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通用7篇)
摘要: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关键词:农村消费;制约因素;对策;消费环境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从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尽管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不断好转,但与国外及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总体消费水平提升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消费结构不平衡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等问题。农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以下的较低水平,远低于全部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左右)。从支出结构看,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型消费支出占比高,三者合计占60%以上;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较高层次的享受型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积极探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
1.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与工业及其他的产业相比,其劳动力生产率低,因而农产品的附加值较其他产业而言是极其小,同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在很大的层度上是靠天吃饭,自然环境好的情况下能有很好的收成,否则,则可能会颗粒无收。因此,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使得农民基本上形成了存储消费能力的习惯,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意愿。
2.农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种植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这就显露出极大的结构性矛盾:首先,农产品中一般性产品多而经济型作物偏少;其次,农产品大多数都直接出售,而未经过加工或深加工,这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民的收入少;同时,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很容易就形成了扎堆种植,这样的现象在各个地方都很常见,常常是一种农产品前一年的价格可观的话,则在下一年就会有大量的农户选择此种作物,而遭受到由于供大于而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消费环境差
1.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来,扩大内需的重点主要是在扩大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使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资金增加很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曾度上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村村通公路的政策为农村道路的畅通提供了政策保证,但对农村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资金的投入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建设的发展需要,甚至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供水、供电问题根本还没提到日程上来,这相应的抑制了家电的消费需求。
2.市场环境差。农村商业网点少,并且规模小,品种少,这使得农民可选择的商品不多,极大的打消了农民的购买欲望。同时农村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而农民又都得不到很好的信息来指导自身的消费,这也就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三)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落后
农村居民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饿强调储蓄,并且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因而农民需要不今天的钱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的消费观念,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居民的当前消费。
(四)政府支农惠农力度不够
2009年,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了良种补贴范围和品种,并且继续实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渔业柴油补贴,中央财政四补贴规模为123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9.4%。但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没有达到农村的需求水平,使农村中公共品供给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现今,除了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外,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享受到完善公共服务。政府政策在确定了以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略之后,各项惠农工程得以逐渐制定并实施,并有了多项免税、粮食补贴政策,但是这样的补贴规模并不能真正的改善农民的消费状况,并没有实际的转化为消费力,因而政府政策应该在深度和宽度上加大投入力度,使得各项政策能够切实的服务于民。
三、开拓农村消费的对策探讨
(一)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
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的观念创新、结构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投资、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让农业成为能使农民持续致富的现代产业。
2、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县域经济为平台,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提升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致富机会。
3、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适应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农民的全而发展。使转移就业的农民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
(二)拓展流通体系,拓宽投资渠道
1、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扶持化肥集中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
2、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3、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商贸、邮政、医药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
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恶化的农村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目前要优化财政支出,将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支出重点放在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一是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建设投入、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搞好大型灌溉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二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能力。由过去追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向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转移,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重视大型优质粮食基地的建设。三是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一) 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但消费规模偏小
近年来,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8年, 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零售总额为34752.8亿元, 是1997年的2.72倍, 但是消费规模依然偏小, 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相比, 其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30%-40%之间, 也就是说, 全国超过3/4的农村居民消费了不到2/5的商品。此外, 与城镇居民相比, 农村居民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比较低。从绝对量上看, 2008年, 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仪为3730元, 比城镇居民少支出9789元, 仅相当于1994年城镇居民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4年以上。从相对量上看,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1989年,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2.7:1, 2008年, 这一比重扩大到3.6:1。
(二) 消费结构有所改善, 但消费层次偏低
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己由1997的55.1%下降到2008年的43.7%, 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 消费层次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以高热量谷物为主。二是农村居民的衣着支出偏低。2008年, 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11.8元, 不到城镇居民的20%;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三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8年, 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99.2台, 是城镇居民的74.6%;拥有洗衣机45.9台, 还不到城镇居民的八成;而家用电脑更是无法与城镇相比, 农村拥有5.4台, 远远低于城镇的59.3台。
(三) 消费倾向不断下降
自1997年以来, 农村平均消费倾向开始以较大幅度下降, 从1996年的0.816下降到0.774之后, 每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均低于0.8, 在0.6-0.8范围之内, 年均值为0.75。近年来, 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影响下, 新代的农村青年逐步向城市转移, 而留守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以妇女居多, 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较弱, 加之农村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缺陷以及和市场波动风险, 特别是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预期弱化, 更是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
二、农村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农民收入水平低, 购买力不强
农民纯收入按收入形态可划分为现金收入与实物纯收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形态中现金收入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但仍有相当部分是实物收入, 这部分实物收入转化为现金收入的可能性很小, 在定程度上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现金收入的增速, 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滞缓的直接原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受自然因素和农产品价格因素影响。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 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的发展, 且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导致农民收入减少, 增加了即期消费不旺和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 且具有多种经营和小规模的特点, 小规模的多种经营影响了专业化和规模化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降低了农民在农业方而的预期收入。
