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哈尔滨市)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合肥市)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长沙市)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海口市)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势冲突

5.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九江市)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昆明市)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7.晶体智力()(杭州市)

A.在成年期不会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长沙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湖州市)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10.若一家长想长期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是()(晋城市)

A.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看完马上督促他完成作业

D.处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无锡市)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2.()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株洲市)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13.()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教育的基本法,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长沙市)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

1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海口市)

A.杜威 B.怀特海默 C.克伯屈 D.布鲁纳

1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济宁市)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无锡市)

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具体指的是、、。(九江市)

3.“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提出的。(杭州市)

4.人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差异和 差异。(湘潭市)

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南昌市)

6.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 教育。(哈尔滨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九江市)

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晋城市)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太原市)

4.简述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南京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语文教师参与科研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影响?(苏州市)

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促进学生获得陈述性知识。(南昌市)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题,共18分)

【材料】这是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篇2

与其他高校一样, 高师院校毕业生 (1) 就业压力同样很大, 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指向教师, 而若想成为一名教师则一般要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以下简称招教考试) 。从招教考试中暴露出了高师院校毕业生在考试知识的准备和就业技能上的诸多不足。本文试图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 通过研究现行招教考试模式特点来审视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希望能够对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带来些启示。

招教考试基本情况

1. 招教考试的性质

现行招教考试始于2003年教育部对教师入编考核模式进行的改革, 此次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招教考试制度。这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 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近年来, 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 各省市考核制度基本统一。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 (教师[2009]2号) 的颁布, 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制度开始全面推行, 形成长效机制。但招教考试不是由国家组织或省级教育部门组织, 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 各地的考试内容不尽相同, 大部分地区没有统一考试大纲。

2.招教考试的程序

招教考试主要采用当地教育局或人事局组织公开考试的聘用机制, 教育局或人事局通过地区教育网或人事网发布招聘简章, 考试程序包括考核、审查、录用、签约等。考核分初试与复试两部分, 初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复试主要是测试应聘人员的授课水平和能力。

招教考试的模式、内容分析

全国各地的招教考试, 基本上都是根据地方情况制定考试计划。考试模式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初试以公共知识笔试、专业知识笔试为主, 复试以说课、试讲和面试问答为主。

1. 初试模式、内容具体分析

大多数省市的初试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教学技能与实践、教材教法与教案;专业知识为各科相应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据粗略统计,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公共知识) 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一般为40%, 而专业知识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占60%。有的省市则根据实际考核的需要, 加大对教案编写的考查, 甚至分值高达40% (基础知识30%, 专业知识30%) 。

概括起来, 各省招教考试初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方面, 具体如下: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招教考试初试部分模式和内容的分析, 可以发现初试有如下特点: (1)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2) 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 (3) 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2. 复试模式、内容具体分析

总结各省招教考试复试部分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说课、试讲和面试问答两个部分, 具体如下:

复试按学科和学段 (小学、初中和高中) 分别进行。教材以及教材的版本一般会在复试通知中指定。说课、试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试讲”是一种课堂行为。“说课”在于说明对一定的教学课题“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分析、概括, 原则上是对教案的设计阐述;“试讲”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技能, 也就是说, “说课”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 “试讲”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的实施。概括地说, 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特点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现行招教考试的考察方向及目的已经相当明确: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有效地将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高师院校毕业生在招教考试制度下出现的问题

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大学里学习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 可到了参加招教考试时, 却有相当部分学生并不具有比非师范类高等院校毕业生更加明显的优势, 许多非师范毕业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备考也能在招教考试中脱颖而出。这就给我们的高师院校敲响了警钟, 表明我们的高师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经过了七年多的不断完善, 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 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补充, 逐步系统化和独立化, 与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招教考试体现了社会对于教师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 而高师院校却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仍然按照过去对教师人才的要求去培养师范学生, 不能充分建立和社会教师人才需求的沟通机制, 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对教师人才的考核标准调整课程设置, 这样便出现了以下尴尬的情况:高师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参加各科考试的成绩可能很好, 然而一旦进入教师招聘考试那种多学科结合并且联系实际的考试时, 却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许多高师院校毕业生由于缺乏招教考试要求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技能, 不得不在社会上参加一些针对招教考试的专题辅导班, 使得这些辅导班的生意相当火爆。但这些辅导机构很多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 不能保证给高师院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招教考试的专业、权威的指导。

