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册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专业发展册(共8篇)

教师专业发展册 篇1

姓名:单位:材料册制作时间:年月日

材料制作者(签名):材料审核者(签名):

海南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情况表

注:

1、自述时要简述工作基本情况、有何体会及工作成绩等,说明何时负责过何校何班集班

主任工作,证明人是谁;

2、担任学校中层领导且从事管理学生、教研校改、团队辅导工作,或负责学校团队日常

训练、竞赛辅导、社会实践等工作的教师;其工作时间参照班主任时间计算;

3、计算机班主任工作时间从任教以来累计;

4、高校教师,教研、电教机构的教师不做班主任工作要求。

海南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教学公开课情况表

注:

1、次表为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中业绩条件有教学公开课要求的教师提供;

2、自述须说明已上教学公开课的时间、班级、课题、评价意见及证明人;

3、自述须说明已获教学竞赛奖的时间、名称、等级及发证单位。

海南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继续教育情况表

2、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要注明证书类别,如《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考核合格证书》(1999—2003)、《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书》(2000-2004)等。

教师专业发展册 篇2

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美国的基础教育已普及, 然而公众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却越来越不满, 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教育需要改革。而教育改革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触动教师固有的教育理念, 进而改变他们原有的教学思路, 那么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 必须在教育改革和教师改革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在这种情形下, 改革教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著名教育家、教师教育家古德莱德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学校若要变革进步, 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要培养出更好的教师, 就必须将模范学校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 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若想大学找到通往模范学校之路, 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 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关系, 并结为平等的伙伴。”[2]

1983年4月,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 掀起了以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1986年, 美国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在题为《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的报告中提出: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的核心和关键, 并指出为教师职业做准备的最好环境是一所联系大学和中小学的实践学校。同年, 霍姆斯小组发表了题为《明日之教师》的报告, 第一次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概念。在霍姆斯小组看来,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为初学者的专业训练, 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 以及教学研究和发展考虑的最佳的学校形式。1986年, 历史上第一所实践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马萨诸塞州建立。1990年, 霍姆斯小组发表了第二个报告:《明日之学校》, 进一步阐明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办学原则。此后,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美国蓬勃发展, 1998年, 全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达到600所, 到了2000年, 增加到了1 000多所。2001年11月,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资格审查委员会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发布了一个《专业发展学校标准》, 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提出了指导性的办学原则和较为详细的分级评估标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美国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师教育模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计划方案, 更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教师教育模式中。

2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在先通过探讨协商, 再签订合作协议, 最后明确双方或多方职责和义务及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般来讲, 首先是大学或大学教育学院选派实习生, 派遣大学导师负责实习指导工作和联系工作;其次合作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偿, 向合作学校的教师提供在职指导和培训, 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等;再次中小学负责向实习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设施, 派遣实习指导教师并帮助其开展工作, 为大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这种合作有严格的评估制度, 从课时计划、教学效果, 到阶段、学期、学年的考评, 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以保证合作关系的实效性, 使合作各方获得最大益处。

3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取得的成效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是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转变, 作为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 被认为是当今美国促进教师专业化,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大举措。

3.1 提高了职前教师培养质量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职前教师主要通过教育实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管从职前教师实习的时间还是从实习中所涉及的内容来看, 它都不同于以往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职前教师要进行一年的系统学习与锻炼, 他们走到教学第一线, 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辅助下, 获得许多受益于以后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其实习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听课和观摩, 还包括与中小学教师共同负责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职前教师平时作为教学助手辅助并观察指导教师的教学, 每周有一天职前教师要独自负责班级的全部工作, 以便其有机会体验教师角色的全部责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使职前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运用也产生了生命力, 从教后能更快适应教师角色。

3.2 促进了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中心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以及大学教师之间经常以团队的形式交流与学习, 通过彼此协作, 促进共同发展。

在职教师在与大学教师的交流中获得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指导职前教师的过程中, 对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 而这正是在职教师自我提高的前提条件, 也是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发展热情的过程。同时,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中小学教师可在大学选修课程, 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中小学教师可以走进大学校园, 定期开展讲座, 还有机会参与大学教师的科研课题, 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教学, 在研究中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研究表明, 经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锻炼的教师在重组自己教学经验时具备6种观念: (1) 发展观, 把学校各个年级看做一个有机联系、发展的整体; (2) 课程观, 能够贯穿各年级把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3) 比较观, 将自己的经验和其他教师进行比较; (4) 客观性, 能够看到自身状况与自己所能达到目标的差距; (5) 系统观, 能够筛选、评价和组织自己的经验; (6) 整体观, 将自己视为一个专业团队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其本身[3]。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会以教学的专业化作为自己的目标, 使自己成为教学专业人员。

