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事迹材料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孝星事迹材料(共10篇)

孝星事迹材料 篇1

先进事迹材料

王晓云,女,汉族,1997年6月参加工作,2005年2月入党,大专文化,助理经济师职称,现任北京市密云县烟草局劳资科科长。

该同志作为劳资科长,在为退休职工及老干部服务岗位上工作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多年来她一心扑在为退休职工及老干部服务工作上,不辞劳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上级领导及职工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密云县烟草专卖局的先进工作者。

王晓云同志多年来能够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和国家、市、县等有关为老干部及退休职工的方针政策和具体规定,为她在工作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她能够在为老干部及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和实践当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常说要做好离退休工作,要有耐心、有弹性、有磨力,对老同志要尊重、称呼要得体,使老同志感到心情舒畅,要耐心听取老同志反映的问题,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听老同志把话讲完,要有容量,老同志的事能办的必须尽快办、及时办,不能推拖不办,要用情感温暖老同志的心,用行动感动老同志的心,要多为老同志办好事、办实事,让老同志满意。王晓云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

1她多年来工作经验的真实写照。她是一个细心的人,心里时刻装着一本老同志情况的明细账,哪位老同志身体不好生病住院,她都事必躬亲,前往探望、慰问、家访、祝福,给老同志们带去组织上的关怀,使老同志们感受到组织上的温暖、同时又和老同志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随时了解老同志的生活、家庭、身体健康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长期生病住院的老同志,家庭生活有一定困难时,王晓云同志总是及时地帮助解决。她虽未作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作为一名企业职工,王晓云同志不但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生活中更是以身作则,竭尽孝道。

孝道贵在心中孝,贵在持之以恒。王晓云同志用真心、热心和爱心谱写着敬老爱老的赞歌。在每一个平凡的家庭当中,自古都是婆媳关系最难处理的,作为一个儿媳妇,她更是以真爱之心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对公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任劳任怨的处事方法,将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和睦。作为一个晚辈,虽不能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但在工作闲暇之余,她都常常通过电话嘘寒问暖,了解长辈的需求,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几十年如一日,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地承担着这份责任与义务。2011年,她的公公因直肠癌过世,而她的婆婆又年迈且患有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老年综合病症,她怕婆婆过于思念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她每天早晨都为婆婆清洁卫生并准备好精致的早餐才

赶去上班;晚上悉心照顾好婆婆的饮食和起居;哪怕中午或倒休息时间,她都赶回家悉心照顾婆婆,亲自清洗衣物或收拾屋子,老人想吃什么,她都亲自下厨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面前;在老人生病住院期间,她都亲自陪护并给老人喂饭、喂药;因为婆婆身体不便,每天早晚稍有空闲,她都亲自搀着婆婆到楼下小区内散步、聊天,把看到和听说的日常小事或新闻讲给婆婆听,陪婆婆聊天解闷,以便给婆婆带去健康、快乐的生活。多少年如一日,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地承担着家庭这份责任和义务。在她的细心照顾下,婆婆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身体硬朗,逢人必竖起拇指夸夸自己的好儿媳。她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北京精神。单位职工和邻居们都说王晓云同志不愧为一名好儿媳。

小孝星事迹材料 篇2

他体贴父母,年龄虽小,家里的小主人翁意识很强。妈妈生病时他端茶送水,用稚嫩的小手给妈妈按摩额头,眼神里充满关切和忧伤,问:“妈妈好点了吗?”

妈妈中午歪在沙发上睡着了,一鸣会拿上小被子轻轻的给妈妈盖上;

爸爸喝醉酒吐了,一鸣忙给爸爸递水,不怕脏打扫卫生;

周末时,他有时主动的早起做早餐,用电饼铛煎鸡蛋、烙饼,吃着孩子这么小就给父母做的饭,心中的滋味无语言表。

他生病时从不找事,他怕妈妈着急、怕治病花好多钱、怕妈妈和他看病耽误上班……。

他从不乱花钱,即使是正常开销,也总是说:多少钱够吗?咱家有吗?

