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爱子故事(通用10篇)
周豫的做法很特别。他不将鱼杀死,而是把它们放入一锅清水中,锅底用文火慢慢加热。刚入锅的鳝鱼,自由自在地在锅中游动,它们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钞针已经咔咔作响。
水温逐渐升高,鳝鱼们好像无知无觉。据说,用这种方式煮熟的鳝鱼,由于不会经历被杀的过程,它们不会挣扎,所以肉质鲜美。
一锅汤慢慢煮沸,周豫将锅盖掀起时,看到了奇异的一幕。锅中有一条鳝鱼的头尾已经煮熟,但它的腹部竟然向上弓起,露出在沸汤之外。这条鱼虽然早已死去,它的身体却保持弯起的姿势而不倒下。
周豫心生好奇,立刻将这条姿势奇特的鳝鱼捞出锅来。他找来一把刀,将这条鱼轻轻地剖开。他想知道,这条鱼为何要将弓起腹部保持这样一个奇怪的姿势。
鱼腹破裂处,露出满满的鱼卵,数目之多,难以计算。
原来,这条母鳝为让肚子里的孩子避开滚烫的汤水,它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中,将腹部弯起,直至死去!
目睹此景,周豫呆呆地站在那里,泪下潸然。
——— 爱子有方心得体会
文冲小学四(2)严冰姿家长:严园辉
单位: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化工一部联系电话:159209200
31一天下午,我看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节目中有一对鸟夫妇正在对雏鸟喂食,然后,就教它高低空学飞及垒巢,整个过程太令我寻味啦!此时,我脑海闪现出,我自小识事记事时的一些值得回味故事。在那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一户贫穷的家庭,我成长于这个家庭,父母平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忙于田地里的活,农闲时就到镇上干些泥水杂活,天天如此辛勤,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上学,多么含辛茹苦,多么伟大!
父母的精神默默地激励着我们姐弟三人,我们只有好好地念书,才能报答父母辛勤付出,只有读书,我们才有机会出人头地的一天,只有这一条路,我们才能走出山门,迈入城市,远离生我养我的家乡,告别父母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父母常唠叨的一句话:孩子,我们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让父母先痛苦着,以后才会幸福。这就形同如节目的雏鸟的父母。今天,我也是为人父母,也在传承父母留给我的精神遗产,我把它寄予自己的女儿,让我的成长经历,给予女儿学习带来动力,让她快乐地成长,并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1
女儿出生于繁华的大城市,成长于现代化的大都市,她的成长过程有别于我。自小我们就让她接受朦胧无意识的教育,如听一些钢琴名曲、古筝名曲,英语、国语歌舞曲、少儿英语口语等等,让她一边玩一边听,多么的随意,多么的轻松。上学后,我们有意识无意识地灌输时间的重要、宝贵,要珍惜、利用好时间,每一天都要让自己充实并且快乐!时时叮咛她,现在生活条件好、学习环境好就应该好好地珍惜,别把我父母没有给充足条件的遗憾在你身上重演。在学习上我们常常帮助她,让她觉得并懂得学习既重要又辛苦的差事,每每遇到困难时,我说:“别怕,先思考,不行再一起解决。”然后,我给予辅导并引领她一些学习方法让她少走弯路,让她去体会我的一些学习方法能否适应她自己,总是希望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好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应对未来知识爆炸时代。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方面,我时时提醒她,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美而有内涵,各方面要给人感觉到清雅得体,落落大方。在为人处事环节,我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她,生活学会自理,独生子女别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陋习。遇到凡事都不必惊恐,要镇静,千万别哭,一哭会错过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所以我要求女儿应对事情必须坚决果断、冷静思考。平时,就是非要分清,遇事就不要怕事,认真对待解决问题。
每一位孩子都是造物主的恩赐,其来于世上也是凡者。他的先天是父母给的,后天应该也是父母培养的,孩子是离不开父母教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或许听了“狼爸”的教育故事吧,让无数
父母为之崇拜而纷纷效仿,施教于自己孩子身上,可爱的父母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心中总是期盼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期盼归期盼,做父母的应该懂得因果是对应的,施与方法得体,龙就是龙,凤肯定是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的,每一位心中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很好,但现实是很残酷,没有用实际的行动和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精力等同于枕着理想在床上睡觉,这就变成了痴人说梦罢。让每一位学子记住有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使自己走向成功,成就自我。这就是我常常告诫女儿。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六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托养.郑墨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骄傲地说:“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让郑板桥知道后,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呢?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他床前时,他已经断气了.小宝悲痛地大哭,突然发现床边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那些事?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写出这个句子给你的启示
答案:
1.(1)小宝仗着自己家有势力,欺侮人家的孩子,郑板桥要求管束.
(2)小宝给饥荒的孩子窝头,受郑板桥表扬.
