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养蚕日记(精选11篇)
今天,我把蚕宝宝带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有科学课,老师说今天要讲蚕的一生。
科学课到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蚕盒放在桌子上,耐心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来了,她说她今天改变了主意,准备这节课让我们大家交流一下蚕宝宝最近的生活习惯,大家立刻开始交头接耳,你看看我的蚕宝宝,我看看你的蚕宝宝,我没有到处去看,而是坐在我的座位上,细心的观察蚕宝宝是怎样吃桑叶的。他先用前足把桑叶扒到自己的面前,然后迅速的将这片桑叶吃完。
原来蚕宝宝就是这样吃桑叶的!
关键词:三年级 教学方法 科学教材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观察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和健康与看考分的教育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我回顾了担任三年级《科学》教学的感受,针对三年级《科学》教学,谈几点不成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一、联系生活法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中有存在着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如在教学《认识金属》中,分析金属特征时,我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总结出:有的金属不会燃烧,会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有的硬度较大、有光泽、不渗水等特征。如果抛开学生生活来学习科学,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难懂的理论。
二、实验法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做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如在教学植物发芽的过程,水和食用油、洗洁净的流动速度,水结冰时的温度,磁铁的性质等内容时,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做实验,得出结论,在科学实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掌握得牢固。
三、观察法
1、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事物。从三年级上、下两册共八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绝大数内容都是通过观察,其类别庞杂,从"水、陆、空"中的树木、花草、虫、鱼到我们呼吸的气体;从我们的身体到吃、穿、住、行、用的等等材料,再进行比较分析,感悟认知,总结出事务的规律特征及用途。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求学生睁大眼睛看万物,甚至还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看事物。要具备这样的观察能力,才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方法。
2、写观察日记或填写观察记录报告单。学习《科学》观察事物显得重要,然而写好观察日记显得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变化特性等要认真地记载下来,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事物的规律,特性及用途。例如:从几粒凤仙花种子播下地到凤仙花枯死的全过程的观察记载,使学生认识了植物一生经历的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繁殖)、死亡的四个阶段。
四、比较分析法
《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如:比较大树和小草;蜗牛和蚯蚓;水和食用油;水和空气等事物的同异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将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在教学如同此类的教材时自然会用到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探究法
教材中有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分小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对大自然事物的探究,去揭示万物的奥秘。如对蜗牛、蚯蚓、蚂蚁会游泳吗?蜗牛会生孩子吗?磁铁会吸哪些物体?放在阳台上的水杯里的水怎么会减少了呢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内外的积极探究,特别是当我在上《磁铁能吸哪些物体》一课时,学生特别兴奋,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磁铁和他们自己搜集的环形、条形、圆柱形、纺锤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把自己准备的和教室各种设备构成的材料统统吸了一遍,得出了磁铁只吸铁或含铁的材料这一结论,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六、实践法
《科学》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具有科学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种子发芽的过程,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需要多少天,蚕的生命周期等内容,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内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和得出答案的,而是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播种、喂养桑蚕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做好观察记录,获得科学知识。
七、阅读摘要法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三年级《科学》上、下两册教材中,编排了八个资料库,其内容十分广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篇幅比较长。在教学时我采取用阅读摘要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科学知识摘要本(可以和观察日记本合用),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认真阅读,把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的知识摘抄在《科学知识摘要本》上,增强记忆印象,比较深奥的知识只需要学生做以了解。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了解了全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蚕日记1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晴
昨天,我从舅舅家带回来几只蚕宝宝,这些蚕宝宝又白又胖,可爱极了!
