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英语作文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高考英语作文(精选5篇)

2024高考英语作文 篇1

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检查考生驾驭和综合运用所学单词、短语、语法知识的能力, 测试考生清楚自如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熟练程度。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分值在整个考卷中占有极大比重, 作文不过关, 不可能获得高分。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具有贴近生活、注重创新与自主多元三个特色, 这也是本年度英语高考书面表达题命题的三大亮点。

1. 内容切入生活, 形式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 今年的高考书面表达试题大多能够真正地从课本出发, 从英语课堂出发, 从学生生活出发, 并与时代热点紧密贴合, 内容上以校园生活为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给了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一特点对往年高考的一个最好延续。

2. 突破思维定势, 高举创新旗帜

高考改革在不断深入, 其改革精神在高考试题中体现日益明显, 高考试题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才更突出。摆脱教材绝对权威的束缚, 突破以往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 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已势在必行。今年高考英语试题书面表达的突破创新, 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内容上的突破, 即在材料选取与对材料运用的要求上与往年有所不同;形式上的突破主要指体裁上的突破, 近年来英语作文体裁, 主要分为叙述类、实用文类 (包括书信、卡片、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类) 、图表类、论证类等, 自主命题以来, 多数省市考查的体裁相对固定。

3. 鼓励个性和创意, 彰显自主和多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学生认识世界、自我认识,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近年来, 英语高考作文命题尽可能减少写作束缚, 尊重学生的需要, 开放思想,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题目设置的条件明显放宽, 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使作文内容更趋多元化个性化。显然, 这样的命题实际上是让写作主体 (即我) 真正成为作文的主角, 让“我”可以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

二、写作技巧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技巧。拿到一篇作文题目要知道写什么、怎样构思、如何润色。

1. 审准题意, 明确要求

目前高考作文以控制性写作为主, 通常会借助图画、图表、表格、文字提示等题材形式呈现, 所涉及到的体裁通常有人物介绍、活动记述、热点议论、观点对比、书信日记等。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体裁, 考生在下笔之前必须认真读题、仔细观察、明确要求。

(1) 确定主题

一篇作文要是没有明确的主题和鲜明的观点, 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散沙一盘。要是主题偏差, 那文章就迷失了方向, 自然也就失去了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2) 确定时态

虽然不同体裁的作文可能用不同的时态进行叙述, 但一篇作文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大多数句子应统一用一种基础时态。如故事和日记最好用过去时态, 而说理性和评论性作文通常用现在时态, 申请书、通知则多半用将来时态。

(3) 确定人称

有些作文题目明确指出用第几人称。而大多数情况下, 需要考生自己去判断该用哪一个人称。

(4) 确定文体

不同文体开头、结尾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并非所有的作文题目都为考生写好了开头、结尾, 所以有必要在平时练习中弄清楚、并记住各种文体的格式。如书信和电子邮件开头应有称呼语、问侯语, 结尾应有祝福词和落款。日记开头应标明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口头通知 (Announcement) 在称呼语之后, 一般以“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开头, 结尾应说“That’s all.Thank you (for listening) ”, 而书面通知 (Notice) 只需结尾署名落款。

2. 理顺要点, 分清层次

在写任何一篇作文之前, 必须有一个总体的构想和设计, 不仅要知道写什么内容, 还应对如何安排段落和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1) 明确要点

一般来说, 仅仅写文字提示和图画、图表、表格已明确给出的要点是不够的。考生还必须挖掘出两三个隐含的要点, 尤其是作文的开头 (第一段) 和结尾 (最后一段) 写什么, 需要考生自己开动脑筋去发现要点、组织语言。否则就可能会要点不全、表达不完整。另外, 如果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参考词汇, 要尽量想办法在作文中用上这些参考词汇。

(2) 增补细节

高考书面表达以半开放式作文居多。题目只会对考生写作的方向和思路作一些提示, 考生必须根据提示语展开联想并补充出具体的写作内容和细节。

(3) 布局段落

高考作文以三段式为宜。第一段的作用是引入话题, 通常两句话即可, 第一句话为引出话题做必要的铺垫, 第二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文话题和观点。事实上, 这两句话的信息都可从作文题干叙述中信手拈来。题目已明确给出的要点可以全部放在第二段叙述。第三段通常要求写出自己的看法、感想、希望等, 考生必须围绕全文中心话题做灵活巧妙的扩展和适度贴切的延伸。

