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共8篇)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篇1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1

一、正面引领,助力提升人居环境

今年是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收官之年,渡桥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村组、广泛宣传。通过组织村民代表统一观看《吴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展示和问题曝光》视频,并以自然村为单位,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前后对比图片宣导,结合“一抓双促”工程、“最美庭院”“卫生清洁户”评选,稳步实施村民宜居环境“五洁”行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营造乡村文明良好氛围,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因地制宜,制定管用村规民约

结合各自然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基层理事会的作用,制定符合当地人文环境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渡桥村大力推行“一约两会”“五老会”“书场说事”“卫生文明户”“最美庭院”等好的做法。因村定策,一村一规,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持续提升农民群众卫生意识、管护意识。积极推行“门前三包”等有效做法,引导农民“参与管、一起护、共同督”,实现村庄环境管护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三、责任到人,实行一体建管模式

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渡桥村在强化宣传动员、梳理示范典型、制定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还创新实行一体建管模式。在垃圾和污水处理上,采用城乡一体化建管,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全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截至目前,渡桥村已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250吨,清理村内沟渠5525公里,每月清洗垃圾分类桶20xx只,清理农村小广告982处,发放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册1018份,拆除农村旱厕600多处,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放1565处,张贴人居环境宣传标语283处,拆除彩钢棚违建9座。渡桥村在吴中区人居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红黑榜”考核中一直位居前十,5次被评为红榜村,用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2

一、整治时间

6月1日至6月15日,为期半个月,时间服从任务。

二、清理内容

1、开展全域卫生盲点的整治。重点清理群众房前屋后垃圾、乱堆乱放和松树疫木疫柴及公路沿线疫木疫柴尤其是村部周边、中心村庄和自然村庄的乱搭乱建和陈年垃圾。结合河长制,加强辖区内河道管理,清理河道内白色及建筑垃圾,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清除随意种植的菜地,确保河道整洁,河水清洁。清理时间长久、破损、不合时宜的宣传标语。结合改厕整改行动,对公厕加大管理、维护,做到所有到公厕道路硬化、水电接通、每天保洁,重点整治农村公厕“长流水”现象。对辖区内水体、村庄内所有河道及周边坑塘、沟渠的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治理。同时镇直各单位、各村要搞好自身办公环境的垃圾清理和卫生保洁工作。

各村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进行本次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发放垃圾袋给公益性岗位和群众,发动群众收集垃圾后由村统一运送至主干道堆放,中航环卫公司负责及时清运处理。对疑难问题和重点整治对象,联系村班子成员和村书记要统筹使用镇工作组和村干力量,采取集中攻坚形式予以整治。对村级确实难以攻坚的,上报镇后,镇统一组织力量集中整治。

2、集镇持续开展集镇文明创建活动。一是镇执法分局结合防疫工作需要,重点整治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有序科学管理小摊小贩。对不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经营的,并造成交通拥堵的,一经发现立即责令摊贩业主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无法达到整改要求的坚决予以处罚甚至取缔。二是街道配合中航环卫公司重点加强对集镇背街小巷、广场和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小河道和人工湖等水域卫生整治。三是镇执法分局要加强对集镇和镇区范围内小广告的打击力度,要建立健全小广告整治机制,对重点的小广告制作者、张贴者重点打击。

3、持续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结合防疫要求由防疫领导组牵头,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分局、派出所、中小学校等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摊点按防疫的要求开展整治。二是加大校园自身和周边卫生整治,重点是学校内外的卫生盲点和卫生死角,消除蚊虫生存环境。

三、经费保障

各村在此次环境整治中所需人员、车辆、机械等经费由各村自行解决,整治过程中大额支出由各村严格按照“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原则,按程序支出。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环境集中整顿是建设美好的需要,各村要高度重视,联系村班子成员是此次环境集中整治第一责任人,村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本次集中整治由各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不断提升环境整治效果和水平。

2、加大宣传。各村要强化环境整治宣传,通过广播、条幅、党建大屏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度,组织农户开展房前屋后的垃圾清扫,全面开展自查自清活动,力争全覆盖、零死角,积极引导农民垃圾入桶,转变生活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同时,各村、镇直单位要紧紧结合创建县第二届文明村镇、新文明实践活动、“五色”志愿者服务等因地制宜联合开展相关活动,并做好档案资料收集。6月份各村必须在红黑榜评选评出将家庭内外卫生较差户且不积极配合本次整治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黑榜,镇将在整治活动结束后,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

3、人员安排。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防疫和脱贫攻坚工作,抽调如下人员参与本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农村片:

五、工作考核

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为确保工作持续推进,各村、街道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并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立即整改,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6月67日、6月1415日镇将对村组织两次督查,两次督查成绩作为最终村级考核成绩。本次人居环境整治采取一事一奖,按照考核结果设置奖励。农村片设第一名1名奖励3万元,第二名2名奖励2万元,第三名2名奖励1万元;集镇设置三个考评等次,优秀等次奖励执法分局和街道全体干部共2万元,良好等次奖励执法分局和街道全体干部共1万元,一般等次不予奖励,街道、镇直单位考评由镇班子成员组成检查组6月15日实地考评后打分。此奖励可直接分配到人,由驻村班子成员和村书记考评工作组和村干表现合理分配上报镇后打卡到人。本次村(街道)、镇直单位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村实行通报、考核扣分,严格兑现奖惩,对镇直单位的成绩纳入满意站所分值。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3

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按照苏州市吴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秋冬战役”部署会议要求,东山镇渡桥村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主要领导挂帅,全员参与、全力推进、全域覆盖。

渡桥村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召开了“秋冬战役”专班会议,把工作落实到片区、责任落实到个人。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新成效。

正面引领,助力提升人居环境

今年是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收官之年,渡桥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村组、广泛宣传。通过组织村民代表统一观看《吴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展示和问题曝光》视频,并以自然村为单位,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前后对比图片宣导,结合“一抓双促”工程、“最美庭院”“卫生清洁户”评选,稳步实施村民宜居环境“五洁”行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营造乡村文明良好氛围,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因地制宜,制定管用村规民约

