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推荐10篇)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篇1

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到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以及自然的、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这种内容的广阔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空间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仍保持着课堂教学知识获取情况的封闭性评价观念,忽视了学生课外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缺少对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注,忽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把考试和评价等同起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际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得不到真实地反映,出现了学习活动实际效果和评价结论不一致、不协调。如有的学生平时经常不遵守组织纪律,而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却是优秀。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 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的错误看法。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躺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低谷。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形成良性循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同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氛围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居高临下,具有绝对权威。学生规规矩矩,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而非主动状态,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低下。现代师生关系则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交往,强调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要构建轻松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和师生平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因对老师的畏惧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并不多,怎么办呢?为此,我经常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并告诉他们即使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不知道知识才需要学;因为我们有不能够完全理解的问题才需要学。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因担心说错而遭老师批评的疑虑,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如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这种内部动力,那么,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中就会体会到乐趣,虽苦犹乐;如果仅靠外部力量的推动,难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设置一个好的导入:“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上课,教师就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一个好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导课技能有:直接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典故导入等等。抓住社会的存在的一些政治经济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国企改革,医改,政改,保障房建设,宏观调控为什么越改越糟,人民币升值会有什么后果,等等一系列社会热词,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

三.设计小结,升华主题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篇2

一、高中政治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改进措施

长期以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为“应试”服务的, 始终以高考为目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 政治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 强调记忆性成为政治教学的一大特点, 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满堂灌, 学生死记硬背, 这样不但挤掉了学生的读书和思考时间, 而且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方法来看, 还比较单一、陈旧,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政治教师仍是传统的单一型, 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 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 实际上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留下的病根。从教学结构来看, 很多政治教师依然是以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因此政治教师要认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要解放学生的大脑, 解放学生的双手,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课本知识, 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当然, 课堂上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不是所谓的“放羊”教学, 单纯地追求课堂活动, 也许课堂是动了, 但是未必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 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 善于总结归纳, 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要真正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新程标准的精神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 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例如, 政治课堂上, 选准时政热点后, 中心任务是用好它, 一是让学生选好角度, 二是教师要深化对时政热点的认识。提醒学生分析时政热点时, 既要有传统角度, 也要有创新角度。学生要全方位地分析热点问题的背景、成因、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 围绕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等层次进行发散思维, 形成自己的思路。一般说来, 在政治学科内, 可以围绕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从哲学上怎么做?国家职能部门应履行什么职能等问题开展。由于高考着重考查的不是事件的本身, 而是事件反映出来的带有一定规律的问题, 因此, 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事件做一般了解, 把重点放在深化认识, 回归教材上来。这样师生互动效果会更好, 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教师的点拨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了体现。这样的师生互动会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崇尚真善美,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并且会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方面能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成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离开教师, 能够独立获取新的知识, 还会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向思维, 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三、切实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在试题中的渗透

现在的高考命题有一个共识, 那就是突出“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命题方向, 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在试题中的渗透。在高考政治复习中如果走老路、搞题海战术往往考不好。有经验的教师提醒, 高三考生要特别注重思路分析, 深化解题过程, 提高问题的归化意识, 使自己从无招到有招, 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待材料题的态度。一般说来, 要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 要认真审题, 读懂材料在说什么,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读清设问在问什么, 搞清设问的特殊指向性, 即从什么角度, 运用什么知识, 切忌没读清题目就盲目回答, 那只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影响得分。第二, 联系教材, 回归教材, 针对问题, 发散思维, 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 一般会涉及许多角度, 把这些知识列出来, 然后, 联系材料进行取舍, 概括作答。最后, 组织答案, 答案要序号化, 段落化, 要点化, 字迹要整洁, 语言要流畅。这些都要注意防止失分

参考文献

[1].莫小燕, 《浅谈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几点看法 篇3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巩固思想基础。爱国主义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样是一条不可替代的永恒的主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抓住和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根主线,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突破口,积极生动的、富有成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努力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切实将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的伟大情感,融入到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实际行动之中。

