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精选10篇)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篇1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彭家芳

调查资料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不喜欢作文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原因,则是作文课堂教学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作文课堂教学不成系统,随意性很大,教学方法不科学,结果是教师教而未教,学生学而未学。长期以来低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探索作文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已经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目前,市教研室组织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进行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作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在平时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初步的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探索有一定的成效。

一.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将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过去,我们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隔离开来,各自为阵,但这种与阅读教学相分离的作文教学违背了“积累客观现实体验—整理思维—语言文字表达”这一作文训练规律,势必达不到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因此在作文课堂教学时,我将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先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从中受益无穷,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我在教学《如何进行侧面描写》时,先让学生阅读运用侧面描写的文章如《口技》《陌上桑》等,让学生从阅读这些文章中体验到侧面描写的好处和魅力,然后再指导学生运用侧面描写去写作。

二.探索多种有效的作文教学形式

为了改变目前作文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限,我在教学中,探索了一些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形式。如在进行了《抓住特点 写活人物》的作文课堂教学,采用了仿写法、表演法、观察法等。仿写法,要求学生模仿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出人物的特点,然后模仿范文中写人物时先概述,后祥述的方法;还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表演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我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法,请本班擅长表演的四位学生现场表演了一段歌舞,然后要求学生抓住表演者的声音和动作的特点来写。观察法,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观察一个人,然后抓住这个人的神态和外貌特点来写。当然作文教学的形式远远不止这些,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形式。

三.特别要注意作文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我发现在作文课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要么教师指导的太多,学生没有时间动笔写;要么教师指导的不到位,学生依然不会写。教师要充分利用好45分钟的时间组织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是必要的,但也要掌握好度,要让学生有时间去练笔,将教师的指导乘热打铁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四.探寻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反馈方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由教师统一评改的方式,一是延误时间,二是标准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要通过作文批改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对此进行改革。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根据训练目标,师生共同制定评改标准,当堂由学生自改和相互评改,最后由教师抽改,只要达到标准,就不吝啬分数。每次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高分,学生也能明确自己的症结,便于学生再度提高。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 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 (三维目标) 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自主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 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 使学生自愿地、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画地图轮廓, 编地图故事, 在趣味化的故事情境中获得地理知识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充分发挥地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读图、析图对初中生而言是一大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读地图的方法 (如“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等方法) , 如何使枯燥的、复杂的地图生动化、简单化是教学的关键。如我在教学生认识一个地理区域时, 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上用彩色笔勾勒出地图轮廓, 然后让学生根据地图轮廓的特征展开想象, 让它与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特征相联系、利用课本现有故事或再编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故事, 使其更形象化、情趣化、真实化。在介绍中南半岛时, 通过勾勒轮廓发现中南半岛像一只倒挂的猴子, 于是我结合猴子捞月的故事做如下说明:中南半岛就是那只捞月的小猴子, 它伸出那只长长的手 (马来半岛) 去捞月 (加里曼丹岛) , 可怎么也捞不着, 因为被马六甲海峡挡住了。通过这样的教学, 我发现学生上课时都很有兴趣去勾勒地图轮廓并进行讨论。不仅使课堂更活跃, 学生学习更主动, 而且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我曾经做过测试, 一个星期后, 我让学生在亚洲地图上找中南半岛, 大多数学生都能迅速找到它的位置。在学习七大洲时, 南北美洲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太平洋东岸翩翩飞翔;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时, 内蒙古自治区像一只骄傲的雄鹰翱翔在祖国北方的蓝天上, 等等。这种方法可运用于认识洲、洋、岛、地区、国家、省区、河湖等众多的地理事物轮廓特征的教学中,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辨认, 或在地图上找到这类地理事物并确定其在图中的相对位置, 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增加了学习地理的乐趣。

二把游戏带进地理课堂, 在快乐游戏中获得地理知识

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 而不是一种压力, 改变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游戏教学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因为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也是他们乐于做的事情。把游戏巧妙地引进课堂, 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使其快乐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对于枯燥的、机械的、记忆容量大的地理知识, 如世界上的国家、各国的首都、中国的主要山脉、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等, 若能采用拼图法、贴图法的游戏教学, 效果会更明显。如在学习34个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时, 我采用拼图游戏、分组拼图比赛的教学方法。在课前, 先布置学生买来拼图模型, 并先进行拼图练习。上课时让学生先同桌互比, 再进行前后桌比, 让输方向赢方说一句赞赏佩服的话, 最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评比出成绩最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表扬。在整个比赛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为了获得拼图比赛的胜利, 他们不断地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同学间进行分工, 分配某同学负责哪几个省份, 共同合作完成整个中国行政区划的拼图, 取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把时政热点引进课堂, 在新鲜的时事中获取地理知识

