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精选10篇)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1

崔峦:人民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一、四个坚持

1、坚持了课程的基本理念。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全面体现 面向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对语文课程认识的发展)

以前,强调知识;六十年代,重视双基;七八十年代,关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提出语文素质;现在,提出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发展的轨迹:知识—双基—能力、智力—素质—素养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三级课程管理。既要执行国家课程,又要建设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各学科共性的目标。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是语文个性目标。

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不能离开课文里的字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得意

研究语文情感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得言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允许出现“杂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多读书,多积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氛围。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王崧舟所在的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对学生阅读进行“考级”,小学生小学六年下来阅读量高达1000万字。(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二、四个强调

1、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宜并重!(现状:重读轻写,如跛脚行路。)

新课标中,“运用”出现了33次,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A、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B、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

C、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A、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个常用字,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C、小学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字,指导孩子写字。毛笔字每周一节,日常书写中增加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关注作文书写质量。将作文书写当做练字的过程,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要强化练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第二学段:要求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开始用毛笔临摹,要求端正、工整、整洁。

第三学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用毛笔写字,感受汉字的优美。

对姿势、习惯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3、强调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生。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做文章,绝对不能割裂,“既得意又得言”: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的这么好。让学生既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意思,又能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既得意又得言,得意就是内容意思,得言就是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千万不能加政治尾巴。

4、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包括段落,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A、扩大阅读面:纸质阅读,多媒体阅读

B、阅读内容:不仅要读连续性文本,还要指导学生读非连续性文本,如图表、表格、说明书、介绍性文字、导游词、文字提示等。三、四个加强

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改,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

关于汉语拼音要注意三点:A、准确拼读,逐渐达到熟练。B、直呼音节不是课标要求。C、只要求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背写。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一、二年级认字量,写字量减少了200个。要求认识1600-(1800)个左右,会写800—(1000)个左右。

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一定要区别对待。认识的字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认识“藏”绝对不会比“西”字难,一回生,二回熟,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字,当堂认识,当堂巩固,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复现,除了课上识字,将有师指导和无师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用几分钟时间展示在生活中识字。

写字教学:体现规律,加强指导。由独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笔画到字的间架结构,加强指导,抓住主笔指导观察占格、占位,注意起笔和用笔。合体字,观察部件,占格占位,下笔注意笔画的相离、相交、穿插、挪让。不求多,只求好。注重书写的规范要求。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口语训练:加大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分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写一句话开始,做到“求真立诚”,用“童言童语”表达“童真、童趣、童情、童心”。

重视培养孩子听、记的能力,由听一个词写一个词,到听几个词写几个词,由听几个有关联的词写几个有关联的词,到听几个无关联的词,写几个无关联的词。高年级听一段话,写要点,续写、扩写、改写、缩写。

如,某老师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读四遍文字,第一遍要求学生听内容,第二遍要求学生听各句子间的联系,第三遍要求学生听标点,第四遍听过之后写下来。

低年级:从说一句话开始,达到敢问、会听、会说。中年级:能抓主要内容,主动沟通,说清意思。

高年级:能抓住要点,清楚调理发表意见,出口成章,善于表达。书面表达:

低年级:有话想写(一两句话),从写一句话开始,一日一句,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说话的话头。中年级:写片段。

高年级:一方面抓整篇,分段、开头、结尾。纪实作文要真实。想象作文可联想、可幻想。命题要出在孩子的心里,鼓励写生活中的和经历过的。选好内容,从内容上指导让孩子们有话可写,“按顺序”、“写具体”,内容是第一位,怎样写是第二位,加强阅读课上的小练笔。例文1:浙江一7岁学生的作文,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原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例文2: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下棋,月亮婆婆输了,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赢了,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例文3:风是一个爱吹口哨的小伙子……

3、加强课外阅读。

好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用教材教好语文,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今天的分数只能说明当下,今后谁能发展的更好,看能力,看阅读。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孩子,激活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回答问题不要追求统一答案,让孩子发表自己真实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质疑问难,说自己的感悟,培养孩子评价的能力。(评价文本内容、评价文本语言、评价人物、评价文章的写法)

沙湾高丽根据听会笔记整理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2

这期间, 相关研究也大多停留于定义、概念的讨论, 真正深入到课堂教学中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还很少。由于对整合的实现途径并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在浅层次阶段。而2011版课程标准的修订, 恰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

与2001版课程标准相比, 新版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更明确、指向更清晰, 教学环节的实施与指导建议也更具体, 可操作性更强。尤为明显的是, 新版课标不再是对整合的泛泛之谈, 而是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其中对技术的认识更加理性, 更加关注整合教学微观层面的实施过程, 重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无隙渗透与无缝衔接, 引导整合逐步走向深层次。因此, 在具体落实新版课程标准时, 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新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 支持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 语文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 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英语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手段、多类型平台和多方位空间”;数学新课标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可见, 技术不再是形而下的工具, 而是更多地被看作是生存与学习的环境。

