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露珠》优秀教案

2025-03-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文《小露珠》优秀教案

课文《小露珠》优秀教案 篇1

小露珠 课文原文【1】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亮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小露珠》说课稿设计【2】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露珠》,下面我将从教学资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资源的分析

1、说教学内容

《小露珠》这篇课文是第五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课巧妙地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进行了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活泼可爱、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表达了自然界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以及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心灵美的品质。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使文章读来生动有趣。

2、说学生资源

因为学生在之前学过《蒲公英》、《三袋麦子》等童话故事,所以对童话这一体裁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童话的特点就以回忆复习的方式将其揭示出来。学法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比喻的恰当和用词的准确。

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知道小露珠受动植物喜欢的原因是她不但外表美,而且心灵美。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谜语。将谜底“露珠”与课题“小露珠”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小”字,初步体会露珠的可爱。

(二)抓住特点,图文互补,感悟文本

接下来,以“分别画出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和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这一主问题,贯穿2——6自然段的教学。这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首先由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引出文章的2、3、4小节,让学生思考这三个小节的共同点,也就是都是比喻句,并让学生勾画出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并结合图片的对比感悟比喻的恰当,从而体会到小露珠的外表美。同时,通过过渡语“不仅仅是这几个比喻句用词恰当,在这三个小节中还有一些使用准确的动词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段中“蹦、爬、落”这三个动词,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因为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而这三个小节又是易出错的地方,所以在此处设计了填空,学生可以直接上台将词填入正确的位置。再由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引出文章第6段,通过观察这句话的特点初步渗透比拟句的概念,并由小露珠滋润花草树木体会其内在美。

(三)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对于小露珠的形成和消失,也就是文章的第1和第7自然段的教学主要以读代替分析。渗透“不仅知道写的是什么,还要知道怎样写的”的思路,将课文与小露珠形成和消失的一段科学介绍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课文语言的形象和生动。最后,以“虽然作者开头介绍了小露珠的形成,结尾介绍了小露珠的消失,但都用了相同的句式。你找到这句话了吗?”引出关联词“越来越…越来越……”并以填空形式完成造句。

四、说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外表美

心灵美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这课的板书正好揭示了这一童话的道理,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小露珠优秀教案设计 篇2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为实现愿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了解有关水的循环知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小露珠不怕困难,勇敢地向着目标前进,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将自己的梦想告诉我吗?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复习生字

认读生字,并组词。

三、学习课文,品读对话。

1、师范读,思考:小露珠的梦是什么?

2、自由读文。

3、学习第一次对话。

明确小露珠和太阳公公的语气特征,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二次对话。

指导用太阳公公的语气读出大海的美。

5、学习第三次对话。

重点理解“长途跋涉”,体会“千辛万苦”,指导朗读太阳公公语重心长的话语。

6、小露珠是怎样来到大海的?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出示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指导读出小露珠来到大海的艰辛。

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们展开想象,小露珠来到大海,会说些什么?

五、体验情感。

你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

小露珠教案 篇3

导入:

1、播放小露珠视频文件。(小露珠的话)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小露珠)

这些可爱的小露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小露珠的梦》(板书)。齐读课题

你能给这个题目再加上一个字吗?

梦想是美好的愿望,那么小露珠有什么梦想呢? 请大家打开书第60页。

请同学:

1、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拼一拼

2、圈画生字

3、标出自然段

4、想一想,小露珠的梦想是什么? 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2个)。

小露珠的梦想是什么?小露珠想去看大海。(板书)大海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小露珠的梦。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是颗怎样的,找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注意听,他把生字读准了吗?(指名读)读得正确。

出示“珍”zhēn 翘舌音 组词 “珍珠”如:老师这里有一条珍珠项链,看颗颗珍珠圆、饱满,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漂不漂亮?