社会热点和亮点问题, 以其新鲜性、富有时代感特别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 更是学生特别想要弄明白的问题。学生对其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地理教学中, 如能将其与教材相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认知冲突, 就能激发思维的活跃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印度季风气候时, 可先让学生读两则新闻: (1) 中新网2008年9月1日电。印度东部从8月中旬起连日遭受暴雨侵袭, 继而又遭受洪水灾害。迄今为止, 已有大约60人死亡, 300万人离家避难。从8月中旬起, 印度受季风影响, 连降暴雨。印度东部的比哈尔邦红河的一条支流戈希河堤坝决口, 周边村落陷入一片汪洋。目前, 成千上万的灾民仍然被围困在洪水淹没的村庄中, 没有食物、没有饮用水。 (2) 中新网2009年10月5日电。印度发生3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地白米、蔗糖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歉收。商人操纵市场, 粮食价格暴涨。穷人叫苦连天, 有些人甚至一天只吃一餐。然后再分析季风的成因、季风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的分布, 并指出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 导致印度季风气候区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再结合我国近年的西南干旱,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西南地区干旱的报道、图片、人民生活的艰难, 感受它的严重危害性, 探求它的原因, 把季风气候的知识进行迁移, 得出在季风气候影响下的地区都会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一般性规律,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和运用。这样通过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163高效课堂”的阐述

马芝玺王少奇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摘要】“163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 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 训练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体验课堂、表现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关键词】“163高效课堂”“全人教育”通案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 (2013) 07-0092-02“163高效课堂”以教学通案 (1) 为载体, 以目标教学为

核心,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点拨引领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而使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和谐统一, 发挥最大效益, 实现“高效教学”这个终极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163”

凸显一个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学是教为学服务的过程, 即引领学生如何去学。

体现六种手段: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训练学生问题意识的手段;训练学生合作意识的手段;训练学生动手实践的手段。

注重三种过程:教学是导、学、练三位一体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教学既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 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是导、学、练的三位一体。“163高效课堂”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练紧密结合,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 为他们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这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163”

课堂教学的一个总目标:培养“全人”。

学生培养六目标:学会优秀和规范;学会做人和生存;学会责任和担当;学会感恩和珍惜;学会相处和沟通;学会坚强和超越。

兴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 在直观演示中获取地理知识

借助多种媒体, 如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演示抽象的地理运动,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也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地理运动更加直观形象、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 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同时也能使教学方式更新颖多样, 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这样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保持学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 学生对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改变、地面所得热量的变化等问题, 总是不理解, 感到一头雾水。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

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其内涵的关键词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由此, 不少专家提出“全人发展”的命题, 并把它视为新课程目标的核心。显然, 促进“全人发展”, 需要开展“全人教育”, 开展“全人教育”的主战场则是课堂。

“全人教育”要求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和谐、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使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面对未知的能力。

“全人发展”既不等同于全员发展, 也不单指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是“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统一, 是一个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理念性目标。

三教学要求“163”

一退让:教师要学会“退让”。 (方法让学生寻找, 教师只是引导;规律让学生发现, 教师只予以点拨;结论让学生概括, 教师只是梳理;公式让学生推导, 教师只是启发;思路让学生去探求, 教师只是参与合作;推理让学生去讲解, 教师只是组织;知识让学生应用, 教师只是设计。创设一个以学生探究为主体, 师生、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教学六要求: (1) 三不讲:已学会的不讲, 能学会的不讲, 讲了不会的不讲。 (2) 三精:核心问题精练、思路方法精点、疑点难点精析。

学生学习三形式: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会的——自主学习;学生感到似是而非的——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不

行演示, 教师进行解释, 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 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形象化, 学生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性高, 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活泼, 教学效果明显。有些地理内容, 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 就会使地理现象更具震撼力, 教学内容更有声有色, 如火山地震教学, 播放一段火山地震的录像, 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巨大破坏力, 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 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探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途径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有效提问;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66-1

一、注意提问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解疑愿望。例如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这一内容,可以先问学生:“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冬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哪个高?”引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回忆思考,当他们得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时,心里急切盼望了解这是什么原因,这时再讲解为什么,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新旧知识过渡时提问。教师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时,衔接应该自然,多角度多方位的设计各种问题,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能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创造。所以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整合,有利于突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进入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时,我向学生提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学生很快回忆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一类是社会经济因素,此时,让学生看图归纳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他们能很快地归纳出正确答案。

