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发言稿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分享发言稿(精选11篇)

读书分享发言稿 篇1

我从小就爱读书,小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一些书,让我来读,我每天都要读书,从不落下一天。

有一些书是从小陪伴我长大的:《十万个为什么》、《淘气包马小跳》、《小故事大启发》……很多书。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小故事大启发》,它用一个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很多大道理。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只要有不知道的,就可以问它,它会告诉你答案,让你满意的。这正是一本神奇的书。

书是我成长的伙伴,它可以教我许多的知识,许多的道理。它也可以丰富我的课余生活,让我探寻世界的奥秘。读书丰富自我,读书伴我成长!

读书分享发言稿 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的乐趣》。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书可以让我们无知的领域不断缩小,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丰富起来,成熟起来。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读书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茫茫宇宙的无限神奇,埃及金字塔的灿烂和瑰丽文化,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和震撼,海洋世界的浩瀚和富饶,而不必亲临其境;读书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与人类历史上一些先贤伟人进行无声的交流和探讨,而不必回到过

去,回到从前。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分清美丑,识别善恶,明辨是非,让我们渐渐地高尚起来,纯洁起来。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啊,读一本好书使我们可以从圣贤和智者的叮咛中顿悟人生的真谛,从伟人的人生记录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从科学家奋斗的文字里体会攀登的艰辛和执着,从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与命运抗争和搏击的无穷力量以及坚强意志。

我也曾切身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受家庭的熏染,我从小就爱读书,因为父亲和母亲都是书迷,一天到晚都在看书写作。而且我家的书比较多,父母亲单位图书馆更有数不清的好书,只要我想读都能读得到。虽然我还不太明白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实意蕴,也还没达到“三更有梦疏作伴”和“为书消得人憔悴”的程度,但现在读书的的确确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一直手不释卷的读着,完全沉浸在知识编织的美丽世界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至理名言曾激励着无数学子发奋读书。书中有许多乐趣,我们读着也感到快乐。同学们,为了我们的进步和成长,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进步和繁荣,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读书分享发言稿 3 读书,永远不晚

我们都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我们在抱怨自己没有打好读书基础,缺少知识积累的时候,我们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趁热打铁。面对问题,我们除了翻阅库存还要学会趁热打铁。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只有当我们在行动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目的的去做某件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分享发言稿 篇2

2008年,时任记者的孙春龙赴缅甸采访时,发现在缅北有很多在二战结束之后滞留于此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因为历史的原因一直未能回家,遂发起老兵回家公益活动。2011年,孙春龙辞去公职,发起成立专注于服务老兵的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五年来,基金会募集资金逾亿元,帮助50多位滯留缅甸、泰国、越南以及台湾、云南等地的抗战老兵,与失散长达七十年的亲人团聚,以及寻找核实生活在大陆的近万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为近半生活较为贫困的抗战老兵,提供了相应的关怀服务。此外,还在缅甸寻找到300多具阵亡于此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

《没有回家的士兵》一书,记述了这些老兵回家背后的故事,老兵回家的背后,是一段历史的回家,更是人性的回家。在民间的推动下,这段历史日益走上前台,并最终在成为国家行为,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时,包括原国民党抗战老兵,都获得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这份珍贵的国家荣誉。

在分享会现场,孙春龙向读者们讲述了他和他的团队寻找老兵、救助老兵以及让老兵回家的故事,很多人为故事里老兵们的遭遇流下泪水,也对孙春龙生动的演讲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金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解放军东海舰队服役的吴一坚,华商传媒集团总裁王朝阳,腾讯大秦网总裁贺柯,以及抗战老兵代表、抗战将士后人等嘉宾也受邀参加了分享会。(杨旭民)

读书分享发言稿 篇3

享会发言材料

有位专家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教育的乡愁是什么?是教师不爱读书!70后、80后、90后的我们从小就被逼挤在应试的羊肠小道上,除了应付考试之书,能真正尝到阅读甜头的老师,少之又少。工作之后,“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周国平)加上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我们似乎“没有时间”阅读了。

