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精选12篇)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1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多掌握相关知识,把课本中的原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讲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

二.在教学过导语过程中,创设悬念尤其重要。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乐章的 “前奏”,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带入情境、切入主题的作用。使学生初步知道学什么,诱发求知欲望;了解为什么要学,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导入”这一起始环节,力图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架设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打开历史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

四.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适当引用一些谜语、对联或者典故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五.结束课程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法。理解性较强的内容也可以设立巧妙的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2

经过数据统计, 中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就有历史, 因为它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学生普遍认为教材过于概括、枯燥、庞杂,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同时我认为教师没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历史本身是需要较强记忆力的学科,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呢?

一、用心交流, 把爱献给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 在历史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历史教师感“兴趣”, 那么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几率会很高。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 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并且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他们的思想。要信任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 从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学成功的关键是理解学生的心理, 什么样的老师上课讨学生喜欢?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仅上课好, 而且理解、关爱他们。爱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学生得到老师的爱, 就会“亲其师, 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一建立, 学生喜欢这位老师, 他们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从而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备课, 深挖教材, 熟练驾驭教材

很多学生有种认识:哪怕自学, 依然可以掌握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老师只是读一遍, 没有深挖教材, 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能力不够, 即使没有老师教授也没有问题, 这样可能会出现学生旷课、课堂上走神等现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果要想避免上述现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要前提是认真备课。因为历史教材内容丰富、五彩斑斓, 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蕴含着不同的趣味性, 有英雄人物的伟大成就, 也有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历史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 深挖教材, 才能在课堂中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 激发学生, 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俗话说:“熟能生巧”, 历史教师必须对教材驾轻就熟, 学生才会感受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从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教师为了增强趣味性, 在课堂上可以适当插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当然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 加深学生对教材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不过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 使用的故事要属实, 不能使虚假的, 而且不能太多, 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到本未倒置, 更不能单纯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健康性。

三、巧设乐学情境, 享受快乐历史, 培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是最有魅力的课”、“学习历史很快乐”, 则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角色扮演——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升华: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内部的矛盾可以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 表演出各自的想法、目标以及实践过程;二战结束后美苏争霸的一系列过程可以请同学们角色表演。也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 讲抗战时可用《小兵张嘎》中张嘎的故事, 创设情境, 进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坚定信念, 并且让学生了解中国所遭受的巨大打击和破坏, 从而牢记历史、勿忘历史,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情感世界的发展与完善,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 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1)

四、加强历史教学的风趣、幽默

历史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但是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失去了趣味性, 学生肯定不愿意听。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很多技巧比如上课时注意声音是否抑扬顿挫, 起伏适当。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你的声音进入状态, 这就像和看电影一样, 总比在家看牒片好, 这就是“电影院效应” (2) 。同时要注意肢体语言, 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它有形象记忆,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道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开设音乐茶座、办故事信箱、开设对话式历史专题讲座等等,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总而言之,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而教师才能有的放矢, 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获得较好的成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改进, 优化课堂, 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 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历史。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如何将学生吸引进历史课堂,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试从课前、课堂上、课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 着手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兴趣,高中历史教学,乐学情境,愉快教育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1969年.

[2]人民教育评论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已任》.《人民教育》, 1998年第9期.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3

一、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课堂

cAI课件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运用cAI技术中的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之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的知识是过去了的东西,既无法想象和再现,也显得枯燥无味,一些问题学生很难理解。无论如何讲,甚至反复讲几遍,学生们还是不易理解,想象不出,事倍功半。运用cAI课件,可以化难为易,使难点分解成图像、图形等,由抽象变为直观。例如,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均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历史情境,进行直观展示。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录音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制作cAI课件,把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的有机结合,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特别是表现战争时,可把双方作战的前因后果、具体的作战方位、路线、战斗场面等通过文字、解说、图形、动画、色彩及影视资料片段在多媒体计算机屏幕上综合展现出来,很具感染力。如我在教学《长征》时,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长征路线示意图》,通过nash制作,在江西瑞金的位置上出现一名红军,这名红军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路线行进着。这样就把过去难以讲清的路线,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解释清楚,既形象又生动,效果非常好。