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启示

结合现行招教考试以及目前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情况, 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 为指导, 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师院校应更加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几年, 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虽然开始得到重视, 但不少高师院校仍然认为就业指导只是一种信息政策的传达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很难帮助学生在从学校跨入社会的转变中做好知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 因此不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高师院校应本着对学生更加负责的态度, 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 文件的精神, 改革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

2. 根据招教考试的要求和特点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不适应现行招教考试制度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把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纳入日常教学计划, 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与教育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根据国家对于师范毕业生的最新就业政策, 紧密结合符合招教考试的特点, 使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更明确。开展示范课程评选和教学经验交流, 努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建议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设置针对招教考试的指导教研室, 鼓励专职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 加强对校级领导、专职教师、院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针对高师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咨询室, 结合学生个人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供招教考试相关政策、考试辅导、职业规划等帮助。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 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具有高师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3. 充分利用与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 进一步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 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补充, 逐步系统化和独立化, 与高师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招教考试的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于教师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 针对这种变化趋势, 如何充分利用跟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 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成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选任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时候, 应选任对招教考试相关考试科目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 比如针对招教考试中笔试部分通常会考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特点, 就应当选任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 一般应选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老师。针对相当部分省市还会考到职业能力测验这个科目, 则应选任对职业能力测验有过深入研究的老师来讲授。复试部分是分不同学科进行考查的, 主要考查考生在所报考科目方面的实际教学能力, 特点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所以针对复试部分应根据学生所希望报考的科目, 选任相关科目主要负责教学实践课程讲授并且对复试环节相关要求非常熟悉的教师担任。校外还可以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师招聘主管部门的人员做客座教师, 通过他们高师院校学生可以更深入细致地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了解招教考试的特点和要求, 以弥补校内教师在招教考试知识与经验上的不足。同时,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请顺利通过招教考试的校友来校作报告。校友参加招教考试的经历可以给将要参加招教考试的学生们提供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大量实用性很强的经验, 使就业指导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4. 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学生的个性差异, 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现阶段高师院校还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就业指导课程针对性不强, 从而不能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的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 仍然仅仅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 简单概括地介绍一些面试技巧等方式、方法, 而没有认真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进而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得到针对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 而失去或是削弱了对于学生个体指导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如何使他们在招教考试中充分展现优势, 弥补自身不足, 这是就业指导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师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中, 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除了在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外, 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个性化辅导应主要针对复试环节, 复试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考察, 充分体现出考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而这种个性差异往往会影响到最终的录取结果。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复试环节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设计”, 包括仪容仪态, 言谈举止, 讲台风格等等方面, 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总之, 高师院校应充分重视建设具有高师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 把招教考试作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指导项目, 充分做好对招教考试的调查研究, 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 充分利用跟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 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全方位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教师考试网.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性质程序及内容.[EB/OL].http://www.htexam.org/ZTaught/BKZL/KSJQ/201007/2784.html.2010-7-31.

[2]华图教育网.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备考攻略手册.[EB/OL].http://www.htexam.com/JXHT/ShowInfo.asp?InfoID=44503.2010-5-27.

[3]潘愚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49.

[4]徐幼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喻永红.发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意识[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6.

[7]李雄, 刘山川.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8]阮朝辉.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象及其本质的理性追问[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5.