(二)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消费环境差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 是其经济能否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 尽管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但己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 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一是农村供水、供电条件差, 因缺电缺水、电视信号不强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 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的问题;很多乡村尚没有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装置, 电视信号微弱, 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二是道路交通条件差, 商品流通困难, 运输成本大, 使大量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农户家庭, 造成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困难。三是农村商业网点少, 布局分散且规模小, 加之通讯条件落后, 农民消费选择的余地不大。四是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缺乏对有关商品知识的了解, 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 农村市场假货横行, 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 这也严重影响了名优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销售。
(三) 农村流通体系滞后, 经营规模小
我国农村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较为落后。一是传统流通方式居于主导地位, 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发展不足。目前, 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 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二是交易方式落后。据商务部和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20个省555个村1万家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显示, 42.0%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 45.0%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 只有2.7%的农户通过定单销售。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采用率较低。目前仅9.2%的农村批发市场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技术, 73.2%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仍采用传统对手交易方式, 只有2.0%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电子结算设备。与此同时, 由于流通技术的滞后, 同时, 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 多年来国家投入不足、建设滞后问题严重, 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陈旧, 电子信息、冷藏等设备设施不完善, 服务功能单一, 大部分批发市场缺乏信息服务、质量检测、交易结算、安全监控、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
(四)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失, 制约了农民消费
目前, 农村中依然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现象。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的问题严重, 以农村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发展速度缓慢, 农村大多数人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依然存在着农民老年生活保障无着落、看病费用较高、就诊困难的现实问题, 迫使农民不得不降低预期消费, 转入更多的储蓄, 以备不时之需。即便是年轻人进城打工得到的收入, 也不敢全部用于日常消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最近对全国100多个村庄的调查, 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8.5%, 大病户家庭则占了30%左右。
三、开拓农村消费的对策探讨
(一)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
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以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 大力推进农业的观念创新、结构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投资、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 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让农业成为能使农民持续致富的现代产业。
2、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以县域经济为平台, 鼓励农民创业就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 提升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致富机会。
3、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
适应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形势, 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 实现农民的全而发展。使转移就业的农民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 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
(二) 拓展流通体系, 拓宽投资渠道
1、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加大投入力度, 拓宽投资渠道,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 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 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扶持化肥集中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 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 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 构建支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
2、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 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 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 降低物流运输费用, 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 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 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3、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 鼓励商贸、邮政、医药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 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 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 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 发展联合与合作, 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 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 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
(三)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改善农村消
费环境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恶化的农村消费环境, 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目前要优化财政支出, 将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支出重点放在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一是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建设投入、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 搞好大型灌溉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二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能力。由过去追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向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转移, 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重视大型优质粮食基地的建设。三是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四是除了在硬件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 还要在思想观念上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转变消费习惯, 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四) 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 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刺激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除了加大政府支农投资的力度外, 还要积极运用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增长。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时期, 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农村潜在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 推动消费升级和提高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消费信贷方面, 国家一方面对农民消费信贷给予利率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完善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简化手续,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业务扩大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 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贴息或贷款担保等政策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向农民贷款。
摘要: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消费环境差、农村流通体系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等是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 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 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 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关键词:农村消费,制约因素,对策,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胡若痴.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消费的情况、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消费经济, 2010 (1) .
[2]、仇大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激活措施[J].探索, 2010 (1) .
[3]、周华庭.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 .
[4]、关风利, 关利平, 周传鹏.城乡统筹就业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投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10 (1) .
