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史思考题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史思考题(精选8篇)

工作史思考题 篇1

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2、为什么说《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标志?

3、简述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对于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4、“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论断的提出及其意义

5、如何理解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6、《矛盾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观点。

7、《实践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观点。

8、为什么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 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

9、简述《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有哪些?

为什么说《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 P55

古田会议决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 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建军学说。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一农民为主要群众的农村游戏环境中,怎样建设无产阶级 政党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问题。特别是“从思想上建党”的提出成为中 国共产党的创举和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一大特色。

决议对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学习政治训练等问题提出了正确的要求,规定了一系列制度,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决议的制定,使红四军装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得到清算,井冈山斗争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到系统的总结,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得以确立,为人民军队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和贯彻决议精神,指战员的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也提高了红四军中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水平,加强了党内军内和居民之间的团 结,部队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显著提高。

1、简述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对于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主要内容

(1)整顿组织,端正思想。所编部队,在组织整顿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整顿。(2)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这是三湾改编中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

(3)破除旧军队的军阀作风和带兵方法,确立了我军新型的官兵关系。(4)坚定信心,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教育。

(5)在代表的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工作,搞好军民关系。意义:

(1)创建了我军政治工作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2)奠定了政治工作的三大民主的基础。

(3)为更好地实现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创造了条件。(4)遵循思想工作的方针原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工农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

2、“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论断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一)历史意义: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论断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它的提出明确了政治工作是保证我军生命的必要要素,对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性质和高度集中统一,履行好职能任务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1)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和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政治导向。(2)政治工作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政治工作能够通过营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健康发展的保障环境。

3、《矛盾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一、科学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的理论,阐明了形而上学的和唯物辩证法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教育党的干部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而不能采取 主观的、唯心的、表面的方法看待问题。第二、精辟的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批判党内教条主义者不懂得这一点,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三、论述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教育党员干部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并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第四、论述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教育党员干部要正确理解和开展党内斗争。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善于把握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解决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第二,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理论,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学会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既集中力量首先解决重点问题,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实践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第二,人们的认识必须将从实践中所得到的丰富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把理性认识拿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基本原则,又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并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第三,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反对一切离开具体的、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5、为什么要进行延安整风?(1)为了提高全党同志的马列主义水平,更好的领导根据地人民战胜面临的重重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2)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路线的恶劣影响还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正之风在党内严重存在。(3)以党的现状来看,抗战爆发后,党吸收了许多出身于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新党员,他们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这也为党内滋长不良思想作风提供了土壤。(4)从党所处的客观条件来看,日伪军的包围封锁,连续的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为了实现全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迫切需要党内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延安整风是我党思想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第一,用大规模整风运动的形式解决党内问题。第二,创造性地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第三,在党的建设史上第一次把思想教育同总结历史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第四、确立了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时期相比有哪些特点? 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党面对新的政治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新的要求。

(1)把整军运动和部队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2)开展新的形式的思想方法,学习党的土地政策,进行诉苦追根,开展“三整”、“三查”运动。(3)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策略性。(4)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制度化和理论化,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深度和广度。

为什么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 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 P157-159

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方针和基本原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又一个纲领性文献,提出如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具体教育内容和方法。还提出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1、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党内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局面,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的目标方向,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端。

2在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过去“斗争哲学”、“形式主义”、“空头政治”、“立竿见影”等错误的原则和方法,重新确立了坚持实事求是、循循善诱、正确疏导、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3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科学化进程。

五、论述题

22、用具体事例论述思想政治工作在红军征途中的“生命线”作用及现实意义,对你有哪些启示。

作用:在长征过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出了“生命线”的作用。在长征初期,针对红军接连的失败而引起的低落情绪,党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思想工作来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为长征的进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转移途中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遇到了重重困难。遵义会议后,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心得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玩久了党和红军。此后,红军各部队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在长征途中历尽艰难万险,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现实意义:

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大的鼓舞了红军英勇牺牲、夺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到现在也一直在部队建设中产生积极影响。

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对红军长征的广泛支持与援助。这种建立起深厚群众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现今在部队中仍然受用。