其次, 课标中强调了数字资源建设意识的树立, 应有机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有益的课程资源, 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语文新课标中提到, 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在认真分析本地区和本校资源特点的基础上, 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建设与发展区域内资源库, 做好校本资源的积累、保存、延续;英语新课标也指出:“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前提, 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 并积极鼓励学生“建立和利用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数学新课标则鼓励多方力量的参与, 如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和有关人员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北京市教委将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名师同步课程录制工作, 中小学生9月份开学就可免费通过网络共享21门学科9500节优质课程, 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纳入课表的课程均实现数字化。此举正是应了新课标中对数字资源建设的要求, 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打开数字资源共享的新局面, 既能为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提供大量优质资源, 也能促进学校和学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再次, 新版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在普通家庭中的日益普及, 中小学生网络化、社会化的程度与日俱增, 作为教育阵地中重要引领者的教师, 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整合进课堂, 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而要做到这点, 转变观念很重要, 多门学科的新版课程标准都强调指出, 教师“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 “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追求课堂40分钟的高质量教学中, 不再一味地追求分数多少, 而是有意识地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 “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师友热议

北方:

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发展遵循着神奇的摩尔定律日新月异, 学科的发展也理应跟随其发展的脚步走在时代的前沿, 可是在此次新课标中, 并没有提及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 那么信息技术课将何去何从呢?值得深思。

蚂蚁筑强:

课程标准是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 是对教育教学的认可。这次出台的课程标准中, 虽然在各学科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所体现, 但却没有推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新标准。这样的局面, 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全面认可?或是信息技术课的方向即将有所改变?盼望信息技术学科新课标早日公布。

主持人:以下观点出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QQ群, 以及中国电子白板教育网, 欢迎对教育信息化热点有所关注的老师踊跃参与。

编者结语:从旧版课标的“精神传达”, 到新版课标的“明文规定”, 我们欣慰地看到, 信息技术的身影贯穿于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经历了十余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 人们对于课程整合的认识走向深刻, 对信息时代的特殊性更加了解。信息技术不再是“摩登时代”里的一对银色扳钳, 也不仅仅是寻常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 它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环境, 囊括了整个时代。

快刀乱麻:

从某一侧面上看, 新课标是返璞归真的, 当今学生熟悉网络,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写字、作文大多通过键盘输入, 其书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新课标中增加了书法课和《九章算术》传统内容, 可以说是对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某种审视和对传统的追溯。另外, 新课标又是紧跟时代步伐的, 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强调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莫-缘静海:

新课标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评价关注很多, 在解读新课标时, 我们可以发现各门学科间的通用点, 借鉴其他学科的新要求, 给所任教的学科教学带来启发。

与利用”, 多引导、多点拨,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 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探究发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切实做到以学生个人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此外, 新课标中还要求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素养, 灵活变换多种教学形式, “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 深入探索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鼓励多种媒介的学习与阅读, 开展多种课外综合实践活动, 创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在学校营造学生喜爱、乐于学习的校园氛围。

可以说新版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的“有力推手”, 它能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向更深层次的融合, 逐步实现数字化学习的创新、变革与突破。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3

一、知识百花园。(每空1分,共25分)

1.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2.在0.4、1、5、、20、51这几个数中,(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是质数,( )是合数。

3.==( )€?6=()(小数)。

4. 0.97立方米=( )立方分米2时=()分

5kg200g=( )g 3.25L=()mL

5. 1里面有( )个 ,再添上( )个 就是最小的质数。

6.按小动物身上的编号,给它们从大到小排排队。

()>()>()>( )>( )

7.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前面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把一个长是12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6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且锯后无剩余,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快乐选择A、B、C。(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果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C.ab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B.4 C.8

3.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28B.扩大到原来的4倍C.加上12

4.下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占大正方形面积的( )。

A.B. C.

5.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话是( )。

A.偶数都是合数。

B.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数一定是合数。

C.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D.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小会计师。

1.直接写出得数。(3分)

-=2+= 10.5-5=

2-= -=3€?=

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8分)

+ -+++

1 -(+)4.52++5.48+2

四、生活中的统计。(共10分)

下面是百家福电器商场2006年12个月销售空调和电视机的统计图

1.空调和电视机在8月份的销售数量相差多少?(2分)

2.哪个月两种电器的销售量最接近?(2分)

3.空调和电视机的销售情况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形成特点的原因。(6分)

五、动手实践乐趣多。(共14分)

1.现提供以下材料:足量的水、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容器、一个碗。你能通过操作,求出碗的容积吗?说说你的操作过程。(4分)

2.请在这个长方体里面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再算一算剩下部分的体积。(4分)

4.按要求画出图形。(6分)

(1)画出下面左图的对称图形。

(2)将右面的图形绕中间的圆的圆心旋转画出花朵。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请你在三位数7□5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到的三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你能想出多少种填法?

2.一种洗菜池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这种洗菜池最多可盛水多少升?出厂前要在它的内部四周和底面贴上保护胶带,每个洗菜池至少需要贴多少平方厘米的胶带?

3. 足球场长90米,宽45米;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篮球场的面积是足球场面积的几分之几?

4.卡卡茜画一幅画,构思用了小时,画草图用了小时,着色用了小时,她画这幅画共用了多少小时?也就是多少分?

