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推荐8篇)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1

机掘二区:李新风2012年3月3日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机掘二区区长李新风,受矿方的委托,代表质量标准化先进队组发言。

机掘四队过去对质量标准化认识的肤浅,只从表面上做些工作,认为标准化就是文明生产,清理巷道,没有从实质上抓,没按具体的标准去搞。结果每次检查、考核都是挨罚的对象。去年下半年区队两级狠下决心,组织正队级以上干部召开了专题会,定任务,定责任,定人员,定目标,定奖罚,必须彻底改变现状。抓标准化,首先要懂得标准,掌握标准,其次才能搞好标准。我们利用班前的学习,贯彻标准化内容,使每位职工了解他的内涵。从巷道的成型、支护的质量、管线的吊挂、设备的管理、材料的码放,按标准化考核要求,做了严格的规定。在动态管理中,我们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班组管理,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对每个班完

不成标准的,严格兑现考核,坚持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离高标准,精细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学习其他兄弟单位的长处,扬长避短,把我区的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强,为实现我矿的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谢谢大家!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2

此前不久,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今年世界标准日的纪念活动上表示, 中国将按照前不久中国质量大会提出的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要求, 加快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 加快完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次交流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 旨在探索促进标准质量提升与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会议邀请了原国务院参事、2014年标准创新贡献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郎志正教授, 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著名标准化专家王忠敏研究员,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王丽敏等知名标准化专家, 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计划处副处长赵海翔、海尔集团标准主管崔凯、联想 (北京) 有限公司首席标准师陶宏芝、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理论室主任李涵、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于建、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总监黄永衡发表演讲, 从标准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及标准创新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任何事物都有质量。标准是一种事物, 当然也有质量, 也必然存在标准质量。标准质量包括文本质量和内容质量, 评价标准质量, 要考虑标准实施的结果如何。”郎志正教授提出要从大质量概念来理解标准质量, 从标准的本质来理解标准质量, 从标准的引领作用来理解标准质量。

王忠敏研究员在演讲中指出, 无论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还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这些现行标准有许多问题:标龄过长、水平落后、适用性差等, 同时我国在标准立项、标准审批等环节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瑕疵。他提出了关于标准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认为标准研制时要注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专利与标准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形态——标准专利权, ”黄永衡在题为《专利与标准的博弈》的演讲中建议, 全球化环境下企业的创新突围, 必须做好专利布局和标准运营。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3

【关键词】早期学习标准;质量评定和推进系统;早期教育质量;美国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42-05

一、从标准到教育标准

标准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相关机构批准,以供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标准作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的对策,在工业企业中最早出现和被运用。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扩展到商业、政治、教育乃至艺术等诸多领域。现今时代,人力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由此,经济领域内的标准化做法被移植到了教育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教育标准。

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学生基础学力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下滑。受此触动,8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府开创性地为全美基础教育设立了教育目标。与此同时,各学科国家级的专业协会纷纷围绕教育目标展开了相关研究,全美数学教师协会率先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标准。那以后,各州纷纷开始制定本州的教育内容标准。一时,标准化运动成了教育改革的抓手。〔1〕

二、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

21世纪初,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在个体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此,美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在K-12(幼儿园~中学12年级)标准化运动的引领之下开始为儿童制定早期学习标准,即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的标准。至今,美国各州均已为本州3~5岁儿童制定了早期学习标准或指南,超过半数的州还专门为婴幼儿制定了早期学习指南。〔2〕

由于美国的早期教育服务项目类型繁杂、资质不一,政策上的支持缺乏明确的可持续性,管理上也呈现多头化的局面。因此,不同于K-12标准化运动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否应该设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如何利用标准促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运用标准来促成各种早期教育模式的融合,即借助早期学习标准,创建一个统一的保教系统,整合原本零散且缺乏有效组织的各类保教项目,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3〕下文将先介绍早期学习标准的几个主要运用,并介绍学者们就如何通过早期学习标准来提升教育质量形成的相关思考。

三、早期学习标准的运用

美国的早期学习标准通常将儿童的早期学习内容分为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数学、社会与情感、艺术、科学、社会学习及学习品质八个领域,〔4〕基于早期学习标准的主要运用包括: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举措,以及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等,它们既与早期学习标准密切相关,也是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1.早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

早期学习标准规定了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与此相适应,早期学习标准也成为了各州制定早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简称ECEPC)标准的重要参考。

根据美国各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2009)的调查,已有33个州基于本州早期学习标准分别制定或修订了ECEPC标准,该标准明确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早期学习标准对于ECEPC标准制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ECEPC标准明确了教师应该掌握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内容,早期学习标准与教师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直接对应;其二,ECEPC标准明确了一名优秀教师在有效支持和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时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与早期学习标准密切关联的。

目前,美国的一些州将达到ECEPC标准作为教师职前获得学历和资格证的要求,还有一些州将ECEPC标准作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晋升考评的部分依据,也有一些州对职前和在职教师都提出了ECEPC要求,如弗吉尼亚州于2007年根据其早期学习标准制定了早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并要求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将这些标准内容纳入其培养方案。

2.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目的之一,但标准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如果不能加以恰当理解和有效运用,则可能会对教师的儿童观、教学行为等产生负面影响。〔5〕要使教师深入理解早期学习标准,并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就需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发展支持。专业发展支持有两种基本类型——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早期学习标准推出之后,美国各州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各种举措,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高等院校职前教师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强调对早期学习标准的理解和运用。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当时已经有30多个州的高等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而2008年之后的早期教育专业大多已将早期学习标准纳入课程体系。比如,缅因州的2年制社区学院和4年制早期教育专业学位课程就已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融入其中,其中还有一些课程把早期学习标准作为教材内容。同时,不少州也开始强调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关服务,比如,南卡罗来纳州要求2年和4年制高等院校的教师参与“培训者培训”项目,学习如何在课程中有效运用早期学习标准。

(2)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迄今为止,美国各州已设计了一系列与本州早期学习标准有关的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比如,罗德岛州设计了三层次的在职教师早期学习标准培训项目:第一层次为对早期学习标准的普及性学习;第二层次为对特定主题的深入探究和学习;第三层次是专为管理人员提供的培训课程。另外,“培训者培训”也得到了重视,如肯塔基州已在全州范围内为地方培训中心人员和儿童保教支持人员提供了早期学习标准的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者将进一步为在职教师提供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6〕