(4) 划分层次

第二段是三段式作文的正文, 也是全文的重心所在。考生可以按时间、空间、重要性、逻辑联系、正反对比等一定的顺序, 合理有序地安排和组织好所有的要点及论据。否则就会有杂乱无章, 层次不明之感。

3. 精打细磨, 提升品质

明确了写作要点, 布局好文章结构之后, 一篇作文就初具雏形了。但考生还应在词汇选择、句式变化、连贯通畅等方面反复推敲、精心润色才能提升作文的档次和品质, 达到相对完美的境界。

(1) 遣词造句, 连句成篇

依据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将各个要点翻译成正确通顺的英语句子, 进而连句成篇。翻译时要尽量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汇和短语, 特别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词语的固定搭配。尤其要确认每个句子都不残缺谓语动词, 时态、语态正确无误。

(2) 摒弃单调, 避免重复

在表达要点时, 要尽量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化, 避免单调和重复。与主题相关的词语常常会多次重复出现, 应注意同义词、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26页) 近义词和代词的使用;百分数应多用“most”“many”“much”“some”“a few”“a little”“a quarter”“half”“three quarters”“double”“more than”“less than”“almost”“nearly”等词替换或修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适量使用含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使文章增色添彩, 提高作文的含金量。

(3) 精心润色, 自然过渡

一篇作文是一个有机整体、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必然存在其内在的逻辑联系, 所以考生有必要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句, 使自己的作文浑然一体、脉络清晰、层层展开。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绝不是单词的简单堆积, 句子的无序排列。我们应力求做到结构完整、主题突出、内容翔实、语言无误、表达顺畅、富于变化。当然, 这也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需要长期的细心琢磨、勤写多练方能功到自然成。

摘要: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检查考生驾驭和综合运用所学单词、短语、语法知识的能力, 测试考生清楚自如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熟练程度。

2024铝合金电导率的研究 篇2

关键词:2024铝合金,热处理,电导率

2024 铝合金是国内外航空、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铝合金之一, 然而, 对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的控制和使用过程中, 特别是在短时较高温度下, 材料出现的问题, 通常都采用破坏的形式进行金相检查, 或采用抗拉试验或硬度试验来检测铝合金热处理质量。由于铝合金热处理后, 在一个强度 (硬度) 值下, 可能有两个不同状态。因此, 只用强度或硬度来控制铝合金热处理后的质量是一种已经落后的检测方法, 是不能完全确保质量的。电导率检测方便快捷, 工作效率高, 且基本不受被检件形状、重量等条件限制, 对零件无损检测独具优势。国内外已有很多采用测电导率的方法来决定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和某些力学性能的报道[1,2,3]。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摸索出2024 铝合金热处理制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为铝合金原材料的电导率检验及零件的电导率检验提供经验与数据支持。

1 试验过程

1.1 试验用原材料

试验材料为2024 铝合金, 化学成分见表1。

1.2 试验方案

(1) 退火温度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退火温度分别为300℃、350℃、400℃, 保温2h, 出炉空冷。

(2) 固溶温度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固溶处理温度分别为485℃、490℃、495℃、500℃及505℃, 保温1h, 水淬, 自然时效96h。

(3) 人工时效温度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固溶温度495℃, 保温1h, 水淬, 分别180℃、185℃、190℃、195℃、200℃时效, 保温12h, 空冷。

(4) 自然时效时间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固溶温度495℃, 保温1h, 水淬, 自然时效24h、48h、72h、96h、120h。

1.3 试验设备

试验选用D60K型、精度为±0.12MS/m的涡流电导率测量仪;在每个试样两端分别取3 点测量电导率值, 6 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数为该试样电导率值。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退火温度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

图1 显示了退火温度对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电导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当温度升高时, 合金中第二相溶解增多, 过饱和固溶体的浓度增加, 使基体晶格畸变增加, 基体点阵中的电子散射源的数量和密度也随之增加, 导电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小而使电导率下降。

2.2 固溶温度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

铝合金固溶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固溶温度的逐渐升高, 电导率则逐渐降低。固溶程度越大, 作为溶质元素的异类原子引起的作为溶剂元素的晶格点阵畸变越大, 电子的散射越大, 导致电子的平均自由程越小, 电导率越低。此外, 合金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有效电子数减少, 也会使电阻率增大, 从而使电导率下降。

