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y的形容词无情的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mercy的形容词无情的(精选2篇)

mercy的形容词无情的 篇1

这次开庭的``最终结果令人庆幸。

We can only hope the court is merciful.

我们唯有寄希望于法庭的宽大处理。

We were told when he was taken to hospital that his injuries were so severe death would be merciful

他被送到医院时,医生告诉我们他伤势过重,死亡对他算是一种幸运的解脱。

That you can be merciful as well as strong.

mercy的形容词无情的 篇2

我们对慈悲、仁慈、同情、仁爱、怜悯、怜恤, 这些生活中常常运用到的词汇总是很难区分却又总是去区分他们。这使我们很难核定mercy在汉语的准确对译词汇, 甚至很难把compassion和mercy真正完全区分开。

在生活中, 我们习惯性地把佛教术语“慈”和“悲”连在一起使用, 即慈悲。任继愈认同慈悲就是慈和悲的观点, 他认为爱护众生并给予欢乐的属于慈, 怜悯终生并拔除苦难的属于悲。有主流的英文佛教词典, 把慈翻译为loving kindness, 把悲翻译为compassion或merciful action。悲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包有两个内涵:欲与众生无量利乐和拔苦利益。Stephen J Laumakis认为悲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

在King James Version圣经中, merciful有多处记载。中国大陆合和本圣经对merciful的翻译非常灵活。有“怜恤 (马太福音5:7) ”、“慈悲 (路加福音6:36) ”、“恩待 (诗篇37:26) ”、“慈爱 (塞缪尔记下22:26) ”等等。希波的奥古斯丁树立山上宝训为基督徒完美的道德标准, 后世虽多有争论, 但其核心 (天国八福) 所提倡的merciful至今仍旧是为人歌颂的基督美德。在大陆, 天国八福中的merciful就是怜恤。

Mercy在佛教经典中, 被称为悲;在基督教经典中被称为怜恤。无论悲还是怜悯, 都有主体和客体的联系。它们规范了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以悲和怜恤为代表的merciful分别是各自宗教的伦理现象。

二、浅析悲和怜恤在经典中的伦理规范

任何伦理学都无法逃避效果和德性的判断标准。追求幸福和实现原则, 这两个价值都影响着人对道德的判断。悲和怜恤是受这两种道德价值规范的宗教伦理现象。无论悲还是怜恤, 他们都有两个不同的用法。一个是从主体对客体期望付出的感情和行为 (原则) , 另一个是付出的效果。

佛教经典中, 悲包含悲心、行为和实现效果, 共三个部分。“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是生大悲心的条件。“于众生生大悲心”和“为无量众生生大悲心”表明众生是悲心的对象。大悲心是“欲断众生诸苦恼故, 欲断众生诸烦恼故, 欲令众生住安乐故”, 即三种期望付出。这三种期望付出, 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感情。在《佛说法集经》中提到悲的六种推己及他的行为, 分别是:“舍内外善根, 为一切众生, 得佛菩提, 回向无上道”、“自持净戒, 增长众生净戒”、“以安隐乐与诸众生”、“以大精进行, 令诸众生得此精进”、“以寂静行, 令诸众生得此寂静”和“以自智慧, 增长一切众生智慧”。《佛说法集经》中还有三种付出行为和六种个人行为。三种付出行为分别是:“不舍诸众生所作之事”、“不舍众生”和“教化诸众生”;六种个人行为分别是:“不作亦非不作”、“去而不动”、“着而不缚”、“入涅盘而不灭”、“彼修身骨不增不减”和“护诸护而不成就”。实现效果分对己效果、对他人效果、以及对世界效果。“菩提道具足集”是对自己的效果。“欲与众生无量利乐”和“悲拔人苦”是对他人的效果。“为世间安乐”是对世界的效果。

