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小学生诗歌(共10篇)
关键词:《春风化雨》,互文性理论,诗歌,戏剧
电影《春风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又译名《死亡诗社》) 改编自美国作家科琳宝姆的同名小说, 由彼得·威尔执导。故事发生在美国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望的贵族精英中学, 这里纪律制度严明, 管理死板, 学校氛围压抑, 学生必须拼命学习, 以便能考入常青藤等名校, 将来从事家长规划好的生涯职业。新来的英文教师基廷先生给学校注入一股新风, 他给学生讲授诗歌经典, 其不拘一格的启发式创新教学, 使得学生沉睡休眠的心灵逐渐开始觉醒, 并突破反抗各种束缚自我的因素力量, 故事结局虽然发生悲剧, 却出现了学生成长顿悟的光芒和变革的曙光。自1989 年首映以来, 《春风化雨》一直受到文学界、影视界乃至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评论不断, 视角各异, 但对于影片中大量嵌入的诗歌和戏剧文本目前还鲜有人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将借助互文性理论, 详细分析这些诗歌和戏剧的引用对于电影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刻画以及主题的深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1 互文性理论与技巧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一词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原指纺织时线与线的交织混合, 后演变为文本之间互相指涉、映射。法国文学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 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索莱尔斯认为“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文本, 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2], 意即“每个文本的诞生中, 构成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 只不过在形成差异中突显了自己的价值”[3]。因此, 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 总是要被其后的文本所利用和征引, 以求与“元文本”形成互文关系, 从而利用“元文本”的意义及其表达方式来抒写后代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元文本作为目的文本中的镶嵌品, 不仅共同构成了目的文本, 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更利用其中心主旨突显出目的文本的美好绝妙。简言之, 互文就是将文本作为一种工具进行再加工, 以原文相似或不同的含义用于某些情境中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
互文性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实践运作主要表现为引用、典故、抄袭以及暗示, 其中引用最为常用。从其分类来看, 主要为肯定的互文关系和否定的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技巧在影视作品中普遍应用, 目的是借用其他文本丰富影片内涵, 深化影片主题。电影《春风化雨》中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互文关系, 通过位移、修正等手段将许多经典诗歌以及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等引入, 共同丰富并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实现了主题、文本与电影三者的有机结合。
2 电影中诗歌的互文引用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附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表达感情的文学体裁。《庄子·天下篇》指出“诗以道志”,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指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可见诗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影片中, 基廷老师深谙诗的本质, 他说:“我们读诗写诗, 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 而人类充满了热情……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他带领学生读诗、品诗、写诗, 所选诗歌经典隽永, 寓意深刻, 对于电影的主题深化以及人物形象的丰富都具有强化作用。