5.小兔子分萝卜,每5个一堆多一个,每6个一堆还是多一个,小兔子至少有多少个萝卜呢?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积累”的解读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

一、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

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未来公民的适用性。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尔斯(E.D.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帮助人们拥有普遍的经验,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些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

这意味着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水平。

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发展获得了借鉴。

另外,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反映的课程结构来看,语文积累还体现了语文内涵的拓展,起到整合原有相互隔离的课程内容的作用。比如,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语言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可见,丰富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可以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参与、改造来实现。

xiaoxue.xuekeedu.com

二、语文积累不是一个结果的描述,而是一种状态的描述

语文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语文积累时,用了“丰富”“有”等描述体验性目标学习水平的词,表明语文积累是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同时也是具有个体色彩的价值尺度。

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对此语焉不详,但是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探讨。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明白语言含着的意思,把握住它内在的说法。理解的任务主要是准确地“再现”,是积累的起始环节。感悟,就是通过熟读成诵,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感悟是学习者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它能够推己及人。鉴赏,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鉴赏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存入自己的经验库,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记忆是积累的末端环节,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语言积累的这些过程,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第一,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这里的理解、感悟、鉴赏是就学习者知识背景而言,不一定要很深入,可以是浅层次的,但却不能完全缺失。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第二,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第三,四个环节是一种认知心理过程,但这些环节又不是绝对不变的,有时还可以略过或省去其中某个或某些环节。第四,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

文化积累、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有共通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语文课程标准》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很好的提示:1.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教学环境要“信息化”“生活化”。传统的语文学习只重视课本,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

xiaoxue.xuekeedu.com

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2.学习方法要“活动化”。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积累、生活积累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感悟、记忆、运用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不能脱离语文学习另搞一套。

三、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积累的理解过于片面,视野不宽,针对性不强。如何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还需要做许多工作。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视点:

一是从课程结构上把握语文积累。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一旦视野被蒙蔽,在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至于语言规律的积累,因为怕别人说是在作繁琐分析,就不敢涉猎。这些都是对语文积累的片面理解。

二是科学地把握语文积累的内涵。首先,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当前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

1.忽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

xiaoxue.xuekeedu.com

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语文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身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

2.缺乏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和沟通文化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

3.语言积累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

4.在文化积累方面,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批判创新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缺乏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的引入;对待名家名篇过分依赖,缺乏批判心理指导。这样的人文教育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只能培养出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屈从者。

5.生活积累方面,太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割裂开来。只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看不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认识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语文学习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

人教版新课标同步作文 篇5

作为中学生,假期本应在家学习或有机会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有人却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不同的方式,外出打工。我是很赞同这一点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所有的父母对其都宠爱有加,致使其娇生惯养。而外出打工则是最好的锻炼机会。体验大人的生活,懂得大人在外的不易,并且自己赚得零用钱,而养成节省的好习惯。如果做的工作与家庭接近,说不定会由小公主变成爸妈的好帮手。对于自理能力比较弱的人,这也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当然,所有事物都有利有弊,有的利大弊,而有的弊大于利。打工也一样。

外出打工,对于中学生而言,我想最大的弊端就是结识到一些对自己无益的朋友,中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对于社会上的人与事识别能力较弱,以致于分辨不清好与坏。严重的便会走上不归路,或者是因为小而受到欺负,这些都有可能。但毕竟可以学会最起码的为人处事。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6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接受能力也就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平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复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为了在近3周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复习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内容简析: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等。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根据本学期教材内容,结合本版实际情况,复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三、复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方法与措施:

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说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谈自己对哪些知识学得比较模糊,需要好好巩固一下。

2、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复习,更好地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复习时间安排:

1、位置……………………………………1课时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

3、图形的拼组……………………………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 1课时

5、认识人民币……………………………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2课时

7、认识时间………………………………1课时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7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地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点评: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上面的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

4、指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设计点评: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习惯,真正达到快速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内涵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作好铺垫。]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B: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心里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下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点评:教师有意识的将词语分为三类:A类是聋哑青年观鱼样子的词语,B类是聋哑青年画鱼样子的词语,C类是观众和“我”表现的词语,目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和积累。同时用上述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既规范学生语言。又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训练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的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2、教学7-8自然段。

(1)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七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2)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3)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是怎么赞叹和议论的?

(4)谁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融为一体”的意思。

(5)此时你如何评价这位聋哑青年?

(6)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7)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设计点评:对青年绘画技艺的精湛的体会。要落实到关键的字词上,此时教者抓住“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细致”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让学生真正理解它们的基本义和语境义,感受了聋哑青年的绘画技艺。不难看出此环节教学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融为一体。这样立体推进,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对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为一。]

3、青年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特点)

4、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学生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5、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

(1)“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2)“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3)让学生谈谈自己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获得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认识。

3、朗诵课外作品《高贵的补鞋匠》,听后谈初步感受。

认识几分之一_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92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动手操作与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六、教具、学具准备:圆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大屏幕出示郊游图

师:假期到了,小明和小红一起去郊游,仔细观察这幅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有4个苹果,两瓶水、1个月饼)

2、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板书:2

3、把2瓶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瓶?板书:1 师:像这样每人分到2个苹果和1瓶水都是表示完完整整的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整数)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整数来表示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4、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多少?板书:一半。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大屏幕出示“一半”的分法,提问:这样分对吗?为什么?用圆片代替月饼,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5、巡视并适当指导,请学生汇报结果。(把圆片对折后展开,其中的一份就表示一半。)

6、提问:该用什么数表示一半呢?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21(1)、多媒体演示分月饼,指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分数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东西的几分之一。

(4)、学生活动:折长方形纸片,要求画出折痕,并用阴影表示这个长方形的。

21教师巡视课堂,选取不同的折法投影展示。

师:为什么这几种折法不同,阴影部分却都是这个长方形的呢?

(预设1:因为它是对折的 预设2:因为它两边一样大

预设3:因为它是平均分 „„)

(5)总结:只要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能用来表示。

(6)学生练习:课件出示“判断图中阴影部分能否用表示,为

2112什么?”