[9]陈宇光, 温贻芳, 高慧.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

[10]张丽娟.高师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

[11]高海生, 傅军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篇3

(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D)

A.张之洞 B.张汉良 C.张宗麟 D.张雪门

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原则的是(C)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学前教育研究会

C.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D.英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3.下列不属于智育内容的是(D)

A.发展智力 B.培养求知兴趣 C.良好的学习习惯 D.热爱祖国的情感

4.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保持一颗(C),因为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桥梁。

A.童心 B.真心 C.爱心 D.热心 5.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A)

A.体、智、德、美诸方面 B.美、心、体、智诸方面

C.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D.智、德、体、心诸方面

6.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的活动是(B)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别活动 D.自由活动

7.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D)的水平。

A.建构形式发展 B.确定游戏主题 C.运用材料 D.社会性发展 8.在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的是(D)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9.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D)A.组织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10.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A)

A.开放日 B.家长会 C.家访 D.家长委员会

11.“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B)A.整体性的形成 B.稳定性的增长 C.独特性的发展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2.“童言无忌”从心理学角度看是(C)A.超常的表现 B.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C.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D.儿童心理发展之后的表现 13.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D)结合起来。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名称 14.正常婴儿的感觉定位主要依靠(A)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运动觉

15.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B)A.理解记忆 B.机械记忆 C.意义记忆 D.逻辑记忆

16.依据想象活动有无(C),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A.客观性 B.概括性 C.目的性 D.直观性 17.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C)A.形式判断 B.客观判断 C.直接判断 D.间接判断 18.从使用频率上看,幼儿对(B)运用数量最多。18.A.名词 B.动词 C.数词 D.量词

19.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D)19.A.传递功能 B.唤起功能 C.调节功能 D.信号作用 20.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B)A.产生了性别行为 B.具有了性别概念

C.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D.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巴宾斯基反射: 指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5个脚趾形成扇形。

2.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3.自我意识: 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觉察,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4.保育: 是指幼教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5.幼儿园: 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6.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1)教育目的;(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2.简述游戏的作用。

(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3)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3.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4.简述庞丽娟对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的划分。

(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幼儿园与小学脱节的根源。

(1)观念的差别;(2)体制的分立;(3)教育实践的差异。2.试述幼儿园环境育人的特点。

(1)设置的目的性;(2)范围的弥散性和时间的持续性;(3)影响的渗透性。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玩具让他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爸爸,我不洗澡,我没空。”爸爸给他讲道理,他却说:“不,我偏不。”张某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按入浴池。可是趁张某拿肥皂的时候,孩子跑走了。张某气不过,抓着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 结合案例,分析此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此阶段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表现出以下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汇编试卷

(二)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其“行为课程”理论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2.C【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由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提出来的。3.D【解析】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属于幼儿德育的范畴。4.C【解析】爱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桥梁。

5.A【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6.B【解析】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 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7.D【解析】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教师的交往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8.D【解析】范例法是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的方法。

9.D【解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显著不同之处就是缺少明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10.A【解析】开放日是请家长来幼儿园参加各种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11.B【解析】幼儿心理活动的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的。

12.C【解析】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看,“童言无忌”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13.D【解析】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14.C【解析】正常婴儿的感觉定位主要依靠视觉来进行。

15.B【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忆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

16.C【解析】依据想象活动的目的,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7.C【解析】幼儿使用判断大多是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直接进行的。

18.B【解析】幼儿最先掌握的是名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动词。19.D【解析】情绪在婴幼儿的交往中起信号作用。

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篇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和

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与

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着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肌肉收缩是运动的。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

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

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的节奏与

节奏相配合。

10、三级跳远由

助跑,沿

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支撑摆动要求以肩为轴,脚向远伸,髋向远送,身体伸直。()

2、直腿后滚翻的保护与帮助是保护者单手提拉练习者臀部,帮助推手和翻转。

()

3、韵律操比赛,可设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由竞赛组织部门确定,采用统一的动作和音乐进行。

()

4、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动作是通过蹬腿、送髋、转体、挺胸、低头、推臂、拨球连贯动作将球推出。