如我在教学《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前,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日军在沈阳残害中国人民》图片,并配上如悲似泣的《在松花江上》歌曲。通过歌曲,让学生体念出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思念故乡的神情;通过歌曲,将学生的兴趣引入《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中。在讲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东北人民唱出思乡的歌曲,并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蒋介石不抵抗、妥协退让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用生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也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模拟。历史知识生动性的特点又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场景的恢弘、人物的多样化等。历史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传递,通过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1,生动有趣的讲述。如我在讲述拿破仑上台的背景时,这样讲述:“……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惶恐不安的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换马’,需要一个霹雳闪电式的英雄人物,能举起双刃宝剑,一面砍向还要继续‘造反’的民主派和老百姓,一面砍向企图复辟的王党分子和外国同盟军。而波拿巴将军在他们看来,正是理想的‘佩剑人’……”这样的讲述别出心裁,扣人心弦。

2,描述的语言生动有趣。如我在介绍《时局图》时,就这样描述道:“一群魔鬼张牙舞爪:一只北极熊正在我国东北和蒙古横冲直撞,它就是沙俄;一只凶猛的西洋虎正在长江流域肆意长啸、残害生灵,它就是英国;一只青蛙在珠江里‘哇哇’直叫,它就是法国;一只面带杀气、目露贪婪之光的巨鹰正扑向中国抢夺这块肥肉,它就是美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印象更加深刻。

3,有趣的提问。如我在讲述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时提问道:“恩格斯当工场主的父亲不让其上大学,是不是让他‘下海’当‘冒尖户’呢?”这一问,把往事与新词联系在了一起,新而有趣,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对恩格斯未上大学但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但最终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这两个知识点的印象更深刻。

三、联系时事热点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因此,过去性成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教师如果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为这些历史离现实毕竟太远了。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联系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了解自己的社会,理解变化与延续的有效途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它们的形成不是瞬间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讲授《美国的霸权政策》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题:“美国的霸权是怎么回事?”要求学生去查找资料,用事实来揭穿美国的霸道嘴脸。学生情绪高昂,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翻阅、摘录或复印资料,或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为上课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气氛从一开始就非常热烈,学生们从中美撞机事件到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再到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从美国侵略到发动越南战争;从海湾战争到北约轰炸南联盟以及攻打阿富汗、伊拉克;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废除《京都议定书》到极力推行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学生所举的例子已远远地超出了教材的内容,充分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紧接着我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如此霸道?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去了解美国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冷战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探讨我们应该怎样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学生既学到了系统的历史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完美国的“西进运动”后,我简单地介绍了我国现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然后请学生比较一下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由于我们广西在“西部大开发”的行列当中,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西部大开发”的滚滚浪潮,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他们非常感兴趣。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去进行比较。

在讲授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我布置问题让学生先查找资料,了解当前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再让学生比较这场金融危机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异同。由于时政性强,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查阅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从各个背景因素、过程、危害、国际社会的措施等多方面去阐释比较,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学习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日本政府在哪些事情上激起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愤怒吗?”由于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和评论,以及网络上大量资料登载,所以学生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主要是日本政府通过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和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室里群情激愤,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时事热点的适当联系,让学生明白抗日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知识,它与我们息息相关。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心理是一种带有下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量。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能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借助这一能动的开发、传导智力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正确树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兴趣”呢?

一、历史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

课堂语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载体。教材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教师讲课是口头语言,二者不尽一致。历史教师不是语言大师,不必过分追求语言的遣词造句,口头语可以随便一些,允许适当重复;声调要有节奏,仰扬顿挫;吐字要清晰,明白流畅;尽可能通俗化,深入浅出等等。

第一,要求严谨,做到遣词造句既合乎语法又合乎历史逻辑。

第二,要求确切,做到既能突出时代又无妄加虚饰。

第三,要有文采,做到情真意切而文采俱备。

第四,要求形象,做到描述有血有肉、讲解有声有色。

总之,言语的生动形象是改变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主要手段。

历史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内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语言科学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讲课要精要,使学生充分参与。

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怕学生自己找不到准确答案,对于课本的每一个问题都主动解释得很仔细,并清楚地给出答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懒于思考的惰性。新教材里设有很多的“动脑筋”问题,教学大纲里也明确规定这些问题一般由学生自己思考找答案,当然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总结。结果有些同学就对我提建议:“老师,自己找答案太浪费时间了,以前老师都直接给我们答案,背下来就行了,省时又省力。”可见学生已经成了学习的奴隶,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又何来兴趣可言呢?