他尊敬老师,把老师看作亲人。有一次老师带病上课时不停的咳嗽,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放学就对妈妈说:“咱给王老师买点治咳嗽的药吧,老师感冒了。”妈妈说老师有病肯定自己买药了,咱又没什么治病的偏方,要不给老师买点梨吧。就这样,他和妈妈到水果店买了五六个大梨送给了老师。老师很感动,家长也为他和老师这么好的感情而感动。

他非常懂得感恩,懂得尊老爱幼。有一次他身体不好,姥爷亲自杀了一只老母鸡,说:“一鸣你吃了老母鸡,病就好了。”一鸣回家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里,并且趴在桌子上大哭了一场,说:“太感动了,咱以后再多给姥爷点东西。”

和邻居奶奶一起上楼,主动帮奶奶那东西;坐公共汽车,一鸣会因坐在里边没有给后来上车的人让座而深深自责;谦让年龄比他小的孩子,家长实在看不下去时,他却不温不火的说:哥哥不是要让负弟弟吗?

小孝星事迹材料 篇3

xx,今年10岁,昌乐县育才双语学校六年级学生,她是班级的文娱委员,是父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是,李子坤却不单单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对家中每一位长辈,或者是来家中作客的每一位朋友,她都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就象寒冬腊月里一件贴身小棉袄,带给身边人阵阵温暖。她的一些举动,甚至让我们这些作父母的都自愧不如……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逢周末或节假日,她总是主动地打去电话问候。奶奶的耳朵背,电话里经常听不清,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一件事说上两三遍,直至奶奶听清为止。

每年姥姥或姥爷的生日,她总不忘自己制作一张贺卡送去,用稚嫩的话语祝姥姥、姥爷生日快乐。切蛋糕时,她总是先拿给姥姥姥爷、舅舅舅妈、表哥表姐,最后才是自己的。

有件事让我记忆犹新。由于工作原因,我常常下班后肩膀就很酸痛。有一天我觉得肩膀很痛,还有点酸,就自己捏着,李子坤看见了就问:“妈妈,你在干吗?你怎么了?”我说:“我的肩很痛。”她说:“我帮你捏捏吧!”一双小手捏呀捏。我说你这样太轻了,你用手掌或拳头拍吧。她就用手掌拍一会儿,再用拳头敲一会儿,嘴里还数着:1、2、3……100,然后再从1数到100.这样一停不停地拍了600下,我看了心疼,就问她痛不痛?她说:“不痛,只有一点痛。”还问:“妈妈,你好点了没有?”我看了看她的手,两只小手都拍得有些红了。伸手抱起了她:“我们坤坤的小手真能干,拍了那么多次,妈妈现在好多了。”“那我以后放学回来,天天帮你拍,这样你就会完全好了。”此时此刻,从不轻意哭的我眼眶中充满了泪水,一把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女儿长大了,懂事了,我从未感觉如此幸福过。

今年的五月,我要去云南出差,一直担心从未离开过我的女儿跟爸爸在家能否适应。从我走的第一天,一直到我回家,整整九天,每晚七点,女儿一定准时给我一个电话,告诉我今天她在校的表现,晚饭爸爸给做了什么好吃的……事无巨细,一一“汇报”,最后总不忘一句,“妈妈,爸爸做的饭很好吃,真的。”我为女儿的细心乖巧所感动,也为女儿的懂事而自豪。

当然,女儿的孝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比如吃饭时她无论多饿,总是等爸爸妈妈坐下后再吃;吃完饭后帮妈妈收拾碗筷,擦桌子;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一分为三,等爸爸妈妈吃完后自己才吃;经常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象折被子,收拾书柜,自己穿衣服,把玩具分门别类,把门口的鞋挨次放好等等。

小孝星事迹材料[范文] 篇4

齐志杰,西柏坡中学初一年级一名普通的学生。家庭的不幸使他早早的背负上了生活的重担。然而生活中的磨难并没有把小志杰打倒,相反的,意志坚强的他笑对苦难,积极勤劳。品学兼优的齐志强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

齐志杰家住上文都村,几年前母亲丢下志杰和略有残疾的弟弟离开了家,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只能外出打零工。他便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刚刚升入二年级他就已经开始动手洗小件衣物,并学习着自己整理房间了。父母不在身边,照顾孩子的重担落在了年迈的奶奶身上。然而祸不单行,奶奶双腿骨质增生,经常疼痛难忍,生活勉强能自理。孝顺的志杰心疼奶奶,主动接过了照顾奶奶弟弟的重担。