3.3 促进了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的一种新形式, 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职前培养, 而且也能促进中小学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如果这一目标不能有效实现,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存在的合理性将遭到质疑, 中小学校也将失去参与合作的热情。由于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大学教师和职前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如长班教学 (block scheduling) 、小班教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等, 且都在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中小学进行实验, 这些新的教学组织与方法, 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实践表明, 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中小学学生, 其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校学生成绩。

3.4 改善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 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大学与中小学进行全方位合作, 共同承担教师培养的职责。首先, 大学教师走进中小学, 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介绍给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通过实践, 使自身的实践活动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进而促进自身及学生的发展。其次, 大学为中小学教师开放一些资源, 比如学校图书资源和师资。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可以定期向大学教师请教。在探讨与交流中, 双方能力均获得提升。再次, 中小学教师在现实中遇到的实践问题为大学教师的研究和决策提了新鲜的血液, 使其理论和决策更有说服力和指向性。同时, 教师被吸收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决策群体中, 使决策逐渐摆脱行政领导或教学专家的个人垄断, 逐渐有了教师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有教师参与的决策群体比单个成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领域, 扩大了知识领域, 有利于确定问题和制定备选方案, 且能够更严谨地分析制定的方案[4]。

4 启示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这不仅因为它提高了教师培养的质量,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 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探索和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以下启示。

4.1 重视和规范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

在我国, 职前教师的实习时间一般只有6~8周,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 不能全面培养职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 我国职前教师在实习时, 还存在实习内容不科学的问题。实习时, 职前教师更关注的是通过亲临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更新教学理念, 使自身今后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我国教师职前培训, 存在重视教育性工作实习 (只重视学习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 忽视非教育性工作实习 (制定班级及学校发展规划与制度) 的问题。这种培养模式, 使职前教师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 而不能成为一位很好的教育者。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职前教师接触的内容不仅包括教学方面的各项事务, 而且包括班级与学校发展及管理有关的项目。因此, 我国职前教师实习内容也应包括教育性工作和非教育性工作, 使职前教师入职后不仅能为学生现阶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而且能影响学生、自己以及整个学校将来的发展。

4.2 更新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在我国传统封闭的教师培养体系中, 职前教师一旦走出师范院校大门, 就意味着正规专业学习的终结。事实上, 教师的专业学习并非单一取决于师范院校系统开设的课程, 更多的是根植于中小学现实情境中, 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学习和实现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主流的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课程为基础的培训模式, 二是把教师教育学历达标放在首要位置。两种模式中都注重教师的“知识本位”, 却淡化了“能力本位”。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 不但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 (教什么) 的提升与巩固, 更要重视教师教育学科知识 (怎么教) 的拓展。

4.3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合作是大学和中小学共同担负教师教育责任的基础, 也是更好发挥各自功能的有利因素[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成了大学和中小学的沟通, 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提供了对话的平台。通过这种合作模式, 大学教师有机会走进真实的教育实践基地, 在实践中研究教育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检验、反思自己的研究结论。而在职教师可以在与大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观点, 并使之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在我国, 大学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在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上基本是分开进行的, 仅有的合作也局限于表层, 并且这种合作也是在不平等、不协调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大学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方面, 要打破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两种不同教育机构互不相通的教师教育模式, 两者要以教师培养与培训为结合点加强合作。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要深入到中小学实践中, 同时也要为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提供机会, 通过讲座等方式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将丰富的实践信息带入大学, 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4.4 教师教育改革应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同步进行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且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基地。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式改革。这种改革往往不能触及中小学发展需要, 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 也不能调动中小学师生参与、支持的热情。而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 在教师教育改革中, 应深入实地考察中小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使改革措施发挥实效。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既不是职前师范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进修, 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和成长模式。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些成就, 拓宽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视野。在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学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峥霖, 傅淳.美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51-54.

[2]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C]//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田宝军, 王德林.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训模式述评[J].教育纵横谈, 2002 (10) :58-61.

