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unit1知识点归纳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上unit1知识点归纳(精选5篇)

5上unit1知识点归纳 篇1

Unit1

heredidugnvaatin?

【短语归纳】

g

n

vaatin

staat

he

gttheuntains

4gtthebeah

visituseus

6gtsuerap

7quiteafe

8studfr„

9gut

0stfthetie

1tastegd

2haveagdtie

3furse

4feellie

gshpping16inthepast17alarund18tan19beausef20neblf„21thenextda

22drintea

23findut

24gn

2taephts

26sethingiprtant

27upanddn

28eup

【语法】

buanthingspeial

买特别的东西

①busthfrsb=busbsth

②anthing不定代词,意为“某事;某东西”,主要用于疑问句或否定句中。表示“任何事;任何东西”时,主要用于肯定句。

③anthingspeial

特别的东西,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应后置

Hdidulieit?你觉得它怎么样?=hatduthinf„?

Didugshpping?你们去购物了吗?

g+ding表示去做某事,常用于表达从事某一体育活动或休闲活动gfishing

gsiing„

Thenlprbleasthatthereasnthinguhtdintheeveningbutread

唯一的问题是晚上除了读书没什么事情可做。

Nthinguhtd没什么事可做

nthing„but„除„之外什么也没有,but后可接名词或动词原形。

Stillnneseeedtbebred

仍然没有人看起来无聊

see可作不及物动词或连系动词,意为“好像,似乎,看来”

see+形容词

看起来。。

useehapptda

see+tdsth

似乎,好像做某事

Iseethaveald

Itsee/seeed+从句

看起来好像。。;似乎。。

Itseesthatnnebelievesu

Seelie

好像,似乎

Itseeslieagdidea

IarrivedinPenanginalasiathisrningithfail

Arrive不及物动词,意为到达,arrivein表示到达较大的地方,如国家,省,市;arriveat表示到达较小的地方,如机场,商店,广场,村庄等。

Sedeidedtgtthebeahnearurhtel

deidetdsth

Ideidedtbuanear

sisterandItriedparagliding姐姐和我尝试了滑翔伞运动。

trdingsth尝试着做某事,表示一种尝试,做做看的想法,不一定付出很多努力。

trtdsth尽力,设法去做某事,表示想尽一切办法要把事情办成,强调付出一定的努力设法去完成。

Ireallenedalingarundthetn

en后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作宾语

0hatadiffereneadaaes!

hat引导的感叹句,hat+名词+主语+谓语!此句式强调的部分是hat后面的名词。

1eaitedveranhurfrthetrainbeausethereeretanpeple

tan意为太多,其后接可数名词复数

tuh修饰不可数名词,意为太多,还可修饰动词作状语

uht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意为”太”

2fatherdidn’tbringenugh

ne„我爸爸没带足够的钱。。

①Bring:指从别处带到说话者所在地

tae:指从说话者所在地带到别处去

②enugh形容词,意为足够的,充分的,作定语修饰名词。Enugh还作副词,意为足够地,充分地,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一般置于被修饰词之后。

3Beauseefrgttbringanubrella„因为我们忘记带雨伞

frgettdsth忘记要做某事(事情还没做)frgetdingsth忘记做过某事(事情已经做过了)

4Abutnehurlater,estppedanddransetea

Stpdingsth停止做某事

stptdsth停下来去做另一事

lassatestldeteepging,sIentn

5上unit1知识点归纳 篇2

列词汇表

2. by listening to tapes

通过听磁带的方式

3.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4.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5. improve ones speaking skills

提高某人说话的技能

6. too... to...

太……而不能……

7. specific suggestions

明确的建议

8. add to 增加

add... to 把……加到……

add on 附加,加上

add together 加起来

add up to 总共, 总计

9. not... at all

根本不……; 一点也不……

10. have fun doing sth.

