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精选6篇)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1

一、重点文言文16篇

七上《论语》十则(2012)

八上《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2007)、《三峡》《记承天寺夜游》《2011》 八下《马说》、《送东阳马生序》(2010)、《小石潭记》(2011)、《岳阳楼记》(2008)、《醉翁亭记》

九上《出师表》

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2009)

二、重点古诗词34首

七上《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

七上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晏殊)八上《望岳》、《春望》、《使至塞上》、《游山西村》

八下《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过零丁洋》、《山坡羊 潼关怀古》、《己亥杂诗》

八下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无题》、《登飞来峰》、《相见欢》 九上《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上外《观刈麦》

九下《关雎》、《蒹葭》

九下外《雁门太守行》

三、重点背诵现代诗篇目

七上《秋天》(何其芳)、《荷叶 母亲》(冰心)、《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七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九上《沁园春 雪》(毛泽东)、九下《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四、朗读的指导

七上朗读的好处P12要读出感情来P58朗读要注意重音P165学习快读P189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P200

八上学习背诵P172学习猜读P177学习浏览P182学习扩展阅读P198八下怎样精读P157学习复述P176

五、听话的指导

八上测一测你的听力P8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P19

六、说话的指导

八上说话要有中心P106说话要连贯P159

八下说话要讲究方式P49说话要简洁P55说话要看对象P86

七、基础知识

1、书法欣赏

七上硬笔楷书、行书欣赏(写好硬笔行楷字)

七下颜体书法八上王羲之书法八下唐人草书

2、语法

七下汉语词类表(实词)八上汉语词类表(虚词)

八下短语结构类型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P101句子成分P110句子的主干P117 长单句的分析P152句子成分简表P258

九上因果类复句P29非因果类复句P36怎样分析多重复句P110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P20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简表P2643、标点符号

八下标点符号用法P2594、修辞手法

七上11课《春》练习三比喻12课《济南的冬天》练习二拟人

七下17课《安塞腰鼓》练习三排比、反复

八上2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三对偶

八下4课《列夫 托尔斯泰》练习三夸张11课《敬畏生命》练习三反问对联常识P221 九上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109常用修辞格简表P665、修改病句

九下句子结构要完整P30表达要合理P65使用句式要单一P81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P149语序要合理P1586、名著阅读

七上关于名著阅读P181《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七下《童年》、《昆虫记》

八上《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下《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九上《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九下《格列佛游记》、《简·爱》

八、现代文阅读指导

八上新闻常识P7学习阅读记叙文P28关注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P60

学习阅读说明文P113《苏州园林》练习题“说明方法”P112注意说明文的科

学性P124

九上议论文的阅读

(一)P114议论文的阅读

(二)P122怎样读诗P253谈谈小说P259

九下谈谈散文P232谈谈戏剧P237

九、应用写作

八上缩写P201改写P205学习续写P212

九上写好演讲稿P52学写调查报告P178

九下写好总结P193

十、考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山西省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复习学案配餐制作分工

七年级上册:乔朝曦

七年级下册:纪守海

八年级上册:郭淑文郑菊玲宋一

八年级下册:周彩芬赵国海

九年级上册:田永红马艳清

九年级下册:张苞时宏

怀仁四中语文教研一组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2

一、重视基础, 以点带面

教师上课应以课本为主, 绝不能脱离课本, 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体系;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问题是, 书本上相关的结论繁多, 而且有的又容易混淆, 如何快速、有效、系统地复习整理, 笔者在一次复习公开课上是这样处理的, 在“锐角三角函数”复习课上, 笔者设计了下面一组简单的题目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复习, 练习1是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 其实只要给出两边学生就能很容易算得第三边, 但是笔者在设计题目时直接把三角形的三边都给出, 目的是要复习三角函数的三个定义。而练习2的设计就是帮助学生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练习3, 笔者设置题目时直接把图形完整的给出, 所给的数据也很简单, 目的是帮学回顾如何选用正确合理的三角函数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通过这一题组的完成, 学生就能较好地复习巩固本章的内容, 包括概念及应用, 抓住基本题型, 记住常用公式, 理解来龙去脉。让学生知道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 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 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式。