结合各自然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基层理事会的作用,制定符合当地人文环境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渡桥村大力推行“一约两会”“五老会”“书场说事”“卫生文明户”“最美庭院”等好的做法。因村定策,一村一规,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持续提升农民群众卫生意识、管护意识。积极推行“门前三包”等有效做法,引导农民“参与管、一起护、共同督”,实现村庄环境管护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责任到人,实行一体建管模式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篇2

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因此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保障全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点。2008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 李克强提出了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 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 环保部下达《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十点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0】34号)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正式拉开了帷幕。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对实施治理的村镇采取“以奖促治”政策, 以激励和促进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 不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自2010正式启动以来, 全国已经有近半的省份进行了整治,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同样被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名单。现就以编制过程中的实际经验, 讨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便于今后更好的稳步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给后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人员以参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以村庄为单位。实施内容是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就以上几方面, 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例分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案。

2 研究区域概况

眉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 地处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 秦岭主峰太白山处于境内, 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 地形地貌由南到北依次为秦岭深山区、黄土台塬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境内形成了东西沟塬相间、坡面南高北低的自然地貌, 素有“七河九塬一面坡, 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全县土地总面积863km2, 辖8镇, 123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32.2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6.35万人。

眉县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2.36亿m3, 地下水资源量为1.18亿m3, 水资源总量为3.54亿m3, 全县平均径流深283.7mm, 平均径流总量2.448亿m3, 按多年平均值计算,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9.7m3, 占全国人均值的37.64%, 占全省人均值的64.3%, 属于贫水区域。

3 项目规划时限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整县推进, 涉及全县8镇的123个行政村。项目实施规划为2012~2014年。为确保项目逐年, 有计划的推进连片整治工作。规划2012年实施4个镇24个行政村, 农户数12364户, 145组, 共计47846人。2013年实施7个镇48个行政村, 农户数27507户, 355组, 共计106645人。2014年实施7个镇51个行政村, 农户数28846户, 382组, 共计108925人。

4 眉县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眉县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 特别是通过农村“六小工程” (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 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村容镇貌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处理处置设施运转费用高昂, 农村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村居民缺乏广泛的参与热情以及小农经济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 致使眉县农村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4.1 生活垃圾方面

根据计算, 眉县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7.6万t。调查显示, 眉县还有30%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是任意堆放的, 即使是收集堆放的部分, 60%以上也以简易填埋为主, 距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还有较大差距。

4.2 生活污水方面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黑水和灰水两部分。灰水主要为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 黑水主要为冲厕排水。经计算可知: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240万t, 其中BOD年排放量约为144t、COD约为288t。目前, 眉县除了首善镇的葫芦峪村正开展农村生活废水 (灰水) 的人工湿地处理试点外, 其余村庄均无相应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旧村改造中虽然建设了简易污水管网, 但未实行雨污分流,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村中的集水坑渗入地下, 或流到街道上, 或直接排入村中的沟渠后进入水体。尤其是各镇周边各村的污水排放量大, 成分复杂, 污染物浓度高, 给眉县周边流域水体水环境、地下水、土壤及周围环境均带来严重影响。

4.3 饮水水源地保护方面

8个示范镇区中除了汤峪镇的楼观塬村和营头镇的街道村部分村组的饮用水水源为地表水外, 其余示范镇的饮用水水源均为地下水 (深井水) , 井深均在100~200m之间。眉县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307处, 其中采用地下水源共有257处、地表水源共有50处。目前已有92处划定了保护区范围, 并实施了水源地保护措施, 还有215处未划定保护区范围, 尚未设置标志牌和界桩等警示标志及隔离保护措施。个别地表水水源地上游存在小尾矿库遗留矿渣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一些地下水水源地范围内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杂物任意堆放, 存在潜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问题。

4.4 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方面

眉县涉及的养殖小区共计19个, 其中养牛小区9个, 养猪小区6个, 养鸡小区4个。经计算, 年排放污水量约2.5万t, CODCr、氨氮和总磷的年排放量分别为241.5t、 37.3t和28.1t, 畜禽养殖小区污染物产生量见表1。

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粪便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污水任意堆放和排放, 对大气、水体、土壤、动物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 示范工作内容及实施计划

5.1 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一直是解决农村环境的热点方面, 研究一种高效、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的污水处理设施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方向。根据相关规程及规范[1,2,3,4,5,6,7], 结合眉县的实际考察情况, 考虑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然排放、回收利用、蒸发与下渗的损失较大, 其排放量占总用水量按70%考虑, 农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25L/d·人, 镇区周边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35L/d·人。由于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到渭河水体, 其排放标准执行《黄河流域 (陕西段)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61/224-2011) 一级标准;研究过程中随即抽取首善镇第五村、段家庄村、横渠镇街北村、豆家堡村水样进行检测, 检测水质结果见表2。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宜采用无动力和微动力的自然生态净化处理工艺, 其中村庄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水冲式厕所不太普及, 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连片村庄, 宜采用无动力的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污水分散处理技术;镇区及周边农村村庄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卫生条件好 (水冲式厕所普及率高) 、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的连片村庄, 宜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和氧化塘等集中处理技术。根据眉县实际情况,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最终确定眉县适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处理法, 其工艺流程图见图1。

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污水主干管、集中式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分散式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等。污水净化处理设施以自然生态处理法为主, 即人工湿地法和氧化塘法等。经计算分析, 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需共建设89处, 其中集中式处理设施为14套, 分散式处理设施为75套, 污水主干管总长度57.68km。其工程量和总投资见表3。