2.3 人工时效温度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

延伸率与人工时效温度的关系如图3 所示, 可见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电导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当时效温度升高时, 淬火得到的过饱和固溶体将逐步析出溶质原子, 使合金的晶格畸变程度减少, 内应力降低, 从而使电子运动变得容易, 电导率逐步增大。时效温度越高, 强化相析出越充分, 合金的电导率越高。

2.4 自然时效时间对2024 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

电导率与自然时效保温时间的关系见图4, 随着时间的延长, 电导率逐渐升高, 在96 小时之后变化趋势不明显。这是因为当时效时间增加时, 淬火得到的过饱和固溶体将逐步析出溶质原子, 使合金的晶格畸变程度减少, 内应力降低, 从而使电子运动变得容易, 此时电导率逐步增大。自然时效时间越长, 强化相析出越充分, 合金的电导率越高, 但超过96 小时之后, 析出溶质原子趋于饱和, 因而电导率的变化趋于平缓。

3结论

通过2024 铝合金的电导率试验研究,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1)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铝合金电导率逐渐降低。 (2) 铝合金电导率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 可用电导率来判断固溶处理时铝合金固溶体的过饱和程度, 如当铝合金的固溶温度持续升高时, 电导率如果持续下降, 说明该铝合金固溶体的过饱和程度在持续提高;如果电导率保持不变, 则说明铝合金固溶体的过饱和程度已经达到极限, 继续升温意义不大。 (3) 铝合金电导率随着人工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后期上升趋势缓慢。 (4) 电导率随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后期趋于稳定。 (5) 在材料机械性能符合标准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调整热处理参数调整铝合金的电导率。 (6) 两个不同的强度可能对应着一个相同的电导率读数, 两个不同的电导率值也可能对应着一个相同的强度值, 因此, 不能单独用电导率值来确定铝合金的热处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宁, 石峰.电导率用于铝合金热处理工艺控制和过程检查[J].材料工程, 19949 (6) :37-39.

[2]何和种.热处理对919铝合金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 1997, 12 (3) :6-9.

高考英语作文得高分之我见 篇3

一、格式上注意“一式,两头,三写”

“一式”即写对格式,要求学生记住英语中常用的应用文格式和各种体裁的特点.“两头”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开头是要在遣词造句上反复推敲,末句要言简意赅.“三写”是指单词、字母的大小写、拼写和书写,而且三写的规范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

二、内容上注意“审题,全面,理序,连贯,简洁,转换,活用”

(1)审题.

无论是文字题,还是看图写文,或者是图文结合型,在动笔之前都要仔细审阅推敲,弄清文章提示的意思,用笔划出关键的信息点,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格式.

(2)全面.

书面表达即要避免丟三落四,要点不全的现象,又要防止画蛇添足,节外生枝的现象,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得当.

(3)理序.

文章动笔,先考虑文章的逻辑性,弄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若给出的提示层次清楚,可按提示的顺序进行表达;若提示层次凌乱,就要对题目表达的要点顺序先作适当的调整.

(4)连贯

书面表达不同于逐句翻译,如果文章只是将提示进行翻译,而不考虑文章前后的连贯性,支离破碎的文章即使没有语法或拼写等错误,它也不是一篇好文章.因此,需要适当增加细节,使用一些连接词或过渡句,使文章更加充实,但所加内容要精简得当,否则会弄巧成拙.

(5)简洁.

书面表达句子易短不易长,结构易简不易繁,应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避免出现使用复合句时常犯的错误.

(6)转换.

写文章时,如遇到难以表达的内容,或一时想不起确切的习惯用语或句型,从另一个角度运用自己学过的熟悉的知识去转化表达,千万不可因为不会表达,而让批卷老师去填空,或用中文代替.

(7)活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背诵的句型或积累的短语、词汇此时正是发挥之时.表达过程中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词汇或句型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注意训练书面表达句式和连词的使用

(1)书面表达,离不开句式表达,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五种基本句型来表达.即:(1)S+V,(2)S+V+O,(3)S+V+P,(4)S+V+IO+DO,(5)S+V+O+C.

