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精选8篇)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农民工培训工作总结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目前建筑行业担负着建设的任务,是建筑行业的主力军。其中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仍然占突出比例,这些农民工如侯鸟一般不停地迁徙流动,包括岗位的不停转换。造成农民工的施工技术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断层。加上农民工习惯的农村种田随意丢弃工具的现象带到施工现场,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为农民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时刻威胁农民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提高民工施工技术技能,教育他们规避危险的作业方式。在xx,我公司领导亲自抓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并在仓库设立农民工培训学校。具体工作

一、“走出去”培训

我公司组织作业人员参加社会举办的技能培训、安全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对作业人员的施工规范的培训教育,比如积极响应参加由建设行政业举办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从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作业人员如何避免习惯性违章,克服施工中危险的动作。通过安全知识的成绩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作业人员继续教育,直到成绩合格。

二、“请进来”培训

公司通过聘请专家教授到公司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向作业人员讲授施工作业安全知识,施工技能。及机械作业操作规范,如何防止施工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还请消防部门教官为作业人员讲授防火减灾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在教育内容上,培养员工防火灭火逃生的知识,灭火器的使用,灭火演练,分析火灾事故案例等内容。

三、内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公司在仓库腾出房屋,作为民工学校教室,在安全总监xx的直接负责牵头安全部门和其他部门科室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尤其是我公司从日本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刚开始作业人员对此新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一窍不通。安全该机械设备涉及起重吊装危险的作业,稍不细心就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在农民工培训学校,有日本专家进行影音模拟安装,使作业人员能顺利接受新设备的使用与安装,熟稔掌握该机械设备的施工方法。避免机械伤害事故。

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

在农民工教育培训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施工现场逃生演练,事故应急反应培训。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技能、机械操作规范等影音影像播放。季节施工安全教育,夏季防台防汛,冬季防冻防滑安全教育。节假日的节前节后安全教育。在施工现场,公司及项目部,对作业人员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教育。组织作业人员参加由上级部门主办的安全生产进工地的文艺汇演,以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五、克服农民工培训的不足之处

由于农民工农忙回去种田,农闲出来务工这种“双栖”工作特征。使农民培训带来一定难度,比如在建筑工地本来施工技术很熟练,基本上克服习惯性违章的习惯,可是,一旦,农忙回去再到工地,又会把“摸着笤帚丢钉耙”的习惯带到施工现场,为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公司对于季节性返乡的农民的培训十分重视。当返乡的作业人回到工地,绝不容许立即参与工程的施工,必须接受有公司安全部门的教育培训才能进工地现场,避免作业人员的“农忙综合症”在工地发生。

xx,我公司在巩固已有的安全教育成绩基础上,将继续重视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整体安全生产意识水平。为创造和谐平安工地而努力。

范文仅供参考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篇2

会议认为, 近年来各地政府及人社、公安、住建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通过采取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等措施, 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多种原因,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在一些行业、企业还有所发生, 严重损害了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会议指出, 要充分认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努力实现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基本办结, 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基本得到妥善处置, 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报酬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要求,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责任, 严格行政问责, 建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 快速、稳妥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会议强调, 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 集中力量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是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采取电话、网络、现场等方便有效的措施, 举报投诉电话要24小时专人值班, 及时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案件。二是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 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设施工、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发生过工资拖欠企业为重点, 加强监控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立案, 尽快调查, 责令企业立即支付农民工工资, 并依法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建筑施工企业资质, 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三是重点解决好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设领域要按照“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由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 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为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四是加强行政司法联动, 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重视舆论宣传, 提高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 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这些年农民工“跳槽”这件事儿 篇3

“农民工”的定义简单点说是农民工人,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至今,改革开放已进入第三十个年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工人,这是他们工作性质的第一次转变,也是他们的第一次“跳槽”。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兴起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低,城里的劳动力无法满足需求。这个时候的农村依然靠自家的几亩农田生活,由于人均耕地较少,农村出现了许多剩余劳动力。一边是需求,一边是剩余,为了打破失衡的农动力市场,国家出台政策开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了第一次“民工潮”。