3党在红军长征中形成的长征精神不仅激励着部队中的军人,更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

启示:

1在当今的世界中要建立新型的军队,不仅要从科技上武装部队,更要在部队中始终贯彻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的作用,从思想上武装部队。

2在部队建设中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开展学习长征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战士们吃苦耐劳、英勇作战的传统精神。

3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要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发挥自身的作用。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在红军的长征途中发挥了“生命线”的作用,这些经验和在长征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成为了我们的宝贵财富。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在红军长征中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它确确实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从中产生的宝贵经验,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对部队建设还是对国家建设都将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23、举例说明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有何现实意义?对你有哪些启示? 历史经验: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的政治工作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巩固“生命线”地位,以党的中心工作为核心内容,秉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针,提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依据革命斗争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等。很多这些经验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芒。

现实意义:

1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2为新时期党和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启示:

1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会迷失方向。

2只有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符合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工作史思考题 篇2

一、灾荒史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灾荒是灾害与饥荒的合称。现代灾害学认为, 灾害是各种异常自然力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和人类自身生命的摧残, 其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具体可以分为自然性灾害、人为性灾害。饥荒指天灾人祸之后生产衰退, 社会物资缺乏, 特别是粮食奇缺, 经济活动紊乱, 人民生活资料极度匮乏, 甚至因饥饿造成人口死亡的社会现象。饥荒可能是灾害引发的, 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灾荒史是灾害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是以研究历史中的灾荒现象, 探讨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 有人也称其为“灾害历史学”。

中国自古以来就灾荒频发, 因而古人记载了诸多与灾荒有关的史实, 但并未形成真正的体系。现代意义上的灾荒史研究, 始于20世纪20年代, 诸多学者开始用力于这一领域, 以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奠基人邓拓及其《中国救荒史》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 灾荒史逐渐成为历史学界的一门“显学”, 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李文海等人为代表。灾荒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灾害、灾荒、灾因、灾荒社会问题、灾荒救治、灾荒思想等。当前灾荒史研究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就灾言灾”即通过史料定性、量化统计恢复灾情, 总结特征, 探讨原因, 研究多与灾害直接相关, 包括灾害频次、灾害等级、成灾规律、灾害起因等;二是“因灾而赈”即灾荒救治, 包括救灾措施、救灾组织、救灾思想等;三是“由灾及人”即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 对自然灾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做出长时段的分析, 包括对灾后人口史的研究、对民间社会救济的研究、综合性研究等。灾荒是人类的苦难, 灾荒史的研究有助于对社会历史进行系统、准确、深入的把握;对今天做好灾荒救治也多有借鉴意义。

二、中学灾荒史教学的途径

1.校本课程地方史与灾荒史的教学。中国地貌差异较大, 区域地理特征明显, 而自然灾害发生与地理状况有很大联系, 因而在校本课程地方史的开发中可以引入灾荒史。以笔者所在的滇西地区为例, 滇西地处云贵高原西北, 与横断山脉相接, 同时又位于亚欧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地带附近, 因而地震频发,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多。笔者在地方史教学中引入了《1644~1949云南地震的历史考察》, 列出1644年以来云南省的地震发生的时间、频次、空间的分布, 让学生对云南省地震有了基本了解;然后笔者从地方志及地震资料集中辑出了部分史料,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让他们对地震时民众的感观、民间的救助措施以及政府的应对都有了认识, 更加深了这些灾害对云南省历史发展进程影响的认识。区域灾荒史研究成果众多, 足以为中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其他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来选择本地区常发生的灾害作为教学的重点, 如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雪灾、风沙、大气污染、地震、滑坡、地陷裂、泥石流、火山爆发、海啸、作物病虫害、鼠类灾害、瘟疫、生态破坏等。

