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场所安全距离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粉尘爆炸场所安全距离(共5篇)

粉尘爆炸场所安全距离 篇1

技术服务指导意见

一、涉爆粉尘作业场所隐患排查整改评估技术服务工作流程

(一)技术服务机构对企业粉尘性质进行确认,确定粉尘不具有爆炸风险的,出具相应结论。

(二)确定粉尘具有爆炸风险的,编制检查表,对企业涉爆粉尘作业场所及涉爆粉尘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列出隐患和问题清单。

(三)根据企业实际,帮助企业制定隐患和问题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符合《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经双方认可后,及时上报县(市、区)安监局。

(四)企业按照整改方案实施整改,技术服务机构对企业整改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对整改难度较大或整改时间较长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整改计划和防范事故措施。

(五)企业整改完毕后,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现场确认,编制《涉爆粉尘作业场所隐患排查整改评估报告》,提出评估结论。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涉爆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情况、隐患清单、完成隐患整改清单、未完成整改清单原因及防范措施、企业整改方案、技术服务机构提出安全管理意见、评估结论等。评估报告经技术服务机构、企业双方签字认可后,按监管权限报相应安监部门备案,金属涉爆粉尘企业的评估报告同时报省局备案。

技术服务机构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增加检查项,提高隐患排查的针对性,企业应按照技术服务机构帮助制定的整改方案进行整改。技术服务机构对本次隐患整改的准确性和评估结论负责,若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出具不合格结论。

二、涉爆粉尘作业场所隐患整改评估报告的必要条件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隐患排查整改,凡能够立即完成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不能确保生产安全的必须停产整顿;对整改难度较大、整改时限较长、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问题和隐患,技术服务机构要指导企业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按计划实施,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确保企业全面达到安全生产要求。技术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实事求是地出具评估结论,尤其要突出与预防粉尘爆炸密切相关的关键制度、关键工艺、关键设备、关键人员等方面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凡以下方面有一条未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不得出具评估合格的结论:

1、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应当 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安监部门备案。企业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覆盖涉爆粉尘作业场所的所有岗位。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取得相应证书。

4、新上岗职工应进行三级教育培训,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5、企业必须制定粉尘爆炸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企业必须建立并落实定期清扫制度,并形成记录。

7、企业必须建立并落实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应及时检查维护,确保运转部件间运转灵活。

8、企业必须建立并落实动火审批制度,粉尘爆炸场所动火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9、产尘、运输管道、除尘设备必须有泄爆装置。

10、工、库房屋顶不能漏水,同时应防止室内漏水及外部水流入。

11、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应符合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12、与粉尘直接接触的照明灯必须符合灯的表面允许温度低于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

13、涉爆粉尘作业场所必须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14、涉爆粉尘作业场所,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必须采用防静电装置。

15、涉爆粉尘作业场所电气设备和电力设计必须按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6、涉爆粉尘作业场所生产及维修工具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17、涉爆粉尘作业场所禁止使用不适用的灭火器材,可采用消防砂或灭火毯等灭火,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

18、涉爆粉尘作业场所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19、涉爆粉尘作业场所员工必须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附件1:安全管理检查表

粉尘爆炸场所安全距离 篇2

2014年8月2日, 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造成了75人死亡, 185人受伤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原因是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粉尘浓度超标, 遇到火源发生爆炸。这次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

应该说, 自2010年以来, 中国各地粉尘爆炸开始频频发生。在此次昆山爆炸之前的2012年8月, 温州郭溪曾发生一起抛光爆炸事件;2011年年4月初, 浙江一家摩托车厂的零件抛光车间发生了粉尘爆炸, 4月底, 该省另外一家木材厂, 也发生粉尘爆炸;而在2010年河北秦皇岛市的一个淀粉车间的粉尘爆炸, 最终造成了19人死亡。

在人类历史上, 粉尘爆炸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越来越频繁。最先一波爆炸, 都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比如美国、英国、日本。据统计, 1913年至1973年间美国仅工农业领域, 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而在英国和加拿大的化工和造纸等行业中, 从上个世纪开始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 仅英国就243次, 死伤204人。1966年, 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 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 使整个粉尘爆炸前没有任何征兆, 其后果却会使建筑毁于一旦。而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很多, 从农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以及工业废物的产生, 到药物、食品、有机、无机物的生产等众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 粉尘的爆炸时有发生, 危害性极大。