它们的嘴黑黑的像弄脏了似的,它们的头上有很多折纹,像老奶奶的皱纹,身上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个小黑点,每只有十四只脚,头上六只,身上有八只。
它们很可爱!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回家一看,看见蚕宝宝在高兴得吃叶子呢,它们吃起叶子就一拱一拱地,发出沙沙的声音。蚕宝宝很聪明,不是叶脉,吃过的叶子就像渔网一样。
突然蚕宝宝不知怎么回事,身子突然变成了透明的。它把身子仰起开始吐丝,它不断的把丝往身上缠。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蚕宝宝身上的丝越来越多,过了十分钟,蚕宝宝躲到茧里,它睡着了。
唉,蚕宝宝真辛苦!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晴
蚕蛾从茧子中钻出来了,它们刚钻出来时翅膀是湿的,而且是叠着的,包着身子。它们一动不动地趴在盒子里,只有触角在晃动。
过了半个小时,它们的翅膀渐渐张开了,像一只白色的蝴蝶,但是不会飞。
这时我才看清它们的真面目,它们和蚕宝宝不同,蚕宝宝有十四只脚,而蚕蛾只有六只。
蚕宝宝真是个魔术师!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小雪
今天,我来看了看蚕蛾发现蚕蛾的肚子很大,这说明它们要产卵了。
它们一会儿爬上爬下,一会儿爬到盒子中央,爬了几个小时,才开始产卵,它们从卵部排除很多绿莹莹的,芝麻那么大的卵。累了就休息一会儿。一天过去了,它们的肚子扁了,就静静地躺下了……唉,蚕宝宝真可怜!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表姐来了。表姐在我房间里找点书看,谁知,表姐拿起我装着蚕卵的盒打开看,不小心把卵弄掉了。
我正想问表姐在干什么,表姐朝我走了过来,我低头一看,卵被表姐踩的不成样子了,我就哭了起来。我想:好不容易把蚕养大,蚕蛾下的卵却没了。不过,我知道表姐不是故意的!
蚕卵呀,真对不起啊!
养蚕日记2
本学期科学课让我们在家饲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这个过程真是一波三折、一言难尽…。
刚开始,老师发给我的蚕卵,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冰箱拿出来,放在雪白的纸巾上,一不留神就不见了,我们找遍角角落落都没有,原来被爸爸擦桌子扔了,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呀!这可怎么办呀!科学任务完不成了!
于是全家总动员,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外婆说去同学家分一点?妈妈说去花鸟市场买一点?”最后还是爸爸将功补过从网上买来了桑叶和蚕卵。我找了个盒子把蚕卵放进去,过了几天像蚂蚁一样的蚁蚕孵出来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啦!赶紧从冰箱拿出桑叶喂它们吃,只见它们慢慢吞吞、细嚼慢咽地吃起来,样子可爱极了!可是我放学回家发现有许多蚕宝宝拉肚子了…。原来不能把又湿又冷的桑叶直接喂它们。后来我每次把擦得干干净净再喂养它们,过了一段时间小蚕们已经长得又大又壮了;只见它们扭着白白胖胖的身子,摇头晃脑的找食物,一个个吃起桑叶来,一片“沙沙沙沙”的声音,不一会儿桑叶就被消灭一干二净。
天气越来越热,我发现每天都有蚕死去;是桑叶洒了农药?是蚕生病了?是蚕宝宝的家不卫生吗?我心里可着急了。再不救我的蚕宝宝可就全部阵亡啦!这时爸爸说;你们可真是井底青蛙-目光短浅呀!小区桑叶不会洒农药,如果蚕生病会全部死掉,你看蚕的家每天放在窗台上,天气太热,桑叶变干,有的蚕身体没有水分就死掉了。
最后我们把唯一幸存的一条蚕宝宝转移到阴凉潮湿的卫生间洗手台安了家。看着蚕宝宝又活灵活现的吃着桑叶,一天天的长大,最后终于吐丝结茧,给我的养蚕记划上了完美地句号。养蚕的经历,让我懂得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任何事情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养蚕日记3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从一颗小小的籽,变成一条可爱的蚕宝宝,再结成一个茧,最后变成飞蛾破茧而出。
我的内心深处立刻萌生了想要养蚕宝宝的愿望。起初,全家人都反对,怕我养不活这些小生命。我苦苦哀求了好久啊,终于,一直很宠爱我的奶奶同意让我试试。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四处找了一些纸板,开始动手给蚕宝宝搭建“小房子”。花了整整一下午,终于把“小房子”做好了!我又从网上查到,蚕宝宝喜欢吃新鲜又较为成熟的桑叶,就托奶奶帮我购买了一些桑叶。做好这些准备,我就安心等待着蚕宝宝们的到来。
过了三天,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们就乘着汽车来到我家啦!我高兴极了,马上小心翼翼地把蚕宝宝们放进我准备的“小房子”里。接下来几天,我都严格按照网上查到的养蚕方法,一次喂蚕宝宝2到3片桑叶,等桑叶干了或大部分都被吃掉了以后再换新的。看着蚕宝宝们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还跟袁老师商量,把蚕宝宝们带到学校让大家一起观察,虽然有些调皮的男生会去捉弄它们,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小生命。
但是,也许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有一天,蚕宝宝们生病了。它们不吃桑叶,没有力气,一条接着一条死去了……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找不到办法,每天急得哭。慢慢的,只剩下一条蚕宝宝了。我在心里为它加油:“加油啊蚕宝宝,你一定要活下来!”
