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精选12篇)

金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细节描写对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结合例子,让学生掌握掌握细节描写对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细节描写的概念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主要有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场景细节描写等。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细节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1.从语言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祝福》例子分析:四叔对祥林嫂的死,不仅没有一丝同情,反而还狠狠地骂她。从这个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体现出四叔性格中冷酷和麻木的一面。

《守财奴》例子分析:“掂钱”这一细节正是他吝啬心理的自然流露。尽管葛朗台嘴里说得好听,可手却舍不得放下金路易。2.从动作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悲惨命运。

《祝福》例子分析:从“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中,可见祥林嫂受到的打击之重,祥林嫂本以为捐了门槛,赎了罪过,就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可以改变周围人对她的态度。可四婶的一句话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希望,宣告了祥林嫂的死刑:她仍然是罪孽深重的人!她的虔诚,她的心血,白费了,她的希望最终破灭。她的悲剧命运无法逆转。3.从肖像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形象特点。

《祝福》例子分析:“全白”的头发写出未老先衰;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写出她每况愈下的身体状态和悲惨的精神世界,“木刻”写出她精神上的麻 木;“间或一轮”写出她思绪的凝聚,凝聚在思索灵魂的有无上。十来个字的细节描写就把祥林嫂那种呆滞、麻木的“活死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的了。4.从场景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形象特点。

《药》例子分析: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像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二)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例子:《祝福》和《荷花淀》

(三)细节描写可以表现生活环境 例子:《祝福》

(四)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例子:《祝福》

三、随堂训练:小说《这是你的战争》和《董师傅游湖》

金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篇2

一、小说《肃清之门》中的细节描写

因为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的不同, 不同作家将写作的侧重点放在不同的方面, 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发展等进行创作活动, 例如在小说《肃清之门》中, 作者黑武洋十分注重对于文学作品中细节方面的描写。黑武洋在细节描写的侧重体现在对于作品中背景和环境氛围的细节化描写, 即在小说《肃清之门》中, 作者首先是以近藤亚矢子老师的女儿亚希为主要人物, 极为细腻的描绘了亚希和妈妈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油漆与沥青独特刺鼻气味, 仍不时从建筑物的墙壁以及通往总站铺好的道路散出来。有条笔直而略嫌狭窄的道路, 由总站往北延伸, 道路两侧是旧时样貌的老商店街, 给人脏脏的感觉, 不可否认。”紧接着作者又对这个城市的“圣诞节”进行了描述, “除了五颜六色的灯泡、用棉絮充当装饰的雪花外, 还频频播放热闹的音乐”,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 在作品中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在喧嚣的都市, 破旧的街道, 寂寞的高中女生亚希, 还她的妈妈,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和环境氛围下, 一场“阴谋”一触即发。黑武洋对于细节的描写不仅仅表现在对于背景和环境氛围的精细描绘, 还体现在对于各人物自身成长和变化的经历巨细无遗的描述, 例如近藤亚矢子老师的不幸经历——出身教育世家的父亲因为学生作恶多端而备受舆论指责, 最后上吊自杀;自己年轻的时候被有妇之夫诱惑、勾引, 产下了女儿亚希, 却又遭到抛弃;自在学校中工作, 时常被众多学生欺辱, 等等。黑武洋对于人物自身经历的细节描述使人物角色更加形象, 行为举止和思想意识的表现更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小说《肃清之门》中沉重的社会深思

小说家黑武洋以“学校老师”和“学生”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体, 设计了含有“封闭密室”和“集体处决”、“地下判官”等元素的故事内容和发展情节, 其所以如此安排, 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增加作品的恐怖、惊悚和悬疑色彩, 同时也是是为了更加深刻的以“黑暗”的氛围和色彩来突显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中心主旨。在小说《肃清之门》中, 黑武洋通过对细节的描写, 对社会环境、社会问题和社会中各类人群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描绘, 例如, 品德行为恶劣的学生在学校的走廊毫无顾忌的说笑打闹, “魔术油漆或喷漆, 画上红、蓝、紫等颜色的夸张涂鸦”, 并且傲慢、轻蔑的轻视自己的老师等等。又例如, 在学校的学生中许多的学生不仅仅是存在各种恶作剧、逃课等行为, 还包括飞车、斗殴、勒索财物、贩卖毒品等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 甚至在众多学生中还存在拥有黑社会背景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黑武洋安排近藤亚矢子老师在作品中进行了一次“铲恶扬善”的集体性判决, 使近藤亚矢子的身份由受害人的身份转变为加害人, 同时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在进行转化。可以说, 社会是矛盾的, 人性也是矛盾的, 在压抑又缺少人文关怀的社会中去要求特定的群体 (比如学生) 遵守由自私自利、功利泛滥、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制定的所谓的规则、法律等等, 换来的必然是沉默后变态的爆发, 必然会为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和危害。

综上所著, 在小说《肃清之门》中, 作者黑武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对各种细节进行细致的描述, 成功的塑造了近藤亚矢子老师这一人物角色, 交代了校园惨案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并通过讲述这场具有集体性质的处决行为, 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现状和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态度、看法。可以说, 黑武洋在文学创作和社会人文关怀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并为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黑武洋.肃清之门.重庆出版社.2013.10.