生活污水净化处理采用人工湿地和氧化塘自然生态处理法, 处理单方水量运行费用为0.08元/t, 每天处理水量为9970t/d, 全县年运行费用仅需要29万元。

5.2 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

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生活垃圾应实现分类收集, 并且分类收集应与处理方式相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宜采用有机垃圾 (农业果蔬、厨余等) 和剩余以无机垃圾为主的简单分类的方式收集。有机垃圾进入户用沼气池或堆肥利用, 无机垃圾结合当地废弃物收购系统, 对其中可回收利用垃圾 (纸类、金属、玻璃、塑料等) 进行回收利用, 有害、危险废弃物运至指定危废机构进行统一处理, 其余不可利用无机垃圾填埋或进入周边镇垃圾处理系统。眉县垃圾处理模式见图2。

根据计算研究, 眉县农村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75kg计算, 人口增长率为3.14‰, 到2015年, 预测全县日垃圾量为125.35t。经过技术经济比选, 确定眉县每10户配置2个垃圾收集桶 (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红、绿二种颜色分别代表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 ;每50户配置1辆保洁车 (三轮手推车) 和1名保洁员;1个行政村配置1辆机动三轮车、1个垃圾分类收集房、1个有机垃圾堆肥房和1个3~5亩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眉县大部分连片村属于经济较发达和欠发达的村庄, 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 在垃圾填埋处理的同时, 建议建设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场。

眉县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由收集与清运项目、资源化利用项目、垃圾中转站、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构成, 项目总投资3352万元, 其工程量和投资汇总见表4所示。

5.3 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应按照“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 防止二次污染”要求, 推广生物发酵床、干湿分离堆肥及厌氧发酵、“畜沼菜”、“畜沼果”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用技术。

畜禽养殖治理的基本工艺流程是: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 (或厌氧反应器) → (生化池) →氧化塘→人工湿地→农田灌溉或达标排放。

根据对国内同类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的类比调查, 各种畜禽粪、尿及污水的产生系数详见表5和6, 眉县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7。

根据现场调研, 眉县全县畜禽养殖户234个, 其中80%无处理设施, 需要建设10m3沼气池188座。畜禽养殖小区和散养密集区分布20处, 需要处理池容积为3600 m3, 建造干粪堆池57个, 设置固液分离机 (脱水装置) 57个。建设集中处理设施20处。其工程量和投资分部及总投资汇总见表8。

5.4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根据眉县农村饮用水工程调查结果分析得出, 眉县农村饮用水需要开展8个镇110个村组215处的水源地保护工作。水源地保护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 划定保护区范围, 建立界桩、围栏和标志牌, 并对周围植树绿化, 进行源头保护。

地下水大口井水源地保护方案:根据有关规定, 结合水源地实际情况设定保护区为以取水井为中心, 半径为30m (最小15m) 的范围保护区边界实施砖墙围井或铁丝网封闭并设置警示牌, 标明为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开垦荒地, 防止破坏水源储存条件。围绕边界平均设立警示牌4个。

地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根据有关规定, 结合水源地实际情况设定保护区为以取水点向上游延伸50~100m, 向下游延伸30~50m的范围保护区边界实施铁丝网封闭 (泉水也可采取砖墙围泉) 并设置警示牌, 标明为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开垦荒地, 防止破坏水源储存条件。围绕边界平均设立警示牌4个。

同时对保护区实行生态恢复治理, 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 涵养水源, 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 保证水源水质合格、水量稳定。定期进行水量水质监测, 观察水环境变化, 掌握水环境变化规律, 确保供水安全、正常。

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 建立围栏和标志牌[8]。其工程量和投资分部及总投资汇总见表9。

6 结语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包括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镇与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四大方面, 总投资费用:8510.3万元。项目实施后水源地保护率达到100%, 水源地常规水质考核指标达标率达到100%, 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达到70%, 受益人口26.5万人, 收益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不低于95%。可以说从根本上提高了眉县农村环境面貌, 对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居民对于环境的意识还应该不断提高, 加强宣传, 并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建议根据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 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 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环保协调、融合的政策及相关规定, 明确农村环境保护有关要求, 同时建立农村环境监管巡察制度, 保证农村环境的改善长期有效。对于眉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研究及工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今后会不断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更高效的节能处理设施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摘要:指出了农村环境污染是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 自国家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以来, 各地都加强了农村环境的治理。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例,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讨论了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在编制规划中将遇到的问题, 并给出了建议, 为今后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整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饮用水源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CJJ123-2008镇 (乡) 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124-2008镇 (乡) 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北京: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20号,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J574-20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10.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篇3

一、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现状

五宝镇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东端,地处长江北岸,三面环水,背靠明月山脉,距重庆市区约40公里,幅员面积41.2平方公里,是江北区唯一保留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农业人口占全镇的95%,是江北区正在重点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镇。该镇海拔200—350米,地形西陡东低,南北起伏较小;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充足,年均降雨量1088mm,年均温较高,积温也较大;土壤主要为紫泥土, 土壤pH值为6.5—7.5。该镇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44.8%;而该镇经济水平落后,2007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为78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78元,经济发展速度位于全区最末位。

二、该镇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对该镇经济的影响

(一)该镇耕地中旱地多且坡耕地比重大,人均耕地少

该镇的山堡、田坎、荒山很多,耕地中坡耕地比例大,坡度大于20度的坡耕地占耕地的80%以上,且由于地形的影响,大多分散分布,不利于大面积规模化的粮食耕作,制约该镇耕作业的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同时,由于该镇位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区,水田一般分布在狭长的沟谷、平坝区域,共有耕地200.24 hm2,其中旱地116.75hm2,占了58.31%,比重大。另外,2008年五宝镇人均耕地0.064公顷,低于全市人均1.07亩,人均耕地少。针对本地区旱地多,水田少,人均少且耕地生产率低的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新型的农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生产格局的转变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以刺激农业经济加速发展。