一、制约体质健康发展的因素
制约苏北地区农村学生体质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青少年个人习惯等四方面。
1.现行教育重智轻体。在应试教育尚未能彻底转型为素质教育的当今,城市中小学已经走在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前列,而苏北农村许多中小学仍停滞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这些学校的管理层和教师都具有显性的重智轻体倾向,占用和缩减体育课时的现象几乎所有学校都一定比例地存在。傅遐龄等在对苏北地区小学体育课开设情况调查中发现,尽管该地区所有小学都开设了体育课,但“各个地方、学校、年级的周课时不一样,平均为2.6节,低于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的规定”,并且还发现“挪用体育课现象比较普遍,经常挪用的为16.95%,偶尔挪用的为46.58%”,“高年级和毕业班被挪用的比例更大”。
类似压缩和挪用体育课时的现象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间,在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群体中都产生了较大的误导性,而这种误导是比削减和挪用课时更令人担忧的。受限于总教学课时和办学条件,学校领导层愿意最大化文化课程的学时,来保证较高的升学率,并在经费投入、教学器械更新等方面优先保证文化主干课程,而对体育设施、器材等,在苏北较偏远的农村小学几乎无学校自己的投入,现仅有的少量器材还是“希望工程”所捐赠的。笔者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师普遍存在较大升学压力,“抢课时”现象较普遍,甚至偶尔还会“拖课”、“补课”等。体育教师由于很少有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开始系统的体育训练而相对清闲,现有体育课教学也以“放羊式”自由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并愿意将少量的课时转让给文化课程教师。教师间对体育课的认识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教学主导者的重智轻体,在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群体中都产生了误导,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以后的发展就会一路坦途,主观上也就不在体育锻炼等方面投入和努力了。
2.社会环境复杂难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电视、电脑和互联网络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而集镇中雨后春笋般新开的网吧、游戏厅等更无不诱惑着青少年学生。笔者走访发现,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许多学生都直接进入学校附近的各家网吧和游戏厅,利用饭前、天黑前等有限时间尽情玩耍,而中小学操场在放学后是空无一人。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初中生达到58%,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为83%”,而小学生中近视人数也在剧增。可以说,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学生在课后进行“人机对话”,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这种不良的社会环境也诱惑着学生远离操场和体育活动,并且还非常难以控制,非学校、家长单方面能力所及。
3.家庭教育失位严重。在苏北农村比较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留守青少年比较偏高,家庭中的隔代监护有时不能负起教育的重责。目前独生子女多,而父母又外出务工,许多学生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在农村。这样一方面,青少年在较孤独的环境中成长,养成了独自在家看电视、上网等习惯,对外出活动兴趣不大;另一方面,祖父母等能够保证其吃饱穿暖,对其学习引导、习惯养成的教育却严重失位,父母则远在外地,对学习和身体锻炼等都鞭长莫及。事实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将是我国未来社会稳定和国家竞争力保证的一个课题。
与此同时,物质上的富裕使得家庭都更多地关注于青少年饮食的营养性,而忽视了营养的均衡性。营养失衡引起了较多的肥胖、贫血。现在许多农村学生的日常状况,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运动量,能量消耗低,另一方面是营养摄入过剩,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在食谱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4.学生个体懒散放纵。笔者调查发现,现在许多青少年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和恒心,怕苦、怕累的思想比较普遍。他们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缺失直接导致自身难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体质下降,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更有少量学生,由于平常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在过度放纵着自己,沉迷于网络游戏、吸烟等不良恶习中,这将长久地影响着他们的体质健康与发展。
二、改善体质健康现状的建议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笔者认为,在苏北农村地区应该重点从以下方面改进现状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发展。
1.加强意识教育,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当前青少年学生懒散、怕动、怕苦、怕累的现状。加强意识教育,学校需要在体育课及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让他们有更多的主动探索练习的机会,真正确立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青少年自身有了体育锻炼的意识,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现有的体育活动中,才会主动加强体能素质的练习。
2.加大教育投入,转变师生传统的观念。学校和政府职能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并需专项列出体育设施和学生体质改善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用到实处。另外,师生双方应该转变传统的重智轻体观念,在保证体育课时的前提下,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共同向有限的体育课时要效率,达到练则到位,练则有效。
3.注重隐性教育,强化社会家庭的引导。社会和家庭应该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环境,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注重智力发展的同时刻意加强身体的锻炼,使他们自觉养成习惯。这种隐性教育是对学校显性教育的重要补充,能够对青少年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苏北农村学生体质发展受限于多种因素,上文仅是笔者在近两年走访后的一个初步反思。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是个重要而长久的课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注和投入,但不管如何加以强化与重视,所有的投入都将会是恩泽后辈的善举。
【参考文献】
[1] 安志红. 浅析影响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的因素[J]. 内江科技,2009(1):42.
