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知识概述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奥林匹克知识概述(共7篇)

奥林匹克知识概述 篇1

第二十届奥运会是在(1972)年举行的。

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是在(1976)年举行的。

第二十二届奥运会是在(1980)年举行的。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是在(1984)年举行的。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是在(1988)年举行的。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是在(1992)年举行的。

第二十六届奥运会是在(1996)年举行的。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是在(2000)年举行的。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是在(2004)年举行的。

奥运会旗第一次升起是在第(7)届奥运会上。

中国奥委会现任主席是(刘鹏)。

中国采访奥运会的第一个记者是冯在真在第(11)届奥运会上。

规模最大的奥运会是哪(24)届。

规模最小的奥运会是哪(3)届。45 亚洲第一个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是(东京)。

中国男子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许海峰)。

中国女子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袁华)。

中国运动员,(李宁)获得的金牌最多。

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赢得了(16)金牌。

王军霞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夺得(5000)米的金牌。

中国女排队在(23)奥运会上夺得了冠军,实现了(3)连冠

世界乒坛皇后是(邓亚萍)。

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冠军是(黄志红)。

罗格是国际奥委会第(8)任主席。

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是在(2001)年(7)月(13)日。

北京申奥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

解放后,我国参加了(8)届奥运会。

解放后,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15)届。

奥林匹克知识概述 篇2

关键词:词汇知识分类,宏观,微观

对词汇知识种类的研究可追溯到1976年,Jack Richards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随后出现了有两种描述词汇知识的方法。一是全面描述词汇所有方面的多个独立特征,另一种是只描述一个或两个方面。前者在本质上是微观的,因为其理论以仔细的课堂观察为基础并以服务课堂教学为目的。Richards (1976)和Nation (1990)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将词汇知识定义为相互关联的次一级知识的总和———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例如形态学知识、词义知识、搭配和语法知识、隐含和联想知识,以及来自社会的或是能被观察到的约束词汇使用的知识。另一种方法在本质上是宏观的,学者们用二分法将词汇知识分类或是将词汇知识解释为有着不同知识层次的统一体。具体来说,这一学派的学者或是将词汇知识分为两类,例如接受性和产出性或深度和宽度,或是将词汇知识理解为词汇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非常熟悉到能正确地自由使用词汇(Palmberg, 1987)。

1.微观分法

Richards提出的问题:“认识一个词意味着什么”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他整篇论文的核心所在。在这篇论文中,他首度罗列出完全掌握一个词的八个现象(或假设)。尽管Richards的著作写于30多年前,但他的词汇知识框架至今仍被认为是“词汇知识的表征”。Richards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找出当时的观念和研究对实际课堂教与学的影响,因此他的观点具有实际意义。这八个现象(或假设)包括:

(1)本族语者在成年期时,他们的词汇还在增长,而其句法知识在青春期就基本完成。

(2)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一个词在口语或书面语中是否常用,及很多词的常用搭配。

(3)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这个词所使用的语域范围。

(4)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一个词的句法行为。

(5)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一个词的词根和它的派生词。

(6)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在一种语言中一个词和其他词的联想关系。

(7)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一个词的语义值。

(8)认识一个词意味着也知道一个多义词的多种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个现象说明成年学习者的词汇会逐年增长,而其句法相对而言几乎没有发展。另一方面,其他七个现象分别从词频、适当性、同义词、句法结构、语法功能这几方面阐述何为认识了一个词。因此这八个现象也是对词汇知识的分类。Richards的八个现象或(假设)为词汇习得和使用构建了框架,并挑战了传统认为的认识一个词就是知道它的词形和词义的观点。

随后的研究者借鉴了Richards的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词汇知识框架。Nation (1990, p.31)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将词汇知识分为4个层面:形式、位置、功能、意义,以及八个类型:口语形式、书写形式、语法功能、搭配、使用频率、得体性、概念意义、词间联想。显然Nation的分类比Richards更加全面与完善,一方面,他增加了词的口语形式,另一方面,他更加系统地解释了怎样才算是认识一个词。Nation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他把复杂的词汇习得行为分解为易于分析的几个组成部分。

Nation的词汇知识框架因其权威性和全面性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但它并不是完美的。其他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词汇知识框架。

2.宏观分法

如前文所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词汇知识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其中有些人认为词汇知识至少由两个维度构成即词汇的深度和广度(Wesche&Paribakht, 1996),或者接受性词汇知识与产出性词汇(Henriksen, 1996)。

