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精选13篇)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 语言教育》一书,作者张明红,全书分为七篇分别是:目标内容篇、教学方法篇、活动设计篇、环境材料篇、领域渗透篇、日常生活篇、发展评价篇等。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 语言教育》一书反映了当代幼儿教育实践的需要,给我们幼儿教师新的启发,其中在日常生活篇中提到的“家园配合进行语言教育”,让我颇有感想。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带头作用,所以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语言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加强语言训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班的幼儿有很大一部分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的,而大多数爷爷奶奶在与幼儿的交谈中使用的都是方言,像李贤俊我们班的小朋友,他总是习惯把“老师”叫作“老西”,把“擦嘴巴”说成“卡子博”,老师纠正了他很多次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有一次他吃完饭对我说要去拉把把”,我半天都没弄明白,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他说的“呕把把”是“大便”的意思。由于李贤俊的一家都是外地的所以他的普通话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可能短时间很难纠正的过来。那究竟如何做好幼儿的语言教育呢?
首先,是要“多听”。培养幼儿注意的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给幼儿积极创设听得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等让幼儿听后模仿,想象,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象在说什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而且能将“普通话”说好。
第三,当然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必须要“多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再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的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
一、教学生用已知的理性知识类比新学知识——类比教学引导法
类比推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之一, 它能帮助从已知事物的有关理论建立假说去说明新事物;用某些已知的属性来说明未知的属性, 以增强说服力, 使人们容易理解, 类比是化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 把初中已有的物理量质量、长度与物质的量进行类比,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 又把1 mol与1打进行类比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再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 高中阶段要求多角度认识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其主要要求有:一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二是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是从初三的“得氧失氧”观点过渡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 再上升到“电子转移”观点, 这种思维的变换, 使概念不清的学生感到更加困惑以至无所适从.因此笔者在处理教学内容时, 结合H2还原CuO的实例, 对于氧化与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概念与初三所学进行类比.再引导学生上升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此基础上, 带领学生复习元素化合价升降与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转移关系, 并上升到从电子转移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高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经熟悉的类比法, 借鉴初中教学的做法, 来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高中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很难理解, 但类比了初中的“溶解平衡”与以及物理中的“速度”后,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高二的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常只讲一种代表物而后推广一类, 这其中运用的就是类比法.
二、加强记忆策略的教学,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1. 图式记忆
很多知识用图式表示出来, 既能便于理解物质间的内在联系, 又能够对一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例如学习“物质的量”一章时, 就抓住物质的量这条主线, 将该章中各个概念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梳理清楚, 对全章内容都理解清楚了.如图1所示.
图1是了解物质的量的核心, 围绕它有许多概念及有关计算, 而桥梁是物质的量.
2. 对比记忆
对比记忆就是分析联系各种物质、各种概念之间相似相异比较的记忆, 在比较过程中, 分析判断加工, 信号多次强化, 各事物在大脑中建立联系, 使记忆的事物持久.例如有关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的教学就可以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
3. 归纳记忆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在初中只介绍某一种物质的性质, 一般不考虑物质的结构, 只是按其类型讲授, 学习总结规律.在高一第一学期也和初中类似只介绍某一种物质的性质, 如钠、氯的性质, 也从实验中总结出来Cl2、Br2、I2氧化性的差异, 还可以以物质结构为主干, 根据元素周期律, 从结构推理出其性质变化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笔者在教学中先引导探究的路径, 再从结构上进行分析推理猜想, 假设其性质变化规律, 设计实验并实施, 验证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交流信息归纳小结, 进一步验证Cl2、Br2、I2单质氧化性, 阴离子还原性的强弱, 从而形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归纳总结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一般规律.