教师可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现在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特别强烈,而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动越积极,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因此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在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关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可引导学生思考:“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即“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进步性,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又有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能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种模式、多种教学途径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只停留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情节上,到了接触那些内容枯燥的课,就出现厌倦情绪:这么多的年代,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措施……太难记了。而历史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有趣,有些内容本身就限制了课堂气氛的激发,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模式和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直观的东西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所以我尽量多地利用多媒体,把许多的历史情景、现象、线索等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2.多搞其他形式的课,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无论老师的课上得多么好,学生对于这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还是有着浓郁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投其所好。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保持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四、历史教学中引入语文教法。

“文史不分家”这句话不就是说明语文和历史是相互辉映、很难分清的吗?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反映历史事实的,而历史又为文学提供了可写的素材,二者是相互辉映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适当引用语文教法。如历史教学中可让学生像学语文文章那样归纳大意要点,找出关键词语,这样来记历史知识比死记硬背好得多。也可运用语文中的听写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既能督促学生学习历史又加强了学生的听力。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中学到的跟历史有关的成语,让他们查其含义,继而引出这个成语的来历,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丰富了语文知识,相信学生都会感兴趣。

五、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可以信赖。

搞好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一贯持有的师道尊严,蹲下身来与学生讲话,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交友交心,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对该学科感兴趣,上课才会积极配合,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些,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所以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受欢迎的形象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你教学工作的开展。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5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激发兴趣 培养兴趣 参与实践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

一、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我在初中二年级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第二,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诗文名句导课。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以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我以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引语,立即唤起了学生的一种亲情回味,带着这种亲情回味和反刍之心阅读课文,他们的情绪就既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2、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狼》第一课时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狼是阴险狡猾的,但另一面它又是可笑的,甚至让人觉得是荒唐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奇怪,它又怎么可笑呢?为什么让人觉得荒唐?让我们一起来看《聊斋志异》中的 《狼》吧”。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用讲故事作导语。议论文旨在说理,而结合故事说道理就是这种文章的常用方法。因而,以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导语,就极能唤起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观点的理解。例如教读吴晗的《谈骨气》,可以设置这样的导语--“有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位青年有骨气,而有些人则说„只要有钱,跪一次又有什么不可以?‟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不仅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谈骨气”,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4、使用道具、插图导入新课。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有插图,是作者精心绘制而成,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我在上课时,出示一根火柴,引起学生的注意,借题发挥说,“火柴,就这么一根小小的火柴,貌不惊人,微不足道,但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却发生过一个关于火柴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此导题,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5、利用语文贴近自然和生活的特性导课。语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很多文章来源于自然,可以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我充分利用这点,以自然特性,生活问题为相关课文的导语,就会顺利导入课文内容。朱自清的《春》我是这样导入的--“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以多数同学的回答顺利导入课文。

6、渲染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在为教学气氛酣畅、激情荡漾的文章设计导语时,我力求创设以情动情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能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的导语是:“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我们,噩耗传来,举国哀悼,人民悲泣。可是,“四人帮”却阻挠人民悼念总理的活动……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听吧,全国人民都在呼喊:„周总理--周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紧接着是老师的表情朗诵,渲染追悼、怀念、歌颂的气氛,一下子使学生进入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之中。

第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例如在教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时,我抓住课题中的“飞”,深入主题。课文生动描述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是动物世界的一种奇观。学生意想不到,个个目瞪口呆。学完这篇文章,我让学生自己谈感想,深化主旨: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可敬的老斑羚们,为了种群的繁衍生存,甘愿从容赴死。在飞渡过程中,没有一只老斑羚企图苟且偷生,临阵退缩;没有因为出现求生的机会而互相拥挤,争夺。整个飞渡秩序井然……令人悲痛的是,这群斑羚“恰恰是奇数”。当所有老斑羚葬身悬崖,小斑羚逃出厄运之后,“镰刀头羊”却孤独地站在伤心崖上。因为它没有可以搭载的伙伴。终于,它在祝愿生者的同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教室里气氛热烈,圆满完成新课的传授。教师还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兴趣盎然。

再如,在进行《幼时记趣》的教学时,教师如果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学生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如果抓住一个“趣”字,让学生找出作者所记叙的几件趣事:张目对日、观蚊如鹤、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并体会作者乐在其中的情趣;然后,让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搜寻自己陶醉于自然的趣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同情弱小的情操。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学生乐于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达到了“我要学”的学习境界。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鼓励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形式,由其他组员带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例如在表演课本剧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都参加,不能让某些学生“被遗忘的角落”。

第四,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 《幼时记趣》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童年有兴趣的事情记下来,课尾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二、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做过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学生有许多兴趣、爱好,他们喜欢踢足球,喜欢下棋,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看课外书报,喜欢看电视……可就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课文,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写作文……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