[2] 陈雁飞. 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82~84.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需求 供给 制约因素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从企业生产职能部门分离和独立出来的,直接或间接提供中间服务的新兴服务产业,它的重要性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外学者Grubel和Walker(1989)指出生产服务是服务业的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并认为生产服务是传送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载体;我国学者程大中等人(2006)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作为各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能促进产业融合提高经济效率;郑吉昌(2005)则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社会分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总体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所在,研究如何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集成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但总量较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由2003年的13%增加到2009年的27.5%,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处于36.5% ~38%之间。
(2)生产性服务业初显现代服务经济的特点,但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虽已呈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趋势,但是整体结构仍表现为以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高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偏低。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约为1.1%,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5.8%,明显高于知识密集型行业。
(3)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仍较低。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只占总投资额的12%,远远低于房地产投资比重23%,说明大量资金都投向具有投机性的房地产业。
2、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层次因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存在问题,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上规模小、水平低,又难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引发需求和供给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工业生产方式落后造成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发展方式的落后使得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需求。从内资企业来说,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并且大多数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生产模式,外包服务不多,整个生产流程基本由企业内部完成,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这样既造成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同时又抑制了对外部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从外资企业来说,一般外资企业本国生产性服务较为发达,大多生产性服务由跨国公司或地区性总部负责,对本地金融信贷服务、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未形成稳定的有效需求。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使得潜在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没有需求又造成生产服务企业发育不良、服务成本高,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一种不良循环状态,因此,改变生产方式、鼓励外包服务、增加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体制性障碍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缺乏活力。我国长期存在政企合一、政府垄断经营等体制问题,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管制过多、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这必然导致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市场竞争的不规范,从而弱化了竞争机制配置生产性服务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低市场化程度还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内在动力。健全的制度环境是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活力的基础。我国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健全,也缺乏配套的行业规范,一些行业的政策执行缺少透明度,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如中介组织。由体制障碍带来问题的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3)城市化水平低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集聚。城市化水平是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受到需求的制约,必须以空间和时间上的密集需求为前提。只有当对服务产品的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供给才会产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且有利于形成集聚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集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也使得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一定的矛盾。总之,城市化水平低阻碍了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形成,制约了生产性服务总量的增长。
(4)人才缺乏和技术水平落后造成生产性服务业低水平供给。生产性服务业属于信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人才与技术主要是从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角度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是生产性服务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技术设备和手段落后、专业服务技能差、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致使生产性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只能在低端服务上盲目进行重复性投资和恶性竞争,更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产业结构升级的服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速转换,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急剧增加,更需要高水平生产性服务,技术落后和人才匮乏使高水平生产服务供给成为空谈。
二、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重视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通过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如何促进有效需求和高水平供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应加大垄断性生产性服务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规范的公司体制改造,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健康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二是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市场。政府应根据市场规律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需求增长,通过政府规制引导培育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要求一些生产性服务功能由专业化的独立公司来完成,同时通过引入竞争,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生产性服务领域,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三是应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制度环境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和知识密集化的特征,使其更需要制度和规范化发展环境。要逐步健全一整套利于机制运行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资金引导,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有计划的培育和扶持。四是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行业协会能通过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强化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以及服务业各行业间的协调配合。
2、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机制
制造业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而制造业企业又通过生产性服务提高了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国内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制造业企业应改变生产模式、转变经营理念,在产业链上促使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融合,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突出核心竞争力,还应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延伸,这包括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和后期的物流、销售等服务,同时可以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出来,将企业自身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公司,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并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企业则应通过整合,不断提高服务供给能力,满足生产企业的服务需求,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
3、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密切相关,城市经济活动多样化,生产性服务就更专业化,城市空间越大,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就越发容易。城市规模的建设能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进而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资源、交通、居住、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并且给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政策扶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
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生产性服务技术创新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技术和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而我国技术水平落后,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具备高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稀缺,这无疑是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薄弱环节。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创造性地完善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通过改善人才的开发利用环境、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完善股权、期权激励等措施,面向国内外吸引人才,促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空间集聚,发挥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并且要切实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开发力度,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专门技能的培训水平,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设计、管理人才,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点科技工程,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建设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应增加科技创新技术投入和创新源头建设,提高技术创新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Herbert G.Grubel,Michael A.Walker:Service Industry Growth:Cause and Effects [M].Vancouver:Fraser Institute,1989.
[2] 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M].文汇出版社,2006.
