咖啡、书、空气。我们的生活,本可以这么简单。享受别样的美好,有时也是一种体验。

WY:丁当。有时候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她就可以唱出一首歌中所有的情感,让你甚至忘了她不是你,就算是毫不相干,也为她的那份真情所打动。这首翻唱杨宗纬的《洋葱》,真的可以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无论是低音的娓娓道来,还是高音的动人心弦,你都不得不说,是的,这首歌,是她的歌,是她为我们唱的歌。随着这首歌,我们的节目也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倾听,我是汪洋,大家晚安。

QQ:我是芊芊。这里是大连理工大学广播台FM88.0,《OH,MYMUSIC》节目。大家好梦~

是的,没有人生来就是成功者,只要你拥有雄心和梦想,只要你付出持之不懈的努力,人生将因此更加精彩

这里是音乐下午茶,欢迎回来,我是顾楠,我是小阳。那么以上就是今天我们为您提供的,最炫的音乐、最酷的时尚、最IN的流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心情,我选择。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 篇6

报道策划原则在评论类节目中的运用分析-以《财经郎眼》栏目为例论述

从<华西都市报>真正“新闻策划”这一编辑概念以来,报道策划在我国的传媒中就被大量采用.报道策划师提升新闻事件价值的周密计划,对于媒体公信力也有着重要影响.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其报道的特殊性,几乎每期节目都需要采用完整出彩的`策划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报道策划原则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 者:杨少同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刊 名:决策与信息(下旬刊)英文刊名:THE FRIEND OF THE HEAD年,卷(期):“”(7)分类号:G206关键词:报道策划原则 《财经郎眼》 电视新闻评论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呈现方式 篇7

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涵界定与特点分析

1.1 内涵界定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是指电视新闻评论员、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 进行解释分析的节目形式。

1.2 特点分析

新闻性:评论性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与消息类有所不同, 消息类新闻要求很强的时新性;评论类节目侧重挖掘新思想、新观念、在“新”的前提下追求时宜性。

社会性:即群众性。评论论述的问题应是群众感兴趣的问题, 社会性强的节目大都是“热点”“焦点”, 也是“难点”问题。

政论性:电视新闻评论的旗帜, 新闻是基石、评论是旗帜, 新闻的力量在于摆事实, 评论的力量在于讲道理。评论要求论点鲜明, 论证深刻, 层层剖析, 不能片面、武断。

指导性:即导向性。电视台肩负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评论通过鲜明的观点、透彻的分析, 帮助群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进而改造世界。

2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报道方式

2.1 社会新闻评述中的出镜采访

2.1.1 立体化的采访

评述节目中, 记者往往以调查者的身份出现, 在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通过节目当事人、各界群众、政府官员和权威人士等对事实做出客观评论。

因此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出镜记者, 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具体地进行现场报道, 更要通过“镜前”新闻叙述, 充分发挥电视声音图像的双重优势, 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切感、参与感, 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场环境中。

2.1.2 善于倾听的采访技巧

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灵魂, 在现场的角色行为决定了他是新闻现场的参观者、采访者和叙述者, 甚至是现场信息的直接调度者和聚合者。

提问的主要任务:获取未知事实, 还原事实本相;核对已知事实, 进行信息验证;收集感想与评论, 组织社会舆论及激发采访对象的情感, 展现人物的个性与内心。

会倾听:倾听有助于帮助记者获取现场信息, 认真倾听的态度, 采访对象感到备受尊重, 自然而然地讲述更多现场的情况。

合适的采访时机:采访时机, 即采访的时间状态和心情状态。从画面中不难看出采访对象乐于向记者讲述。

2.2 社会新闻评述中的出境报道

出镜记者的存在意味着现场的真实, 他们是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现场符号。

2.2.1“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方式

记者的出镜报道不仅体现了节目用事实说话的宗旨, 而且当无法拍摄到完整画面或拍摄的画面不够清晰明了时, 可以运用电脑模拟场景, 根据事实还原的模拟场景, 使现场情形一目了然, 也使观众透彻了解情况。

2.2.2 叙述细节的捕捉

出镜的目的是让新闻更真实生动。从此角度看, 代表公众去现场并通过镜头交流的出镜记者更应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最大的感受”。

2.3 社会新闻评述中的出镜评论

一是评论形式可分明评、暗评。明评一般用在开场和结束语中。明评与观众的关系是单向的, 说教意味较浓, 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但有时不可缺少。暗评指在现场报道中, 媒体的观点通过叙事过程含蓄表达或通过当事人之口说出的。