[2]网野善彦.日本社会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

例说小说阅读中的细节描写 篇3

【关键词】细节描写;制造气氛;人物性格;揭示命运;深化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十九世纪俄国油画家勃留洛夫说:“艺术就是从‘稍微’两个字开始的。”如果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小说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一、第一种,制造气氛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幅衰败荒凉的农村艺术画面,正是帝国主义势力、封建势力践踏下旧中国农村的缩影,渲染了“我”悲凉的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情感基调。又如《药》开头描写:“秋天里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不着。”这静静的一切,正是制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这种制造气氛的细节,一般是通过景色描写来完成的。

二、第二种,表现人物性格,展示精神世界

(一)肖像细节

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那一件“唯一”的长衫,又脏又破,脸上一部“乱蓬蓬的胡子”,时常夹着“伤痕”。这样的细节肖像,反映了孔乙己没落的过程,展现了他好吃懒做的性格,同时揭示出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可悲性格和命运。

(二)语言细节

在《红楼梦》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语言这个“心声”,把王熙凤的酸味甜言、辣味心肝活灵灵地展现了出来。如当林黛玉刚来到贾府之时,大老远的传来了纵声笑语——“我来迟了!”人未出场声先到!一开口,未见面就赔礼道歉了,是那样诚恳,有礼!这一声虚张声势的热乎喊叫,叫破了贾母的悲切,叫破了满场的屏声敛气。可见这个即将出场者,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在此时此景之下,谁敢这般咋咋呼呼,不拘礼节的放纵笑语?只有她——真正的“当家人”:凤辣子!“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我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这一段道白,与其说是对林黛玉致“欢迎词”,不如说是向贾母诵“马屁经”。明的是说妹妹讨人喜爱,实际是颂扬“老祖宗”的恩德;明的是叹息妹妹的“命苦”,实际是表扬贾母的慈怀。难怪王熙凤对眼前这位远道的林妹妹,如此热络、亲昵!一声声心疼妹妹都是虚,一句句颂扬老祖宗才是实,然而,嘴里却不停地宣称:“我一见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竟忘了老祖宗。”王熙凤这几句本来平常又普通的话,却无形中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深刻地反映了她的性格。

(三)动作细节

小说《最后一课》结尾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待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呆”“靠着”写出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不能自已,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但这些动作却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表现韩麦尔先生深情、真挚的爱国之情。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小说还可以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描述来揭示其性格特征。小说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往往需要作者借助多种方法来表现,如《孔乙己》:“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虽然寥寥几笔,但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把孔乙己这个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第三种,揭示人物命运,深化小说主题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酒店里挂着一块粉板,这是块每个酒店都有的普通的记事牌。然而,在这篇小说中,这块记事的粉板就不普通了,它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物。

小说中这块粉板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虽然间然没有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句中“间然”二字,说明孔乙己没有钱的时间不多,不是常事。句中“定然”二字显示了孔乙己是老实的,他欠了债一定还,而且,“不出一月”,还得较及时,从不拖账,更不会赖账。由此,我们从这块粉板上第一次看到孔乙己这个畸形性格中“闪光”的一面,但正是这“闪光”,更加重了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第二次出现在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以后:“大约是中秋前的两天,掌柜正在慢慢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差十九个钱呢!’”…….“忽然”二字表明了是掌柜从粉板上发现了“异常”,从前面说的:“不出一月,一定还清”看来,孔乙己是起码一个月未来酒店了,所以掌柜的说了“长久没有来了”,这里暗示了孔乙己已遭到了不幸,同时还暗示了他那病态心中保留的‘闪光’,已随同悲惨的肉体一道暗淡,以至消失了。第三次,在年关头时,掌柜的取下了粉板说:“孔乙己还差十几个钱呢!”这一次粉板的出现是在孔乙己绝迹于酒店之后,言下之意是他已离开了苦难的人世。本来,孔乙己的存在与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脑海里都是无足轻重的,可是,此时他之所以被念叨,倒是因为他还欠十九个钱。看来,他的这笔微乎其微的未了之债足以说明他穷困潦倒的悲惨,更重要的是,被社会剥削得穷苦一生的孔乙己,他的生命的全部价值,也都被显现在这块粉板上了。一块粉板照见了孔乙己畸形灵魂,映出了一个病态社会,揭示了生活规律。