2、认识

41(1)同桌配合,折正方形纸片

要得到一张正方形纸的应该怎样分?动手分一分。课件出示操

41作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活动。

教师巡视课堂,选取不同的分法投影展示。

师:为什么这几种分法不同,阴影部分却都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14呢?

(预设:因为这几种分法都是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41(2)总结:只要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41(三)、课堂练习

1、课本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96页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作业:每课一练第62页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9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四个班,学生二百多,都是从小学升上来的新生,从年龄结构来看,学生年龄偏小,认知水平有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从知识结构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知识结构比较简单,接受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还不是很强,并且新生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个体差异性大,学习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耐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培养基本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社会生活、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学会从地图上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尝试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观察现实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依法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从图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理解主要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分析中国与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清楚不同的区域之间的差异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图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

(三)教材内容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总共有四大单元,分别为人在社会中生活、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和文明中心——城市。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最后是对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本册教材以学生感受、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起点,在描述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核心的概念。按照“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思路,综合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知识,逐步将学生的视野从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广阔世界,将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追求融入社会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命运、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本单元包括“我的家在哪里”“乡村与城市”两课内容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探究。“我的家在哪里”作为全书的第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生活的社区环境着眼,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逐步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乡村与城市”这课实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感受、观察、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认识乡村和城市这两种基本的聚落,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本课程的重要观点之一——区域差异与联系的观点。综合探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带着地图定向越野”看似为越野活动作准备,实际上是对第一课教学内容的补充和运用,扩充地图的基本知识,旨在让学生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地图。第二部分“带着地图去旅行”看似为旅游活动作准备,实际上旨在通过一个虚拟的情景,进一步介绍不同种类的地图及其用途,让学生学会观察地图,开动脑筋,作出决策,从而理解地图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本单元包括“大洲和大洋”“自然环境”“世界大家庭”三课内容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的综合探究。本单元把人们生活的区域扩展到整个世界,展示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主要讲述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本单元包括“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居”“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的宝地”和“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综合探究。本单元以世界为舞台,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着眼,选择典型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生活,描述平原、山地、沿湖沿海、草原、干旱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这里,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则是侧重点。

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

本单元包括“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文化艺术之都:巴黎”“IT新城:班加罗尔”“汽车城:蔚山”“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和“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的综合探究。本单元是第三单元内容的继续与延伸,前一单元强调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而本单元则突出城市人文环境的差异。本单元以“文明中心”为标题,点出了城市在文明发展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学习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习认识城市的方法,因此,单元最后以莫斯科为例,让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探究莫斯科城的特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30节,多听与政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4、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崔峦解读2011版新课标 篇10

教学总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 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 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 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 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 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

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 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 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 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1.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5. 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6.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点: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

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

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3,计算:

32+540÷18 100—(32+30)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例1(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2.对照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100—(32+30)=100—62 =38 5.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进一步明确: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会学习方法。)6.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目,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内的两步计算省略一步,直接写出括号内的计算结果即可。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7.反馈练习:第1页 “做一做”。

同桌同学每人选一题,先用铅笔在第一步运算的算式下画横线,再与同桌互相说一下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计算。集体订正。(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第2题。(板演订正)2.判断。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变式练习;(通过变式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体会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1题,左右两组中任选一组,课堂内完成。

七、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7页“做一做”,练习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算理。

2、指导学生试算,感知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2、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81÷27 16×5×4(25×3—15)÷5

2、口答下列各题(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利用“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这个已知条件,既可求出“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又可求出

“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已知条件既能与人数相联系,又能与天数相联系o)(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练习的这两道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1:(1)出示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例1与刚才两道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两道复习题,思考:要想求出5人4天能编多少个筐,我们应该先求出什么?(4)、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教师画出线段图(学生先汇报哪种,教师就先画哪种)。根据线段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回答:要想求5人4天编多少个,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标题。再引导学生分步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形成板书:

1个人1天编16个 5个人1天编?个 5个人4天编?个第一种解法:

①5个人1天编多少个? 16×5=80(个)②5个人4天编多少个? 80×4=320(个)1个人1天编16个,1个人4天编?个 5个人4天编?个 第二种解法:

①1个人4天编多少个? 16×4=64(个)

②5个人4天编多少个? 64×5=320(个)(两次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初步感知理解。)(5)、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在书上第6页和第7页的空处填空 指名同学板演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过程。

第一种解法:16×5×4

=80×4 =320(个)答:5个人4天一共编320个筐。

第二种解法:16×4×5 =64×5 =320(个)答:5个人4天一共编320个筐。

(6)、对比两种解法,讨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是什么?(7)、教师归纳小结:已知每人每天编几个筐,求5人4天编多少个,所求的结果既与人数有关,又与天数有关。解答时,可以先从人数人手求,也可以先从天数人手求,两种方法都正确,我们都应该掌握。3.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

先读题,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同桌讨论,要想求3台8小时铺路多少平方米,可以先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请同学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第1—3题。

2.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口头列两种算式。

3.依照练习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编题,要求数目尽量小一些,能直接口算出结果。编完后请其他组同学口头列式解答,并当场给予评价。(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总结,指明这节研究的是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连乘应用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4、5题。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除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2及第10页’“做一做”,练习三第1-5题。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此类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3、理解连除与连乘应用题的互逆关系。(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算理。

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试算、讨论、感知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

四、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卡片、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3×15×20 900÷15÷20 4×5×8 160÷8÷5

2、出示复习题: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一种)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根据学生画图情况确定两名同学板演。(每人一种解法,画图并列式计算。)(二)、探求新知

1、出示例2:

2、指名同学读题,对比复习题,组织讨论:例题与复习题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3、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在已画成的两个线段图中标注一下,已知了什么,求什么?通过标注,使学生明白,例题与复习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换了位。并形成线段图并板书:

每台8小时织?米

5台8小时织布160米,每台8小时织?米(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感知算理。)

4、指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讨论:要想求出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我们怎样做?