以人口大省河南省为例,据河南省社科院统计,1992年至1995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一个高峰。尤其是1993年,550万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占当年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5%,其中小学及小学文化的农民工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对于刚进城的农民来说,没有高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有的只是力气和诚实的工作态度,所以多数农民工从最不需要技术的行业做起,包括鞋厂、布衣厂、餐饮和家政服务等行业。甚至还有一些在城市里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在城市中他们做着最脏最累的活,收入却低的可怜,一个月只有两三百元。

家在河南农村的老张,今年五十七岁,他是九十年代最早加入“民工潮”的农民。那个时候他37岁,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上初中了。当时小麦一亩地每年也就800至900斤的收成,每斤小麦的收入为065至07S元,除去农药、化肥、种子等成本,家里四亩地,纯收入在1200元左右,再加上两个季度其他农作物收入,一年下来也就2000元的收入。这两千多元钱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满足家庭开支,所以只能进城打工,来到城里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卖力气,刚开始在一家小饭馆做活,一个月管吃住200元工资,尽管辛苦一些,至少可以减轻家里面的负担。随后又跳槽进了一家皮鞋厂,工资涨到了300,正是这些钱支撑了两个孩子顺利念完初中。两个孩子念完初中后,没有继续上学,随后也加入了打工大潮,四亩农田只留他妻子一人在家劳作。时间进入在1996年之后,小麦的价格一度涨到了近2元一公斤,他才回家和妻子一起种田,两个孩子留在城市打工。

据统计,河南省1996年以后,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速度明显放慢,规模缩小,1996年以后每年转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只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6.2%。尽管如此,城市的繁华和机会吸引着更多农村年轻人加入其中,而这一批年轻人多数都是初中毕业。他们终结了农民工的“盲流”时代。

镜头二“民工荒”背后的“跳槽季”

新千年以后,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但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的许多民营企业出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不赔付工伤、不给农民工交社保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农民工与企业间的矛盾,所以许多农民工靠不断的跳槽以寻找更多的保障。这一问题导致了2004年“民工荒”现象的出现。2004年广东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和一些专家估计,当年有近200万^的劳动力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的农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吸引了40岁以上的农民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据资料显示,在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在700元左右,而回乡工作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左右,在家吃饭基本可以自足,工厂效益好的话一个月结余的钱比在外地打工还多。

其次,我国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些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需要的是专业的技工。06年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所以农民工劳动方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转变,没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只能从工厂跳出来,转向其他行业,这一时期是“民工荒”也是农民工的“跳槽季”。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加入。他们大多有了一定的文化,对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和社会保障有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追求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追求同工同薪,他们也了解在这个社会中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权力,而很多民营企业,但是为了减少成本,根本不给这些人员参加社保,这样的矛盾,导致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走上了频繁跳槽的道路。

镜头三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问题

新千年的中后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又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尤其是互联网和房地产行业尤为突出。许多电子产品装配厂扩大产业链,招聘大量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两个月的短期培训,快速上岗为企业创造效益,由于企业的大量需求,待遇比其他行业高,使其他行业的农民工转身投向了电子产品组装行业。房地产行业更是如此,房价不断飙升,各省市地区由省会到个县级市,房地产项目一个个破土而出,由此吸收的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所占比重最大,为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而建筑业中97%的员工为农民工。这种不协调的比例也加大了农民工失业的风险,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l5.3%。而这些人又回流到农村继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这一时期农民工跳槽的另一个原因在于,04年后备大专业院校开始大幅度扩招,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04年实际增长8%左右,此后每年递增。OS年的应届毕业生只有380万,到2011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60万。与农民工相比,这些人员整体素质高,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农民工的就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在一些需要专业技术的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再加上机械自动化的普及,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也在减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夹缝中寻求发展。