做某事很开心

11. get the pronunciation right

使发音准确

12. first of all 首先

13. laugh at 嘲笑……; 因……而发笑

14. later on 后来

15. take notes 做笔记

16.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7. impress sb. with sth.

将某事铭刻在某人的记忆里

= impress sth. on/ upon sb.

= impress sth. on/ upon ones mind

18. make up 组成, 构成

19. be angry with sb. 生某人的气

20.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

1. This week we asked students at New Star High School about the best ways to learn more English. 这个星期我们询问了新星中学的学生们学习更多英语的最好方法。

2. I dont know how to use commas. 我不知道怎样使用逗号。

3. You said you couldnt understand people who talked fast. 你说你听不懂那些讲话太快的人。

4. I dont have a partner to practice with. 我没有互相练习的同伴。

5. Perhaps we have seen young children playing together. 也许我们看见了小孩们在一起玩。

6.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spell new words, look them up in a dictionary.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拼读新单词,就在词典中查找它们。

7. And unless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 we can easily become unhappy. 除非我们处理好我们的麻烦,否则我们很容易变得不高兴。

5上unit1知识点归纳 篇3

1.分子大小: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直径数量级是10-10m;测量方法:单分子油膜法,看课本选修3-3第5页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它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这些宏观量与分子质量、分子体积(直径)等微观量联系起来。

3.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

扩散是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的越快,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着。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在液体中所做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中的颗粒受到液体分子碰撞的不平衡造成的,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布朗运动既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颗粒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4.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当r等于r0时,分子力等于0,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它们

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5.内能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是状态量,由物体的状态决定,宏观上与温度、体积、摩尔数和物态有关。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只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分子势能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大小与体积有关,如果是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r>r0→F为引力,r↑→EP↑,r↓→EP↓;r<r0→F为斥力,r↑→EP↓,r↓→EP↑;r=r0→F=0,分子势能最小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相互作用力如果是做正功,势能要减小,如果是做负功,势能要增大。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的等效性,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做功:可以理解为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热传递:是内能之间的相互转移 内能和热量的区别

内能与物体的状态(温度和体积)有关,是状态量,与状态对应。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是过程量,与状态变化相联系。

热力一地定律:物体内能的变化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的和公式:Q,W,△U正负是代表什么意思?请看课本64页。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热传导的方向性: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结果使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

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而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不能自发进行的,如果要将全部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一定会引起其他影响。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的表述:开尔文的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什么?翻书或者练习册 7.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一定的熔点,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各向同性,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有一定的熔点。液晶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是各向异性的,具有流动性、连续性,有明显的温度效应。

8.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在表面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大。

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距离增大,引力减小,表面张力也减小。9.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体积v,温度t,压强p。课本41页第1、2题练习要懂。

等温变化: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温度不变,压强增大,体积减小。P-V图像,课本44页P-T图,可看练习册 等压变化:。V-T图,可看练习册 这个内容特别要注意根据图像说明状态变化。

10.饱和气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的分子数密度一定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饱和气压,温度越高,压强增大,与体积无关。绝对湿度:空气里所含水汽的压强叫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在某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饱和汽压的比

选修3-5内容

(3)光电效应规律:实验装置、现象、总结出四个规律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极限频率、遏制电压,最大初动能,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课本3-5第30、34页

(4)康普顿效应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的正确性,不仅证明了光子具有能量,同时还证明了光子

具有动量。

(5)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光是一份一份地不连续传播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 E=hυ,h谱朗克常数=6.63×10J·S

4光的波粒二象性

*大量的光子运动规律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运动表现出粒子性;

*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越容易观察到光的干涉和衍射,光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贯穿本领越强;

*光速v,频率υ,波长λ的关系v=λυ光子能量E=hυ=hc/λ0=hv/λ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中,频率不变,故光的颜色和光子能量不变,但波长和光速发生变化。

2、原子、原子核知识归类

整个知识体系,可归结为:两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原子模型);六子(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粒子、光子);四变(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两方程(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4条守恒定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