[4]亨利.西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 篇3

摘要:厘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概念,比较两者涵义的异同,这有利于明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内外联系,有利于探索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33-02

一、厘清“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霍利(Holye)定义为“指在教师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简短的定义却呈现出一个信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即暗含着教师个体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革新。

霍利(Holye)曾明确地把教师专业化定义为:一是关注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关注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整合到同事关系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契约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景中@。很明显,这一定义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强调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普通职业,是一个通过符合专业标准而成为专门职业并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情意、促进专业发展,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一个转变过程。

就宽泛的意义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均隐含着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区别不大。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是同一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教学成熟化、技能化的过程,主要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则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专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提升。此外,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实践的过程、教师成长的阶梯。而教师专业化则是一种教育制度的体现、一种教育改革的趋向。

二、“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主体化的教师专业化

从王卫东等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如下规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的自我为核心,以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为媒介,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明确的特征:教育专业发展是一个意识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职业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过程就难以完善,教师专业化这一目标就不可能达到。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强调教师的自主意识,要求教师订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努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人。

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是一个与主体性密切相关的复杂过程,有赖于教师以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学习、探究、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常,专业自主作为一个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共创教师专业化。而且教师的主体自主性意识要落实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就像叶澜等学者指出:“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他们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自我意识发展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立足点和依托体,这一自我意识也将非线性的动态教师专业发展推向高层次的静态的教师专业化。

(二)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静态归宿

王卫东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提法意味着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概念,既是教师专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状态,也是教师专业化自身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里就可以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解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用于指称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所达到的状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也正是突出这点。强调教师专业理念的建立要求教师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强调知识专业拓展、不断的积累、丰富和完善,强调专业技能的形成,不断增强、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强调专业情意的培养,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状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持续变化也体现教师专业化的内容要求。

三、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模式探索

(一)基于校本研究的模式

在校本研究中,教师是研究者而不只是教学技术的应用者,教师对自身实践工作进行反思,并不断地重建自我。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一方面校本研究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树立。更重要的是校本研究对教师素质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起着极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学校里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自主意识是校本研究正常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化之间存在着的是一种既互为前提又互为结果的动态生成关系。校本研究过程中,虽然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群体各方面素质发展趋向的过程。但在进行研究时,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突然的即时结果,它会及时地对所从事的研究产生反馈,形成一条回路。因此,校本研究中,成为主体的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不仅会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会促进教师专业化向完善化迈步。

(二)基于教学反思的模式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来看,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措施。从教师专业化优化过程来看,教学反思也是其必须具备的筹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从而获得对教学有指导价值的结论和意见。教师的主动反思教学是本着对教师专业化的迈进,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质疑和有效改进方案的行为步骤,是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揣摩和进一步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也是一个优秀教师融合专业化教师群体的可能前提,内在因素和必经之路。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提升,实践智慧的升华,主体意识的认同。在走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学反思是不可或缺的筹码,不容忽视的棋子,不许忘却的标准。

(三)基于自我发展的模式

首先,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习必须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内容。在融于教师成长的整个历程中,教师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无止境的学习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能力、态度、教学方法、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不断走向专业化。其次,实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教师应该从平时的课堂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在教育中优秀的教学是充满了情感因素的教学,是人性十足的教学,是意义充分的教学。教师情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因素。因此实践过程中有利于教师专业情感,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它是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教师专业化必经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复兴戒国教师教育转型中的政策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4(11)

[4]唐龙云,教师教育专业化与师范教育改革,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4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同时是一种专业.1994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关注教师专业化,敏锐地感应教师专业化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一线教师等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 者:王淑敏 高永闯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刊 名: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PKU英文刊名:CAREER HORIZON年,卷(期):3(10)分类号:G45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篇5

及自身专业水平分析和发展规划

随着人类文明飞越式的发展进程,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价值有着更为理性,客观的认识,对教育的期望正逐渐升高、膨胀。由此,对老师是的价值有了深层的认识,继而对教师的期望和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不单是教育界所关注的话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以往对我“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的概念是模糊的,认识是浅显粗略的,通过这次网络培训让我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

总体来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两个相通的概念。“教师专业性的过程”是其两者强调的共同体。