二、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努力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对路合拍,更加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在施教方法的选择和取舍上,我们都必须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将形式、任务的需要与学校、学生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三、做到情理交融、知行结合

情理交融,要求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寓理于情之中。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的过程中,既要努力研究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任务、目标、特点和要求,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有一个整体的全面把握,更要努力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篇4

我个人认为,对于新教师而言,应该实施章备课。所谓章备课,就是进行每一章新课之前对本章教学的统盘准备工作,也是本章的总备课。我发现有部分新教师采用上一节备一节,不知这些老师有无发现这样备课的弊端。前后知识总存在一定的联系性,通过章备课,可以掌握教材的整体性、惯穿性;通过章备课、通读教材,能理解教材各知识点的渗透和重点难点的分解;通过章备课,认真分析教材,对照学生情况,能处理好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物理学知识结构的关系;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物理学和教材的严密逻辑理论体系;章备课让我们能更好地实施本章教学,值得我们采用。章备课可以准备些什么?

备教材:通读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分布,把握教材的整体性,从宏观上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

备教学大纲(或教师用书):可以核对一下,自己通过阅读所形成的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大纲是否相同。

备习题:对新教师而言,我认为习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使相关知识点立体化,通过习题可以影射出某些知识点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应用到什么问题中,在教学过程中筛选出一些典型题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使知识立体化的同时也可达到巩固的目的。

备课中,有些部分需要进行细处理——这是难点突破、重点突出的一个关键环节。以下是几种值得借鉴的处理方法: 1.搭桥。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教材各部分内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根据整体原理搭好教材内容联系较紧的各部分之间的桥梁,将各部分内容组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进行教学信息传输的状态,减轻思维负担,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鲁科版必修Ⅱ第二章能的转化与守恒这一章节,紧紧抓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可将这一章节紧凑联系在一起,也将第一章(功和功率)同第二章联系起来。通过提出问题“如何定量表示动能(和势能)”,启发学生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去思考。对于动能定理的认识,跳出推导过程,可以发现,动能的变化可用总功来衡量,同样的,重力势能的变化可用重力做功来衡量,弹性势能的变化可用弹力做功来衡量。如此一来,这一章的知识就显得紧凑了些。2.化整为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情况、知识点的密度和难度,教师自己应适当作些调整。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不管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还是习题的讲解都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举个例子: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对于学生来讲是一大难点。把它拆成两个难点进行突破:一是准确地把总功表示出来;二是应用它来分析题目。第一个难点可以安排在第一章功的计算当中进行培训,在此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几种常见力做功的特点(包括重力,拉力,支持力,阻力——有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特点)。第二个难点在讲到动能定理的应用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分析引导。很多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有什么用?通过对动能定理表达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物理情景的不同,等式左边分析起来比较麻烦,表示出来更需一定时间和难度,而右边则不同。读题时若有看到描述速度的情况(有时是直接给出某些位置的速度大小,而有些题目则没有直接讲时,而是在题目中出现 “到最高点”、“压缩到最短”之类),可以思考这个问题,这道题目应用动能定理能否求解,这样就不会完全没有思路,慢慢地会发现动能定理的优势。3.作好铺垫。

常常见到,物理用到的数学知识尚不齐备,比如,直线的斜率、二倍角公式、弧度制等都是 1 物理超前数学,应提前有所准备。还有一点是知识衔接上存在一点就是有一定的台阶,比如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之间的台阶。适当做些铺垫,上好高中这个台阶。例如,“功”在初中已有涉及到,包括概念和几种特殊情况的计算。高中将功的计算推广到更为一般的情况,可以从初中讲过的概念出发——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完成知识衔接;另外要做的一个铺垫是对余弦函数这一知识的准备,学生此时具备的只是求解

角的余弦值,在课前要提前做准备,否则要让学生理解正负功及其物理意义就会是一大难题。4.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实现知识的“接轨”。