练习1:在△ABC中, 若∠C=90°, BC=3, AC=4, AB=5,

求a, c及∠B。

二、梳理沟通, 形成网络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是学生将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笔者在复习“锐角三角函数”一课时, 通过题组的完成学生能回忆起本课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 师生共同梳理知识, 以便把所学的知识回忆准确完整。教师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并开展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在复习“锐角三角函数”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梳理, 完成如图1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张知识网络图, 学生对本章所学的内容就能一目了然, 同时也能更好的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为下面的解题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三、精选例题, 培养能力

数学对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深奥的、抽象的,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不等于说数学就是难学的。美国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 就是善于解题, 但不完全在于解题的多少, 还在于解题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题后的深思穷究。”也就是说, 解数学题不是要把自己当成解题的机器, 而应该努力成为解题的主人, 要从解题中吸取解题的方法、思想, 锻炼自己的思维, 这就是所谓的“数学题要考查考生的能力”。那么解题前后该如何“分析探索”与“深思穷究”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数学教学中只要求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并通过题海战术, 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数学公式、定理, 这样学生在独立学习数学、解数学题时, 一般都是凭自己的经验进行解答。但当遇到疑难问题凭借自己的经验解决不了时, 就会表现出不知所措, 这就是学生没有学会探究学习的原因。近几年来, 厦门市中考的数学卷一直在改革, 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的中考试卷, 能明显看到除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外, 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解答题问题的设置从以往采用的三问甚至四问的铺台阶式变成了如今的一题一问。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能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 寻找解题思路,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有必备的基础知识, 还要有综合分析能力。笔者在复习“圆”时就选择了这样的一道题:

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圆周角定理、弧长计算公式、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证明。学生如何下笔, 怎么求解都不是简单直接地告诉你, 而需要学生自行分析判断。这题的解题思路是找到并计算出圆心A到直线BC的距离d并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算出半径r的大小, 再找到利用d和r的关系得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这类题目的分析解决,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培养, 整个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了分析思考, 而这正体现了课标的精神。

四、适量作业, 巩固提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随着新课程的深入, 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 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作业的优点, 抛弃其难、繁、偏、旧的弊端,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设计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接近学生生活并乐于接受的数学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 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 紧扣基本训练, 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 同时, 还要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选例与练习设计中, 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 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复习效率。

当然, 我们复习课的效果如何, 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学生的努力, 特别是学习困难生。因此, 对学困生要多鼓励, 多帮助, 多和他们交心, 从心理学上排除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 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多给他们机会, 多给他们做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能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 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品质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能力, 使他们终身受益。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的复习一定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摘要:数学课的教学大致可分为新课教学和复习课教学两种, 当前大多数的教师都热衷于对新课的教学研究和探讨, 而忽视了复习课。其实, 复习课是数学课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 尤其是到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 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复习课帮助学生分析前一段的学习情况, 巩固基础、纠正错误、查漏补缺, 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 提高学生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就如何进行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从教师的角度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浅谈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篇3

关键词: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在第一轮复习前,首先要做好动员工作,向中考宣战。一个好的动员是高效复习的开始,很多老师已经开始第一轮复习了,但是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复习的开始,没有紧张感。因此在第一轮复习前,需要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一一谈话,对于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要鼓励他们形成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在跟上老师节奏的同时,按照自己既定的復习计划展开复习。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首先要在人格上对学生体现出足够的尊重,帮助他们找出自己在数学中特别擅长的知识点,然后分析为什么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得很好,但是其他知识点的水平很差,要把好的经验用在薄弱环节,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一、以教材为基础,形成网络知识结构图

数学的第一轮复习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是对教材知识点的串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打破教材上的固定顺序,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点网络结构图,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几何、代数、概率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集中讲解,然后形成网络结构图,这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每复习一个知识点,便连带复习附近的两个知识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例如,代数部分可以分为有理数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等,分式下面又分为分式加减法、分式乘除法、分式方程,这样便于学生记忆。