细化说来,二者又有些许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关注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教师专业化”的三个发展方向。所以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已成必然趋势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变革与挑战已经是21世纪的代名词,各行各业的都在一片改革声中崛起,创新。教育界的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世界范围内的大变革已经掀起的惊天巨浪,各国都在不断的互相学习,交流,借鉴成提功的经验。与此同时,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中最受关注的因素。教师即是教育改革的前沿实施者,也是改革中改进和提高的先锋。同时,教育改革的契机,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间。因此,不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指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具体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课程、教学、学校的“文化震荡”。在这震荡中明白教师是这个舞台的“领舞者”。变革为教师提供发展成长的阳光和水、为其专业发展创造实践活动,践行实践智慧,让教师们跃上时代的新舞台。可以说课程改革也为教师设置了“最近发展区”,让教师“跳一跳”收获成长的“果实”。教师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契机。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集中体现。推行素质教育关健在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不提高教师素质。“素质教育取决于教育素质,教育素质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取决于教师专业化的程

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改革也因教师活跃的身影和创造的激情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改革带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从教师职业角色、教师知识结构、教师专业能力等各个方面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礼”。

(三)学校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功的学校变革需要校长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共享学校发展愿景;同时,成功的学校变革也必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现代,学校变革的显著特点是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改革计划,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更是学生,家长乃至这个社会的时代需要。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迎接?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老师面前最重要的话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前面的路还很长,专业成长的呼声在我耳边响起。下面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分析:

一、优势

1、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爱学校,爱同事„„爱是我教育的主题。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为座右铭,不断前行。

2、工作态度认真,负责。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工作热情饱满,充满朝气,积极完成学校领导所布置的各项任务。

3、和同事,家长关系处理融洽和睦。家长都很乐意配合老师的工作。凡事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点苛刻和冷漠。这将是我受用一生的处事哲学。

4、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理论的能力强,能够很快适应当下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改革。尽快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5、大学期间主修小学教育专业,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6、毕业的几年间一直在从事教育,有一定的教育教育学经验,管理经验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等。特别是两年的支教生涯,让我熟知教学工作的相关流程。并有幸参加了素养大赛,对我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视觉的拓展都有跨越式的帮助,这是我人生中不悔的经历和无价财富。

7、能够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这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在教学中经常运简笔画,以及孩子们熟知的卡通人物,努力是课堂教学气愤活跃。力求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8、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谦虚好学一直是我奉行的准则。

二、不足

1、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不足,要注意积累。虽然之前一直在从事教育,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但和经验丰富的前辈相比显得浅显稚嫩,不够成熟。

2,、对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双重缺失。

随着儿童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加,以往的经验和认识已经不能应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儿童心理问题,而这对教学是有着直接影响的,所以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3、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有待提高。作为新教师,这些还都停留在浅识和浅谈的阶段,经过实践努力和潜心锤炼,才会有突破和理论认识。

4、教学语言不够严密。

以往对教学语言的认识停留在华美,堆砌上,这是肤浅是。最美的教学语言应是简单的,最严密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最深奥的道理,这才是教学中最需要的“华美辞藻”。

常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想成为教育界的“将军”,自身的专业发展无疑是必经的捷径之路。因此制定如下计划,作为三年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理解师德的内涵,加强师德建设,为人师表,树立楷模;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坚持学习,使教师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适应时代的潮流,更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渐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

二、具体目标

(一)教学基本功的夯实。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就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如何才能具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呢? 我认为从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开始,1、写规范字,说普通话。这句话,被每一个师范专业的人所熟知。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仅因为看着舒服,是人的脸面,更因为这是督促学生练字的最好武器。普通话是我们的标准语,她直接影响到人们之间的沟通,更是马虎不得。所以应和学生一起练说练写,现在好多学校都开了写字课,可以和学生一起练习,互相促进监督。平时在上课说话应时刻注意,正确发音、朗读短文、即兴说话,这些方面的有效训练能大大提高自己的语感,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2、简练语言,用最简单的语言来阐述最深奥的道理。

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求教师能清晰、准确、通俗、生动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这些知识。所以,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

3、成为即兴说和勇于评课的能手。

即兴说课和评课都是教师的基本功。即兴说课是再短时间内进行备课说课,这是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极大考验,如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业务素养是无法面对这种考验的。以往备课都有参照他人的现象,所以备课无法脱离参考书和相关的资料。我们把即兴说课作为教师的基本功,势必能引导教师丢弃“拐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