3.强化重点时提问。设计课堂提问应抓住重点,也就抓住了主要的训练内容。教师备课时应把握好重难点,并以此为主线,联系其他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复操练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讲究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充满悬念与挑战,使学生乐于尝试并有机会在其中体验成功。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的提问,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教师由于长期的教学,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其提问区域是固定的、僵化的。而学生往往很敏感,熟悉了教师的提问区域,就不会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差异很大,为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教师应不断变换方法,采取多种提问手段。如一个隔一个提问,横挑一个隔一个,或斜角一个隔一个。让所有同学有点紧张,有点期盼,这样的提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变化的主体,教师是变化的客体。众所周知,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课堂上只有教师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带有思考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言实践,才会有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的提问关键在于思考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全班学生有吸引力,而且这些问题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紧密相连,让大家在思考后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如在教学飞机场的区位因素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南京的飞机场建在哪里?飞机场有什么特点?”学生争先恐后说:“禄口,飞机场大,周围很开阔,没有高楼大厦……”看到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我又提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建在那里?而不是建在城市里呢?……”学生热烈讨论,他们交流的欲望很强,大家在交流中获取信息,打开思维,个性也得以张扬。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四、善于倾听

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每个问题提出后,不能马上就要求学生回答,最好有五至六秒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的时间。实验证明,等待时间增加二至三秒,准确率上升20%。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篇4

小学语文(作文)专题教研心得体会

-----九间房小学 刘乐红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不愿教语文,因为怕教作文,尤其是怕教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因为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写作时不是咬笔头,就是提笔问字,真叫人头疼。通过参与这次小学语文(作文)专题教研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乐教乐学是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让学生学会用五官观察,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采用猜谜语、编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由学生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习作练习之中。

2.使用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很多学生写好习作之后,常有大功告成的感觉,希望老师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这种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教师批改作文时可采取鼓励性评语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以赞赏的目光写赞赏式的评语。时刻抓住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哪怕是某一点也要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增强习作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爱上习作,让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3.展示优秀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习作是学生本人的“劳动成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特别是对习作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每次习作,我都尽力做到“慧眼”识佳作,并要求学生将优秀的习作用稿纸抄好,有条件的打印好并整理成册。学期末,将整理成册的作文加封面、插图,编成《优秀习作选》并进行展览。这样学生可获得劳动过后收获的喜悦。这对于有习作被选中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荣誉、鼓励;对于没有习作被选中的同学来说,又是一种刺激。现在班上已经有一本《优秀习作选》了。

二、挖掘教材习作资源,加强“小练笔”训练 1.抓典型——仿写。

仿写就是仿照例文写作文,是给那些一时找不着话说的学生一个向上攀爬的把手,也是给那些已有一定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

学生提出新的挑战,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桥梁,是伴随孩子登上写作的阶梯。教学时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课文当成“习作例文”去赏析,从中学习文章写法的独到之处,逐步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2.寻空白——扩写。

扩写就是巧抓课文“空白”,紧扣中心,将原有的句、段或一篇文章中内容不够具体的地方写具体。纵观教材,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地方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较广想像、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写生动,把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3.找拓展——续写。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像,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例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第八次》课后有这样一道想象性的思考题:“请你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的?”这是一个富有余味的结尾,学生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我趁热打铁地启发学生:“是什么使布鲁斯树立起了信心?布鲁斯看到了什么情景?”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随后我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

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生活处处皆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就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阅读教学中写的次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努力创造实践机会,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

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学时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激发情趣,获得第一手材料。为了让学生写好《记一次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炒菜等),我让他们回家先自己尝试性地做一做,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这些活动的过程,有了所见、所闻、所感,再动笔写。这样,习作时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抒,兴趣盎然,写出的作文也就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

四、留心身边事物,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有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无话可写,关键在于没有留心身边的事,没有养成用五官观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教会学生寻找事物并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观察时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观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外出参观、调查访问,而后谈见闻、谈体会;可以给学生布臵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任务,教师抽查日记;还可以限定学生的观察日记篇数,由量变到质变,习惯成自然。观察的面宜广,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观察后要及时记录,不计较文章长短,不计较结构笔法,只求真实。例如:观察人,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她)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观察事,可以观察“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观察物,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就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宝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储备量。例如:学完一篇新课,教师可以布臵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活动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领悟和积累;还可以引导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