2 粉尘爆炸事故的特点

粉尘爆炸, 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遇到热源 (明火或温度) , 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 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 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多在伴有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产生的生产加工场所。粉尘是被破碎成细小颗粒的固体物质。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 其燃烧特性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不燃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 原来是难燃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粉尘爆炸是工业企业防火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粉尘爆炸的事故发生, 而且还常常引发重大、特别重大火灾。在这些事故中, 最严重的是铝粉尘爆炸;其它发生爆炸事故较多的粉尘还有煤粉、饲料粉、塑料粉、钛酸酐粉、木粉等。

3 粉尘爆炸的事故机理分析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 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 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 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 通过剧烈的燃烧, 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 并呈跳跃式的发展。可燃粉尘具有燃烧的特性, 也具有爆炸的特性, 粉尘的燃烧主要取决于粉尘的干燥程度和粒度大小两个因素, 粉尘越干燥、粒度越小, 则越容易产生燃烧和爆炸。例如沉积在加热表面上的粉尘, 由于高温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阴燃, 而且最易发生阴燃的粉尘层厚为10-20mm, 沉积的阴燃粉尘甚至在极轻微的震动下也能引起着火和爆炸。某些可燃粉尘在沉积状态下具有自燃的特性是由于某些物质在微粒粉碎状态下与空气接触时会吸附氧, 并在一定条件下其粉层内温度上升, 当热量不能充分散发时, 温度即可继续升高而引起自燃。粉尘的自燃性不仅取决于粉层的厚度、气流方向及其风力、空气温度, 而且还与粉尘颗粒的细度和结构、细孔的内外表面积等因素有关。各种不同的混杂物能对粉尘的自燃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 含油和含脂物质的掺合料, 就能促进粉尘的自燃。粉尘的燃烧速度比气体的要小, 由于其燃烧时间长及产生的能量大, 所以造成的破坏及烧毁的程度严重得多。这是因为粉尘中的碳、氢含量高, 即可燃物含量多。如果按产生能量的最高值进行比较, 粉尘爆炸是气体爆炸的好几倍, 温度可达2000—3000℃以上, 最大爆炸压力为345—690k Pa。粉尘燃烧要经过加热熔融、离解、蒸发等复杂过程, 粉尘从接触火源到发生爆炸所需的时间即感应期要比气体爆炸长, 达数十秒。粉尘爆炸感应期长使得有可能探测爆炸的苗头。粉尘爆炸能引起建筑物其它部位的粉尘再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所扬起的沉积粉尘, 其浓度往往比第一次爆炸时的粉尘浓度还要大, 再加上粉尘爆炸中心空气受热膨胀, 密度变稀, 经过一个极短时间后形成负压区, 新鲜空气向爆炸中心逆流, 与新扬起的粉尘重新组成爆炸性粉尘而发生第二次爆炸。而且第二次爆炸压力比第一次爆炸压力大, 破坏性更严重。粉尘爆炸由于时间短, 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 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 容易使人员中毒, 因此粉尘爆炸毒性比较大。

4 国内外粉尘爆炸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8·2昆山工厂爆炸”案。2014年8月4日晚, 国务院昆山爆炸事故调查组对事故作出判定, 总结出5大原因, 认为昆山爆炸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公司, 原因在于企业存在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 粉尘浓度超标, 遇到火源, 发生爆炸。爆燃是由爆炸粉尘被引燃引发, 这些物质附着性较强, 裹在人身上难以甩脱。事故导致大部分人烧伤面积超过90%, 伤势最轻的烧伤面积也超过50%, 几乎所有人都是深度烧伤。

调查组总结的五点原因:1、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 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 且建筑间距不够。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 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 300多个工位。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 除尘能力不足。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 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 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 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 超时组织作业。

案例二:1999年2月, 美国麻薩诸塞州的某铸造厂发生一起火灾爆炸案。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 (OSHA) 与州及当地政府对此次事故直行联合調查。联合调查报告指出, 火灾起因于未知点火源引燃壳模铸造机 (shell molding machine) , 再借由灌入铸造造机而形成大量沉积的酚醛树酯粉尘原料蔓延至通风系统的导管。小型的初始爆燃 (deflagration) 先于导管內发生, 并使粉尘在导管外开始沉降。接踵而至的粉尘气云成为了二次爆炸所需的燃料, 而二次爆炸的威力足以掀起屋顶并造成墙壁损毁。