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而影响到进一步的学习。例如,学习了加速度这一概念后,紧接着是应用这一概念来分析计算作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而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计算可以和标量计算相差无几,而且只有在速度大小有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加速度。受到这一思维定势的干扰作用,学生很难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下面是排除该思维定势影响的处理方法: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必要条件:一是合力要指向圆心,二是有一个沿切向的初速度。若没有初速度则物体将向着圆心方向作匀加速运动,若没有向心力,则物体将沿初速度方向作匀速运动。可见,匀速圆周运动应当是沿圆心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运动。如图所示,物体由A至B的运动,可看成先由A以速度v 匀速运动至C,再由C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至B。可见,速度方向的改变也可通过加速度反映出来,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大小和方向都可以用它来描述。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合作,探究思考,情感投入高,学习效率高的课堂。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年广大高中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基本命题。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点拨指导,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探索。结合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课堂的体会,在此和同仁交流几点看法。

一、设计好学生预习环节

良好的预习效果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据笔者耳闻目睹,很多教师在预习环节的设计用心不够,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缺乏,依赖性强。有的教师做了准备,把预习学案发给学生,但指导性不够,似乎是作为一种作业,学生缺乏思考。这样在课堂实质上教师仍是教学的主宰,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无从谈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引导学生完成预习环节,制订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变为主动自觉的行为。

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的落后观念。对许多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到现在仍然很有市场,教师从头讲到尾,生怕讲得少,学生理解不透,所以,面面俱到,点滴不漏。甚至光顾着一些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忽视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谈不上分层次教学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背道而驰的。

三、要精心准备,丰富备课内容

要按课程标准,备好教材,研究教材,理顺教材脉络体系,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按课程标准,备好时政热点。要备材料,根据需要准备精练的材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要备问题,循序渐进。要备学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优化教学环节

要让思想政治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必须优化教学环节。

1.做到精讲、精确、精彩、精练

有的教师把不该讲的归纳为:已教会的不讲,学生自己看看就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讲。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量要适中,避免重复性作业。

2.提倡案例式教学

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整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矛盾冲突、思维碰撞、智慧启迪有序结合,融于一体,有张有弛,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如,探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时,可以讲这样一个事例:树上有10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树上还有几只?

甲:一只没有。理由是都吓跑了。

乙:有一只。打死后挂在树上的。

丙:两只。一箭双雕。

丁:……

教师:三只。一箭双雕,其中有一只还是待产的。

在近似于笑话的故事中,师生总结:认为树上没有一只鸟的,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能够想到两只、三只……等多种情况的,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五、教师的专业内涵要加强

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涉猎广泛、知识渊博,尤其是课堂以外的如国内外的大事要事、焦点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大量有效的信息,学生也不能“双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多看一些报纸、杂志等拓展知识面的刊物。

思想政治教师的内涵还体现在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要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方法、态度。让学生及其家长发自内心地敬佩、感恩、怀念。很难想象,一个品行不端的思想政治教师会有高效的思想政治课。

对工作的看法 篇6

2、分公司项目部的各位领导在工作上是好领导、好老师,在生活中也是大家的好朋友。当有困难和疑问的时候,我喜欢与领导沟通,他们工作的经验和人生的阅历,都是能帮我走出困境的良药。而各位领导也都能耐心的帮助我,能在这样一个项目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本项目中,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压力也比较大,导致大家很少有机会能一起出去散散心、做一些娱乐活动,希望以后能多组织一些活动,既放松了员工的身心,也能让大家沟通彼此的感情,我觉得这对工作也是所益处的。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公司能在企业文化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就更好了。

3、安全生产时施工项目的一大疑难问题,目前虽然项目领导一直很重视这一块,也对安全生产这方面下了大力度,但我个人认为确实存在一些小的漏洞。虽然项目领导和安全人员积极的采取了各项安全措施、安全培训等,但为什么还会有漏洞呢?漏洞主要是集中在劳务派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方面,劳务派遣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有限,这都是原因所在。虽然未发生安全事故,项目领导也对员工传达,今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会下大力度整改。

4、酬薪总体上是满意的,仅仅有一个其他的期望。我认为一份付出就该得一份收货,所以我的期望是公司能在项目完成重要节点的时候在酬薪方面有所表示,此外对于某些工作做的突出的员工能增加一些奖金。