又比如,《故乡》中的杨二婶,人称“豆腐西施”,年轻时是个姿色漂亮的妇女。然而,20年后,“我”见到她时,她已变成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式的形容枯槁的丑婆娘了。她来“我”家玩时,顺手将“我”母亲的一双手套塞在裤腰里。不仅外貌变了,心灵也变态了。如此的变化,正说明在残酷的旧制度压榨下,不只像闰土那样的农民无法生活下去,已使如杨二婶这样小康有钱财的人也难以维持生计。可见,当时社会何等黑暗!这正是作品主题深度之所在。不难看出,一个次要人物,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引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的确,细节是小说最富活力的地方,是作家理解生活的途径;细节,更是读者打开鉴赏小说的一把金钥匙。

作者简介:梁敏,女,1971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语文教师。

浅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篇4

一提起作文,大凡学生都感到头痛,甚至束手无策,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也会写

几句应付,作文干巴巴的没有滋味儿。所以批改作文也成了老师的一大难题,常写常练常批

改,作文成绩也为曾见起色。那么作文写怎样才不会干巴巴的,而是显得充盈、实在呢?怎

样写才会显得显得有个性、显得精彩呢?我认为细节描写不容忽视,我想就自己的亲身体会

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写人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与人物刻画,许多学生都认为好写,其实不然,稍不注意都会落入俗套,比如

一让写人物外貌描写,眼睛都是“圆圆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双眼皮……”脸都是“红红的苹果似得脸蛋......”有的同学甚至写他的爸爸也是这样,就闹了笑话。刻画人物形象时要想

不落入俗套就得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这就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并

且善于观察,写出人物的特点。比如人物的肖像就各不相同,小孩活泼招人喜爱;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饱经风霜,个性差异也有所体现:温顺型的、暴躁型;外向的、内向的,各

有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别人的显著的不同之处。可以让他们先从写本班的同学

开始,不许写出这个人的名字,最后让大家猜他是谁,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抓住与众

不同的地方写。

以写事突出人物的个性也要突出人物的一些品质,比如 坚强,助人为乐刻苦勤奋,办

事果断,勤劳善良……都必须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事例不仅要交代清六要素,要用细腻的语

言使之形象生动。记得有一个学生写某个人冬天的早晨到马路,开始是这样写的:“早晨,冷极了。拿着扫帚扫啊扫,不一会儿就把这调节扫的干干净净”小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主人

公的不怕冷,不怕脏的精神,而文章的字里行间表现不出来。天冷到什么程度,哪儿可以看

出来,他是怎样的扫都不清楚。后来加入细节描写“早晨,天冷极了路上的行人很少,只有

几个起早买菜的人偶尔经过,有的人把衣服过的严严实实。而他却不怕冷,挥动手中的扫帚

扫的上的枯枝败叶,地上的烂果皮不容易扫他就弯下腰亲自去捡……扫一会儿还弯下腰,渐

渐的天大亮了他才把这条街扫的干干净净,此时他的额头已经冒了汗,顺着脸颊流下来”这

样一来,加入了细节描写就生了,象也丰满了。

二、写事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及过程描写,来夯实内容,比如,一次作文,在拔河比赛后写此

经过的作文中就有学生这样的写道:“这场是我们和六二班的同学比赛我们都使劲得向后拔,拉拉队不停的喊加油,我们更加使劲了,后来裁判的哨音响了,我们胜利了”。后来我亲自

把本班的学生分成三组,一部分观察,其余的两部分重新演示拔河的全过程,尤其是要具体的看的是拔河同学的动作,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通过这一次的努力有的同学进步多了抓住

了细节描写“同学们手相互交错,右腿前左腿后,身体后倾,随着一声哨响,操场上响起了

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有的同学红光满面,汗顺着脸颊流下来……”内容比以前充实多了。

就是因为细节描写起了作用。

三、写景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学生随家长旅游的次数也逐渐增多,写作的范围也逐渐变宽,指导学生做好写景作文也显得有话可说,尽管这样也有指导中的难题:

学生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如何写好做到有话可说,说得形象具体呢?首先作文前,做好观察,要有一定的观察目的,让学生将觉得印象最深的一两处景点写好,写好它的形态,颜色……

也可以把自己的当时所见所想写下来,这样才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细节描写也要注意照应

所谓照应,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后面要有所陈设,后面点到的前文可有所铺垫。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也会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美。例如,一位学生写,放学后下雨时妈妈为他送伞,他前面什么也没有写,只在后面这样的写道:“我焦急的站在教学楼上焦急的望着回家的路,希望雨能停下来,我好回家。突然,妈妈出现在我眼前,说:‘孩子,我给你送伞来了,等急了吧!’我感动极了”。因为没有做好照应所以显得很突然,既然站在教学楼上看着回家的路,那么也一定能看的到妈妈从路上走来,正因为没有交代,才会给读者很突然的感觉。