联合调查报告中所列的事故原因, 包括下列缺失项目:1、控制粉尘累积方面管理不善;2、通风系统设计存在缺陷;3、火炉的维护不善;4、设备缺乏有效的安全装置。

案例三:2003年1月,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某制药厂发生一起火灾爆炸案。破坏力极大的火灾爆炸毁坏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以生产合成橡胶制药物传递元件的制药厂, 造成6名员工死亡, 38名人员受伤, 其中包括2名消防队员。美国化学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化学品事故, 公布最终报告, 结论为可燃性聚乙烯粉尘的累积于天花板上而引起爆炸, 并没有确定是何种原因引燃初始火灾, 或粉尘是如何在隐蔽的天花板空间内散布而产生爆炸性气云。爆炸严重毁损此座工厂, 造成附近工厂轻微损害。

美国化学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指出事故原因, 包括下列缺失项目:1、没有进行危险评估;2、对危害认识不足;3、工程管理不善。

5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管理对策

预防粉尘爆炸的主要对策是首先应该是排除形成粉尘-空气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和杜绝火源。装置、管道和设备的受热表面经常是燃烧的点火源, 因此设备的表面温度不允许过高。任何条件下, 设备的表面温度都应稍低于粉尘层的阴燃温度。另处, 可燃粉尘在破碎机、粉碎设备、风管和其它带搅拌装置的设备中, 经常因打出的火花而引爆, 因而上述设备的零件必须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造。

⑴防止粉尘沉积和及时清理粉尘。对于处理粉料的设备或场所, 要防止泄漏而使粉尘到处飞扬, 尤其应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设备隔离设置在单独房间内, 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和局部排风罩或考虑吸尘装置。此外, 要及时清理沉积于厂房内各角落、设备、电缆和管道上的粉尘。一般说来, 这是一项技术上困难, 并非经常能够顺利解决。清理前必须湿润粉尘, 遇有不能用水湿润的粉尘, 应该用机械除尘法, 例如用抽气法定期清除粉尘, 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当然, 从改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入手, 消除和减少粉尘向厂房内扩散是最根本的措施。

⑵加强管理, 消除粉尘爆炸的点火源。由前述分析可知, 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有多种, 必须根据操作环境可能出现的点火源种类进行针对性预防。例如, 面粉加工厂的磨面机中混入金属或砂石碎块, 就会打出火花而造成粉尘爆炸, 为此, 在净麦等前处理工序就应加强操作管理, 避免能造成点火源的金属等硬物混入磨面工序, 尤其要注意磁铁失效问题。

⑶避免设备中粉尘爆炸。对于设备内极易形成粉尘-气体爆炸混合物的操作, 在设备中充入惰性介质、降低系统中的氧含量是目前防止设备爆炸的唯一可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 粉尘-空气混合物中的氧含量会减少至火焰不能传播的数值。惰性介质可以采用氮气、二氧化碳、烟道气和用惰性气体稀释到必要最低含氧量的空气或其它工业废气以及惰性粉尘等。

6 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粉尘爆炸, 一定要寻求科学合理应急处置方案。扑救粉尘爆炸事故的有效灭火剂是水, 尤以雾状水为佳。它既可以熄灭燃烧, 又可湿润未燃粉尘, 驱散和消除悬浮粉尘, 降低空气浓度, 但忌用直流喷射的水和泡沫, 也不宜用有冲击力的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 防止沉积粉尘因受冲击而悬浮引起二次爆炸。对一些金属粉尘 (忌水物质) 如铝、镁粉等, 遇水反应, 会使燃烧更剧烈, 因此禁止用水扑救。可以用干沙、石灰等 (不可冲击) ;堆积的粉尘如面粉、棉麻粉等, 明火熄灭后内部可能还阴燃, 也因引起足够重视;对于面积大、距离长的车间的粉尘火灾, 要注意采取有效的分割措施, 防止火势沿沉积粉尘蔓延或引发连锁爆炸。