5、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情况,让学生在线段图中标注出先要求的是图中的哪一段,应该怎样求?学生说清解答步骤后,教师板书每一步的小标题。然后再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直接试做,分步解答。同桌间互相讨论订正。

6、指名学生口述分步解答过程,教师板书:(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5=32(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32÷8=4(米)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先自己直接列式,再指名在线段图下对应位置板演成板书:

160÷5÷8 = 32÷8 =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试算,感知计算方法。)

7、改例2线段图的问题和条件成下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1)、5台1小时织?米(2)、每台每时织?米

8.学生讨论确定先求“5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再求“1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书写小标题。

然后自己在书上第10页填空,由一名学生板演,形成以下板书:(1)、5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8=20(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20÷5=4(米)列综合算式解答为

160÷8÷5 =20÷5 =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

9、集体订正,订正时进一步强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10、讨论:比较一下,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1、反馈练习:第10页“做一做”。

读题,思考: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想求“1只母鸡1个月下多少蛋”这个问题,可以先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二种算法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学习,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试算,进一步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三第1、2题。

2、对比性练习:练习三第4题。

3.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进行分组练习,练习题目由各组任选一组。条件:“书法小组每人每天写8个大字,5个人4天共写了160个大字 第一组题目: 填空: 第二组题目: 判断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

一、素质教育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

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引出新课,运用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直接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 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 要求学生直接补充四年级人数。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 如果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

出示例3:

(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计算

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别和联系。(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改变。)(2)、问:要想求“

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三年级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多少人?

(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三)、巩固发展

1.练习四第1、2题

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口头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通过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二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七、板书设计(略)

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

素质教育目标:

1、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2、教学例4: 出示例题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 讨论题:

(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

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

5、板书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练习:(出示口算卡片)56×2+56 78×4—78 168—17×4 100—100÷5×3 2.复习题:

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提示:要想求出“

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二)探索新知

1.利用投影片改复习题为例5。(课件演示)(抓住复习和例5的联系点,设计了复习题,为学习例5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

要想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 启发学生:“

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再让学生直接在书中填空,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形成板书:

四年级栽树多少棵? 56×2=112(棵)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56+112=168(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树158棵。6.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例5的解题过程,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 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依据关键句确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分步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在解题过程中,56这个已知条件用到了几次?分别是在求什么时候用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已知条件不止用一次,具体怎样用,要根据题目内容确定。7.反馈练习: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讨论,关键句是哪一句,再根据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确定2-3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步独立解答,集体订正。(三)、巩固发展

1、“做一做”第2、3题。

同桌每人选一题,互相说一下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五第1题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还是两步 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

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2题

七、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24页“做一做”,练习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人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图表,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2、引导学生填写,感知数据的整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画有例1学生分布图的挂图或小黑板1块、画有例1统计表框的小黑板1块、画有方格的小黑板2块。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道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通过直观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的作用。)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 问题。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第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填写,使学生感知数据的统计。)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第24页五个问题。

(直观观察简单统计图,感知数据整理的作用,通过图形,让学生体会知识美。)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绩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其他同学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学生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学生涂色有困难,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学生自己完成。)(三)、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知道了什么是数据,怎样整理数据,还学习了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六第2、4题。(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各班人数,独立完成。)

2、活动性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日时间进行专项公益劳动(如擦玻璃),分别记录每人擦的块数,然后把小组擦玻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能反映出每个人擦的块数和小组擦的总块数。

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

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口算:(用卡片出示)(38+52)÷3(76—20)÷7

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5)、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

念。)(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9)、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2+141+133+138+145+135+142)=966÷7

=138(厘米)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

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练习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整理和复习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整理和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二)、能力调解点

1、正确计算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提高计算能力。

2、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巩固知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整理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2、教学难点: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一)、整理

1、混合运算:

(1)、出示148—111÷37 说一说运算顺序。

(2)、出示(148—111÷37)×5 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3)、出示720+650÷130 说一说运算顺序。

(4)、出示5000—(720+650÷130)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5)、引导学生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6)、出示第32页第2题。

分组讨论。并独立计算

2、应用题。

(1)、出示第32页第3题。(投影出示)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说一说怎样想的?(2)、出示第32页第4、5题。(投影出示)通过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出示第32页第6题。(投影出示)独立计算。

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1)、投影出示第33页第7题。(2)、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3)、独立填写。

(通过整理混合运算从两步到三步,进一步加深运算顺序,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就是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

(二)、练习

1、混合运算:

(1)出示练习八第1题,投影出示

①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并订正。

(2)分组计算,练习八第2题。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文字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3题(1)