也有许多的学生作文中也有细节描写,但给人的感觉不真实。比如:一个学生的外貌描写是“眼睛炯炯有神”,这就给人的感觉是说话办事果断,而后面选择的事例却不能突出这一点,反而自相矛盾。“老师提出问题后,他慢慢的站起来,很长时间也不回答,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很显然,这就使外貌描写与选择的事例相脱节,不真实。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篇5

滠口中学

甘保荣

如果把作文内容比作是一棵树,细节描写就是树上明艳的花朵和缤纷的果实,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并被深深吸引,所以细节描写是让作文生动、丰满起来的法宝。

七年级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成功的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动作点”,以动作细节描写为主,辅以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等进行综合细描。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 篇6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交流活动的课后反思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在没有现成的作文教学课本之下,我们教师如何去准备、去挖掘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实行教学任务,使学生高效娴熟地完成写作?一直萦绕我心头的这个大难题,在参加学习“广东省2011年语文课堂教学优秀课展示观摩活动”中,才得以有了新的启发。

回顾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一贯采用的是“给出话题,提出要求,简单分析话题,并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上交老师批改”这样的训练模式,这使大部分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无形之中就诞生了一篇篇为了完成作业而勉强凑合成章的作品。这些文章,描写不具体,抒情不细腻,内容枯燥、乏味,读来生涩呆板,丝毫没有感染力,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不能打动人心。细推究之,才发现造成这种作文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细致的观察、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为了扭转学生“学得累,效果差”的局面,而实现“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形式,因此,我将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启发与思考,设计了一节作文指导课《精描细画

妙笔生花——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新的理念付诸于实践。

大家都知道初中作文训练以记叙文为主,然而记叙文的生命力又在于细节描写。那如何让学生学会精描细画,使文章妙笔生花呢?这将构成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即是探究细节描写的方法,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为此,我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踊跃参与的效果。先是通过播放视频《母亲》的短片,让学生在声音、图象的辅助下,回顾与妈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谈论母亲言行的关爱为切入点,引出生活中的细节,继而带出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在理解其概念后,我又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寻找教材中经典的细节描写片段,体味其成功作品中细节描写的妙处,即是以教材中经典的例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正当学生热情高涨、急切求知之时,我将以展示学生普通作文中可以再次诞生细节描写的片段为例,与学生共同探索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完成三种方法的探讨。其一,我先以身示范修改文段,然后再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学生思维,诱发创作。在教师例文的引导下,学生视野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在品评鉴赏中,初步掌握了细节描写方法中的“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进行思维迁移,学会创作自己的作品,从中也品尝到写作的乐趣。其二,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去摸索新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我将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同样的文段还可以怎样修改,才能落实细节的脚印。学生在讨论时思维活跃,在交流中自主性地获取写作的资源。意外的是,其中一小组还没有理解老师的提示,未能从变换角度这方面进行展开细节描写。当我面对着这群无助、疑惑、苦思、求救的一张张面孔时,我顿然感到措手不及,紧张之时灵机一动,调换一下施教的步骤,让学生看看老师是如何变换角度进行展开细节描写的。于是,我亮出修改的文段后,再让学生模仿这种方法进行训练,效果还好。最后,让学生归纳这两小组在写作训练中摸索到的新方法,分别是“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学生掌握方法后,迫不及待地大显身手之时,我选择了三幅图画,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一幅,捕捉画面感动的细节,运用刚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并在四分钟之内完成。课堂里静默下来了,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图画,争分夺秒地挥洒自己手中的妙笔,陆续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我来回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仍有大部分同学张望着图画,无从下笔,看着那张张迷茫而困惑的眼神时,我及时引导创作的切入点,希望这些学生们迅速挖掘图画的亮点,正确使用方法巧妙地写作。时间到,我先集体检查一下,然后个体搜查了两位同学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当场讲评学生的作文,挖掘其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个体搜查效果虽很好,但大部分同学未能按照要求灵活使用方法创作。由此可见,本节课未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写作技巧,学会摄取生活素材,诱导学生产生表达激情,变教师传授方法为学生合作探究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归纳方法,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本节课的设计中始终贯穿着两条线,一是感情线,让学生在例文的分析中体验真情,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说、感、悟、写的能力,达到选材真实、情感真切的目的。另一条线是写作技巧的展开,这条线是技能,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白方法的采用也是为生活素材的提炼、情感的抒发而服务的,并不是没有目的的创作细节描写。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将结合教学设计和施教的方法反思本节课中的不足,如下:

一、方法的引导不到位,未能顾及不同层次的生员。就如口头训练的那个环节,只要点明学生以仿照句式的形式写作,便可轻松完成。

二、师生互动不融洽,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三、缺乏合作修改,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和修改的能力。