生命在某些关键时刻,如果错过学习某些事情,往后再学习,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教师不是不想靠近书,而是先天不足,以致无力阅读,开卷无趣又无益,很多时候只能望书兴叹。当我们不去阅读从而不再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慢慢透支,逐渐处于极度贫乏状态,随之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就产生了。

时代变了,几乎无书可读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茫茫书海的阅读时代在“逼”我们读书。教师的职业成长也需要我们有阅读的内在需求。今天的教师,如果还满足于浅读、粗读,甚至假读、不读,工作固然不至于丢掉,但从职业中获得的幸福感注定要与日俱减。因为你面对的学生不一样了,你只有一桶水,他那儿早有几桶水了。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把教师的课堂魅力传递给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去啃点相对枯燥、抽象的书,可以避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走太多的弯路。当实践和理论开始鱼水般交融,反哺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开展我们自己的教学研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教师要学会“书”妆打扮自己。读书,当从最难的读起,先辛苦积攒下“第一桶金”,越往后,积累越丰富,就越读越轻松了。教师靠近书,真的读进去了,就会敬畏生命,怀抱生命,让教育慢慢变好,因为书会“将智慧如同耳语一般告诉给我们”(帕慕克语)。

阅读告诉我们,拥有一个教室是幸福的。每天和学生在晨诵中“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在午读中“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在暮省中“学会反思的生活”,让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天,成为他们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记忆。这是我所向往的《新教育》中的幸福教室。这学期,我又新接手了一个班。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面对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我有责任走进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个家庭。教师对孩子们的关爱,体现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中。我们给孩子竖起的大拇指,我们给孩子的一个微笑,我们给孩子的课业辅导,我们和孩子的课间聊天……,这一些孩子们都能感受到,我想这样的情愫也一定传递给了家长。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变化很大,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正在形成。当孩子们慢慢养成好的习惯,班级形成好的班风,我所向往的幸福教室就会形成。

和大家有缘在一起工作是幸福的。我们将成为新的xx小学的建设者。感谢大家和我的一路相伴,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大家的敬业精神也常常感动着我。老师们的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然,年轻的我们还要迎接更大的挑战。我相信,我们老师们拥有无限的创造力。我也相信,我们xx小学的教师团队,在随着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会越来越强大!

面对新时期现代学校发展的要求,和我们学校建校初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从基础做起,抓规范,抓常规,抓落实,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从而逐渐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让学校真正成为追求真善美的地方。我们还应该有梦想,开阔我们的思路,让乡村的孩子接受现代化的教育。

一年多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教师专业阅读、校本化教研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寻找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发展路径,以此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通过家委会、家长会、亲子阅读、亲子日记、入学课堂、家长课堂、安全课堂等方式,探索家校合育的工作方式,并逐步开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公益活动、学生研学旅行、学生走进博物馆等活动,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开展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最终为每一位学生寻找适合成长的方式。

围城读书分享 篇4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

钱锺书先生于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字默存,号槐聚,清华大学毕业,于1935年与杨绛女士结为连理后一起去英国牛津留学。学有所成后到法国,在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被聘成为清华大学教授。

前不久,杨绛先生,一位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于北京逝世,顷刻间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哀悼。很多人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中缅怀这位德才兼备的老人也包括我自己。一直就很欣赏杨绛先生和钱锺书老人的品行和才学,之前读过他们的知名作品《我们仨》和《围城》,感触颇多。先生的逝去,让我在缅怀这位钱锺书老人口中“最贤的妻和最才的女”的同时,又拿出了这部经典的著作--《围城》。

对于《围城》最初的印象,是多年前一艘大轮船甲板上年轻的陈道明饰演的男主角的脸。而后知道的《围城》是道听途说里一本关于婚姻的小说,出自书中“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佳句不觉烂熟于耳。初读《围城》,先读了钱锺书先生写的简扼的《序》,短短的篇幅,一代文学名人的谦逊和朴实已然跃然纸上。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所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这部作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十数种不同的译文在各国出版。在美国,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钱锺书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和专著。法国的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锺书才能当之无愧。”