这小露珠就像珍珠一样。看,一串串多美呀!谁来读第一自然段。2个齐读

本来小露珠在小草上、叶子上的日子过得很清闲,自从遇到了太阳公公小露珠就有了一个去看大海的梦。请同学找到和太阳公公的对话。

有过几次对话,一问一答就是一次对话。请同学自由读2~7。太阳公公的话用横线,小露珠的话用破浪线。

汇报:有3次对话

1、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出示“遥”,读、组词。“遥远”遥远是什么意思:就是很远很远。读一下太阳公公的话。从这段对话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露珠?(有礼貌)从哪看出(您早!您)

你可以加上动作来读第一段对话吗? 指名读、分角色读、男生女生读。

2、小露珠为什么会产生去大海的梦想呢?指名读。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湛蓝:深蓝色,还有什么是湛蓝天空。

小露珠是听了太阳公公的话才想去大海的,那大海什么样? 出示:

“鸥”:是一种鸟所以有“鸟”字旁,组词。“翔”:羊为温顺,羽为鸟飞,看这个象形字的羊,一对大翅膀。羊与羽组合起来就是鸟飞顺风飞行。组词:飞翔、滑翔、翱翔。

谁来扮演小露珠来问问老师:“大海美吗?” 想象小露珠这时是什么心情?充满好奇心?再读。我这次是小露珠,我来问太阳公公:“大海美吗?” 你怎么告诉我?指名读“太阳公公的话”。

“……”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大海还有许多美景,谁再来说说你是太阳公公你还能告诉小露珠大海的美。

这里设计邀请读。你想看看大海的样子吗?

这些小露珠多想看呀!于是它产生了去看大海的梦想。同桌来自由读第三次对话: 出示:

昂,昂着脸是什么样子?表演一下。途:小谜语。除去一半,还留一半。

组成了“途”字,怎么组词,读途,道路,长途跋涉。什么意思:路途遥远,翻山渡水,行路辛苦。

历:甲骨文上的上部是两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止),脚趾朝上,脚后跟朝下,表示脚步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历,经历(组词)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海:水是孕育我们人的母亲,三点水是水的意思,每字的上偏旁和人字很形象,下面是母亲的母。

小露珠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在学习中,让学生问、说、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并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1、2、3、学会本课中的生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教学过程: ㈠猜谜语,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

小小珠,叶上停 晶莹而透明,风吹一串行,见光自消形。猜一猜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并质疑

提问:见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看课件听师介绍露的形成。

(猜谜语,直观的画面,激起的是兴趣,唤起的是探究的欲望。学生耳目一新,入情入境快)

过渡: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喜欢小露珠吗?

同学们喜欢小露珠,动物、植物也喜欢小露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㈡初读课文

1、按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⑴、读准文中生子读音,你觉得那个字比较难读,就用笔全出来多读几遍。⑵、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开火车读带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chuī zòu

diã

jīng shen

yuâ

qǔ(吹 奏)

(蝴 蝶)(精 神)

(乐 曲)yuán rùn

zhēn zhū

shuāi lǎo

jiàng lín(圆 润)(珍 珠)

(衰 老)

(降 临)

⑵、去掉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

(吹 奏)

(蝴 蝶)(精 神)

(乐 曲)(圆 润)

(珍 珠)(衰 老)

(降 临)⑶、指名读全文。

(学生的选择与尝试,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被尊重。游戏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力求让自己做得更好,学得更好。)㈢、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指导朗读。

认真读第二句话,想一想什么越来越大?什么越来越亮?所以读这句话要强调读出小露珠的大与亮。另外,“爬呀”“滚呀”“越来越”体现了小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慢慢的,逐渐变速的,所以要读的轻些,语速由慢到快。(生试读)。

(引导学生欣赏、去体味学到的是语言,提高的是能力)

2、学习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⑴过渡:“这么大,这么亮的小露珠,小动物是怎么赞美它的?”请小朋友看看书中的图再读读课文,用“—”画出小动物的话。⑵观察课件1:

① 出示小青蛙“蹦”的动作后:看到了什么?(贴图:小青蛙)② 还听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早啊,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③ 指导朗读:

小青蛙多有礼貌,一看见小露珠就友好地招呼着“早啊”。谁也来把老师当作小露珠招呼一下。

根据小露珠的外形特点想象小青蛙还怎样向小露珠问好。

小青蛙还把小露珠比作—钻石,说它“像钻石那么闪亮”(板书:闪亮)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小露珠的美?(范读、齐读、指名读)⑶观察课件2:

① 请小朋友说说图书有什么,又似乎听到了什么?(贴图:小蟋蟀)(板书:透明)

② 谁来读小蟋蟀的话?(指名读)③ 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三自然段。(齐读)⑷观察课件3:

① 先说说看到了什么,又似乎听到了什么?(贴图:小蝴蝶)② 用友好、赞美的语气读小蝴蝶的话。(试读、齐读、指名读)(板书:圆润)

(让学生从课文中读进去,把握知识信息,再让学生从课文中跳出来,在课件的演示中,理解消化知识,在朗读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促进了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⑸观察课件4: ① 填空:(指名回答)

1.“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2.“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3.“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②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活动特点和生活习性,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小朋友写作时也要注意这一点。② 齐读填空题。

(以填词的形式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准确性,是总结更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梳理,让学生去“发现”,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⑹分角色朗读第二至四段。① 分组分角色朗读。② 指名小组试读。

③ 上台表演。(给学生分别戴上头饰)

(表演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获取知识的欲望,变“参观”者为“参与”者,成为学习主体的内在要求得以显现。)⑺齐读第五然段。

①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小动物和同学们一样都喜欢小露珠,那么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自然段。(板书:喜欢)

② 练习说话:根据板书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分别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了全文)㈣总结全课:

附:板书设计:(贴图)

《小露珠》教案 篇5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露珠拟人化的形象,了解露珠与太阳的关系。

2、能根据经验积极参与讲述,提高讲述能力。

重点:理解散文内容。

难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1、小露珠指偶一个、课件

2、幼儿已在户外寻找观察过露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师:前几天早晨我们去草地上寻找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呢?请幼儿讲述。

二、欣赏散文,感受意境。

1、出示小露珠指偶,引出内容

师:今天老师把小露珠请进了教室,小露珠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醒来,它是个舞蹈家,你瞧——

2、教师边表演边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提问:

小露珠常常在哪里跳舞?(嫩绿的草叶上、花朵上、田野上)

3、边放映课件边朗诵散文后提问:

(1)小露珠在等谁?为什么?(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2)小露珠突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帮助理解太阳与露珠的关系)

(3)还会来吗?为什么?

4、教师套上纸偶带着幼儿再次完整朗诵散文,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三、根据经验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1、回忆讲述

师:你见过小露珠吗?在什么时候能见到它?

2、互相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师:小露珠是热空气遇到冷空气后凝结成的小水珠,早上露珠到处都是。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呢?

幼儿互相讲述(小草上、花朵上、滑梯上、铁门上等地方)

3、布置任务:回家后利用早晨自己去找找,小露珠还会停留在那些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散文:跳舞的小露珠

每天早晨,小露珠总是第一个醒来。

小露珠在嫩绿的草上轻轻地跳着舞,好象怕惊醒了小草的梦。

小露珠踮着脚,从草叶上轻轻地跳跃到花朵上。哎呀,小花朵闭着眼睛呼吸着,太阳不出来,它是不会醒来的。

小露珠在田野上跳着、舞着,田野上一片安静。小露珠的嗓子痒痒的,他好想对大家说:“哎,醒醒,大家都醒醒,看看我优美的舞蹈!”

这时,东方的天空露出一线光亮。是太阳!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小露珠等待着,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啊——”小露珠终于等到了太阳。太阳的光明照亮了大地,照亮了田野。小花朵睁开了眼睛,小草展开了手臂——

小露珠呢?

