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政治免费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必修二政治免费(精选5篇)

必修二政治免费 篇1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

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②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④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8.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

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

务统一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⑤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11.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①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需要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

1.公民怎样行驶自己的选举权:①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民主决策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

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3.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重返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

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监督

4.民主监督的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

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5.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

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公民怎样行使民主监督权:①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用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

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基本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的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公民怎样处理和政府的关系: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5.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6.政府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7.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推行电子政务④

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依法行政的地位: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

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

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4.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5.政府怎样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是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6.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赋予国家权力,有权监督政府工作②权力是把双刃剑

7.怎样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

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②我国已经根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8.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②才能提

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③才能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9.为什么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

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有

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大的权利: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3.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

4.人大代表的职责: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

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牡蛎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大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人大制度的意义: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

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如何确立的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①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

出的历史性选择②是由它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③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2.为什么坚持中共为领导核心:①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三者关系: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

5.党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6.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

是参政党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共的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人民政协的性质:①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②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

代表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8.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9.我国政党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

化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繁荣;三者关系:三项原

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

2.青少年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

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3.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5.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怎样弘扬科学精神:①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②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③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群

2.主权国家的义务:①不侵犯别国②不干涉他国内政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4.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

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5.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

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6.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

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7.我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世界不安宁的因素: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②有的大国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

国内政③恐怖活动危害人们安宁生活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

3.4.5.6.7.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国际新秩序的内容: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世界多极化的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措施:①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

必修二政治免费 篇2

关键词:新课程,人教版,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二,两点商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材编写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我省是最后一批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省份,我接触人教版中学思想政治必修二的内容时间比较短,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体会到与旧教材体系相比较,在教材理念和内容体系等诸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觉得有两点需要商榷的地方。

商榷一:必修二教材P60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框关于“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的内容中引入了一幅图片,名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正在调查取证”,在该图中一位身着制服的检察院工作人员正在与牧民亲切交谈。我认为该工作人员以制服形象出现显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对司法体系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求,因为从2000年开始我国检察服已改为西服样式,颜色也变为国际通行的藏蓝色。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检察官制服经历了由制服到西服三次重大的演变。现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着装是统一的西服领带,透过检察官着装的变化,我们能看到我国法治进程和司法的进步。新式西装制服体现了控、辩双方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体现了现代法治社会的诉讼规律。此外,着装也是一种符号,它对检察官职业自律观念和依法办案思维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外表形象的变化,它还有着深层次的理念支撑:司法部门的司法实践到底代表什么?是国家行政权力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国内外的实践及社会对司法的要求来看,司法的立场只能代表公平和正义,这既体现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民主化进程,同时又说明我国的司法改革与国际前沿的接轨。

所以教材所用图片严重滞后于时代的步伐,违背了思想政治课体现时政性、时代性的特点与要求,还会对今天正在形成自己认识论和世界观的中学生产生某种程度的误导。

商榷二:教材P101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中有一段文字:“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同盟军。”该段文字的主干意思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同盟军”。我认为,“同盟军”一词在这里属于使用有误。

原因如下:(1)根据《辞海》对同盟军的定义:同盟军原指结成同盟的军队,后泛指为共同目标斗争的友军或友好力量。(2)《现代新华字典》是这样分开解释的:“同盟”: (1) 为共同利益而缔结盟约:攻守同盟|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2) 缔结盟约的人:诸侯五月,同盟至。“军”:军(軍)jūn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根据上面两种解释,同盟军既有本义结盟的意思,又有引申义“友好力量”的意思。(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而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的合作,这说明中国一直是支持“不结盟”运动的,我国在外交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之一就是“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见教材P106内容)。

综上所述,说“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同盟军”就产生了歧义,如果在这里指向于同盟的本义,就不符合我国一贯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所以这里只能指其引申义“友好力量”的意思。

例题为证: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I卷第35题:

我国从“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出发,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1)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2) 体现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

(3) 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 可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

A. (1) (2) B. (2) (4) C. (1) (3) D. (3) (4)

对该题的分析: (1) 正确,因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对外目标; (2) 错,因为我国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自建国当初提出来之后并没有发生大的变革; (3) 正确,因为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4) 错误,因为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理念(这也是高考命题组所给的解释)。

政治必修二考点总结 篇3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 我国国家性质 1.国家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根本属性:阶级性

3.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新—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少数人实行专政 三 人民民主特点 1.广泛性:权利广,主体广

2.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

四 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为何实行A地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B作用: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要求 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B依法治国C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E改善民生F构建和谐社会

注:一至四为我国国体

五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政治权利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权利)B政治自由C监督权

2.政治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六 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七 政治生活的内容以及怎样有序参与

1.内容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2.如何参与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 注:五至七为公民政治生活 八 我国选举方式和选举制度

1.方式: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2.制约因素A具体: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

B宏观:国家性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

3.选举制度: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4.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A公民选举权是衡量公民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地位),应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B出于公心

C周全考虑,理性判断,审慎投票 九 民主决策

1.方式:直接方式—民主选举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进入决策机关

2.意义:A对决策者①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民主性②助于决策反映民智,体现科学性