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从而打开原子的大门.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从而总结出核式结构学说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3.玻尔模型

光子的发射与吸收(特别注意跃迁条件):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要吸收能量,原子从高

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是要辐射能量,吸收或者辐射的能量等于hν

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结构。核变化从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衰变(用电磁场研究):

=Em-En

V是频率,也可以用f表示,光子能量与频率、波速、波长的关系

三种射线在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正交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比较: 四种核反应类型(衰变,人工核转变,重核裂变,轻核骤变)

238234414⑴衰变: α衰变:(实质:核内21)α衰变形成外切(同方向旋),92U90Th2He1H20n2He

2340

β衰变:234ThPa90911e(实质:核内的中子转变成了质子和中子)

417

1⑵人工转变:147N2He8O1H(发现质子的核反应)(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并4121

预言中子的存在α射线轰击铍 94Be2He6C0n(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查德威克)271

3301

Al42He15P0n(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

5正电子的发现:(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α粒子轰击铝箔产性同位素

⑶重核的裂变:

235

21921U0n14156Ba36Kr30n

PSie

1401

生放射

在一定条件下(超过临界体积),裂变反应会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是链式反应。

341⑷轻核的聚变:21H1H2He0n(需要几百万度高温,所以又叫热核反应)

所有核反应的反应前后都遵守: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注意:质量并不守恒。)2.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计算公式: t

1T

mm0,m0是衰变前得质量,m是衰变后的质量,t是时间

2

T是半衰期。可以参考课本3-5第72页。

半衰期(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与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⑴利用其射线:α射线电离性强,用于使空气电离,将静电泄出,从而消除有害静电。γ射线贯穿性强,可用于金属探伤,也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四年级语文上课文知识点归纳 篇4

《观潮》背诵全文。

1、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

2、潮来前薄雾蒙蒙、人山人海。

潮来时作者抓住声音、形状和人群这四个方面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其奇特、壮观的景象。潮来后江面上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3、第四段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凶猛、高大、壮观。

4、钱塘江大潮特点:奇特、凶猛、壮观。《雅鲁藏布江》背诵第三段。

1、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2、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作者从地理位置、峡谷形状、自然景观三方面介绍峡谷。

4、第二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5、第三段:作者用“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6、第四段中心句:第一句。

《鸟的天堂》背诵第7、8、12、13段。

1、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看到高大茂盛、生机勃勃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

2、“真是一株大树”强调“一株”,承接上文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从侧面烘托出榕树的大、茂盛。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4、“垂”字好处:写出了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5、“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6、鸟的特点:数量多、形态多、颜色多、姿态多、生活快乐自由。

7、“鸟的天堂”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不加引号:作者亲眼看到被人们喻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感到鸟儿在那儿生活得十分自由幸福,像天堂一样,作者发出内心的认可和赞美。《爬山虎的脚》背诵全文。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

1、文章写了爬山虎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及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

2、叶子特点:绿得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均匀。

3、第二段过渡句“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的叶子。”

4、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因为爬山虎的脚不断地向上爬,它的叶子齐刷刷地往高处走,与脚相反方向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向下生长。

5、为什么爬山虎在墙上铺得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为了充分吸收阳光。《蟋蟀的住宅》背诵第7段。

1、课文写了两方面:蟋蟀住宅的特点,怎样精心建造住宅。

2、住宅特点:选址:经过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第二段:过渡句“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4、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哪些方面:

慎重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洞穴;自己一点一点挖掘。

5、慎重选择住址的条件: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

6、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第7段。

7、为什么说“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是精心建造的,可蟋蟀涌来修建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退”,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魏格纳发现: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2、证据: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岸,也见于巴西西南部。

3、结论:当时世界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4、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巨人的花园》

1、巨人的花园原先: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巨人赶走小孩后: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小孩偷溜进来后:花园阳光明媚、草翠花开。