教师的工作纷繁复杂,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研究。教研活动时,要不是三缄其口,要不就是只夸,并不阐述自己的意见。即使在组长的几番呼唤之下,才开尊口,也是三言两语就戛然而止,如果把勇于评课作为教师的基本功,就势必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平时的校本教研中,更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建设在写教案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参考。那么天天都是实战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

(二)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学素养和教育技能。于新教师来说,我们首先要掌握教学技能 提高理性思考思考,专业化要求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

没有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也就没有高水平的专业发展。

1、吸纳相关积极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要想有独特的教学风格,首先要多看,多思、多练。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和尝试。

2、不断探索,提高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能力水平。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其次,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3、加强自身的学习,着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

4、驾驭教材,教材的重塑和整合能力的提高。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材只是教育的工具,要明白教材只是工具,我们要合理的用教材,而不是盲目的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教材的重塑和整合的能力。首次要熟知所交学段的课程标注,其次要深入了解这一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再次结合教学环境等其他客观条件。综合考虑下进行教材的重组。

5、课堂的驾驭和管理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有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实际经验并进行管理实践。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管理风格。

三、整体目标的实行措施

1、书中自有真谛

苏霍母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没错,读书确实可以让人聪敏睿智,并且是老师必用的法宝。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一个优秀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善于读书且博览群书的人,由此可知读书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的进程。

2、不断的反思

有个公式被人们所熟知,它就是:成长=经验+反思。要想成为一名专业化教师,就要进行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发都会发现新的不足。针对不足及时改正,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醒吾身"无不揭示这个道理。

3、实践出真知

任何理论或行之有效的方法无不是多次实践的经验总结。只有理论是不够的,没有实践,就如同行军打仗中的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更需要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册 篇6

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热爱本职工作.尤其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本着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参加了本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更有了相应的提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材开发及处理能力再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加强教师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7

教师合作的涵义

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认为合作是教师文化的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他认为教师的合作文化有五种特征’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性$成果的不确定性#

我国的 (新时期新名词大词典) 中指出’合作是群体行为类型之一"是行为主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完成的行为#合作标志着人们个体间的协调作用越迁到最高层次"其前提是合作双方达成相应的共识"并在合作中双方互相检测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教师的合作首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可表现为完成学校布置的研究工作"也可表现为完成教师自己的工作目标"只有目的明确"合作才有方向"同时"在共同目标下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其次"教师的合作具有互惠性"即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者都会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或成果$或经验$或智慧的提升"这样"教师才有积极性"教师的合作才能持续下去#再有"教师合作具有自愿性$平等性"这是保证合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只有出于自愿$平等的合作才能让合作的参与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所以"教师的合作是教师们为了实现学校或教师个体的工作目标"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彼此相互配合$互动"在教育实践中共同提升专业水准的行动#

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 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就提出了*教学应被视为专业+的观点#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获得持续发展#可见"教师专业发展以专业结构的完善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归宿#

2.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第一"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中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根据教师和学校的需要来确定专业发展的活动内容#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活动类型较多’开发校本课程$观摩研讨同事的课堂教学$交流彼此的工作经验等#

第二"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课程行动研究被认为是教师的实践与体验#它有实践性$参与性$试验性$批判性等特征#教师进行课程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专业职能的拓展"促进教师从传统的教授者转变为研究者#

第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师自主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既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又要有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责任#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既依赖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背景"又要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批判反思#

可以看出"任何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以及教师自主发展来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和提升专业素养"都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完成"而任何一种教育实践都离不开学校$离不开教师群体#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事业"而教师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职业#所以"撇开合作去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现实的"即便是教师的自主发展"也需要在教师的合作中才能反观到自己的优劣"从而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二) 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教师合作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

教师的工作历来被认为是个人主义的"再加上当前教师评价机制的影响"过于崇尚竞争$优胜劣汰使得教师们倍受工作中的孤独感$无助感的侵扰#同行之间日益疏远!自我封闭!很少真心探讨工作问题!拒绝与别人交流经验!害怕他人超过自己"在这种极端竞争的文化氛围下!一些教师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于是他们甘于满足现状!无力竞争!成就感丧失!代之而来的是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失去热情%