B对公民①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理解,推动决策实施②利于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十 民主管理: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和意义

1.形式:居民自治(居委会)和村民自治(村委会)

2.意义 A扩大基层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我国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B增强公民责任感

十一 民主监督

1.方式:信访举报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 舆论监督 监督听证会 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政府 2.意义A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 B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 3.如何监督A勇于监督B合法监督,不干扰公务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一 我国政府性质和职能

1.性质: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简称行政机关 2.职能 A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包括市场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C文化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要求:建设服务型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服务

二 政府作用:便民利民

1.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

2.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 三 政府宗旨和原则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原则:对人民负责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四 投诉有道

1.途径:热线电话 电子政务 设立信访部门 建立行政裁决复议和诉讼制度 注:一到四是我国政府

五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具体要求

1.意义

总A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体现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分B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 C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权力滥用

D有助于带动全社会法制意识

2.具体要求: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六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原因:权力是双刃剑,运用得好便造福人类:滥用便会滋生腐败

2.意义总: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分:A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失误B防止滥用权力C做出符合民意的决策

3.如何监督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七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 人民政协 社会与公民 司法机关和行政系统内部

2.内部监督:上级政府 监察部门 法制部门 审计部门 八 政府的权威及表现

1.含义: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表现:A有权威的政府是依法行政的B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C是讲信誉的 D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有促进作用

九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1.来源 A工作人员决策科学性B行政态度能力C工作效果D工作人员道德形象

2.树立 A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监督B良好业绩

C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十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1.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2.加强立法工作,规范执法行为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能力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 我国的民主政治

一 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3.地位: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他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

二 人大代表 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选举

3.职责A职权即权利:提案权 质询权 表决免责权 审议权

B责任即义务①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②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听

取意见,为人民服务,负责,受人民监督③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位: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2.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3.基石:人民代表大会

4.基本内容:A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人民B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C其他国家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D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四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由他产生 对他负责 受他监督 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1.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重要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A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社会环境C能调动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 中国共产党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论 三个代表思想 科学发展观

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前提)民主执政(本质)依法执政(保障)七 我国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本内容:A基本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护卫亲密友党

B前提: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基本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D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E机构:人民政协

3.优越性:A利于发展民主政治B利于发展我国经济文化

C利于构建和谐社会D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注:五到七为政党制度

八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

九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互关系 A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平等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十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自治地方: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自治权:立法 经济 文化管理 变通执行权 其他

5.原因 A符合国情,由我国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B适合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6.优越性A利于卫华国家统一和安全B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C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十一 我国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表现A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为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一 国际社会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1)地位:最基本的成员

(2)类型A按国家性质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B按经济发展程度分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3)构成要素:人口 领土 证券 主权

(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生命和灵魂)

(4)权利:独立权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权

(5)义务A不侵犯别国B不干涉他国内政C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国际组织(1)类型A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B世界性和区域性的

(2)作用A促进国家间交流合作B协调国家间关系C调节国际争端 二 联合国

1.地位与类型:最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原则A各会员国主权平等B履行宪章的义务

C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D集体协作E不干涉他国内政

4.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5.中国与联合国关系

A中国式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B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C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D中国在世界裁军 保护环境 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1)含义:国家质检 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 经济关系 文化关系 军事关系

(3)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2.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四 我国的国家利益

1.内容: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2.措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尊重他国政党的利益 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五 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和平问题(1)含义:维护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

(2)现状:战后 国际形势总体平稳 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世界仍不安宁

2.发展问题(1)含义:之经济的反战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现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大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

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4.解决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六 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

2.经济上相互合作 优势互补

3.文化上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4.安全上相互信任 加强合作

5.环保上相互帮助 协力推进 共同合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七 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1.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2.积极力量: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 推动多极化格局的主力军

3.意义A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B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制约,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4.发展趋势:单级与多级的矛盾 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八 国际竞争

1.表现:在各个领域 经济 文化 军备 人才 科技竞争等

2.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中国应对措施A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B加快现代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增强综合国力 九 独立自护的和平外交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2.内容A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D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十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1.含义:不是通过侵略掠夺 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 采取和平方式增加财富

实现自身发展

2.措施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邻国 发展中国家 所有发达国家友好合作

C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永远不称霸

D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实现富国强国

政治必修二第六课 篇4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近代以来,中国产生了许多政党,有的主张革命,有的主张改良,但在实际斗争中都一一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告诉我们()

①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政党④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因为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B.中共中央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D.解决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3.“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C.共产党员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D.每个党员都是大公无私的5.在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拟订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加以修改完善,最后由全国人大作出决定。这说明()

A.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B.全国人大、国务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C.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变为国家意志的D.中共中央领导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党组织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

6.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A.依法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 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依法执政就是依法也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D.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7—8题。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任务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和党员标准问题

8.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

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党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据此回答9~12题

9.中共中央之所以要求全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因为()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②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依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实现的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的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中共中央要求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①突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的重要举措