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将不断丰富完善,写作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篇5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呢?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早在1933年就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反思是“根据情境和推论对自己的信念或知识结构进行的积极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系列,后续观念是先前观察的结果,依赖于先前的观察。所以教学反思就是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或他人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和分析,并进行调整的研究方式。它作为研究方法,运用简便,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它作为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写法灵活,可成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反映。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结合自身实际和对身边教师的观察,我认为目前教学反思的撰写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不重视,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很多教师认为写教学反思是多此一举,完全没必要。因此往往是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检查随便写几句,泛泛而谈,敷衍了事,甚至于每课的教学反思都大同小异流于形式,教学反思的作用和价值根本体现不出来,是为了反思而反思。

2、反思的内容单一零碎不深刻,缺少独到的见解。

大多数教师的反思都是概括性、表面性、单一性的,寥寥数语,与其说是反思,倒更像是一句话“影评”。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没有具体的阐释和自己的看法,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这样的反思怎能让教学实践得到改进,又怎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独到的教育思想?而只能使我们的教学实践停滞不前、人云亦云、机械重复。

3、反思中只着眼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最终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归宿,忽视了对学生的学的分析思考也就忽视了反思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我们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怎么教的层面,而必须认识到教与学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反思时就必须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正所谓教学相长。

三、怎样写好教学反思

(一)开展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就教师的常规教学活动而言,课堂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来开展。

1、教学前反思。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教学前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讲授内容要求的难度、新课的导入方式、材料或案例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学习动机和兴趣、年龄特点和班级特点、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策略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教学中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动的及时的进行反思,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质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反思包括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时刻关注学生的接受状况、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气氛的调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任务完成时间顺序的安排等。有时我们在课堂上会捕捉到教学中的灵感,临时调整顺序或思路和方法,甚至调整授课内容,这都是教学中的反思,这样的反思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3、教学后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结束后及时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与目标达成进行总结、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拓展情况进行探讨、对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价、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和教学机智进行总结,从而写好教学后记或教学心得。这样的具有批判性的教学后反思不仅能使教师及时、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能有效的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能将实践经验及时系统化、理论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使教师的认识和经验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更有利于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闪光点

一节课总有成功之处闪光之处,无论是教学目的的完美达成,还是教学方法的灵活适当与创新;无论是突发奇想的机智应变还是感染学生的强烈共鸣;无论是学优生的精彩表现还是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无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还是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林林总总都可以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顶点。

2、反思不足之处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这些失误和瑕疵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到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上宝贵的教训,从而弥补不足更上层楼。

3、反思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也许是师生思维的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也许是某个个性的学生引发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机智变通,这些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就此熄灭,令人遗憾不已。

4、反思学生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常常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独特的见解,支持赞赏激励,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喜悦;包括学生对课堂的消极懈怠厌倦逃避,也是我们反思的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有哪些责任,怎样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使不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等等,这些反思都能更好的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反思教学资源的构建和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到很多教学资源。随着网络和电教资源的普及和应用,教师往往只想到电教资源,而忽略了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我们熟知的校内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陈列室、实验室及各类教育设施,还有我们不熟悉的校外资源,如计算机网络资源、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广泛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还有不可忽视的学生的情感体验、班集体的环境氛围等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反思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有效。

6、反思对学生评价的实效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起到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进程等作用。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程度、积极性、学习效果反馈、评价学生的方法是否得当有实效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以便在以后教学中及时调整改进,从而让评价真在发挥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7、反思教学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组织教学到解题释疑,从引导探索到启发激励,从课堂训练到课后辅导,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总结出了哪些教学经验,有什么创新和发现,有什么困境和失误,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总之,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养成思索的习惯,有利于我们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它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从本质上说,反思是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在借鉴新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的探索创新,它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态度,而且是一种文化、一种挑战、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反思成为习惯,让反思归于实践,才能感悟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才能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语文教学美育途径初探 篇6

摘 要: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语文教学是1门空间思维艺术,以语言符号和美感载体渗透着感情的形象化意义,要求语文教学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简言之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1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化、教育新1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它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式等,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能力。与此同时,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审美能力 实践

Abstract: Teaching of Chinese relying mainly on literary works is thinking art of a piece of space, permeate the meaning in images of the emotion with the language symbol and aesthetic feeling carrier, requiring Chinese teaching to attract students with “Beauty”, its aim is to implement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eaching. The education without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he incomplete education. Aesthetic feeling education or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ptly in brief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t one application art American and reality beautiful to is it influence, persuade, educate a new generation to come, make them experience beauty,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ppraising beauty and creating beauty knowledge and ability. It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study the language of the works of excellence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lands, use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hat forefathers create for reference, “ Beauty ” law, “ Beauty ” behavior way wait for, form meet the requirements read, write, listen to , say ability. Meanwhile, the emotion of accepting the article is moulded, form students beautiful soul , beautiful human nature.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篇7