另外,各州均重视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可在线获取的网络资源,以便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早期学习标准时得到及时的支持。比如,印第安纳州为早期学习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案例,内容包括领域和标准知识介绍、儿童的活动和成人的支持活动案例等。其中,成人活动案例部分提供的是日常活动情景案例,以方便读者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3.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

各州在颁布早期学习标准之后,开始关注课程及儿童发展评价与早期学习标准的衔接问题。目前,大多数州都对本州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明确要求各类早期教育项目要选择或积极推荐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的课程。〔7〕比如,明尼苏达州课程审核委员会认为,早期教育的课程目标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非常重要,与早期学习标准一致性不高的课程将不会被推荐。

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教师还需要运用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的教学评估标准去获取相关的儿童发展信息。目前,大多数州均要求各类早期教育项目必须采用与早期学习标准相符合的评估工具。以康涅狄格州为例,该州专门开发了与早期学习标准相符合的早期儿童评估框架(Preschool Assessment Framework,简称PAF),并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他各州也对一些通用型的早期儿童评价工具与本州早期学习标准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比如通过对“教学策略GOLD”与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以及新近推出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后发现,它是一个合适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工具,目前已得到较普通使用。

四、提升教学质量的系统化策略:早期学习标准与质量评定和提升系统相结合

关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早期学习标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Kagan、Scott-Little等学者提出,应从系统的角度着手,对早期学习标准加以统筹运用。把早期学习标准融入到提升早期教育质量的整体框架之中,已成为当前美国提升早期教育质量的政策发展方向。〔8〕Scott-Little、Cassidy、Lower和Ellen把早期学习标准与质量评定和推进系统(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简称QRIS)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推进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模型。〔9〕早期学习标准反映了各州对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待,而QRIS则凝聚了各种改进各类早期教育项目质量的力量,并为检验各类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框架。将早期学习标准和QRIS相结合,能够通过更为系统、协调和有效的方式来提升早期教育的质量。

如下图所示,早期学习标准是整个系统框架的核心。早期学习标准在早期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落实由QRIS负责监督与调控。QRIS的绩效责任为早期学习标准的达成指明了方向。QRIS的健康运行需要外围环境的有效支持,这既包括政府的支持,如州教育厅和州社会服务厅的协调和支持;也包括有质量的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同时还需要其他机构的支持,包括资源、咨询和服务机构的协助等。下面对模型中的几个要点加以具体介绍。

1.许可证与早期教育项目标准

尽管早期教育项目的许可证通常强调结构质量(如师幼比,机构规模)以及儿童健康、安全方面的有关要求,但参与QRIS的早期教育项目标准涉及的诸多内容旨在提升各类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将早期学习标准作为各类早期教育项目标准的基础,能够使各类早期教育项目标准的制定有章可循,并为提升早期教育项目质量提供指引。比如,早期学习标准强调儿童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因此早期教育项目标准倾向于低师幼比和较小的机构规模;早期学习标准强调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品质,因此早期教育项目标准要求教师参加有关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相关培训,确保在活动室环境创设过程中能够提供支持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操作性材料。

各州在制定验收早期教育项目的措施和程序时也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作为重要依据。QRIS的验收内容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将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2.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

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和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与早期学习标准保持一致,不仅意味着课程要培养儿童与早期学习标准相适应的技能,而且,应遵循早期学习标准的理念。

3.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一方面,QRIS通过ECEPC标准确保教师掌握与早期学习标准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QRIS也采用一些工具来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比如,北卡罗来纳州在本州ECEPC标准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与早期学习标准相适应的学前教师表现性评价工具,用以评估职前教师的能力和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

4.教师的专业发展

QRIS要求教师拿出一定比例的培训时间用于早期学习标准的学习。如果教师有关方面的专业发展通过高等教育机构来实现,那么高等教育机构的培训课程应当明确每门课程所应关注的早期学习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明确2年或者4年制学位课程中哪些课程需涉及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参与QRIS项目的教师必须能够提供学习早期学习标准内容相关课程的证明。

QRIS还通过绩效责任考核来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如通过考察教师的教育实践来确定其是否已经拥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或者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

5.其他外围条件

与QRIS密切关联的一些机构或职能部门提供的专业发展服务或颁布的政策对QRIS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早期学习标准通常由州教育厅或者社会服务/人类服务厅制定并负责实施,但这些部门通常不直接负责QRIS。因此,为了确保早期学习标准与QRIS的有机结合,QRIS的管理人员应参与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以利于QRIS管理人员更加熟悉早期学习标准,将早期学习标准融入到QRIS之中。

其次,高等教育机构、咨询机构以及资源及咨询和服务机构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推动早期学习标准的实践运用。理想的状况是,这些组织和机构提供的专业发展支持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一致性,这样,教师在不同机构所接受的专业培训才能够保持一致。

五、早期学习标准与QRIS的启示

早期学习标准明确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而QRIS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和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以早期学习标准为基石和核心,通过QRIS形成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支持系统,是美国近年来早期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抓手。尽管这种系统化建设在美国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它对于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作用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检验与论证,但毫无疑问的是,以系统性的策略推进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以早期学习标准为核心,系统性地推进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美国,这样的一种努力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持和各方的理解与妥协。〔10〕只有在各方充分认识到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时,这种系统化的推进才会顺利进行。〔11〕或许这种系统化的推进在中国会相对比较容易些,但同样需要协调好行政和管理方面的诸多事务。

另外,关于早期学习标准能否作为这个系统的核心,早期学习标准作为系统核心的基本前提是什么,目前理论界的思考并不多。笔者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或许是没有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定要置之于特定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之中。从美国当前的早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以早期学习标准为核心、系统化推进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做法,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美早期教育既有明显的社会情境的差异,同时也有共同的时代特点。在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行将颁布实施之际,继续深入地、系统性思考如何用好这个指南,将其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密切结合起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JENNINGS J. Reflections on a half-century of school reform: Why have we fallen short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2012,(1).

〔2〕SCOTT-LITTLE C,KAGAN S L,FRELOW V,et al. Infant-toddler early learning guidelines: The content states have addre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Infants & Young Children,2009,(22):87-99.