近两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过去,欧债危机再次袭来,“三来一补”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严峻的考验,中小企业为了减少风险,节省用工成本,对临时工依赖越来越强。在经济低速发展时期,灵活雇佣的方式大量被使用,比如2008年以前北京市劳务派遣工不到8万人,去年年底激增到60万人。“短工化”的用工方式也导致农民工跳槽频率增加。

nlc202309010700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工众网2012年2月8日联合发布的《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短工化”已成为当前农民工就业一个相当普遍的趋势,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这些数据不断的提醒我们,农民工就业问题依然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农民工”这个词出现在1984年,纵观我国农民工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每一个发展阶段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都有不同。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劳动大军。受最近的欧债危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很大压力,再次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与最早的一批农民工相比,现阶段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初中、高中占到总数的70.2%,甚至有超过两成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占5.3%,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具备了从事城市文化生活的素质基础。国家计生委的资料也为进一步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群体的47.0%。他们当中已基本消除文盲,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9.8年。当前社会,在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和较多、大学毕业生不断涌向社会的双重压力下,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从技能水平来看,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据建设部统计,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已达3200万人,参加过培训的仅占10%。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这些数据中能够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职业技能不足所造成的后果只能是失业、跳槽、再就业。

2012年,随着出口压力加剧,内需不足,吸收农民工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挑战,“短工化”用工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雇佣农民工的大趋势,农民工大批跳槽的现象将不可避免。政府部门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群体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城市中他们依然是边缘人群,依然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这个时候更需要政府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就业制度创新、劳动者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维护等方面工作,给农民工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篇4

一、突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责任。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课题,从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开始,党中央连续八年将“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说明三农问题在我党执政兴国中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局顺利历史潮流,将为农民减负列为党建的一块重要内容。新年伊始,我局便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陈YY同志为组长、分管户证副局长ZZ同志、纪委书记CC为副组长,机关业务部门和各派出所教导员为成员的农民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减负工作的局面。

二、突出规范收费,完善行政管理。公安机关除了执法办案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能。我局机动车性能检测中心、车管所办证大厅、出入境管理办证大厅和各派出所的办证中心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管理职能。今年一季度,我局在往年已取消的户口延迟申报当场处罚、特种行业许可证年审、暂住证工本费等事业性收费基础上,将居民第二代身份证申领、户口簿补登等涉农收费项目和收费依据整理成表格,张贴到分布在各地的81个警务室宣传栏上,接受群众监督,杜绝工作不负责、弄虚作假、吃拿卡要现象,自觉做到按照物价局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金额进行收费,不多拿群众一针一线。同时,在年初全局干部大会上,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冯蒋龙强调每个科所队不许乘着过年到村居和农户收取以“综治巡防费”、“捐赠款”等款项,不许巧设名目向村居和农户摊派费用。2010年全年,我局的全部公安经费没有一分一厘摊派到了全县农民头上。

三、突出专项检查,完善监督机制。将涉农收费项目、标准、范围公示制度,涉农户籍项目变更审核制度列入社区警务考核内容,用制度管理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确保减负工作有序开展。2010年9月,LL论坛有网民贴出帖子举报龙港分局办证大厅复印三张违规收费10元,FF局长领导获悉情况后,立即责令县局警务督察大队组成调查小组,经过调查发现LL派出所办证大厅自2010年 1月中旬搬入

LL行政审批中心办公后,为解决群众办理户籍需要复印材料不便的情况,从方便群众考虑,将原来一台供群众内部使用的复印机提供给群众服务,每张复印收费1元人民币的事实。我局党委经过研究,认定龙港公安分局办证大厅的收费行为属于违规收费,立即责令LL派出所对有关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将已收的费用全部退还给当事人,并对办证大厅的分管领导、经办工作人员给予记分。事后,我局举一反三,立即发布通知要求LL派出所,各科、所、队开展收费清理,坚决制止乱收费的行为,取得明显成效。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篇5

XX镇党委

XX镇党委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引导村级干部、农民群众积极创办农业合作社,实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经济增收的目标。

一、基本情况

XX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其中粮食种植合作社12个,食用菌培养合作社2个,养殖合作社8个,农机服务合作社2个,建立党组织的合作社1个。全镇合作社比例符合我镇经济发展模式,土地使用上仍旧以粮食种植为主,养殖和食用菌等特色养殖等紧密型合作社占所有合作社的半数。根据调查统计,全镇合作社总体服务占地3686亩,其中以土地为纽带的合作社占地3256亩,2011年合作社总产值978.2万元,纯收益192.5万元,土地亩均收益522.2元,分红总额118.2万元,留取公基金总额58.1万元。合作社共吸纳人员687人,其中党员28人,入社总户数为901户。