一、导课入境———引趣

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就好比是早餐中的牛奶、丰富宴席的第一道菜,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无不是一开始导入新课就引人入胜, 然而用什么方法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呢?在教学中我常用以下的方法。

1. 模仿法

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模仿等心理特征。从基本要素着手, 通过模仿, 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这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方法。如在执教《可爱的动物》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教室, 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 有的学小鸟飞, 有的学小狗跳, 还有的学青蛙蹦……作为教师的我也参与其中, 整个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2. 猜谜法

低年级学生喜欢猜谜活动。在课前教师可根据所学的有关内容制定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如在《一起玩玩具》这一课中, 我给出一个谜语:白又白, 两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让学生猜, 然后再出示谜底———玩具兔子。学生的热情特别高, 议论纷纷。这种形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 故事法

学生爱听故事, 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讲一个有关的故事, 创设一种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然后自然导入新课,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 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上。如我在执教一年级《猜猜我是谁》一课时, 课前编了一个小故事内容是各种小动物比赛, 看谁的叫声好听。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提问法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是问号”, 揭示导入新课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问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我在执教《小鸟的家》一课时, 我问学生:“在你的印象中, 小鸟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个“问号”打开了这节课的大门。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有的模仿小鸟的叫声, 有的表演小鸟飞翔的样子, 还有的模仿它们吵架的样子等等。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二、游戏体验———激趣

结合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 创设富有情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能充分发挥自主性, 互相交流、合作, 在游戏中感受美, 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如我给一年级学生讲授音的强弱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根据音乐的强弱, 围成圆走, 当音乐的声音强时就让学生按音乐节拍挺起胸走, 当音乐的声音弱时, 就让学生按音乐的节拍猫着腰走。学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侧耳细听, 惟恐有误, 个个表现出色。整个游戏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 师生都得以释放情感, 师生之间能够良性互动。

三、视觉感受———促趣

心理学家指出:“对小学生来说, 色彩艳丽、动感的画面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更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若教音乐仅仅是让学生依赖课本上的文字、符号、乐谱等内容学习, 那只能把学生带入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中, 使学生逐渐产生乏味、厌烦、学习态度涣散的可悲现象。

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美丽的图画、设计优美的课件展示给学生,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给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了条件, 不仅如此, 长期坚持利用多媒体对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聆听《鸭子拌嘴》时, 我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一系列的图片, 让学生通过图画产生兴趣, 然后进入音乐聆听, 进而有更好的感受和理解。

1. 图片的利用

好的图片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少走弯路。如在执教《瞧这一家子》时, 我先后给学生展示了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小燕子开启学生的思路。学生在自己创作小燕子的时候, 把握得非常好, 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

2. 多姿多彩的头饰

利用头饰能更好地使低年级学生融入角色当中, 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执教《猜猜我是谁》一课中, 我制作了很多动物的头饰,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并模仿它们, 戴上了头饰, 学生模仿小动物的样子更逼真了。

3. 色彩的运用

用不同的色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色彩的选择上理解音乐的情绪, 如欢快的歌曲用红色表示、悲伤的歌曲用黑色表示等等。如在我执教歌曲《过新年》时, 制作了很多卡片, 如太阳、乌云、闪电、笑脸、平常脸、哭脸、小鸟、蜗牛、大象,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首歌曲的情绪用哪个卡片表示最合适, 并说明原因。学生的判断力很准确, 选择了太阳、笑脸、小鸟, 并很明确地说明了选择的原因, 让我在意外的同时也很惊喜。这让我体会到并不是学生不喜欢音乐, 对音乐课不感兴趣, 而是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思路很重要, 它起决定性的作用。

四、歌唱表现———渗趣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 单纯的歌谱教学单调、枯燥, 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学习兴趣, 况且有些歌曲的歌谱有一定的难度, 只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新课改的教学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学中, 我将时间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表演唱中, 我发现, 表演唱能更好地满足低年级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 能更多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表演唱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挥。如在一年级教唱音阶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唱准音高, 使教学更形象、更有趣味, 我请了几位高矮不同的同学分别充当1-7, 并接着提问:谁最高?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种教学形式直观、形象, 加之听觉与视觉的统一, 学生不但提高了演唱的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对音高的理解, 真正把音乐课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课。

实现历史高效课堂之有效途径初探 篇8

1 关于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系统中动态要素之间的互助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地位的局面,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组成学习小组。