2.研究性学习与灾荒史教学。当前, 各地学校都普遍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笔者以为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灾荒史的探讨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很多地区, 提到研究性学习, 老师都感到烦恼不已, 找不到研究问题;学生很多时候也对教师的课题不感兴趣。灾荒史作为历史学的新兴学科, 它的发展与许多现代学科都密切相关, 如气象学、地质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因而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 可以探讨的问题很多, 极大地扩展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 同时也因其交叉学科的特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三、中学历史灾荒史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尊重生命意识与热爱生活态度的培养。今天的世界日新月异, 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 备受呵护, 人际交往中多以自我为中心, 在挫折、困难面前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中学开展灾荒史教学, 通过对灾荒基本情况的探讨, 可以看到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 也可以看到灾难面前人的勇敢、坚强、坚韧不拔, 同时还可以看到富有情感、理智与悲悯之心。这些人类苦难历程的再现可以震撼人心, 使学生对生命与生活有新的、科学的认识。

2.有助于学生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的养成。最近几年, 世界各地各种灾害不断发生, 在灾难中伤亡最多的就是学生群体, 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学生的身体因素,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缺乏灾难意识与认识, 恐惧的心理, 慌乱的行为, 使他们错过了逃生与求生的最佳时机。在中学开展灾荒史教学, 对灾荒史中灾害频发, 灾难中大众的基本反应以及应对行为的探讨, 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危机意识, 同时也能够通过历史中的灾害应对行为间接地学习到一种危机应对能力, 这也是灾害意识的养成与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部分。

3.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进程多元化的了解。传统的历史教材与教学, 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认知, 以为历史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三者构成。当今史学的多元化, 如社会史、心态史、灾荒史、民俗史、环境史的出现与研究的深入, 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一个大不同的历史, 不同的认知维度会有不同的结果。中学开展灾荒史教学是史学多元化的一个深入与实践, 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的发展进程, 使普通大众观察历史的视角下移, 使我们认识到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历史。

对数学史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3

一位老师是这样上的:在课的最后,用多媒体出示了“你知道吗”。

另一位老师则在新授完小棒搭三角形,学生知道数太多了,可以用一个字母把它们都概括进来以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编故事”游戏。故事的最后,老师请大家猜猜,从用缩写的方法表示数到韦达把字母当作符号来表示数,用了多少年?学生猜测后,教师告诉学生——整整1200年!

对比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反映大不相同:前者孩子们眼神空洞、茫然,显然这段数学史的引入并没有触动学生的情知;后者学生积极参与编故事当中,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发展史,学生身临其境,惊讶感叹,敬佩之情洋溢于表。显而易见,教学的效果明显不同:前者,学生知道并记住这段数学史的很少;而后者,教者巧妙地使数学历史不再仅仅是一种事实性的告诉,而是充盈着人类智慧递进的历程,为学生构建数学理解提供了支撑。而且,教学中引起学生对“人类认识提升用了1200年”的有意注意,既激发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减少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焦虑。

数学史知识作为学习内容的注解和阐释,对完善知识内容,丰富学习内容的内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了解数学价值的同时缩短心理上接受某一观念的时间。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普遍对数学史“高评价,低应用”,究其原因,大多是课上无时间、手头无材料、胸中无知识、上面无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现象已有所改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教师要教学中挖掘相关历史文献,创造性地制作适用于教学、自然、可信的“历史外套”,使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明了概念的效用与需要,从而获得牢固的印象和透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数学史教学有血有肉

数学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让学生了解数学史有其重要价值。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如果不在教学中有意渗透数学史的有关知识,那他就不可能很好地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利用各种手段多阅读,吸收各种有关数学史方面的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注解和阐释,提高自身的素养。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亲自经历知识的源与流,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知识的源泉,感受数学思想的熏陶和方法的冶炼。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吸取数学知识的原汁,掌握数学知识这座宝殿的精华,提高能力和素质,成为知识的主人。

二、让数学史教学情境交融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说:“孩子应该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但并非按照它的实际发生过程,而是假定人们在过去就知道更多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东西,那情况会怎么发生。”数学史的引入不必完全遵循发明者的历史足迹,教师要挖掘相关历史文献,使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明了概念的效用与需要,从而获得牢固的印象和透彻的认识。