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为产加销综合经营方式,按照合作社发起主体,村级党员干部创办合作社5个,一般农民创办合作社19个,合作社发起人中党员占到13%。按照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型合作社占54%,松散型合作社占46%。

二、合作社作用发挥情况

(一)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臵,聚合分散的农村生产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种养品种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农民加入到专业合作社后,从品种的引进、生产、管理、包装和销售所有环节都要求统一进行,既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极大地降低了单个农户所承担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其中,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小户生产无法起到做大做强的效果,但农户组成合作社或协会后,通过示范引导,统一加工程序,极大的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XX镇特色优质产业。

(三)推动了农民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是否顺利进入市场,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作为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农产品很难打通市场销路,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户,能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能在带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三、当前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社中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在24个合作社的发起人中,党员占到13%,但是由于合作社没有成立党支部,章程规定中缺少相关制度性规定,导致党员优势缺乏实现的途径,没有对合作社发展壮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合作社服务能力偏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经营周转资金困难,服务资金短缺,个别合作社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基本都是靠租房开展日常活动。合作社的发展好坏与村干部重视程度和该村干部在村民中威信密切相关,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匮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虽然大部分合作社制定了章程,但很多流于形式,不易于操作;财务管理制度欠缺,日常经营决策往往由主要出资人说了算;合作社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

(四)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偏低。2011年因气候原因,部分种植合作社减产,同时由于承包价格偏高,导致部分合作社盈利很少,个别合作社出现了亏损。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合作社党组织覆盖率。指导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建立党支部,通过提高组织覆盖率,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提高合作社服务职能意识,更好把握上级经济政策和方向,树立合作社创先争优的典型示范作用。

(二)增强相关部门的服务功能。要加强合作社相关法律

法规的学习、宣传,农村经管站等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合作社的沟通,除组织参与授课培训、“远程教育”学习之外,对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财务制度、项目扶持、发展规划等内容要进行专业培训,真正为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要积极发挥部门优势,给予合作社技术、信息等配套服务。

(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帮扶措施。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落实各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先优惠政策,重点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支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解决资金难题,推动合作社实现发展壮大。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篇6

XX区10万农户,33万多农业人口,是忻州市最大的玉米主产区、奶牛养殖区和蔬菜种植区。XX~XX我区实施的以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专业、奶牛高效养殖技术专业和温室蔬菜大棚高产种植技术专业为培训内容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省农业厅,把XX的“山西省农业科技下乡入户工程启动仪式”放在了我区奶牛养殖业发达的义井乡真檀村举行,这不仅是对我区农业部门的高度信任、对全区农业科普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区乃至全忻州市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促进。自承担这一项目后,立即组织实施,成立了由农业局、财政局、团委组成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了统一培训机构,制定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计划》,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开展了培训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二00四年~二00五年培训任务。现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培训实施情况

一、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项目管理,确保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对此项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区里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阎林英为组长,农业局长周未田、财政局总会计师刘晋来、区团委书记李文田为副组长,高级农艺师、农业局副局长王建林为首席专家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资金保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由项目首席专家、各专业首席专家为首,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中心、蔬菜服务中心等涉农部门及海运学校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小组。技术组共有教师31名,都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培训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包点到村。参加项目实施的13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组织配合开展培训工作。整个项目的实施单位两个,分别是XX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山西省海运职业技术学校,共设立培训教室

个,都具备电视、VcD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建设培训基地

个,其中玉米专业3个,蔬菜专业2个,奶牛专业1个。

在项目管理方面,开发了“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管理系统”软件,使得整个项目在核心农户挡案管理;教师、教材、教学管理安排;相关政策法规学习汇综以及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更加科学、高效。