1.1 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到学习小组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积极的心态和实际做法创设和利用好小组学习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扶"和"放"。

"扶"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 ,有挑战性的问题 , 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放"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1.2 大胆地革新座位编排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学困生(一名或二名)组成,在分配学习目标的时候,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在座次安排上可以让学生或围成半圆形或组成马蹄形,或全班围圈坐等,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又能面对同学,不仅通过言谈,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沟通信息,交流思想。

1.3 施行学习小组长轮流值班制。这样能够使每个同学感受责任的存在和发挥各自的智慧,以调动小组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以免出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仅仅个别学生的独角戏。

1.4 加强对学习小组课后的指导和启发性问题任务的布置。互助组除了在上课讨论及自主学习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要在课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我们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准备好一些关于讨论问题的资料和一些基本的方法,便于学生提高效率。

2 加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首先着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结合学生学情,结合教育专家们的优秀经验,形成了合作技能“七字诀”,即:

听人发言要专心,关注对方动脑筋;问题回答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

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谢意;反思自纠有勇气,肯定别人要真心;

交流过程勿喧哗,依次发言秩序好;帮助同学要真诚,耐心周到把难解;

微笑面对对方答,点头鼓掌拇指翘;说服别人把理表,态度诚恳不嘲笑;

敢闯敢打有设想,人人献策大步阔;人人表现氛围好,竞争合作出成效。

将此诀告诉学生,让他们反复诵读,体会其中的意思,并自觉体现在平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由此初步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技能。

3 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把自己溶进群体中,小组的成员成了她或他的好朋友,学习的伙伴,真可谓是“同甘苦,共患难”的知音。每个小组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采用最适合本组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每个成员积极思考,在这个温馨的群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生动的共同“分享思想”的氛围中,学生将成为生动的、有感染力的人。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生动的合作氛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4 创建民主的合作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他们的个性不同,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表达能力、兴趣爱好都有差异,也有自己的择友标准和交往方式,通常我们就邻近的同学建立四人或五人小组合作学习,大大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和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能力。为了把选择权交回学生手中,发展他们的选择能力,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我们可以设计更为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5 在和谐的氛围中制定目标,科学灵活的设计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有处于身心愉悦时,才能将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所以,我们的合作学习小组,一旦有了和谐的氛围,它就将生机勃勃地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每个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增长知识,健全人格,小组合作学习也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同样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犹如没有方向的航船。小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本组情况制定共同的目标,更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与人合作。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为自己制定小组学习共同目标,并制定出评价方案。我们可以利用板报的形式来展示学生参与合作取得的成绩,比如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成功,达到目标,就送“五星”一颗(包含小组整体的,也要具体到成员的),也可以不定期的颁发“合作小组风貌奖”、“进步奖”、“个人风采奖”、“最佳纠错员”、“最佳主持人奖”等,这样既能体现小组集体荣誉,也能体现学生个人的风采,他们将会非常关心、爱护这个小“家园”,为她增光添彩,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我们还可以指导学习小组制定“合作公约”,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小组的评价机制。加强组内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让学生竞争中彼此之间相互欣赏,通过小组互评,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最终通过这些方式,使合作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全力以赴,共同巩固这种和谐氛围,继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潜力。

6 采用丰富多彩的展示手段,提高合作的效率比如,利用“探究问题资料准备展示卡片”让学生早把探究问题所需的资料准备好,以便在探究时交流使用,以便节省时间;利用“探究问题答案展示卡片”,把组内针对问题形成的答案整理到上面来,通过多媒体展台投影,以便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小黑板”,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小黑板”,在讲解问题时,书写在上面。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效果表现如下:

6.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

合作学习强调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的互动是在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中完成的,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都离不开彼此融洽的交流与沟通。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会尊重别人,能认真倾听、思考别人的意见。

6.2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6.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胆量的训练,通过相互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培养他们主动与人交流,形成独立见解的意识。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篇9

促进教师发展和提高要从课堂入手,提高教学质量也要从课堂入手,因此,追求高效课堂是我们主任的常规工作。在备课上下功夫

作为主任我们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1.1 实效备课

集体备课在形式上我们重点抓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备课人员,中心发言人材料。每周的集体备课我们领导都巡视检查,做好详细的记载,周末及时总结。在内容上我们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一个是反思前一周的上课情况,反思前一阶段备课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另一个是备这周的备课内容,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要求教师重点研究的是教学重点和突破重点的方法。