(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且大量农田荒废

该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镇域内农用地占全镇辖区面积的75.75%,林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0.72%,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所占比重大,约为30—40 %,而绿地面积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土质的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土地的生产效益,对该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未能起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效果,也给该镇土地合理布局增加了成本。另外,由于该镇的快速发展使镇区人口加速膨胀,居民出行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更高,出现了道路交通能力难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道路交通用地布置不规范的情况。同时,五宝镇的劳动力总量丰富,但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全镇劳动力总数的56%,大量的农田荒废,使得纯农业的村镇耕地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耕地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制约着该镇农业水平的提高,影响村镇经济能力的进展,制约该镇土地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实现。

(三)该镇是江北区的纯农业镇,产业结构面临升级换位的挑战

五宝镇的农村土地流转仅限于在农户个体之间的流转,农户与企业、村集体之间的流转很少,且大多是农用地在农户之间的流转,未实现耕地向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有效转变,引起该镇用地类型单一,产业特色、规模效益不明显,2007年其农业产值在全区的国内中仅占1.4%,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且将工业局限于对农产品的初加工,导致当地支撑产业的脆弱,也是使得该区的经济一直得不到很好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交通道路用地和工业用地所占比例小,未形成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带动,该镇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发展较为滞后,而第三产业还基本是空白,产业格局不完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三、以土地整理为核心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模式

乡镇级为单位的国土整治改变了以往农村土地整理单纯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耕地质量提高的方法,而是形成了区域内以土地整理为核心,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生态环境、社会公共事业相结合,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科学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区域的发展。

土地整理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土整治试点对五宝镇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将极大的改善五宝镇内部及与外界交流联系的状况,对当地的农耕事业、居民的经济意识都是巨大的冲击。在土地整治中,重视土地整理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结合,将适量的不利于进行土地整理的中低产田、坡耕地以及未利用地改造为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积极推进对集中连片农田与农村居民点聚集区之间内部交通,以及生态旅游区和中心村对外交通道路的完善和新建,形成经济交通网络,促进该镇与外界的人员和物资交往,从生活的各方面促进该镇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结合。促进土地合理有效地流转,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耕地流转的同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保障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镇内的粮食安全以及区域的生态安全。保证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和城乡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污染对农田质量的影响;发挥林业优势,建设防护林,完善乡镇绿色体系。同时,应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按照从事生产的不同,重点对蔬菜花木果树生产人员、水产养殖业人员、副产品加工业人员以及旅游服务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技能的新型农民,为该镇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

土地整理与土地规模化、农业基地建设结合。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 拓展、丰富新时期农村土地整理内容。巩固五宝镇农业基础地位,搞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以合理的土地类型配置、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坡地、贫瘠地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使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农村居民点集中布局,充分有效地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主要发展花卉果树种植和特色蔬菜种植产业。积极利用江河、森林等资源,发展会议度假、休闲疗养等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以都市农业为基础、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先导、生态旅游业为动力的新型农业基地。

四、结语

当前乡镇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认识,而五宝镇的国家试点对于推进乡镇的土地利用合理化、科学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要使土地的利用真正适应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减少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以土地经济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实现,以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篇4

自“四治六化”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xxx立足实际,紧紧围绕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认真对照整治要求、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整治范围、严格整治标准、跟踪督查考核、走实步骤节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驻村、人人参与、村村争先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四美两宜”的人居新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思想重视,精心安排部署。

县上动员会召开后,我们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动员会,细化具体工作举措,认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务,制定整治标准,明确整治重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从严狠抓落实。要求全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见真碰硬,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二是传导压力,靠实工作责任。先后多次召开“两委”干部整治工作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整治措施。分三次对6个行动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主干进行约谈,强化压力传导。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捆绑式”制度,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负责,定村庄、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先后印发了维护环境卫生倡议书10000多份,制作布幅标语40多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50条,每村悬挂5-10条环境整治宣传条幅,每户一张环境整治宣传单,对沿主干路的乱搭乱建经营户下发取缔通知书129份,采取每天各村广播宣传的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广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态,并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二是通过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行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镇党委政府把这次行动同“三问四比”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相结合,同“五城同创”相结合,同脱贫攻坚相结合,组织机关党员干部40余人,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分三个突击队,深入六个重点村与干部群众共同参加整治工作,清除“五堆”1500余处,转运陈年垃圾200余方,达到创造美好环境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效果;三是制作了xxx“四治六化”城乡环境整治宣传记录片,对各村好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对差的村进行曝光,并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进行观看,达到好的村继续提升标准,差的村继续改进;四是加大对“脏乱差”现象和违法占地、乱堆乱排乱放等不良行为的曝光力度,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文明环保意识,营造了镇村互动、上下联动、干群共建共管共治共护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氛围。

(三)突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

以“整治三条主干公路,提升一条主街道,树立十个示范村”为目标,一是坚持以治“脏”为重点。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彻底清理大街小巷“五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村清运——村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设多处垃圾填埋场,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集中处理。截至目前,动员干部群众12000人次,其中党员干部3080人次,转运陈年垃圾31900方,整治大街小巷“五堆”23100处。二是坚持以治“乱”为重点。以“五无一美”为整治要点,组织镇城建办、安监办、派出所、食药所、国土所40人执法大队,对所有涉及到乱搭乱建的区域采取联合执法,彻底拆除乱搭乱建96处、规范治理镇区沿路商店82处。对全镇76家果品收购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三是坚持以治“破”为重点。对农村残墙断壁、废弃院落、农村危房、主干街道、公共场所、路面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清洗,共拆除修整64处,修缮整治路面墙面46处。加强对古村落,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全镇20个村墙面刷白48000平米,重点示范村实施文化上墙2000余平米,其中秦家庄、南阳城完成文化上墙450平米,南辛庄、马家庄村实施文化版面上墙82块,刷写固定标语15条,全镇营造良好环境整治的氛围初步形成。四是坚持以治“污”为重点。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加大村内排水设施建设,对3个村主街道排水渠、6个村池塘进行整修。五是坚持以治“差”为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差、公共服务差问题,争取项目资金,全镇20个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1件(涉及道路硬化、墙面美化、修复排水沟等)。六是坚持以保证“绿”为重点。超前规划了村庄绿化工作,在通村路、沿沟、沿河及村头巷边、房前屋后、田间道路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新建3个小游园,完成8个园林村的提档升级和3.2公里的通道绿化工作。七是继续实施以治垃圾、治柴堆为主的冬季行动。全镇20个村新一届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掀起新一轮整治高潮,同时结合环保工作实行了包片领导包主要路段、村干部包主要街道、党员包户的机制,发动党员干部1500余人,动用机械80余台次,清理垃圾、柴堆1200余方,有力巩固前期整治成果。八是坚持以长效机制运行为重点。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全镇20个村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整治的成果。同时各村成立了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完善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环境卫生监督员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常、抓出实效。引导桃果种植户合理堆放定点堆积。