《围城》主要讲述的是留学归来的青年方鸿渐与三个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这三个女子分别是很爱他他却竭力摆脱的,他很爱却最终没能在一起的,他不很爱却最终与之结合的。这三段纠葛包罗婚恋百态,尽现情场恩怨,预见并描述了情感道路上可能遭遇的种种可能。比起说《围城》是一部婚恋的教科书,我更赞同称它是一部婚恋的警示录。书中没有指示你去那样做会更好,而是警示你若这样做会更糟。至于如何避免更糟的方法,就要看你在随着作者嬉笑怒骂会心一乐的同时,能否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蕴藏的人生哲理。其次,《围城》能够提升你的语言构造能力。文学界对钱钟书的评价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而并没有冠之以语言学家的名号。虽然他并不致力于研究语言,但对语言的应用可谓登峰造极。语言应用之妙有两个极端,一是出神入化的美,二是尖酸刻薄的损。一本《围城》也是一本妙语警句集:登峰造极的修辞比喻,一语中的精辟道理,像是繁枝茂叶中悬挂着的奇珍异果,单是欣赏就能够开拓眼界,消化掉更是能产生出创造的能量来。第三,它能够拓宽你的知识面。钱钟书学识之广博是举世公认的,因而在他的作品里,这儿旁征那儿博引,这儿英文那儿法文的状况,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些在《围城》里就可见一斑。最难得的是书中的奇思妙语,如同一条条顽皮的真理,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能陷入沉思。“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劳,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做媒人和做母亲是女人的两个基本欲望。”这些语言如此形象浅显,却又不失为放之四海皆准之的真理。难怪夸赞《围城》的措辞有很多,却很少有称之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的,因为它的主旨和精神,并不是专属于某个时代,而是贯通古今、横亘中外的。

《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风格的一部著作,它是一部以讽刺知识分子、婚姻以及人情世故为主题的小说,从最开始叙述的主体“情感纠纷与家庭纠纷”上引出主题——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作者而后在穿插描述的人际经营和事业经营中将这一主题升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一般和爱情有关的故事,内容不外乎:潇洒正直的他和美丽善良的她,历经坎坷,最终在一起“过起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摘自于无数童话故事的结尾)”。但是《围城》讲述的却是:并不潇洒正直的他,和也非美丽善良的她,没有经历太多坎坷,稀里糊涂地结合后,过起了不幸福也不快乐的日子——不管人们结婚前曾怀揣着多少绚丽的梦想、做过多少缜密的部署,最终却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大多数属于钱老先生讲述这一种。穿过外围的爱情主题,探索《围城》的更深处:钱锺书在序里讲“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目的是力求刻画出当时某一空间某一群体的一部分人的人生面貌。理解“围城”这两个字,不能空泛地把他看作是婚姻的代名词,在某种层面上,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所描写的人类的尴尬困境所采取的一些象征手法不谋而合。正因如此,在这世上读不尽的小说中,《围城》作为一本为世界文人所推崇,被译为多国语言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不可不读的。

读书会分享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写的一本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我是被这本书的题目所吸引的,它让我想起了四年前我初为教师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是我带着期待与思考翻开此书,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在书中,于老师把自己比作一剂中草药——“甘草”,起初我一头雾水,在看完其解释后,才恍然大悟:其一在于甘草性温、味甘。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其二在于甘草的包容。甘草不但能“解百药毒”,还能提高其他药物的疗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于老师的做人准则为:不论人非,但言人是,容人之过,凉人只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其三在于甘草的特性是调和。在中药中加入甘草,可以降低其他药物的毒性,减少副作用,同时提高各味草药的疗效,于老师提到做事要把握好“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与爱,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

在书中,于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令我印象很深,那就是——态度。他说道:教育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弱点”,引导、鼓励他努力由“不及”到“及”。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托德•威特克尔说到“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么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如此,教育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