4. 还原法记忆
还原法的实质是把认识引导到由抽象到具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可以通过实验把物质的性质进行还原.比如说钠的物理性质, 在初中时学生一般都采用记忆的方法, 而进入高中可以通过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切取黄豆大的钠”, “钠浮在水面, 熔成小球”总结得出.很多物质的性质都可以由实验得到.如探究氯水中的微粒, 通过直观思维容易判断有:Cl2、H2O.然后实验: (1) 在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2) 氯水中滴加硝酸银, 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氯水中还存在:H+, Cl-, HClO, 而且可知HClO具有漂白性, 这些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表象作用使学生明白.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 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化, 深度和难度加大了许多.但高一学生的心理状态还保存着孩提时代的痕迹, 贪玩、依赖性强, 进入高中面临在短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知识, 但课上练习消化的时间又少的困境.因此教师要把握住整体学习的进度.比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离子键、共价键概念及电子式表示等内容都比较抽象, 就要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 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民主的师生观: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教学民主化。
(2)发展的教育观。教育的首要和终极目标,并不在于传授知识本身,而在于唤醒学生创造的潜能。教师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这也是现代教师与传统教师的分界线。
(3)开放的教学观。新课程背景下,更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开拓新的教学思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明确你自己的职业特点
走出师范学校大门时候,每个人脑子里装的是教师职业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观点,这是职业的理想。但实际并非如此,我们的职业只是三百六十行中普通一行,更多的是我们从事这份职业,只是赖以生存而已。与其他热门的职业相比,我们从事的职业有时还显得特别低微。因此,降低你的职业期盼,你就会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3﹒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教育的失误而产生的。但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了眼前的“差生”。因为,眼前的“差生”能够让你的讲课无法进行下去。所以,不要用言语去讥讽他们、诱发他们叛逆想法,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他们做朋友。
4﹒将教师视为你的终身职业
也许你还没有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跳槽,你也许会作各种努力,但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如果你30岁以前还未跳出教师队伍,那么你就必须将这一职业视为终身职业。即使你在尝试跳槽的同时,也不能影响手上的工作。
5﹒坚持阅读
经常阅读报刊、网络信息,能够让你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能够使你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多思考。
6﹒在床头准备好笔与本子
做一个思考的老师,而思维的火花往往会出现在你上床后的一瞬间,或是在你醒来的一刻,在你的床头放一本记事本和一支笔,迅速地记录你思维的火花,这有助你自身的提高,最终提升你自己。
7﹒要学一点幽默
幽默是一个人的智慧,是生活的润滑剂。掌握一点幽默的艺术,既放松学生的心情,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但幽默应止于讥讽,因为讥讽会伤害学生,同时幽默也应止于无聊的调笑,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乐”而不学。
8﹒学会原谅自己与别人
学生用他的无知与偏执让你生气,家长因对孩子的偏爱与袒护让你动气,领导因对你的误解让你怄气,而自己有时也对自己无端地不满生自己的闷气。气生了不少,但问题没有得到一点解决。所以,你得学会原谅、学会宽容,原谅与宽容让你生气的人和事。
9﹒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注
你不一定非常爱你的学生,但既然从事了这一职业,就应当承担你相应的责任,你得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你不要将关注仅仅停留在意识里,而应让学生摸得着,感觉得到。如到宿舍走一走,与学生谈谈心,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一声问候,一个亲切微笑,这些都是让学生摸得着的关注。
10﹒不要吝啬赞赏的语言
就是成年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学生。所以,你要学会发现学生的特长与其成功之处,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当学生正确地问答了你的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个好的创意,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你都要用愉悦人心的语气对他给予真诚的赞赏。你赞赏学生的成功,学生会再还你一个惊喜。记住,学生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学生的失败就是你的失败。
11﹒将惩罚进行到底
对学生进行赏识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教育的一切。没有懲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对其违纪违规行为不要听之任之,应当给予合理教育,这时批评和惩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但一定不要将惩罚上升为体罚。对学生的处罚,及时通报家长,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也要及时通报家长。
1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你准备批评学生时,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特别是年青教师,更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才能面对你厌恶的学生,仍然面带微笑。有时真的不能控制自己时,迅速离开,平静下来再处理。这不是虚伪,也不懦弱,而是一种心理战。好的教师肯定会如此与学生斗智斗勇。
13﹒不要奢求额外的回报
教书作为你的职业,薪水就是你的回报,你也许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付山了许多,但这也只体现了你是一位责任心强的老师,但并不能因此而要求更多的回报。
14﹒做快乐的教师
做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都有,但你应该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快乐,你也找到自己快乐的窗口。让你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你自己,只有你真正快乐了,学生才会真正快乐。
这本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没有泛泛而谈的教育理论,呈现的都是经实践检验而又行之有效的实用技巧。书中每谈一个问题都辅有简明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的每一条建议都配有相应的名人名言、教育者感思或作者创作的“教育诗”,给我们亲切可信之感。读这本书感觉不象在阅读书籍,而是象与一位耐心、睿智的长者聊天,她的丰厚学识、她的思想、她的智慧正慢慢地滋养着我心灵。