②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的重要行动

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

④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实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①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②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③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 ④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3.在《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交给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畅所欲言,提出了修改建议,后经修改定稿,最后按程序审议通过。上述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是()

A.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B.一党领导下联合执政的关系

C.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D.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B.我国现行的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D.四项基本原则

15.近年来,人民政协遵循”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要求,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全国工作大局,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表明()

A.人民政协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它起着与人代会相辅相成的作用

B.人民政协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6.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民主监督主要是指()①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②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询、弹劫,对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工作监督

③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近年来,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特邀监察员、特邀检查员、特邀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廉政监察员等。这一措施()

A.扩大了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B.进一步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

C.提高了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D.强化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18.在北京市海滨区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句是区委书记说的:“遇有大事,听不到政协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另一句是政协主席说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没做好,就是政协主席的失职。”“遇有大事,听不到政协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表

明()

A.人民政协发挥职能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B.人民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和制定

C.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D.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19.邓小平同志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相互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他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这说明()①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绝不能照搬它 ②我国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决定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需要实行多党制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由共产党来领导和执政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赋予各民主党派以参政权

③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21.材料一: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建议》的基础上,拟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讨论修改,最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关于国家事务的重要主张.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要作为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使之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命,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要充分发挥国家政权机关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

22.有人认为,人民政协是“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请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其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结合政治常识有关说明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

第6课参考答案

1.A2.C3.B4.A5.B6.C7.A8.B9.D10.C11.D12.C13.C14.B15.D16.C17.B

18.A19.A20.C

二、非选择题

21.①领导立法。党关于修改宪法的主张,作为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使之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依靠国家权力保证贯彻实施,从而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6分)

②带头守法.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6分)

③保证执法。我们党支持和保证全国人大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6分〉

22.(1)“协商不代替”,说明人民政协行使政治协商的职能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而是参与和介人国家事务。(6分)

(2)“监督不对立”,说明人民政协行使监督职能,不是责难和拆台而是补台,是独具特色的民主监督.(6分)

(3)“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是指人民政协与国家机关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我国人民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6分)

23.(1)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优越性的突出表现。(4分)②共产党是执政党,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4分)③在任何情况下,人民群众都是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之本,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党的本色.通过执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成为党最大的政治任务.(4分)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结构 篇5

理清“一,二,四,九”

一.是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两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 三.是三大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四.是中国特色的四大政治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的国家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7.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

九.是九大主体

1.公民

⑴地位:我国人民是国家主人,其地位是通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来体现与保障的⑵3个政治权利和自由+4个政治性义务 政治权利与自由: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政治自由又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性义务:

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②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⑶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 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重要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点重要内容(4个途径和方式)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⑷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2.政府

⑴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⑵职能: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①经济调节②市场监

督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

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⑶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⑷宗旨:为人民服务

⑸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基本要求)⑹依法行政

原因: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公正司法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为什么:

㈠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服务的原则

㈡意义: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怎么做:

㈠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①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

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

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⑺自觉接受监督

含义: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反面是协调

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③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⑻树立政府权威

含义: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

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决定因素:国家性质

体现: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使依法行政的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中的根本利益;

②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享有声望;

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认可和拥护;

④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区分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如何树立: ① 行为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

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② 树立业绩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③ 道德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

3.人大代表(人民代表)

⑴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⑵产生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以上)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下)⑶义务:

①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

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⑷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4.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县级人大以上才能设立常委会

⑴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⑵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⑶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3个表现:

①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 ②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③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上的关系

5.中国共产党

㈠为什么?

⑴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⑵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⑶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⑷作用:

①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

会环境; ③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

⑷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㈡怎么做?

⑴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⑵领导方式:

① 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

② 党指挥枪 ③ 党管干部

④ 组织和动员社会 ⑤

思想政治工作

⑶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民主党派

⑴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的政治联盟

⑵地位:参政党

⑶组成人员: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⑷参政基本点:

① 参加国家政权

②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③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⑸与中共关系:互相监督

7.人民政协

⑴组成人员: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

⑵性质: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⑶主题:团结和民主

⑷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8.主权国家

⑴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⑵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⑶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国家的灵魂)⑷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9.国际组织

⑴含义: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约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⑵类型: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和区域性 ⑶作用:

①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② 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 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

⑴产生: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⑵地位: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⑶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⑷原则: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⑸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⑹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决定

10.国家利益→→→国际关系

⑴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⑵地位: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⑶表现:共同利益→合作利益对立→冲突

11.中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⑴为什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根本)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⑵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 ⑶做法:

① 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国家利益 ② 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 发展增强国家力量

12.我国的外交政策

⑴含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及所才去的政策、方式和手段

⑵是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⑶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⑷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⑸基本内容

①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③ 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⑴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⑵有效途径: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14.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意义:

①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② 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

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15.当代国际竞争

实质:以经济和科学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⑴内涵: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强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⑵为什么?

①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②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④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

正确道路; ⑥ 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

强; ⑦ 锻造了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⑶做法:

上一篇:房屋转让合下一篇:云南农业大学思修重点复习资料20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