一般说来词汇广度指学习者掌握了基本词义的词汇总量。词汇深度指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一个词(Qian, 2004)。Qian (1998)将词义、音域、频率、句法特征及搭配假定为词汇深度的主要成分。词汇广度知识有关词汇的量并与学习者需要掌握多少词汇这样的问题紧密相关,因此它也被称为“词汇量”。二语学习者非常熟悉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扩大词汇量通常是学习者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也正因为这样,关注词汇广度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学好一个词还需要学习者掌握词汇的“质”,因此近来更多的研究者对词汇的“质”即词汇深度产生兴趣。

接受性和产出性是另一种词汇知识维度。接受性词汇知识指在读和听时需要使用的知识。使用接受性词汇知识意味着学习者能够理解接受到的语言信息。产出性词汇知识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时需要使用的知识。使用产出性词汇知识意味着学习者能够全面掌握已学过的词。一般就词汇习得而言,产出性词汇大于接受性词汇。产出性词汇知识与接受性词汇知识看上去似乎很容易区分,但事实并非如此。Read (2000)认为人们无法就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区别达成一致,导致在比较这两者时产生混淆。因此,正如Melka (1997)所强调的那样,我们需要明确定义接受性与产出性。

虽然很多研究者接受了接受性和产出性维度,但是他们并不能厘清这两者的区别。或许因为这样,研究者们更愿意采用深度和广度词汇知识框架。但是在这样的框架内,学习者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的词汇量很大并且也掌握了词的各种词义,但他不能在写和说的时候合理应用词汇知识,那么他不能被称为高水平学习者。从这个角度讲,采用深度和广度框架缺乏实际意义。

产出性和接受性两个术语在教学和心理等领域应用广泛(Waring, 1999)。早在19世纪,接受性和产出性的概念就在词汇研究中应用。1920年在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回忆”和“识别”两个同源术语。它们被认为是“接受”和“产出”的前身。

研究者在大部分的著作中为了方便各自的研究才着手区分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Melka, 1997)。20世纪20年代初,“被动”和“主动”两术语逐渐被用来区分和描述这两种词汇知识。Meara (1990)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只有出现适当的外部刺激,学习者才能获取被动词项。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动词汇和被动词汇存在“质”的区别。其他语言学家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例如,Clark (1993:245-51)认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其产出性词汇总是小于接受性词汇。而且接受性词汇的数量是产出性词汇的两倍。然而,另一些语言学家则从其他角度区分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Waring (1999)提出可以从过程、能力、技能和结果四个角度来评价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他认为“接受”和“产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词汇识别、回忆、理解时潜意识的心理过程。

围绕着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另一些研究者认为不论学习者在初学阶段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差距有多大,随着他们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增加,两者的差距都会逐步减小。Morgan和Oberdeck (1930:213)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接受性词汇知识起初增长很快但产出性词汇知识也会增加。

由上文可见,学术界不仅对于接受性和产出性两种词汇知识的区别存在差异,而且连这两术语的定义也众说纷纭。尽管如此,Melka (1997:85)仍提出用更加现实的概念———“熟悉度”来阐述接受性和产出性两种词汇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将对词汇的熟悉程度看成测量词汇的概念度量,即高熟悉度的词汇知识为产出性词汇知识,而低熟悉度的词汇知识则是接受性词汇知识。无论在“一语”还是“二语”,“高熟悉度”意味着学习者不仅知道多义词的各种词义,还了解各种搭配与习惯用语(Nagy, 1999)。

面对众多说法,Melka (1997)提出虽然学者们普遍坚持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的“两分法”,学术界也充斥着各种对它们的判断,但是想准确定义“接受”和“产出”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如果语言学家认为“接受”和“产出”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那么他们就可能犯错。显然Melka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词汇知识进行分类,她认为“接受”和“产出”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并强调词汇学习是一个非两分法的“连续体”。这个概念表明词汇习得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学习者在这期间只掌握了部分词汇知识而缺失诸如搭配等方面的知识。一些当代的语言学家借鉴了Melka的观点(Henriksen, 1999;Webb, 2005)。但是Melka所提及的“熟悉度”或者“知识连续体”的概念因为很难再实证研究定标准被认为缺乏实际操作价值。

人工成本的有关基本知识概述 篇3

对人工成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91年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关于制品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情况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P. Douglas与C. Cobb根据美国1899—1922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计算得出了这一时期的美国生产力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劳动所占份额为3/4,资本所占份额为1/4,该研究成果成为国外控制企业人工成本的基础依据。自20世纪中叶以来,国外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企业经营战略、人性化管理层面。1971年Baruch Lev和Aba Schwarts在《会计评论》中利用数学模型对员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期间预期支付的工资进行了估算;Robert G. King研究了通货膨胀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的关系,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份额逐年下降,通货膨胀率却没有显著变化,而且,实际单位劳动成本增加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2010年Nicolas R. 研究了福利水平与人工成本的关系;同年,Anthony Barkume发现,美国对加班费用实行严格监管,导致许多经常加班的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低正常工作时间小时薪酬水平的办法,来弥补加班费用多支出的损失。上述有关人工成本的研究主要涉及理论和微观企业层面,只有对CPI的研究涉及了人工成本宏观问题研究。