二是事件相关人士的客体评论。论证过程具有群体性特征, 包括主持人、记者的主题评论, 也包括当事人、目击者、社会或权威人士等群体的客体评论。

三是节目的客体评论。对话式评论体现在被采访者与记者的对话中。外界关注是画面与解说的配合, 分别作为外界力量表达自己对电商和店商市场竞争的观点。

评论言语分析。主持人在节目中出镜评论彰显了灵活应用语言的技巧, 没有明显的褒贬词语, 这并不表明没有主观看法。只是其主观看法通过多种语言手段间接表现出来, 评论语言在用词上显示出了强大的语言功力。

主持人点评。主持人的出镜主持时间短, 但其点评却起到了深化节目主题的重要作用, 主持人是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评论员, 是电视节目的名片, 其在节目中对新闻事件独特、深刻的评述本身就是节目的看点, 是增加节目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摘要:自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观察与思考》栏目以来,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最初借鉴广播、报纸的新闻评论模式, 到现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走自己的路”, 一种新型的主流新闻体裁俨然出现, 评论类新闻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旗帜和灵魂。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 篇8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考题分析]

看到这道题,笔者第一想到的是——这不就是天天在报纸上读到的新闻评论吗?笔者由衷地佩服福建卷的命题老师,这道题出得好啊!有二个极好的导向,一是要求考生能够多看报纸,关注社会、关注热点;二是要求考生平常重视、加强实用文的写作训练。参考答案: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写作点拨]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或者普通百姓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新闻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写作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讲究时效性,不以叙代评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当然也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当时当令的蔬菜最好卖,过时的旧闻少人看。《别了,司徒雷登》是毛主席的经典之作,也堪称新闻评论史上的经典之作。听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解放前夕回国了。毛主席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评论美国对华政策的好时机,于是立即挥笔写下了这篇传世之作。所以对新闻评论感兴趣的同学要牢记,一旦你看新闻时,有感觉了,如梗在喉了,想发言了,那就要迅速地提笔成文。中学生写议论文时常犯的毛病就是文章中有大段的叙事。以叙代议,这更是新闻评论的大忌,新闻评论中对新闻事件的回顾可以一笔带过,评论才是重点,才真正见出作者的功力。评论时必须紧扣现实生活,因为只有立足现实的评论才有意义,读者才会感兴趣。例如:

又见父母双亡作文卷

欧木华

不是父母离异,就是父母双亡,考生作文里涌现出太多“悲情故事”。高考评卷老师感叹:作文编造痕迹太明显,考生的假悲情难博同情分(6月20日《重庆晚报》)。

笔者以为,目前我们的作文教育存在着两大问题,要么是古板落后,要么是借“创新作文”之名哗众取宠。

古板落后的作文教育,套路化很明显,甚至可以称之为作文八股。写一件好事,那就是捡到钱或手表交给警察叔叔,写第一次做了什么事情,往往是写烧饭烧糊了,自己很担心,父母却很大度,“第一次嘛”。当然,这都是笔者小时候的作文教育套路,现在的孩子未必如此,但想必换汤不换药,内容变“时尚”了,实质还是古老的“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那种“为作文而作文”的陈旧模式。

而近年的所谓“创新作文”大行其道,虽然有其好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作文老师提倡“反弹琵琶”,于是就出现很多为历史上的奸臣翻案的作文;老师提倡“逆向思维”。学生们就敢于写出“赞美死亡”、“歌颂自杀”等让老师家长看着触目惊心的作文。

实际上,作文教育的这两大类问题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的本质问题:我们的作文教育并没有把真实表达、真实感受作为作文的第一要义。不论是作文教育的古板落后型还是创新型,都存在着有意无意迫使或鼓励学生弄虚作假、胡编乱造的问题。没有做过好事,却要人人写一篇好事作文,这不是逼着学生造假吗?

笔者相信,“父母双亡”的悲情作文之所以在高考中大量出现,正是我们的作文教育不注重引导学生“真情作文”的结果。其实作文教育原本没那么复杂,当年鲁迅先生谈到“作文秘诀”时强调作文应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话在今天仍然有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作文教育首先应该重在培养学生们“说真话”,这既是“作文”,又是“做人”的道理。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是作文教育的重点。(选自2009年6月21日《扬子晚报》)

此文时效性非常强,高考评卷还没结束,问题就先暴露出来了。本文作者正是站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一角度来批判当前中学作文领域内的假大空现象,观点尖锐,醍醐灌顶。

二、论点要新鲜,评论要有说服力,给读者留下启示

就一篇新闻评论而言,论点是灵魂。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獨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例如:

超载的公交不可能无隐患

李晓亮

成都市的公交惨剧引发了一系列深思,其中时“事故责任”的拷问是目前舆论的主题。无论是现场的三把逃生锤,还是空调车的封闭窗户,都是话题。而沈阳公交的一纸“取消空调车”的禁令更是引起了坊间“懒政”的讥笑。

可是应该能想到的是,如果公交车上还超载,你再完善的措施也无法发挥救生的作用。篮球评论员有一句话:哪怕你能跳两米高,紧贴着一面墙你去跳跳看?就拿这次公交车的事故来讲,即使逃生锤就在手边。窗户一砸就能破,可是100人的摩肩接踵之下,你又能做出什么动作?