7 结语

粉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懂安全管理知识, 不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淡薄。掌握了粉尘爆炸的机理, 就可据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如密闭设备, 通风除尘, 抽风吸尘、润湿降尘、清扫积尘、控制电源, 清除静电隔绝火源等。在扑救粉尘的火灾中, 应注意不要使沉积粉尘飞扬起来, 最好采用喷雾水流, 以防发生二次爆炸。随着塑料、有机合成、粉末冶金及粮食加工等工业不断发展, 粉尘的种类和产生量也在急剧增加, 加之操作工艺的自动化、连续性, 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大大增加, 预防粉尘爆炸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为有效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生产可燃粉尘的工厂或车间的建设和管理及操作, 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技术规范执行, 从而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在逐年增加, 安全生产问题也给企业、政府和社会带来压力和挑战。在一些企业生产过程中, 设备在不断地更新, 对粉尘爆炸控制的措施也在不断地加强, 但粉尘爆炸事故仍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能产生爆炸危险的粉状固体物料处理量的大量化,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可燃粉尘物质, 以及粉尘的燃烧特性、工艺操作特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粉尘爆炸不仅多发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轻纺等工业企业, 煤炭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中也较为常见。因此掌握粉尘爆炸事故的成因、特点和处置对策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粉尘,爆炸,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项云林.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介绍[J].电气防爆.2002年04期.

[2]郑亮, 蒋志雨.铝粉厂粉尘爆炸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8期.

[3]费学威, 冯印辉.工业粉尘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04期.

[4]徐国平.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J].劳动保护.2010年09期.

粉尘爆炸应急预案 篇3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粉尘作业场所、仓库等区域,由于粉尘作业场所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爆粉尘,如果粉尘清扫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当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2 危险程度分析

1、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棉花粉尘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起火及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粉尘的初始爆炸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 的空间达到爆炸浓度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和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众多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1.3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3.1 事故预防措施

公司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6、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

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1.3.2 应急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安全主任或上级报告。

2、安全主任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开展自救工作。

3、当事故超出企业自救能力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4、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并由主要负责人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详情。第二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对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措施得当”的原则。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救援体系及其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安全主任任副总指挥、各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或小组组长,总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安全主任具体负责预案的编制过程以及组织预案演练;后勤组负责保障应急物质、应急资金及日常应急设备维护;采购组负责提供各种化学物质的技术材料;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指挥部设在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地点。当总指挥外出时,由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担任现场指挥,现场指挥不在现场,由现场最高职位人员担任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公司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抢救组、抢修组、警戒组、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

3.2 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全面负责应急状态下厂区内的一切应急响应

活动。应急办公地点为厂办公室(事故应急救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安全的地方设定为应急指挥中心)。非常规状态下(如:节假日期间、夜班期间),厂最高值班领导临时担任总指挥。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决策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及确定应急方案;(3)保证现场和企业外来人员的安全;(4)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

(5)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组织领导场内的恢复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3.2.2、现场指挥的职责

(1)无论在任何时候发生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首先进入指挥岗位;听到警报声或收到电话时,其余成员必须赶到事故现场,做好指挥调动等工作。公司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将情况报告总指挥,由现场指挥部负责。

(2)清楚估算事故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本公司的应急力量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处理,决定是否报告社会力量或有关部门人士协助处理。

(3)如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处理事故,必须迅速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展开抢修抢险工作。

4(4)如明确事故属于难以控制性质时,则及早安排将重要物资撤离现场安全地带,并妥善保管。

(5)事故平息后,应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恢复生产及安顿伤亡人员等)。

3.2.3、抢救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消防抢险队员,控制危险源,开展事故扑救、现场人员搜救等工作。

(1)熟悉各种灭火器材、设施的用途、操作方法、存放地点及使用范围。(2)了解各种抢险的方法、路线和抢修工具、器械、配件的存放地点等。(3)当发生事故时,全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事故应急集合点,听从组长的安排,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开展火灾扑救、物资抢救和事故抢险、抢修工作。

(4)对粉尘作业场制定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5)当在公司范围内发生灾情时,佩戴好相关的劳保用品进行灭火等应急行动,及时抢救伤员。