在“关于课堂管理”这一章,安奈特给我们的第十条建议是“善于捕捉学生的举动”。一首短短的小诗极其真实地表现出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老师说我是她见过的世界上最乖的孩子。有时候,我也是个坏小孩,会说脏话,做坏事。也不能每次都完成作业,还踩着点进教室。可老师还是觉得我特别乖,所以只要她在,我就真的很乖,一次又一次。在她的课上,我比以前更努力。安奈特说,我们都长着一只“后眼”,这只眼在一里外的地方都能发现学生在捣乱,这是老师的一门技巧。但更重要的技巧是――学会使用这只“后眼”来观察哪个孩子表现得很乖,并对他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赞扬。学生渴望我们的关注,会不遗余力地来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一旦他们意识到乖一点就能得到你的关注,就会自觉自愿地乖起来。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用这只“后眼”去发现孩子的好行为,更多的关注了孩子的淘气行为。正因为这样,在我们的教学中,让批评代替了鼓励和赞扬,老师认为坏孩子永远都是坏孩子,学生认为自己反正也就是老师说的那样。读了安奈特的这条建议,我才发现,是我们自己不给自己愉快的心情,是我们错过了转变学生的机会。
当我读到“关于课程指导”这一章时,我牢牢记住了安奈特给我们的第四十条建议,那就是“寓教于乐”。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教和学都应该是“严肃的事情”。上课时表情肃穆,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烦不胜烦。安奈特说,严肃地对待教学和严肃地进行教学时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由此我想到,孩子们看动画片总是百看不厌,而对于我们的课堂却总是萎靡不振。究其原因,动画片的制作迎合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有绚丽的色彩,有孩子们喜爱的故事情节,而我们的课堂,却是那么的拘谨、呆板,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发言举手,知识呈现的形式大多是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发现的乐趣。所以,放轻松一些,让课堂多一些激情,多一些趣味,如果能将知识设计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学生会更加喜欢学习,我们则因为学生的表现而更喜欢讲课,各得其乐。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作为一名特岗教师,遇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像遇到了良师。虽已不是第一次读,但之前的读大多是囫囵吞枣式的,没有理解的太深,感悟也不是很多。而这学期对于此书的阅读,真的是最认真的一次,每页上都认真的做批注,做小结。而且每读一条都会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相联系。真的是感触颇多。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提出种种建议,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此书引我深思,思考如何做一名能给予学生幸福的教师!
这本书让我这个新教师对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对学生如何进行评价,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何学习其他的老师,怎样实现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健康,如何进行日常的研究等一系列的问题。《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它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它就像一本工具书,给予我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拿“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说好了,其实我一直都很困惑,一天二十四小时,八个小时在学校,回到家里还要备课,还要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想解决办法,还要充电读书,想来就困扰,我这一天都花在解决学生的问题身上都不够用。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他还强调,中小学教师首要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这样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节省不少的时间。其实教师这个职业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不能说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我一两个、两三个小时备课的结果,它也是我们经验的积累,可以说一位称职的教师平时的生活中也在备课,这样的教师懂得如何联系生活,懂得教学。初为教师,时间的安排可能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是只要我们懂得方法、合理改进,总会更好的。
有关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问题,书中也有阐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学生对年长者的劝告比较容易接受,他能很感兴趣地去做一些有益的、必要的事,他开始进行自我观察,区别和评价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更要把握这一点,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并且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身体锻炼在自我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对学生的意志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没有办法要求学生必须每天锻炼身体,但是主动地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时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比如每天写一篇大字等等,只要每个学生能成功的坚持做一件事就是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还专门给我们这些新教师留出一栏,提醒我们要点滴累积作为一名教师的智力知识和教育明智,要多读书(学科专业书,榜样人物书刊还有关于人的心灵的图书),要研习心理学,还要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新鲜事物不断刺激他们的各大神经,调动各种感官,而教师为此也是绞尽脑汁地使尽各种手段。很多时候有个现象,孩子越学越觉得没意思,家长也会说:人家越学越聪明,你怎么反而笨了?苏老师早就说过:不能认为:既然学生在掌握知识,他自然就变得更聪明了。这一切远不是这么简单的。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也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当过30多年的小学、中学的教师, 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 非常贴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 而且没有居高临下枯燥的说教, 就如同一位身边的良师益友在耳边娓娓道来, 道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困惑。读了这本书, 有些困惑多年的问题在心中有了答案, 有一种登高望远而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有差生转化的问题, 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 有课堂教学管理问题, 有班主任工作问题……并且有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其中首先打动我的是这样一种为人师的理念:先为一个人, 后为一名教师。为人要有起码的良心、责任、是非观, 为教师要富有爱心、恒心、耐心和进取心, 其中最首要的莫过于教师的道德感。我一直敬重医生和教师这两个社会角色, 医生是生命的拯救者, 而教师是生命的牵引者。正如书中所说“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 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教师在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足以对这个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是在我们的教育中渐渐形成的。回想我们年幼的时候, 教师一个小小的细节、动作或是事件, 对幼小心灵的震撼是无法估量的, 而这些的发生却往往是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教书育人”, 教书只是途径, 育人才是宗旨, 很多普通的老师辛勤工作从来不看在“钱的份上”, 而是看在“学生份上”, 教师们经常以是否“凭良心教书”来衡量自己。如果教师连这一道防线也崩溃的话, 那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将彻底崩溃。