街坊邻居都称赞志杰真的是难得的好孩子。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奶奶,每天上下学后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洗衣、做饭、刷碗…细心的志杰害怕奶奶一个人在家憋闷,身体变得更加不适,于是每天晚上搀扶着奶奶到大街上和街坊邻居聊天,然后再赶回家一边写作业一边教弟弟练习说话和写字。等到天色晚一点他便再跑去将奶奶接回家。忙忙碌碌的一天这才算画上了句号。奶奶经常逢人就说志杰对她的照顾不比亲生儿女差。

齐志杰不仅孝顺,更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好哥哥。照顾弟弟本应该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年仅11岁的他照顾起智障的弟弟却比一般的情况增添更多困难。每天同样的话要叮嘱弟弟好几遍,相同的字要教弟弟好几遍。早晚给弟弟洗脸洗澡,穿衣喂饭,带他上下学。现在志杰上中学了,不能每天坚持送弟弟上下学了,所以他经常担心奶奶弟弟,周六日回家时就要给奶奶弟弟准备下一周的伙食,不让奶奶弟弟冻着饿着。家里面的农活也是志杰一个人扛起来,从不叫苦,从不喊累。

生活中事情已经做够繁琐,但是令我们感动的是齐志杰在年级里仍是一个品学兼优、懂得感恩的的好学生。他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做贡献,像资助过他的叔叔阿姨学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所以他总是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能提前预习各门功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主动举手发言。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他善于团结同学、热心助人,人缘很好,和同学关系密切,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他带给大家的温暖与感动、震撼与美好数不胜数。

小孝星评选事迹材料 篇5

几乎每天,我都是一回家吃了饭就做作业,做好就帮助妈妈洗洗衣服扫扫地,干点零活;为爸爸洗洗脚锤锤背,说说话,舒活舒活他的筋骨。虽然我过得比别人忙碌,但我无怨无悔,我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妈妈管理好这个家,我也相信爸爸也会逐渐康复的。

有一次,爸爸又不肯吃饭,妈妈劝了很久,还是没有效果。结果,慌忙之中,妈妈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我见此状,立刻扶起妈妈,给她敷上药膏。妈妈是个极为节俭的人,连这个时候贴膏药都只让我贴半块,留着半块下次用。但没想到,这个时候爸爸又发病了,全身抽搐。不用妈妈说,我立刻去找药。可是等爸爸吃完药,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妈妈立刻打车去了医院。

我也跟着妈妈去了。一路上,我望着爸爸痛苦的表情和妈妈憔悴的容颜,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过,要是我能帮他们再承担些痛苦就好了。我正想着,不一会就到了医院。当护士要帮爸爸输液时,爸爸拒绝了,我和妈妈立刻去安抚爸爸的情绪。一会后,终于插上了输液管。我在一旁紧紧地拉着爸爸的手,希望他能立刻好过来。爸爸输完液,情绪稳定多了,但我依旧情绪很低落。妈妈刚付完钱,立刻回来照看爸爸。这时我分明注意到妈妈肿得像核桃一样的眼眶,我安慰着妈妈,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妈妈不再如此憔悴。

从医院回家,妈妈立即对爸爸喂饭。这时候,爸爸居然留泪了,并握了握妈妈和我的手。爸爸有时候是清醒的,我知道。果然,这个时候爸爸把妈妈要喂得饭全吃了,吃完饭,爸爸再次握了握妈妈和我的手,嘴里发着“啊、啊”的声音,我和妈妈都明白爸爸的意思,他在为我们照顾他这么辛苦而内疚呢。可我和妈妈却不感觉这样是辛苦的,只要爸爸好,我们就好。

我知道,如拉紧的发条工作的妈妈,也会有坏脾气的时候,只能瘫痪坐轮椅的爸爸也经常哀怨。有时候,我也情绪低落,但我知道妈妈是家里最苦的人,我能体会父母的处境和难处,所以时时想着能为他们分忧解愁,我也认为父母对我们的恩惠是我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的。