[3] 郑吉昌: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大厂回族自治县水务局 杨广龙
一、充分认识水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创新,其目标是通过建立 “一龙管水、共同治水”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优化配置,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工作,保障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
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政府必须管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是分级分部门管理,在区域上城乡分割管理,在部门管理上水源、供水、排水、节水、治污等各管一段,这样的“九龙管水”已经被证明问题较多,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进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在此背景下,水务一体化管理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大家认可,成为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成效和经验
十多年来,各地水利部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继续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相继成立水务局作为统一管理水资源的综合部门,对城乡的防洪、水源、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实行一体化管理,为优化配置水资源 1 提供了体制和组织上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水管理的效率,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从过去的“多龙管水”变为“一龙管水、团结治水”,有利于克服过去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的弊端,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职责,强化了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的结合,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2、促进水生态系统建设,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了城乡供水水源及重要水域的保护,强化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城乡水资源的水质,提高了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
3、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近几年,不少地区调整了水价政策,水价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合理的水价应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组成,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如城镇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用水,水价政策和标准也是不同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为理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城乡水价体系和标准,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而且有利于实现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水价政策,促进城乡供水事业的共同发展。
4、推动水务市场的良性发展。水务设施多是公用事业,水务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城乡水源建设、2 输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产业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基础和支柱产业作用,就得把它们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实现产业的优先发展和协调发展,而水务一体化管理为之提供了相适应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克服部门分头管理带来的产业发展不配套等问题,这将对水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部门利益难以整合,部分职能归口还比较困难。职能分散管理的旧体制所带来的弊病积重难返,行政职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和阻力相当大,还有一些涉水职能难以划归县水务局。按规定,排污口下端的污水治理工作应该由水利部门负责,但目前还是由环保局负责。
2、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3、水务一体化改革降低了行政成本,使原有制度框架外的潜在利润内部化,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水务一体化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强制性支持。当然,这种支持仅限于引导,而不是干预。
四、深化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措施建议
1、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2、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要按照要求,注重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网建设工作,加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对城乡防洪、水源、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协调推进。
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政策法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4、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 4 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5、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6、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快水务管理现代化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不断提高管理科技含量,提高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零售业主要由农村的供销合作社系统掌控,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更多新的零售业态相继活跃在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如设在县城和集镇的专卖店、专业店;设在城郊的超级市场、仓储商店;沿海发达农村随处可见的连锁店;分散在广大村组的杂货店;小型集镇的商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等。新经营形态的不断诞生和进入,改变了传统的农村零售业态格局,形成了县城商业中心、集镇的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农村基层销售网点三个层次的农村市场体系。但是,与相对发达的城市零售业态相比,我国农村零售业态相对比较落后。大多农村商店都是传统的杂货店、夫妻店、小型超市等,经营范围狭窄,经营能力弱,布局零散;乡镇级的零售业态形式单一,缺乏新型业态;各种零售业态的结构失调,缺乏集中趋势;广泛的农村零售市场并没有被很好的开发。
二、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农村零售业发展的体制性因素
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重心都在城市,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商品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在农村发展中,重心放在农业生产上,忽视了商品的流通。人们在观念上,往往把商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联系在一起,把农村建设与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加重了城市商业与农村商业的分割和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忽视。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物质性因素
导致中国农村发展落后和城乡发展严重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度失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间商品经济的流通和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3、市场主体发育不良是制约农村零售业发展的主体性因素
目前中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由于农村居民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没有自己的流通组织或缺乏组织性,他们在商品流通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虽然农民是农村零售市场的主要经营群体和消费群体,但是仅仅依靠这些零散的杂货店、夫妻店,农村居民相对低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很难建立并支撑起来一个健全的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因此,现代流通主体的缺失和发育不良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的发展。
4、政府职能定位的缺陷是制约农村零售业发展的政策性因素
根据现行体制,中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要受到地方政府、农业部和商务部的多重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还是流通部门,职能仍未发生根本转变,各部门习惯于运用行政管理和政策优惠等传统方式,不能很好的为农村流通领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秩序、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也造成了农村零售业的相对落后局面。
三、加快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的对策
1、政府要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并制定优惠的政策
政府必须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农村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缩小城市商业与农村商业发展的马太效应,从而加快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政府要制定鼓励有实力的城市零售企业向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军的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提高他们开发农村市场的积极性。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政府要加快农村地区的道路体系建设,确保经营商品的顺利流通。完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系统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零售业主可以获取资金支持,扩大业务范围,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系统建设,方便零售业主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掌握最新市场行情和动态,避免信息缺失带来的风险;完善以保险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保障措施,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4、完善政府的职能定位,加强对农村零售市场的监管
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商业部门等与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有关的部门都要提高对农村零售业的重视程度,把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要改变以行政管理和政策优惠等传统方式为主要方式的公共管理体制。应该善于通过依法行政、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制定发展规划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对农村流通领域进行公共管理,加快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3、培育现代流通主体,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角度看,发展农村零售业,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都应从培育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入手。近年来,“万村千户市场”等工程对培育农村市场主体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公共服务角度看,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鼓励和吸引现代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大型品牌企业与本地企业实行市场上的合作与竞争,提高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进入农村流通市场;积极进行综合体制改革,探索中国农村经济主体发育和成长新途径。
4、加快物流系统建设,完善物流体系
有实力的零售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体系。农村大多具有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等特点。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能降低流通综合成本,更及时地为农民服务。专业的物流公司要挖掘农村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从而建立并完善从城市到农村的物流体系,并尽快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物流成本。
摘要:我国农村零售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同时由于体制性因素、物质性因素、主体性因素以及政策性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零售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零售业,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鲍宏礼管竹笋.我国农村零售商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9).