5、项目的住宿条件很满意,用餐方面领导也很关心员工,积极解决员工们的困难,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如果能有个自己的小食堂就更好了。但每天上班出行方面希望能有所改善,现在我每天都是搭车上班的,偶尔搭不到车会很麻烦。

6、对分公司的管理方面我个人认为挺好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凡事有章可循,领导能做到以人为本,关心下属。虽然我不从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但是与同事聊天中也了解到目前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公司、项目的管理经验和制度,按照项目领导的思路与要求,还是比较顺利的。

7、个人感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员工们的意见和反馈,公司能解决的公司都会帮忙解决,但无法满足的公司就无人解惑,最后不了了之了。希望公司能想我们爱戴公司一样爱护广大员工,设身处地的考虑员工的难处,多为员工谋福利,解困难。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篇7

一、确立老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不管在什么时候, 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坚持教师为主导, 就应该在教学中始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把学生变成真正的主角, 想办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坚持老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应该根据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 如挂图、卡片、阅读材料, 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幻灯片、音像带、VCD、电影、电视等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比如, 2008年5.12汶川地震, 一场振灾晚会, 看得学生们泪流满面, 他们写出了真实、深刻的观后感受:“看到同胞受难我很难过, 我想尽我的能力帮助他们, 在国难当头我们需要团结互助, 我们应该学习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我们应该学会对幸福生活感恩和珍惜……”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国庆六十周年庆典, 则激发出学生内心对国家和民族的无比自豪与热爱。这种形式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比任何说教都要有效。

坚持老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应该根据需要采用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在学习“职业理想”的时候, 我让学生们作“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演讲, 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后, 走向讲台慷慨激昂, 声情并茂地道出他们曾经怎样失落、彷徨过, 但面对中专生活, 面对所学专业, 他们充满了信心。通过演讲表达了他们奋发学习, 努力拼搏的决心。开放式的教学, 可以让同学们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 既调动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从而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政治课教学应该抓住热点解决疑点, 实现政治教育目标

一堂政治课是否有较好的效果, 不能仅仅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理论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看这堂课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学生增强了什么能力, 提高了什么认识。所以, 政治课教学应该把理论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 针对现实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即学生所关心的热点, 所面临的疑点进行教育。有些时候, 学生对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比较敏感, 比如, 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些贪污腐败、弄虚作假、欺骗诈骗问题, 我上《职业道德课与职业选择》课的时候, 学生会对上述问题提出疑问, 作为老师, 我不否认, 也不是避而不谈, 而是结合现实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让学生了解、认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竞争与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了解现实真象并不是一件坏事,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 政治课教学如果能结抓住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 他们会更有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 让学生解开认识上的疑点, 增强认识能力, 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吸收做人的道理, 这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政治教师应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要使一个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必须有效地驾驭好课堂教学。老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首先来自于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全面熟悉教材, 查阅教学有关的参考资料, 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完整、独特和可行;需要明确教学目的, 把握重点难点, 做到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需要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特征, 寻找适当的教学方法, 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需要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作好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只有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

其次, 是有效地组织实施和控制课堂教学。这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的集中表现。课堂教学情况瞬息万变, 学生的认知情况也是千奇百态, 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 不可能在备课时都预测得到, 偶然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处理不好甚至会让堂课教学无法继续下去。比如, 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闹矛盾甚至动手打架, 有时候学生把老师当成搞笑对象, 有时候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甚至会提出令人难于回答的尴尬的问题等。应付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驾驭好课堂要求政治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丰厚扎实的专业知识, 并且尽可能多猎取本专业以外的相关学科知识, 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时候, 能够做到应答自如, 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望, 也能以渊博的知识让学生肃然起敬, 树立起教师的威信;要求政治教师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临变不乱, 沉着、冷静、果断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要求政治教师以宽容和幽默来化解矛盾, 将课堂突发事件向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引导, 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 是教师知识、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施展的过程, 只有具备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 政治课教学才能实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 人是有情感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 可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办法是:

首先, 利用课余时间接近和了解学生。比如课间休息时间留在教室与学生聊天, 下午活动课与学生打羽毛球, 周末有空的时候与学生一起爬山锻炼, 学生组织外出旅游活动时候参加他们的活动, 这些都是与学生进行愉快地相处、友好地沟通的机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 理解学生, 也可以更好地被学生了解, 从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其次, 是尊重每一位学生, 尽可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教育心理学证明: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对他们的尊重、鼓励和期待时, 他们会感到温暖, 受到鼓舞, 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诲, 努力学习掌握知识, 自觉地要求进步, 决不辜负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特别是当我们面对这群中专学生, 这些曾经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差而在初中阶段被忽视过, 内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的学生, 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尊重, 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期待, 对于增强他们的信心,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无疑是雪中送碳。

再次, 是爱学生。教育是爱心事业, 如果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心的人, 让他们懂得爱国家, 爱社会, 爱他人, 我们就应该首先爱护和关心他们。就象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哪怕他们不断地犯错误, 哪怕有一身毛病, 也不嫌弃他们。有进步的时候需要给予肯定, 有缺点的时候更需要关爱和引导。成功的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 不管成人还是成才, 都离不开教育者的一颗爱心。

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政治课教学 教师 理念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87-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廣大教师突破传统教育束缚,注意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表现在:

一、树立“大政治”观,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新形势下,必须树立“大政治”观念,摒弃原有的课本观、课堂观,摆脱课本、课堂的束缚。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有更广阔的空间,不局限于课本、课堂之上。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课本内容作详尽讲解。事实上,原先那种对教材过细的分析是很费时间的,也就不可能进行大量的课外知识的引入;再者,考试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因而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横耕竖犁是不够的。这些都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对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不去做过细讲解,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启迪思维,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组织得更紧凑,安排得更合理。

二、教师和学生、新课程一道成长

作为一个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除有步骤系统地学习教育专著外,还要有步骤系统地学习教材。以教人者教己,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实现专业成长,和孩子们,和新课程一同成长。

职业中学的政治考试已经取消了统考很多年了,但学生学习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认为政治考试不再重要了,考试就是可以随便考,一周就那么两节课,上课都不用认真学,也不用记,反正是最后在老师给的范围内复习一下就可通过;另一种则正好相反,依旧是死记硬背,教材上说什么,就背什么,完全的应试教育。这两种方法都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学生也不可能真正地学到东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需求者、占有者、供给者、生成者。要采取新型作业和考试形式,让学生能够体现自我,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和与他人研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应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对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不是教堂,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他们生活的中心地带、动感地带。在这里,他们体味到的应是生活的情趣,生命的意义,激情的迸发。而不该是压抑、无聊和厌倦。教育是严肃的,他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但教育目的的严肃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的手段也全都是严肃的、庄重的,严肃的事情假如能以轻松的富有情趣的手段做成功,这又何尝不可呢?新教材、新课标闪现的人文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帮助和鼓励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教师不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滥施者,而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服务员。

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关研究表明,接受和发现是人的学习两种主要方式。接受式学习方式的特点是,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发现式学习方式的特点是,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死记就行,评价的标准也是看你记了多少,而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传统的教学方式,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我们认为,发现式学习主要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就是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学更要使学生自己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也就是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成立起一些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立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五、以人为本,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和探索者。”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其中凸现的是对学生的充分重视——学生就是教学的主人。思想政治棵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品德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系统讲解和学习教材来掌握,甚至可以通过考试来验查,而品德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又该怎么办?情感、兴趣、习惯、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在科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实践证明。

由此可见,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确立新的理念成为思想政治课老师的当务之急,只有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领悟、感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真正内涵,才能真正获得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才能真正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与学生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论语的看法 篇9

《论语》之我看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论语》作为我国的四书之一,其内容十分的广泛,其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仁”“义”“礼”的解释也非常到位,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在现在,《论语》也有学习的必要性,是中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必要的读物。

关键词:论语 核心思想 仁 义 礼 必要性

一、《论语》的历史地位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今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二、《论语》的核心思想