四、课堂上缺少竞争的方式,未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

五、牛刀小试中的图片稍有点抽象,学生缺少了生活中体验与理解。

金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篇7

一、还原了生活的本真

池莉用真实细腻的生活细节来展示日常生活琐事, 并使之魅力无穷。翻开池莉的小说, 她所描述的细节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好些场景在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她说:“正因为我深知我自己所知有限, 所以不敢对我不知的一切妄加评说……所以在任何时候我都不愿意失去现实的分寸感, 所以我从来都蔑视没有事实背景的激情与崇高。我的写作仅表达我个人以为的对于生活的准确感知。”[2]用真实的细节再现生活本真已经成为她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其中, 最能体现这一创作的思想的篇章就是《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两篇小说。《烦恼人生》中池莉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了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 早晨从“凌晨四点缺十分”的半夜开始到晚上“十一点三十六分”上床, 将人生所有内容, 诸如家庭住房、孩子入托、上班下班的车路船程、工厂评奖、师徒情缘、拜寿送礼……用细节描写把一个个不受重视的日常生活流程都忠实记录下来, 虽然无奈而琐碎, 但它却让你感动, 感动于生活本身的庸常、平凡、苦恼和淡淡的、然而却持久的温情。再如《太阳出世》写新郎赵胜天在结婚当天和别人打架, 被人打掉一颗牙齿。新娘李小兰不顾女子的矜持, 对新郎破口大骂。作者用精彩的细节描写写活了两个初涉婚姻的年青人的幼稚。紧接着他们又经历了怀孕、生子的人生过程, 特别是在“小太阳”出世后, 他们的生活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小说中池莉用简洁的文字把他们繁琐生活的种种细节串联起来, 一边注视着生活, 一边贴心贴肺地倾诉, 一桩桩、一件件直说到你的心坎里去说出了你的我的他的日复一日细水长流、又爱又恨的日子。

在《致无尽岁月》中也有着同样生动细节描写:结着厚厚油棱的柏油马路, 人们只有在脚上绑着草绳才能行走, 汽车的轱辘上也捆满了防滑的铁链;每个人都穿得连胳膊肘弯过来都费劲, 依然会在睡觉时被冻醒, 早晨洗脸用的是结冰的毛巾, 手脚上的冻疮开裂流出黄水;家里的自来水管也被冻住, 不得不爬上楼顶到水箱里砸开冰层取水, 仲春时节用生姜水泡洗冻疮;寒夜里奶奶塞进被窝里的“那只把手上雕了花饰的紫铜烘炉”……用与生活大体近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细节描写真实的再现了人们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如同池莉在《写作的意义》一文中说的:“只有生活是冷漠无情的, 它并没有因为我把它编成什么样子它就真的是那种样子, ……生活把什么没有展示出来?爱情、忠诚、欺诈、陷害、天灾人祸、大喜大悲、柴米油盐、家常里短, 我终于渐悟, 我们今天的这生活不是文学名著中的那生活。我开始努力使用我崭新的眼睛, 把贴在新生活上的旧标签逐一剥离。”[3]池莉用细节描写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困窘而丰满、琐屑而真切的人生世相的众生图。

二、消解爱情神话的利器

池莉“不谈爱情”, 不相信爱情, 以往小说中的爱情神话在她笔下已不复存在, 小说中那些随处可见的真实而精彩的细节也成为了她消解爱情神话的利器。在都市传奇《云破处》中男女主人公金祥和曾善美表面上是一对和睦无间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养良好的知识分子夫妇, 一次同学聚会上曾善美偶然得知丈夫金祥居然是杀死自己父母的凶手, 为了报复丈夫小说里用了这样的细节描写:曾善美告诉自己的丈夫金祥婚礼的初夜自己用“姨”准备好的活鸡的鸡心按在白布上成功哄骗了“最有经验的最挑剔的婆婆”, 自己在结婚前就已经被自己的姨父和表弟侵占了。自此他们共同奋力撕去过去温情脉脉的面纱, 在无数个激烈冲突的夜晚之后, 曾善美亲手结束了丈夫的生命。这对在众人眼中的模范夫妻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爱情, 在传统贞操观面前土崩瓦解。在《致无尽岁月》中“我”和大毛的感情故事里, 每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约会总会被一些现实中的琐事打扰。大毛去北京上学, 临行前和“我”的约会本应是两人互表心迹的绝佳时机, 却莫名其妙的遭遇流氓, 上演了一出战争片中的掩护与追逐的大戏。第二次他们在北京的约会又因为“我”的执拗没让大毛为自己买的手绢付账而付之东流。透过这些成功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梦幻中的浪漫爱情在现实中不过是《云破处》金祥世俗的处女情节和《致无尽岁月》被琐事不断搅扰无疾而终的感情片段, 那些原本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爱情“梦境”, 在池莉一个个简洁的细节描写面前被一一粉碎。