()

5、足球个人进攻战术包括:停球、跑位、运球过人、射门。

()

6、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内,裁判员判其违例。

()

7、急停是快速移动中突然停止,借以甩开防守者的方法。动作有一步急停和两步急停。

()

8、如八个队员参加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其比赛场次为七场。()()

10、重力休克是在剧烈运动中,由于体内大量缺氧所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的休克。

()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4、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5、分腿腾越动作要领是什么?请用简笔画描绘动作过程。

四、分析题(15分)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分析篮球变向运球教材。请注意目标的明确,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创新。(简案)

一、填空题

1、身体,健康

2、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3、态度,行为

4、ATP

5、杠杆,枢纽,动力

6、超量恢复

7、身高,体重,肺活量8、1-2

9、跑,呼吸

10、快速,直

9、长拳的手法主要有拳、掌、勾,步法主要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答: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2、答:

1、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全面锻炼的原则;

3、经常性锻炼原则;

4、区别对待的原则;

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

3、答:

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4、答:

1、打好身体基础;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评价;

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5、答:动作要领:加速助跑,快速踏跳,起跳后紧腰,稍屈髋,两臂主动前伸,双手用力推撑器械远端,两腿左右分开积极前摆,脚过器械后立即制动腿,两臂斜上举,挺身落地。

四、分析题

答:

1、目标的确定,全面、恰当、具体。

2、教材的动作要领、重点、难点表述恰当。

3、新理念的贯彻实施。

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效应。

5、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

6、学生练习自主空间的体现。

7、教师教学过程中评价的运用。

二[/b]初中教师业务考试体育试题

注意:本套试卷共两大部分,公共理论和专业知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有:体能、、、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4、影响投掷远度因素:、出手高度等因素。

5、跨栏跑中,过栏技术动作要求摆动腿高抬屈膝前伸

。6、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主题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7、三级跳远第一跳如是左脚起跳,第二跳应是

腿踏跳,第三跳应是右脚踏跳。

8、在田径比赛中,、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为2.135米。

9、常用的球类比赛的编排有、循环制、积分制三种。

10、跨越式跳高,应

腿先过杆,然后

腿再过杆。

11、口令一般由

组成。

12、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

米,篮球圈上沿离地面

米;排球场长

米,宽9米,进攻线距中线3米。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路——

2、异质分组——

3、单元数学——

4、健康——

(六)简述题(28分)

1、根据所任学段的教学特点,谈谈田径或体操教材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本小题11分)

2、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本小题12分)

3、(本题5分)

蔺老师给七年级学生上了一堂“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不良形体动作和习惯的矫正”研究性学习展示课。课前学生就本课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设计小组负责的专题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课堂由学生主持,采用分小组、分专题(坐、卧、行、站立„„)介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演创编的矫正不正确身体姿势的练习操(如,用踢毽子、走直线、压腿等方法纠正走“八字脚”;用橡皮筋、矿泉水瓶、课桌、易拉罐、哑铃为器材设计器械操和徒手操矫正驼背、含胸)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请您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简评一下本课题教学的成功之处。中学体育试卷参考答案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体质健康发展、个体评价标准

2.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

3、运动技能

4.出手角度、出手速度5.下压

6.北京、绿色奥运7.左

8.铅球9.淘汰制

10.摆动、起跳腿11.预令、动令

12.15、3.05、18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路——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2、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差距不大。它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

3、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

4、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善或安定的良好状态。

(六)简述题(共28分)

1、答题要点(本小题11分)田径:

①锻炼身体,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②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提高; ③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④培养竞争知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⑤提高运动技能,超越自我,发展专长。体操:

①促进生长发育形成正确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②掌握保护技能,学会适用技能,提高安全意识;③发展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品德;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2、答题要点:(本小题12)

①身心全面发展原则;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③直观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巩固提高原则;⑥从实际出发原则;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⑧综合创新原则。