人工成本的含义与构成是于1966年10月召开的第11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会议(ICLS)上确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劳动统计学家们就人工成本(Labor Cost)的统计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

国际劳动统计会议确定的人工成本含义是:雇主雇用劳动力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构成包括七项内容:一是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报酬、奖金、小费、食品、饮料和其他实物成本;二是雇主支付的工人住房费用;三是雇主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四是雇主支付的职业培训费用;五是雇主支付的福利费用;六是其他费用;七是人工成本的各项税收费用。其中,前四项内容被定义为直接人工成本,后三项内容被定义为间接人工成本。该决议还对人工成本作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以便进行国际比较,被称为“人工成本国际标准”。国际上通常采用“人工成本”和“雇佣费用”两个概念。后者被定义为以工资和薪水及其附加的形式全部给付雇员的费用,包括现金、有关雇员的社会保障和个人养老金、意外保险、生活保障及相似的项目,在实际使用中,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各国的人工成本构成有所不同,如欧盟统计局调查的“人工成本”包括雇员薪资(含工资总额、现金和实物报酬)、雇主的社会保障缴款、职业培训成本,其他支出(如工作服、招聘成本和开支、雇佣税);澳大利亚调查和发布的“主要人工成本”包括雇员收入、雇主支付的养老金、工伤保险、工资税和福利税;日本统计局公布的“人工成本”包括现金收入、退休金及相关费用、法定福利费、法定外福利费、教学培训费、募集费和其他劳动费用。《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注意到了各国在人工成本统计方面的不同,并做出了如何处理人工成本构成差异的规定。

二、国外关于人工成本指标的规定

关于人工成本指标,《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规定采用每一单位时间的平均人工成本,如小时平均人工成本。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单位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小时薪酬成本已成为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L. 索利斯、M. 高尔文,2012)。欧盟主要采用平均月人工成本、平均小时人工成本等,统计季度和年度人工成本指数。美国使用雇佣成本和雇佣成本指数。人工成本与雇佣成本的统计范围大致相同,但人工成本是从行业与企业角度观察的,雇佣成本则是从地区角度观察的。雇佣成本包括雇佣成本水平和雇佣成本指数两个指标:雇佣成本水平是指一个地区的一个就业人员工作1小时,雇主为其支付的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两个部分;雇佣成本指数是指非军队雇员雇佣成本的变化情况。这两项指标统称为“雇佣成本趋势统计”。美国劳工统计局报酬与工作条件办公室负责这两项指标统计调查的组织工作。其他一些国家也参照美国的做法计算雇佣成本指数(李慧民,1998)。日本对人工成本的比较分析通常采取人事费用率和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额×100%,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附加价值×100%(狄煌,1993、1998)。澳大利亚主要采用单位人工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即:单位人工成本=小时人工成本÷小时GDP。根据这个公式,企业在计算微观人工成本指标时,将小时GDP换成相应的效益指标。澳大利亚还提出战略成本系统的理念,建立了人工成本的动态分析模型,分析变量包括外部失败成本(杜绝的部分)、内部失败成本(控制的部分)、评估成本(坚持的部分)和预防成本(把握的部分)四个部分(马小丽、刘军胜,2007)。

三、国外关于人工成本数据收集、统计、发布与应用的规定

关于人工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中专门做出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成本统计应按经济活动分类,以日历年度或财政年度为调查期,且在五年期限内收集,统计口径以就业数据作为补充。

欧盟各国四年进行一次详细的人工成本调查,包括人工成本结构和水平、工作时间、每小时支付的薪酬。调查的抽样方法为随机分层抽样法(PPS),覆盖范围是除农业、渔业、公共管理、私人家庭、域外机构以外的18个行业中的员工在10人以上规模的所有经济活动组织。欧盟也进行季度和年度人工成本指数统计计算,特别是每个季度,欧盟各国对本国小时人工成本进行调查,2013年第一季度与2012年第四季度相比,欧元区17国每小时人工成本增长了1.6%。