在池莉的新作《所以》中, 用身临其境的细节摹写了女主人公叶紫的三次爱情叶紫大学毕业之际遭遇的第一次爱情是帮男友毕业后留在武汉而闪电结婚, 两个月后又意外地离婚……叶紫也曾真正爱过, 当他们在电话中谈情时候, 当关淳的母亲将鸡腿夹到她碗里的时候, 她感觉到被爱的幸福。这时的爱情如空中的烟花, 绚烂无敌。可惜烟花不永恒。第二份情感是有预谋的, 她嫁给军官禹宏只是为了随军能到武汉, 用自己的肉体换取了一张“商调函”。因为工作繁忙, 没有领结婚证, 为华林的介入提供了契机。在酒精的作用, 叶紫跟华林有了亲密接触, 不料被华林的妻子抓了个现行。这时候的叶紫对华林一无所知, 当华林在“隔离”他们的领导同事的面前宣言:“我就是爱她!我们就是要在一起!”时仿佛爱情真的产生了, 它是那么美, 那么让人心向往之。为此叶紫付出了13年的代价, 而最后收获的却是一个叫典典的儿子和身心的伤痛———自己病了, 华林网恋出轨了。最后, 她的第三次爱情以离婚结束……叶紫付出巨大代价追寻的纯粹爱情以惨败而告终, 细节描写再一次成为了池莉消解爱情神话的利器。

三.成功的人物塑造

池莉的细节描写在对人物的成功塑造上尤见功力。在《你以为你是谁》中的李老师完全是以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出现。这位湖北大学中文系的教师有着可笑的精神痼疾, 他自视精英, 却又不得不居住在汉口洞庭里小市民圈子中。有着高级的精神生活的李老师既学跳舞也学打牌, 既喝高度白酒也唱卡拉OK, 既愤世嫉俗也同流合污, 他在精神上瞧不起陆武桥, 却又无法抵制陆武轿给他带来的物质好处。他不断为自己的市民生活寻找崇高的借口, 正如他老婆所指出的那样:“他只有一个毛病, 这就是需要找到崇高的借口才能进行实际生活。”他爱打麻将又怕输钱。当陆武桥邀他打麻将时, 他心里想去, 嘴里却说自己如何忙, 正在写一篇论文, 要译成英、法语, 并到联合国去宣读。当陆武桥从尤汉荣的眼神中读出了另外的意思, 掏出一叠钞票放在灶台上时, 李老师“不得不”答应了。陆武桥随意骂的一句粗话:卵子!他赶忙打开笔记记录并加以解释, “卵子———武汉市民间流行的时髦用语;与“不”的意思相近但比不更有个性色彩也更为生动可以说是当代年轻市民的含有自嘲意味的否定专用词, 相当于英语中的:NO”。池莉以一种讽刺的口吻, 用逼真细节入木三分的刻画出了一个小气、穷酸、虚伪、假清高真庸俗的李老师形象。

在另一篇《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中, 池莉仍然用一连串身临其境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迂腐、刻薄, 斤斤计较, 还带有精神胜利法的下岗女工———徐红梅。徐红梅毕生在计划经济下滥竽充数, 她愚蠢傲慢, 无能狂妄, 无法胜任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 是一个被历史列车急转弯时甩下的落魄者。她对自身的落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每天用睡觉和跳自创的健身舞打发无聊的时间;对经济致富者、事业成功者、人生得志者有强大的嫉妒心与报复欲, 她不但不许丈夫和儿子去徐灵的发廊理发, 还骂徐灵的发廊是“鸡窝”, 徐灵是“鸡”;对每一种新事物都不顺眼, 对更新过快的生活不适应, 百无聊赖中她迷上了逛街。在每日的闲逛中, 她到处故意找茬儿, 胡搅蛮缠, 无理取闹, 以求不满的负面心理能够得到宣泄。小说在叙述细细碎碎的细节中把商品经济的到来打破了平均主义以后人们心理失衡充分表现出来, 使得徐红梅这个下岗工人形象真实而极具典型性。

总之, 池莉的小说用真实的细节精细地摹写现状, 表现出颇高的艺术追求, 艺术手法日趋成熟, 分寸拿捏准确, 收放自如, 在“参透生活的基础上达到了妙悟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池莉:《创作, 从生命中来》[J], 小说评论, 2003年第1期

[2]池莉:《我一代后记》[M], 《池莉文集》 (5) ,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第364页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篇8