其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①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如教完《西门豹》一课,在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的同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②还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③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机会。创办班级板报。学生自己结伙,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

④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开展“中学生该不该早恋”辩论赛。因而,有人把课外活动又叫第二课堂,其实,语文学习中的许多硕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再次,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才能。

实施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语文课从课内走到课外,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

2、环境考察: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可以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并举办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表达他们对于理想环境的憧憬。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引领、加强作用。而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是记忆的先决条件。而记忆是一切智力、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所以,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基础、决定性作用。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的、积极愉快的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救护表现对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是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呢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学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的去学习它,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7

教师要以活动课为契机, 扩展历史课的学习内容。结合活动课的要求和本课的学习内容, 发动学生广泛搜集材料, 比如, 老照片、老电影、语文课本、报刊杂志、历史专著的相关文章、相关的电视视频资料等, 在活动课上互相介绍, 讲述自己知道的相关历史知识, 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对课本学习进行有效的补充。比如, 在学习了《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后, 让学生搜集有关法西斯暴行的照片和材料, 在搜集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查阅了大量的网络资料, 丰富了见闻, 还将学科间进行联系:将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中的内容和这段历史相结合, 更深刻地理解了玛丽·居里在波兰那段辛酸的生活和对自由的珍惜。学生在活动课上, 讲述自己搜集到德国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 凶残屠杀犹太人和战俘的历史资料;大家一起观看《南京大屠杀》电影;学生将从网络上搜集的反映法西斯暴行的照片制成电子相册, 揭露法西斯的罪行。学生通过活动课前的准备过程和课上交流, 了解了更翔实的历史事件, 更具趣味性, 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探究的兴趣。

“自由阅读卡”是每课后介绍和本课相关知识的阅读材料, 趣味性比较强,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很好的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部分知识, 联想和这部分知识相关和相似的历史知识。比如, 在阅读了《柏林墙的演变》后, 一起探讨和它情况接近的中国大陆和台湾问题、南北朝鲜问题, 一起探讨这些国家的同类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在阅读了《新干线列车》后, 了解日本新干线的发展过程、世界领先水平以及它的安全性, 和我国近期多次出现的列车事故作比较, 思考我国铁路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改进方向。通过历史知识和现实的对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8

关键词:小组展示法;双方PK讨论法;语文教学法;串联知识法;点面结合法;编演历史剧;历史考察法

近几年来,历史考题发生了很大变化:题量大,知识涵盖面广,知识点运用灵活性强,大多问题要求联系时政热点,史论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组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组展示法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加入竞争机制。我采用的是分组提问法,每班按照四人为一个小组,组内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A, B, C三类,其中A类一名,B类两名,C类一名。A类是优生,B类是中等生,C类是后进生。为了不伤害学生自尊心,教师提问时只能说A同学或C同学而不能说A类同学或B类同学。具体分工是C同学发言,B同学纠错,A同学点评,这样分工以后保证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任务。课堂上紧张有序,后进生也在优生的带动下积极地展开讨论和学习。等到展示环节,全班十几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竞赛。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形式,还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划分不同的分值,教师这时充当裁判的角色,把每组的得分记录在黑板右侧角上。在复习课上和平时作业完成上也采取小组捆绑的形式,哪些小组先完成任务就要受到表扬,特别优秀的还有学校的奖励。这样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课堂任务很快就能完成,而且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齐头并进、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二、双方PK讨论法

长期以来,如何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上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点评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语文教学法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

四、串联知识法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五、点面结合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上课时,我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六、编演历史剧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使用编演历史剧的方法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所谓编演历史剧,就是通过在课下搜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排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出演不同的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的目的。

七、历史考察法

历史考察主要指考察历史遗迹、遗址、遗物,搜集故事传说、歌谣等。许多历史事件留下的实物和遗迹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极有价值的直接材料和背景资料。卢氏的历史遗迹有文峪乡南窑的南寺晓钟,官坡镇红二十五军旧址,东明镇祁寸湾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遗址,都为师生实地考察乡土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海无涯,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钻研探索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教研之花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3]范艳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注: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历史教学城乡差距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CJYC151112079)。