成都公交车上那种挤得只能容一只脚沾地的“非典型性超载”,几乎是几条主要干线每个上下班高峰期时的常态——有时甚至因超重而爆胎。所以可以想象,到天回镇的9路车上,在那种比篮球战术上的“包夹”更为形象的正宗的“人贴人”情况下,估计就算拿着救生锤,连挥动胳膊砸玻璃的空间都没有——这么说似乎稍显夸张,但有时候这就是现实。

假如这次真是人为纵火,那么这样的环境无疑是犯罪嫌疑人最理想的作案环境。因为人挨人,挤得你头都低不下去时。假如这时车内混进一两个携带危险可燃物品的人,那么他做些小动作,可能别人都无法及时发现并制止。曾经有人拿中国的公交超载恶搞。说哪怕有恐怖分子来破坏,没经验休想挤上公交车。但是若我们顺着这一思路。进

一步延展下去会发现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假如他挤上了车呢?

昆明公交爆炸案发生后,也有幸存者称在公交车上发现一个不明的黑色塑料袋。就如同此次目击者所称的一瓶不明液体。假如说我们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性,要从注意这类不明物体开始,那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扭头或低头发现那可疑的不明物体呢?

(选自2009年6月8日《扬子晚报》)

此文论点新鲜。在公众把目光都盯住救生锤与封闭的窗户的时候,本文作者却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質——严重超载,人头上架人的公交现状。因而观点就发人深思了,也显示了作者超人的思维批判力。此外真佩服本文作者睿智的眼光与超人的联想能力:联想到篮球运动员的起跳,联想到恐怖分子挤车都费劲,辛辣讽刺,入木三分。

三、要控制情感,客观、理智,不能变成泼妇骂街

每个人都有冲动的时候。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或者谈论到社会阴暗面时,很多人都会义愤填膺、骂不绝口。这在生活中闲谈时可以理解,但在写新闻评论时,却是不可有的,有了粗话肯定难于发表。所以关键还在于沉着冷静地细致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例如:

还有多少事要“惊动总理”

柏文学

山西娄烦“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被认定是重大责任事故而非原先所说仅仅是“一起自然灾害”。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逆转,是源自一位记者在其博客上发表的举报信,这封信惊动了温家宝总理。

应当承认此处此时的“惊动”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博客可能有数亿之众,如果不是博客海洋中的一滴水偶然惊动了总理。那么。山西娄烦尖山铁矿“8·1”事故,被瞒报谎报的真相,至今还可能沉在深渊。

人民生命关天的大事,百姓财产安全的大事,难道一定要惊动总理才行?

我们耳熟能详太多的惊动中央高层,记忆犹新的有,“山西洪洞县黑砖场大案惊动中央领导”,“湖北黑老大‘黑吃黑’惊动公安部”,“黑龙江特大坑农案惊动中央”,“惊动中央高层的罗田窝川事件”……为什么事情要惊动总理、惊动中央。才有转机,才有解决的希望?惊动总理前,有多少人旱该被惊动?

在孙春龙的博客惊动总理前,其搭档王晓曾以举报人的身份向安监总局进行电话举报,安监总局却坚持以山西省上报的数字为准:娄烦县委宣传部再三叮嘱记者不用去现场采访:孙春龙和王晓采写的文章《娄烦:被拖延的真相》在媒体发表,被多家网站转载,可是一夜之间,所有网站转载的该文章均_无法打开:这篇文章再传真并快递给安监总局。结果又被转交给山西省政府,由当地政府查处。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关涉人民生命安全的事,是国家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连总理都能被惊动的大事,居然那么多人都没有被惊动,可见这些人的铁石心肠,可想其麻木不仁已经到何等程度。

如果不对这些疑问给予严查,对当事人进行依法严肃处理的话,别指望这些“铁石心肠”者能够良心发现寝食难安,别指望这些胡锦涛总书记严厉批评为“对群众生命安全麻木不仁”的人能够幡然醒悟痛悔前非,别指望这样的重大事故能从此销声匿迹。

我们真的不希望,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去“惊动总理”了!(选自2008年10月9日《扬子晚报》)

上一篇:临床执业医师历届真题解析--外科三下一篇:电影钢的琴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