无论对《论语》的理解存在多少分歧,有一个共识总可以作为研究的前提:“仁”、“义”与“礼”是 《论语》的三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据杨伯峻在 《论语译注》中的统计,《论语》中 “仁”出现109次,“义”出现24次,“礼”出现74次。[1](一)“仁” 所谓“仁”,是对于大写的“人”的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也是孔子心目中“人的最高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又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爱”的本质就是肯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永远快乐,永远不要让对方担心。“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因而是“自然形式的伦理”。以《论语》来看,“仁”所指的是人类一切美德的总和,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一种高位的价值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在《论语》中,“仁”还有一种定义,它既是一种德,又是一切德。作为一种德,其要义是 “爱人”;作为一切德,它是全德之名,能行恭、宽、信、敏、惠诸德于天下,便是“仁”;因此,一切正当行为都是“仁”之表现。[1](二)“义” “义”,则是针对这种高位价值观而做出的具体表现,是对客观行为表现的性质判断尺度。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篇》)。

对于“义”,《论语》中是将它作为一个已有的概念所运用的,没有像“仁”那样扩大化的描述,而是从一个侧面对其进行了论证。“义”源于两个字,一个是与它形同的“义”字。该字可解释为威仪或神圣的准则。后来,威仪中的“义”字演变为“仪”,意思也变为仪式,礼仪。另一个则为“宜”字,它在历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最初指的是杀性,杀俘以祭祀的意思。

总的来说,孔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以“偏仁”来教育他的弟子以及其他人的,希望他们可以慢慢地学习积累,有“偏仁”走向“全仁”的崇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一个“义”字开始着手。当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指出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的部分篇章中里获取到信息。如《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由这些可见,“义”与“仁”是有密切关系的。(三)“礼”

礼,便是对“仁”和“义”所共同做出的具体要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礼又分为礼制、礼仪和礼义。礼制是对于国家的种种制度而言;礼仪,是对人际交往和各种典礼的要求;礼义,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原则。

《论语》的“礼”建构和追求的是个体与家庭、民族直接同一的伦理世界。“伦”,即西方道德哲学话语中的所谓 “伦理实体”,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精神形态。与西方道德哲学不同的是,“礼”不仅表现出强烈的“伦”的实体气质,而且彰显家庭与国家直接统一即家国一体的伦理规律。

人无礼无以立。“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所谓“礼”,就是礼仪,也就是将内心的敬意表现在身行上的行为规范。在《论语》中,孔子曾指出“礼后乎”,也就是“礼”后面的那个“敬意”才是真正的“礼”;即使如此,也不如《老子》中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更能说明其实质。[2]“礼”在论语中的意义非常之高,“礼”总结了“仁”与“义”的外在表现,只有在日常中做好“礼”,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仁”与“义”。

三、学习《论语》的必要性

1.学习《论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诸葛亮曾说:“志当存高远。”意思是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志向要高,志向要远大。青年时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的时候,而志向的高远,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各种人生观都存在,都会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必须学习经典,在经典中汲取力量。孔子到死都没有实现他的理想,这不是说他的所作所为没有意义。他的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让我们想到了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人们眼里,他是一位英雄,虽然是一位悲剧的英雄。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也动摇过,但不久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正是中学生所缺少的,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学生所缺少的。2.学习《论语》,体悟孔子和弟子的关系,学生可以学到为人之道。

孔子为一代大师,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弟子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孔子得到所有的弟子的尊重,这固然和他的为人之道,高尚的人格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理念。与学生相处,首先,孔子尊重学生,有教无类的思想,便是他提出来的。其次,他关爱学生,宽容学生。而这,也是当地学生缺乏的。当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的是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中,缺乏的是宽容。孔子是大师,尚且宽容待人,平等的对待弟子,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3.学习《论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似乎已成了真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只看他创作了多少金钱,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学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熊掌,生命,道义,这三者当中,到底应该选取什么?孔子云:“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富贵,如果可以追求,哪怕是坐下等之人,他也愿意做。孔子也追求金钱,但有前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符合道义,孔子就不屑一顾。孔子的金钱观,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中学生学习。4.学习《论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错就改的态度。