〔3〕〔11〕KAGAN S L,KAUERZ K. Early childhood systems:Transforming early learning〔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2.

〔4〕〔5〕郭力平, 武玮, 孙慧妍. 早期学习标准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12):49-54.

〔6〕KAGAN S L. United we stand: Collaboration for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ervice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1.

〔7〕SCOTT-LITTLE C,LESKO J,MARTELLA J,et al.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to document trends in state-level policies and practice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 9(1).

〔8〕SCOTT-LITTLE C,CASSIDY D J,LOWER J,et al.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and program quality-improvements initiatives: A systemic approach to supporting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P W WESLEY, V BUYSSE.(eds.) The quest for quality:Promising innov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Baltimore,MD:Brookes Publishing,2010: 69-89.

〔9〕郭力平,谢萌.美国的早期教育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547(5):46-50.

〔10〕GOFFIN S G,MARTELLA J,COFFMAN J.Vision to practice: Setting a new course for early childhood governance〔M〕.Washington,DC:Goffin Strategy Group,2011.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and Education Quality: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lightenments

Guo Liping, Xie Meng, Wang Xiaoju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Follow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in the states, academia and government’s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how to employ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uality.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and the systematic strategy on how to combine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with 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Some enlightenments are provided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4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经验材料

***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发火、冲击矿压等综合自然灾害严重,开采难度较大。面对艰苦条件,全矿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务实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确保企业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机制保安全

煤矿高效发展,安全是前提。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创新和规范安全管理。一是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每年矿都以*煤安发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矿安全质量达标规划》。2011年南山煤矿安全质量达标规划,根据***分公司工作任务和有关安全工作要求,确定了全年安全质量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安全质量达标责任划分,以及实现安全质量目标的奖励政策。把安全工作纳入到干部政绩、职工业绩考核,使全矿干部职工牢记违反管理规定的严重后果。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规范员工现场操作行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实现高标准、高投入、零伤亡的工作目标,我矿又先后下发了《2011年南山煤矿安全处罚性质界定及罚款标准规定》、《南山煤矿关于进一步加强煤仓管理规定的通知》、《南山煤矿

现综合利用。推广使用高分子防灭火材料,采取综合措施开展防灭火会战,打闭33道,闭套子46道,冲灰(砂)3.73万立方米,注高分子材料156.5吨,做到“掘、采、灌、抽”基本平衡。强化煤尘综合防治,与中国矿大合作,实施二次负压降尘技术,消除了煤尘堆积。

二是狠抓基础工程达标。对与矿井共命运的重车线、井下长廊等工程进行高标准达标,按计划推进西风井绞车道改造、空车线、变电所、南北部变频绞车、机车库达标等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基础工程。目前,空、重车线已更换30公斤钢轨9850米,更新安设道岔转撤器46组(其中电动司控道岔11组和脚踏转撤器35组),更新水泥枕7035块,更新岔木枕782块,道床拉底装货2115车(6345吨),新铺道渣石子115车(345立方米),悬挂大巷电缆7200米,打水沟1200米,安设风水管路2600米,更新大巷节能灯245个,安设上齐大巷巷标、里程标、警冲标、警示标合计636个,安设轨道线路轨枕反光贴3500个,安设防尘喷雾器15个,做到轨道、电缆、管路、照明“四条线”高标准达标。对二水平原机车库硐室空间较小12m硐室,改选为断面16m,铺设双轨,将机车库充电硐室设计安装16吨吊车,做到双道可以同时停车、修车增强了工作效率。

三、精细管理重环节

各系统坚持“严管、严查、严罚”原则,建立健全本系统安全质

22-3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做到重大隐患整改“措施、标准、时间和责任”四落实。安全监察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夜间与白天、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检查方式,每旬对各系统的每个工作面进行一次定级检查;每周组织全体安监员在全矿范围内开展2次以上大型隐患排查;特殊时期组织开展“零点行动”,突出夜班1点至3点薄弱时段进行大型重点检查;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或未按照规划及时整改的,特别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或监督检查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的,从重追查追究有关领导及管理人员的责任。矿成立安全处罚仲裁委员会,对发生争议的各类处罚进行仲裁,确保安全处罚公平公正。1-6月份,全矿共进行大型检查60次,定级检查365次,查出隐患和问题5394条,全部得到了及时整改。

(二)党政齐抓共管。安全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单靠某一个部门不能根本解决安全问题。通过“联责联保”,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压力共担、责任共负、群防群治的局面。为此,我们深入实施群防群治战略,组织动员全矿上下全方位介入、全过程参与安全管理。制定《“三违”帮教活动实施办法》,成立 “三违”治理组织机构,严格落实各项治理方案,严重“三违”人员必须过办班培训、谈心帮教、班前检讨、曝光亮相、家属签字“五关”。定期组织青岗员、党员安全监察和纪律安全监察小分队深入井下进行安全视察;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家属协管员、社区骨干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坚持月份安全思想教育考评例会制度,对各单位安全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和奖罚,1-7月份,予奖励,工作突出的采掘工一个季度最高可获奖金2900元。同时,每月投入4万元对群监员兑现岗位津贴。

四、人性管理情意浓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发布以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821厂在13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达标活动基础上,按照国防科工委和中核集团指导意见,调整思路、创新举措,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明确认识 提升核安全文化素养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在班组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提升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让细胞充满活力,是保证规章制度真正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核安全文化素养既是规章制度的灵魂,又可以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企业员工的有些行为是不容易监管的,或者说监管成本太高,要靠企业文化尤其是核安全文化去熏陶、滋润,去潜移默化,形成员工自觉的“自我监管”。真正的权威的规章制度并不只是一些条条框框,而是潜在于人们心中受到敬畏的规则,是由文化内生的一整套东西。先进的企业核安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像化学反应中时“催化剂”、“合成剂”或者“缓蚀剂”,可以激发职工奋发向上,凝聚大家同心协力,还可以提高员工识别并抵御错误思潮和能力,提高对管理与改革的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