3.2.4、抢修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设备部人员,控制危险源。(1)熟悉厂区的地形、地貌及各类机械设备的特性、特征;

(2)负责组织成立现场抢修队伍,配备好抢修物品和工具,做好抢修准备;

5(3)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命令,对危险部位及关键设施进行抢险;(4)负责组织对发生灾害的装置和设施进行抢救,努力减少事故及灾害损失;

(5)协助组织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对发生灾害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2.5、警戒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现场治安、警戒、厂内交通管制;

(1)负责受理火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部门、燃烧物质、事故大小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2)当发现事故时,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厂区内外道路畅通;

(3)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对出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做好记录;

(4)负责事故和受波及区域的员工(或群众)疏散和安置工作;(5)负责疏散物资的安全保卫工作;

(6)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或其他限制人员出入等措施。3.2.6、疏散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疏导员工、群众疏散,协助公安消防队对于事故的抢险和调查。

6(1)主要负责引导员工进行安全疏散,疏散到公司指定地点集合;(2)负责确认事故现场无人员滞留或受伤(含公司职员、外访人员等);(3)在人员疏散集合后,督促各部门管理人员清点本部门人数,负责清点办公室人数和外来人员人数,并汇总,报总指挥;

(4)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队的消防抢险工作;(5)负责协助公安消防队在事故控制后的现场清洗工作。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抢救受伤人员。

(1)协助抢修人员将受伤人员带离事故现场,负责对其进行简单现场救护;(2)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统计,登记;

(3)协助医疗机构人员将伤员送至医院,并跟踪后续伤员治疗、康复等工作。

3.2.8、通讯保障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供给、交通运输保障、供水保障、供电保障和通讯保障等工作。并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2)负责调动应急救援过程物资运送和人员疏散所需车辆;

7(3)负责处理事故现场供电故障的处理或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的调度;(4)负责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5)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通信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确保畅通;

(6)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1)干式除尘器内安装超温报警器。

(2)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使用法兰连接的收尘器,法兰两端的电阻应小于0.03Ω。

(3)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除尘器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4)粉尘车间安全负责人对车间进行日常检查。有异常,应当采取措施处置;无力处置的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主任报告。

4.1.2 采取的预防措施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8(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6)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主任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4.2 预警行动 4.2.1 事故预警条件

发现可燃物起烟或火苗时发出预警。

4.2.2 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9(1)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大声呼叫,向部门负责人报告,而后逐级上报。

(2)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应急救援队员前往事发点进行救援处理,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

(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确认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或申请厂外应急救援。

(4)当事故严重时,应直接越级报告情况。

预案发布内容:根据粉尘爆炸事故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后统一发布。各应急小组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早发现者应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警。5.2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1)大声呼叫,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2)远离事故现场,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警。5.3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紧急时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2130219 2130209(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 火警:110 急救电话:120(医院)

街道安监办:;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②什么事故;;③事故情况如何;6应急响应;6.1响应分级;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街道安监办:

5.4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同时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及医疗救护组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5.5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护组人员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同时打110报警。

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 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

②什么事故; ③事故情况如何。第六章 应急响应 6.1 响应分级

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二级应急响应(部门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和扩大应急响应(社区级应急响应)。由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宣布预案应急响应启动。

6.1.1二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征兆时,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6.1.2一级应急响应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6.1.3 扩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经一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启动扩大应急响应。

6.2 应急响应程序

12(1)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马上通知现场员工停止作业并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二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车间应急队伍进行消防抢险。一级应急响应,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各应急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由抢救组、抢修组负责控制危险源;警戒组、疏散组负责警戒和疏散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向外报警求援联络和器材工具的保障。

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街道、区安监部门报告,请求启动社会(即街道、区)应急预案。

6.3 处置措施

(1)发现灾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力争在事故初期得到控制,力求最小的事故损失。

(2)当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扑救,需启动了公司应急预案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抢险扑救。同时成立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抢救、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配戴好防毒面具,坚持优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若灾情快速蔓延,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时,马上拨打110报警。

当公安消防队到来后,将事故情况向公安消防队说明清楚。应急队员服从公安消防队的指挥。如事故扩大有危及生命危险时,参与应急的队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地方。