小孝星个人评选事迹材料 篇6

周泽昕同学是一个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人见人夸的小姑娘,幼儿园时她就会自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三岁的时候,就帮助妈妈擀皮包饺子。因为晚上放学接她比较晚,每天晚上她在学校就写完作业了。放学回家,她都会先看书或者弹琴,等爸爸妈妈做完饭时她帮着端饭、分筷子,吃完饭后她能较主动地洗碗、扫地、擦桌子、或者拖地。还能洗一些小衣服,每天都自己洗袜子、短裤等,还经常帮妈妈洗袜子。睡觉时总是把衣服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床头上。

周泽昕还很会关心人,有几次爸爸喝醉酒要吐,她把脸盆端到爸爸跟前,然后又端水给爸爸喝;有一次妈妈病了,她不停地嘘寒问暖、端饭倒水,并一勺一勺地喂妈妈;她还是小推拿师,当爸爸妈妈的腰痛时,她就会给捶一锤、揉一揉;奶奶的腿不好,不能走路,她会用轮椅推着奶奶出去遛弯、鹛阳。当大人登高干活或者切菜时,她总不忘叮嘱一声小心点,别摔着或者别切着手……

每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或者生日,她都会自己做礼物送给他们,

今年的`母亲节送给妈妈四件礼物:一件自己做的手工、一件自制的卡片,表面上是懒羊羊在吃草莓蛋糕,写着“周泽昕写”。可从懒羊羊的嘴里拿掉蛋糕,就是她写给妈妈的祝福:一天又一天,很快就到了母亲节,(mother’s day)(注:母亲节当天刚在英语俱乐部学的就用上了)祝妈妈永远年轻漂亮,永远快乐!一副自己画的美羊羊的画;用英语和汉语朗诵了诗歌“母亲”。

小学生小孝星事迹材料 篇7

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哥哥,由于哥哥求学在外,所以他从小就特别懂得照顾父母,并且理解他们的难处,只要周末一回家,他就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妈妈揉揉肩,给爸爸洗洗脚、收拾房间、主动拖地等等。他不挑吃、不挑穿、不乱花钱、不攀比,不知不觉他就成了一个善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当父母累了,有时不爱动,彭湃就主动帮帮爸爸妈妈拿东西、烧开水;有时爸爸妈妈下楼忘记拿东西,他也会主动再一次上楼,他真是一个很懂得别人心思的“小暖男”!

他学习认真,成绩优秀,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懂得尊老爱幼,经常因为做了好事、帮了别人而发自内心的高兴和快乐。

相关文章推荐:

1.家庭小孝星事迹材料

2.小孝星评选事迹材料

3.十佳小孝星事迹材料

4.最美小孝星事迹材料

孝星事迹 篇8

我生活在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让我背诵了《三字经》,还给我读了许多孝亲孝感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知道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家有五口人,有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我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爸爸妈妈在私人企业里上班,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就是过年时会放七天的假。爸爸妈妈他们很辛苦,每天除了上班,还得给我们做饭,还要辅导我和姐姐的学习。这些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我长大了,我就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帮助妈妈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孝顺孩子。

寒假里,我主动承担了倒垃圾的责任。开始时,妈妈准备去倒垃圾,走到垃圾桶跟前,一看里面光光的,妈妈没有说话。第二次垃圾桶里又是干干净净的。谁倒的?我嘻嘻一笑:“我。”妈妈嘴里念道:“这孩子,真懂事,都知道主动帮忙做家务了!”这以后,妈妈就没为倒垃圾的事操过心,倒垃圾就成了我份内的事情了。有时,我看见邻居的奶奶去倒垃圾,我也会主动抢过垃圾桶帮忙去倒。

还有,我还跟姐姐学习了怎么做饭这一伟大工程。学会了冲鸡蛋水、煎馒头、削姜皮,切姜丝,切红萝卜丝(虽然切的像红萝卜条一样)。

另外,每天晚上,只要我一听到奶奶的车响声,我准会在第一时间跑出去给奶奶开大门,推车,接着给奶奶热饭,热菜,最后再端到奶奶面前让奶奶趁热赶紧吃。奶奶高兴地合不上嘴,见人就夸我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妈妈说,“孝”其实很简单。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盛饭、洗碗、打扫卫生、倒垃圾、整理房间、爸爸妈妈累了给他们端一杯热茶、给他们端一盆洗脚水,这些都是孝顺的表现,做起来也很容易。