也许是蚕宝宝听到了我心里的话,它真的活下来了!不仅活了下来,它还开始结茧了呢!如今,这条活下来的蚕宝宝已经结成了茧,是金黄色的,非常可爱!
养蚕日记4
人的生命分不同阶段儿,可爱的蚕宝宝也是如此。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对蚕评价很高,所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说说养蚕的事儿。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拿出从网上买的12个蚕卵,一想到可以养蚕了,我很开心,可再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个乌黑乌黑的小点点,我的心情顿时一落千丈。但最终,蚕卵还是在我精心的照顾下破壳而出。刚刚出生的小蚕,又黑又小,不会觅食,小蚕全身还毛茸茸的,可爱极了。在小蚕出生大约40分钟左右,我把桑叶剪成碎片一片一片的放进去,小蚕闻到桑叶香喷喷的气味,一个个立马爬过来,鼓足了力气开始大吃桑叶,一会儿就把桑叶变成了美丽的窗花,这是的蚕叫蚁蚕。
过了一个星期,蚁蚕开始蜕皮,一开始我还以为那是死蚕,后来妈妈告诉我,因为蚕会长大,身体表皮承受不住,于是才会脱皮,还告诉我,蚕一生要蜕四次皮呢。蚁蚕经过了三次的蜕皮,变得又肥又大,一天吃的桑叶数量十分惊人。一次放学回家,我发现一只蚕一动不动,身子底下还有一滩黄水,它死了,我很伤心,把它的尸体埋了起来。
转眼间,过去了十天,蚕宝宝变得亮晶晶的,我知道它们要吐丝了,就把它们放到准备好的报纸里。蚕就在这里,先用丝把自己的身子圈住,然后就在里面一直吐啊吐,终于一个个茧就完美地出现在我眼前。妈妈说蚕宝宝要从蚕变茧再变蛾,我听了很期待,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终于蚕从茧里出来了,变成了蛾,两只蛾在一起生育子女,可是最后它们都死了,子女们留了下来,母爱真是伟大。
养蚕的过程真是其乐无穷啊。
养蚕日记5
你们养过蚕吗?养蚕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呀?今天让我来告诉你我的养蚕经历吧!