3、答题要点(5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积极性。

1.新课程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参与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感。

(×)2.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

(×)3.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4.《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5.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6.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7.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D)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

(C)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B)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10.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D)A.1年 B.2年 C.3年 D.4年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 课程(堂)教学。2.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 交往,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3.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 生命化教学 理念。4.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 运动负荷 规律。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和教学条件。

6.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 主要 的,后天训练是 重要 的。7.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 成功一半。” 8.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 能力。

9.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0.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 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 危险 的训练。

1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 四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 3 节体育课。1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13.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14.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均为2.135m。

15.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

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2.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3.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4.生物年龄

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5.运动训练

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6.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7.运动指数

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8.诱导性练习

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9.体适能(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0.练习轨迹

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四、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积极地旁观;②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③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①桥梁和通道;②大舞台;③大课堂;④大平台;⑤切入点。3.什么是乳酸能?

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乳酸。

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②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⑦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5.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

五、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教学指导思想;②教学计划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过程等);③教师作用;④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⑤教学反馈与调控;⑥教学评价;⑦安全因素。

2.课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身体、心理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更加多元化。请你谈谈在教育观念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

①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②从单一关注运动水平,变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③在教学方法上,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生自主“学”;④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生的主宰,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与朋友;⑤对学生的评价,从主要关注学生成绩,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3.如何测量运动员的步频、步幅,举例说明。

把跑道清扫干净,测量统计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跑道上钉鞋留下的痕迹。例:某运动员百米成绩11’’,全程跑49步,则有: A 全程平均步幅=距离/步数=100M/49=2.04M B 全程平均步频=步数/时间=49/11=4.45步/秒

C 全程平均速度=距离/时间=100M/11=9.09米/秒

4.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你怎样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个体”与“全体”的关系,举例阐述。

5.“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基本依据、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据: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整体,尽管身体任何部位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某一运动器官的运动,对其他部位生理运动都是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多种多样的教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对身体、心理进行科学全面训练,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要求:①制订好学习水平段的计划,全年教学计划与学期教学进度,必须全面性;②在安排每次课内容时,特别注意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③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各种专项运动中,也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全面基础训练。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模拟试卷一 2008-07-15 07:03

一、填空

1.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划分为:,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

2.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

3.武术的基本手型有拳、、。

4.急行跳远的教学重点应放在 和 的结合上。

5.篮球运动是由跑、、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6.发展小学生投掷能力的练习有投、掷、、等多种方法 7.小学体育教材中有维族、、等几种民族舞蹈。

8.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五、六年级的必测项目为身高、、三项。9.单杠的单挂膝摆动上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是一手托,另一手按压。

10.科学锻炼要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锻炼;(2)坚持经常;(3);(4)做好准备活动和 活动;(5)要进行自我监督 ;(6)女生经期要注意运动卫生。

二、判断题

1.体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观。()

2.学生学习成绩评定除有教师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外,还必须有家长评定。()

3.我们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四肢,这些部位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

4.篮球比赛中的带球跑属犯规。()5.立定跳远的预备姿势是:两脚自然平行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6.“向右转——走”的动令应落在右脚

上。()

7.篮球双手持球动作要点: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

8.站立式起跑时两脚的预备动作是前后站立,前脚屈膝,后脚伸直。()

9.急行跳高的完整动作是由助跑、起跳、落地三个基本环节组成。()10.迅速有力的起跳是五至六年级学生学习支撑跳跃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重点。()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健康?