美国进行雇佣成本调查的有关情况是:雇佣成本水平调查样本包括:私有企业约4 200家,涉及18 300种职业;州及地方政府所属单位850家,涉及4 500种职业。雇佣成本指数(ECI)调查样本包括:私有企业约4 100家,涉及17 500种职业;州及地方政府所属单位800家,涉及4 400种职业。调查时间是: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分别调查当月的一个工资支付周。ECI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虽然美国在新闻报道中引用ECI的频率不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频率高,但CPI是衡量消费物价变动的指标,ECI是衡量人工成本变动的指标,两个指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相关调查还包括:雇员福利调查、劳动力管理关系发展项目、职业报酬调查、安全与健康统计项目、国家报酬调查等。美国使用雇佣成本统计调查数据的机构是美国的经济政策部门,他们把雇佣成本指数视为主要和基本的经济决策指标,作为最后确定货币政策、最低工资政策、进行通货膨胀和生产率分析的依据(见表1)。

nlc202309010714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薪酬调查介绍及技术解释》制作。

国际劳工组织对人工成本收集和统计也非常重视。国际劳工组织在1985年制定的《劳动统计公约》(第160号公约)①中明确规定:“第一条: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应承诺定期收集、汇编并发表基本劳动统计资料,并根据其来源予以逐步扩大到以下方面:……(e)人工费用;……”;“第十一条:人工费用的统计资料的汇编应包括各重要经济活动部门。”同年,《劳动统计建议书》(第170号建议书)②规定:“为满足长期需要,劳动力成本的统计资料应至少每五年汇编一次。这类统计资料应提供按经济活动部门分类的劳动力成本的水平和构成的资料。”上述国际公约和建议书为我国下一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人工成本统计分析系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于人工成本数据信息的披露是应用中的一个敏感问题。人工成本涉及企业竞争力,因此,美国和加拿大的会计交易法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劳动及相关成本没有做出单项披露的要求。调查显示,大公司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更愿意披露人工成本信息,而有些行业则不愿意公布人工成本信息,目的是为了保护竞争优势。欧盟统计局规定欧盟各国要在一定参考期结束后公布季度人工成本指数和年度平均人工成本、平均小时人工成本等数据。澳大利亚统计局不定期调查和公布人工成本数据信息,最近一次是2010/2011年的人工成本调查。日本国家统计局每年在统计年鉴中公布每月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和结构以及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指数。新西兰自1998年起,由国家统计局定期开展人工成本调查,按季公布人工成本绝对值和其增长率数据。目前,国际劳工组织从1999年以来,每两年发布一次《劳动力市场关键指标》,其中包括了薪酬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两个关键指标。

四、我国关于人工成本的相关概念

人工成本的含义和构成最早于1991年介绍到我国③,以后,1996年,国家统计局的同志将《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的全部内容翻译成中文,首次在内部刊物上连载④。我国对人工成本的有关规定源于《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但又有一些差别。

1994年原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劳动统计指标解释中对人工成本的定义是: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后来在关于人工成本的制度文件中,明确提出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七个项目。

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规定行业人工成本指标主要分为人工成本水平、人工成本结构、人工成本水平指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四类九项指标,具体包括:人均人工成本、职位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分项结构比例、人工成本相当总成本(费用)的比例、年度人均人工成本环比指数、年度人均人工成本定比指数、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通知》规定行业人工成本调查方案包括确定调查行业和企业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以及制作调查表等。《通知》还规定对行业人工成本实行预测预警制度,包括:人工成本的提示、人工成本的预警、人工成本的预测。

注释:

①②ILO《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第二卷,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1994年第1版。

③鲁士海《国际劳工组织对“工资”和“人工成本”指标的界定及与中国有关统计指标的比较》,载于《中国劳动科学》1991年第10期。

④参见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所刊《工资动态》1996年第4期、第5期,李慧民译文。

(作者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

测绘基础知识概述 篇4

测绘

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就是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大地基准

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推算国家大地控制网中各点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它包括一组大地测量参数和一组起算数据,其中,大地测量参数主

要包括作为建立大地坐标系依据的地球椭球的四个常数,即地球椭球赤道半径啊,地心引力常数GM,带球谐系数J2(由此导出椭球扁率f)和地球自转角度w,以及用以确定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控制网长度基准的真空光速c;而一组起算数据是指国家大地控制网起算点(成为大地原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程和至想邻点方向的大地方位角。大地水准面

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它是重力等位面,即物体沿该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如水在这个面上是不会流动的)。大地水准 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是通过确定它与参考椭球面的间距——大地水准面差距(对于似大地水准面而言,则称为高程异常)来实现的。大地水准面和海拔高程等参数和概念在客观世界中无处不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地水准面是

大地测量基准之一,确定大地水准面是国家基础测绘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它将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科学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确定空间几何位置的同时,还能获得海拔高度和地球引力场关系等重要信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对海洋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相关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高程基准

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水准基面,通常理论上采用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延伸到全球的静止海水面,也是一个地球重力等位面,实际上确定水准基面则是取验潮站长期观测结果计算出来的平均海面。中国以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中国的水准基面,即零高程面。中国水准原点建立在青岛验潮站附近,并构成原点网。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水准原点相对于黄海平均海面的高差,即水准原点的高程,定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算高程。重力基准