可见我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大, 所以我们的道德修养才会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 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 新课程更关注和提倡创设情境教学, 而恰当的情境能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同策略来同化和顺应新知, 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开好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够有的放矢地巧设悬念, 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直觉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紧张和迅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在设置悬念, 创设问题情境时, 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 准确地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明确教学目的。只有这样, 才能把悬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 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 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 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如何让学生喜欢化学这门学科, 首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 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我在“燃烧与灭火”实验前, 首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把手帕用酒精浸湿点燃, 学生看到手帕燃烧, 但燃烧一会儿后手帕完好无损。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掀起了一轮学习高潮, 同时还启发了学生渴望探求真理的心理。
我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 就其中的受益颇深的几个建议, 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应根据课的不同性质、不同阶段, 有机地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感悟, 使学生在充满智慧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魅力。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在寒假空闲之余拜读了林碧珍、朱震坤老师的《给小学数学教师的46条建议》这本书,这本书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使他们的教学能与时俱进这一角度出发。来帮助年轻教师更快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他们少走弯路,自我学习不断成长......书中的每一条建议均来自团队成员之前的经历,是一种对经历的觉醒,归纳,反思,探索。
书中提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
1、什么是数学?
2、什么是教育?
3、数学教育给学生留下了什么?的确是我们这些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最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当你学校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啊!数学教育除了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精神的教育数学教育给儿童的是思想,这才是让其受益终身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而不是仅仅教给孩子们一些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喜欢引起老师的注意,表现欲强,因而大部分的孩子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别人说。所以,当课堂上当某个学生在发言时,教师要首先示意其它学生认真倾听,并要求学生在听完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学生多进行目光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教师应放低姿态融入学生的角色。这样,学生才敢大胆的表达,老师才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课堂才能迸发出磁性与魅力,达到灵性的境界。因此,教师应善于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
有时候课下师生交流很愉快,可课堂上就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我们充分的相信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发言,适时地予以鼓励和点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展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数学表达习惯的培养。
这本书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建议,不仅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也对教师的休息提出了良好的建议,是一本教师必读手册。这本书的主要思想是教师要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注重用书籍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教师要教给孩子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注重赏识教育的思想,赏识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个体,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用亲情去呵护。发现并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升华。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成功。使他们感到“我是最棒的!”“我能行!”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苏的建议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后进生的工作,谈了好多,最关键的一句是阅读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手段。对于班上的困难生,我们可能做的更多的是让他重复做更多的练习,还害怕读书影响到他做题的时间,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形成,和同伴的交流都没有很顺畅,见到老师就想的是做不出题怎么办?这样,他会越来越落后。看了苏的这些建议,我会注意让孩子在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唤醒他的大脑,迫使他加强工作,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的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就越多,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今天有幸在网上看到了《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十条建议》,看了之后,感触很深,下面就谈一谈我对这十条建议的理解: 一是要居高临下驾驭教材;
“居高临下驾驭教材”绝不是居高临下的对待学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必须是长流水、是活水,不能是死水。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能整体把握,无论是在“点”上还是在“面”上,都能应对自如,灵活驾驭。
二是要每天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口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可以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口算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每天要保证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口算。