教师间的合作!可以改变这种压抑的文化氛围!因为教师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互惠的基础上的!可以帮助教师们从自我的小天地中走出来!融入教师群体之中!在合作中感受群体的力量"迈克尔’富兰 (Michael Fullan) 呼吁*#我们需要的不是个别教师的孤立的激情!我们需要的一种包括但又超越个体的激情%$教师合作可以使每个教师在张扬自我的同时!又将在共济互助下实现自我%在这过程中!教师们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智慧!明确问题的根源!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消除工作中的惰性!激发工作的热情!自觉地体会&发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教师合作能不断更新教师知识

教师知识指教师在揭示其指导信念&分享其教学方法&关联其教学结果&提供其教学哲学以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观念&见解&感受及理解等%可见!教师知识既关注教师的思想和观念!也关注教师的教育实践%所以!教师的专业思想&专业价值观&专业实践等都是教师专业知识的表现%

教师的专业价值观不是自发地形成&完善的!它需要在教师群体的共振中不断深化对专业的认识与思考!把握时代脉搏%因此!教师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合作%

专业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经验&成果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教师合作中!通过交流&探讨学科的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最新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等!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也可以通过与专家合作来接受指导%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Join Stuart Mill) 在, 自由论-中指出*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取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总之!教师合作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师合作能有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证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前提!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深入持久的教育变革%所以!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的培养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乍看起来!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是教师个体自发地完成的!所以!教改以来!一些学校要求教师上完课后写反思日记并定期检查!以此来培养反思能力%但有研究表明!反思的意愿和能力不可能只是个体地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合作的支撑%如迈克尔+富兰 (M ichael Fullan) 所说*.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流!我们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在合作中!通过对话&交流!教师之间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专业上的帮助!这样!教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实践的时候可参考的范围扩大了&标准多元了!反思过程动态化了!反思的深度也会越来越触摸到事物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会更高%

教师合作的策略

(一) 营造利于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

教师合作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愿!这种意愿能否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工作环境是否充满合作的气氛%因此!营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是推动教师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1. 提升学校领导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领导的品格就是一所学校的品格!学校领导能团结&合作一定会带动教师的合作%因此!学校领导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明确教师合作对教师个人&对学校&以至于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所在!并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以实际行动感召广大教师主动寻求合作途径%

2. 建立利于教师合作的机制

科学&民主&和谐的工作机制是教师有效合作的保障%

第一!树立教师合作典型%善于启用合作意识强&合作能力突出的教师!让他们承担较重要的教学&管理任务!有效带动其他教师的合作%

第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师合作意识与能力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之中!让教师认识到合作能力是教师必备素质之一!督促教师走出自我!走向合作%

第三!采取科学的竞争机制%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同时!有奖惩必有竞争%有研究表明!竞争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消极的互依关系!而消极的互依关系会导致彼此对立性的互动%所以!要认识到竞争不当给教师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践中!既要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又要保护教师的自尊心%竞争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多开展以教师团队为单位的竞争!对竞争的结果!也要合理奖惩%

(二) 激发教师合作的意识

合作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融入社会&参与团体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完善人格修养%

1. 认识合作的意义

首先要让教师们认识到合作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学校可请专家给教师作报告!分析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座谈!回顾并展望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座谈中也要了解教师们对合作的认识!消除顾虑!树立合作中的#共赢$思维%

2. 丰富合作的体验

倡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参与合作&经历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感悟合作之#道$%在实践中感受合作的价值!进一步萌生深层合作的意愿%

(三) 提高教师合作的能力

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合作的知识与技能%

二是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合作需求"主动寻找#创造合作机会"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合作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育教学论坛等"在活动中"本着求同存异#尊重多元的心态"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三是总结合作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合作提供借鉴%

(四) 展示教师合作的成果

一是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报告会等"汇报合作成果"交流合作体验"体会合作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是开展竞赛"维系教师的合作热情"提高教师在团队合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合作的参与者要出于自愿#明确并承担自己的合作责任"能自觉配合#支持其他参与者的行动%

其次"教师合作应体现互惠的原则"合作团队应是每个参与教师的利益共同体%合作中"可共同分享团队中的资源#获得理智的启迪和情感的愉悦%

再次"教师合作要遵循平等#民主的参与规则"避免教师合作团队被少数人主宰"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有平等的权利"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最后"合作团队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同伴指导#协同教学#课题研究等"确定合作形式要尽量满足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0, 255.

[2]曾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5.

[3]饶从满, 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 .