二、创新培训模式,千方百计提高培训效果

我区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初期,按照“进村入户,核心培训,包教包会,示范带动,全面覆盖”的原则,在全区13个乡镇办事处全面展开,其中玉米专业1500户、蔬菜专业200户、奶牛专业300户。确保通过核心农户的示范,带动全村及周边村的农业发展,结合“四个一”(即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科技教材、每个培训点一张技术光盘)的发送,在XX年冬XX年春的农闲时节,首先在13个项目实施乡镇分别召开了由项目涉及村的支部书记、村长参加的科技培训进村入户动员会。为了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确保培训效果,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采取核心农户专业性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教室授课和基地大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的方式一是核心农户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核心农户的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吸收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除培训XX户核心农户外覆盖普通农民3.5万户;二是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办班15次,其中玉米专业8次,培训农户2500户;奶牛专业5次、参加人数600余人;蔬菜专业3次,参加人数900多人次。玉米专业的培训以进村入户培训为主,涉及的54个项目村,平均进村1.8次,在村委会、街道、农户小院、田间地头小规模培训200余次。农忙时节,有的项目实施村农民白天忙农事人员难组织,我们就采取晚上以村集中办班的方式对核心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利用晚上的时间共办班20余次。XX年3月17日从省农科院、农业厅蔬菜办请来专家在区政府大礼堂举办了“全区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参加培训的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蔬菜专业核心农户200名、区农口有关科技人员、主要菜区的广大菜农共计人数800多人。XX年3月25日以4个奶牛养殖项目实施乡镇为单位,举行了奶牛高产养殖集中培训会,授课教师除了项目技术组的讲师外还请了市里的奶牛专家,300名奶牛养殖核心农户参加了培训,还有奶牛养殖村广大的奶牛饲养户,人数达450多人。在整个阶段的培训活动中,发放教材2300本、技术手册XX册、各种资料8000多份,科技光盘90余张;三是培训基地展示田观摩与现场指导相结合,XX年9月8日、10日、13日、15日,我们先后组织奇村镇、播明镇、东楼乡、秦城乡、合索乡、解原乡等乡镇农民,举行了4次大规模的基地示范田观摩现场指导培训会,主要参观了:⑴卢野基地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区,共有56个示范品种,占地20亩;⑵项目单位和XX区种子管理站共建的玉米新品种展示基地;3)项目基地和农业开发办共建的董村镇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占地150亩,30个品种示范;4)原种场玉米优良品种示范园。核心农户通过亲眼目睹了各个优良品种的主要性状,玉米高效栽培各项新技术的使用效果,亲耳聆听了培训教师的现场讲解,理论联系实际为巩固所学技术指导高产高效的玉米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地观摩培训的人数达到1500人,这种观摩培训的模式用时短效果好,受到了广大核心农户的一致好评。

培训教材和资料除了省、市农业部门精心编辑出版的农业实用技术书籍外,我们通过技术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调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农民的需要,专门印发了技术手册、农事明白纸和大量的技术资料宣传单。针对我区实情和项目要求,共精选17项实用技术重点讲授推广。

其中玉米高产种植技术:(1)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技术(3)玉米品种优化技术(4)玉米化控技术(5)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6)玉米立体种植技术(7)玉米配方施肥技术(8)玉米种子生产技术。奶牛高产养殖技术、:(1)奶牛品种改良(2)奶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3)奶牛高产养殖(4)奶牛疫病防治技术(5)奶牛秸秆青储饲料加工技术。温室大棚高效栽培技术:(1)大棚水果栽培技术(2)大棚蔬菜栽培技术(3)大棚沼气利用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除此外,还结合农业政策、法规对农民进行了普法教育。

为了使“核心农户的选择更具有代表性、培训内容讲授更具有针对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技术组及包点培训教师与各村干部对科技培训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根据各村农民具体情况和要求,有的村对核心农户进行了个别调整,有的村调整、增加了培训的内容。许多项目实施村通过前一阶段培训工作实施的进一步认识,对培训工作相当重视,如奇村镇唐林村还专门成立了科技培训协会,由协会根据农时、全村科学种田的需求联络、安排培训的具体事务。甜糯玉米种植户,成立了甜糯玉米协会,协会培训单位联合进行了甜糯玉米绿色食品生产操作培训。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管理考核要求,我们投入一写经费设计开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管理软件”,对核心农户全部计算机规范管理,同时建立对技术人员和核心农户的评价考核。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均受到了乡镇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我们在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立了热线咨询电话,共接受农民技术咨询电话262次,其中播明镇农民反映出苗后的玉米出现大面积的异常现象,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及时前往诊断,指导农民进行了补救措施。