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他强调实事求是,反对不懂装懂。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谁都会犯错误,但关键要改正。而这正是一个平常人的表现。圣人也会犯错,人最不可缺的是一颗平常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中,正确的评价自己,不出现心理失衡,能提高学生耐挫能力。[3]

四、结语

《论语》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及人生观。《论语》中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因此总结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而后世的我们应当重视《论语》,学习论语,为自己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念。

参考文献:

[1] 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13(3):125-206 [2] 百度百科

我对创业的看法 篇10

创业意识在创业过程中,把握好了机会,有了好的点子,对于创业来说,还是不够的。创业者还应树立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敬业意识和信誉意识不断努力,争取成功。

(一)合作意识

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创业者在树立合作意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意识。政府对整个经济实行统一管理,对企业进行着间接管理;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信息和决策上的指导。

2.企业造就和谐内部气氛。企业中的人员可分为两部分:主管人员和员工。企业内部存在的三种关系:主管人员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和主管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发展,企业内部必须团结,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种关系:(1)企业主管人员的和睦相处,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也可以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企业形成团结融洽的气氛;(2)若员工同心协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则这个群体的智慧与功能都会增强;(3)当只有主管人员和员工真正的心意相向,团结一致,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维持企业秩序,实现企业目标。

3.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联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在选好合作伙伴之后,要保持平等的联合协作关系以及民主协商的管理方式,朝着共同发展的方向努力。

(二)创新意识

在企业竞争中,如果处处按照别人成功的方式,成功的机会很渺茫,更多的是成绩平平,甚至是失败。一个人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需要树立创新意识。作为创业者应该明确:(1)企业具有新观念、新发明才能有前途;(2)善于竞争的成功之道是出奇制胜和不断的创新。

(三)树立风险意识

所谓风险,是由于投资者或经营者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对信息把握不准确或者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做出影响投资和生产经营收益的决策,最终,导致其投资和生产经营收益的不确定。1.风险的规避方法:

(1)避免风险: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消除或避免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2)损失管理:包括防损管理和减损管理。前者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后者是减轻损

失后果和损后救助管理。

(3)自担风险:个人或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以补偿灾害、事故带来的损失。

(4)保险: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分摊风险和意外损失的方法。

(四)敬业意识

敬业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敬业精神是一种严肃认真、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对待工作的精神。具体说来,需要创业者具有下列素质:毅力、勤奋、艰苦奋斗和节俭守业。

(五)信誉意识

现代企业竞争不光是商品、服务的竞争,更是信誉的竞争。一个企业如果有了良好的信誉,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强大的吸引力,给经营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信誉,得之不易,失去容易,为了树立良好的信誉,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诚实信用、以诚为本;

(六)特色意识

一个具有特色、不随波逐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占有优势。所以,创业者在经营时应强调特色,并一直贯穿企业的整体经营过程。要做到:(1)以创新为特色;(2)以优质为特色;(3)以快速为特色;(4)以信誉为特色。

(七)知识创业意识

知识创业可以理解为:知识本身不能吸收财富,但将知识加以组织和智慧地运用,并通过实际的行动计划,就可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所以,作为创业者必须随着创业需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创业者素质诚信―――创业立足之本

市场经济已进入诚信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

创业者品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不守“诚信”,或可“赢一时之利”,但必然“失长久之利”。反之,则能以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创业渐入佳境。自信―――创业的动力

人的意志可以发挥无限力量,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对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要坚信成败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勇气―――视挫败为成功之基石

成功需要经验积累,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跌打滚爬。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积

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成功彼岸。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对于创业家来说,必须有勇气直面困境,敢于与困难“接吻”。