是指绝对重力值已知的重力点,作为相对重力测量(两点间重力差的重力测量)的起始点。世界公认的起始重力点称为国际重力基准。各国进行重力测量时都尽量与国际重力基准相联系,以检验其重力测量的精度并保证测量成果的统一。国

际通用的重力基准有1909年波茨坦重力测量基准和1971年的国际重力基准网(IGSN——71)。

中国于1956~1957年建立了全国范围的第一个国家重力基准,称为1957年国家重力基本网,该网由21个基本点和82个一等点组成。1985年,中国重新建立了国家重力基准。它由6个基准重力点,46个基本重力点和5个因点组成,称为1985年国家重力基本网。

地球重力场

是地球的一种物理属性。表征地球内部、表面或外部各点所受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根据地球重力场的分布,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形状以及对航天器的影响。

54国家坐标系:

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又称北京坐标系。80国家坐标系:

采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和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为国家各个部门和各项专业测绘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而实施测绘的总称。基础测绘必须在全国或局部区域按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进行。专业测绘

是指产业部门为保证本部门业务工作所进行的具有专业内容的测绘的总称。专业测绘应采用国家测绘技术标准或者行业测绘技术标准。

军事测绘:

具有军事内容或者为军队作战、训练、军事工程、战略准备等而实施的测绘的总称。

地籍测绘

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

测量标志

是在陆地和海洋标定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标记的总称。标石一般埋于地下,用于测量和标定控制点地理坐标、高程、重力、方位、长度(距离)等方面;觇标是建在地面上或其他建筑物顶部的测量专业标架,作为观测照准目标和供升高仪器位置之用。

根据用途和使用期限,测量标志可分为永久性测量标志和临时性测量标志。永久性测量标志是指设有固定标志物以供测绘单位长期使用的需永久保存的测量标志。临时性测量标志指测绘单位在测量过程中设置和使用的,工作结束后不需要长期保存的标志物和标记。如:测站点木桩、活动觇标、测旗、测杆、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标志、绘在地面或建(构)筑物上的标记等。航空测量

指从空中由飞机等航空器拍摄地面像片。为使取得的航空像片能用于在专门的仪器上建立立体模型进行量测,摄影时飞机应按设计的航线往返平行飞行进行拍 摄,以取得具有一定重叠度的航空像片。按摄影机物镜主光轴相对于地表的垂直

度,可分为近似垂直航空摄影和倾斜航空摄影。近似垂直航空摄影主要用于摄影测量目的。科学考察和军事侦察有时采用倾斜航空摄影。

工程测量

指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按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 安装测量;管理阶段的变形观测和维修养护测量。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水利、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矿山、城市和国防等工程测量。海洋大地测量

是在海洋范围内建立大地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内容有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海洋重力测量、卫星大地测量等。它与大地测量、地图制图、航海学、海洋学、潮汐学、水声物理学、电子技术和遥感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以人造卫星组网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设置在地面或运动载体上的专用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实现导航定位。是根据美国国防部 1973年12月批准的国防导航卫星计划而建设的。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的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用户的接收处理装置。空间部分有21颗卫星,其中18颗为 工作卫星,3颗为备份卫星。18颗工作卫星均匀分布在二万公里高的六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三颗,运行周期为12小时。工作卫星以L1=1575.42 兆赫和L2=1227.6兆赫两种频率发送导航信号,导航信号采用伪随机噪音编码调制,L1用P码和C/A码调制;L2用P码调制。C/A码开放民用。地面控制系统由一个主控站、四个监控站和三个注入站组成,任务是保证卫星导航数据的质量。用户的接收装置由天线、接收机、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

是在某一投影平面(如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高程(Z)的数据集。DEM的格网间隔应与其高程精度相适配,并形成有规则的格网系列。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类型。为完整反映地表形态,还可增加离散高程点数据。

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缩写DLG)

是现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地表目标。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缩写DRG)是现有纸质地形图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栅格数据文件。每一幅地形图在扫描数字化后,经几何纠正,并进行内容更新和数据压缩处理,彩色地形图还应经色彩校正,使每幅图像的色彩基本一致。数字栅格地图在内容上、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保持一致。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

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它是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等优点。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和基本精度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测图技术标准(规范),编图技术标准,图式和比例尺系统测量和编制的若干特定规格的比例尺的地图的系

列。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包括: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2.5万、1∶5万、1∶10、1∶20万、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图。它们的基本精度包括测图精度和编制精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

指按照一定的原则而制作的一种有关中国国界线画法的统一标准图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上中国国界线画法的原则是:

(1)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同有关邻国签定边界条约、边界协定、边界协定书的地段,以有关边界条约、边界协定、边界协定书的规定及其附图国界线的画法标绘。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邻国未签定边界条约、边界协定、边界协定书的界段,依照中国解放前出版的地图或传统习惯边界线标绘。根据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的比例尺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各种比例尺的系列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由国务院外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发布。

教案1---色彩概述+基本知识 篇5

请同学谈谈各自眼中的色彩 【新授】

色彩概述

一、认识色彩艺术:

我们所研究的色彩,从广义上来看是一种观念,它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因素,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色彩是光的波长;对于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来说,色彩是人体对颜色的感知,涉及眼睛和大脑的神经反应;而对于画家来说,色彩是表达情感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人们逐渐发现大量关于色彩的规律,但色彩仍有很多未知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色彩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影响这我们的精神世界。它能使人愉悦、激动、舒畅,也能使人压抑、忧伤、急躁,它产生的移情作用使其具有神秘的力量。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艺术家都对色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将色彩的研究领域拓展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美学、视觉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范畴,为我们学习色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二、色彩达人测试

(见课件)

三、色彩规律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6年用一只三棱镜将太阳光分离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光谱,人们管这一现象叫做色散。人们才第一次真正认清了色彩产生的原因,才知道白色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组成的。

色彩是光通过物体的反射而作用与人的视觉器官和大脑的结果,因此对于色彩的感知,必须具备光源、物体、人的眼睛和大脑等基本条件。

四、光与色

牛顿的实验可以称为光的分解,被分解的单色光按照波长大小而一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

在牛顿之前的学者都认为白光是最简单的光,这是一个误解。一般意义上的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所谓单色光,是指白光或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而分离出来的光谱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这种被分解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过三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他的色光,因此将这种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及人工制造的灯光等光源所发出的光都称为复色光。可见光谱和不可见光谱: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而形成的的光谱,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单色光的范围,从波长最长的约780nm的红色光波,依次缩短,到约380nm的紫色光波,这个区域为可见光谱,就是人眼所能看到的颜色。换句话说,色彩是一种眼睛对色光的视知觉,是光作用于眼睛的结果。那么,波长大于780nm的红外线、小于380nm的紫外线及电波等不可见光,称为不可见光谱,只有通过仪器才能观测到,在此不列入色彩研究的范围。

—个物体当它吸收了光波中的其它颜色,而唯独反射某一种颜色的光波时,这个物体就会呈现它反射出的颜色。譬如我们说:“这只杯子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杯子表面分子吸收了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而仅仅反射红颜色光波的结果。

在黑暗中,我们看不到周围的形状与色彩,这是因为没有光线。如果在光线条件很好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清色彩,这或是视觉器官不正常(比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劳的缘故。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感受。

物体呈现颜色是光线照射的结果,光产生了色彩。光是色彩之母,展现在我们面前五彩缤纷的世界,实际上都是光的杰作。于是我们可以说,色彩来源于光。

★结论:色彩的概念——是光照射到物体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五、工具与材料

1、水粉颜料

2、调色盘3、8K素描纸

4、画笔

5、水桶 【小结】

1、不同领域对光的理解

2、色彩规律

3、光与色

4、色彩概念 【作业】

天晴时,用小镜子实验色彩规律,加深理解。【复习导入】

色彩的概念——是光照射到物体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新授】

色彩基本知识

色彩的分类: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

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蓝=绿、蓝+红=紫。

水杯实验:将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加水调和,每两种原色液体混合至一新透明水杯中,观察其变化。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水杯实验:将红、黄、蓝三原色液体分别与间色再混合至一新透明水杯中,观察其变化。★结论:

• 三原色是红、黄、蓝,在环中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 二次色(间色)是橙、紫、绿,处在三原色之间,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 • 三次色(复色)是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和黄绿六种颜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混合而成。

【小结】

色彩三原色、间色、复色 【作业】

绘制24色色相环,掌握三原色、间色、复色的概念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点概述 篇6

公民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力量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道德概念为评价标准,来影响和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在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上,还可以通过法律、政策、纪律等形式,以强制手段发生作用。道德的调节作用虽然没有法律那种外在强制性,但它也被人们看成是应当普遍遵循的不成文的“法律”,有着很强的内在约束力。正因为如此,人们常把道德的制约作用形象地称为“道德法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无论是从实施“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根本措施来看,还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来看,还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来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都非常重要、十分紧迫。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它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它以说服力和劝导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法律是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两者之间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安定。

德治具有法治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道德比法律更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人民群众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形成各种习惯、风俗,并据此确定善恶标准,形成舆论,产生无形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一经产生,便对决定它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产生能动作用,对人的行为规范产生制约作用,有利于促使人们自觉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而不能相互割裂,有所偏废。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