那个时候,每天一放学我就在桐乡的各个角落,为寻找绿油油的桑叶而奔波。一开始蚕只是静静地躺着,像一个大少爷似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它们的身体黑不溜秋的,像棉花一样柔软,摸上去特别舒服。你知道吗?它们一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吃货,每天我一给它们喂桑叶,它们就像听到了什么“魔音”,像潮水一般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要给桑叶做“美容”。“吭哧吭哧”,还不时地把头往上抬抬,就像是对我这个小主人表示感谢。一眨眼的功夫,桑叶只剩下筋筋条条了,就像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真是“无叶不欢”啊!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肥嘟嘟的身躯娇憨地扭动着。渐渐地,它们从一个个“丑小鸭”变成了美丽而优雅的“白天鹅”。
一天晚饭后,我照例坐在蚕盒旁,小心翼翼地掀开蚕盒。刚一掀开蚕盒,我立刻就目瞪口呆,平时那一个个吃货,今天都变了样!它们一个个都抬着头,嘴巴突起,像受了什么委屈一样,什么也不吃,一动不动地僵在那里。看着那些蚕一动不动的,我以为它们死了,就哭哭啼啼找妈妈:“妈妈,蚕宝宝活不了了。”妈妈安慰我:“蚕是要蜕皮了。”我一听来了兴趣,兴致勃勃地去观察。起先,它们慢慢地匍匐前进,突然它们猛地往前一钻,好像是要把头和身体分离,我看着就是心惊肉跳的,生怕蚕有个三长两短。蚕重复做着这个动作,渐渐地,蚕的尾部好像缩进去了一小部分,我摸了一下,这是蚕皮吗?蜕了皮后的蚕宝宝,一个个更加白嫩,更加柔软,更加可爱。
我先抓来几只蜗牛放在一个盒子里,饿上一天,然后把白菜、馒头、猪肉等食物放在抓来的蜗牛那。它们大概都饿坏了,马上爬向有食物的地方。只见蜗牛都选择了白菜,对其他的食物闻都不闻。一顿饭的时间,那些蜗牛就把白菜吃的精光了。由此,我断定:蜗牛对于农民伯伯来说是害虫!
在实验的时候,我还观察到蜗牛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线。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去查找了一些资料,资料上说:蜗牛足里面哟个叫“足腺”的小东西,那粘粘的像胶水一样的东西就是足腺分泌出来的。爬行时,这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的爬行。原来是这样啊,以后大家顺着一条亮晶晶的线就可以找到蜗牛啦!
看着其他的蚕大口大口地吃桑叶,生龙活虎的样子,我想,这条蚕是不是快要死了?我感觉好难受。
就在我坐在一边发呆的时候,妈妈大叫起来:“快来看!这条蚕要蜕皮了!”
我还没亲眼见过蚕蜕皮呢!我低下头,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条要蜕皮的蚕。
蚕先从头部甩出一个黑色的小圆圈,然后躺在叶子上一扭一扭,看起来有点痛苦。
“蚕宝宝,加油啊!”我在心里默默为蚕宝宝加油。
不一会儿,它头部至颈部的皮一节一节皱了起来,前面几只脚从原来的皮里出来了。它用前面几只脚死死抓住盒子底部。借着这股劲,它前半段身子往前爬。每次用力朝前一伸,就有几只脚从狭小的“管道”里解放出来。就这样,上面的皮慢慢往下掉,露出了雪白的身子。
上半部分的皮容易蜕,下面的皮不容易蜕掉。蚕宝宝像一个胖子穿了半截丝袜,不停地扭、伸、爬,将自己弄了个仰面朝天,下面的皮还是没有掉。蚕宝宝打了个卷,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它好像又怕别的蚕笑话,只躺了一会儿,抓住一片桑叶又挣扎着爬起来。
我看着挺着急的,伸手把它剩下的皮弄下来,突然从里面掉出来一粒粑粑,吓了我一跳。我仔细瞧了瞧蚕脱下来的皱巴巴的皮,像一个折叠式的弹簧一样。
一天上午,放学后,我看到一群学生围在一个地方看着什么。我好奇大发,走过去一看,尖叫一声:“好可爱的蚕啊!”在我的恳求下,妈妈给我买了9条蚕。我用一个盒子装着,把它们带回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我的蚕总是直着身子出叶子上蠕动,头不停地往前伸,皮就一节一节地往后退,一直退到了尾巴,而蚕把尾巴 一缩,皮便脱了下来。我感到很奇怪,便上网去查,一看,这才明白。原来,蚕在脱皮啊!蚕一生要脱四次皮,每脱一次就长大一岁。我看着我的蚕,果然比以前胖 了。现在的蚕,身体已经有十三节,八对腿,胸足三对,腹足四对,还有一对尾巴。蚕的比身体大一些,头的前部有点黑。而且头上还有一条条皱纹,看起来像个小 老头似的。蚕的牙很小,藏在嘴巴里,一开始我以为它没有牙齿呢!但后来一想,如果没有牙齿,它怎么吃桑叶啊!成蚕可能吃了!一天要吃好几片桑叶!过了几 天,我发现它们天天趴在小屋里,也不吃桑叶。我以为它们又要脱皮了,可妈妈却摇摇头说:“它们不是要脱皮,是要结茧了!”妈妈说得没错,过了几天,我的蚕 开始找地方打造属于它们的家了,茧颜色可真多呀!有紫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淡黄色的……像一个个美丽的小绒球。如今,小屋里已经有四个茧了!