“船长, 我的船长” (Captain! My Captain) 是19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为纪念在美国内战中牺牲的林肯总统所作, 他把林肯比作带领美国这艘大船走出艰难困境船长, 歌颂其为解放黑奴及国家统一事业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表达了爱戴和敬仰之情。在电影《春风化雨》中, 基廷老师讲授先哲诗歌, 引导学生大胆以全新视角看世界, 用诗歌解放了备受束缚的灵魂, 激活了一个个或沉睡或迷惘的年轻的心灵。他让学生称呼自己为“船长”, 表明愿意与学生为友、愿意在精神上引导他们, 承担“在现实与浪漫的冲突中引导学生进行心灵解放的任务”[4]。“船长”不仅是基廷老师的称呼, 更呼应了他作为引领学生走出压抑困境人生船长的形象, 所散发的光辉使影片在抑郁低沉的结局中充满希望:学生们最后毅然违抗教务长之命, 大胆坚毅地支持基廷老师, 这不仅是其心灵觉醒的象征, 也显现了基廷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巨大引领和改变力量。
“致少女, 珍惜时光” (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 是17世纪英国诗人罗伯特·赫里克的抒情佳作, 意在劝诫人们珍惜时光, 活出精彩, 其内涵与中国古诗《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相契合。首次上课, 基廷老师让学生到教室走廊大厅里瞻仰优秀校友照片, 大声朗读诗行“及时采撷你的花朵/ 时光一去不回/ 今天灿烂微笑的花朵/ 明天就会凋谢枯萎”, 引出珍惜时光 (carpe diem) 的主题。“我们都是凡人, 总有一天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 如各位所见到的, 这些优秀男孩现在都化为尘土了……珍惜时光吧, 孩子们, 让你的生命不同凡响!”学生们满脸惊悚与质疑, 却有所顿悟, 开始认识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开始把“惜时” (seize the day) 当成人生的座右铭:托德中一遍遍在日记本上书写“seize the day”, 思索其中的生活真谛;诺克斯以此为动力, 鼓起勇气约会自己心仪的女生, 甚至当着众多同学之面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诚与爱慕;尼尔以此为动力, 坚持参加自己喜爱的剧团表演, 并敢于以死反抗专横的父亲。可以说, 这首诗开启了学生追求自由、追求梦想、放飞心灵的浪漫之旅, 学生们开始为自我和精彩而活、开始从被动盲从到积极主动的变化也反衬出这首诗的内涵和力量。
“未选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 是20 世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哲理诗, 以树林中岔路口的选择揭示了人生道路的选择, 鼓励人们倾听内心声音选择人生路, 并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阅读此诗时, 基廷老师别出心裁地带学生来到教学楼中间的庭院漫步, 要学生“以最舒服的姿态”畅行, 迈与众不同的步子、走与众不同的路, 甚至还可以保持静止不动, “行使不走路的权利”, “你们的信念独一无二, 尽管别人觉得怪诞奇特, 庸俗的大众可能会吐槽”。此后学生们将基廷老师的教诲烙印于心:查理在校报上公开发表文章, 要求学校接收女生, 活跃学校氛围, 并且他敢做敢当, 宁愿被学校开除。尼尔违背父亲规划的医学道路, 决心要坚持自己的戏剧梦, “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我要付诸行动, 不论我父亲是否同意、是否高兴”, 面对父亲的强势压制和干涉, 他最后平静地选择死亡, 走了一条悲壮激昂的道路。在电影中, 诗歌“未选之路”如启明星般指引学生们前进的方向, 使得电影情节跌宕起伏, 也带来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性特征根本变化, 彰显了影片主题。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美国诗人梭罗曾抛弃尘世浮华, 长期简朴生活于宁静原始的瓦尔登湖畔, 他的名作《瓦尔登湖》劝诫人们汲取生命精华, 活出朴实的真我。