进行苏教国标版三年级“24时计时法”教学时,课的开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一段精美的开场白谈话,用动漫方式展现了古代计时的方法:先有日夜之分,接着以立竿测影计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了水钟、沙漏、滴水漏沙等等。欣赏在轻松的氛围里,由衷敬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历史厚重感和美感,从而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动机,使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三、让数学史教学有声有色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做到既“雁过留声”,又“雁过留痕”,光靠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不够的,有必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兴趣小组等形式,建立起多通道但又反映“数学文化”特定内涵的联系。比如让学生建立班级个人数学博物馆、举办数学史绘画展览、采访拍摄数学家摄影作品、创作数学故事连环照片(连环小说)、剪辑幻灯片,领略数学家艺术的形象;大量接触感兴趣的各种数学百科知识;举办活动,如数学诗情交流会、数学诗情表演比赛、数学诗歌朗诵大赛,从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与数学历史对话,进行充分的感受、表现和展示,使每个学生都有全面自由发展的空间。

工作史思考题 篇4

田亚茹

中国歌剧从1920年诞生至今,已有无数作品问世,但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数《白毛女》、《江姐》、《原野》。

这三部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作品。尽管时光飞逝,它们始终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精品。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创作审美趋向以及观众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三部作品我 们可以直观中国歌剧一路走来是如何进行探索的,对我们认识中国歌剧的现状,以及思考今后歌剧的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国歌剧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

《 白毛女》的创作标志着中国歌剧走向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回顾历史,以19 2 O 年黎锦晖创作《麻雀与小孩》为代表的儿童歌舞剧的诞生,开辟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先河;之后便陆续出现了以《扬子江暴风雨》(聂耳曲)为代表的“话剧加唱” 模式的创作实践以及以《秋子》(黄源洛曲)为代表的大歌剧的创作道路的尝试。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延安又兴起了以《兄妹开荒》(安波曲)为代表的秧歌剧的创作实践。这2O 年时间内,中国歌剧都以不同风格、不同的创作手法进行着实践,在理论上也存在很大的分歧,直到《白毛女》的创作成功,才真正明确了中国歌剧的创作方向。《白毛女》的问世,也为其后来的歌剧作品开辟了道路。

《白毛女》于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张鲁、瞿维等人共同创作完成。1948年5月首演于延安中央学校礼堂。该割系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而写成。作者在创作中,考虑到如何将歌剧民族化,因而采用了中国民间歌曲及戏曲唱腔与西方歌剧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形式,为了更好地、真实地表现剧中的主题,创作者选用了河北民间歌曲《小白菜》的音乐作为塑造主人公音乐形象的音乐素材,在不同的场合利用变体的手法将其发展变化,给观众呈现出喜儿从天真烂漫到满腔仇恨再到坚韧不屈的丰富的形象。作者恰如其分地将戏曲唱腔中的音乐元素融入创作当中,例如在喜儿哭爹一场中,作曲家运用秦腔唱腔中的戏曲元素,增强了这一唱段的戏剧表现力,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痛心疾首的感觉。以人声为主,交响乐处于伴奏地位,合唱、重唱交替出现。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厚了解,以及对西洋歌剧作曲技法的熟悉掌握,是作曲家们能够恰如其分地将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成分与西洋歌剧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有机地融合的基础,从而使这部歌剧在音乐上与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相适应,是这部歌剧从音乐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白毛女》的音乐塑造克服了之前《秋子》、《兄妹开荒》等作品的偏向性,既不是倾向于纯粹的西方歌剧的模式,也不是仅限于秧歌剧的表现形式,而是将民间音乐的成分与西洋歌剧音乐形式共汇其中。这个突破或许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一切处于摸索阶段的时候,《白毛女》无疑是中国歌剧走出自我的关键性一步。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在于它的音乐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还在于它的题材内容。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它的灵魂,但尽管如此,作为“剧”的成分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在西方歌剧史上,人们习惯于仅仅了解作曲家,而不知道剧作家,在这里音乐是一切,甚至在西方歌剧最辉煌的年代,一切以歌唱家的炫技为首要任务,人们更加热衷于欣赏某一个华彩唱段,而忽视歌剧的整体,作曲家不得不因歌唱家的需要而将原本创作好的音乐涂改得面目全非,“剧”的成分在这里已经并不重要了。到瓦格纳时代,音乐在歌剧的地位更加彰显,原先用人声体现最起码的戏剧冲突,在这里也被器乐的表现统而代之。然而,不管西方歌剧多么辉煌,我们更应考虑到的是中国观众的感受。中国戏曲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其产生的年代的久远,还是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来看,中国的听众几千年来在这种戏曲土壤中培养了他们独有的审美喜好。每一部著名的戏曲唱段都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杨家将》、《白蛇传》,这些故事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研究产生的影响一样,在中国人心目埋下了深刻的种子。人们喜欢这些故事,因而喜欢听演绎了这些故事的戏曲。所以说《自毛女》的另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表现的内容恰恰是中国观众能为之产生共鸣的,它表现的主人公在每一个观众心中都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中国人民在备受苦难、翻身得解放后看到这样一部真实感人的歌剧,怎能不产生共鸣呢? 看到喜儿就像看到自己的姐妹或者恋人在受苦,怎能无动于衷呢?难怪当时发生了士兵在观看演出时向扮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事。