今天放学后,刘若涵给了我一个装有小蚕的纸盒子。十几只小蚕快乐地吃着桑叶。我道过谢,欢天喜地地和妈妈回家了。回家后,我用纸箱给它们做了一个“家”,把小主人放进去。这时,它们大约只有一厘米长,和铅笔芯一样粗细。
4月22日星期一多云
小蚕长得很快,现在已经大约三厘米长了,毛线一样粗细。它们进食的速度也快了,食量也增加了许多。上午放进去四片桑叶,中午就吃得仅剩了叶脉。一天大约得放七八片桑叶才够它们吃。
5月9日星期四晴
小蚕们不吃桑叶了,老是伸着小脑袋东张西望,它们想干什么呢?书上说,这时它们就要结茧了。我叫爸爸妈妈把蚕放进另一个箱子里。我用树枝给它们做了一些格子,让它们在格子上结茧。
5月11日星期六晴
已经有些蚕结好茧啦!他们结的茧是椭圆形的,很白。有几只正在结茧。从嘴里吐出白白的蚕丝,长长的蚕丝缠成团,把蚕包在茧里。妈妈说,十几天后,蚕的成虫——蛾,就会从里面出来。真期待那一天!
5月22日星期三多云
蛾们都出来了!它们全身都是白色,有粗短的身体,像梳子一样的触须,一对翅膀。它们交配后,雄蛾很快死亡。雌蛾开始产淡黄色的卵。产卵后不久,雌蛾也会死。
我先去买了几个蚕卵,有的蚕卵里面没有生命,有的因为太小,被我不小心弄丢了。我等了两三天,有一只可爱的小蚕宝宝从卵里好奇地探出了头,我看了看,欣喜地说:“它是第一个出来的,以后一定比它们白,我应该给它取名叫小白。”不久又出来了两只蚕宝宝,一只我叫它小兰,一只叫小黑。过了一些日子,我的小白、小兰和小黑都蜕皮了,可是还有一只蚕宝宝一直没有动静。我等啊等,到小白都第二次蜕皮了它才终于出来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啊。我想:它这么久才出来,一定很可疑,它躲在卵房里做些什么呢?我想就叫它小可吧。我的蚕宝宝们终与全部出来了,我感觉非常的高兴。
最有趣的就是看它们吃桑叶的时候了。当蚕宝宝们还是幼蚕的时候,它们还吃不动老的桑叶,所以我就摘一些又嫩又绿的桑叶,用清洗过的剪刀剪成很碎很碎的小块喂给它们。它们吃桑叶的时候就像一两岁的小孩儿,牙齿还没有长齐,所以吃得很慢很慢,几乎是没有声音的。只有看到桑叶不见了,才知道已经被小家伙们吃到肚子里去了。蚕宝宝们渐渐长大,可以吃一些稍微老一点的叶子了,我就用手将桑叶撕开,轻轻地铺在它们身上,就像给它们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毯子。蚕宝宝们从叶子底下抬起头来,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只一会儿功夫,叶子就被它们吃掉一大块。它们吃得很快,也很满足。如果四周很安静,你就可以听到一种奇怪的“沙沙”声,就像深夜下起了一阵小雨,洒在棚顶上的声音,很有节奏,非常动听。吃饱了的蚕宝宝们就很悠闲地趴着,估计不一会后,它们就要睡大觉啦。
我养了几只蚕宝宝。
一个星期后,蚕宝宝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慢慢地长大了。原来瘦瘦的、细细的蚕宝宝变得胖胖的,看起来有点圆滚滚的了。蚕宝宝的胃口特别大,就像个大胃王。早上我出门上学时,给了它一片大桑叶,晚上放学回家时,发现桑叶只剩下芝麻点大小了。