小露珠的身影不见了,它消失在空气里。

小露珠公开课教案 篇6

合肥八一学校

授课人:陶庭芬

教材分析:

小露珠是一篇文辞优美充满情趣的童话故事,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小露珠的形成直至升腾的过程,通过对动植物的描写,揭示了小露珠的特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小露珠的美。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小露珠的美丽。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语言,感悟小露珠的美。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

晶莹透亮像水晶,光滑圆润像珍珠。夜晚来,天明去,又爬又滚真顽皮。

(生答,板书:小露珠)

2、同学们,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小露珠?(看谜语自由说说露珠的一些特征)

3、(出示小露珠的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小露珠给你留下的印象,指名回答。

同学们说得真棒,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小露珠是美丽可爱而又晶莹剔透的小精灵,那这么可爱的小露珠你喜不喜欢呢?哪位同学能将喜爱之情读出呢?(生读题)

课文是如何将这么美得露珠写出来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用心聆听。(播放课文朗读)

【设计意图:运用猜谜和观赏图片的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集中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看着大家的样子都像被这可爱的小露珠吸引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像刚才的示范朗读那样,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1、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以下几点,出示(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读顺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动笔墨不读书,若大家能边读边用笔画画写写,那你就是最会读书的。)

2、学生读书,师巡视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结合课后生字。

降临 黄豆粒 笑盈盈

草秆 珍珠 披着 植物

装点 俊俏 股 感到 袭来 水蒸气 吹奏 戴(2)多音、变音字辨认

钻石 钻研 音乐 快乐 喇叭 早哇(3)出示第三组词语

闪亮 透明 圆润 光彩熠熠 A.思考:这组词是描写什么的?

B.老师这有几组图片,(出示图片),你能用上面的词语将露珠的样子说出来吗?

(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那我们将它们放入课文中,再来读读课文,好吗?)

4、再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请大家自由读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得也很认真,现在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好看的动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在读中圈圈划划,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学习课文生字,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动画演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2、课文哪个自然段就是写了这个动画的情景。

(就在夜深人静、万物沉睡的时候,神秘的小露珠悄悄地来到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它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天快亮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3、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交流。(①小露珠是晚上来的,②它是越来越大的。)

5、用“越来越”练习说话。

①从“越来越”你知道什么?(慢慢地、逐渐地)用这个词可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出示句式:(指名说)

a、有了小露珠的滋润,植物们越来越()。

b、雨下得越来越(),地上的水越来越()。

6、指导朗读

(1)小露珠的形成过程有趣吗?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2)指名朗读。

(3)出示动画:对照画面来描绘一下,小露珠是如何长大的?(4)这么美,这么有趣的小露珠你喜欢吗?

(是啊!不仅我们喜欢小露珠,小动物们也喜欢它,瞧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都来看望小露珠了,他们会怎样表达自己对小露珠的喜爱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来看看。)

【设计意图:真实的情境创设把孩子们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适时的说话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用书本中的词语生动地描述一下小露珠的外形

五、板书

小 露 珠

夜幕降临

形成(爬、滚)

三年级《小露珠》教案1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体会感悟小露珠的美及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师: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呀?

[评:简单的提问引领学生复习了文章的内容,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概括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同时,一个“喜欢”又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小露珠!(引读课文)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就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二、创设情境,分层朗读。

过渡:清晨,起早的小动物遇见了小露珠,你们知道是哪些小动物吗?他们和小露珠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节。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们刚刚遇见了哪些小动物呀?指名回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师:他们是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呢?我们一起来用心听一听。(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三种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动画)小青蛙:

(出示动画后)师:我们也来做小青蛙跟小露珠打招呼。谁来试一试? 师:哦!老师听出来了,你是在夸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相机板书:闪亮)

小蟋蟀:

师:小蟋蟀又是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呢?(出示动画)师:老师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想做一回小蟋蟀和小露珠打招呼。小蝴蝶:

(出示动画,师有感情地解说画面)活泼可爱的小蝴蝶翩翩起舞,来到了大森林,飞过了绿油油的草地,飞过了五彩缤纷、竞相开放的鲜花,来到小露珠的身边。师:谁也来做小蝴蝶和小露珠打招呼呢? 师:这只“小蝴蝶”和小露珠招呼打得好不好?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夸一夸小露珠。

师:(指板书)啊!多么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啊!(出示课件)我们来美美地读好这几句话。

师:是啊,多么美丽的小露珠啊!难怪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呢!