2、明确责任 党政工团齐抓共建

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厂长郭志敏在去年安全例会上讲:“我们要在生产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上多下些功夫,多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以带动全面建设。”主管领导对具体操作谈了很中肯意见。工会主席要求各级工会组织配合,“安康杯”竞赛主要围绕这个内容搞。共青团也紧锣密鼓地完善“青年安全监督岗”创建方案。

3、制订计划 详细修改考核标准

安防处在以前有关资料基础上,收集了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制订出详细计划和方案;又根据中核集团指示,对公司检查和验收标准做了详细修改,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增强了可操作性,然后发到各单位武装群众。

4、抓好细节 精心指导活动记录

厂长郭志敏在企业《五洲报》发表文章,要求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工作的决定》,用安全文化熏陶员工,以人为本;强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事事有记录,有签字;每个环节、细节都有人检查、夯实。

安防处把指导班组做好安全活劝记录当作一种安全文化培训手段来抓,作为落实“抓好细节”的具体行动。2分厂6车间通讯班安全活动开展得好,活动记录规范,10多年来没有发一过任何事故,应在全厂介绍他们的做法。

5、摸底排队 分别指导关注落实

去年初,安防处认定339个班组参加活动,取消4个班组的合格化达标名称,保持在标名称的335个,合格达标又创优的24个。分析这3类班组实际情况,又把每一类进一步细分为上、中、下3部分,分别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同时又明确指出:在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中,班组“一律平等”;这样就形成所有班组齐努力的新局面。每季度对班组安全检查,都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下一次的检查中首先检查以前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6、加大投入 班组增加学习资料

去年购买了12种850册安全培训教材,印刷了“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等宣传教育材料4000份发班组。

组织班组开展安全论文撰写活动,经过选拔,9篇论文在会上发表。然后,把论文集发至每个生产班组,组织学习。

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国防科技工业核设施安全监督检查规则》、《国防科技工业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和申请和颁发程序》、《国防科技工业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的有关讲话以及相应的3个《学习辅导材料》编印成安全学习读本发给安全管理骨干学习。

编印《事故事件分析》(5000字)安全教育读本1000本,发到生产班组。

7、班长培训 书记赠送“8字锦囊”

举办班(组)长安全文化班12期。党委书记向班组长们提出要按照“清醒、学习、用心、奉献”8字锦囊去体会、领悟和实践安全文化。

清醒:首先是要清醒地明白安全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摆正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挣钱与安全的关系。什么关系?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什么也没有了。第二,要清醒地看到,《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就进入了依法管理安全生产的新时期了,必须具备法律意识。第三,要把想法与别人沟通,靠什么沟通?靠安全文化。

学习:珍惜时间,自觉学习安全文化,注意记录和积累,博览酌取。从书本、报刊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从他人经验教训中学习,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用心:把平时学习到的安全文化理论与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坚持唯物辩证观点,全面、历史、发展地看问题,尤其是出现事故或者事件时,不要人云亦云,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从感性到理性用心思考、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总结成文字材料。

奉献: 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教训,对企业,对社会的奉献就可能发生飞跃,厚积薄发。

8、以点带面“五子措施”总结推广

安防处每个季度都要对50%以上的生产班组安全活动、学习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把好的做法和发现的问题收集起来,在安全生产例会上讲评。比如水气公司5年来着重采用“五子措施”、抓生产班组安全活动的作法就得到总结推广:

“指路子”。公司领导同班组长谈心,交流想法,要求“与时俱进”,彻底摒弃那种“安全活动就是读文件念报纸”的片面认识,研讨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能够引起职工兴趣的安全活动形式。

“压担子”。对班组规定出每月少活动次数,并根据活动形式,活动效果、活动记录等质量要求,对班组长进行考核。

“凑份子”。车间主任、书记等干部,甚至公司经理、书记轮流到各班组去以普通成员身份参与班组安全活动。

“查漏子”。查本班组人员思想、设备和操作方面有没有“漏子”。

“拔尖子”。每季度开展班组安全活动评比,评出档次和“尖子”,予以奖励或者处罚;每年召开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交流会,让班组介绍经验或者培训,评选出“尖子”文章予以重奖。

9、与时俱进 总结介绍“四大法宝”

热电厂4车间电焊班连续13年被评为红旗班组,6次被四川省国防工办命名为先进班组。该班管理经验归纳为“四大法宝”——民主、公开、培训、记工分。

班长是班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选出来的。安全员等“6大员”是在班长主持下大家民主选举的。更重要的是“施政”民主。比如奖金分配,几年前经过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后,实行公开记分考核办法,现在仍然坚持这么做。走进更衣室,就可以看见左边墙上挂着一个大黑板,赫然写着“考核记分一览表,”纵向是人员名单,横向是每日“32分”。班长记分,由工会小组长将工分往黑板上填,大家监督。一月下来,每个成员该拿多少奖金,“瞎子吃汤圆”——各自心中有数。培训有一套严格的办法,比如,对新工人有“拜师学习规定”;接受新任务后首先要制订安全措施,班长和安全员认为合格才能实际操作; 遇到技术难题开诸葛亮会,每年要进行1次安全考试;培训成绩计算成“工分”。

10、总结提高 宣传先进

评比为省、部级,四川省国防工办、核燃料部先进的几个班组安全建设经验在全厂宣传。其中不涉密的在报刊上发表。对全厂班组安全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11、兑现奖励

从11月份就开始检查验收,经过考核评比,认定是不是达标,达什么级别的标准,发文件予以确认,发给不同数量的奖金。被评比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先进班组的,企业又奖给3000元;评比为中核集团核燃料部先进班组的1000元。

结束语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6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经验

交 流 材 料

合力向上 奋进不止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东峰煤矿有限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市煤炭工业局组织大家到我公司参观指导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这既是上级领导对我公司的关心和支持,更是与各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难得机会。在此,我代表东峰煤矿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把东峰煤矿有限公司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同仁进行简要介绍,望提出宝贵意见:

一、矿井概况

东峰煤矿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下董峰村,隶属于兰花集团。井田处于沁水煤田高平矿区,南距晋城市约41km,北距长治市64km,东距高平市15km。现批准开采3#、9#、15#煤层,井田面积15.5058km2。保有资源量18749万吨,现采3#煤层,煤层平均厚5.96米,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煤层不自燃,核准生产能力为120万t/a。我公司在册职工17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125人,井下作业人员888人。