以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学校发展 篇8

关键词:教师;学校;管理

一、营造人文环境,拓宽教师专业化发展空间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为根,服务为宗,制度为纲,情感为线”的教师管理理念,提倡少一些“强制”,多一些“服务”,以情感管理鼓舞教师干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营造舆论氛围

“思路决定出路。”学校要将教师的个性特点视为宝贵资源和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打破重共性、求统一的思维定式,允许教师兴趣多样、观点各异,让教师有话就说、有才就展。可以通过各种演讲、讨论、问卷交流、“教师论坛”“管理论坛”等,引导全体教师自我思考,自我启迪,达成对自身素质要求的共识,并转化为自我奋进的动力。

2.优化教学环境

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服务设施,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创造条件。可以鼓励教师开通教育空间,广交朋友,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成立教职工心灵氧吧(包括阅览室、活动室),供教师在工作之余读书、看报、休憩或运动,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探讨交流,充实自己,促进成长。

3.落实人文关怀

以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和心理咨询室为媒介,疏导教职工情绪,尝试建立畅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使教师产生归属感和进取内驱力,不断追求进步。

4.优化评价机制

适当的评价能不断激励教师进步,要确立多看态度、多看长处、多看过程的信任观,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工作安排中给教师留足空间,倡导教师见贤思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教师专业发展这只“木桶”容量更大,装水更多,体现“人人有事干、处处有舞台、时时有进步”的管理思路。

二、完善管理机制,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1.完善制度管理

从校务、教务、政教、安全、总务、党建等方面,体现人本管理的原则,建立统一标准,制定基本规范;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积极推行民主公开、阳光校务,不断完善制度,制定工作细则,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抓整体与抓个体并重,强化制度管理实效。如,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每学期都要根据以往检查中的问题和教学需要,修改常规检查细则,从而增强了制度的规范性和针对性。

2.实施目标管理

牢固确立目标导向意识,以目标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就要落实首席责任制,建立完善工作目标分解和考核奖惩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目标任务。尤其要推行“中层领导上门服务”,记载工作日志,力争做到工作日清日结。

3.注重过程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学校将管理的着力点定位于常规管理,严格落实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制度,依靠管理过程中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各项措施的精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如,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的错时活动、错时就餐、错时放学制度,学生上下学“六定”(定人、定车、定座、定时、定路线、定责任)措施等,都要求值周组成员与学生同作息、同吃住,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及时通报,细致考核。这些方法的实施,丰富了教师阅历,锻炼了教师能力。

4.强化考核管理

自下而上建立健全层级考核制度,从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常规管理月考核和绩效综合考核三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引进各组内部之间、平行班级之间、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分别从师德、师能、考勤及兼职工作等方面对学校各项工作实行全面考核,专项工作实行专项考核,结果均纳入教职工学期考核。

5.倡导自我管理

学校努力引导教师严格自律,注重通过倾听心声了解真情、善于包容赢得真情、学会欣赏培养真情、换位思考巩固真情,确立教师主人翁意识,引导教师进行自我管理,时刻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审视自我,高标准定位,严于律己,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自我发展。

三、立足教学科研,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潜能

1.坚持知人善用

把发现教职工的长处,并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作为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在课程安排、任务分配上力求做到人尽其才。安排工作细心、富有爱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安排多样式的教师做兴趣小组辅导老师;安排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年级组长;安排理论知识扎实、教研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使教师特点“对口”,技能“适岗”,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2.坚持合作竞争

学校强调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实施“两考核双挂钩”制度,将个人业绩和处、室、组的整体成绩挂钩,将主要工作和兼职、临时工作相结合。注重用数据分析来说明和表现差异,让教师在共存的前提下求发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坚持校本研修

强化教研意识,按年级成立备课组,由学科骨干担任组长。教研组确定教学研究主题,备课组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困惑,发挥团队优势,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定期推出研究课、观摩课,将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间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切磋,进行教学经验的梳理,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反思,在讨论中共进。

4.坚持课程开发

本着“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宗旨,合理利用教师专业特长,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研发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及其考核体系,通过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新时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形成了以行政管理扁平化、目标管理系统化、制度管理人本化、过程管理精细化、考核管理导向化为内容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而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势头,以人本管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学校和谐发展。

上一篇:小白兔的作文下一篇:环保局党支部开展“工作计划”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