!!!!!!过渡:小露珠不仅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欢,还得到了植物们的喜欢!那小露珠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小露珠在霞光的照射下闪着亮光,发出耀眼的光芒,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生说,师红色显示光彩熠熠)指导读好这个词语。

师:让我们再去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色。(出示课件,师配乐朗读)

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她——爬着,滚着,笑着(出示)指名读好这句话,读出欢快之情。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师:引读(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向空中飘去。)植物们是怎样向她告别的呢? 指名读。

师:是啊!(出示)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这一句话该怎么读呢?试读,评读、齐读。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也想把小露珠留住。如果这些植物会说话,此时,他们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师: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在想什么?(相机板书:奉献)

(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的来讲。)

师:小露珠向大伙——(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出示)师:同学们,小露珠把植物们打扮得格外美丽,而她自己却要离我们而去了,她牺牲自己而给别人带来美丽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感动。

三、课内延伸,练笔深化。

《小露珠》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篇8

1、创设意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扩展学生思维。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28课(齐读课题)小露珠。

二、新授:

1、1)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段画面,看完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日落)a、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轻声练着说一说 b、谁先来说?

2)夜深人静,万物都在入睡,小露珠却在这时神秘地出现了,她笑着、滚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让我们一起走进夜幕,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一找,那调皮的小露珠吧!把课本轻轻打开,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2、1)起早的小动物看见了小露珠,来向她问好了,请大家自由轻读2、3、4小节,边读边体会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它们看到的是怎样的小露珠。2)把书合上,谁来说说?

3)课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露珠的美,闪亮的、透明的、圆润的,小动物们也用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来赞美小露珠。同学们看(多媒体小动物),小动物们来到我们中间了,你想做哪种小动物来向小露珠问好呢?(加文字)自己读一读。4)(指答)谁愿意第一个来向小露珠问好呢?

5)现在我们就是小青蛙、小蝴蝶、小蟋蟀,让我们一齐向小露珠问好吧!(去文字)

3、1)小露珠这么美,小动物们喜欢它,花草树木也喜欢它,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随音乐轻声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多媒体出现“日出”)

2)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好象已经被这美景陶醉了,想再欣赏一遍这美景吗?请同学们边看边读。

3)太阳出来了,沾在植物身上的小露珠反射着霞光,闪闪发亮,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变得格外精神,格外美丽,哪位同学愿意把这样的美景读一读? 老师给你放画面,放音乐。哪位同学还想来试试?

4、1)花草树木在露珠的滋润下都是那么有活力,有生机,同学们看(多媒体花草树木)假如你是画面中的向日葵,喇叭花,白杨树,或者是画面以外其它的鲜花嫩草,你能来赞美一下此时此刻自己的美丽姿态吗?

2)现在陈老师就是画面中的一棵小草,先听陈老师赞美一下自己好吗?

我是一棵小草,我的身上沾满了一颗颗圆润的小露珠,太阳出来了,小露珠反射着霞光,就像一颗颗闪闪的小星星,它们让我更加美丽,更有生机了。(嵌满珍珠)

3)这是老师对自己姿态的赞美,你们准备怎样来赞美自己呢?请同学们插上相向的翅膀,练着讲讲。(4-5个)

评价:a、陈老师觉得他说得美极了,你最欣赏他说的哪句话?(比喻)

4)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花草树木在小露珠的滋润下都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就让我们把这美景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吧!让我们看看画面齐读一遍。

5、1)(多媒体“水蒸气”)天渐渐亮了,小露珠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慢慢地蒸发,变小了,它的身子越来越轻,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它就要走了,就要向大家告别了,你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呢?