“波拉(爷爷),波拉!你不能走,我们舍不得您哪!”孔繁森收养的两个藏族孤儿,捧着他的遗像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咙。“孔书记,我的好书记,让我替您去死吧!”孔繁森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双膝跪地,两手深深插进墓穴的黄土,嚎啕大哭,悲痛欲绝。一位藏族老人,匍匐在孔繁森的灵前,大声哭喊:“孔书记,您不该去呀!您对阿里恩重如山, 我们不能没有您啊!”阿里的一个画家虔诚地跪在孔繁森的遗像前,一边落泪,一边为他画像,画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当画稿完成后,他将画笔折成两截……

(选自《不朽的丰碑》)

【提问】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解题】解答这个问题,要懂得“细节”二字的含义,即具体而细小的动作情态。记叙中运用细节描写,能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读者获得更加具体深刻的印象。

【答案】工作人员“大哭”时,“把两手深深插进墓穴的黄土”,生动地表现了对孔繁森无比敬爱和无比哀痛的感情;当遗像完稿时,画家“将画笔折成两截”,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人们对孔繁森的无比敬爱和无比哀痛。

人物细节描写片段 篇9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

★她的对手现在是她的老对手,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她心里有些着急,那黄色的小球似团小火焰,烧得人心里发慌,尽管她左闪右闪,提打旋杀,对手却纹丝不动。

她心中很是恼火,额头上的汗珠都要发烫了,她一声怒吼,眉毛把汗搅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过去,正中对手要害,对手往后一个踉跄。冷不防输了一个球!

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4、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巾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例举细节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作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可分为动作性、肖像性、心理性、场面性、语言性、环境性等。对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现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谈谈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揭示人物丑陋的灵魂

如《守财奴》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的动作:“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又如欧也妮在文书上签字之前,葛朗台连连抹汗的动作;欧也妮答应签字以后,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又“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等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葛朗台饿虎扑食般攫取钱财的丑态,生动地表现了葛朗台不择手段地掠夺钱财的伎俩。

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美好的心灵

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动作很小,也很隐蔽,但它却直接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朝夕相处的丈夫就要离开自己到大部队上去了,家中一切事情得由自己一人承担,丈夫这一去又不知何时能回来,几年来的恩爱夫妻,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战场上前途莫测,……她很快将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想借这个动作来克制她一时要涌上心头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手指的震动正是她心灵的反射。

三、反映人物悲剧命运的走向,表现小说的主题

小说《祝福》中的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第一次来到鲁镇,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来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三次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三次肖像描写,特别是对祥林嫂的眼睛,做了精心的刻画,用以说明她的身份、性格、精神状况和每况愈下的不幸的人生遭际,写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封建社会吃人的宗教制度。

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一处特别传神的细节描写:林冲躲进山神庙后,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为后面陆虞候等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埋下伏笔,使陆虞候等三人只好站在庙外观火说话,也使林冲能够偷听到他们的谈话。这个细节在情节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节选部分达到了高潮,从而完成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转变。

五、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篇11

第一, 首先一定要对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烂熟于心, 只有这样, 才可能在写作中加以具体运用。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的具体细腻的描写。而且要分清楚细节描写的类别, 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当然在具体描写的时候, 往往是以上几类的综合运用。比如陈伟杰的《无言之美》:

教育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父亲为了使他的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 白了头发, 瘦削了身体, 却到底经不起岁月的扼杀。那次父亲犯了脚病, 在家静养。但是没过几天, 便到学校看我。温热的饭盒只盛了花生、豆腐, 还有家中的老米饭。打开, 清香瞬间将我拥抱。隔着升腾的水汽, 朦胧中, 父亲依旧严厉、冷酷的脸上却平添了几多沧桑, 干巴巴的皱纹已爬上父亲的脸庞, 岁月的老人无情地雕刻出皱褶的菊花。父亲老了。我不禁鼻子一酸, 蓦然间我好怕, 好怕, 怕现实如那首“回首回首, 只见两抔黄土”。痛苦一时间袭击了我, 我低下头来, 狠狠地扒了两口饭。父亲却嘿嘿地笑了。

正因为小作者对细节描写知识的纯熟, 所以写作中运用得游刃有余。这个片段里有直接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正面展示父亲的辛勤付出。另外还有“我”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 从侧面传达出父爱对“我”心灵的震撼, 更突显父爱的伟大。

第二, 要学会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素材, 使用时再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例如陈忠南写的一个片段:

今日在食堂就餐时, 偶然听见某同学说:“学校里的水饺还蛮好吃的, 不过就是没家里的那种味道, 就是没有我老妈包的好吃。”是啊, 其实学校里的什么饭菜都没有家里的好吃, 那是因为学校的菜里少了一味作料:爱。在家里, 那馅是母亲一刀一刀细细地切出来的;水饺是父亲一个一个地精心包出来的。他们做饭的时候想到的是我们吃水饺时开心的样子, 父母会把他们的微笑包在水饺里面, 把他们对我们的爱和祝福包在里面。所以即使我们吃完了, 齿颊间还萦绕着久久不能散去的香气。

这个片段通过对父母包饺子的细节描写, 传达出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独特感悟。小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他看到了生活的美, 嗅到了生活的芬芳, 发现了“爱是最美的调料”, 真不简单!