[2]、贾钦然.我国农村零售业现状及业态创新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摘要:鉴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全程化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打造边远山区及丘陵地区原生态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原生态环境;绿色农产品;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6-0026-05
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以农产品安全为目标的标准化农业,它是汲取了传统农业的精华,融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农业模式的继续和新发展。[1]我国近5年来,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绿色农业示范区已辐射到东北、华中、江南、浙闽、四川、云贵高原以及台湾、海南岛、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新疆等地[2],绿色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发展绿色农业,不仅符合“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同时对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出口,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绿色农业发展优势
(一)拥有原生态的环境资源和天然绿色产品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且以山地高原为主,其中以西藏为代表的部分地区为世界著称的原生态环境区,为我国发展绿色产品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誉,是世界上独特的生态环境地域单元,被人称为亚洲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西藏地广人稀,是当今世界上尚未遭到破坏、仍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少几块“绿洲”之一。有环境评估指数表明,西藏生态基本还处于原生状态。[2]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已近41万平方公里,居中国之首,西藏的高等植物达6800多种,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约占全国的70%,拥有野生贝母、雪莲花、天麻、红景天、冬虫夏草、藏红花等珍稀药用植物300多种。西藏的食用菌有400多种,药菌有200多种。[3]松茸、猴头、香菇、黑木耳、金耳等大量菌类植物也是市场上抢手的绿色食品。
新疆地域辽阔,山地面积约占42.67%,盆地占57.32%,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9.2%。[4]水源的补给主要靠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融水和无污染的山地降水,天然草地资源占土地总面积的30%以上。[4]世界公认的优良牧草新疆几乎都有,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病虫害发病少,有条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可谓发展绿色食品难得的净土。新疆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新疆发展绿色食品,真可谓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新疆主要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种类为:畜禽蛋奶类、蜂产品、粮油类、糖类、饮料类、果类(干果类、鲜果类)、蔬菜类、蔬菜加工品、果类加工品、酒类、水产品、食用菌类等,其中香梨、葡萄、哈密瓜、蟠桃、大枣、巴旦杏、乌干梅等均符合绿色食品高标准要求。
秦巴山区山丘连绵,尤为著称的核桃、板栗、油橄榄、杏、柿、森林蔬菜(薇菜、蕨菜、笋用竹、羊肚菌、香菇、木耳)、蚕丝、苎麻、茶叶、生漆、桐油、棕片等数十种土特产品以及杜仲、天麻、麝香、五倍子等珍贵中药材,都经过认证为天然的绿色食品或药品。[5]
(二)具有传统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习惯和方式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使用农家肥的习惯。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高产区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受污染的程度还不算严重。民间有不少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若应用中草药制剂的原理,辅以现代的制备工艺,生产植物性杀虫剂、灭菌剂,将成为我国生物防治的一大特色。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以传统的农业栽培方法为主,我国农民对其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我国仍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山区、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很少或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甚至还有许多野生的没有污染的天然产品,这些农产品,只要对其生产过程和管理方法进行认证,事实上就是绿色食品。
(三)绿色食品成为21世纪消费潮流
21世纪,人类将以“纯天然”、“无污染”作为食品的衡量标准。德国的生物农业,英国的有机农业,日本的自然农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2005年发达国家市场调查表明,欧洲6个国家85%的消费者宁肯花高价购买绿色农产品。他们认为这些产品无污染,而且味道要比一般农产品好。美国有54%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无污染的果蔬哪怕付出较高的代价;英国有66%的消费者表示愿付高价购买无污染的果蔬[3];日本在6年时间里,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农户就达到全国农户的30%;瑞典的绿色食品要比普通食品的价格平均高40%,但绿色食品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居民的食物消费向着吃好、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方向转变。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工薪层人士,90%以上倾向于购买绿色产品,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调查,79%-84%的消费者希望购买到绿色食品。2009年5月广州市召开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数字显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总量接近9000万吨,产品超过17000个,生产企业超过6000家。[3]绿色食品消费量正逐步扩大,悄然成为中国大、中城市乃至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热点。
二、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亿亩,仅占我国总可耕地面积的8%,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15%以上。[3]我国处于绿色产品开发的初级阶段,绿色产品以植物类产品、野生采集产品为主,动物性产品相当缺乏。绿色农业生产多分布于比较边远地区,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还很低,且品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另外,我国绿色农业主要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原料,资金投入能力低,出现了加工能力弱、贮运条件差和销售手段落后的问题,使绿色食品生产与绿色农业生产相脱节,产品深加工程度低,致使绿色农产品尤其是天然绿色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很难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附加值也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推广应用工作薄弱,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造成了绿色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多为A级产品,低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质量标准,严重削弱了绿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配套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健立,但未能被发达国家承认和接受。主要表现在:我国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检查、认证和管理由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其委托机构独家执行,与国外相比,约束机制相对较弱,即使按国际要求推出的AA级绿色食品,由于整体生态农业的不确定性和不彻底性,也很难真正与国际接轨。