2)那,让我们一起来挽留小露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第7自然段。

3)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露珠吗?那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小露珠好吗?

一部分同学可以把课前从课外资料中搜集一些赞美小露珠的句子大声的、有感情地读一读,还有一部分同学可以把搜集到的句子和书上的一些句子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赞美小露珠。大家自由地准备一下。

三、结束:

陈老师也想来赞美一下小露珠。

课文《小露珠》优秀教案 篇9

(一)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是江苏版教材第六册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美丽与可爱,抒发了作者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了身边的自然科学常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会用词之精妙,能用“越…越…”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练习展开丰富的想象。

4、了解小露珠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其发现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一:趣味揭题

课件出示:

师:首先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文题,(强调“露”字读音)。同学们见过露珠吗?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插入FLASH,内容为: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词语,感受一下词语前多了个“小”字,与原来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师:多了个“小”字,就多了份情味,一个小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小露珠的喜爱。看,小露珠正冲我们笑着呢?

课件出示:

小露珠以甜甜的笑滚动着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小露珠的可爱了吗?让我们都真心地喊一声小露珠。来--

教学流程二:初读感知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小露珠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小露珠。好好地把课文读两遍,尝试着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自学得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夜幕降临黄豆粒珍珠披着植物俊俏(qiào)感到一股热气袭来吹奏哇草秆喇叭蒸发笑盈盈钻石数不尽乐曲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然后同座位同学互相读听,尤其要注意老师突出的这几个词语。(插入FLASH,内容为:读一读)

师:同学一定都会读了吧,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字,它们是多音字,跟老师再读两遍;这三个词语存在着轻声问题,也跟着老师读一遍。

师:除了这些生字外,文中还有些词语挺有特点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越来越轻

钻石闪亮水晶透明珍珠圆润

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

师: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大家的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加自然流畅。下面就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同时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说一说,文中写了谁喜欢小露珠?

(此处加个FLASH,内容为:读读想想说说)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小露珠深得大家的喜爱,看(课件出示)……你能根据这一提示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再分别读一读吗?

课件出示:

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两部分,然后再分别指名读一读:

动物(青蛙、蟋蟀、蝴蝶)和植物(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都喜欢小露珠。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写写本课的生字吧。在大家写字前,老师有两个字要特别提醒一下。大家请看,(课件出示)一个是“感”字,它是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千万不要写成了半包围结构,看老师写。还有一个是吹奏的“奏”字,第六笔是一横,最后一笔点,而不是捺,从书法美学的角度出来,这也叫雁不双飞,大家看老师写。下面请大家拿出钢笔来,先描红这两个字,然后再把其他的字也写一写。写前注意姿势要正确,真正做到“三个一”,更要注意钢笔字的运笔特点。(此处加个FLASH,内容为:写一写)

课件出示:

临粒珍披植俊感股袭奏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中生字词语抄写两遍,然后让别人提着你默写一遍。

课件出示:

作业窗:

1.抄写生字词,牢记在脑中。

教学流程三:品味小露珠

一、 激趣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露珠,走进它的童话世界。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赏画面,然后说一说。

课件出示:

屏显小露珠爬、滚,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的情景。

(教师引语: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黎明时分,小露珠变得越来越,越来越,我们也看得越来越了。

二、动物们喜爱小露珠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晶莹剔透的小露珠深得大家的喜爱。我们先来读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对小露珠的。边读边想,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

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再与人交流交流。

1.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着那句话来写的?用“”标出。

2.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什么呢?找出相关的语句用“~~”标出。

师:我们知道,这几节是围绕着“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这句话来写的。而真正能体现它们喜爱之情的是它们说出的三句话。

课件出示:

“早啊,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啊,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师:在小青蛙的眼中,小露珠如钻石般闪亮,我们看看钻石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钻石