三、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把有限资金效果最大化

培训经费按项目实施进度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项目实施所需资金及使用情况,实行审计制度。审计报告和资金预算、决算一并报项目办公室审批列支。项目设立专帐管理,一支笔审批,统一开支范围,统一报销程序,统一费用管理,建立完整的财务档案。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购买、编印教材、技术材料,明白纸,购买培训器材,以及包村教教师讲课培训费补助,交通费用等。

四、建立监督监管机制

为了保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落实,区农业局成立了监督考核小组,建立了对技术人员和核心农户的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与技术人员签订了责任书,监督考核小组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进行严格考核,不定期进村入户抽查,通过与核心农户访谈和由核心农户填写评价表,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按考核分数排出名次,与考核、职称评聘挂钩。凡弄虚作假的,考核视为不合格。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核心农户的考核,由技术人员测评和全体村民评价,考核合格的发给绿色证书,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第二部分

项目实施的成效和一些成功典型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我区玉米种植、奶牛养殖、城郊蔬菜种植效益,促进玉米、奶牛、蔬菜这三个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全区农民的科技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区农业科学种田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常规玉米、特色玉米、蔬菜等绿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服务创新。在XX名核心农户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种田大户、养殖大户,更主要的出现了不少自己种田、养殖,又能在本领域提供相关服务、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的农民经纪人。

玉米专业核心农户孔中秀,通过项目培训和自己钻研掌握了一套因地引种,高效种植甜懦玉米的技术。他自己家里的10亩地全部种植了甜懦玉米,同时还担任一个公司甜懦玉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技术员,负责2个乡镇6个村近XX亩甜懦玉米的生产任务,带动一批核心农户推广玉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合理安排轮作,亩产值达1700元以上,农民纯收入达千元。还有核心农户崔玉卯凭着自己掌握的过硬技术,承包土地300亩,合理选择品种、安排播期,全部种植甜懦玉米,收到很高的经济效益。

蔬菜专业核心农户赵黄科,担任着南城办事处新农村的村主任,按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会的要求,认真学习种菜新知识,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种植观念,科学种植蔬菜,效益稳步增长,他种植的温室,创下了亩收入28000元的好成绩。具体情况如下:茬口安排:按照温室蔬菜生产工艺流程,一年两大茬,西芹——西红柿两茬生产模式,西芹7月下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元月上旬采收上市,7月中旬拉秧,对比前向年西葫芦一大茬生产,生产周期延长,西芹秋季和平病害少,西红柿采用冬春茬产量高,采收期长,效益较好。田间管理:蔬菜整个生产期管理全部采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种植管理模式,注重科学,实行配方施肥,西葫芦吊架,并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注重西芹、西红柿品质的提高,增加经济效益,对比前几年大肥大水,缺乏科学田间管理,随意盲目浇水、施肥、喷药,生产成本大下降,田间病害得到全面控制。赵黄科温室实种面积0.6亩,西芹产量3200千克,收入2560元;西红市产量4000千克,收入13800元,折合亩收入27933元,效果明显。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了温室蔬菜大棚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在他和其他核心农户的的带动下,全村逐渐缩减的温室蔬菜面积05年增加到240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亩收入达23000元,成为忻州市郊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XX区曹张乡高村是我区奶牛养殖大村,也是奶牛核心农户最多地方一个村,核心农户秦俏平经营良源忻定奶牛场,存栏奶牛60头,其中产奶牛34头,过去每头牛平均日产奶16公斤,由于多年来养殖技术落后一直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益。XX年成为核心农户以来,认真学习奶牛相关技术,从奶牛的配种输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到种植优质牧草都认真钻研,精心领会。通过把掌握的新技术运用到牛场的管理经营中,到XX年下半年,存栏奶牛从外部观察有了明显的改善,配种方面也开始给每头奶牛建立挡案,杜绝过去的近亲繁殖,逐步使品种优化。饲料管理上以贮青为主,再加上搭配苜蓿粉和精饲料,产奶量逐月上升,每头牛平均日产奶达23公斤,经济效益也逐步提高。同时牛场也形成一套“推良种、喂贮青、阶段养、标准给、科学管理”的科学饲养规程,管理上重点抓四个环节:一是抓良种,严把母本关;二是抓防疫,严把抗病关;三是抓青贮,严把饲养关;四是抓方法,严把技术关。高村的奶牛养殖通过我们在这里建培训基地,无论是象秦俏平这样的养殖大户,还是养3头5头的小户,养殖技术上均有很大的提高,正逐步成为蒙牛、古城等国内几个大奶业集团的优质牛奶生产基地。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生产要发展,科技是关键。要把现有科学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有一批新型农民。综观我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经济落后,从财力人力上还不能更好地利用国家实施项目的东风,配套一定资金更好地促进农民科技普及的有效途径,尽快提高我区农民科学种田的整体水平;二是培训专业不能与项目村产业更细致紧密地结合,虽然玉米是忻州农业的主导产业,但各县各村情况各异,比如有的村以种植红薯出名,有的村是多年的蔬菜制种基地;三是在数量有限的核心农户选择上还不能做到更具代表性、典型性;四是在培训模式和手段上尽管我们也下了很大力气,但总体效果还不是更好,同时自身的科学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篇7