巨人再次赶走小孩后: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巨人之前对待小孩:无情地驱赶,冷酷地训斥。之后:热情地欢迎。这是使用对比的写法。

3、从童话中懂得了什么:见笔记。P45课后资料袋要看.《幸福是什么》

1、第一个青年认为:为别人治病,别人恢复健康就是幸福。第二个青年认为:做对别人有用的工作,这就是幸福。第三个青年认为:自己种的粮食能够养活别人就是幸福。

2、从课文读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

1、理解两次“看”:第一次看是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好朋友,放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第二次“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放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2、鸟儿的品质:珍惜友情、信守承诺。《小木偶的故事》

懂得道理: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白鹅》背诵第1、2、3、4、5段。

1、白鹅特点:高傲。表现在叫声、步态、吃相中。

2、第二段:中心句,统领全文的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4、写鹅的叫声与狗做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大。

5、把白鹅的步调比作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不仅形象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6、作者善用反语流露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白公鹅》

1、特点:有海军上将的派头。

2、课文写了白公鹅的两点:走路姿态、平时活动。平时活动有:戏水、抢占地盘、公然吞食鱼饵。平时活动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3、白鹅和白公鹅叫声、步态等区别的表格见笔记。《猫》背诵全文。

1、猫性格古怪,表现在三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能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2、第四段讲:满月时的小猫淘气可爱。

3、“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任凭···也,说明小猫及其贪玩。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突出猫的尽职。“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也:猫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

4、从文中哪里看出老舍对猫的喜爱:猫可以随便上主人写作的桌子玩,在稿纸上乱踩,踩脏了稿纸,主人却说成是几多梅花。主人的线团、花草被猫折腾得不像样,也不责打它,把猫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母鸡》

1、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到喜欢。

2、讨厌的原因: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尊敬喜欢的原因: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尽职。

3、赞美伟大的母爱。《长城》背诵全文。

按照游览顺序进行介绍,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长城。

1、第三段过渡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劳动任命来。”“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名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表示长城建成是多么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3、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老宋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理解垛子、射口、瞭望口。

5、P85资料袋一定要看,熟记大概七八个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背诵全文

1、中心句:第一段。全文使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和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2、课文按照游览顺序,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长廊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亭台楼阁:再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十七孔桥看到的石狮和石柱。

3、长廊特点:长、美。

4、“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昆明湖比作镜子和碧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明湖的静和绿。

5、“···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这句话是动态描写。“滑”比“划”更好,与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湖水的静。

语句训练:昆明湖真美啊,美得();昆明湖真绿啊,绿得()。

6、十七孔桥特点: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

7、“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姿态不一”可以看出:雕刻难度大、技术高超,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秦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临潼。

课文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盛的宏伟气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1、成语形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闻名。

2、秦兵马俑的类型: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20《古诗两首》见笔记。

两首古诗都表达对好朋友的依依惜别的感情。《搭石》

课文描绘了一行人走石图、面对面让石图、背老人过石图。赞颂搭石默默无语、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1、看得见的具体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看不见的心灵美: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才肯离去;两人同时过小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过小溪,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3、课文处处体现:善良美、谦让美、尊老美和奉献美。

4、关于奉献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落红不是无情物,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叙述大陆青年小钱得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赞颂了两岸同胞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1、课文叙述的事情很感人,说说你的感受:

从以下几点谈:人和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感人的人物形象:急需救命的小钱,抽取骨髓的李博士,一心救同胞的台湾青年等。

2、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

从以下几点谈:小钱的身体状况;生活及工作情况;感恩情;思念;愿望与未来;

3、两个“静静得”区别:(1)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体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4、李博士品格: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及的高尚医德;台湾青年:舍己为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5、关于爱心的名言: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卡罗纳》

课文通过描写小男孩卡罗纳在失去母亲后得到老师和同学无微不至的关爱的故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关爱,教育我们要时时刻刻有一颗爱心。《给予是快乐的》