领袖精神―――创业的无形资本

企业文化被称作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而企业文化精髓就是创业者的领袖精神,这是凝聚员工的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许多优秀的跨国企业中,这种领袖精神随处可见。摩托罗拉公司对高尔文“摩托罗拉大家庭”理念的继承,戴尔公司对戴尔“效率至上”原则的推崇,都证明了企业领袖精神的重要性。对创业者来说,注重塑造领袖精神,远比积累财富更重要,因为财富可在瞬间赢得或失去,但领袖精神永远是赢得未来的无形资本。爱心―――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和企业的公众形象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富有爱心,则是构成诚实、良好商业氛围的重要因素。从某种角度看,爱心是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情支持公益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反过来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强劲的支持作用。一位成功人士就曾感叹说,有时候花再多的钱做广告,不如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交能力―――借力打力觅捷径

以往人们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人脉圈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在当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创业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合作能力―――趋时避害形成合力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季琦告诉青年创业者,“携程网”的成功,除了抓住当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是关键。创新精神―――创业成功的维生素

金利来领带的创始人曾宪梓说:“做生意要靠创意而不是靠本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魄力―――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创业界,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探求欲;必须敢于冒险,即使没有十足把握,也应果断地尝试。敏锐眼光―――识时务者终为俊杰

创业要具备的条件 想要创业,缺什么都不行,我想起北方的一个笑话,一个人自己嘟嘟喃喃说:“就是没有纸,要是有根火柴,借点烟土也要吸二口”。像这样笑话中的人一样,什么都没有的人如何可以创业?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但是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每年新创办企业中,至少有50%在半年之内倒闭,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就我个人的研究与理解,我总结了如下内容,或许对更多的朋友们创业是一种较好的借鉴。

三、创业要有足够的资源。

很多人在初次创业的时候,都是资源十分欠缺的。资源不足,使企业创业成功的概率降低,但要有完全充分的资源也是不可能的。在资源具备上,一般来说,要符合两种条件:一是要有进入一个行业的起码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具备差异性资源。如果任何条件均不具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创业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业务资源:赚钱的模式是什么;

客户资源:谁来购买;

技术资源:凭什么赢取客户的信赖?

经营管理资源:经营能力如何;

财务资源:是否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行业经验资源:对该行业资讯与常识的积累;

行业准入条件:某些行业受到一些政策保护与限制,需要进入资格条件;

人力资源条件:是否有合适的专业人才。

以上资源创业者也不需要100%的具备,但至少应具备其中一些重要条件,其他条件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获取。创业者如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其他资源欠缺也可以弥补;如果有足够的客户资源,其他资源的欠缺也容易改变。

创业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三先有业务,再创业

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

老板给你付了。

很多人创业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希望赚多点钱,过上较好的生活。因此,在创业之初,是无所谓事业的,创业选择极具盲目性,为创业而创业,在刚开始创之前,进入什么行业,以什么为盈利模式,都是一片茫然。很多创业者,先将公司注册好了,再考虑业务范畴。

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假如,选择了某一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的资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虑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也就用不着自己创业时间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赢利模式都有了,再创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四、经营能力最重要

经营赚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非常出色的经营能力,自然会找到投资者,很多投资家天天都在找好项目投资。

在创业初期,创业者个人的能力非常重要,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创业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创业者的个人能力中业务能力,开发客户能力,综合应变能力十分重要。创业者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业务经理,能够拿到订单什么都好办了。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是做业务出身。有了客户,有了订单,自然的事情都变得容易了。

对于有志创业者而言,不断打造好自己的经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学做业务开始,是一个好办法,当能力有了,创业机会自然很多,特别是今天,进入靠能力赚钱的时代,经营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创业是一个梦想,他需要几个必要的条件。

1、充分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财力。创业者要具备充分的经验、学历、流动资金、时间、精神和毅力;

2、可行的概念生意概念,不怕旧,最重要的可行,有长久性、可以继续开发、扩展;

3、适当的基本技能,不是行业中的一般技能,而是通常性的企业管理技能;

4、有关行业的知识,不能只陶醉于自己的理想;

5、才智,创业者不一定要有高智商,但要能够善于把握时机去作出明确的决定;

6、网络和关系,创业者许亚爱有人帮助和支持,不断扩大朋友网络和打好人际关系会带来不少方便;

上一篇:小雨哗啦啦的作文素材下一篇: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