(4)保安值班人员接到事故预警信号后,立即开启厂区大门,必要时派人到相关路口带引消防车。

(5)警戒、疏散组到达现场后,担负厂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如当事故扩大危及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过往行人在政府指挥中心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6)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当现场有人受伤或中毒时,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等急救处置,重伤员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7)通讯保障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中心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各小组成员均配备有手机,并保证通信畅通。

2、消防器材、药品、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3、购置和储备有相应的应急物资(如担架、对讲机等),供事故之需。

1.1、事故类型———————————————————————————1.2、危害程度分析—————————————————————————1.3、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1.3.1、事故预防措施————————————————————————

1.3.2、应急措施——————————————————————————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第二章

应急外置基本原则——————————— 3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应急救援体系及职责——————————————————————3.2、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3.2.1、总指挥的职责————————————————————————— 3 3.2.2、现场指挥职责————————————————————————— 4 3.2.3、抢救组职责—————————————————————————— 5 3.2.4、抢修组职责—————————————————————————— 5 3.2.5、警戒组职责—————————————————————————— 6 3.2.6、疏散组职责—————————————————————————— 7 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7 3.2.8、通讯保障组职责———————————————————————— 7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8 4.1、危害源的检控与预防——————————————————————4.1.1、危险源的检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4.1.2、采取的预防措施———————————————————————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条件————————————————————————

4.2.2、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10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5.2、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5.3、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10

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第六章

应急响应——————————————— 12 6.1、响应分级——————————————————————————— 12 6.1.1、二级应急响应————————————————————————-12 6.1.2、一级应急响应————————————————————————— 12 6.1.3、扩大应急响应————————————————————————— 12 6.2应急响应程序——————————————————————————6.3处置措施————————————————————————————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4 

预案编号:LXHF-FCYJYA-01

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粉尘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版本:第一版—2015

粉尘爆炸实施方案 篇4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要掌握本企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米糠、竹木、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9、是否对能自燃的粉尘采取冷却措施,并对其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是否对与粉尘直接的设备或装置落实相应措施,使其表面温度低于相应粉尘最低着火温度。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12、粉尘防爆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及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

13、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和受限空间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4、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三)要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等有关标准规定,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要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要组织专家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要不断提高科技兴安水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燃事故再次发生。

(四)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企业要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涉及粉尘爆炸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粉尘爆炸

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

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主要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例如,某硫磺粉厂,磨碎机内部发生爆炸,爆炸波沿气体管道从磨碎机扩散到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波通过爆炸后在旋风分离器上产生的裂口传播到车间中,扬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艺设备上的硫磺粉尘,又发生了爆炸。

(3)能产生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4防范措施

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常用的防护措施或方案主要有四种:遏制、泄放、抑制、隔离。其中泄放分为正常情况下的压力泄放和无火焰泄放;隔离分为机械隔离和化学隔离。一般在设备的物料入口安装化学隔离,在设备的物料出口安装机械隔离阀。化学隔离和抑爆系统中的发射筒相同,只是一般为45°安装;机械隔离阀类似于常见的闸阀。主要防护设备包括:防爆板(explosion panel)、防爆门(explosion vent)、无焰泄放系统(flameless venting)、隔离阀(explosion isolation valve)以及抑爆系统(explosion suppression systems)。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每一种防护措施单独使用,往往采用多种防护措施进行组合运用,以达到更可靠更经济的防护目的。隔离就是把有爆炸危险的设备与相连的设备隔离开,从而避免爆炸的传播,产生二次爆炸。

遏制 就是在设计、制造粉体处理设备的时候采用增加设备厚度的方法以增大设备的抗压强度,但是这种措施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在金属材料价格日益昂贵的今天,采用这种措施显然是非常不经济的。泄放 包括正常泄放和无焰泄放,是利用防爆板、防爆门、无焰泄放系统对所保护的设备在发生爆炸的时候采取的主动爆破,泄放爆炸压力的办法进行泄压,以达到保护粉体处理设备的安全。防爆板通常用来保护户外的粉体处理设备,如粉尘收集器、旋风收集器等,压力泄放的时候并随有火焰以及粉体的泄放,可能对人员和附近设备产生伤害和破坏;防爆门通常用来保护处理粉体的车间建筑,以达到整个车间避免产生粉体爆炸;对于处于室内的粉体处理设备,有时对泄放要求非常严格,不能产生火焰、物料泄放或者没有预留泄放空间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无焰泄放系统,以达到保护人员以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篇二:关于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要掌握本企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米糠、竹木、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9、是否对能自燃的粉尘采取冷却措施,并对其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是否对与粉尘直接的设备或装置落实相应措施,使其表面温度低于相应粉尘最低着火温度。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12、粉尘防爆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及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