1.2 适用教案

改革原有的教案形式,我们已经实施了3年,共有两种教案形式:既“共享教案”、“个性书案”。电子共享教案,就是一个学年学科组,每人分单元备课,组合成一个电子教案集。个性书案,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书上写出的教案,主要有:教学目标、重点、教学方法、习题的设计等,同时我们根据需要学校设计了备课空间卡,补充了书上空白的不足,而且给教师备课以指导。在听课上勤深入

作为主任,在“推”推门课和“听”教研课以及看“展示课”时,我认为应带着自己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去推、听和看,及时的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师、引领教师。

2.1 推门课“推”出的观点

“推门课”我们“推”什么?如果我们把推门课比喻成“家常菜”,那它就应该是平常、实惠、有营养。所以,要做到:“四推”,我“一推”教师是否规范教学和规范管理;“二推”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推”教师是否驾驭了教材,掌握三点(重点、难点、学科特点);“四推”教师是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节好的推门课就应该是规范、实在、有用、高效。

推门课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和过程形式,要充分发挥推门课的促动价值,通过推门听课随时搭建起听课领导和授课教师的交流、指导、引领的平台,及时的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体现推门课的价值。

2.2 教研课“研”出的思想

教研课听什么?如果把教研课比喻成家里来了客人时准备的有几个拿手好菜的一桌丰盛佳肴,那它就应该是特色、丰富、多营养。所以,我做到“四听”,我“一听”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是激励学生,是否是尊重学生;“二听”教学路子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否主动参与,逐步尝试,体验感知,快乐合作?是否教师的角色是在启发、引领、升华;“三听”教学活动是否真实、生动有趣,符合科学规律;“四听”教学过程是否达到知识生成、能力生成,是否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

要把教研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的载体和形式,要积极发挥教研课的研究价值。通过教研课推动教师的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自我剖析、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体现教研课的研究价值。教研课应当以学年学科组为单位,集思广益,由上课教师内炼后进行,再由大家交流、反思、提升。

2.3 展示课“看”出的理念

展示课看什么?如果把展示课比喻成饭店中推出的本店特色菜的话,那它就应该是色、香、味俱全的全营养套餐。所以,要做到“四看”,我“一看”是否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二看”是否具有实效作用,能够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知识和有所感悟;“三看”是否具有真实性,能够客观的体现教与学的真实水平和实际情况;“四看”是否具有价值性,对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展示课拒绝作秀、失真。授课教师力争精益求精,上出特色水平,上出能力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这三种课的“四推”、“四听”、“四看”在每次参与听课之前,首先要在活动前通知给全体教师,让老师们有章可循,这样,在课后能及时对照,及时反思,和老师在课后交流的时候也好有所参照。另外,我们在听课过程中也要因人而异,比如,要求全体教师都要能上出好的“推门课”,鼓励中、青年教师平时也要上出“教研课”,倡导骨干教师要经常上出“示范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们即使在没人听课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些要求自行对照和反思,结合自己的水平,上出无听课人的“推门课”、“教研课”、“展示课”。在作业上做文章

作业上的要求我们主要是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作业的反馈和复习作用。主要采取了作业三级管理,即:学校特色作业,学年特色作业,班级特色作业。改革常规的作业种类以及批改要求。学校特色:日记、写字、写作,改革作文批改,采取教师批改和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能力。学年特色: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学年设计统一的作业,批改不做要求。班级特色:班主任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学校采取检查、展览等方式进行评比。

总之,作为主任就应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改革实践中多指导、多引领,倡导教师把删繁就简作为工作方式,把精益求精作为工作态度,把反思提升作为工作过程,把赏识快乐作为工作理念,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一同实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之法!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篇10

【摘要】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句子是人类社会交往中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也是人们吸收和传递信息最基本的语言使用单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以句子教学为中心,以难度适当、地道的英语句子为载体进行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句子意识的培养;教师有成效指导学生进行句子的学习与练习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句子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句子 教学 提高 英语 能力

句子是语言交流中理解与表达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句子教学对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句子在语言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句子中心论指出:人与人交流中的最基本语言单位是句子,在句子中掌握发音才是地道的?l音,在句子中掌握单词才是有生命力的单词,在句子中掌握语法才是有用的语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最有效策略是教师根据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以难度适当的地道英语句子为教学载体,通过句子进行语音、词汇、语法和课文的教学;同时,学生通过句子学习来理解和记忆词汇、运用语法,通过关键句子的分析帮助理解课文。以句子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方法体现了:交际与认知并重的语言观;以语言为媒介,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