《自毛女》这部歌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有血有肉的形象,合理的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使其具有戏剧性,细节描写真实可信而且合乎逻辑,这一切都成为《 白毛女》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中国歌剧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的问世,为后来歌剧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以至于在后来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寻找到它的影子,例如,1946—1949年创作的《全家光荣》、《赤叶河》(梁寒光曲)、《刘胡兰》(罗宗贤曲)、《红霞》(张锐曲),尽管在题材上更注重表现英雄形象,但是在创作手法以及音乐构成上并没有太多的突破,仍以《白毛女》的模式为主。主要表现为“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贯穿其中,在音乐创作中加入民间歌曲或戏曲唱腔元素,以板腔体的音乐元素表现戏剧冲突的居多,这种创作局面直到《洪湖赤卫队》、《江姐》 的问世才有所突破。

二、《江娌》高潮再起

继《白毛女》之后的十余年创作实践中,中国歌剧进入了丰收期,这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剧目,如《洪湖赤卫队》、《春雷》、《 红珊瑚》、《刘三姐》、《柯山红日》、《江姐》,其中《洪湖赤卫队》、《江姐》两部作品产生的影响最大,一时出现“人人争唱‘洪湖水’,处处都闻‘红梅赞”’的盛况。创作于《洪湖赤卫队》之后的《江姐》 更加成熟,更具有代表性,它是继《白毛女》之后中国歌剧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江姐》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首次在北京上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剧本的主要素材来源于长篇小说《红岩》,这部小说曾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说的情节、人物深为广大人民所熟悉,所以在这部小说基础上改编过来的歌剧,从剧本内容上本身是颇受欢迎的。整个剧的编排,以江姐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对其他次要人物的刻画也恰到好处、入木三分。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们采用四川民歌音调素材为主要基调,由于剧情本身发生在渣滓洞,选用四川民歌基调,使这部歌剧更具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作曲家广泛采用川剧、粤剧、四川清音、京剧等戏曲,将这些戏曲音乐元素与歌剧形式如重唱、合唱有机地结合,如在第二场江姐唱段《革命到底志如钢》,将戏曲音乐板式结构运用其中,恰当推动了戏剧性发展。江姐成套的抒情性唱段,反面人物的音乐编配上也有所突破。旋律线条更加丰满,不再是一个音调一个人物,而是在整个基调上产生了变化,使整个音乐更加丰满,交响乐队的有效利用,增添了气势上的宏大,使整个音乐显得辉宏壮丽,更增添了戏剧矛盾冲突的力度,使音乐的戏剧性张力得以加强。旋律朗朗上口,为广大观众喜爱并传唱,这些无疑都是《江姐》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江姐》突破了《白毛女》“话剧加唱”的固有模式,在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作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并为以后民族歌剧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江姐》在创作中.作曲家从民族语言的发声及说话的特点出发,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宣叙调。例如《笑声中埋葬你蒋家王朝》对唱中的“(沈)这是中美合作所,歌乐山前黑铁牢,美式刑法四十八套,渣滓洞白骨高!(江)你何必虚作声势张牙舞爪,我坚如泰山不动摇。山高何惧风雪大,革命者哪怕你毒刑拷打烈火烧!”这段唱词采用了戏剧中的“韵白”(川剧中“飞梆子)来表现两人的不同思想和感情。再如,第六场中江姐唱的《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中,“谁不盼神州辉映新月,谁不爱中华锦绣好河山,正为了东风浩荡人欢笑,面对着千重艰险不辞难,正为了祖国解放红照大地”,这里采用“徒歌”作为大段咏叹调的“插叙”,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在《江姐》中有大量的这方面的探索,这在中国歌剧民族化的探索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原野》——当代歌剧创作的巅峰 从《江姐》到《原野》跨度二十多年问,中国歌剧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又在历史的阵痛中逐步恢复。“文革”十年,中国歌剧遭遇了灭顶之灾,十年中歌剧事业陷于瘫痪,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各地歌剧院才逐步恢复正常,不仅上演老剧目,而且创作了大量新作品,如《星光啊,星光》、《启明星》、《忆娘》、《壮丽的婚礼》、《曼苏尔》、《艾里甫与赛乃姆》、《伤逝》、《第一百个新娘》。