甘草的性情、喜欢的态度,融入我的日常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中。我所带的班级是女生班,16、17岁的女孩性格多为内向、胆怯、敏感,需要家人的呵护,离家来到学校,班主任就是她们的家长。在平常的交流和沟通中,我会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询问学生中午吃的什么饭,今天有没有多喝水,放假在家都会做些什么事,是否帮家里做饭,拿手菜是什么等等,来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一些学生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会说我会煮方便面,我会炒菜不会和面,我的拿手菜是拌黄瓜,首先我会对她的做法提出肯定,同时告诉她们要继续加油,多掌握几个拿手菜,因为“技多不压身”,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我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到了她们对老师的喜欢与认可。

在严格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我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中职院校,“做人为本、技能立身”是我们的校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的办学理念,站队、跑操、做操、课前晨读、晚自习唱谱,告诉她们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影响。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打磨,在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和培养下,40名学生如同40朵花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姑娘们个个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她们中的优秀代表王聪、杜晓瑜、王薇等同学在参加学院的各种比赛、活动中屡获佳绩。我的学生杜晓瑜在随笔中写道:“我的‘照明灯’,我的引路人,您的每一句话我都铭记在心,指导我前进,庆幸遇见您,不会辜负您。”在严格的教学操作中,我从学生的行为上看到了她们对老师的热爱与赞许。

在分享的尾声,我想引用于永正老师的几句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让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奋斗出属于我们职教人的幸福!

读书分享会主持稿 篇6

合:大家下午好!

A:欢迎来到两周一期的“××溢书香,你我共成长”读书分享会。今天将由我们两个主持本期分享会。在此,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

B: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在阅读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经典的洗礼,享受快乐阅读,快乐生活。读书能启人心智,撼动心灵,丰富人生;我们的王莉护士长已经汲取到书中的营养,并发挥积极作用,真知灼见的书写一篇题为《走进CSSD来一场人生的修行吧》让我们掌声有请××上台。

A:非常感谢 的分享。我觉得我们应该像×× 一样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旅行,把工作看成是一种修行。工作是修行的场所,人生是旅行的过程。

B:有没有两双手,只要相牵就不再轻易放开?有没有一个肩膀,可以让人依靠一辈子都那么安全实在?有没有一场拥抱,只给人温暖而不会被别人生生分开?有没有一句誓言,就算两鬓斑白、步履蹒跚、天荒地老,仍然让彼此坚定恪守?有没有一个约定,相约每一个来生都要和你相遇?现在,让我们有请×× 上台为我们分享她眼中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A:非常感谢××的分享。苏格拉底是位大师,柏拉图是他的学生。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让柏拉图到麦田去,摘一穗最大最饱满的麦回来,要求他,只能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并且只能摘一次。柏拉图两手空空地回来了。看着柏拉图空空的两手,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又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婚姻是什么?苏格拉底叫他去树林,砍一棵最大最茂盛的树做圣诞树。柏拉图把一棵不是很大,也不是很茂盛的树放到老师面前。苏格拉底看着那棵既不大又不茂盛的树说,这就是婚姻。如果说爱情就是错过,那么,婚姻就是不再错过。婚姻中的男女,没有人喜欢错过,没有人不渴望同步,希望大家都能像经营爱情一样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与你的伴侣同步下去。

B:人生之路本来就充满荆棘,只有挥动双手披荆斩棘,大步向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下面有请××为我们分享“一路走来,谁不是风尘仆仆。”让我们掌声欢迎。

A:非常感谢××的分享。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残缺,每一个故事是都有暗伤。情感虚虚实实,光阴明明灭灭,要让自己做到清醒,真的不易。你想要的未必属于自己,你得到的却未必是所期待的。天有阴晴,人有祸福。你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回应你,听了杨静护士长的分享,我想大家都能正确的面对困难和挫折。

B:希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顺境中它让你更有激情,在逆境中他是你坚持下去的理由。人生因为有了希望而变得更快乐、更有意义。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为我们分享她的“只有拥有希望,才会拥有快乐”。