(一)农民工总量增加,增速继续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 5 2 万人,增长1.3%。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

(二)本地农民工增长较快,占比提高

从农民工构成看,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比上年增加289万人,增长2.7%。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比上年增加63万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9.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单位:万人、%

单位:%

(三)中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增长快于其他地区

从输出地看,中部地区农民工9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63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34.6%;东部地区农民工10760万人,比上年增加96万人,增长0.9%,占农民工总量的38.8%;西部地区农民工7378万人,比上年增加9 3 万人,增长1.3%,占农民工总量的26.6%。中部地区农民工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西部地区高0.8和0.4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农民工比例有所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6.4%,女性占33.6%。其中,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68.8%,女性占31.2%;本地农民工中男性占64.1%,女性占35.9%。农民工中女性比例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在农民工总量中占比提高,而本地农民工女性比例较高所致。

(二)青壮年农民工比重继续下降

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从平均年龄看,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8.6岁,比上年提高0.3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5.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9%,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4%,初中文化程度占59.7%,高中文化程度占16.9%,大专及以上占8.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7.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6%,提高1.2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流向分布

(一)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例提高

从输入地看,在中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977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3.2%,占农民工总量的21.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1648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增长0.4%,占农民工总量的59.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209万人,比上年增加104万人,增长2%,占农民工总量的18.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跨省流动农民工比上年减少

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74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下降1.5%,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5.9%,比上年减少0 . 9 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17.3%跨省流动,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61.1%跨省流动,下降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53.5%跨省流动,下降0.4个百分点。

单位:万人、%

(三)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上升

在外出农民工中,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11190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6.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8.6%流入直辖市,比上年提高0.5 个百分点;22.6%流入省会城市,提高0.2个百分点;35.1%流入地级市,提高0.9个百分点。跨省流动农民工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比上年提高3 个百分点;省内流动农民工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提高0.7个百分点。

四、农民工就业

(一)在第三产业就业农民工比例提高

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55.1%,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31.1%,下降0.2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21.1%,下降1.2个百分点。农民工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为44.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1.9%,提高0.5个百分点;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 0.6%,提高0.4个百分点。

单位:%、百分点

单位:%

单位:元、%

(二)在中西部地区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较快

在中、西部地区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分别比上年提高1.9和3.1个百分点,主要是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其中,在中部地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占13.9%,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占11.5%,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0.6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占14.8%,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占12.9%,分别比上年提高1.7和1.1个百分点。

(三)本地农民工从事制造业比重上升,从事建筑业比重下降明显

本地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9.9%,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占27.7%,提高0.2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占19.4%,下降1.3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0.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4.4%,下降0.6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占22.8%,下降0.9个百分点。

(四)受雇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上升

受雇方式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3.4%,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6.6%,受雇就业农民工比重较上年提高0 . 4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农民工中受雇就业的比重为72.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中受雇就业的比重为94.1%,提高0.2个百分点。

五、农民工收入

(一)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072元,比上年增加208元,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6.7、4.4、2.2和4.1个百分点。

外出农民工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012元,比上年增加68元,增长7.2%,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居住支出人均475元,比上年增加30元,增长6.7%;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快于中部地区,且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居住支出增长最快。