受基廷老师的影响, 学生们对诗歌充满热爱, 由于学校的严格管制, 他们只能秘密成立诗社、秘密聚会阅读诗歌, 备受压抑的灵魂得到短暂的休憩和自由放飞, 以上选段是学生们诗社聚会的开篇语, 也象征着学生们内心对自由的神往。“来吧, 我的朋友/寻找一个新世界, 为时不晚/我决心已定, 要驶过夕阳尽头/尽管不再有昔日的伟力震天撼地/我们仍有着同样的英雄心/时间和命运使它衰老/但坚强意志仍在/让我们去奋斗、去探索、去发现/永不屈服!”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名篇《尤利西斯》借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之口, 呼吁世人纵使前路艰辛也要奋斗探索、永不屈服, 也成为尼尔勇敢反抗父亲强迫自己去西点军校、坚定地选择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信念支柱。电影最后, 慢镜头艺术化延时处理的自杀枪响悲怆而果敢, 振聋发聩地谴责了专制的父母和扼杀孩子天性与热情的教育体制, 震撼而强有力量, 诗歌引用在电影中对于情节的设置推动、对于人物的刻画的作用在此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3 电影中戏剧的互文引用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 剧中赫米娅为了追求爱情、反对世俗包办婚姻, 大胆与情人拉山德私奔至郊外森林, 而其追求者狄米特律斯和爱恋狄米特律斯的海伦娜也跟去了森林, 此时一群匠人为庆祝公爵即将举行的婚礼正在林中排练《最可悲的戏剧》, 精灵帕克受仙王之命取来神奇魔汁, 这种魔汁若滴在睡者眼皮上, 他就会深爱醒来看到的第一个生物。由于帕克的失误, 仙后爱上变成驴的工匠, 拉山德移情于海阿伦娜, 狄米特律斯也对海伦娜“旧情复燃”, 赫米娅苦恼万分, 两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孩一个惊喜至极、一个悲伤至极, 一滴魔汁引发了一场森林闹剧。最后, 仙王及时解除魔力, 情人终成眷属、仙人和好如初, 仙界、人间复归太平。《最可悲的戏剧》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 莎翁将其情人殉难的情节嵌套在自己大团圆结局的戏剧中, 无疑形成鲜明对比, 凸显有情人只要坚定执着、努力追求就一定能终成眷属的主题, 而其中“工匠们的滑稽表演给人以极不真实之感”[5], 更加增添了莎翁喜剧的浪漫抒情的氛围。
显然, 电影《春风化雨》和莎士比亚一样, 对“戏中戏”的手法进行了巧妙运用, 而这对情节的推动、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影《春风化雨》中, 尼尔深深地爱上戏剧表演, 深知父亲一定不会同意, 他大胆冒充父亲签字, 取得学校同意和批假, 如愿以偿地参加了校际学生剧团的《仲夏夜之梦》演出, 表演极其精彩成功, 却导致父亲强制其转学去西点军校接受更加严格压抑的管理, 而这才导致尼尔的最后自杀反抗。现代电影《春风化雨》的悲剧、文艺复兴时期《仲夏夜之梦》大团圆喜剧以及古代《最可悲的戏剧》的悲剧, 三重戏层层嵌套, 相互映衬, 形成一种巧妙的互文表达, 增加了电影悲剧的震撼力量。尼尔与戏剧中的情侣一样, 受着传统的束缚与阻挠, 都被强行安排了人生道路, 却都勇敢追求自由与梦想, 甚至不惜用生命捍卫这种权利。不同的是, 赫米娅和拉山德成功了, 而尼尔最后却以死亡结局, 电影和莎翁的戏剧形成否定性的互文关系, 强化了电影的批判力度。帕克是仙王底下一个快乐的精灵, 是魔汁的控制者, 他将魔汁滴到谁的眼皮上, 就将彻底改变这个人的爱情, 他是森林狂欢的幕后操纵者, 是情侣爱情的决定者, 他是自由的。而尼尔却完全相反, 他没有自由, 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决定权, 出演帕克这个角色, 激发了尼尔内心的激情唤醒了他的梦想, 他用心表演《仲夏夜之梦》, 用生命诠释了自由与梦想的重要性, 尼尔出演帕克这一角色, 丰富了尼尔这一人物形象内涵意义, 加深了观众对电影主题的进一步理解。
4 结语
在电影《春风化雨》中, 诗歌戏剧唤醒了学生内心和激情, 引导他们思索人生, 珍惜时光, 活出真我, 坚持梦想。这些诗歌戏剧文本的引入不仅充实推动了电影的情节, 饱满丰富了人物形象, 强化拓展了电影主题, 同时也提升了影片的文学性, 在无形中抓住观众的视觉、听觉以及心理感觉, 实现了诗歌、戏剧与电影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 译.天津:天津出版社, 2003.
[2]祖利军.《红楼梦》中俗谚互文性翻译的哲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4.
[3]魏家骏.互文性和文学增值现象[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5.
[4]曾繁健.电影《死亡诗社》中的诗学特征与功能分析[J].文艺争鸣.当代视野, 2013, 4.