师:在小蟋蟀的眼中,小露珠像水晶般透明,请看这就是水晶。

课件出示:水晶

师:在小蝴蝶的眼中,小露珠像珍珠般圆润,珍珠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出示:珍珠

师:钻石是闪亮的,水晶是透明的,珍珠是圆润的,可是可爱的小露珠却集三者于一身,看--(再次插入课件)

课件出示:

小露珠的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圆润透明

师:小露珠是如此的漂亮,不光小动物们喜欢它,连我们也喜欢上她了。你能读出自己对小露珠的的喜爱吗?(此处插入FLASH,内容为:读一读)

课件出示:

“早啊,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啊,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对这几种小动物进行语言描写的同时,还写到了它们的动作,分别是蹦、爬、落。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想一想这三个词语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说说你的理由。(此处插入FLASH,内容为: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

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早啊,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啊,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师:让我们看看这三个小动物的动作到底有何不同,请看画面。

课件出示:

动画或教材中的插图

师:看了刚才的画面,老师感觉课文中的文字是准确的,是形象的。大家看(课件出示:蜻蜓和蜜蜂和露珠相遇的情景)一大早,小蜻蜓和小蜜蜂也出来了,它们是怎样来到小露珠身边的,它们见到小露珠又会说些什么呢?先自己说一说,再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此处插入FLASH,内容为:说一说)

三、植物们喜爱小露珠

师:小露珠以自己特有的美丽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爱。那么,植物们又为什么喜爱小露珠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7两个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

默读6、7自然段,圈画相关词语,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

1.植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用“”标出。

2.哪些语句写出了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用“~~”标出。

师:看看老师的答案,和你们的一样吗?

课件出示,教师配乐范读

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yì)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qiào)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正因为小露珠不光自己漂亮,而且能给植物们带来精神、生机和美丽,所以才博得了大家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露珠滋润下的植物们是不是变得更漂亮了!

师:小露珠装点下的大自然可真美呀!老师忍不住就读了起来。我们都来读读第六自然段吧。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然后再把这段文字背诵下来,让这幅美丽的图画永远地镶嵌在你的脑海中。(插入FLASH,内容为:读读背背)

师:正因为小露珠这样的无私,所以当她变成水蒸气,向空中飘去的时候,植物们都依依不舍。先读一读这动人的一幕,再加上动作演一演,也可以背一背。

课件出示:

1.读一读。

2、再加上动作演一演,也可以背一背。

教学流程四:实践园地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可是我们还需要做一些练习来巩固巩固。

课件出示:

1.摘抄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2.自然界进行“美丽之星”评选,动物和植物一致推选小露珠,你能帮助他们想一段推荐词吗?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写下来。

师:同学们,做完了练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小露珠》的课本剧吧。

课件出示:

《小露珠》课本剧

小英雄雨来课文教案 篇10

1、准确认读“晋察冀、苇絮、飘飘悠悠”等难读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2、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品析课文第四部分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4、借助第四部分中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关键词句,以及相关图片,能尽可能生动地讲述“雨来斗鬼子”的故事片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给每部分列小标题;感受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

难点: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句,讲述“雨来斗鬼子”的故事片段。

教学准备:小英雄雨来优质课教案设计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设计《小英雄雨来》学习单。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划分自然段序号;完成学习单中的第一题。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在唐山的还乡河公园,有一座“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在那里,人们仰望塑像,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日年代,总会情不自禁地默念他的名字—— 指名读课题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解决词语

1、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根据序号,它分成了——六部分

2、(课件出示学习单第一题)在预习的时候,你有没有碰到一些难读的词语,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预设:晋察冀——这是一个抗日根据地

笤帚——你注意到了这个“帚”要念轻声。北方人管“扫帚”叫“笤帚”)

3、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难读的词,谁来读?

(课件出示:

黝黑   趔趄  门槛 刀鞘 漩涡 炕沿

笤 帚  吆喝  晋察冀  还乡河  鸡冠花

推推搡搡  软鼓囊囊  嘟嘟囔囔  咬着牙拧 )

指名读,全班齐读一遍。

4、课文中还藏着不少有特色的词语呢,你找到了吗?