(2)除基本句型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高级句式来表达.如:

①it引起的句型

A.It+is/was+强调部分+that/who(强调句)

B.It is+时间+since从句;It will(not) be+时间+before从句

C.It+不及物动词(appear,seem,matter,happen等)+that句

②There be句型,其中be可由stand,live等词代替如:There stand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

③各种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及非谓语动词等.

(3)注意连词的使用.

我们使用句子时,不能单独地只用某个句型,我们需要恰当地使用连词把句子与句子和谐地、自然地、巧妙地连接起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避免上下文脱节.如我们在写作中可以教学生使用以下连词:

①表并列:as well as,not only…but also,both.…and,either…or,neither…nor

②表递进:besides,in addition,moreover,what’s more,what’s worse,furthermore

③表转折:but,however,while,or,on the contrary,despite,in spite of,after all

④表列举:first,second,third;first,then/next,finally;for one thing,for anther;one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⑤表概括归纳:in a word,in short,in brief,on the whole,althgether,generally speaking,as far as I know,in summary等.

四、做好平时英语写作的练笔和积累

(1)多做英文随笔,可以让教师批阅,或让教师指出错误自己修改;

(2)同学之间互批写作;

(3)平时摘抄好的句子;

(4)多背文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英语同样适用,如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背一些优秀范文等.

2024高考英语作文 篇4

喷丸成形是一种借助高速弹丸流撞击金属构件表面, 使构件产生变形的金属成形方法, 喷丸成形是一种无模成形工艺, 它是50 年代初伴随飞机整体壁板的应用, 在喷丸强化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工艺方法, 它是飞机制造中成形整体壁板和整体厚蒙皮零件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内外大量飞机机翼下蒙皮成形中都采用了该种工艺, 如B747, A380, ARJ21 - 700 飞机等。

零构件的抗疲劳特性研究通常通过试验或分析来完成。为研究某种工艺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通常规划成组对比试验, 在相同的应力水平下进行试验, 将试验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进行数理统计, 进行F检验、t或t’检验其方差、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然后进行区间估计得到某一置信度下的试件中值疲劳寿命性能变化率。

结构细节疲劳额定值 (以下简称DFR) 为应力比R=0.06 时, 结构能够承受105 次循环 (95% 的置信度, 95% 的可靠度) 时所对应的最大应力值。由于该值是结构细节本身固有的疲劳性能特征值, 与使用的载荷无关, 工程上常用该值来表征零构件的抗疲劳特性。为研究2024HDT - T351 铝合金板材在喷丸成形工艺下的抗疲劳特性, 规划了DFR对比试验,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疲劳试验件

根据某型飞机外翼下壁板结构细节及其喷丸成形情况, 不同于传统的试验件, 设计了一种创新的不传载紧固件结构单细节DFR值疲劳试验件, 如图1 所示。

选取喷丸成形两种直径的大弹丸:3.18mm (渗碳钢丸) 和4.8mm (渗碳钢丸) 。选取两种喷丸气压:P1和P2。采用双面对喷喷丸成形, 覆盖率取自某型飞机外翼下蒙皮。变化喷丸成形大弹丸的直径和喷丸气压, 规划了4 组喷丸成形试验件, 同时为了能进行了对比, 规划了原始状态基准组, 共5 组试验件, 每组10 件, 试验件除了喷丸成形参数不一致外, 其他完全一致, 详细试验件分组详见表1。

结构细节DFR确定方法

试验确定结构细节DFR方法

在某一应力水平下作n个试验件, 按照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原理, 具有95% 置信度和95% 可靠度的疲劳寿命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为双参数威布尔分布中相应于37% 存活率的特征寿命的点估计值;ST为尺寸系数;SC为置信系数;SR为可靠度系数;n为试样总数目;m为完全寿命试样数, 当试验结果都是完全寿命时, m=n;a为威布尔分布的斜率参量, 取α =4 ;Ni为第i个试样的试验寿命。

要刚好试验得到N95/95 等于105 次循环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 使用标准S - N曲线方法来确定结构的DFR值, 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在任意应力水平 (σm0, R) 下做一组试验, 求出其双95% 寿命N95/95, 然后按下式求出该结构的DFR值:

式中:σm0为材料常数, 对于铝合金, σm0=310MPa;S为材料常数, 对于铝合金, S=2.0;R为试验应力应力比;σmax为试验应力水平的最大应力。

DFR理论计算方法

有不传载紧固件结构细节DFR计算公式:

DFR=DFRbase×A×B×C×D×E×U×RC (5)

式中:DFRbase为具有数百个相似细节结构件允许使用的最小DFR值的基准值;A为孔填充系数;B为合金和表面处理系数;C为埋头深度系数;D为材料叠层系数;E为螺栓夹紧系数;U为凸台有效系数;RC为构件疲劳额定系数。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试验件典型破坏特征如图2 所示, 从紧固件孔处起裂, 断面穿过紧固件孔。

采用肖维娜准则对异常数据进行取舍, 通过对5 组数据处理分析, 得到试验结果汇总分析表, 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以看出, 四组喷丸成形试验件的DFR值较基准组高, 经过大弹丸喷丸成形后疲劳性能提高5% 至10%。而从参考文献可以看出, 喷丸强化工艺对疲劳性能的提高10% 以上, 可知大弹丸喷丸成形对疲劳性能的提高不如喷丸强化, 可能是由于喷丸成形只要求零构件达到目标外形, 覆盖率较低的原因。

原始状态基准组DFR理论值计算

基准组DFR理论值按有不传载紧固件结构细节计算:

DFRbase=1 3 0×2.8/3.1 5=1 1 5.5 6 (d/B=7.94/40=0.198, Ktg=3.15) ;A=0.93 (高锁, 干涉) ;B=1.0 (按2024, 机加) ;C=1 (TC=0.135×25.4=3.429, t=1) ;D=0.93 (叠层/d=20/7.9375=2.52) ;E=1.05 (钛合金抗拉型100°沉头高锁螺栓) ;U=1;Rc=1.44 (nd=1) 。

对比原始状态基准组试验得到的DFR可以看出, 原始状态基准组DFR理论值比试验值略低, 计算方法保守。

结语

通过对2024HDT - T351 铝合金板材大弹丸喷丸成形的疲劳特性研究, 根据数据分析及对比,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试验在相同试验件外形尺寸下进行试验, 原始状态基准组的DFR值最小, 经大弹丸喷丸成形后, 试验件疲劳性能略高于原始组, 性能提高5% 至10%;

2024高考英语作文 篇5

关键词:英语写作,问题,启示

近年来, 高考英语作文得分普遍不高, 引起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提高考生英语写作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阅读文章, 会对高考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考英语作文评阅情况

从近年来高考英语作文的评阅实践来看, 高考英语作文得分普遍不高, 高考英语作文一般总分值在25分, 考生很难拿到满分或接近满分, 甚至很多同学仅仅拿到一半的分数。这一现象反映了, 我国高考生英语写作能力严重欠缺。高中生英语写作存在严重问题。

高考英语作文评阅参照一套完整的评分标准, 这套标准从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对考生英语写作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考生没能拿到理想的分数, 一方面, 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另一方面, 是因为考生英语作文不能快速抓住阅卷者眼球。高考英语作文评阅对评分者评阅速度要求较高, 一篇作文的评阅时间一般在几秒内完成, 考生作文亮点不突出, 很难让阅卷人注意到。

2 英语写作中的问题

(1) 词汇量不足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考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词汇就是做饭的米, 词汇量不足就好比无米下锅, 词汇匮乏, 任考生掌握多少的语法知识都写不出优秀的英语作文。丰富而生动的词汇是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必不可少的部分。考生词汇量不足在英语写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考生在英语作文词汇使用上, 低级、简单的词汇在全篇作文中所占的比重过高;二是同一词汇在一篇英语作文中反复被使用, 出现的频率过高;三是考生不善于应用普通词汇的高级用法;四是考生作文中出现的高级词汇、亮点词汇太少。 (蔡慧萍, 方琰, 2006)

(2) 语法不熟练

在高考英语作文评阅中, 因为语法错误而失分的现象比比皆是。语法是快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钥匙, 也是考生取得较高分数的关键。近年来, 语法失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句子语态认识不清。英语作文通常会涉及到不同时态的表达, 这需要考生对各大典型语态有清楚的认识, 并熟练掌握。二是考生英语作文中应用的句型语法知识过于简单, 不能体现出高考生应有的水平;三是考生不擅长使用英语表达中的固定搭配来优化自己的英语写作。