关键词:德育案例;呈现形式;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23-2
笔者有一次在期中考试中遇到这样一件事:试卷的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大体是讲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低头族”,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迅速蔓延。学生交上来的习作大多是泛泛而谈,基本上是谈自己身边也存在类似的例子,手机的过度使用有什么样的危害,再表表决心什么的。说了许多漂亮的话,可回头再看看他们呢?整天还是只能看到他们“低头”的身影,其实就在上个月他们刚刚学习过《网瘾伤害事故与防范应对措施》这一专题视频。这一现象不禁让笔者想到,在实施德育数字化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大量的德育案例,如何能让这些德育案例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些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哪些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想法和实际工作中的思考,简要谈谈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设想。
首先,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之前,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做有心人,积极了解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思潮对我们的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的学生处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到外来复杂因素的影响,在案例设计过程中不能想当然地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容器”,而是要了解这个“容器”里面有什么,这就决定了我们要转变原有的居高临下说教灌输的理念,不断更新原有的德育观念和做法,和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设计出帮学生能够解决疑惑的案例来。
其次,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平时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育案例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设计出来的德育案例就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乐于去探究,从而才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设计出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媒体传播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文字语音聊天发展到现在的集视频语音为一体,各种信息高速传播,各种各样的视频秀、真人秀也是层出不穷,信息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的由单向接收向双向互动发展。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前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事物——游戏,现在却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每年的产值达到了惊人的数量。稍作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媒体传播应用的主体正是我们教育的主体:90后甚至是00后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设计德育案例呈现的形式上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要素,开发出适合学生口味的但又蕴含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德育案例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大胆设想,我们在开发德育案例资源的时候,除了一些运用比较成熟的、效果比较好的德育案例形式外,我们是否可以开发一些能既能进行师生互动,又能实现个人展示的平台来,能否整合单一的教育主题,开发出一套角色扮演,完成相应任务,得到相应奖励的游戏来,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培养起习惯与自觉来。如果这样的话,我想远比现在通用的先简单讲解后场景模拟的一些传播形式要有效得多。我们之所以要在德育案例呈现的形式上花大力气是因为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案例来,才能保持社会主体的德育鲜明特色,才能让全面提升全民素质不再停留在口头上、报纸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形式,丰富内涵,这样才能够吸引到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引向正确的道路上来。
再次,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德育工作其根本主旨就是要培养起大写的“人”,而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社会公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其中属于德育范畴的部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而如何来检验德育效果,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现成的做法。回到对每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德育工作只可能是在学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帮一把、扶一下,但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效果,往往就很难用量表数据来衡量了。学校里现在开展的一些德育工作看上去很热闹,学生讲起感想收获来也是滔滔不绝,但实际上往往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给出你想要的答案,这些德育工作并没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们在进行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如何来检验阶段性德育工作的效果,值得我们好好深思。而这绝对不是填几张问卷调查就能够解决的。因此,我们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还必须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强调“知行合一”,实际上就在要人能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用学到的知识理论特别是品德方面的修养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一种高度的自觉和统一。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基本生存技能的习得,我们针对其特点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的考查机制:对于行为习惯养成部分可以采用线上问答和线下跟踪的方式来进行考查,线上问答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已经认识和掌握了正确的行为生活习惯,线下跟踪主要是考查学生时候能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跟踪、反馈性的量表,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真实地记录学生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基本技能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模拟和线下实践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不断丰富平台上的内容,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摸索出与数字化平台相适应的一套评价体制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调整完善,切实能够体现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历程。
最后,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整体的提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人们对职校学校及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未能真正改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德育活动的效果也必定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案例设计环节中对于同一德育主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特别是在检验德育实践效果时不求全责备,要注意到不同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和变化,让学生慢慢成长、不断成长。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对于德育数字化中德育案例的设计时的几点粗浅的见解和思考,出发点就是要让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把德育内容从嘴上、表面上转化成过脑走心的教育,培养起学生由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向我要怎么说、怎么做转变,让学生以一种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来接受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勤坚.聚焦生活中的真实德育——学校数字化德育创新的个案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0).
[2]杜尚荣.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策略研究[J].教学探索,2016(02).
[3]李艳.数字化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04).
一、设计构思:
1.教材简解: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春天对于幼儿来说,比较熟悉,一提到春天,就会想到一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小草醒了、树叶绿了、麦苗高了、花儿开了、冰融化了......春天悄悄的来了。在田野里、在草地上、在花园中、在小河边,总洋溢着人们幸福快乐的笑脸,是春风带来了这一切。因此我选用了《春风》这首诗歌,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来到的诗歌,诗歌内容浅显易懂,却又不失童趣,诗句优美工整,朗朗上口。
2. 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难点:根据诗歌内容,尝试仿照句式创编诗歌。
3.设计理念:
幼儿园语言教育为幼儿提供促进他们语言和其他方面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来载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诗歌也是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一块,通过学习诗歌,感受诗歌语句的优美,体验诗歌的意境美,模仿句式大胆想象创编诗歌。从中所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如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对通过词句变化造成优美动听效果的敏感性;对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等等。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相当重要,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活动流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完整欣赏诗歌《春风》,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三)再次倾听配乐诗歌《春风》,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四)大胆想象,尝试仿照句式创编诗歌内容。
(五)寻找春天结束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2.根据诗歌内容,尝试仿照句式改编诗歌。
3.体验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生机盎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音乐《春天在哪里》;小草、树林、田野、花园、小河等相关图片;配乐诗《春风》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带领幼儿边跳边唱进入活动室。
(本环节自评:教师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活动,引出活动课题,在唱唱跳跳的氛围中展开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完整欣赏诗歌《春风》,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啦?你从哪里感觉到现在是春天了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师: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在诗歌里找找春天有没有来了!