13、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和受限空间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4、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三、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由镇统一部署,各企业负责组织实施,采取生产经营单位自查、镇政府督查、县安委办抽查的方式进行。

第一阶段:部署阶段。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 5月 10日,由镇政府根据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研究制定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部署有关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阶段(5月 11日至 5月 20日)。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行业安全标准和上级通知要求,组织技术

专业人员,进行自查自纠,做到应查必查,查必彻底,彻底排查隐患,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5月 21日至 6月 31日)。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确保“五落实”,认真进行整改。

第四阶段:督查阶段(7月 1日至 7月 31日)。镇政府按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求,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镇政府跟踪督办,确保排查一处,治理一处,安全一处。县安委办将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进行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企业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深入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按照本通知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安全监管,狠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有效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要通过专项整治,落实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主体责任,要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等有关标准规定,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要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

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要组织专家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要不断提高科技兴安水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燃事故再次发生。

(三)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企业要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涉及粉尘爆炸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各企业请于 7月25日前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情况表报工办,联系电话:;传真:。

附件:粉尘车间现场检查表篇三:2015年粉尘防爆实施方案 2015年xxxxxxxxxxxx开展涉农企业粉尘防爆专项整

治工作方案

为深刻吸取江苏昆山市“8.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涉农企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按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xxxxxx》。按照《安全生产法》、《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安监总局68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要掌握涉农企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木材加工企业、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 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小麦、玉米、米糠、木屑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 设臵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9、是否对能自燃的粉尘采取冷却措施,并对其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是否对与粉尘直接的设备或装臵落实相应措施,使其表面温度低于相应粉尘最低着火温度。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

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12、粉尘防爆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

13、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和受限空间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4、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三、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由开发区统一部署,由xxxx根据分工职责牵头组织对辖区内饲料加工和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检查。各企业负责

组织实施,采取生产经营单位自查、xxxxx集中检查的方式进行。

第一阶段:部署阶段。自今日起至 3月 20日,根据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研究制定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部署有关工作。第二阶段:自查阶段(3月 21日至3月 25日)。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行业安全标准和上级通知要求,组织技术专业人员,进行自查自纠,做到应查必查,查必彻底,彻底排查隐患,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3月 25日至 4月 1日)。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确保“五落实”,认真进行整改。

第四阶段:集中检查阶段(4月15日前完成)。xxx局按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求,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跟踪督办,确保排查一处,治理一处,安全一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林畜牧机械局根据职责分工,成立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督促各企业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深入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把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按照xxxxx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安全监管,狠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

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有效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要通过专项整治,落实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主体责任,要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2007)》等有关标准规定,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要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要组织专家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要不断提高科技兴安水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燃事故再次发生。

(三)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涉及粉尘爆炸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篇四:某某镇关于开展涉尘生产经营单位防范粉尘爆炸事故的实施方案

某某镇关于开展涉尘生产经营单位

防范粉尘爆炸事故的实施方案

为深刻吸取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 金属粉尘爆炸事故教训,认真落实县安委办《关于开展涉尘生产经营单位防范粉尘爆炸事故的通知 》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防范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要掌握本村、本行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冶金、建材、纺织、轻工等生产经营单位。

2、可燃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钛粉),粮食粉尘(如面粉、糖粉、玉米粉、土豆粉、淀粉),饲料粉尘(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粉尘(如棉花、烟草、茶叶粉),林产品粉尘(如纸粉、木

粉、纤维粉),合成材料粉尘(如塑料、染料)等。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8、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9、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三、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部署阶段。根据我镇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研究制定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部署有关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阶段。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安全标准和上级通知要求,组织技术专业人员,进行自查自纠,做到应查必查,查必彻底,彻底排查隐患,不留死角。掌握我村范围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确保落实并认真进行整改。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按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求,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要全方位介入,跟踪督办,确保排查一处,治理一处,安全一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深入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按照县安委办通知的有关工作要求,及时将文件精神传达给相关单位,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安全监管,狠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有效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要通过专项检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主体责任,要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等有关标准规定,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要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生产经营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 篇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