六大系统: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五大系统已完善,均在稳步运行中;紧急避险系统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预计6月底完成,并投入运行。

二、安全标准化申报验收情况

我公司自2004年开展安全质量标准以来,常抓不懈,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视为煤矿企业的形象工程、生命工程、效益工程和基础工程。全矿上下高度重视,形成了“要安全、先达标,向标准化要效益,向标准化要安全”的理念,同时成立了专职机构及领导工作组,确定了奋斗目标:达国家级安全标准化矿井,逐步迈向本质安全型矿井。经努力于2006年获得省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2008年获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保持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并于2011年6月份获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荣誉称号。

三、安全标准化工作简述

我矿虽然建矿历史相对较短,工作经验相对不足,但我们多年来始终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挂帅,依靠安全质量标准化办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避免了煤炭行业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常见的“滑坡”和“反复”现象,使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长期保持在一个较好水平。

1、抓好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一)是领导重视,管理到位。我公司党政工对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专业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了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组成了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企业形象、安全管理、标准化调度室九个专职验收组,做到任务清楚,责任明确,抓出实效。在全矿形成了“矿领导督导,职能部门监管,基层队具体实施”,全面覆盖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网络。

(二)是“走出去”学习。我公司陆续组织分管领导带队到唐安、冀中集团云驾岭煤矿等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发现差距、查找不足,打开视野,学习这些矿井在安全质量标准化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现场管理,促使管理人员转变观念,达成高标准的共识,立足我矿实际,规范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日常管理各个环节的运作,促进质量标准化建设。

(三)、推行安全市场信息化及“手指口述”工作,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建设。我公司从2008年以来始终坚持推行安全市场信息化管理工作,从现场着手,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我公司正在积极开展“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活动,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规范了员工的现场操作行为,使现场作业做到了工序到位、行为规范、操作熟练,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建设。

2、坚持质量标准化挂帅,促进安全文明生产,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坚持合理组织生产,正规循环作业,不超负荷安排工作,坚决杜绝工人盲目蛮干、赶急图快和违章指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持质量标准化挂帅,持续以安全管理为重点,加强现场管理,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检查验收标准,扎扎实实,不走过场;认真汲取本行业各类事故教训,抓好井下零星工程、分散作业地点、节假日以及夜间的安

全管理,做好自查自纠,认真排查隐患,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抓质量、抓现场,靠前指挥,工作到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坚决做到安全培训、操作规程、管理职责三落实,全方位发挥群监员、青监岗员等群众性安全协管网络的作用,长期保持安全管理上的高压态势。

3、突出重点难点,抓住“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和顶板管理三个关键环节,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各项基础工作

(一)“一通三防”方面

(1)、我们对矿井风量调节、计划内停电停风,突然停电停风均制定专门措施,严格执行。严格按《通风质量标准》管理局扇和风筒,保证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按照《通风质量标准》构筑通风设施,制定专门制度,确保各处通风设施完好,各用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

(2)、狠抓防灭火工作。第一,在工程设计、作业规程编写和工程施工中,优先考虑是否有利于防灭火,是否有可行的防灭火专项措施,否则审查人员拒绝签字,施工工程不得开工。第二,在井下采掘工作面、油脂存放点、变电所、各运输转载点及其它重要作业场所放置配套的消防灭火器材。在轨道上山、回风巷、胶带上山等主要巷道设有消防栓。

(3)、强化瓦斯管理,杜绝瓦斯事故。矿井对采掘工作面进回风流、硐室、采区总回风、矿井总回风流中均安设了瓦斯传感器,对瓦

斯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对井下班组长、放炮员、电钳工以及管理人员配发了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严格执行瓦检员巡回检查制,放炮地点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在瓦斯排放、停电停风、井巷贯通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门措施。

(4)、抓好尘源治理,防止煤尘聚集。坚持湿式打眼,采掘机械洒水喷雾运行,坚持风流净化和粉尘定期冲洗定期测尘,有效地控制了煤尘事故,确保了矿井安全和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二)机电运输管理方面

(1)、从完善各类图纸、台帐上入手,狠抓基础管理。(2)、加强设备管理,强化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认真落实包机制,坚持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对主井皮带、副井绞车、主排水泵、锅炉、采煤机、综掘机等大型设备建立了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重点抓好采掘设备的管理,坚决消除井下电器失爆,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做到文明生产。

(3)、抓好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检查、完善、整改工作,全面杜绝无计划停电事故。

(三)顶板管理方面

(1)、是在回采工作面严格按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及时支护,加强液压支架及单体柱的日常维修,确保各类支护用品性能良好;在正常回采的情况下,抓好综放面两道超前支护20m范围内的顶板管理,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支护,做到无杂物、浮煤,行人、运料、通风畅通。加强工作面安装、初采、初放及回撤过程中的顶板管理。

严格组织正规循环作业,规范生产组织管理,防止综放面架前漏顶事故。

(2)、坚持执行顶班管理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对靠近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及时修复,每班开工前由班组长和安全员先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处理好顶板后,才能开工生产;安全员和班组长经常不断地对顶板进行检查,保证支护质量,严禁空顶作业。

4、抓好检查和整改,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动态化 在历次省、市等上级部门检查指导工作中,对所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我矿都积极进行整改落实,同时成立督办回查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队负责人为成员,对所整改的问题责成专人并下发“三定表”进行认真整改。

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分实行动态化管理,每月对各专业组进行考核、评比,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安全质量检查小组,每天对工作现场进行抽查,每旬组织全方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分九个专业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同时要求各基层单位成立自查自评小组,每周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对照检查标准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认真落实整改,下发“三定表”,督促各单位对隐患进行闭合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将对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做到每周有考核、有奖惩、月底有总结;班组长要做到班班有考核、有记录、有签字,并于每月30日前将自查情况汇总上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办公室备案。切实开展好有检查、有整改、有落实、有提高的动态跟踪管理,促进各队狠抓现场管理,实现矿井安全质量