(四)强化督导,时时跟进

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力度,各包村干部全部下乡监督和支持所包村的环境整治工作。镇行动领导组对全镇20个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不间断督查,建立督查台账,跟踪问题整改,对整治行动迟缓、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进行逐级约谈督办、通报批评问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直接与农村环境卫生经费和主干绩效工资挂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虽然我们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一是各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各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卫生整治配套资金严重短缺;三是各村垃圾倾倒点规划不合理;四是沿主干路柴堆等堆放不够规范等现象。

2018年,我镇将继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重点,攻难点,按照市委“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基地一名城”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样板美丽乡村。

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宣传和引导,努力提升农民素质。

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确保农民既用心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

要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完善各项整治规划,完善村规民约。要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等机制,绝不能“一阵风”,让制度成为摆设。

三是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做到四个结合。

继续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分步实施;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市委刘书记提出的“四好”为目标,联合帮扶单位进行结对帮扶,提升贫困户家庭环境;同农村卫生家庭创建相结合,以庭院内外“三包六净”为抓手,联合团委、妇联、计生等部门,签订“三包六净”责任书,使卫生家庭创建全覆盖;同乡镇河长制相结合,全镇8个沿河村河长要加大巡河力度,解决沿河垃圾、河道垃圾及沿河企业的乱倒乱排现象,规范河道治理,不断推进全镇的面貌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巩固成果。

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要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覆盖面。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典型宣传,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让先进有光有彩,让后进无地自容。同时要将督查结果、工作成效与下拨专项资金、干部考核紧密挂钩,年底对此项工作进行评比。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达到预期目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条例,根据上级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发扬务实进取,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从源头抓起,从基础工作做起,严格执法检查,强化环境治理,在不断提升环保工作水平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卫生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举措

增强环保意识。为进一步增强全乡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今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宣传,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在乡、村醒目地段利用标语、横幅等进行宣传,统一制作了26块永久性喷绘宣传标语进行宣传。二是抓住“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契机,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世界环境日各村党员干部主动带头走上街头清理垃圾,营造了热烈的环保宣传氛围,有效促进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二、强化责任担当。

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环保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履职尽责,负重前行。将环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定期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乡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乡环保办,全面履行环保职责。加强统筹调度,强化村级组织环保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级级负责制。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考核,接受群众监督,抓好任务落实,进一步凝聚了抓环保的工作合力,促进了环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日常监管检查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来,我们坚持把新建项目、污染项目,以及有关群众举报反映较强烈的环保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一是将环保标准作为招商的前置条件,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群众身体有危害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二是对新上项目实行审批“三同时”,对新引进企业严格环评制度,做到环评未通过,不能进行建设、生产。三是加强企业监管,联合上级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擦亮“秀美xx”名片,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我们将立足xx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继续举办好“xx节”“xx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大力宣传xx秀美风景,提升xx影响力、吸引力。加大引进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招商力度,以环保产业助推绿色发展。

环境整治的长期治理机制,有效揭制了“清洁风暴行动”反弹回潮现象的发生。同时为强化河道治理,出台了《关于成立**镇河长制领导小组的通知》,《**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通过织密制度的篱笆,着力实现村级自治、村民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

四、搭建平台,提升效率。

为畅谈工作感想,交流工作经验,加强曝光力度,倒逼责任落实。我镇将各村支书、主任,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等90余人,搭建了“清洁风暴行动”微信群。镇环境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不让领路、直接进村”的方式,不定期巡回暗访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护短、不回避、不遮掩,现场督导,现场拍照,现场评比,现场上传,镇人居环境领导小组通过微信群及时掌握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态,按照立行立改,边整边改的原则,下达整改任务,要求限期整改,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五、强化督导,严格奖惩。

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全镇的人居环境工作进行督查点评。坚持每月一督查,一季度一讲评,分类排序奖惩。随时通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工作成效明显的村进行以奖代补奖励,对行动落后成效不明显的村进行全镇通报,扣发年终村级绩效。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各村、各单位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了全镇人居环境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镇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协调镇城派出所、工商分局、水利站等部门搞好联动配合,严格执法,严肃处理破坏镇村环境、乱排乱放的现象,不断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向深入。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镇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群众的清洁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村由于群众的意识不强,依然存在生活垃圾随意乱丢、柴草随意堆放,家禽肆意乱放的现象。

在短期内纠正群众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定难度,还需下一番“绣花功夫”,加以正确引导。二是由于我镇的污水处理厂,迟迟没有开工建设,倒致镇所在地的水冲试厕所及其他污水没有得到科学处理和有效排放。三是因镇所在地,没有公共厕所,每逢赶集日群众聚集内及时只有到卫生院和街道两旁的住户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意见大。在此请求县里面加以解决10万元资金,在镇所在地修建公厕一个,了解多年来2万多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历届党政班子的诉愿。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尽管我们在前期的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镇整治工作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其他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是集中清理了公共区域暴露垃圾,逐步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域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镇已布置560个垃圾桶,110个垃圾箱体。

二是集中整治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垃圾清理、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加强河流管理,确保河流河床无漂浮物、河流岸坡无暴露垃圾、无白色垃圾,无电鱼、毒鱼现象。