A:再次感谢××的点拨,让我们大家都有一次给自己希望和信心的想法,这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种子。

B: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正面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得健康、快乐和富有;而消极、不良的心态带给我们的只会是疾病、痛苦和贫穷。下面让我们聆听××用《醒来》描绘着她对生活的态度,大家掌声欢迎。

A:人生轻松无极限,生活快乐遂心愿,活的好过的开心,心态代表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

B:珍爱自己,珍爱身边的一切,不负自己,不负余生。让我们掌声有请××上台为我们分享她的“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A:余生要放慢脚步,简单生活;心态平和,淡看得失,日子才会风轻云淡。如果遇见走不通的路、想不开的事、看不惯的人时,就要学会转弯;不要再坚持了;不要再固执了。余生好好爱自己,过自己想要的日子,才是硬道理。人生苦短,只有历经世事才会明白。我们要活在当下,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B: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如果你还没有遇到懂你的人,请《等待花开》,由请××上台 A:人注定要孤独地行走着,而只有坚韧地跋涉和等待,才能在岁月流沙里,在沧海桑田里,守住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为自己也为他人开花结果,真是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B:人,没尽善尽美,事,无一帆风顺,是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交往都有误解的时候,懂得换位思考,麻烦就会减少,懂得将心比心,感情就会加深。请听××的《与人相处,要懂得换位思考》

A: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用你的心,去感知别人的冷暖,给别人多一点尊重,多一些余地,相信你的友善,能换回一份人心本性的馨香。

B: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出自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一篇文章《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非常励志的文章,也是非常励志的人物,下面就由请××带我们来重温一下莫言的杰作。

A: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

B: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总是停不下匆忙的脚步,为了那份仅有的生存,为了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奔赴在这一场未知的旅途中……而遗失了太多憧憬的美好,也让我们的健康受到影响,听听××是如何应对的。

A:大家听懂了吗?不偷懒、多锻炼,少应酬、多陪转,多读书,爱自己!九月,让我们鼓起勇气,调整生活规律,为了我们的目标和愿望,扬帆起航。

B: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A: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你必须有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有成功。

B: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轻盈的步伐,沐浴九月的阳光,收获金秋的希望。清爽的季节里,我们欢聚一堂;和谐的气氛中,开启新的篇章,让我们携起手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向气质美如兰 才华馥比仙迈进!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分享 篇7

缓缓合上书页,我的内心不仅感触良多,对于共产党的历史我的了解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但仅仅在这冰山一角中,我看到了鲜血与牺牲,也看到了无数中华儿女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换来的天安门上那抹鲜亮的红色。在这里,我希望将我的读书内容和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出版于2001年,系统、简明、准确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对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具有教育意义。这本书对于新中国建档以来的各种大事都进行了描述,尤其是集中叙述了党领导人民所干的三件大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书紧紧抓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用雄辩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学习了这本书使得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了一个更加鲜明的认知,而了解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唯物史观把握百年党史,就要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

书中有一个地方令我记忆尤为深刻,那就是对于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强调,这然我更加认清了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意味着什么,肩头到底要担负着什么。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应当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作用,更好的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新时期,想到了现在,想到了未来,想到了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学好党史,就要把我们党在苦难辉煌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当作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不断从党的奋斗历史中吸收养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苏东坡传》读书分享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目是《苏东坡传》。全书共分四卷。围绕苏东坡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时间段,讲述了伟大诗人苏东坡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对苏东坡以及他生活的时代予以深刻地剖析,让我们能够立体地了解苏东坡的经历。