2、请列举五种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

3、游戏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在体育教学中你是怎样培养学生抗挫折、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的?(请举例说明)

五、以发展前滚翻能力为教材,设计一堂40分钟课时的完整教案。

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篇5

一、单选题

1、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2、下列属于过度学习的复述策略是()。

A.把大块知识分成小单元学习

B.刚刚听完的课马上复习一遍

C.每次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就盖上回忆一下

D.考前临时抱佛脚

3、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社会、他人及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倾向。

A.个体心理特征 B.群体心理特征

C.个体行为特征 D.群体行为特征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B.诊治学生的心理疾病

C.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D.帮助学生树立有问题时求助的意识

5、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的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是()。

A.心理气氛 B.职业倦怠

C.人格取向 D.自居作用

6、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A.教师职业标准

B.教师专业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教育原则

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A.假定 B.处理

C.惩罚 D.制裁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下列情况属于“不能取得教师资格或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的是()。

A.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B.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下刑事处罚的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9、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10、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权控制在婆罗门教和()手中。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1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2、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生产力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要把意识形态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自学 B.训练

C.培训 D.教育

13、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比较实验,证明了()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A.遗传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14、“活到老,学到老”体现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B.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C.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

D.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15、教师专业的发展不包括()。

A.专业精神 B.专业内容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16、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

17、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C.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18、马老师上课时常常先给学生呈现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并提供相关线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再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此教学方式属于()。

A.认知学徒制 B.程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随机通达教学

19、高达私拿了文具店一只钢笔,同学将此事告诉了老师老师问高达:“这是第几次了?”高达:“第三次。”老师问:“为什么改不了?’‘高达:“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忍不住”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重点对其。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情感认识

C.意志认识 D.行动认识

20、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学习策略中组织策略的有()。

A.列提纲 B.利用图形 C.利用表格 D.画线

2、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哪些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A.记忆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3、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

A.目的性 B.流畅性 C.序列性 D.变通性 E.独特性

4、学生在课堂中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时,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有()。

A.运用积极的言语调控

B.合理运用惩罚

C.运用非言语手段调控

D.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当某学生处于抑郁状态时,较好的疏导方法有()。

A.语言暗示法 B.请人疏导法

C.环境调节法 D.自我表达法

6、课文《掌声》写的是残疾小女孩小英获得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后,从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课文语言朴实,但却包含充沛的情感。教师让学生朗读体悟后,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对学生的说法,教师没有给固定的答案。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说明()。

A.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淡化

B.自主学习中学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识

C.自主学习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

D.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

7、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等,除此之外下列哪些方法比较有效?()

A.教师间相互交流

B.穿着得体,注意外在形象

C.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D.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

8、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按照()的要求,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市场化

C.面向世界 D.面向未来

9、校风是学校()文化的统一体。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地方文化

10、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的人物有()。

A.华生 B.高尔顿

C.洛克 D.斯金纳

三、判断题

1、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2、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3、我国的仲裁实行二裁终局制度。()

4、我国的教师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定节日。()

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6、上课听讲、师傅带徒弟、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7、杜威的教育观点主要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

8、文化对教育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内发论的观点。()

10、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四、案例分析

1、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的现象频繁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屡禁不止。张老师是某县重点中学语文老师,两年前货款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还货,张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时间,在租用的房间内,招收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飞李老师是该县重点小学有名望的数学老师。她班上一些家长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现考上重点中学的愿望,请求李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为了满足家长需要,李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时间,在家里为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张老师和李老师的行为在老师中引起了广泛议论:有老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适当开展一些有偿家教,补贴家用也是无可非议的;有老师认为,应家长要求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活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也有老师认为,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从事应试教育活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是师德缺失的表现;还有老师认为,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是另一种课外辅导活动形式,只是在实施中应该按照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开展活动,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事件曝光后,教育主管部门重申严禁一切形式的有偿家教行为,并分别给予张老师和李老师相应的行政处分。请依据素质教育理论,阐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2、升国旗仪式后,少先队部下发了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回教室途中,班主任刘老师听到本班有位同学在嘀咕:“献爱心,献爱心,想必又要我们捐款了。”一旁的几位同学也在低声议论着。