二、巧用教辅,深化理解

现在的初中教育,不但每名教师有自己的教师用书,学生也有自己的教辅,教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并进一步深化拓展。但是教辅毕竟是辅助教学的,在使用教辅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使用教辅中对知识点总结的功能,因为教师在串讲教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图是一个整体结构,但是教辅中很多总结是专题性质的,因此,巧妙利用教辅,并且对专题的习题反复练习,我们在数学复习中做习题不应该求量,而应该求精,对于精品教辅上的习题,保证一道题做两遍以上,增强记忆。

在初三第一轮复习中,重点便是基础,利用所有能应用到的资源,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形成数学知识网络系统,这样才会有好的复习效果,也为以后几轮复习打下基础。

中考第一轮语文复习计划 篇4

九年级语文于十月中旬结束全部课程,进入第一轮复习,计划在十二月底结束第一轮复习。现制定九年一班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10月下半月七年级上下两册文言文《论语》、《伤仲永》、《口技》

古诗25首、词语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1、题目的含义、作用,拟标题的方法

2、概括文章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6、议论文结构

作文:语段积累及结构训练

(三)——并列结构写作训练 12月上半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陈涉世家》、《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

古诗15首、字词

散文阅读知识点:

1、散文特征

2、概括散文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3、找行文线索

4、赏析语言的方法

5、分析散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1月上半月11月下半月

3、概括文章中心、主旨

4、叙事线索及作用 作文:语段积累及小标题拟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古诗17首、字词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1、加点词语的含义、表达效果、表达作用

2、赏析划线句的方法

3、人物细节描写及作用

4、修辞方法及作用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1、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2、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说明顺序的判断

5、说明文结构

作文:语段积累及结构训练

(二)——小标题结构写作训练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古诗20首、字词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1、叙事人称及作用

2、表达方式及作用

3、记叙顺序及作用

4、景物描写的作用

5、表现手法及作用

6、开放题的答题技巧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

1、论题与论点与题目的区别、关系

2、找中心论点、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

3、论证方法及作用

4、论据积累及作用

5、开头结尾的作用

12月下半月作文:语段积累及细节描写训练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诗12首、字词

小说阅读知识点:

1、概括小说内容及主题

2、分析标题含义

3、概括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

4、品析小说构思、小说中伏笔的运用

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作用

6、根据情节补写人物心理

初三历史总复习第一轮: 篇5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1-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主备课人:符修衡

【学习目标】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课堂导入,揭示学习目标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什么地方呢?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当时的人们有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如此的尊敬?尧、舜、禹等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怀念?他们身上有哪些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有关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自学指导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第1-3课的内容,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同时思考下列问题,阅读15分钟后同桌或前后桌围绕疑难问题交流。

①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有那些特征?从中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③ 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④ 如何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制?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学生自习,教师巡视指导.3、同桌或前后桌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4、检测、点拨。

(1)思考题①——

A.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B.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2)思考题② ——

A.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陶瓷器、定居村落。二者都反映出了不同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种植粟。

B.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 1

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思考题③——

A.第一,通过介绍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第二,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B.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4)思考题④ ——

A.第一,第一说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第二,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结合尧、舜、禹的功德讲解,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B.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5、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6、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三、课堂作业

1、元谋人发现的时间_____;地点:_____;地位:_____;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北京人发现的时间______;发现地点_____;北京人使用工具是_____;北京人用火是使用_____火。

3、山顶洞人发现的时间是_____;发现地点:_____ ;使用_____石器但已经懂得_____,会制造_____;取火方式是_____;生活方式---“_____”。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5、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流域,已经是使用的石器,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住着的房子,能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原始。

6、生活在流域省西安附近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的石器,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住着的房子,用箭头、渔钩打猎捕食。事实证明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他们能够烧制,会纺线、、。

7、距今约____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是____,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的是___。