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

重点问题,课堂当面表扬,体验成功的喜悦

随着学生对自主预习越来越越得心应手,很多孩子开始在预习过程中对课本中的知识深入思考并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涉及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需要重点澄清和处理的问题。对于提出这些问题的孩子,我在处理问题之前对提出问题的孩子大加表扬,并让提出问题的孩子谈出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对其他孩子来说不仅仅是看到别人的成绩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是从别人提问题的想法中学习到如何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概念时,有一个孩子提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那么小数属于什么数?”,这个问题是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有理数的概念进行了思考,你是怎么想到的?”“我发现我们学过的数中,不光有整数和分数,还有小数,所以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联系有关的旧知识,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我发现,这个平时并不喜欢数学的孩子被老师这么一说,摸摸头不好意思的笑了。能感受到,他对数学已经不讨厌了。“谁能解决他提出的问题?”一下子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我看到刚开学时曾经对我说自己在小学无论如何努力都学不好数学的小雨也举着手,就让她来回答。“老师,书上有,在例题中,小数被分到分数一类中,因为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并不是每一个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循环小数就不行”,另一个同学小黄不等老师叫,迫不及待的说道。“大家同意吗?”我追问了一句。“老师,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就等于”……,经过大家的讨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自己提出问题,有自己经过讨论解决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孩子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篇10

一、以情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是教师在上课的教学过程时,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它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在营造一个整体氛围,帮助学生酝酿情绪、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需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比如每个新学期第一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社会上、世界上有哪些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就会体会到小课堂讲的是大世界的事,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本学期政治课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时,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昭君出塞》,让同学们谈谈昭君出塞的历史及意义,再观看一段视频《西藏**份子的暴行》,让同学们谈谈观后感,以此激起同学们的愤慨之情,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导进入课堂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政治课堂教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革命。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原理变得

直观生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如在讲初中第二册《热爱祖国》这一课,当讲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时,教师语言魅力再大也无法完整地展示出来,教学中播放了有关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录像片,并把一些对比数据制成投影片一并展示,这样这节课有说服力,真实生动,学生感兴趣,如果光讲,只依靠教材,学生会觉得枯燥。运用媒体,形象、全面深刻揭示出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从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注重情感投入,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对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学生感觉到他们被理解、被关怀及被真挚相待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便会提高,他们的行为亦会较好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在政治教学中不要单纯的传授政治知识,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比如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时,笔者尽量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理论联系实际,提示学生不做被动的接受者,敢于提出疑问。同学们对党内的腐败心存疑问,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到不可信,在教学中,笔者自己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去授课,以此感染学生;并通过大量的、感兴趣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就此产生,教材内容增加了可信度,老师充分发挥了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在学习政治生活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笔者以充满激情的言语来列举现实生活中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任长霞、焦裕禄、沈浩的一件件感人事迹,通过笔者的描述使他们的光辉形象再现,使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的作用、党性原则的体现、人格魅力的展现,有机地得到统一,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震撼。这样在师生情感的共鸣下,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

四、善用时事政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事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当前国内外重大、政治、科技现象,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都有重要意义。时政教育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利用课堂进行新闻报道,或在课外举行新闻讲座,或组织时政兴趣小组等,对一些重大时事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讲解,学生豁然开朗,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联系3月l4日在西藏发生暴力事件。先让学生看叛乱分子在拉萨进行的打砸等暴力行为的录像,分析分裂集团在境外与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活动情况,联系解放以来西藏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使学生看清敌对势力的反动本质,增强 历史 责任感。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才会提高。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这是历史教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成功,使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导入新课是关键之一,好的导入不一定是开门见山,关键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还可以结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及视频、音乐等声像材料,如在讲中国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出示朱德南昌起义用过的手枪的图片,并进行描述:“这把手枪现在陈列在南昌起义博物馆,上面刻着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专用。这是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时用过的手枪。1927年8月1日,朱德是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接着播放南昌起义的相关视频,由此转入新课。从而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讲授红军长征一节,可以用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来渲染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百姓依依惜别的场景。再把音乐语言与教学语言交融起来,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受,身临其境地感受老百姓与人民子弟兵的鱼水之情。比如介绍港澳回归时,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尤其是歌词中“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反映出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的历史背景,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爱国情感。其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譬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是轻松愉快的;讓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历史是有用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例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课程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历史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力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这便是我对于历史教学的一点个人看法,对于教学的探讨不应停止,教师也不应固步自封,要在一年又一年的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历史学:历史课有效教学的原动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亚夫

3.《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视点》中国教育新闻网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12