第三, 选取的细节要新鲜新颖, 避免落入俗套。比如肖洋写的片段:

我家到车站还有一段路要走, 路很滑, 天还飘着雪。父亲在前面疾走, 扛着很重的包, 但步伐很快, 好像害怕我超过他似的, 突然我摔了一跤, 父亲赶快回过身要来拉我, 但我却很快地爬了起来, 父亲很惊讶, 拉我的手也很快地缩了回去。记忆的弦忽然被这习惯性的动作拨动, 回想小时候, 每逢下雨、下雪路滑, 父亲都会来学校接我, 走的也是这条路, 不同的是, 小时候, 我一路上都是紧紧地抓住父亲的手, 即使要滑倒, 也会被父亲一手提起来, 那种感觉很安全, 很幸福。现在的我, 已经长大了, 好像已经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但是父亲你知道吗, 我很想拉住你的手不放开……思绪被父亲的一句话打断:“踏着我的脚印走, 不滑。”果然这坚实的脚印犹如父亲粗大的手、厚重的背。此刻给我最大的安慰莫过于那坚实的脚印, 踏上去很安全。现在我才明白, 父亲走那么快, 都是冒着险在替儿子铲平障碍。脚印越深, 越坚实, 爱也就越浓。

善于观察和敏于感悟的作者通过一个不起眼的脚印来展现伟大的父爱, 表现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作者眼光独到, 并以小见大, 于细微处见精神, 在平淡中见真情。

第四, 在细节描写中要融入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例如吴安鹏的《温暖的后背》中一片段:

父亲启动了摩托车, “嗵嗵”的几声车响, 在以前听来是那么的刺耳;现在, 在这昏黄的冬日里竟有些优美了。我双臂张开, 扣在父亲的腰间, 两手插在父亲那又大又深的荷包里, 顿时一阵暖意涌遍全身。我又轻轻地将身体贴在父亲那宽广的后背上, 父亲的阵阵温暖顺着我的脸庞涌入我的身体, 然后到达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我脸庞如坚冰一样的冷也被父亲温暖的后背融化了。我被爱紧紧地包裹着, 甚至有些陶醉了, 下意识地搂紧了父亲。这时父亲笑着说:“小东西, 别搂得这么紧, 影响我骑车了。”我笑了笑, 没有回答父亲, 而是沉浸在这如三春阳光般的温暖之中。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篇12

一、感知细节描写的概念,了解其种类

1、什么样的描写是细节描写?

2、看下面的句子,分析它们特点、作用和描写类别。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这一句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此为细节性的场景描写。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分析: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又说明他很懒。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此为细节性的外貌(穿着)描写。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一下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们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此为细节性的语言描写。

(4)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分析:“罩”这个细节动作准确地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同时又将他的迂表现出来。此为细节性的动作描写。

(5)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此为细节性的心理描写。

归纳: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重要物件等的描写之中。

1、对范进疯态的描写

动作描写:看、念、拍手(3次)、笑(3次)、跌倒、爬将起来、飞跑。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重复)神态描写: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外貌描写: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 一身的水。

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2、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细节描写作用: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深化文章主题、描绘典型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比较评析

范例一课本经典

(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二):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思考:怎样描写背影?直观视觉:动作描写(看)直观感受:情感反应来烘托(感)

范例二习作

(一):有个同学说黄老师找我,于是我走进了办公室,不知道黄老师找我什么事。

(二):有个同学说黄老师找我,于是,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感)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看)。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感)。我只好勉强的笑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做),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看),鼻孔里“嗯”了一声(听)。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感)

范例三

这次期中考试,我五科总分考了480分,我太高兴了。放学了,我奔出教室,赶快回家,一路上,行人都在对我笑,虽然是秋风萧瑟,可风吹在脸上一点也不冷,路边的树木不停的地向我点头,好象在炫耀它们蓬勃的生机,从几家商店的音响里也传出优美的乐曲,似乎在为我一路伴奏。“妈妈,妈妈,我考了480分„„”我心里抑制不住地喊着„„感(环境烘托)

方法技巧总结:作 文 不 用 愁,看 听 与 感 做。叙 述 化 描 写,形 象 有 看 头。

三、小试牛刀

把下面这段叙述文字改写成生动的描写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很紧张,很害怕,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伤心。

1、(心理)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2、(想象)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脸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3、(环境烘托)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上一篇:致家长的一封信(高二年级组)下一篇: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