8、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

9、号神农氏的是______相传发明了_______等农具,教会了人们进行_______。

10、黄帝建造_______,制作_______教人们_______发明_______。

11、嫘祖发明____________仓颉发明_______伶伦编出了______尊称“人文初祖是______。

12、尧舜在自己年老推举自己继承人时,采取了一种在历史上被成为_______的方式。公元前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_,原始社会结束。即在位时,原始社会结束。

【评析】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0 篇6

几何部分 第三章:四边形

教学目的:

1、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判定,能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计算。

3、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以及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4、理解扣心对称和一台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会画出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5、理解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概念,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能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6、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会用它等分一条已知线段。

7、能够计算特殊的四边形的面积,会通过把不规则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和特殊的四边形的方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叫做多边形的周长。

6、凸多边形:把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都在延长线所得直线的问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凸多边形。

说明:一个多边形至少要有三条边,有三条边的叫做三角形;有四条边的叫做四边形;有几条边的叫做几边形。今后所说的多边形,如果不特别声明,都是指凸多边形。

7、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注意:多边形的外角也就是与它有公共顶点的内角的邻补角。

9、n边形的对角线共有1n(n3)条。

2说明:利用上述公式,可以由一个多边形的边数计算出它的对角线的条数,也可以由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求出它的边数。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1、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说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常数(与边数无关),利用它解决有关计算题比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对角线求法公式简单。无论用哪个公式解决有关计算,都要与解方程联系起

来,掌握计算方法。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4、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推论: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说明:(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是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又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重要方法。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

三、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为90°时,其它的边、角位置也都随之变化。因此矩形的性质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短形(通常也叫做长方形)

2、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说明: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已知有三个角都是直角,那么第四个角必定是直角。

5、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说明:要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个直角(这是用定义证明)

法二: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相等(这是判定定理1)

法三:只需证出三个角都是直角。(这是判定定理2)

四、菱形

菱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发生变化时,即当两个邻边相等时,平行四边形变成了菱形。

1、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3、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5、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说明:要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组邻边相等。(这就是定义证明)。

法二:先证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这是判定定理2)

法三:只需证出四边都相等。(这是判定定理1)

(五)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当邻边和内角同时运动时,又能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为直角且邻边相等,这样就形成了正方形。

1、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判定定理互: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5、正方形判定定理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注意:要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有

方法一:第一步证出有一组邻边相等; 第二步证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第三步证出是平行四边形。(这是用定义证明)

方法二:第一步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第二步证出是矩形。(这是判定定理1)

方法三:第一步证出对角线相等;第二步证出是菱形。(这是判定定理2)

六、梯形

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梯形的底: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边叫做下底)

3、梯形的腰: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4、梯形的高:梯形有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8、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9、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l。:在同一个底上钩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0、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研究等腰梯形常用的方法有:化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矩形;或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下底的延长线于一点;或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七、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说明: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不同。

2、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中位线。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4、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八、多边形的面积 说明:多边形的面积常用的求法有:

(1)将任意一个平面图形划分为若干部分再通过求部分的面积的和,求出原来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分割法。如图3-l,作六边形的最长的一条对角线,从其它各顶点向这条对角线引垂线,把六边形分成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计算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2)将一个平面图形的某一部分割下来移放在另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从而改变原来图形的形状。利用计算变形后的图形的面积来求原图形的面积的这种方法。叫做割补法。——

(3)将一个平面图形通过拼补某一图形,使它变为另一个图形,利用新的图形减去所补充图形的面积,来求出原来图形面积的这种方法叫做拼凑法。

注意: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面积相等。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各部分面积的和。例题:

1、如图41-2,求∠B+∠C+∠D的度数和。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分析:用多边形外角和公式就可以求解。

3、已知:如图43-1,在□ABCD中,AE⊥BC于E,AF⊥DC于F,∠EAF=60°,BE=2cm,DF=3cm。求□ABCD内角的度数与边长。

4、如图45-4,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点,EF过O分别交BC、AD于点E、F,且AE⊥BC,求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

5、如图48-3,已知在梯形ABCD中,AB∥CD,M、N分别为CD、AB的中点,且MN⊥AB。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图48-3

上一篇:我家的好家风好家训下一篇:六下语文习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