标准化建设动态化达标。

5、依靠科技,保证投入,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发展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坚持优先保证安全工作的投入,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广新的技术,新的装备,不断完善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设施。在采掘支护方面,我公司现拥有综采放顶煤设备一套、综掘机二部、硬岩掘进机一部,全面实现了锚杆、锚网索联合和锚网喷支护技术;在“一通三防”方面,建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瓦斯智能巡检系统,安装局扇自动切换装置和瓦斯抑爆装置,积极推广煤层注水,坚持使用支架架间喷雾,有效的改善了作业环境;在防治水方面,我公司在各采掘工作面均按标准配备了探放水钻装备,并根据“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来进行探放水工作;在机电运输方面,主斜井装备DTL100/32/2×220带式输送机出煤,副斜井装备RJHY45-16/1100型架空乘人装置和JK-2.5/20X型单滚筒提升机,分别担负人员升降和材料运输任务;盘区轨道巷采用25KW调度绞车和电瓶车运输。在此基础上,我公司将逐步实现工作智能化、采掘机械化、支护锚网化、检测动态化,全面提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

6、抓好考核和奖罚,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 在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罚上,我公司建立健全考核奖罚机制,编制《东峰煤矿有限公司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年活动实施方案》,制度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将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基层队安全工

资挂钩按百分制进行奖罚。严格兑现,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反映在全员的安全工资上,强化了员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

总之,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方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做出了一定成绩,对夯实矿井管理基础、提高文明生产程度,促进矿井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加倍地珍惜这次现场参观、交流给我们带来的动力,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坚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的高产高效现代化文明矿井而继续努力!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7

1 国外旅游标准化发展模式

1.1 国际组织——依托国际标准化机构缓慢发展

国际旅游标准化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主要依托大型国际标准化机构开展。目前,国际层面的旅游标准化机构有两家,分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旅游及其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228)与欧洲标准化协会(CEN)的“旅游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N/TC329)。

ISO/TC228秘书处设在西班牙标准化和认证协会(AENOR)。截止2010年,ISO/TC228共制定了9项国际标准,其中《旅游服务酒店和其它类型的旅游住宿术语》为旅游住宿的术语标准,其余8项为娱乐性潜水服务的系列安全标准。[1]

CEN/TC329秘书处设于德国DIN(德国标准化委员会)。根据1991年6月,CEN与ISO签订的《维也纳协议》,双方互相参与对方的标准化工作,如CEN要将自己没有制定、而ISO已经制定的ISO标准进行转换,反之亦然。因此,欧洲的标准化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现状。目前CEN/TC329共制定了10项标准,其中《旅游服务旅行社和旅游经营者术语》为旅行社、旅游经营者的术语标准;《语言求学游提供商要求》详细规定了语言学习服务提供商的要求;其它有关娱乐性水下呼吸器潜水服务的6项系列标准均上升为ISO国际标准。[2]

1.2 德国、法国——中介机构协调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德、法两国是欧洲标准化组织(CEN)的主体,两国制定的标准也代表着欧洲水平。[3]在标准制定程序上,两国均以权威性中介机构为核心,实行国家规范引导,中介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工作机制。

具体而言,首先,在标准化过程始终,政府主要负责宏观引导和规则的建立,致力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和其他相关主体的行为,而本身并不直接制定旅游标准。其次,标准的制定主要由DIN(德国)和AFNOR(法国)等权威性中介组织完成,并以整个行业达成共识为前提。两大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企业,共同拟定标准,这样可以确保制定的标准是相关旅游企业愿景的集合与升华,进而确保标准能够得到企业的广泛采纳。最后,由独立的第三方中介组织,负责标准的监管与质量认证。在这种机制下,政府、中介机构与旅游企业能够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旅游标准化的整体环境。

1.3 美国——维护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建设市场机制

美国旅游标准化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采用以企业为核心的高度市场化机制。美国法律体系完备,弱化了标准化对于行业管理的作用。美国政府主要以旅游统计、宣传促销为重点,将标准化下放到企业层面来完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专业的标准制定机构(SDO)。目前美国拥有超过600家覆盖旅游全行业的SDO,它们以制定应用性标准,并将之作为商品出售为己任;另一方面,美国旅游企业通过购买SDO所制定的标准,作为一种技术性引进方式,同时,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建立企业特有的标准化体系。美国旅游企业将企业的服务标准体系作为其竞争力的核心来源,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建构了独有的迪斯尼服务标准,如在游客互动、卡通人物造型等关键要素做到规范统一,是标准化的最好例证。[4]

1.4 日本——以控制市场为目的,高层次国际标准导向的标准建设

日本在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过程中的目的非常明确,即获得相关知识产权,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并谋求控制和占领国际市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将具体业务委托给日本标准协会下属的研究工作组。在经济效果的评估方面,计算方法主要是将项目投入费用与某项国家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后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较而计算得到。日本从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估。前者是指可以计算出的国际标准化活动经济效果的具体数据,后者是指通过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带来的潜在经济影响。

2 国内旅游标准化发展模式

2.1 中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标准化发展模式

中国旅游标准化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标准化发展模式。中国旅游标准化开展于20世纪80年代,标准化水平居于国际先进行列。1995年4月,率先在国际上成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的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0),负责旅游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截至2011年5月,发布的国家级旅游标准已经有43项,其中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18项,而已经立项和正在申报立项的标准还有3项,是世界上制定和颁布旅游标准最多的国家。2000年1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实施了中国旅游业的《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体系表使我国旅游业标准在内容和范围上形成体系,构筑了以旅游业诸要素为基础的标准化框架。2008年,中国制定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从全局的角度,提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建立适应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标准化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提出了2009版的《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为把中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5]

2.2 北京——中国城市旅游标准化的先行者

北京旅游标准化着眼于城市,正在努力探索符合其“都市”定位的城市旅游标准化建设之路,堪称中国都市旅游标准化的先行者。截止2010年,北京已经制定了21项地方标准,搭建起了较为健全的城市旅游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上升到了国家标准。随着奥运会等节事活动推动,北京拟定了大量旅游标准,涉及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多方面,并于2007年制定了《北京旅游标准规划(2008—2012)》,标准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在规划中,北京提出利用标准化凸显出北京“首都”城市特色,制定符合“首都”定位的旅游标准,进而建成既体现北京特色又满足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旅游标准体系,推动旅游业向集约型、品牌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推进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型城市建设。[6]