下午的班会课上,刘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残疾儿童的纪录片,并围绕“有何感想”和“我们能做什么?”进行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A.同学说:“我们小区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去帮过他,但是我要上学做作业,只能偶尔帮帮他。”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我们可以省下自己的零花钱,更多地帮助他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捐物捐款只是献爱心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送贺卡”……刘老师总结时分享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哪些德育规律?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任务难度属于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试题太难太偏属于任务难度的维度,因此该归因是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2、【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C项每次看完书就回忆,这样,多次看完就会回忆多次,符合过度学习的定义。

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倾向。

4、【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心理疾病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5、【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此题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因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

6、【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的反映。

7、【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定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8、【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9、【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0、【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首先是婆罗门,为僧侣祭司,应该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再次是吠舍,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教育指导思想;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11、【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题干中的话就出自这本书。

12、【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教育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13、【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中,格墓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个因素: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只是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研究证实了他的理论。

14、【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15、【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的发展。

16、【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的课程。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17、【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课程资源的结构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18、【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抛描式教学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上,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步骤。题千中马老师采用的方式就是抛描式教学。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程序教学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 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随机通达教学是指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学习,以此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标。

19、【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题中学生管不住自己恰恰就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的意志认识进行教育。20、【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B.C。解析: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画线属于复述策略。

2、【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知识巩固是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包括识记(记忆)、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其中,识记与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

3、【育萃专家解析】B.D.E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4、【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有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合理运用惩罚;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当他人处于抑郁状态时,语言暗示法、请人疏导法、环境调节法、自我表达法都是比较好的疏导方法,以独处反思来化解抑郁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它会加重抑郁状态。

6、【育萃专家解析】B.C.D。解析: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被削弱、淡化。

7、【育萃专家解析】A.D。解析: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策略要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一方面:①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②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③虚心向他入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④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8、【育萃专家解析】A.C.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9、【育萃专家解析】A.B.C。解析: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消散。

10、【育萃专家解析】A.C.D。解析:A项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B项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者。C项洛克提出“白板说”,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D项斯金纳认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于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这也是强调外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而不仅仅包括行为规范。

2、【育萃专家解析】√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做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即使当事人对裁决不服,也不能再就同一争议向法院起诉,同时也不能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复议。当事人对裁决应当自动履行,否则对方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5、【育萃专家解析】√。

6、【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上课听讲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弟是广义的社会教育;母鸡带小鸡不是教育现象。

7、【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杜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的教育观点。

8、【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于教育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9、【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

10、【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开发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是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通过考试和选拔为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3)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则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常常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

2、【育萃专家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是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矛盾的积极转化与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的统一。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以下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即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刘老师给同学们观看纪录片,有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识;让学生讨论“有何感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讨论“我们能做什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刘老师没有灌输给学生相应的德育思想,而是通过呈现情境,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这完成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能够促进学生对外部道德要求的内化,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的积极结果。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开始,有同学把献爱心等同于捐款,并产生不满情绪。后来,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集体的影响下,大家纷纷能够转变观念,把献爱心的形式多样化,并且道德认识呈现积极倾向。这体现了刘老师能够合理运用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的积极转变。(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分析 篇6

1 《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改革概况

自2002年起至2005年, 机能中心共承担2001级至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口腔专业、护理专业、法医专业五、七年制约2, 000名学生的《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该课程理论考试题型2001级仅为简答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2002级开始,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对理论考试试卷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至2003级试卷已经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实验结果分析题、图形分析判断题、综合思考题等多种题型, 考试时间增至90分钟。

2 试卷分析

为分析2001级和2003级两级学生理论考试试卷质量的情况, 分别从两级学生的理论考试试卷中随机各抽取100 份试卷作为样本, 以学生考试平均成绩、成绩分布、试题的难度和区别度作为评价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对试卷进行分析, 其中试题难度采用公式P= X/W, 式中P为难度值, X为全体应试者该题得分的平均值, W为该题满分值;计算所有题目难度加权平均值, 即为该试卷的难度值, 公式为undefined, 式中pi为第i道题的难度值;fi为第i道题的分值;在分析试卷的区别度时, 首先将按卷面总分多少排序, 从最高分开始取27%的人作为高分组 (H) , 从最低分开始取27%的人作为低分组 (L) , 试题区别度采用公式D=PH-PL, 其中PH 为该题高分组的难度值, PL为该题低分组的难度值;计算所有题目区别度加权平均值, 即为该试卷的区别度值, 公式为undefined, 式中Di为第i道题区分度;fi为第i道题的分值。