敬老“孝星”王小平先进事迹 篇9

王小平,女,52岁。从2000年开始,父亲就与其生活在一起,至今11年。家有一女,现年25岁,毕业于集宁师专,在东乌旗幼师学校实习。

2001年,爱人与母亲相继去世,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而这之后在2006年又下岗,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仅仅是父亲的退休工资、生活补助费及母女两人的低保。父亲今年76岁,身体一直不好,检查患有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炎。曾外出就医,但昂贵的费用实在负担不起,还要供女儿上学,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她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照顾父亲,父亲每天的饮食起居她都悉心照料,饮食上,饭菜不仅要做到可口,更要易于消化,那些偏凉偏辣的食物她都尽量不让父亲吃。父亲的衣服也要定期换洗。父亲的年纪大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也会让他卧床不起,她会给父亲及时去拿药,给父亲按时喂药,父亲怕她累,她每次都会笑着告诉父亲放心没事的。

物质上对老人的照顾是必要的,精神上对老人的关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两点王小平都做到了,平日和老人在一起看电视,她一定给老人选他爱看的节目,并且陪他一起看。另外,还鼓励父亲多出去转转,多与邻居的老人拉拉家常。老人心情上愉快了,精神就不空虚,他对生活就会有热情。“笑一笑十年少”老人精神饱满,对身体状况十分有益处。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更能诠释“孝敬”这两个字。老人正是需要点点滴滴,二十年如一日的关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关爱老人,日月积累,也就做了一件孝敬老人的大事。

敬老孝星道德模范赵有林先进事迹 篇10

先进事迹材料

白石头村民 ——赵有林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察右前旗三岔口乡普通农民赵有林连续十四年给全村老人和乡敬老院送菜的善举,感动着他周围的人。

赵有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菜农,现年55岁,汉族人,他从念书起,就怀着一颗爱老敬老的心,对其父母及村中的老者都非常孝顺尊敬,他经常说:“孝敬老人是我们能做的,该做的,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坚持不懈,人人都能对身边的老年人关爱孝敬,全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爱和美的和谐氛围。”

今年55岁的赵有林和媳妇在家务农种菜,两个孩子在外打工挣钱维生。赵有林种菜在当地也很有名,近年来,由于农村老龄化的加剧,像赵有林这样的年龄,在村里算的上是比较“年轻”的劳动力。他每年种五、六亩菜地之外还种些玉米、土豆、胡麻和莜麦等,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可能觉得自己“年轻”,所以尽管忙,赵有林仍然把敬老当做自己生活中的大事,把自己家的菜分给老人们吃。

踏着改革开放的金光大道,勤劳致富,日子过的也不错。几十年如一日,赵有林依时按侯,无偿的供给敬老院和村民食菜的需要,逢年过节,他会开着自己的三轮车,拉着瓜、菜、月饼、麻花及时的给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让他们非常感动。平时在村中,他发现老人们的困难,都主动去帮忙,帮他们解决耕地、送粪、拉土、抹房、挑水、磨面等日常生活困难。年复一年,贵在义务坚持,充分体现了一辈子赵有林做好事的精神。老年人都夸他是“新时代的孝子”,现实中的“活雷锋”。赵有林常说:我不为名,不为利,只要老人们活的健健康康,能给我一个微笑,我就觉得很舒心、欣慰。

1998年夏天,白石头门前的河槽中,一辆拉沙汽车突遇疾风暴雨,两人被洪水冲走,其余三人被洪峰围困在车中,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赵有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二话没说,急忙回村召集在村年轻人经过一个多小时把三人成功解救上岸,其中一人以不醒人事,赵有林急忙把他送回家,请医生给予抢救,看到苏醒过来的年轻人后赵有林激动的留下了眼泪。

说起他总是为周边群众,特别是为乡里、村里孤寡老人送自家种的菜时,他却说“这没有什么好宣传的,我作为村里面比较“年轻”结实的人,照顾老人是理所当然的,我的父母也时常教育我们,孝敬老人天降幅啊!”村里也经常有人来找热心的他帮忙,就连他媳妇都夸他:“老赵在家里外头都是大好人。去年,我患病的弟弟和父母在外地无法生活,他二话不说,就把他们接到家里。现在,这么多人口在我家,他身上的负担更重了,可他从没有半句怨言,并且对我家人都照顾的非常贴心,这让我都很感动!”

上一篇:江苏土建施工员试卷下一篇:高考一轮文言句式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