2.3 上海——理论驱动实践的标准化发展

上海走的是理论驱动实践的标准化发展之路,着重推动标准化发展中的产学研结合。2003年,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上海市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这是全国成立的第一个省(市)级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志着上海旅游标准建设发展的开始。2005年,上海市旅游局开展《上海旅馆业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的专项课题研究,为旅游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理论和机构上的准备。2007年2月,上海市旅游局编辑刊印了内参《旅游标准化前沿》,每年发行12期,从标准化的视角来解读旅游业。设立了“标准解读”、“标准化工作相关信息集成”、“上海旅游标准化工作进度”和“旅游标准化百家谈”几个栏目,分析解读上海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旅游标准,收集旅游业关联度高的标准化实时信息,并分享业界专家对旅游标准化的观点看法。2007年11月,上海市旅游局与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合作成立了上海市旅游标准化研究室,为上海及长三角旅游标准化研究搭建了开放性的平台。

2.4 四川——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发展

四川旅游标准化起步于2005年,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旅游标准化较有代表性的省份。四川省标准化建设初期,致力于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将国家旅游标准进行本土化、细化,2005年—2008年,制定了《四川省星级旅游饭店信息化建设细则》等6项对接国家标准的实施细则。其后,2008年12月,四川省成立了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旅游标准化评定委员会,迄今为止,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四川省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等5部地方旅游标准,以及《四川省主题饭店评定标准》等9部省级相关标准。2010年9月,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7]

3 发展现状述评

3.1 国际旅游标准化进展缓慢

通过调研,规划组发现目前国际与区域层面的旅游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唯一的国际旅游标准化组织ISO,及唯一的区域旅游标准化组织CEN所制定的标准都极为有限,分别只有9项和10项,而且多是集中在娱乐性潜水等小众旅游领域,以及旅游术语、符号等基础领域。国际旅游标准化机构较少,所制定的标准适用范围较窄,这是制约旅游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形态各异的国外旅游标准化

国外旅游标准化建设略早于国内,但也不过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旅游标准化体系在各国间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各国都试图将旅游标准化融入到其现有的标准制定体系当中。欧洲各国尝试在现有的标准化中介机构当中,成立一个旅游技术委员会,负责旅游标准制定;美国利用法律、企业标准搭建标准体系;日本通过政府组织标准化机构进行标准制定。但旅游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综合性、行业边界模糊性等诸多特征。如何将旅游业纳入现有标准体系当中,同时又能符合旅游业的特殊性与发展规律,是各国旅游标准化建设的一大难点。

3.3 探索中不断前行的国内旅游标准化

中国旅游标准化建设始于1987年,各省市自身标准化建设开始于21世纪初,其中北京、上海、四川等标准化工作进展较为迅速。总体看来,中国旅游标准化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世界处于较为先进的地位。但中国旅游标准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国内旅游标准化建设系统性较弱;其次,中国旅游标准数量居于世界第一,但现有标准仍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第三,所制定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标准化宣贯运行体制有待完善;最后,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估、修改,均由政府一手包办,与市场结合不强。

总体而言,世界范围内的旅游标准化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旅游标准化发展模式,标准的制定、实施、修订体制不够健全,这一点在中国旅游标准化建设中表现尤为明显。其次,完整的旅游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很多领域的旅游标准亟待制定。

4 经验借鉴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旅游标准化建设依然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可供效仿的完备体系。但在近30年的探索过程中,国内外的很多经验可供旅游标准化建设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4.1 遵循标准制定原则,逐步完善标准体系

旅游标准体系涉及面广,标准量较多,在体系构建中需要抓住重点,有顺序、有步骤地制定相关标准。目前,在标准体系构建的优先级上,国际上依照先风险(风险游乐项目)、先特色(旅游特色)、先普遍(数量庞大)的原则,优先制定会带来游客安全、卫生隐患的游乐项目的标准,优先制定需要重点发展的游乐项目的标准,优先制定涉及机构数量庞大的服务机构的分类评级标准,特别是各类住宿标准。如ISO与CEN两大国际组织,在旅游标准体系构建时,优先选择制定通用性的旅游术语标准和高风险性的娱乐潜水等安全类标准。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标准制定中也遵循着相应的规律。

4.2 重视市场作用,充分反映企业愿景

制定标准过程中,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强调市场的作用,注重在国家法律的规范引导下,引导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共同参与标准制定。在欧洲国家中,以中介机构为纽带,将相关的旅游企业组织起来,在企业协商一致前提下制定行业标准;美国直接将标准制定工作下放到企业,在政府与相关标准企业的支持下,制定符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标准体系,从而标准也成为企业本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从标准的最终落实运行看,旅游标准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去实施,让企业切实参与到标准制定工作当中来,充分征求企业的意愿,才能使制定出的标准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

4.3 借力中介机构,完善标准化运行机制

在标准化工作中,欧洲各国与日本等充分借助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是独立于政府与企业外的第三方,是联系两者的纽带。国外标准化中介机构是完全的民间自律性组织,其宗旨是为企业、行业发展提供服务。中介机构主要分为标准制定机构、标准认定与监督机构两种,二者完全独立。标准制定机构如DIN等,在制定标准方面能够保持企业的高度协调一致性,所以制定的标准在行业内能够获得较高的认同度。而标准认证与监督机构,由于处于完全独立地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4 接轨国际,推动旅游标准走向世界

旅游国际化发展道路,具体到标准化领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接轨国际,二是走向国际。首先,要使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必须先做到标准接轨。积极引进国际通用标准、先进标准,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其次,将地方标准推向国际舞台。目前国际旅游标准的制定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体系不健全,存在较多领域标准的空白。在标准化建设中,要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通过政府推进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本地标准向国际标准的升级,进而获得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与知识产权,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4.5 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通过比较分析北京、四川等案例发现,旅游标准本地化、特色化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自外而内,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接上级旅游标准的过程中,注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标准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以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是由内而外,旅游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性,每一地域具体问题各有不同,要根据本地旅游现状及标准化建设情况,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填补标准空白,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项旅游标准,继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4.6 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双轨制发展模式

国际国内旅游标准化理论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还不成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在旅游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组织研究人员对这一领域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剖析,以实践推动理论发展,得到实用性的理论成果,抢占标准化的理论高地;继而将先进理论运用于指导标准化建设的实践。目前,这一理论实践并行的双轨制发展模式已在上海、四川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旅游标准化建设应充分借鉴这一模式。

参考文献

[1]ISO官方网站http://www.iso.org/iso/home.html[EB/OL].