另外,分类粗糙,针对性差。如美国、日本不同作物均有各自的农药限量指标。而我国农作物除稻米有少数专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少数蔬菜农药残留限量分叶菜、果菜外,其它同类作物大多使用同一标准。第三,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标准化法规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采取了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一是对不达标农产品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例如,欧盟国家多年以前就制定法规禁止抗生素超标牛奶上市(其标准为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为千万分之十),对于不合格的,销毁并处以罚金。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也要实施识别标志制度。总之,绿色农业生产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系统的安全跟踪,绿色食品发展要开发安全、无毒、优质的无污染农产品,就要建立一整套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从生产、运输、加工、贮藏到销售过程中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加上绿色农业所带有的理想化目标,所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配套技术研究和标准的制定还与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尚不能直接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与应用,加上全程质量监控过程中管理体制、检测体系、执法体系等尚未健全,造成监督检测技术的实用性、可推广性不强。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投入
绿色农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种植、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加工、储藏、营销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再加上绿色农业处于发展初期,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工企业、营销公司等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需要依赖政府扶植。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我国财政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绿色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目迟迟未能付于实行。据介绍,2007年中国对农业的投入达到3300多亿元人民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10%,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农业的补贴占其农业产值的比重都超过40%。[5]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发展初期甚至兴盛时期一直有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财力支持。在70多年的农业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美国政府采取了多样化的补贴工具与手段,建立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主要有贷款差额补贴、直接收入补贴、反周期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农产品贸易补贴、出口信贷担保等。中国农业补贴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从补贴总量的角度来看,政府综合支持与转移支付的力度明显不足,补贴的范围呈现出过度的扩散性和普遍性,补贴方式基本是以间接价格补贴为主,直到2004年才开始试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补贴的运行体制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导致本来数量不足的农业补贴难以释放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另外,我国在绿色农业科研以及品种改良方面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农产品的质和量均难以突破。每年中国投入农业的科研少于国民总产值的0.5%,而其他先进国家可达5%以上。[6]此外,绿色农产品加工的工艺和设备、交通、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生存环境等方面条件很差,亟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宣传带动,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各种舆论工具,全面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起绿色消费与健康意识。同时,鼓励企业树立绿色龙头产品,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各种绿色食品协会和研究中心等应为大型商场经营绿色农产品提供咨询,指导人们识别绿色食品,这样才能有效地完善并扩大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培养未来消费主体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识。在此基础上推动市场环境变化,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
强化对农业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农民作为最直接的农业生产者,应具备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强烈的绿色生产观念。因此政府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的绿色环保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开发绿色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需要,同时通过发达国家发展石油农业造成的惨痛历史教训,使农民意识到不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行为将会使自身收入降低,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危害。通过培训教育,使农民从事绿色农业成为自觉和自愿,企业参与成为一种典范,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各级政府通过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从而增加人们参与绿色农业开发的信心和自觉性。
(二)加强绿色农产品全程化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建设
由于绿色农业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纽带密切,各个环节的标准要求规范严格,不仅涉及了产品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同时受制于种植、加工、储运、包装的科学技术,另外也离不开整个系统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必须加强和规范绿色产品全程化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制定和完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经济标准、生态无害化生产模式与技术评价标准、农用化学品环境安全标准、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生态监测指标及方法等。其次,积极运用和推广绿色农业集成技术。即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的立体生产技术、农林牧副渔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生物工程与生态工程结合的生态技术、维持土壤肥力的生物养地技术、农田生物固氮技术、生态资源开发技术等等。在生产加工技术上,应主要考虑产品包装、综合配料、方便快捷的大众消费趋向,引进与开发加工保鲜技术等等。第三,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县乡村目标责任制为保障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实施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市场准入和连锁配送为手段的投入品管理体系,以农技推广和农户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体系,以综合治理为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7],以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为重点的监测监管体系等。促进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有效互动,实现优质优价,体现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价值和效益,整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建立政府对绿色农业支持保障制度