1、课文记叙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间真情。

2、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保罗难忘是因为他真的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难忘是因为他为弟弟许下了一个愿望;小弟弟难忘是因为有了一次兴奋的坐车经历和哥哥为他许下了一个承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伟大志向的原因: 12岁的周恩来刚来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啊!”在外国租借,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受洋人的欺凌,中国巡警不为妇女伸冤,反而训斥中国人。围观的群众敢怒而不敢言,使周恩来深刻地体会到中华的确不振,由此立下了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2周恩来具有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背诵第七、九段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和第10段。

1、课文写了两件事:叶圣陶为“我”修改作文;“我”到叶圣陶家里做客。

2、叶圣陶对“我”作文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正确;(2)、把长句断成短句;(3)、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4)、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5)、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6)、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

《乌塔》

1、乌塔身上值得学习的品质:自理能力强、热情活泼、生活经验丰富、生存能力强、做事有计划、做事有主见。自己从课本上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从乌塔这篇课文要懂得的道理: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要注意书信格式。

1、题目意思: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2、从这篇课文明白的道理(要背的内容):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呼风唤雨的世纪》

1、“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说明20世纪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自然的世纪。

2、“千里眼”、“顺风耳”这里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越自然的能力,说明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曾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4、课文第三、四段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5、作者仅用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如电脑、自动洗衣机、手机、家庭影院、数码相机、小汽车···已经悄然走进平常百姓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定会使人们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电脑住宅》

1、课文按照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顺序写的。

2、怎样才能把这美好的愿望成真呢:

大胆的想像;掌握丰富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

3、课文介绍了门外、大门、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飞向蓝天的恐龙》背诵第四段

1、全文中心句: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一支”指恐龙中的某一支,而不是全部,“漫长”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不是突然的变化。

2、“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可能”只是一种推测,还未被证实,去掉就不科学了。

3、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4、“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运用说明方法:打比方。把古生物学家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把辽西的重大发现,喻为点睛之笔。

5、“科学家们希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一些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时进程。说明科学工作者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力求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化全过程展现在世人面前。

6、课文第四段“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以植物为食。”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行走方式、体态、性情等方面说明恐龙家族的巨大差异。

7、恐龙是怎么演变成鸟类的:第四段。

8、P152课后资料袋要看,辽西地区是个化石宝库,被誉为“白垩纪公园。”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从太空归来的植物种子发生变化的原因:自然原因:即宇宙射线与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使其内部遗传物质发生微妙的变化;科学的力量,即科学的选育,使其良好的性状逐渐稳定。

2、课文第四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太空蔬菜的神奇之处。

5上unit1知识点归纳 篇5

1. pour... into... 把……倒入……

2. a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

3. cut up切碎

4. put... into... 把……放入……

5. one more thing 还有一件事

6. a piece of 一片/张/段/首……

7. two spoons of 两勺……

8. turkey slices 火鸡切片

9. at this time 在这时

10. fill... with... 用……把……装满

11. cover... with... 用……覆盖……

12.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逐个;依次

13. a long time 很长时间

14.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某事

15. 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16. 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17. be ready to do sth. 准备做某事

18. cut... into pieces 切成片

【重难点句子】

1. 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我们需要多少酸奶?

2. Next, put the beef, carrots and potatoes into a pot and add some water. 下一步,把牛肉、胡萝卜和土豆放进罐子,然后再加些水。

3. No, one more thing. Finally, dont forget to add some salt. 不行,还有一件事。最后,不要忘了加点盐。

4. At this time, people also remember the first travelers from England who came to live in America about 400 years ago. 此时,人们也回忆起大约400年前从英国迁来美国生活的首批旅行者。

5. These days, most Americans still celebrate this idea of giving thanks by having a big meal at home with their family. 现在,许多美国人仍然通过和家人吃大餐的方式庆祝感恩的想法。

上一篇:2024建材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物流公司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