分组讨论并订正。

(2)、独立练习,第3(2)、(3)题。

3、应用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4题。(2)、独立练习,练习八第5、6题。(三)、全课小结(略)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10分)320+185: 600÷50; 5800÷100: 3900÷300; 4800÷60; 148+37; 350+470: 420—150; 200—82; 175—56: 54+97: 32+368: 120+90: 199+76: 12+18+14: 25+67+75

二、填空(30分)

1、画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2分

(1)、60—80+16×3(2)、30+(%—12×5)(3)、(1070+28×289)÷18(4)、(285—15+20)×3

2、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3.在O里填上“>”、“<”或“=”。(6分)25×(225÷25)○25×225÷25 34+66×40○(34+66)×40 540+27—18○540÷(27—18)

三、计算(16分)1.(4800÷75+36)×24 2.(338+565—204)÷3 3.1520—(970+38×2)4.540+9÷3+16

四、列式计算(20分)1.82与25的差,乘16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530除以5的商,加上14乘7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8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24分)1.一个生产小组,每个人每小时制6个机器零件,10个人8小时可以制多少个机器零件?

2.运动会上315个同学参加团体操,他们平均分成5队,每队再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个同学?

3.学校买了5个排球,每个40元;买了5个篮球,每个2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4.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5千米,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甲的3倍。3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万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千亿以内的数。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判断数位,运用读数法则,正确读数。

2、启发学生归纳读数法则。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开门见山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自学课本36页的内容。分组交流,知道了什么?

2、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我们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多少?。。十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4、教学亿级的读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

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反馈练习:37页2(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2)十个一亿是()亿。(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2)308040000000读做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整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43页例

4、例5 教学重点:教学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你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吗??对叫自然数。

0是什么数?讨论

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自然数也是整数。

二、比较数的大小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比较亿以内以上的数的大小吗?

三、自己自学

四、练习:数学书:45页1

46页8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

3、例

4、例5,练习十一第5—10题。(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知识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参与知识 教学过程:。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上升理论,抽象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投影仪、幻灯片、小黑板(转板)。(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3+67二()+()

35+()二65+(()+18:19+()

o+100:()+(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

20+50+80二20+肋+50 o+400:400+O

140+60:60+140

(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与新知识作比较打下基础。)

4.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共有多少人?(转板出示)

学生计算完后,让学生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理顺解题 思路,为参与知识教学过程学习例3,埋下伏笔。)

教师:以上,我们运用了加法的意义及交换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 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运算。(板书课题)

同学们看这道题(复习题4),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用48+50求出 结果,如果把题改一下又该怎样求呢?(教师翻转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例2。(板书例2)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学生读题后,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边用线段表示出 数量关系。

求两个班人数的和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现在我们求三个班一共是多 少。可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名2人板演)集 体订正让板演的2名学生分别讲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时并提示:第一种计算方法,表明先算一班和二班人数 的和,要在48与50的外面加上小括号。第二种计算方法,表明先算二班与三班 人数的和,要在50与49的外面加上小括号。引导学生明确:这两种解法的结果 相等,也就说明(48+50)+49与48+(50+49)这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教师 板书:(48+50)+49;48+(50+49)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等式两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引

导学生明确:相同点:都有三个加数,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不同点:加的顺序 不同。

教师总结:无论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还是先把50与49相加,再与48相加,它们的得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和不变。

2.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2+13)+14012+(13+14)

(320+150)+2300320+(150+230)

先算一算,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每组算式说明什 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三个等式,归纳出加法的结合律。

(1)两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一样。

(2)等号两边的算式中加数交换了位置,和没有变。

(3)教师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第49页的 结束语。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o、凸、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教 师说明板书:(o+6)+c:o+(6+c)

等号左边(o+凸)十c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o+(6+c)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o、凸、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4.练习:教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填在书上。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是 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一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观察、总结、概括、抽象出概念,提高学生的认识 水平。)

5.教学简便算法。

应用加法结合律我们可以改变一些数的运算顺序,但应用加法交换律更主 要的一点是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同学们看这道题:(板书例3)

(1)计算.480+325+75

同学们想要计算480+325+7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 运算定律?让学生先讨论后试算,接着学生汇报其结果。教师板书: 480+325+75 =480+(325+75)=480+400 =880

提醒学生注意应用加法结合律,计算时方框里的这一步熟练后可省略不 写,以达到更简便的目的,但如果题目要求写出简算过程,此步不能省略。

(2)再看这道题,教师板书:计算:325+480+75

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试算后,小组内检查,讨论订正。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

师引导学生,让板演的同学讲思考过程,集体订正。教师提示:哪一步可以省略? 再请一名同学板书: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480 =880 325+480+75 =325+75+480 =400+480 =880

板演后订正,使学生明确省略的步骤及每步运用的定律。

(3)通过对例

4、例5的学习,(板书:例

4、例5)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 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么,例

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 学们比较一下。引导学生明确: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直接应用了加法结 合律进行了简算;例5要使325与75相加,则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将75交换 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另外,启发学生说出还可将325交换到 480后面进行简算。

反馈练习:课本第50页最下面“做一做”。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计算的简便,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开拓 学生思维。)

(4)想一想,过去哪些计算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引导学生说出,在做口算 加法时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如36+48结果是多少?可以想:

36+48;36+(40+8);(36+40)+8;76+8;84

教师说明:根据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使一些计算简便。

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及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要注意进行简算时 要先看一看题目的数字特点。(三)巩固发属