由于绿色农业成本高、代价大,加上绿色产品还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以及绿色产品在种植过程中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加强绿色农业的支持保障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绿色农产品价格补贴。即在农产品上市季节,根据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加适当利润确定主要绿色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如果生产价格低于保证价格,政府或者是按保证价格直接收购产品。其次,建立绿色农业保险。绿色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灾害发生的高频率性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这对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政府应对绿色农业保险,降低绿色农业对天灾人祸的侵扰,减轻农民的损失。第三,以立法手段加强对绿色农业投入机制运营的有效管理。为了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规范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防止农业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颁布农业投资法,以保证农业结构变革所需的资金来源;同时,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制定并采取一系列的政府法令予以支持。[8]第四,降低绿色产业的税收,鼓励绿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对绿色产业领域发展较好的工商企业,尤其是出口免检企业,在政府采购及其他方面给予优先权。
(四)制定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在充分考虑适应我国绿色农业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标准,特别是加入WTO后符合国际贸易需要的农业技术及农副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等标准。实施技术管理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要适时修改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同时与国家的建设项目如“西部大开发”、“三北防护林建设”、“生态保护”、“基地建设”、“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等结合起来,使我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五)提高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
绿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它引入了环境科学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经济学理论、产品营销学理论,以及现代育种学、新型生物科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及信息技术等。因此,要加强绿色农业理论研究,明确绿色农业的内涵和概念,为绿色农业发展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同时,加强绿色农业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水平,围绕国际重大横向协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农业重大产业化项目,整合小课题(项目)研究方向,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内容,集合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进行绿色农业产业开发研究,同时鼓励和创造条件让企业参与绿色农业科研投入,开展校企联合,利用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为绿色产品的开发和成果转化服务。另外,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训计划,总结形成绿色农业集成技术,并在相同和相似区域进行示范推广,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不断改善和提高绿色农业研究工作水平,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绿色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保持绿色农业科学协调稳步发展。
(六)打造原生态地区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
根据我国山地面积多、原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特点,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绿色农业基地建设。我国山区、高原、丘陵地的区位条件较差,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业技术水平和商品率较低,经济相对落后,但环境生态条件较好,污染低,是天然的绿色农业区。要充分利用山地、高原、丘陵的原生态自然资源优势,选择商品率高的名、优、珍稀土特产品作为主打产品,进行绿色产品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布局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利用新疆天然草场建立绿色奶产品生产基地、蜂产品基地,利用秦巴山区丰富的菌类资源建立松茸基地、木耳基地,利用西藏虫草、藏红花、天麻等建立中药材基地等。同时,进行天然绿色产品品种选育研究、种植技术研究、加工技术研究,使原生态的野生产品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加强原生态区域的科技人才引入、培养和培训,做到对原生态区的产品质量进行自检、自评,不仅从产品品质上迎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而且要利用现代加工技术、现代包装技术等对天然绿色产品进行打造,使原生态地区的绿色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少走弯路,增强原生态绿色基地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其次,加强原生态地区环境保护,防止现代化技术的载入造成原生态环境破坏、保持这些地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必须加强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沟通山地丘陵区与国内中心城市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使我国原生态区绿色产品销路通畅,绿色农业基地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农业——立足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J].财经中国,2007(9):100-103.
[2]刘志刚.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区划布局及工作建议[EB/OL].[20080829].http://www.garcc.com/view/art.
[3]西藏的自然资源.[EB/OL].[20090211].中国西藏新闻网.
[4]绿色食品健康消费新选择[EB/OL].[20060626].http://www.changsha.cn.
[5]吴敬学,陈俊红.国外政府农业投入政策演变与经验启示[EB/OL].[20090218].http://www.shagri.org/readnews.
[6]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5):66-75.
[7]张迎春.农业投入方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EB/OL].[20040614].http://www.sdny.gov.cn.
【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推荐阅读:
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11-29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07-08
影响农村代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07-25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9
我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07-04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11-2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07-12
我国农村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0-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