(3) 中式英语普遍

中式思维是众多考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个困难。考生在写作时, 常常会先用汉语构思, 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表达,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写作习惯, 因为考生没有注意到英语和汉语表达的显著差异, 不知不觉就将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英语写作中。例如, 想表达“他们的种类很多”, 按照习惯的英语思维和表达方式可表达为为: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them, 然而有的考生可能会这样表达:their kinds are many。笔者所列举的例子, 读者可能会觉得很可笑, 然而这种现象真实存在。考生平时不注意培养英语思维, 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一旦坐在考场上, 精神高度紧张, 就会写出这样的句子, 令阅卷老师哭笑不得。 (薛连芬, 2013)

(4) 语篇意识淡薄

写出一篇高分英语作文, 合理的篇章布局是必不可少的。文章布局合理性体现在内容是否连贯完整、行文逻辑是否严谨、语句表达是否条理清晰等方面。考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忽视这一点, 写出的文章常常会犯头重脚轻、连贯性差、跳跃太大的错误。例如, 考生要表达“英语老师非常敬业”这一作文主题, 便在文章中列举了一系列事件来表现老师敬业, 然而列举完这些例子却没有总结性的语言表述, 没有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考生本可以这样表达:老师很敬业, 我们很尊敬他;或者是我们会努力学习, 提高成绩, 回报老师。这是比较典型的语篇结构意识淡薄的表现,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忽略了谋篇布局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意义。

3 启示

(1) 充实词汇量

根据前文列举的考生缺乏词汇量的几种表现,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 以帮助考生扩充词汇量。首先, 学习旧单词的新内涵, 从已学到的单词延伸到未学习的单词, 促进单词的学习从未知过渡到已知。如学习某一单词的不常用含义, 并应用到你的写作中 (常青, 2015) , 学生在学习address这个单词时,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记忆address这个单词“地址”的一般意思, 又要根据一般解释衍伸出单词的特殊意思, 即“演说、处理”等解释。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总结, 才能厚积薄发, 在考场上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另外, 有重点地学习新单词。翻开你的《优秀高考英语作文》, 你会发现一些单词在多篇范文中出现, 这就是你要学习的重点。

(2) 夯实语法知识

语法是考生进行英语写作必须遵循的规则, 掌握好语法知识,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意义重大,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 将英语句子与汉语句子的学习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把握汉语与英语句子的异同。汉语中, 句子的基本结构为“主谓宾”, 英语中同样需要主谓语的统一性, 但是汉语不需要变换谓语的形式, 英语则需要根据主语来变换谓语的形式。如I love this dog, 由于主语为第一人称, love的形式不变, 当主语为第三人称时, 谓语love就需要转变为loves的形式。通过对比,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汉语学习迁移到英语句法的学习;另一方面, 教师应改变这种枯燥的语法教学方式, 尽量将语法教学置于情境之中, 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句型和语法规则的熟练掌握。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通过提问What are you doing?的方式, 让学生随时随地用英语进行表达, 提高学生锻炼英语的机会。

(3) 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语言的显著差异, 思维方式不正确会严重制约语言的准确、流畅表达, 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学好一门新语言的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对话或视频,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本地的常用语言, 如在英语中通常用Hold on来表示“等一下”, 很少用我们学习到的wait a minute, 在两个人发生争执时, 通常用hold it right there来表示, 学生通过这些日常用语的学习, 可以逐渐培养英语思维, 增强英语学习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4) 提高篇章意识

要想在英语写作部分拿到满意的分数, 就要提高英文写作的语篇意识。条理清晰、表达连贯、篇章结构一目了然, 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也是英语作文的一项重要评分标准, 考生要在这部分多加练习。首先, 教师要结合英语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写作的逻辑规律和行文特点。任何语言都脱离不了文化背景而存在, 英语同样如此, 通过背景文化的学习,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道的英语写作逻辑规律和行文特点。提高学生语篇意识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广泛传授各方面文化知识, 扩大学生知识面。例如, 在平时的课文讲解、阅读理解讲解时, 要注意分析篇章结构, 穿插相关的外语文化。

英语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 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 也是考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将写作能力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慧萍, 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 :21-24.

[2]常春.高考英语写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校园英语 (中旬) , 2015 (3) :174.

上一篇:贫困学生资助论文下一篇:小学交通安全演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