(二)在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分城市类型看,外出农民工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的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1106元,比上年增长8.4%;在地级市务工的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043元,增长7.7%;在小城镇务工的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892元,增长4.5%。在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的外来农民工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小城镇务工的外来农民工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三)独立租房、购房、早出晚归农民工比重上升

外出农民工中,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28.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11.1%,下降0.6个百分点;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4.8%,下降0.7个百分点;与他人合租的占18.1%,下降0.3个百分点;独立租赁居住的占18.9%,提高0.4个百分点;乡外从业回家居住的占14%,提高0.7个百分点;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的农民工比例为1.3%,提高0.3个百分点。

(四)得到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宿舍或住房补贴的农民工减少

外出农民工中,从雇主或单位得到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6.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7.9%,下降0.7个百分点;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的比重为46%,提高1.4个百分点。

六、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超时劳动情况有所改善

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1个月,比上年增加0.1个月。外出农民工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2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7个小时,均较上年略有下降。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39.1%,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85%,分别比上年下降1.7和0.4个百分点。

(二)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2015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分别为39.7%和31.7%,分别比上年下降1.7和1.6个百分点。农民工签订一年以下短期劳动合同的情况有所改善,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三)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提高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8%,比上年提高0 . 3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1.5%,提高0.3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1.3%,提高0.2个百分点。

2015年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2%,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其他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制造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7%,提高0.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均为0.3%,与上年持平。其他行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四)人均被拖欠工资有所上升

201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788元,比上年增加277元,增长2.9%。其中,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10692元,比上年增加79元,增长0.7%;被拖欠工资的本地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8667元,比上年增加519元,增长6.4%。

附注

1.农民工监测调查简介

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27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906个村和23.6万名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单位:%

单位:%、百分点

2.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 1 个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市)。

3.说明

xx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篇8

此次公布的“两个办法”扣住农民工和城镇职工这两个群体养老保险缴纳的核心问题。文件中,城镇职工部分重点针对跨地续缴作出详细规定,而农民工部分则主要围绕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和能衔接的原则解决这一群体的参保问题。

跨地转移可带走统筹账户60%的金额

一直以来,在养老金跨地转移续缴的问题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统筹账户部分如何做到跨地区的转移。过去,养老金个人账户可以根据本人工作地点的变更“随身携带”,但统筹账户中的资金,也就是工作单位为职工缴纳的部分如何处理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也成为养老金跨区续缴的核心难题。人保部6日发布的文件对这一历史疑难问题给出答复。人保部表示,跨省流动就业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统筹基金的转移量,确定为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的12%左右。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仍然全部转移,具体计算为,1998年1月1日之前个人缴费累计本息加上从1998年1月1日起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按照国家目前规定,工作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为本人实际缴费工资的20%,因此,个人实际缴费工资12%的转移比例意味着地方养老金统筹账户中60%的金额,可随本人转至最终退休地。也就是职工原工作地区的社保机构,将要划拨60%的资金交给该职工退休地区的社保机构。个人退休后,将从退休地区的社保机构领取养老金。

此外,在文件中,人保部还对养老保险关系接续、退休地如何确认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中,年满50周岁的男性和已满40周岁的女性的跨区续缴问题作出特殊安排,这部分人群将建立“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以保证其日后养老保险待遇不受损失。

农民工也可以领养老金

缴满15年养老保险费将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规定将不仅适用于城镇职工,其范围将扩展至农民工群体。人保部的文件明确指出,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符合领取条件后,由本人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机构提出领取申请,社保机构按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核定、发放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此外,农民工达到领取年龄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由社保机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权益记录和资金转入户籍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关待遇;没有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比照城镇同类人员,一次性支付其个人账户养老金。

不过,与城镇职工的缴费标准不同,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作了下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12%,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则为4%~8%,可以根据本人的收入情况合理选择和确定。人保部表示,这种规定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以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同时,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更具流动性,因此其跨区续缴费问题更为突出。文件指出,农民工离开就业地时,原则上不“退保”,由当地社保机构为其开具参保缴费凭证,由两地社保机构负责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其养老保险权益累计计算。

上一篇:单位优秀个人获奖感言下一篇:小升初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