本书作者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书中主要人物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回首平生事,得失我自知。我们借助苏东坡的一首诗来走近他。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被放逐到儋州(今海南)的苏轼遇赦北返,途经润州(今江苏镇江),游览了金山寺,看到寺内好友李公麟十年前为他画的画像还在。因苏轼接连遭受贬谪,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画像才保存下来。他眼见画作,回顾平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诗的前两句:心如死灰,身如孤舟,回忆平生的遭际。宦海沉浮,世事难料,诸事不免都看淡。苏轼从政四十年,大起大落,春风得意有之,陷入低谷有之。他的大半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晚年又因夹在新旧党争斗之间四次被贬谪,其中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下狱,差点被杀头,幸好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制度才得幸免。下面“问汝平生功业”开始发问。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回答是“黄州惠州儋州”。这全是他人生最后十几年光景接连被贬谪的地方。最远处是海南岛,在当时,这三处绝对是极其荒凉落后的地方。

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苏轼每到一地,他尽力造福百姓,留下了无数佳话和政绩。相信苏轼经历了这么多风浪和困苦,已经达到了圆融的心境。努力实现政治理想,留下千古名篇,在磨难中得到修炼和成长,这首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最后的总结和评价。两个月后,苏轼病逝。这或许就是苏轼眼中的自己吧。

我认识苏东坡,是因为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因为他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因为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因为他旷达胸襟与乐观情怀。所以,不自觉地被他吸引,直至看到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才幡然领悟原来他是最为温暖幸福的一个。

他有知足之心。屡遭贬谪,天纵大才,沦为农夫,似乎太过屈才,可他开荒种田,种菜养猪,研究美食,实践烹饪,那是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被贬到琼崖海岛之后,岛上无医无药,他却说很庆幸自己不会被医师之手误丧生命。就是这样知足乐观的苏东坡,怎么能不幸福?

他有仁爱之心。与妻子情深似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至死不渝的真情,让人动容。他和弟弟子由更是手足情深,两人在宦海中互相扶持,共同高歌,一曲《水调歌头》道出了对弟弟的无尽思念。不仅对家人,对朋友,甚至对不相识的村夫野老,他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他与他们纵谈政治,他敢说真话,虽屡遭奸人暗算,但初心不改;他与他们探讨农事,探讨美食家居,虚心学习不分地位身份。他上书当地太守痛斥抛弃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并且自己成立一个救儿会,募捐救助贫困的孕妇,他自己每年捐钱。要知道,这是屡屡被贬,屡屡在生死夹缝中生存的贫困的东坡所为,更是让人钦佩!如此忘我仁爱的苏东坡,怎么能不幸福?

他有真实之心。王安石变法的表面繁荣,他能够洞悉其中弊端,真实陈言,从未想过去阿谀、去妥协、去委曲求全。甚至屡遭贬谪,他还敢直言上书,还敢和皇帝宰相唱反调,这种真实,即使已经多次被当权者视为洪水猛兽,被一贬再贬,他仍真实表达自己,从不保留。王安石阵营中的佞臣进谗言,说他阻止新法的深入人心,他因此被贬,却都不屑置辩,收拾东西,到被贬的所在赴任。这样真实活着真实做人的苏东坡,怎么能不幸福?

他有诗歌之心。这是他的初心,这是他达观幸福的根本。即使是因写诗而锒铛入狱,被释放后,依旧积习难改,继续写诗跨越千年,苏东坡的诗文依旧熠熠生辉,历久弥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富于哲理;“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气势恢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秀飘逸;“一蓑烟雨任平生”豪放豁达······他的诗文精彩绝伦,千变万化,绝不雷同,万般风情他都能驾驭自如。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诗歌心的苏东坡,他的执着精神始终凌驾于肉体之上,怎能不幸福?