一、利用挂图,激发兴趣。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大力支持,开辟出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不仅不抵抗,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的口号,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以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屡屡失地,节节败退。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共双方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所持的态度截然相反,结果也就不同,这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通过以一事件为中心,对事件的不同看法展开比较,求同存异,分明泾渭,掌握特征,领会主题,获得根本。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能够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历史地图,比较法兰西第一帝国强盛时期的欧洲和1815年欧洲,我们看到了不同时期法国疆域和势力范围不同,呈现了法国这个时期在欧洲所处的地位。这两个时期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也反映了欧洲历史的演进发展。再如1815年欧洲形势图和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后形势图中,德意志、意大利政治版图的变化对比,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德意统一前后的历史,更能突出德意志统一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对应性原则

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点,即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段、革命纲领、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背景: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辛亥革命则是民族危机依然深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发生的。阶级:戊戌变法以资产阶级上层为主要基础,辛亥革命则以资产阶级中下层为主要基础。纲领:戊戌变法以变法为自强立国之策,辛亥革命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发生: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式:戊戌变法是保清变法,自上而下改革,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功绩:戊戌变法唤起人们救亡图存和政治革新,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失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相同。经验教训:戊戌变法运动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为反动派袁世凯所窃取,说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先后代表近代社会进步潮流的两次资产阶级运动,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文本进行对话,吃透教材,充分运用文本中的插图,不但能给学生形象认识,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的“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插图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插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观察插图后的认识:原始人类遗址分布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北方比南方多等一系列观察所得。

华民族的救亡图强和政治革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造成这种相同结局的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客观上的敌强我弱,主观上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条件,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三、重点性原则

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如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进行比较:主要比项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这些比项中的重中之重则应是对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达到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目的,都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不同之处则是: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说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反映了邪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种思想,旨在启迪人们放眼看世界;而洋务派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等。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拿“师夷长技”方面而论,我们可以看到洋务派比林则徐、魏源向前迈进了一步。通过重点类比、分清主次,就容易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否则,失去重心,对事物的评价,就会走向片面,失去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时代性原则

比较并不只是为了通过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区分出异同,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揭示历史事件、历史本质特征,挖掘历史表象中蕴藏的规律,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因此只有在比较中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事件、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发展主张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基点,以教学目的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恰当地使用比较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扎实透彻地掌握知识,把比较法深刻渗透到学生思维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力求学以致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策略探析

杨爱红

(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江苏苏州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师生互动合作这种教学方法近年来颇受中外教育专家的重视,因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通过多元和发散的形式掌握看似古板的历史知识。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互动合作教学师生关系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体现上述能力的培养,“满堂灌”肯定是行不通了,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让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利用电教,激发兴趣。

电化教学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设备传递和加工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历史学科有如下鲜明特点:首先是过去性,是不可改变的存在;同时它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因此它又具备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及情景性较强等特点。但由于受现实教材的简约性的制约,致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所以,历史教学要想让学生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去感受具体的形象和情景,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就必须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寓于形象的情境之中,方能凸显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就会变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学生“乐学”,兴趣油然而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历史知识信息,建构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如“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两次世界大战”的风云变幻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丰富其表象,推动形象思维的升华,这样不但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而且还能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教育。

三、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利用教材故事性特点,以讲故事的方式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

例如,在教学《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本节课内容的成语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积极性甚高,在课堂上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要发言,同学们把许多成语故事如“问鼎中原”、“卧薪尝胆”、“退避三舍”、“朝秦暮楚”、“唇亡齿寒”等讲出来互相交流。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动起来,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学活动由传统的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传统的“一言堂”向“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转变。所谓互动合作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目标,以教学资源为媒介,借助多种手段,通过交流与沟通,达到共同提高与发展的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初中历史互动合作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几年来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围绕“师生互动合作的策略”谈谈体会。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功乐趣,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四、设置悬念,激发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都无不说明“疑”是人类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没有新的见解,就不可能有创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先播放一首背景音乐《松花江上》,让学生在悲愤的气氛中想象美丽富饶的东北和东北沦陷后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的场景。然后,教师激情地向学生诉说:这是一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为传唱的歌曲,歌词中反复提到“九·一八”,九月十八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东北人民从此背井离乡?让我们重新翻开历史,回首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样,一开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点燃了学生学习兴趣之火。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生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和开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活动中,有了疑问并适时提出来,教师要多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自主寻找答案。

例如,在教学《干戈不息》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世界各地区域冲突时有发生,那么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我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回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解决疑惑:虽然先进的国防科学技术足以毁灭地球无数次,但世界人民的觉醒及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突出作用,都制约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上一篇:小宝宝生日的唯美祝福句子下一篇: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