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些继续延承了《白毛女》、《江姐》的创作模式,有些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尤其到了八十年代,歌剧创作进入了全新的形式与探索时期,作品的种类多,但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并不多,这不仅因为“文革”中歌剧事业大伤元气,写什么样的歌剧,怎么写才能受欢迎,使剧作者陷入了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正如评论界所描述:“《原野》的成功是中国歌剧界经过十年探索和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歌剧经历了历史性阵痛,摆脱危机困扰的一个良好先兆。”《原野》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无数的实践而成就的。

《原野》由万方编剧,金湘作曲,根据我国剧作家曹禺名著改编创作而成。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较多地使用宣叙调的形式,较我国以往歌剧创作有所突破,作曲家采用多调性思维与旋律片段相结合的原则,使宣叙调在不同调性的游移中进行纵向的叠置和横向的延展,同时注意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借鉴了中国戏曲中韵白的神韵和古典诗词吟诵的方法以及说唱音乐中的形式,赋予宣叙调以中国特色和多样性,同时在《原野》中作者将多种技法糅合至音乐,例如,微分音的使用,偶然音乐的引用,点描技法的勾勒使音乐更加具有戏剧表现力。在合唱的处理上,作者大胆采用不同声部不同调性,如作者表现“初一十五庙门开”这一主题时让合唱队四个声部依次按先后在四个不同的调性上唱同一主题,然后发展成平行共处的双增四度音程叠置的和声进行。这种大胆的处理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戏曲元素也被运用其中,例如,第二幕结束前,金子的咏叹调使用了“紧拉慢唱”的形式。作品突破了就事论事对待情节和人物,而是在哲学的高度处理了这一严肃主题,突破了以往用对白交代剧情的戏剧冲突,而几乎全是用交响乐和人声共同完成的。全剧以仇虎、金子、大星、焦母之间的爱与恨为主线逐一展开,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冲突,痛苦的反省等思想斗争的音乐形象的塑造,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强大的震撼力。

《原野》的成功说明了这种大胆尝试突破的成功,作曲家采用的这种多种技法与多重主题思维共同推进音乐戏剧冲突的尝试,不但没有疏远观众,而是让观众产生了共鸣,民族与西方技术在这里结合得恰到好处,作曲家成功地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也为探索歌剧民族化道路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现代科技在不断发展,歌剧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原野》创作的成功为今后歌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品以它大胆的探索创新,精巧的整体构思,鲜明的音乐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而掀起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三次高潮。