2.完整欣赏诗歌《春风》,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①是谁把春天带来了呢?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幼:春风春风,脚步轻轻)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春风最先走近了谁?(小草)春风走进了小草,小草怎么样啊?(小草醒了)春风是怎么让小草醒的啊?(轻轻一亲)
②春风还走进了哪里?(树林、田野、花园、河边)
③春风来到这些地方后有什么变化?
④春风是怎样让他们发生变化的?(理解动词:吹、挥、唱、摸)让幼儿一起模仿一下这及个动作。展开阅读全文
⑤春风最后来到了哪里?(幼儿园)小朋友怎么样?
3.引导幼儿分别把每一句诗歌说一说。
4.鼓励幼儿看着图片轻声跟着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5.教师拿掉几张图片,让幼儿尝试再次朗诵诗歌。
师:如果没有这几张图片,你还会朗诵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本环节自评: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环节,完整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然后教师的有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并借助图片让幼儿更容易记忆歌词,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再次倾听配乐诗歌《春风》,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1.师:你们觉得这首诗歌里的句子好听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提醒幼儿讲完整,并简单说明理由。
(本环节自评:在本环节中教师播放配乐诗歌《春风》,并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诗歌中语言的优美。)
(四)大胆想象,尝试仿照句式创编诗歌内容。
1.引导幼儿发现诗歌的句式特点,“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xx,轻轻一x,xxx了”
2.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创编诗歌内容。
3.请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本环节自评:本环节为活动的难点环节,引导幼儿发现诗歌的句式特点,按照句式创编诗歌,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
五、结束部分。
师: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本环节自评:结束活动,继续为幼儿营造愉快舒适的环境,提高幼儿下次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复习诗歌《春风》。)
四、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寻找春天的足迹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导入活动,引出活动课题,让活动一开始就如春天充满生机一般,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入场。
整个活动教师一直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愉快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表现都十分积极,参与度很高,师生互动良好。针对活动的重难点,教师采取的方法手段也很机智,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然后逐渐减少拿掉几张图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充分理解和会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句式尝试仿编诗歌,给了幼儿挑战自我的机会,孩子们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但孩子们的能力水平差异比较大,有些孩子在这里出现了困难,但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学习朗诵同伴们仿编的诗歌,促进自身的提高。
还有半壁郊野青青,半壁江山微红
是我的!我的一支在春天微微颤栗的笔
我的,我的一朵朵青梅、迎春、丁香的叹息
陌上花鸟泼墨写意
山间清波银鳞泛起
烟雨铺开一匹素绢
东风饱蘸清露轻轻落笔
听摩诘,伯玉吟兰把风
终南山上看云起
看青莲碧溪垂钓,关山苍茫
子美春望长安,丽人绣罗春衣
2
染一指梅色,润一笔桃花
蘸一盅杏花烟雨
与东风一起描摹一堤
春柳与春芽
燕子衔来新茶
喜鹊啄醒朝霞
我铺一帛云宣
让春风执笔
春雨作跋
春花落款
画一幅不一样的.春天
画上我的海棠与水仙
画上我的春芹与冬兰
画上我手指的冰凉与料峭春寒
画上我兰斋的寂静与心中的呼唤
3
以风为琴
以花为瑟