[2]CEN官方网站http://www.cen.eu/cen/pages/default.aspx[EB/OL].

[3]何力.德国、法国旅游标准化工作浅析[J].中国标准化,2002(11):61-62.

[4]张明兰.国际旅游标准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上)[J].上海标准化,2008(9):9-12.

[5]中国旅游局.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Z].北京:2008:1-9.

[6]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标准规划(2008—2012)[Z].北京:2007:1-9.

质量标准化经验交流 篇8

一、国外公共服务标准化实践情况

(一)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背景

20世纪下半叶,标准化思想开始引入西方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方法和技术源自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由于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领域与一般工业企业在价值观上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标准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远沒有像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那样普及。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对西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政府变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于是许多在企业发展成熟的管理方式开始被广泛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其中包括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英国的《新公民宪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它也为国外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英国政府以改进公共服务质量为目的,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颁布了《公民宪章》和《新公民宪章》,确定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受惠公众为中心,从1991年到1998年,英国陆续颁布了48部宪章,围绕着公众应享受的主要公共服务项目,公开了预期的服务水平。为了确保这些宪章得到落实,英国政府以审计委员会为主体,设计了地方政府绩效指南。2001年,英国政府又通过制定服务指南、绩效评估框架等文件,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的、统一的评价。之后,美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都仿照英国的做法对本国的公共服务项目进行了梳理。

(二)国外公共服务标准的分类

按照需求层次、供给过程和供给主体等标准,对公共服务有不同的划分。一是按需求层次划分,将公共服务划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是各国对公共服务划分的普遍标准,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往往与公民基本权利联系在一起,是各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二是按供给过程划分,公共服务标准主要包括最低公共服务标准、转移支付的计算标准、公共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最低公共服务标准是各国政府对有关公共服务的最低要求。转移支付的计算标准并不一定是所涉及区域内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而常常是一国公共服务的平均水平,如德国、法国等国家通常将全国平均公共服务的水平作为计算转移支付的标准。全面质量管理标准是各国政府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做法,如加拿大于1994年制定了专门标准——《公共部门组织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三是按供给主体划分,国外政府组织中,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中央、州、市、县等政府组织形式,也有非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组织形式,如城市经理制、特别区政府等。各类政府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各不相同,所遵循的公共服务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异。

(三)国外公共服务标准化模式

国外公共服务标准化主要有两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者的本质区别取决于公共服务的性质,即如果是提供纯粹公共物品的公共服务,则实行政府主导型标准化模式;倘若是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服务,则实行市场主导型标准化模式。在政府主导型标准化模式下,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由政府财政支持,由于这类公共服务沒有引入竞争机制,所以公共服务标准无法由私人部门或第三部门制定,而是由政府完全主导制定。市场主导的标准化模式下多是自愿性公共服务标准,由于市场化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竞争性,所以这些领域的团体(包括行业协会和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制定行业或企业标准上具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对于市场化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角色更多的是运用已有标准实施监管,以确保公共服务质量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二、国外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主要特点

(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具有基础性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基础性和均等性,满足少数特定群体以及较高层次需求的服务并不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因此,各国政府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公共服务标准的基础性内容。而满足少数特定群体以及较高层次需求的服务,或者由政府倡导、市场提供,或者是仅仅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提供。这种市场化的提供机制,也决定了相应的服务标准应该在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业内自愿、协商的方式确定。因此,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最低的基础性标准和规范,政府以此来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存和机会均等的权利。

(二)公共服务标准具有动态性

一般来说,规范公共服务范围、内容和水平的服务标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相应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的改进等因素的变化,公共服务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因此,政府的公共服务标准历经制(修)定、发布、实施和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持续完善,呈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三)公共服务标准具有多样性

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多样性表现在,一是标准内容上,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方式。这是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区别于工业产品领域标准化的显著特点。对能够量化的内容,如人财物资源的配置、服务网点设置的空间布局、服务办结时间等,往往制定一些定量指标。对难以量化甚至无法量化的内容,如责任意识、管理规范和操作方法等,则采取规范性语言描述加以规范。二是标准表现形式上,采取内部工作文件和外部行业标准相结合方式。对于政府隶属机构直接提供的纯公共服务,往往采用系统内部工作文件方式发布标准和规范,而对于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往往采用行业标准等形式加以规范。

三、国外经验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启示

(一)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标准

国外经验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基本上只是对基础性的、广泛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全国统一的基础规范,这是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差距的有效方法。标准内容既涉及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水平,也涉及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行为。这一经验对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当前应尽快制定县级以下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资源配置的最低标准,以标准形式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场所规模、服务设施配置、服务功能设置、服务人员配备、服务经费保障等内容进一步量化,为各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

(二)在公共服务领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增强公共服务效能

国外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是说政府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方法和技术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比如,加拿大专门制定了《公共部门组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南》。英国政府为了确保《新公民宪章》的具体落实,以审计委员会为主体设计了地方政府绩效指南,又通过制定服务指南、绩效评估框架等文件,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的统一评价。国内也有一些地区已开始尝试在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以及技工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我国可以对直接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窗口,比如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劳动争议仲裁服务、劳动监察服务等部门,采取政府主导方式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理念、方法和技术,以促进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以信息化促进公共服务标准化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是提高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国外发达国家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程度,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普遍高于我国。2006年至2007年间,受日本厚生劳动省委托,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曾选择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其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做过一项研究,内容包括网站设置情况、服务功能设置情况以及实质性服务内容,结果显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网站的服务功能和实质性服务内容少于其他国家。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从就业管理与服务、劳动争议预警监测与调处、劳动保障监察,到社会保险的经办管理与服务,每天都形成大量的数据,集中起来就是海量数据。因此,如果沒有信息化技术支撑,工作几乎无法开展,缺少信息技术支撑的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就更难以落实,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作者简介:邸妍,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保障标准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娟,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保障标准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博士。)

上一篇:课余生活真有趣作文下一篇:党校主体班结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