蚕宝宝身上一段黑,一段白,非常惹人喜爱。早上我没有时间陪它,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它。放学后,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蚕宝宝那儿去看它。慢慢地,它成了我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到了周末,我终于有空陪它了,我捧起盒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一看就是好几十分钟,直到奶奶叫我吃饭,我才反应过来,吃饭还时不时去看看它呢!妈妈见了,摇摇头说:“你也太喜欢它了吧!把饭吃了再看不行吗?”我的脸不好意思地红了。
我最喜欢和它玩耍了。它们有的躲在桑叶底下,有的躲在角落里,像在和我玩捉迷藏呢!还有的“小调皮”把头高高地竖起,好像在说:“你看,我竖得多高!”我忍不住想去摸摸它。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它的身体。它的身体软软的、滑滑的,特别舒服。我把它放在桑叶上,拿起桑叶,带它来到我的.房间。看到我的书桌和玩具,它的小脑袋伸得更高了,似乎对我的房间充满了好奇。
早上起来还没等穿好衣服,我就赶紧跑去看我的小蚕宝宝。它们实在是太小了,还看不出形状。不过,比昨天还是长了2毫米左右。看上去就象几条短短的黑线。
盒子里的桑叶已经被小蚕宝宝吃得是千疮百孔的了,而且都卷起来了,快干了,得给它们换桑叶了。外面下着大雨,幸好昨天我们采了很多叶子,而且都带着杆儿,插在了一个装满水的瓶子里,否则的话,我还得冒雨去给小蚕宝宝弄“粮食”呢。我拿了个牙签,轻轻地把小蚕宝宝从枯叶儿上挑到了新鲜桑叶上。你别看小蚕宝宝个头小,动作还挺快的,不一会儿就在叶子上打了不少的洞。我发现,有两只蚕的胃口特别好。中午的时候,妈妈告诉我说小蚕宝宝好象少了一只。我赶紧去数,果然少了一只,估计是我早上换桑叶的时候给换掉了一只,我们马上把早上换下的叶子找出来,又认真地找了一遍,没有。我们又把放盒子的地方仔细找了一遍,还是没有。
呜呜……可怜的小蚕宝宝,你才在世界上生活了几天就牺牲了。都怪我太粗心大意了。
下午,从课外班出来后,我急急忙忙地赶去采桑叶。要知道,整个小区里就一颗桑树。所有的人都得到那里去采桑叶,不先下手可不行呢!
我来到那颗仅有的桑树旁。抬头望去,啊,树怎么这么高啊。能够的着的枝条上,桑叶早被人摘光了。那些圆圆的小小的嫩嫩的桑叶仿佛远在天边,我怎么够也够不着!莫非我的小宝宝只有挨饿的份啦?我心理那个着急呀,比自己饿肚子还要难受一百倍。
怎么办呢?我围着这颗桑树左看右看,观察了好半天,终于想出办法来了。我在地上捡了一根树枝,哈哈,这下子,我的手臂突然长长了许多。我像只长臂猿,轻巧地就够到了那些嫩绿的桑叶!很快,我就有了一大堆叶子。这些叶子足够给蚕宝宝当一床温暖的”被子“盖啦!我捧着桑叶,开心地往家里跑。我仿佛看见蚕宝宝们张着小嘴巴,一圈一圈地嚼个不停。差差差,那声音,真像动人的音乐!
终于到家了。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蚕宝宝们果然吃得很欢。我笑了,看来,它们很喜欢我精心制作的”爱心大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