(预设:我找到不少描写声音的词语,比如“嗡嗡嗡嗡”。)

这样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拟声词。我们把它们放回句子里读一读。

(课件出示

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

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

指名读。

小结:你发现了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拟声词,句子才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学列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渡: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准,说明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把课文读了很多遍。

1、现在谁先自告奋勇,用一句话来说说第一部分的内容?

(预设: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超。

雨来爱游泳,而且游泳技术高。)

把这句话再浓缩成简单的词,可以是—— (游泳本领高)

“游泳本领高”这几个词既简洁又概括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这部分的“小标题”啦,我们把它写在序号(一)旁边。(出示学习单中的表格)

2、同学们看,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多有趣啊!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小标题了吗?请同学们给课文的六个部分分别列上小标题,写在学习单的表格中。注意,我们今天列的小标题既要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又要尽量的简短。

3、(请一生上台投影)介绍自己列的小标题。

(预设:(一)游泳本领高  (二)雨来上夜校  (三)掩护李大叔

(四)勇斗鬼子    (五)河沿枪声响  (六)雨来没有死

第六部分标题“雨来没有死”引用的是课文中的句子,我们应该用引号来表示。)

4、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老师帮你在最前面加上时间和地点——抗战时期,在芦花村——这样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变得更完整了。)

四、交流品悟,感受人物形象

(一)整体感受,感知形象

1、雨来的故事流传了60多年,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读着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使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

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热爱祖国)

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

(二)研读第四部分

过渡:老师发现,在刚才的交流中,许多同学都把目光关注到课文第四部分,这是为什么呀?

(这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场景,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形象。)

1、的确,这也是课文中最关键、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了。就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哪里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问、哄骗、利诱中,有这样几段对话。(课件出示对话)读着这些对话,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是呀,不论鬼子使出什么手段,雨来自始至终机智应对,毫不屈服。能把这几段对话读好吗?

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1、鬼子是怎样的毒打啊!请你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课件标红相关动词)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拧、揪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2、难怪要叫他们鬼子,他们竟然如此残忍地对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痛下毒手,哪有人性可言?

你看,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生读)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生读)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生读)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生读)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小结: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清晰。

五、借助文字图片,讲述“勇斗鬼子”片段

1、同学们,现在有不少小朋友没有读过这篇课文,还不了解我们的小英雄雨来,你想把故事讲给他们听吗?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课堂上只能先练习讲其中一个部分,你会选择讲哪一部分内容?(第四部分)

2、(课件出示关键词语和相应图片)我们刚才品读的一些关键词句既能帮助你回忆主要情节,还能帮助你把故事讲生动。请你看着图片,用上这些关键词句讲一讲这部分的精彩情节。如果碰到困难了,觉得讲不下去了,你也可以打开书本,再好好读一读。

3、学生自由练习讲述

4、有人说,会讲故事的人就好比一个演员,绘声绘色的讲述能让周围的人受到感染,甚至身临其境,这也就说明你成功了。你能来试一试吗?

指名二至三名学生讲述。

5、同学们一个个都把第四部分讲得有声有色,看来真是难不倒你们啊!回家有信心把整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吗?

六、总结延升

1、读着雨来的故事,讲述着雨来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到战争中的孩子就是这样生活的。有人问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管桦:“雨来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吗?”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出示文字: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情节,美丽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管桦)

指名读。

2、(出示图片)我们今天所学的只是《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的最开头部分,后来呀,雨来还经历了把鬼子领进地雷阵、巧计护送八路军、夜送鸡毛信等等好多事情呢,同学们课后一定要把这个故事找来读一读,你会更加了解抗日根据地里孩子们的生活,你也会更喜欢——小英雄雨来!

上一篇:锅炉应急预案系统下一篇:梅毒健康教育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