以烟为诗
以火为歌
琴瑟悠悠,调弄烟火
釆摘诗经里的野菜烹香煮绿
裁下唐风宋雨里的花朵,
斜插净瓶,香薰光阴,
再扔几片于清水中,与普洱毛尖一起
泡制一壶澄澈清芬的春天
去郊外看柳枝用古朴青绿的篆体
写给桃花的情诗
看溪边月白裙的浣纱女
与吟诗的青青子衿不期而遇
看千年前的诗人
与今生的桃花相逢
我的春天
还在一枝桅子花里呼吸
用绣着牡丹的锦囊与素帕
收了一万朵春风
让它静静浩荡在
我挂满云朵和星星的天空
浩荡在
你宛若天边静谧的蓝
红尘多时愁惨淡
伤神过度泪涟涟
往事已成烟
今夕何时入眠
你低首微笑回避不见
含羞待放花儿一般把脸掩
我直走来到你的身边
怦然跳动的信念
今个儿试图把你心思望穿
谁知一路走来
距离半尺间
我的思绪
你的万千
左顾右盼双眼凝练
言语之间
怕是相见恨晚
只恨春风不解我情难
旧日红妆今日黯
你泪光一闪闪
我心思踌躇不敢前
只恨春风不解我情难
容颜已去不复还
世间情结弹指间
你笑语一点点
爱到深处为你彻夜不能眠
只恨春风不解我情难
欲将时间钟摆就此打断
剩下永恒定格在心间
你发丝已斑斑
我坟茔谁与独旦
但愿,时时把你念
关键词:阅读教学 潜移默化 阅读方法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2)01(c)-0175-01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小学階段必须加强阅读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多探讨教学经验,努力进行教学改革,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1 革新观念,注重创新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我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满堂灌”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但是,实践告诉我,这种一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知识学生以学习为苦,学习非常被动。由此我认识到,革新观念,注重创新,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达到科学有效教学,我从日常教学出发,从导语设计到教学过程,都下功夫创新,很好的抓住了学生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就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这些情景你们想了解吗?”听了这些话,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导语虽然简单,却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并联系了课文内容,把学生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 读经典文 品语言美
小学阶段所选课文中,有较大一部分都是经典的美文,对这部分文章的合理使用、深入挖掘,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博大精深,表情达意准确、细腻。可以讲所选课文都体现了这些特点,通过读这些经典文章,一定会让学生获得好的语言训练,得到美的熏陶。
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就是这种文章的代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上时间加强阅读,从中让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上课伊始,我使用多媒体,先配乐让学生看相关画面。
当学生们伴着音乐看到燕子在春风中上下翻飞,欢快鸣叫时,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这个时候,我并没让他们马上就读,而是又放了一遍经典朗读。到这时,学生的阅读期待就很强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节奏美,是对学生审美的一种很好的训练,并且得到了美的熏陶!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味道,增强对美的享受。
3 解读课文,领悟审美
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本上,经典美文数不胜数,利用好这些文章,认真给学生解读,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从中让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得到美的熏陶!
审美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具体是指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成熟,人格上趋向完美。但是,教师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高金岭老师认为“学生审美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联想力等心理活动;一是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能力。”这就为我们的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美,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善于总结,注重落实