1,练习十一第5-7题。

2.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填在括号里(1)399+154+201;()(投影)①399+(154+201)②(399+201)+154(2)374+268+126+432;()①(374+126)+(268+432)②(374+126)+268+432 3.练习十一第8题前2行。(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计算。

练习十一第8题后一行,第10题。(48+50)+49 =98+49 =147(人)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人。

(48+50)+49;48+(50+49)

(12+13)+14二12+(13+14)48+(50+49 =48十99 =147(人)(320+150)+200=320+(150+200)

例4 计算480+325+75 例5 480+325+75 =480+(325+75)=880 计算325+480+75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十480 二880 6.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5页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6题。

(一)知识教学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引导运用已有经验,运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新知,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 2,教学难点:理解“逆运算”。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一)镭蛰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45+16

61—45 73—50

23+50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二探求新知

1.导人:我们已学过了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我们学习减法的意义。(板书:减法的意义)

2.教学减法意义:

(1)出示教材第54页第(”题,启发学生读题,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 算(1人板演),解答后,指名学生回答。

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上加数等于和。

教师在第(1)题右边板书:加数、加数、“和”

(2)出示教材第54页第(2)题(转板),启发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说 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确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 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

(3)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男生、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第(2)题是已知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第(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求男 生人数。

教师再提问:

·

如果抛开题中讲的具体事例,这些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呢?启发学生

对照板书回答。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 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板书:“和”、“加数”、“另一个 加数”,问: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 系,谁能说一说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的运算,启发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上的结束语,结合例子再进一步理解减法的 意义。

(4)教学各部分名称。

在减法算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 数叫什么?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3页最后一行到第54页前两行内容,然后引导学生 明确:如在43—24:19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数各是哪些数。“逆运算”就是 相反地运算,也就是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 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 法中则变成了已知。因此说减法中是加法的“逆运算”。

(5)完成第54页上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运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6)教学0在减法计算中的特性。

我们学习加法意义时知道0在加法计算中有几种情况?谁能举例说明?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有关0的减法又有哪几种情况?引导同桌讨 论,然后举例子,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5—0二5

5—5二0

0—0二0

对照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看第一个算式:5—0;5,那么7—0等于多少?8—0呢?任意一个 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概括说是:一个数减去零,还得原数。

5—5二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本身都等于0。

也就是说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是0。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0在减法运 算中有几种情况呢?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前面我们已学过加法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同学们回忆一下,加法 各部分间最基本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如果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板书)

如果知道减数和差,求被减数是:被减数:减数+差(板书)

(对基本数量关系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间的

关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为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依据,学生对所 学的知识便于形成网络。)

(3)反馈练习:练习十二第2、3题,两道题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 明,也可用其意义说明。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 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进行加法计算时,用减法验算加法,应用的是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 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用减法验算应怎样做?请同学们计算出来(填书)(指2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同时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来验算的。

教师提示:要注意,因为加数有两个,验算时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所以验算此题时出现两种竖式解答,在以后的验算中,可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 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加法可用减法来验算,那么减法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呢?(引导学生明确 用加法计算,也可用减法计算。)

学生自己计算。(填书)

以上我们学的是教材第53-55页的内容,请同学们看书,有问题提出来。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已知两个数的(减法。)与其中的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叫

(2)在120—90:30算式中,被减数是(),90是(),30是()。(3)一个数减0还得()。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4)根据3600—784:2816写成加法算式是(),另一个减法算式是

(2)对减法的验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另一种 是用被减数减去差。()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第56页第3、4题。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1234

2079 —+845,验算—-845.或

1234

247 —-987,验算—+987.或,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

1、例2及“做千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 实际问题。、2.进一步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明确1和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二)能力谰练点

借助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内在联系性及发展性。(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一步抽象概念。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交换律。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应用。投影仪、投影片、卡片。(一)镭蛰孕伏

1,口算:14×3

50×30

2×50

15×4

12×7

22×4

30×12

60×40

4×25

16×5

2.导人:以前我们学习了一些乘法计算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 勺有关知识。乘法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意义:

(1)出示例1(投影),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横着看,每排放几个,一共有 L排?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怎样解答?还可以怎样解答?弓1导学 E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或6+6+6+6+6: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或6×5;30(个)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 交简便。

得出结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反馈练习: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120+120+1助+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断:(投影出示)

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叫乘法。()

(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蚜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乘

零的结果叫什么?明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积。

(4)教学1和0的乘法特点:

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如5×6表示的是几个 目同加数?1×3呢(教师板书)0×3呢?依据1×3;3 0×3启发学生说出:

1×1;1 3×0;0 0×0;0(教师板书)

我们看这几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0有关系)这些数和1相 乘,得到的积都是什么数?和0相乘呢?