适用于工贸行业中涉及煤粉、铝粉、镁粉、锌粉、钛粉、锆粉、面粉、淀粉、糖粉、奶粉、血粉、鱼骨粉、纺织纤维粉、木粉、纸粉、橡胶塑料粉、烟草等企业的爆炸性粉尘作业场所。其中,第一条是针对厂房的规定,第二条是针对防尘的规定,第三条是针对防火的规定,第四条是针对防水的规定,第五条是针对制度的规定。

第一条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第二条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第三条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

第四条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第五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广西壮族自治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103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14年4月23日自治区十二届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陈 武

2014年4月2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火灾高危单位是指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下列场所:

(一)建筑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二)建筑总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三)建筑总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的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

(四)床位数300张以上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床位数1500张以上的寄宿制学校;

(五)单个厂房建筑面积或者车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而且同一时间用工10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六)总储量1000立方米以上的甲、乙类易燃气体的生产、充装、储存、销售单位;总储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甲、乙类易燃液体的生产、充装、储存、销售单位;建筑总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甲、乙类可燃固体及可燃纤维的生产、储存、销售单位;建筑总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储存其他可燃物质的仓库、堆场;

(七)建筑高度50米以上的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高度100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

(八)地下公共建筑以及城市地下轨道交通;

(九)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或者规模容量8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厂;

(十)采用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建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工作的领导,统筹研究、协调解决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高危单位,并在其场所或者区域的明显位置设置火灾高危单位标志。

第四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例会,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主持,并形成会议纪要或者决议;

(二)定期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报告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高危单位在营业期间每2小时至少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其他火灾高危单位每24小时至少开展1次防火巡查;所有火灾高危单位每月至少开展1次防火检查,每半年组织1次消防演练;

(四)消防控制室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

第五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确定1名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消防安全责任人主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离职的,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自消防安全管理人离职之日起10日内确定新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六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需要确定1至2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兼任。

第七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下列消防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一)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二)在宾馆、饭店、餐饮场所的厨房设置厨房设备灭火装置;

(三)按照规定设置雷电防护装置。

第八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通过设置疏散逃生示意图、提示用语等方式公示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安全出口位置以及自救逃生方法,并按照规定标准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第九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将下列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安全标识,纳入单位视频监控范围:

(一)商场、市场的营业区域;

(二)宾馆、饭店的燃气、燃油用房,厨房操作间;

(三)医院高压氧舱、供氧站;

(四)可燃物品的仓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或者生产车间、加工车间;

(五)变配电室和计算机、空调机等集中用电设备用房;

(六)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

(七)避难层(间);

(八)根据火灾危险的性质、程度确定的其他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第十条 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合理确定并公示每个区域的最大容纳人数,达到最大容纳人数时,采取警示、分流等措施;

(二)配备急救箱,并在疏散楼梯间或者其他避难区域设置个人防烟装备。

第十一条 在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门诊楼和病房楼等火灾高危单位3层以上的部位,应当配置必要的逃生辅助装置。

第十二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每年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对其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危险源、建(构)筑物防火性能、消防设施运行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等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在每年12月10日前将评估报告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所列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针对火灾高危单位的危险性特点,提供经常性的专业消防安全指导,科学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及时发布消防安全公共信息。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对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及时查处火灾高危单位以及毗邻场所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高危单位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监督检查,对其他火灾高危单位每年至少进行1次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安全人员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未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或者在宾馆、饭店、餐饮场所的厨房未设置厨房设备灭火装置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非经营性的火灾高危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的火灾高危单位,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高危单位的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确定并公示每个区域的最大容纳人数或者达到最大容纳人数时,未采取警示、分流等措施造成严重后果;

(二)未按规定配备急救箱,并在疏散楼梯间或者其他避难区域设置个人防烟装备。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4年6日1月起施行。

《柳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管理规定》请在OA网上学习。

上一篇:用电采集系统发展下一篇:重新鉴定申请书伤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