圣经里, 体现期望付出的感情的mercy更多的被翻译为怜悯, 怜恤是期望付出的行为和付出的效果。付出的行为分为:为疾病付出、为生命付出、为罪责付出。为疾病付出如“我曾说:‘耶和华啊, 求你怜恤我, 医治我, 因为我得罪了你。’ (诗篇41:4) ”为生命付出如“耶和华怜恤我, 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 (塞缪尔记下12:22) ”为罪责付出如“饶恕得罪你的民, 赦免他们的一切过犯, 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 (列王记上8:50) ”付出的效果分为:拯救生命、拯救罪罚和拯救自己。拯救生命如“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 拯救穷苦人的性命。 (诗篇72:13) ”拯救罪罚如“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 像我怜恤你么? (马太福音18:33) ”拯救自己如“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约翰一书3:17) ”

三、悲和怜恤的伦理动机

吴汝钧认为悲是感叹人生苦恼引发悲愿产生的。边沁提出追求快乐的伦理原理, 石里克总结为“在许多观念目标冲突的情况下, 人会朝最令人愉快的方向行动”。唐凯麟总结石里克观点为“人的行为动机是获得最大的快乐”。悲愿是受负面情绪吗?悲是感叹人生苦恼, 苦和恼是产生痛苦的负面情绪, 而悲愿是产生快乐的情绪。《成实论》中说“悲名与恼相违慈心。所以者何。亦为众生求安乐故。”意思是悲和恼是相互违背的, 因为悲是为众生求安乐。在《大般涅盘经疏》中“悲拔人苦”与“瞋与人苦”是相对。以上证明悲是一种利他的让别人产生快乐的佛教伦理现象。刘贵杰批评道“只有遵守悲智不二的、自利利他的佛教伦理原则, 才能称为真正的佛教徒”。悲在佛教经典中很受推崇, 如“若菩萨先与众生无上菩提。然后自证。是名大悲。”意思是菩萨在度人中自证, 就是大悲。吴汝钧认为自证是“自己觉悟, 不假借他人的助力。”所谓自证是指“是故诸如来以自证智。觉知实法如空中迹已。”, 意思是以自证智觉知诸法皆空。觉知诸法空相就是度一切苦, 能度一切苦, 是佛教经典对悲行的鼓励。悲既是利他也是利己的, 是动机是为了产生快乐、度人度己。

林有土认为基督教的怜恤是一种神授的德性, 苏其康认为怜恤是人类的天性。怜恤是具有利他特性的, 生物进化论中对利他主义的研究表现出利他是一种先天伦理行为。和他们不同的是Zheng Shunjia和郭伟联, 他们总结为“怜恤、慷慨和友爱则是实质性的或动机性的德行”。在圣经中有两种主体不同的怜恤:一种的主体是神, 如“愿怜恤、平安、慈爱多多地加给你们。 (犹大书1:2) ”;另一种的主体是人, 如“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 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 (以赛亚书49:15) ”天国八福中构建了人的怜恤和神的怜恤之间的关系。“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马太福音5:7) ”表明人的怜恤可以得到神的怜恤, 这是对人的怜恤的最大鼓励, 也是怜恤的至高动机。

四、结论

入世关怀行为在佛教伦理中日益增长。以悲为代表的佛教伦理行为以利他为世界谋取快乐, 以自证实现个人道德完善和终极关怀。以怜恤为代表的基督教伦理行为以利他换取自利, 追求个人道德完善和终极关怀。此两种不同的mercy的动机在个人道德完善和终极关怀方面是相似的。它们的差异在于悲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直接的快乐, 而怜恤只能享受源自于神的怜恤的间接快乐。

摘要:慈悲和怜恤是佛、耶两教宗教伦理的核心。二者都有以期望付出的态度呈现的包括情感、行为在内的综合伦理原则, 也都有自身效果实现的价值。慈悲和怜恤分别在各自宗教中被推崇和鼓励。英语中, 佛、耶两教的“慈悲”和“怜恤”都译作mercy。它们所符合的美德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由此产生了伦理动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伦理动机为核心考察慈悲和怜恤, 是佛、耶两教伦理的比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佛教端午节祝福下一篇:美术手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