三是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
数学周记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学生的周记,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教师各方面的情况。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归纳、整理一周所
学的知识要点,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另外,学优生讲出了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全班共享。学困生讲出了学习困难,使教师辅导有的放矢。因此,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好处多多。四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有利于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有利于学生掌握质疑问题的良好学法;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共生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还要善于引导并给出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五是要倡导学生的个性思维;
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著名已故数学家陈省身教授也说过:“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因此,每一节数学课,我们教师都要积极地倡导学生的个性思维。
六是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动手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学生思维过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活,让学生 “ 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七是多让学生表达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阐述能力培养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因此,数学课上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创设机会和条件,多让学生表达交流。具体来说,就是要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重视动手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把握住“生成”,让学生有充分讨论沟通的机会;重视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协调发展。
八是在组织学生合作时要突出思维碰撞;
在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从而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九是要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
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在学习上、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他们表现在学习主动性差、成绩偏低,自我约束能力弱,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思想不求上进,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常常令老师感到头疼,这些人不是很多,但对班级影响不小,是班里的消极因素,影响着班级整个学科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因而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十是作业设计要新颖有效。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有幸凭借云舒写的平台,让我利碎片化的时间终于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完整的书。首先是打卡的方式从外界监督这我把十二讲认真听完并反复听以加深理解,作出详细的笔记,并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对全书有了整体的把握,而且我也切实感觉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的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以及对全面发展的论述和我们现在提出教育的“立德树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是一致的,把教育变成一种需要,让他们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者。
当我终于完成十二讲的学习任务时,感觉对自我是一种超越,第一次相信自己原来真的可以忙里偷闲,利用碎片的时间去完成专业的阅读。
当我收到云舒写的奖励《给教师的建议》实体书时,我就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原来云舒写的导读给了我思维的框架与整体的感知,并激发了我阅读整本书的欲望。而打开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时,更像是走入了生动鲜活的课堂。
他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生动的实际事例与精辟的理论分析相结合,很多都能拿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既可以通读,也可以分章随时阅读,根据书中内容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是活的教育,不愧是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这样我每天不管多忙总要细细地品读半个小时,感觉思考颇多,也收获颇多,不仅品味到了阅读的妙处,最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这个章节,感觉书中提到的老师的生活现状一下子戳到了我的痛处,而书中的指导方法又像是为我开出的良药。
我懂得教师的时间从不间断地阅读、借鉴他人、做好规划、随时记录和培养自律中来。1、不间断地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让阅读成为自己学习生活职业和工作的底色。持之以恒的阅读,不为某次备课而读,要为知识的渴求而独让教师的背景更加宽广,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2、学习他人的经验,移植他人的教育思想。从学生的表现发现教师的长处,拒绝照搬别人的操作模式。比如老师的精彩设计,要关注其精彩设计背后的学情,这个老师的背景以及这种背景折射出的先进理念,多观关注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他人学习可以加快接近教育本质的步伐。
3、做好工作计划,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相统一。避免碎片化方式的备课,授课要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4、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记录可以促进我们思考,减少问题反复出现,从而提高效率。适时的总结,发现规律,更可以提高效率。不间断的反思可以让我们走向成熟。
5、培养自律:要将碎片花的时间用于阅读,处理好工作和生活时间的主次矛盾,按照脑力劳动的难度进行工作安排,提高效率。自律是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养成严格的自律习惯,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自己的学生及他人负责。
读“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的相关知识,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不是静止的,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既是知识迁移的过程,也是知识转化的过程!
知识源自何处:从阅读中来,从知识的运用中来,从对你有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来获取知识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是的教学技巧,即教是为了不教!