说明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2.教学乘法交换律:

(1)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2×505×12

引导学生分组计算,使学生明确:左边两个数的乘积和右边两个数的乘积 相等。

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式子都具有这些特点呢?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举 例说明,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回答总结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 不变。

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反馈练习:

①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100×9二9×100

2×18二2×18

O+6二6+O

②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2)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出来,用。和6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的交 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o× 6=6×0

教师指出:这里o、6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关于乘法交换律,实际上在过去我们早已接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 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乘法验算时用到了乘法 交换律,另外,应用乘法交换律还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容易。

(如果87×3交换位置再计算比较容易)

练习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2题。(投影出示)

学生练习,将写在胶片上的题再打出来,集体订正。(三)巩固发现 A组: 1,填空: 56+56+56+56 75×48二48×()口×6二()×()

一个数和1相乘得(一个数和0相乘得(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65×420

B组: 1.填空:

18+18+18二()×(35×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o:()×20 2.哪些式子连起来后,使用了乘法交换律? 15×16

9+7 9+7

20×18 20× 18

16× 15 O ×0

3.计算并验算: 1010×202

1234×5060(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答:一盘可以放30个鸡蛋。

例1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1×3二3

0×3二0

3× 1二3 1× 1=1

3×0=0

0×0=0 例2 交换律

5×6=6×5

400×20=20×400 10×1000=1000×10

O × 6=6 × O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9.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

3、例

4、例5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3—9题。(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二)能力调练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三)德育渗遗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四)羹育渗遗点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概 念,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一)镭蛰孕伏

1.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举例说明。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投影)

24×5=()×()

()×72二72×()

()×()二()X()

3.以上我们对乘法交换律及其应用进行了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早)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

(2)引导学生分组试算,发现什么?

(3)汇报:

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

(5)反馈练习: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15×4)×100= 15×(4×10)

(125×80)×50 =125×(80×5)

(7×8)×5=7×(8×5)

(12×25)×4=12×(4×25)

使学生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引导学生初步归纳乘法结合律,多次体验,探索规律,形成技能。)

(6)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o、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启

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o× 6)×c;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这里的o、6、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并指导阅读教科书。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填书),订正并说明根据。

2.教学例4:

+、45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 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简便运算

出示例4:计算43×25×4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后试算 法。

3.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 并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同桌讨论如何计算,最后把答 案写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订正时由学生讲,由25×43×4到43×25×4 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43×25×4到43×(25×4)的根据是乘法结合律。

教师指出:分析或想的过程可以省略。

4.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交给学生讨

论,引导学生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使 计算简便。

5.同学们想一想,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启发学生说 出5×16可简便计算,以及算法。

6.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学生口述解答)

教师: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 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

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三)巩固发晨 1.填空: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练习第十三4题。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四)全课小结(略)练习十三第7、9题。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5×4)×2二5×(4×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例4 计算

43×25×4

例5 计算 43× 100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

6、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三)德育渗进点

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羹育渗遇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运用已有经验(D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一)锚垫孕伏 1.口算:(卡片)25× 17×4

125×24 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6+4)×5

6×4+4×5(二)探究新知

1.导人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 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

①两个算式相等。

②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

学生答,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二150

(]8+7)×6二18×6+7×6

(4)教师出示:20×(15+9)

20× 15+20×9=480

20×(15+9)二20×15+20×9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

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初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填空题的发 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足量的感性材料,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获捐 达到水到渠成。)

教师;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

①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 数和乘数的位置。)

②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③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

3.概括定律: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让学生 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

4.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二——×4+——×4

(62+12)×3=——×——+——×——

教师: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指名板演,提示学生3个 数可分别用o、b、c表示。然后,让学生说明算式的意义。这时,教师再提醒学 生还有没有别的写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答出a×b×c=a×(b×c)问学生根据是什么?(乘法交换律,或用相乘来解释)

5.我们知道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同学 们观察我们练习的乘法结合律,在运算上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 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6.教学例7:

(1)出示例7:

·

102×43 =(100+2)×43

=4300+86

=4386

想:把102看成(100+2),再用43分别去乘100和2,可以用口算 用了乘法结合律。

教师说明:熟练后第二步可以不写,画上虚线。

(2)出示9×37+9×63

①组织同学讨论。

②组织同学阅读教科书第65页。

③启发学生明白了什么?(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生有些经验,再加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学 生知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自己学会新知。)

(三)巩固发晨

1.练习十四第1题。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4+8)×125=一×一+一×一

(2)25×(20+4)=25×——+25×——

(3)45×9+55×9=(——+——)×——

(4)8×27+73×8=8×(——+——)

其中做(3)、(4)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 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

3.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1)32×48+32×52

32×(48+52)

(2)(24+8)×5

24×5+24×8

(3)20×(17+15)

20×17+20×15

(4)(40+28)×5

40×5+28

(5)(10×125)×8

10×8+125× 8

(6)4×(30+25)

4×30×4×25

学生做后共同订正,并讨论(2)、(4)、(5)、(6)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接起来? 4.选择题:

(1)28×(42十29)与下面的()相等

①28×42+28×29

②(28+42)×(28+29)(2)与6×8—6×8相等的式子是()(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①10×5+8×5+9×5

②10+5×8+5×9 5.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出示。6,分组计算练习十四第3题。(四)课堂小结 ③28×42×29

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 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练习十四第2题 12.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六第1-6题。(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3.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调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遗点

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知识发展性的特点。(四)羹宵渗遁点

使学生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指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知识迁移类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多 次体验,掌握新知。

1.教学重点:理解整除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及各部分间的关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卡片、投影仪、投影片、微机。(一}锚蛰孕伏

1.复习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出示卡片:(能口算的要口算)24÷3=

25÷3:(二)辣究新知

1.教学整除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问:你能按照每题的得数,将以上六道除法算式 分类吗?

学生讨论,讨论后指名到前面重新将六道算式按照要求重新排列,进行 整理。

使学生理解是根据得数有没有余数来排列的。

(2)教学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组题,问:

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除数、商务是什么数?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组题的被除 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说明这样的除法算式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些例 子吗?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上一篇:咨询工程师述职报告下一篇:学校物品购买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