3 结果

3.1 成绩分布

两级学生理论考试试卷满分均为100分。两级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其成绩分布均呈近似正态分布;2001级总体平均分为 77.8分, 2003级总体平均分为80.3分。

3.2 试卷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试卷的难易程度, 是评价试题、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和依据。此次研究2001级试卷总体难度为0.8, 2003级试卷各类题型的总体难度0.8, 其中填空题0.8, 简答题0.7, 综合思考题0.9, 图形分析题0.8。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应在0.4-0.7, 大于0.7认为试题偏易, 小于0.4认为试题偏难。因此, 2001级和2003级试卷总体难度偏易。

3.3 试卷区别度

区别度是指考试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也是评价试题、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和依据。此次研究2001级试卷总体区别度为0.5。2003级试卷各类题型的总体区别度为0.2, 其中填空题0.3, 简答题0.4, 综合思考题0.1, 图形分析0.5。一般认为试题的区别度系数应大于0.4, 0.15-0.4为一般, 小于0.15为差。因此, 2001级试卷总体区别度为优;2003级试卷总体区别度为一般, 其中填空题、简答题的区别度为一般, 综合思考题的区别度较差, 图形分析题的区别度为优。

3.4 试卷总体质量

根据试题难度和区别度的评定标准, 将两级试卷中不同题型的试题分为良好 (P≥0.5, D≥0.15) 、较好 (P<0.5, D≥0.15) 、一般 (P≥0.5, D<0.15) 、较差 (P<0.5, D<0.15) 四种, 结果2001级、2003级试卷总体质量均为良好, 其中2003级试卷填空题、简答题、图形分析题质量均为良好, 综合思考题质量为一般。

4 讨论

考试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质量的考试不仅能够科学地检测教学质量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还能准确地评定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因此, 科学地组织实施考试工作, 至关重要。试卷是实施考试的重要载体, 试卷的质量决定着考试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所在, 所以不断完善和修订试卷内容, 提高试卷质量是教学工作特别是教改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试卷进行质量分析, 发现从考题形式和覆盖面来看, 2001级试卷题型仅为简答题, 试题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为41%, 而2003级试卷题型为填空题、简答题、综合思考题和图形分析题, 试题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为82%, 这说明2003级试卷更接近《机能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 更能全面的测量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001级试卷和2003级试卷总体质量均为良好, 2003级试卷填空题、简答题、图形分析题质量亦均为良好, 试题良好率占总试卷试题的80%以上, 说明我校《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另外, 此次研究发现, 2003级试卷综合思考题难度为0.9, 区别度为0.1, 说明该卷的综合思考题偏易, 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区别开来, 所以今后在根据课程的特点开发新题型的同时, 应进一步注重新题型自身的质量和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有效性, 从而使我校《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能够更好地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得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此次分析表明, 通过对《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试卷的不断改革和修订, 我校《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试卷的总体质量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从而使得该课理论考试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相应理论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更科学地满足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

摘要:为使《机能学实验》课健康理性地向前发展, 运用平均成绩、成绩分布、试题难度和区别度等指标对随机抽取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1级和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机能学实验》课理论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机能学实验》理论考试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 且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课理论考试试卷质量较2001级有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试卷分析,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程文明, 高署, 李荣, 等.天然药物化学试卷分析[J].安徽医药, 2004 (5) :398-399.

[2]孙菊, 姜凤良, 景晓红, 等.高护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6) :498-499.

上一篇: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一分钟下一篇:古诗文诵读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