老师应通过设计问题任务让学生对效果有真实的感受,从而在情境过程中获得知识。我就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不是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不是结论的太多,思考的太少,是不是达到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读“学习知识要思考,不要死记”的相关章节,我有懂的:真正学会知识的标志是会用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为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定义。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唤醒学生的储备知识与教要学习的新知识有机结合,然后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新知识转化为新的储备。
让学生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运用远比直接告诉知识本身和结论更重要。要让已有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这样学生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援助力就会越来越足,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锻炼新能力的时候就不费力气,这才是一种的学习状态。
读到“了解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前提”的内容时,我反思自己平是上课是不是展示自我的更多,而关注学生的少一些。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把的第一颗火星。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能够察觉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高效课堂就是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真正解决学生真实的问题。真正能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我现在开始反思,我的这节课解决学生的问题了吗?还是只是完成了我“自以为”的教学任务。
在读“独立阅读与独立思考”这一章节时,我懂得了更注重通过独立阅读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兴趣,并使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钻研。
独立阅读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就是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独立思考就是使细微思考成为名符其实的脑力劳动,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以独立阅读促进独立思考,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又通过小组分享彼此产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认知。
在自读课中,老师要敢放手确实让学生自读,老师中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阅读材料的编写是实现滋补的一种形式。就内容而言,不同课文的课堂环节是不一样的,教师搭台需要功夫。群文阅读课筛选材料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背景知识做支撑。
阅读“教师的专业阅读”这个章节的内容,让我懂得:做语文教师不仅要读专业的文学方面的书,还要多读、广读、深度进行有计划、有涵养的阅读。
首先要读马列政治方面的书,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现在教育的立德树人是一致的,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并且阅读要有广度,要读3本新书:专业学科的书,榜样成长的书,人的心理的书。读书的兴趣要深厚,面要广,并且要有孜孜以求的态度。
我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专业阅读还不够,文学类的多,而教育类的少。自己的阅读也是有趣随意的多,专业深刻有难度的少。王蒙说:我主张读一点费劲的书,读一点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查资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
作为教师,除了读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除了读爆料的奇迹的发泄的书,更要读科学逻辑分析有创新有艺术勇气的书;除了读顺流而下的书,更需要读攀援而上,须掂量掂量的书;除了读大白话朗诵体、讲座体的书,还要读有书院气息的书,古汉语的书,外文的书,大部头的书;除了读驾轻就熟的书,还要读一些过去读的少,不是还读不上十分钟就哈哈大笑或击节叹赏,而是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准感觉的书。
总之,在碎片化的时间,更要进行有涵养性的专业阅读,比如要了解更多的教育教学的书,积累教学方法的书,能升华文化底蕴的经典的书,还要读与教材相关的书,提高教学技能,读名师成长的书,读出教学的艺术,读名家教育的专著,读出教师的智慧,作为语文老师,还要读现当代的文学经典,读出教师的诗意人生。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成为一名阅读者,更要做阅读的代言人,引领学生阅读的推广者,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和同行者,做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条件与氛围,教会学生阅读,给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帮主学生做好长远和近期的阅读计划,于是在我们班还成立了“思辨读写工作坊”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总之,我要身体力行,从阅读整本书开始让书籍点亮自己的教育人生的同时,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学生年轻的心灵,占据学生青年的时代。
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这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己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
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
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而且现在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么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
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让自己活得美丽而开心。
四、“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
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美好的。可以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五、永不放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而且在幼儿园不用成绩去评
价孩子的优劣,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六、“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
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因此,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通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我对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颇有感触。一直以来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令我头疼的学生,有些学生是一点即透,不用花费多大功夫。有些学生只要你多重复几遍,也能大致掌握,但有些学生无论你怎么花费功夫怎么用心给他补课,你当时教的时候记住了,过后立马也就忘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也是无计可施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大有启发,书中说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的认为转变后进生就是单独补课方能提高成绩,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要材料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因为这种死记的习惯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迟钝,怎么办呢?我们应该这样做:
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肯定平常学习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也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教师的肯定是对他们一种莫大的鼓舞,在教学中,应该尽量设计一些难度比较小的问题,给这些后进生,如果孩子们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而且要大肆表扬,这样孩子才能重视学习,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性,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对待后进生应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弱势也是不同的。对于这些后进生应当经常注意平时作业错误的地方,总结归纳弱势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的练习,加强巩固,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因材施教方可培育英才。也许有的学生在这方面稍差一点,但是他却可以在其他方面弥补,所以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不平凡,发现孩子的不普通,不要忽略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知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推荐阅读:
《给幼儿园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7-09
幼儿园班主任给幼儿的评语10-20
大班幼儿评语真实1000条简短10-23
给幼儿园的表扬信07-17
给幼儿园中班的表扬信07-08
爸妈给幼儿园宝宝的寄语07-14
幼儿园老师给家长的感谢信06-30
幼儿园毕业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简单一点06-30
幼儿园食品安全建议06-10
幼儿园家委会工作建议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