晨起读苏东坡,读他的乐观豁达真实做人;夜读苏东坡,读他的勤奋为学为文为人。他是幸福的,这幸福与时间与环境无关,这是人性的光辉折射出来的真正的幸福。

【文化分享】古人读书十二法 篇9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外汉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汉语的学习是任重道远的长期修行过程,光靠老师是浅尝辄止的,学习知识还需学生自己多学,多练。下面,说一说古人的读书之道。

一、“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1.重视思考。2.不懂就问。3.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4.提倡经常巩固复习。“

二、“假物”读书法。

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三、“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四、“不求甚解”读书法。

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五、“提要钩玄”读书法。

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六、“计字日诵”读书法。

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七、“一意求之”读书法。

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

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九、“五类四别”读书法。

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十、“五要”读书法。

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十一、“贵精”读书法。

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

读书分享发言稿 篇10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我最喜欢的作家路遥(1949.12.03—1992.11.17)“十年磨一剑”的呕心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

喜欢路遥是从这个名字开始的,就像很多人喜欢冰心、几米、七堇年和安意如等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的原名我都不太喜欢,但是这些人的笔名我又都特别喜欢。

喜欢路遥也是从他的一句名言开始的,他说:“我不拒绝鲜花与红地毯,但我不能在这样过分戏剧化的生活当中长期满足。我渴望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我才会活得更充实。”

在我看来,路遥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其创作过程的一位作家,就像英年早逝的唐朝诗人李贺一样,他们两个在如今肯定属于“过劳死”。令人欣慰的是,他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也当之无愧的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有几次看到难受而看不下去,只好搁了搁再看。听起来你们也许会不太相信,但我讲的全是实话,我现在不强迫你们相信我这些话——等到你们看过之后也许会哭的厉害,也许不会哭,但那时候你们至少不会怀疑我今天说过的这些话。

陈忠实曾说:“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贾平凹也曾这样评价路遥,“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在这部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的百万字长篇巨著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血有肉的人,比如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比如田润叶、贺秀莲、田晓霞,再比如田润生、李向前。少安、少平两兄弟是自尊自信自强的青年人的代表,深受大家喜欢自然毋庸置疑。但是软弱无主见的田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招人喜欢和欣赏。

《平凡的世界》一共三部,今天给大家呈现的是第一部。如前面所说,看这部书稍微耗了几天的时间,因为一方面我急切的想要看完,另一方面我又因为心里难受而看不下去。个人觉得,这部书和路遥之前的《人生》其实有相似之处。但是主人公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人生》的男主人公高加林让人觉得同情、欣赏随后却鄙夷,女主人公刘巧珍倒是一直令人喜欢也令人同情。《平凡的世界》中少安、少平两兄弟更多的是给人以激励,是贫苦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是时代和社会的好青年。而润叶、秀莲、晓霞这些让我特别喜欢的女主人公也是让我在同情之余充满欣赏和敬佩。无论男女,他们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的。虽然他们受各种条件所限,衍生了很多悲剧,但是让人看到了光明。

少安、少平两兄弟是贫苦人民的代表,他们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但他们的奋斗彰显了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他们的人生充满了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最令人感动的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与命运作斗争的励志故事。我曾觉得少平完全可以在他哥哥少安的砖厂里帮助他哥哥,那样的话他们的日子会好过的多,也许结局会更圆满。但是我后来又想了想,如果我是他,我也会做出像他一样的选择。

其余的,不再赘言。

关于举办读书分享会的通知 篇11

为分享《正能量》一书学习效果,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提高管理层综合素质,公司拟针对书籍第一部分组织读书分享会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发掘自己的正能量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1、分享读后感,把书籍与自身感悟和收获结合起来,形成对所读书籍的充分了解;

2、拓宽视野,爱读书,乐分享,可以向他人分享或推荐其他管理类书籍。

三、参加人员及顺序

徐孝平贾胜彪高燕叶华任小航王哲郭贤通卢建光

闫国利吕永强李秀霞李成尧黄瑞果王欣杜岷张静孟军华吕学雷平延巍苏达文杨洋谷桂茹李玲玲李鹤影

四、时间:2014年2月22日(周六上午九点)

五、地点:三楼大会议室

六、活动意义:

营造读书氛围,让公司管理人员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使管理人员成为“有思想的影响者”。同时,搭建管理层交流平台,创建学习型团队,提高中高层管理者管理水平并以其读书行为引领公司员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希望大家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此次读书分享活动。

人力资源部

上一篇:创业让青春无悔下一篇:小雪微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