语文讲解中,必须注重引导,课后,主抓落实,才能巩固教学成果,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日常抓紧管理,落实好每一个环节!抓好“读、写”结合,是语文课特殊的使命,是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桂花雨》一课,以“桂花雨”为题目,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解读时就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美,感受写文章定题目应该要凝练精美,好的题目会有画龙点睛之妙。再如,《祖父的园子》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是一种寄情于物的表达方法,课文没有一个字说明自己的心情自山自在,作者把这种感情寄托于物,倭瓜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玉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黄瓜想怎么样就怎样,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解读一篇课文时,除了把眼光投在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L之外,还要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布局谋篇。如清晰的篇章结构、精彩的开头、韵味悠长的结尾、鲜叫的叙事顺序等。《风筝》叙述层次消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找骆驼》按照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叙述,条理分明。《科利亚的木匣》文章结尾“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语句内涵深刻。《中彩那天》采用了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
解冻的春天
春雨,晶莹剔透的泪
我记得是和返春后的雪一齐来的
顺着骤降的温度
将冰封的季节
滴出,一个缺口
音符,在黄土地的一方
激情跳荡
月牙的小船里,载满一舱温柔
在波光潋滟里
荡悠悠
荡悠悠
天亮就飞吧
灯光透过窗的`眼
望着户外的黑
黎明利用眼睛似的窗
驱赶着屋内的暗
天亮了,醒醒吧
那沉睡中的梦
路走到冬雪夏蝉的分岔
攥紧黑夜的微弱
天亮了,醒醒吧
那麻木已久的魂灵
回忆飘落心底成滚烫的泪
天亮了,走吧
天要亮了,别停下
天即将亮了,飞啊
桃花十里
收买一缕春风
行囊中
你把我丢到这个诗意的春风里
生命的唯一是鲜活的气息
可是花开后叶的诱因
我不知该如何枕着入梦
朦胧中的醉意
已觉身陷桃花汪洋里
满地银白
捧起内心的花尖
勾勒起抒情的韵脚
已收敛不及
那炽热的诗心
春风十里,不如你
溢满好奇
乡愁
小的时候
没有故乡的概念
远方是神话
长大后
故乡是天涯
我在乡路上来来往往
的机会很少,不是因为我没有驾驶证
理想带我去远方
我把岁月赋予的成熟带回故土
有故乡的地方
总有一缕炊烟
在持久地召唤
有我的地方
总有一声吉他和弦
在催促着出发
我在乡路上来来往往
的目的不明确,不是因为我不善言辞
告别之后,是思念
离开之后,是牵挂
故乡是根
总有乡愁在一层层发芽
远方是树
总有希望在一朵朵开花
我们嫁接了无数次秋风与春光
风雨共山川演绎着燃烧的岁月
江河行大地活化出火红的梦想
邓小平理论描绘着春天的故事
三个代表寄托人民共同的愿望
八荣八耻促进文明做人的风尚
和谐发展张扬与时俱进的能量
高
昂头颅是共产党永恒的姿势
温暖人间是共和国不变的衷肠
安定的国家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强盛的祖国岿然屹立笑傲东方
不会忘记怎样从积弱走向富强
不会忘记怎样从封闭走向开放
虔诚的祝愿活在生存的呼唤中
纯洁的灵性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走过雷区走过泥泞也走过艰难
走向和谐走向文明走向新吉祥
敢于拼争勇于奋进更善于思索
收获理想收获信念也收获希望
凝重浑厚的历史经五千年冶炼
一块晶片透视出一个民族模样
灾难重重的岁月历一百年锻造
一缕烈焰蒸腾出一个社会能量
三峡圆梦想江山如画诗意酣畅
神舟九天游锦绣大地神采飞扬
时代的强音中您是最美的乐章
前进的风雨里您的步履最铿锵
奥运会成功举办圆了百年梦想
志愿者的微笑改变了国人形象
百块金牌灿灿给十月增添辉煌
红旗颂炽热了华夏儿女的胸膛
神七遨游太空国旗在宇宙飘扬
上九天揽月与嫦娥在银河徜徉
科技的大潮漫卷着复苏的城乡
人类的进步日新月异势不可挡
南方大风雪压不垮民族真精神
北方大地震震不断中华铁脊梁
炎黄子孙手挽手铸就铁壁铜墙
华夏儿女心连心志在除难兴邦
我们常常听风讲述雨打的悲苦
我们常常听火描绘血染的篇章
小岗特立姿势走出特色的道路
南街和谐信念酿造和谐的琼浆