三是集中开展了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暨“三清一改”的百日清洁行动。

四是规范化建设农贸市场,整顿好场镇秩序。

场镇上组织镇建环办、市政中队、安监办、派出所、食药监、执法大队,对所有涉及到乱搭乱建的区域采取联合执法,拆除乱搭乱建3处、规范治理沿街商店60处,开展了农贸市场规范化升级改造,设门面商铺24个,柜台式摊位63个,农民自产自销摊位30个。

五是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18年改造了卫生厕所301户,计划19年改造3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高速路出口处正在修建公厕1座。

六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加强已建污水处理工程的维护,保证正常运营。积极争取城镇污水管网和服务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城镇污水管网短期内覆盖不到、分散居住的村庄采取农村改厕、户用沼气、化粪池以及储粪还田等多种形式治理分散污水,解决生活污水乱排放问题。

七是解决破旧问题。

对农村残墙断壁、农村危房、主干道路、公共场所、路面进行了修缮整理、清洗;18年d级危房建设共78户,建设一处危房相当于整治好一户农村人居环境。

八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2018年,新建通组通畅公路40余公里,新建入户道路37公里,基本实现村聚居点入户道路“院院通”“户户连”,基本解决村民出行不便问题;房前屋后、坑塘“四旁”植树

200亩,美化了村庄庭院;在村居主要文化广场、办公室等重要场所安装新能源照明灯30盏;正在大兴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和“五沿”范围内规划落实村庄美化工程,因地制宜实施改屋顶、改门窗、改墙面、改厕所、改庭院,实现建筑风貌规范化。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精神,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践行“三区联动(镇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多部门共建”模式的重要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组织召开了镇办党政一把手和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落实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各镇办党委、政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日程,亲自安排、亲自落实、亲自推进。建立了保洁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展板、户外广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扎实开展“清洁城镇创建”“三保三化”等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目前,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播放广告11余条、悬挂标语27条,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了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和乱贴、乱画,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等,达到了道路畅通、整洁、干净。三是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对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实现了道路清畅、秩序井然。四是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对镇区、社区、小组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清运。五是规范了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对畜禽养殖严格进行审批,积极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完成了万顺养猪场污染减排项目1个,确保环境整洁。截止目前,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3500平方米,清除杂草垃圾15万立方米,清理路边蔬菜、秸秆3.6万平方米。从今年3月底开始,结合清洁城镇创建,在全县集中开展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达到了全县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

(四)强化创建,建设美丽乡村。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镇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安全饮水、道路畅通、产业培育等工程。目前,完成农村民居改造3000余户,粉刷墙体55万平方米,实施危房改造986户,栽植绿化面积5.8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50盏,种植景观绿化树木1.5万余棵,新建停车场5座,新建改建村活动室32个,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垃圾场1座,实施卫生改厕350余座,建设文化长廊及景观花墙50处,门户标志150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处、新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个,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今年,共完成投资5.2亿元,创建美丽乡村33个。

(五)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抓队伍建设。全县65个行政村(社区),按照标准配备管理员490人,实现了常态化管理,配备了100人的村容村貌管理员队伍,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抓机制建设。制定了“三分制”督查考核办法(月初验收、中旬督导、月末考评),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月排名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督查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各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运作情况,制度落实情况,督促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制度、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管理员职责及考评办法落实到实处。三是抓规范管理。健全村容村貌管理员选聘机制,全县已选聘215名贫困低保对象为村容村貌管理员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对贫困低保管理员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全县村容村貌常抓常洁。

存在问题

虽然我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环境还需提高。

“脏、乱、差”现象还一定存在,多数农村建设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草堆杂物堆放、畜禽养殖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和重复建设现象。

二是乡村道路存在重建轻管。

由于维护保养不善,部分乡村道路严重损毁,且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既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也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是老式厕所影响生活质量。

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或限于自然、经济条件,目前很多农村还未改厕,农户还使用旧式坑式厕所,雨淋日晒,臭气熏人,特别是夏天容易传播疾病,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损美丽乡村形象。

四是农村绿化美化标准不高。

总体规划滞后,有的地方绿化不切实际,有的地方绿化管护不到位,“没有形成“环村有林带,村中有游园,农村像公园,庭院有特点”的特色。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按照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水平。

(一)思想上再重视。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县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二)推进上再有力。

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坚持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群众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5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峪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书记杨琦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办公室,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召开了由乡领导、村主干、乡直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卫生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会上要求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任务作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实际行动,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所分担的任务。

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在全乡范围内实行包村领导负责制,下乡干部具体参与,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各行政村也分别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监管,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治方案及长效保洁措施。

二、加大整治力度,全面规范清理

在环境集中整治阶段,乡村两级下大力气,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做法,全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以峪口乡镇区、208国道、新农村试点村和推进村为重点,整治领导组人员沿镇区、国道两旁逐村逐条街道,逐户商铺店面开展拉网式巡查,对照整治标准,确定整治清理对象,明确告知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及其他责罚措施等,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组织50余名卫生保洁员、208国道沿线各村及机关干部对公路两侧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清理、平整,实现林间平整,消除垃圾杂物。

在整治活动典型建设的同时,全乡动员,在全乡所有行政村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已有5个村通过县级验收。全乡投资10多万元,5个村配置了垃圾清运车,10个村全部配置了清扫工具,配置垃圾桶、果皮箱80余个,在硬件设施上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一步计划再添置12辆人力垃圾清运三轮车,垃圾桶、果皮箱50个,以保证全乡14个村的工作需求,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各村配备了2-5名保洁员,全乡现共有保洁员70名,这支队伍有设施,有制度,有待遇,为此项工作的长期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发动,健全长效机制

