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精选2篇)

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 篇1

托福听力背景知识之常考的城市名称及别名Ⅲ

7)「常春藤联盟」(the Ivy League)☆☆☆

指美国东部8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因其校舍墙壁上长满了常春藤,故名。这8所大学是:1764年建于罗得岛州的布朗(Brown)大学;1754年建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1769年建于新罕布尔州的达得茅斯(Dartmouth)大学;1865年建于纽约州的康乃尔(Cornell)大学;1636年建于马萨诸塞州的哈佛(Harvard)大学;1740年建于宾夕法尼亚的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1746年建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PrinCETon)学院;1701年建于康涅狄克州的耶鲁(Yale)大学。

8)「美国现行的教育体制」(the Current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与英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相似,美国的教育体制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接受初等教育之前,学生可以受到学前教育(主要形式是保育学校——nurseryschool与幼儿园——kindergarten)。

初等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小学(elementary or primary school)。儿童五六岁入小学学习。美国的小学有四年、六年制和八年制等几种。从不同学制的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进入不同学制的中学(四年制小学毕业生事先须进入中间中学学习四年,再进入中学)接受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在中学里完成的。美国的中学有四年制与六年制两种。四年制中学主要有普通中学(high school),职业技术中学(technical school)和一些专门中学(special school,如海事中学、自动化中学等)。六年制中学又有两种。一种是将初中(junior high school)与高中(senior high school)独立分开的中学,两者在课程设置、课表安排与行政管理等方面都享有独立的自主权;另一种是六年一贯制中学,将初、高中合为一体,在教学与行政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美国,公立中学不许开设宗教课程,所以出现了一些私立的教会中学(实为教会所有),专门培养教会神职人员。

古诗鉴赏常考题型(下) 篇2

古诗鉴赏

㈤古代诗歌鉴赏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上)

考纲解读:

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个人思想和政治倾向等。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设题、审题与答题:

1.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社会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2.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只言片语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对作者的观点态度更要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评价。3.答案的多角度化

古代诗歌的阅读,主要是一种感悟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鉴赏者心灵深处的感悟,见仁见智。因此,高考答案的拟定将突破唯一答案,将尊重考生的个性化阅读,将引导考生进行多向思维。

考生应根据诗词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大胆表达,从不同层次上多角度解答试题,充分考虑各种答题的可能性。

①概括诗歌内容的主旨:

“诗歌内容主旨”指诗歌中描写的人、物、事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

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会诗作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②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鉴赏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地分析评价。1.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2.别恨离愁诗歌的常见情感用语: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离别思念之愁绪

时光易逝之感慨

贬官谪居之恨 ③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2.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④掌握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基本方法:

1.从诗题入手。诗题就是诗歌的眼睛,往往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2.抓关键词。关键词句,尤其是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句中的走向。3.整体把握诗意。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的。古诗讲究“起、下

承、转、合”,前面几句往往是为表情达意蓄势,最后的诗句才是诗人要表达的主旨。

4.从现象到本质。诗歌的特点之一是委婉含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言在此意在彼,一种是用语含蓄隐晦。要读懂前一中诗歌,需要对相关的人事背景有所了解;要读懂后一种诗歌,注意全局把握整首诗的意旨。

5.从背景出发。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联系背景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一定要重视诗词后所附的有关注释。

6.从典故解读入手。典故都有出处,因文人墨客的长期使用而具有固定的思想内涵。如能从典故出发,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⑤评价的原则:辩证分析,实事求是: 1.不能拔高

受时代、阶级、认识的局限,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认识并不见得会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如果非要认为作品达到了这个高度,就是拔高了作品的主题。2.不能曲解

曲解,是指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的歪曲理解。

总结:1.明确表明你的观点。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3.紧扣观点,前后呼应,思路清晰。

㈥古代诗歌鉴赏之评估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下)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山水田园

边塞军旅诗

托物言志诗

咏史抒怀诗

赠友送别诗

事理哲理诗

①山水田园诗

⒈山水诗——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⒉主要的情感倾向: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或表达归耕隐居之乐,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⒊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几个角度:⑴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⑵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⑶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⑷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②边塞军旅诗

边塞军旅诗: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边塞诗中常见的内容:

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抱负;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精神;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6.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鉴赏边塞诗的注意点:

⒈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例如: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战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⒉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大漠奇异的风光——大漠上升腾的燧烟是那么直,黄河中倒映的落日是那么圆。广阔的自然景象使诗人前面的惆怅霎时一扫而光。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⒊抓住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

例如:⑴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下

⑵与战争有关的地点、人、事和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yù)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例如:

“前军夜战洮(tá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中“洮河北是前方战场,最关键的是末句写唐军已生擒敌酋“吐谷浑”,“擒贼先擒王”,取得丰硕的战果。③托物言志诗: ⒈咏物求其“形似”。⒉由物入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⒊从整体构思看,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④咏史怀古诗:

咏史——翻阅古书,检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陈述自己独到的见解。怀古——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注意点:

⒈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⒉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⒊分析手法。诗人怀古咏古,情感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⑴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王安石《题乌江亭》。

⑵把历史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⑶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贾生》。⑤赠别友人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践行、折柳相送、唱歌送别,还常常会写诗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1.古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2.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南浦、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等。⑥事理哲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外壳;不少古诗往往又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哲理诗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

因此,鉴赏此类诗时,要注意形与神、情与理、理与趣之间的关系。这类诗有两种情况:

1.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例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作者以水为喻,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心胸0开阔、充满力量的道理‘ 2.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例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学问有三重境界: 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分析:王国维赋予古诗词新的哲理内涵:

第一层:要博览群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层:进入状态,苦心研究;

上一篇:1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下一篇:初三写景作文:我喜欢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