要深刻理解、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还必须全而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的状况。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第四,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第五,我们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 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总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们在道德建设上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开放条件下,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和“西化”、“分化”策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依仗着经济优势和文化宣传优势,也不断地散发着影响,企图腐蚀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以达到他们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目的从国内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其结果也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必然要引起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道德领域。这些都给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

当前,我国的道德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一些人唯利是图的思想恶性膨胀,以追逐个人的私利为唯一目的。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现象,不断蔓延,屡禁不止,以致成为社会公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甚至连一向被视为净上的科学界、教育界,也开始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其次,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一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严重存在。第三,愚昧落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其结果败坏了人们的道德,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国家的稳定。第四,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一些人的荣辱观念颠倒和错位。第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临一系列新课题。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道德问题,己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以及对外交往的障碍。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历史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更为必要。

只有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才能深化认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和警觉,有的放矢,标本兼治,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态势。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经济,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来自内在的运行要求和外在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靠的是完善的市场法制和市场主体良好的道德素质来实现的。一方面要求人们树立起·系列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去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主体去做应做的事情,通过自律内在地支撑着市场运行的秩序。另方面他律又是自律的补充和强化。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不可能自然成为市场主体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道德力量不能解决问题的场合,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 和制度,通过法制手段规范市场行为。现代市场纤济既离不开法律规范,又离不开道德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兀化以及个人利益获得更多的实现机会,社会利益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这势必导致道德关系的复杂化,甚至各种各样的道德意识现象都会在社会土出现。因此,我国的道德建设,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

只有努力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调整和充实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更新致富思路,塑造独立人格,发扬进取精神,树立时效作风,增强平等思想,确立法治观念,强化诚信意识,激浊扬清,才一能劈开阻挡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滞后障碍,努力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使人们积极、有序和高效地从事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先进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现代科学文化是整个现代生产和现代文明的知识基础,是培育人的素质的基础,是提高人类有效地征服和利用自然,促进社会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能力的智力条件。而先进的思想道德培育的则是人的理想和行为规范等等,它决定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走向,影响乃至引导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进程,是整个文化 的主要代表和重要标志,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两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只有用这两方面先进文化来教育和武装群众,才一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够真正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才能使我们的党和国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从根本上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木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只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增强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发展新时期社会卞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己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就 指出了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和紧迫性。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见效的事。

第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道德养成的长期性。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能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生活,在社会种种法纪道德规则中不感觉受拘束和压抑,反而体会到从必然进入自由的欢愉,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辛和漫长的。至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培养、人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那要牵涉到更多更复杂的条件和因素,更是一个逐渐积累的长期的运动过程。

第二,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要实现转型时期的变革,将伴随着利益的冲突和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个人的重新定位,精神的迷失和仿徨,心灵的震颤和对未来的企盼。新旧体制、机制的磨合转化,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社会转型时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势必造成前面所提到的道德“失范”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道德建设,逐步地形成一套比较稳定、清晰、统一并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价值体系,对社会成员起指导性和动力性作用,的确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

第三,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还可以从当代世界普遍的道德危机中得到证明。物质生活富裕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诸如家庭的动荡破裂、青少年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商业欺诈严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屡禁不止、政界腐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等道德缺失的问题。这些道德现象提醒我们,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给人们带来最合乎人性的美好的生活,反倒有可能使人类面临最严重的威胁。物 质文明要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调节好,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的道德规范,必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混凝土搅拌站基础知识概述 篇7

一、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分类及应用范围

1. 按照生产能力和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1) 大型混凝土设备主要用于混凝土制品厂及大型水电工程等的混凝土生产, 生产能力可达到目100m3/h以上, 均采用计算机控制, 自动化程度很高。

(2) 中型混凝土搅拌设备主要用于中小型建筑工程和道路修建工程的混凝土生产, 其生产能力一般为60~100m3/h。一般也采取计算机控制, 部分仍然采用手动控制。

(3) 小型混凝土搅拌设备适用于零散浇筑的混凝土生产及一些小型的建设工程, 生产率一般在20m3/h以下, 控制方式以程序控制和搬运控制较为常见。

2. 按现场安装和搬运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1) 固定式搅拌设备一般都是大型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生产能力大。主要用于大型预制构件厂和水利工程工地。因其布置形式不一, 可分为垂直式搅拌设备和水平式搅拌设备两种。垂直式搅拌设备也就是常说的混凝土搅拌楼。优点是占地面积小, 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生产效率高。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 制造成本高。