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宣传,坚持以人为本,宣传引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参加整治活动的积极性,掀起全乡大搞综合整治的热潮。首先召开了乡村两级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印发宣传单3000份,张贴宣传标语600份,广泛宣传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全乡辖区内单位、个体工商户和每个公民人人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整治工作氛围。 各村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共书写墙体标语220条,各村每天早晨6:30定时广播宣传,通过长期的环境卫生清洁宣传,基层群众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镇区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群众都能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在注重自家房前屋后洁净的同时,按照全乡统一要求进行综合整治。

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乡政府完善了乡村结合部、镇区卫生管理制度等现有机制,制定了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巡查制度,各村都制定和完善了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保洁员工作制度、党员卫生、清扫制度、门前三包等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整治检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监督机制,由乡人大代表组成督查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坚持高标准要求,每月评比一次,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天对各村、各部门的责任区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或调度督查组织成员进行协调处理,全乡环境整治工作按照计划进度要求和实施标准推进整治工作。

乡镇基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篇6

领导重视是搞好环境卫

生整治工作的关键,我院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之初就切实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副院长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司法行政装备科,具体负责日常事务,进一步落实了领导责任,并把责任层层分解到各庭室,把相关责任细化到了个人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集中整治穿越我镇的老天滁路、石便路和312省道段沿线两侧污水横流,废旧物品乱堆乱放,跨路市场等“脏、乱、差”现象,做到把马路让出来,把垃圾收起来,把市场管起来,努力建设“洁、畅、绿、美、优、安”的集镇形象。

二、工作目标

镇村设立正常工作机构,开展常规化管理;开展集中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做到有人管理,有钱办事,加快基础设施建,提高绿化、硬化和绿化水平,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实现镇貌村容整洁卫生。

三、工作内容

(一)卫生整治

整治范围为富民路,集镇区域老天滁路、石便路及天康大道石梁段两侧。

1、加强街道的清扫保洁,垃圾与污水集中处置,补设垃圾桶,整修好通往垃圾填堆场的道路等环卫设施,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清除卫生死角

2、加强集镇贸易市场建设,强化路边零星摊点的管理,设置摊点摆区,坚决取缔出店经营。

3、加强集镇容貌管理,禁止街道两侧堆放建材废品,禁止农户堆草、堆肥

4、天康大道十八集社区段:清除大道两侧的各类垃圾、草堆、杂物做到整洁卫生。

5、天康大道周营村段:禁止沿大道两侧的乱堆、乱放现象,清除草堆、丝瓜架、砖瓦等垃圾,以及小平房百贷市场的乱搭乱放现象。

6、天康大道石街社区段:清除大道两侧的建筑等垃圾、草堆、非法搭建物、建筑材料一律拖放至别处,禁止破旧市场的乱搭乱放现象

7、天康大何庄村段:清除大道两侧的暴露垃圾、草堆,消除非法搭建、占道堆放现象

8、各企业门前:清除门前的建筑垃圾,建筑材(中国好范文 工作方案)料一律报拖放至厂区内。做到门前清洁卫生

(二)、加强街道绿化、亮化的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街道路面硬化以及下水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集镇的老天滁路段做好复修水泥路面、路灯架设工作,积极筹备富民路和连接富民路与富民路的朝阳路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开工建设。

(三)、加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拆除沿街搭建和门面的遮阳篷伞。

(四)、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卫生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做到长制长效。

(五)、加强各村(社区)的村容整洁工作

按照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各村要坚持不懈抓好“四清”、“四改”、“四化”工作,特别是石街社区,要做好青城小区的北面水泥路面及下水道工作。

四、几点要求

1、强化领导,镇政府成立镇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镇长刘登禄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杨明祥、副镇长崔学江、党委委员陈世铭、王冬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各村(社区)、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对照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2、加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过街横幅广泛宣传,让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全力整治:利用一个星期时间,镇村下大力气,部门积极参与,企业全面配合,确保一个好的结果。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 篇7

1 农村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大类。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在生活过程中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城镇企业和乡村集约化养殖场因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力带来的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指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荒坡垦殖、毁林开荒等行为, 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破坏。面源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分布范围大与防治难度大的特点, 不仅严重污染土壤和水体, 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点源污染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 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危害较为严重。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一些企业盲目的攫取资源, 不注重生态恢复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2 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内容和成效

2013年, 和龙市被省政府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点之一, 项目涉及8个乡镇的47个行政村, 项目总投资2614.35万元, 受益人口达到5万多人。整治的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处理, 畜禽粪便收集处理, 水源地保护等工作。生活垃圾处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一体化处理模式, 对示范村发放垃圾箱、垃圾收集车、垃圾运输车、钩机 (铲车) , 每个示范村建设垃圾分类间。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减少了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污染;畜禽粪便收集处理是在养殖集中区域建设堆肥场, 将畜禽粪便收集起来, 放到堆肥场进行厌氧发酵, 产生的优质肥料返田利用。这种处理模式解决了人畜粪便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等弊端, 达到了人畜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是在示范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警示牌和防护围栏, 防止畜禽粪便、农药、地膜等污染水源地。通过项目的实施, 示范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治理, 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农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2014年8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省级考核小组对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并通过。

3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和体会

和龙市能成功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基于扎实开展三项工作, 即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资金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3.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得到批准后, 立即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为组长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全市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下发了《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目标责任制, 市政府同项目所在地乡镇签订责任书, 明确任务和要求,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中。涉及的各镇人民政府设立了相应专门工作机构, 负责整治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以及后续运行维护等工作。

3.2 完善资金管理, 健全机制

为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制定了《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拨付及管理办法》, 财政局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专用账户、专账管理, 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报账核算等工作。在拨付工程款时, 施工方填完资金拨付申请后, 需乡镇领导和监理人员签字, 经环保局审核、财政局复核无误后, 方可拨付。同时财政局将会同环保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示范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资金监管到位和专款专用。