(3)郑板桥给孩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时问道:“您有什么教导我吗?”张咏见寇准恭恭敬敬,尊重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心中暗暗赞赏。他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找出《霍光传》认真研读起来。当读到“不学无术”一句,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这就是张咏说我的那句话了。”
经典名人哲理故事5:富兰克林.填写《美德分类表》 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节制、恬淡、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平、稳健、整洁、宁静、坚贞、谦虚的美德,特为自己制定了一张《美德分类表》,并且每星期预备一本册子,把这十三种美德记录在册,随后画出七行空格。每到晚上,都要做一番自省功苦,如果日间犯了某一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子里记上一个黑点。过了一个星期,再换一本册子。他希望通过常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够消灭这些代表缺点的黑点。
我们不认为每个人都有必要制订富兰克林那样一个分类表,更不认为这是改变不良道德的唯一形式。但我们要效仿富兰克林“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在无人监督的时候,在-德育名人小故事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 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 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海瑞:为官十八年,买了一套房
海瑞死后若干年,他的侄女婿、官居湖广巡抚的梁云龙回忆说:海公做官做了十八年,才用多年积攒的工资买下第一套房子,这套房总共花了纹银120两(《海忠介公行状》)。 海瑞年谱显示,海瑞28岁考中秀才,34岁考中举人,41岁那年正式进入官场,当了县教育局局长兼县立中学校长(南平教谕),46岁升任县长(淳安知县),52岁调入财政部工作(户部云南司主事),55岁奉命出使南印度(波罗),当年升任信访总局副局长(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使),57岁那年以监察部副部长的身份做了一省之长(右佥都御使总督粮储巡抚应天十府),一年以后,申请辞职,提前退了休,去老家海南买房定居。 从41岁做教育局局长开始,到58岁那年离开省长岗位,不多不少,海瑞刚好做了官,梁云龙的回忆在时间上是正确的。 买不起房的四个原因 为什么海瑞为官18年后才买房呢?他不是作秀,是一直买不起。 原因有四条: 一、明朝工资低。 海瑞当县长时,理论上每年可以领到相当于90石米的工资,实际上由于“折色”的缘故,每年只能领到相当于54石米的工资。当时大米每两石才折合白银一两,54石米只能折合27两银子。比起唐朝中晚期和两宋时期县官动辄几百贯上千贯的年薪来,明朝县官的合法收入实在低得可怜。 二、成家开销大。 海瑞是清官,不贪财,但他一生至少结过三次婚,纳过两回妾。娶妻得有聘礼,纳妾得有身价银,按照嘉靖年间风俗,结一回婚怎么着也得花个几百两银子,假设海瑞娶妻纳妾都俭省着来,每次娶妻开销不超过300两银子,每次纳妾开销不超过50两银子,那么他老人家一生当中进6次洞房,总共花掉的积蓄也得在千两左右。 三、全家花他一个人的钱。 海瑞做官之后,家庭人口一直都维持在10人以上。譬如55岁在南京做官的时候,在任上跟着他一块儿过日子的,有他的老母亲,有他的妻子王氏,有王氏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有第一任妻子许氏生的两个女儿,有他纳的妾韩氏,还有服侍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的丫鬟仆人至少4个。这十几口人是没有进项的,全靠海瑞一个人养着,经济负担当然很重。 四、海瑞不贪,没有灰色收入。 明朝官员当中,比海瑞妻妾多的,比海瑞开销大的,比比皆是,但最后闹得像海瑞那样穷到买不起房,整个明朝恐怕也就海瑞一个。是其他官员工资高吗?当然不是。他们贪,海瑞不贪,如此而已。
贞观年间,国家富裕了,边境也安宁了,天下太平,李世民对自己的功业有些陶醉,想效法古代圣君,去泰山封禅。封禅是一件大事,必定劳民伤财,大臣魏征认为太宗好大喜功,便极力反对。李世民问魏征:“朕要你凭良心说,朕对天下功劳大不大?”
魏征点头回答道:“大!”
太宗有点得意地问:“那么,你为何反对朕去泰山?”
魏征说:“陛下治乱世,安天下,刚刚才开始,百姓还没得到足够的好处。天下是安定了,但还未曾令人满意,如今仓廪还空虚,丰收的粮食仅够消耗罢了。由于这些原因,现在还不是封禅的时候。”
太宗听完魏征的话,认为有道理,就取消了封禅泰山的计划。还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鹞鹰,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他正玩得高兴,远远地看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鹰藏在了怀里。
魏征和他谈论国事,很长时间才告退。等他走后,李世民拿出鹞鹰,发现它已闷死了。这件趣事反映了李世民对贤臣的尊重态度。
李绅家几代为官,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
唐宪宗元和元年(8),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唐朝国子监分设六馆,每馆均设博士及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逐渐蜕变。野史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责,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定下计策后,孙权就派人到荆州,说得知甘夫人去世后,刘备一直单身,十分同情,愿将妹妹嫁给刘备,请他到东吴迎娶。刘备可不傻,一听就知道孙权不怀好意:“我已年过半百,孙权的妹妹却是妙龄女子,他怎肯将妹妹嫁给我这个老头子?恐怕是想把我骗到东吴去做人质,逼我还荆州吧?我才不上他的当。”
诸葛亮却摇着鹅毛扇说:“主公但去无防,我自有妙计,包你既娶到孙权的妹妹,又不用归还荆州。”
刘备问:“军师有何妙计?”