你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彩的服饰
你有六千年岁月的城市和村庄
心灵与我们相依处处旌旗飘飘
血脉与我们相伴处处神采昂扬
三十年崛起了座座繁荣的城市
裹着雷电挟着风雨放飞着理想
三十年兴旺了个个和睦的家庭
编织着梦想实现着美丽的芳香
三十年播种了片片沃野的希望
三十年繁茂了道道巍峨的山川
浓绿的松柏染绿了改革的道路
血红的心旌指向着光明的远方
空间的精灵在拼搏中傲霜进取
时间的花朵在奋斗中迎风怒放
都在诉说科技兴国成果的辉煌
都在传唱和谐社会诱人的芳香
我们用一颗颗晶莹的汗珠拓展
我们用一首首奋进的劲歌开放
一腔热血作你曲折前行的祭奠
忠心赤胆作你中兴腾飞的翅膀
奥运会领奖台上迎接世界微笑
安理会发言席上连接和平桥梁
两弹一星发射出大中华的尊严
载人航天收回了共和国的声望
星河灿烂你让千年高峡出平湖
魂铸万代你让绿色天路连青藏
开发大西部开发共产党的胸怀
建设新农村建设共和国的吉祥
黑龙江的清流让民族千载清新
武夷山的茶韵让祖国万里溢香
京九铁路南北贯通天堑变通途
高峡平湖惊诧神女神女当无恙
港澳归的热泪浸润每一份衷肠
办奥运的欢欣滋润每一双目光
满怀豪情一团烈焰在心中燃烧
展望未来一股豪情在胸中激荡
用和平的目光注视着新的目标
用铿锵的步伐开拓着新的疆场
你愉悦了千万百姓的岁月丰富
你营养了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康
蓝天下泰山昆仑的雄姿惊世人
浪花里长江黄河的思绪在飞扬
辽阔土地上茁壮着发展的音符
希望田野上长满了丰收的乐章
一举一动关联着我心灵的世界
一笑一颦修整着你紊乱的河床
鼓动着国计与民生的潺潺动脉
挺拔着生命与生活的绿色希望
一言一语牵动着共和国的魂灵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来了。
初春的一个下午,风和日丽,太阳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我们姐弟六人带着“七号”金毛犬来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村子的西边,出门就是一个大苗圃,这个季节的苗圃白天是没有人看管的,人们可以随意的进出。乍暖还寒的初春,苗圃里依然一片碧绿,里面种满了奇花异草,还有从外面移植过来的高大名贵树木。一阵微风吹过,吹来了一阵沁人的芬芳,循着这清香,我们来到了几株粗壮的的大树跟前,这就是傲然挺立的梅花树,迎着严寒依旧绽放的满树黄色小花更像是在向冬天挑战。
苗圃的西边是一大片果园,果园路种植着桃树,梨树,葡萄树,苹果树。。。。。。还不到开花的.季节,但随风颤动的枝头已经结出了鼓鼓的芽孢。我想过不了多久,黄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红色的小花就会竞相开放,把果园打扮得花枝招展,五颜六色,树上也会结满青色的果实。咦,远处葡萄园的防护丝网上怎么有一只大鸟一直在扑愣愣地挣扎呢?我和哥哥跑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黑喜鹊被丝网缠住了脚丫。也许是黑喜鹊饿极了,想到果园找点吃的,没想到却成了自投罗网。老师讲过,黑喜鹊也是益鸟,专吃害虫,我们就想把黑喜鹊救下来。于是我们慢慢靠近黑色大鸟,一个人抓紧大鸟的脚爪,一个人费力地撕扯着防鸟丝网,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黑喜鹊的脚爪从丝网里解开。再见,黑喜鹊,天空才是你的家,嗖的一声,黑喜鹊就飞了出去,停靠在了不远处的大树上,还回头向我们观望呢,仿佛是在感谢我们的解救之恩。
最美的就是果园南边一望无际的麦田了,绿油油一片,生机勃勃,简直就是一个大草原。撒开欢儿的“七号”带着我们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着,追逐着,打闹着。。。。。。这一刻,仿佛麦田就是我们的全世界,这个世界也充满着希望和快乐。
还记得昨晚的雷吗?但是我在意的并不是它,而是在耳边“呼呼”作响的风声。夜晚,我被一声"轰隆”震醒,便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迷糊地起床趴在窗户上,雷像只受惊的狮子为其衬托的是正狂放的风,它吹得树枝乱颤,吹得小草东倒西歪,吹得小花也折了腰,它猛烈地横扫着万物,它怒吼着发出令人恐惧的笑声,它从我的身边极速掠过,它把我的脸吹得通红,让我不得不关上窗户,去睡我的美容觉去,去想我的心思,可是我又不想,就让我就在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画面中停留。
雨过天晴,狂妄的风儿竟温柔地衬着春意。
风,又来了,它踏着俏皮的舞姿走来,可爱的为清洁阿姨打扫,但却只不过把人家的的功劳给吹跑,它也常常对柳树组姐说:“姐姐,来我为你梳头。”“好,记住不要淘气”柳树挺直着腰说。风却吐吐舌,只有柳树站在原地,空中飘着那缕缕长发,风静静地在空中游荡,时不时吹起了别的塑料袋,还不认账撒腿就跑。凉凉的,是它从我手边拂过,那是一次奇妙的亲密接触,还是一次打招呼呢?它是一只调皮的小精灵,闻花香、荡树枝、捉迷藏,无不是它的喜好,我想在这风儿逐、鸟儿啼、花飘香的世界里沉浸,一直享受风儿的调皮可爱。
我想,这样的风像极了上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有巨大的能量,英勇地与病毒斗争,回到家,他们又是多么调皮可爱。
春天来了,每个人都心生祝福,当暖阳撒下第一线时,我们都笑了,我们等待着“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