3.3 巩固成果, 建立长效机制

我市通过深入调研, 结合实际, 制定了《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车辆设备及基础设施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要求, 示范项目由乡镇具体管理, 项目所在村是责任主体。镇政府制定年度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运行方案, 建立健全运行制度机制, 加强对示范项目的领导。同时下发了《关于增设镇环保助理及农村环保员有关事宜的通知》及《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示范村成立保洁队伍的实施方案》, 明确规定设立环保助理和环保员, 负责各镇、村的整治项目监督管理和后续运行维护。各村成立保洁队伍, 负责辖区内村庄、沟渠、乡村公路等保洁任务。加强对设施设备和车辆的维护与管理, 由专人负责, 建立台账和使用、维护记录, 保证其长期发挥效能。目前我市管理模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示范村自行管理, 在保证农村垃圾清运的前提下, 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工程承包, 所得用于人工开资、车辆保养及维修。二是将设备出租给承包人, 村里收取承包资金, 由承包人负责村屯垃圾清运工作, 并对承包车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这样也大大缓解后续运行经费的压力, 可以确保项目的长效运行管理, 发挥示范实效。

4 结语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中央“以奖促治”政策的深化, 是新形势下抓好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 必须高度重视, 全力推进。一方面需要在加强整治、抓好示范项目的基础上, 重视后期运行和管理, 确保运行后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防止千篇一律, 影响整治效果。

摘要:农村环境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成为农村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 对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该文阐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特点出发, 以和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成功开展整治工作为例, 进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 提出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进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 2011 (22) :70-72.

[2]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与政策[J].环境保护, 2008 (15) :18-19.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篇8

1.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扎实推进“百镇千村”和10个整体推进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转入深入实施阶段,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村镇改造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省确定了1000个省级示范村,通过努力要逐步达到人口相对集中、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比较完善、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先进的农村社区中心的建设目标。示范村的建设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六通、六改、五建、三化”。

“六通”是指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行政村主干道达到油路、水泥路标准,街道和巷道硬化;村内群众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有条件的可兴建自来水设施;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进屯入户,全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池,有条件的可建设秸秆气化设施;基本普及有线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网络进村入户。

“六改”是指改住房、改院落、改厨房、改厕所、改圈舍、改街道。拆掉土坯房、茅草房和危房,有条件的农户搞好旧砖瓦房改建新建;对村屯各住户的院落进行统一改造,达到整齐美观;适应燃气需要和节能要求,对厨房进行必要的改造,推行新型节能灶;室外厕所达到封闭、卫生的要求,有条件的建室内冲水厕所;改变农村圈栏养畜、棚架养禽式的散牧散养、人畜混居的状态,推行房舍式、暖棚式养畜养禽,有条件的统一建设牧业小区,做到人畜分离;对街道和巷道进行统一规划,尽量达到宽窄有度、整齐划一、方便行走、节约占地。

“五建”是指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村部建设要达到省里有关要求和标准;村内有一所适合新型合作医疗和满足农民保健防疫需要的卫生所;村内要有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微机音像室和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一个能容纳100~300人的农民科技夜校;在村外建一处统一堆放垃圾的处理场。

“三化”是指美化、绿化、亮化。重点是搞好室内外墙壁和院墙的粉刷,在院落外统一堆放柴草,房前屋后和村道、街道、巷道两侧栽花种草植树,沟塘、荒山、荒坡和农田防护林带搞好植树造林,对于不适于耕作的搞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村屯整体绿化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有条件村屯的重点道路和居住区实施亮化工程。

6年多来,全省新农村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新修道路5.3万公里,修建围墙1800万延长米,建新大门19万个,修建排水沟2939万延长米。修建村部4283个、农民夜校2467个、卫生室4494个、农家书屋7021个,科普画廊2850延长米,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42个。新建大型秸秆气化站26个,安装路灯5.19万盏,完成绿化23365万延长米,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2.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安排,对全省现有行政村、国有农林牧渔场、林区和矿区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活动,并注意防止“前清后脏”的现象发生。一是加强村屯道路、路边排水沟、院墙、大门的统一整治,达到整齐美观。二是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魅力村庄。三是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实现统一收集、转运和填埋,大力推进城镇环卫下乡。四是加强农村水源保护,防止出现畜禽粪尿、垃圾、工业废水污染水源。五是加强农村人畜分离,集中建设畜禽养殖小区,防止出现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空气。六是大力推广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发挥其卫生环保、减少蚊蝇滋生,进一步净化农村环境。七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式采暖设施,重点推广大型沼气池和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改变秸秆污染农村环境的状况,同时抓好秸秆统一堆放点的建设。逐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八是在整治农村环境中,注重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土地整理、推行村屯绿化工程、普及卫生厕所活动及推广清洁能源等项目紧密结合、联手运作,努力在综合整治、联合整治、集中整治上实现新的突破。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屯貌明显改观,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省1万个村级单位新建休闲文化健身广场664个,新建公厕、室内冲水厕所和户外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7.6万个,新购置垃圾箱和新设垃圾处理场点21691個,配备垃圾转运车2059台,清理垃圾16694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416.9万个,清理粪堆404.8万个,清理路障97.3万个,绿化美化自然屯6801个,安装路灯亮化自然屯1048个。

3.不断增加专项投入,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省里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辐射引导下,各级财政也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6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达到298.29亿元,平均每年投入都在50亿元左右。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放大效应达到25.5倍。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到29.72亿元,占10.6%;部门和单位帮扶资金和实物折现17.59亿元,占6.28%;整合项目投入65.79亿元,占23.47%;社会捐助投入4.4亿元,占1.57%;带动乡村和农民投入169.79亿元,占60.58%。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新格局,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市带县、城帮乡,促进了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4.不断完善帮扶制度,营造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省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帮扶制度。全省坚持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建设1000个示范村,坚持把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与省委开展的“三帮扶”和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仅2011年全省就有2714名领导、3829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777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645家。其中,参与帮扶的大型企业192家,中型企业317家,小型企业4136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帮扶村现场办公累计9572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2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落实资金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5.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村干部实践能力

上一篇:李清照的一剪梅原文下一篇:初中语文说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