诸葛亮的妙计是到紧要关头才能给人看的,他微笑着说:“我已将妙计装在锦囊里,主公路上再看吧。我等着喝主公的喜酒呢。”
刘备终于动了心,决定去东吴迎娶孙权的妹妹。关羽和张飞都说万万不可,大哥这一去,恐怕就回不来了。刘备安慰他们说:“你们什么时候见军师失算过?有军师的妙计,十个孙权再加十个周瑜,我也不怕。”
刘备带着赵子龙去东吴。临行时,诸葛亮交给赵子龙一个锦囊,说妙计就装在里面,叮嘱赵子龙一定要到东吴后,才能拆看。
刘备一行乘船顺江而下,很快就到了东吴水面。风浪很大,船晃得厉害。赵子龙想等风平浪静后再看军师的妙计,刘备却说,现已进入东吴地界,危险重重,万一东吴水军袭击,想看妙计都来不及了。
赵子龙觉得刘备说得有理,就将锦囊拆开。不料一股旋风袭来,顿时巨浪滔天。赵子龙站在船头,纵然武艺高强,也因船只颠簸摔了个嘴啃船板,幸好双手抓住船帮,才没掉到水里。可诸葛亮给他的妙计,连同锦囊一起掉到风浪里,打个转就不见了。
风浪平息后,赵子龙一行人划着木船,在江面上转了好几圈,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士兵到水里寻找,都不见妙计的踪影,倒是那个漂亮的绸缎袋子还挂在船底的一颗钉头上,装了一袋子的脏水。
丢失了军师的妙计,刘备不敢去娶孙权的妹妹了,他决定先回荆州。可他们正要掉转船头,就听到有人喊:“刘玄德,你走不了啦!”
一艘大船飞快地驶来,船上站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仔细一看,正是周瑜。周瑜要活捉刘备,逼他归还荆州。赵子龙带领将士拼死抵挡,才得以脱身,但刘备的左腿中了一箭,赵子龙也被周瑜的长枪刺伤了右臂。
回到荆州后,刘备一瘸一拐地走下船来。诸葛亮吃惊地问:“主公,你没有采用我的锦囊妙计?”
刘备生气地说:“妙计被风浪卷走了,锦囊还在。”他把脏兮兮的袋子扔到诸葛亮的脚下。
赵子龙捂着手臂上的伤口问:“军师,你那妙计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捡起锦囊说:“我想让你们到了东吴后,就沿路宣传孙权是请主公来娶他妹妹的。这事闹得越大,孙权就越下不了台,你们也就越安全,主公也越有可能娶到孙权的妹妹。”
赵子龙埋怨说:“不就是几句话吗?军师为什么不预先告诉我和主公,非要神神秘秘地装到袋子里,还必须到东吴才能拆看?你害得主公差点儿丢掉性命啊!”
诸葛亮追悔莫及:“我没想到江上风浪那么大。”
英国首相的幽默故事
如果有人试图评出当下欧洲最有魅力的政治明星,戴维・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被人们称为“绅士首相”的卡梅伦1966年10月9日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具有纯正的英国王室血统。早在多年前,有研究机构和媒体对他“幽默、活力、自信、开放”的性格进行分析,并预言他必将成为“英国政坛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而他在牛津上学时,同学更是预言他能成为首相。事实果然如此,34岁时他就成为了英国上议院议员,39岁时他就成为了英国保守党的领袖,205月11日,年仅44岁的他就成为了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人们说,卡梅伦是一个来自保守党却最不保守的领袖,他的当选必将给深沉的英国带来无限的阳光和活力。卡梅伦气质高雅,极具绅士风度,他幽默风趣,拥有卓越的演讲口才,听他的演讲简直是一种享受。年11月,他在北大的一场演讲让北大学子为之倾倒,北大学生以“口才一流,魅力四射”来形容他。
【历史名人爱子故事】推荐阅读:
古代历史名人的故事07-06
历史名人的故事素材04-09
历史名人文天祥的故事06-03
8.历史名人06-19
历史文化名人09-18
历史名人的对联12-11
中国历史名人联12-19
历史名人及典故02-18
姜堰市历史名人02-02
名人读书小故事及名人名言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