二、有效的句子教学能促进学生听说力能力的提高

听和说是语言学习的两种重要的技能。听是去理解,而说是为了被理解。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有效地进行听和说,以口语化的方式完成他们与别人的语言交流。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是教师在有一定的情景环境中,通过句子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听说对话训练。然而,有效的听说训练的基本点和关键点在于对语言交流中语音语调的模仿与掌握。因此,在英语听力理解和对话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在实际交流对话的句子中体验说话者的语音和语调,他们才能准确理解说话者在交流中应用的词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只有准确地模仿说话者的语音和语调,才能表达与说话者同样的思想。由此可知,要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听说教学与训练要从句子抓起。首先,教师要精选语言地道、语音调纯正的英语听说材料,让学生多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从单句的语音与语调模仿练习、听写练习做起,逐步过渡到听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的语言交际内容。教师需要反复地通过相类似的情景指导学生进行合适的口语练习,才能培养他们对语音和语调的感悟,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三、有效的句子教学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句子是文章的组篇最小单位,通过句子组成段落,通过段落组成篇章。因此,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尤其是初级阶段,有效的句子教学显得极为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语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准主题句、抓住关键句、突破长句和难句。只有通过语篇和上下文准确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学生才能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按照句子的功能来划分,文章或段落中的句子大体可以分为五种:一是(Background)背景句(铺陈背景);二是(Topic sentence)主题句(点明主题);三是(Explanation)解释句(为主题句服务,解释主题句);四是(Example)举例句(围绕主题,给出更为详细、直观的例子);五是(Conclusion)结尾句(总结文章或段落主题)。在这五种句子中,主题句是核心,其他的句子都是为主题句所服务的。

寻找与准确理解主题句句意:

一是在首段中寻找主题句(尤其是先总后分写作方法的文章中)。受西方文化影响,英语行文习惯在文章开头就切中主题,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所以大部分英语文章的主题句或者主旨词都是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即开头部分。

二是在尾段中寻找主题句。在先分后总写作方法的文章中,文章先把论据、材料、细节逐渐展开,最后,自然而然的归纳主旨。结尾段落通常概括说明作者观点和写作目的,或引用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观点或发言、研究发现直接揭示主题。

三是段落中寻找主题句。一个段落的主题句通常是段落中的第一句或末尾一句,偶尔也在中间。在阅读科普类文章的时候,主题句尤其明显;在演绎性段落中,主题句位于段首,作者先立论,后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手法。在归纳型段落中,主题句位于句末,作者采用了先摆事实,后做结论的写作手法。当然,主题句偶尔也出现在段落中间的某个位置,读者需要从段落大意和关键词去寻找。

只有准确理解主题句的含义,才能真正掌握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的主旨。要使学生准确理解主题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对背景句、解释句、举例句、结尾句以及长句和难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主题句的意思,正确地把握文章和段落的中心思想。

四、有效的句子教学能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书面表达时碰到的最大难题不是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主题,选用什么题材.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甚至不是没有具备一定的词汇量以及关于这些词汇的知识,而恰恰是不知道或不太清楚如何把自己学习的词汇造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规律的句子准确地表达自己所要的思想和构思。写作的最大难题是写句子,这种现象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状况,符合一般语言及其习得规律,也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当地把“造句”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来对待。

句子教学的有效方法指导生进行常用句型学习、仿写句子、改写句子、中英文句子翻译练习等,英语造句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教学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词或词组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例句作为解释,仅凭汉语意义解释是不够清晰的,光是学习或背诵别人的句子也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造出自己的句子才能用英语表达。因此,句子教学的最初阶段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领会一些常用的英语句型、句式,仿写一些句子,经过一定的练习让他们学会造出自己的句子来。同时,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是英语学习的第一障碍,要想克服这种障碍,光背单词和短语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让学生用它们造句,让他们在造句的实践练习中对单词和短语的运用得到提高。

在培养学生造句能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句型、句式、习惯表达法是正确造句的基础,也是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有效方法。例如:There be…句型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最基本的常用句型。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深入学习和造句练习,加上汉语的干扰,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常常造出诸如以下的错句:There have ten students play on the playground; There are ten students play on the playground。其实,教师只要让学生多模仿以下两个句子造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There are ten students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 Ten students are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组词成句尤其成为关键之关键,难点中之难点。这主要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存在着巨大差异有关。这种差异构成中国学生面临着造句表达的最大困难,组词成句自然就成了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难点和写作教学的关键了。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写作教学中,适当地利用中英文翻译方法,给学生不断地体验英汉语言表达之间的差异,通过有效的中英文句子翻译练习,能有效解决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句子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英语句子意识,把句子的学习与造句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因此,富有成效的英语句子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流程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