水平式搅拌设备常称为混凝土搅拌站。优点是结构简单, 投资少, 建筑高度低。缺点是材料需经过二次提升, 作业时须有配套设备。

3. 移动式搅拌设备因其移动的方式不同, 可分为装拆式 (固定式) 和拖行式。

4. 按搅拌过程的生产方式分为周期式搅拌设备和连续式搅拌设备。

周期式搅拌设备的特征是物料的供料、搅拌、出料是分批进行的, 即它的称量、配料机构按设计容量将物料分批送入搅拌机, 搅拌机按设定的时间搅拌, 然后进入下一循环。这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搅拌站形式。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区别于周期式搅拌设备的特征是:供料、搅拌及出料都是连续进行的, 因而必须配备计量装置, 才能生产合格的混凝土。

5. 按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操作方式可分为:

手动式、半自动式和全自动式。原来工地上使用的简易拌和站一般属于手动式控制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建设工地上目前使用的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搅拌楼属于半自动和全自动式的混凝土搅拌站。

二、混凝土搅拌站型号的含义

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的型号表示为:HZ—P或HL—P。

H——混凝土;

Z——搅拌站;

L——搅拌楼;

P——生产效率 (m3/h) 。

三、混凝土搅拌站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混凝土搅拌站的总体结构一般采用水平式布置, 它主要由原料存储装置 (包括砂石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的相关设备) 、骨料的一次提升机构、称量机构、骨料二次提升机构、控制台和辅助设备等组成。骨料以一次提升装置进入骨料斗仓;粉料经过一次提升进入粉料仓备用, 骨料的称量斗置于斗仓的下方, 现在一般采用单独称量方式对骨料进行计量, 然后将称量过的骨料以皮带或提升斗的二次提升加进搅拌机中。粉料由粉料仓底部的料门以螺旋输送机提升到位于搅拌机上方的粉料称中进行单独计量后进入搅拌机。水和外加剂分别由水泵和外加剂泵从储存箱泵入称量斗内称量后, 进入搅拌机内。有些站在搅拌机下方装有容量不大的成品料储存斗, 用于运输车辆间隔期间的成品料暂存。

2. 主要结构及特点。

(1) 骨料储存及运送机构。骨料储存一般分为地仓式、星形料场、钢制直列式料仓及圆筒形料仓等形式。现在一般采用钢制直列料仓。

钢制直列式料仓一般由料仓、料门和支架组成。料仓个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有3~4个料仓, 每个料仓的容积为5~15m3或者更大, 一般采用装载机上料, 对于较大的料仓, 也有采用皮带机上料的方式。一般情况下, 这种料仓与骨料计量装置做在一起, 形成一个运输单元。

(2) 粉料仓储存及运送机构。粉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粉状外加剂等, 储存方式一般采用圆筒形粉料仓, 运送的方式一般为大倾角螺旋输送机。

粉料仓一般容量为5 0~1 0 0 t, 也有的粉料仓容量达到200~500t。粉料仓结构一般包括:输入管、支腿、上下仓体、料位指示器、破拱装置、除尘器、出料门等。

粉料仓都存在的一个难题是破拱。常用的破拱方法是气吹破拱。粉料向计量斗中输送一般采用大倾角螺旋输送机。角度一般为30°~60°。

(3) 供水系统。水的计量精度是搅拌设备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之一。由于水灰比的稳定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等施工工艺性, 而且还影响最后的结构强度。常见的控制方法有定时控制、流量控制、容积控制和重力控制等四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重力式控制

(4) 计量系统。

(1) 计量精度的要求。计量系统包括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等。计量系统是搅拌设备中关键的部分之一, 国家对计量精度的要求是骨料的动态计量精度为2%, 其余物料 (水、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 的动态计量精度1%。

(2) 计量方式的分类。搅拌设备的计量方式一般采用重力计量, 也有采用体积计量的, 目前除水和外加剂可以采用体积法外, 其他物料一般不允许采用体积法进行计量。

目前大部分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基本采用了单独重力式计量, 一般都采用电子秤对各种物料进行称量。其优点是:可以对单个物料进行计量控制;消除了物料称量之间的影响;便于采用自动控制;可靠性高。

(5) 搅拌系统。搅拌系统是混凝土搅拌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搅拌机理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大类。自落式有双锥反转出料式、锥形倾翻式等形式。强制式分为单卧轴 (由于生产效率低及能耗高目前已基本淘汰) 、双卧轴、涡桨式等几种。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搅拌设备的核心, 完成按照预定的混凝土配比控制搅拌设备的全部工作过程。目前搅拌设备的控制系统一般为计算机控制, 具备了能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提高生产率及配比的调用及修改方便等优点。

摘要:本文, 笔者简单介绍关于混凝土搅拌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 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上一篇:员工上班时间表格式下一篇:早安哲学名言暖心话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