《自毛女》、《江姐》、《原野》这三部作品堪称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代表其所在历史阶段歌剧创作者辛勤耕耘的创作成果,是每一个时期分流到整合的交汇点。故而,分析这三部作品的发展脉络对宏观把握我国歌剧的创作走向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看到,从《白毛女》到《江姐》再到《原野》,歌剧在音乐创作中有如下的发展趋势:)从表现单一的音乐主题向多元化音乐主题思维发展;)从“话剧加唱”的典型中国歌剧创作模式到大量运用宣叙调,全音乐贯穿始终的大歌剧模式的主要运用;)从单一的民族民间歌曲和某一种戏曲唱腔的采用到多种民间素材的融合; 4)从简单的合唱、重唱到采用多调性合唱的创作实践;)从以对白表现激烈的矛盾斗争到大量采用音乐的戏剧性张力表现矛盾冲突; 6)交响乐从原先的伴奏地位上升到与声乐并重的地位,并能参与表现其中 的主题。另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表现题材也大不一样。由于历史的缘故,《白毛女》时代,歌剧创作多以表现农民生活为主要素材; 到《江姐》又以表现革命英雄为主题,基本都是表现革命有关的主题;进入八十年代《原野》时代,以表现爱情、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中主人翁的事迹以及轻松喜剧类的题材又屡见不鲜。

《白毛女》、《江姐》、《原野》这三部作品都曾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艺术要反映时代精神,又不能简单充当时代精神的传话筒,这就要塑造鲜明的典型形象,通过独特的个性反映时代精神。歌剧亦是如此,在这三部歌剧中都分别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毛女》唱响了人们心底对黑暗旧社会的控诉,《江姐》唱响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原野》将艺术与哲学的高度相结合,震撼人们的内心深处,发人深省。)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以壮美自己,从而使各自的艺术既含有世界艺术的共性,又有着独特的民族个性。三部歌剧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民歌素材或戏曲音乐元素,并与西方歌剧表现手一段结合得恰到好处,使作品更具亲和力,更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力求真实。在艺术创作中,尤其是近些年,趋向于一种所谓的“纯艺术”。这一类作品大都趋向于创作者自身对艺术的理解、情感体验,冷淡或不关心作品能否为观众所接受。这样不但不利于创作者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本来发展就不太景气的歌剧事业无疑雪上加霜。其实《原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品大胆创新,运用多重技法的同时,始终力求真实性,其结果并没有与观众脱离,而是取得了巨大的反响。

综上所述,中国歌剧的创作道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简单到复杂,成就是明显的。三次高潮都说明了歌剧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关键在于要有好的作品,歌剧面临不景气的大环境,更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一批坚定不移地热爱着它的创作者愿意为它做出奉献。中国观众心里有歌剧,不仅是《白毛女》、《江姐》、《原野》,在他们的心里还保存了更多的记忆。他们期待好的歌剧,让我们共同迎接下一次高潮的到来吧!

《设计史》产教融合工作总结 篇5

艺术学院

设觉传达

设计史课程就其实质上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发掘其人文内涵,在不同民族的艺术审视、比较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确立学生对艺术中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艺术理念的形成。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注重理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对其专业学习有所启发,甚至从中找到艺术创新的依据。

由于设计史是理论类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思路方面有如下总结;

1、课堂教学中,围绕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对学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的部分展开讲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进行延伸,培养他们提高阅读量、撰写读书笔记和独立、理性思考的习惯。

2、教学研究中,适时调整学术研究向当代转移,重视对国内外新的设计现象的研究。当代国内外设计家和史论家究竟关心什么,设计的未来如何发展,设计的民族性是否能保持下去等。这样对艺术的研究就超出了自身的价值,以发掘设计史的内涵,形成对设计新的人文理解和观念。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史学习研究的魅力,明白课堂学习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3、重视具体教学过程。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把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论文及课外作业都体现到学生的成绩考核中,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为考试而学的行为,转变学习风气,更好地发挥史论课教学的实质作用。

4、设计史是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的子学科,让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解母学科——美术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既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艺术视野,也可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设计理念及表现语言的欠缺。

5、将最新的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的信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讲座等形式分析、解读相关艺术信息,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感受,使他们体验到设计史学习与专题研究的魅力和价值。

以上是对设计史的教学思路进行的总结,下面对设计史的教学创新进行一下总结:

1、授课内容与时俱进,重点突出纵观设计史,所包含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大,文化、地域差异比较大,在有限的课时里,授课教师需要精炼教学内容,删繁就简,重点突出,留下对未来设计实践有帮助的、应用价值高的设计理念与应用实例。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史课程重点在于从分析设计的发展过程,研究和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设计观念。设计史的授课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由于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创新,设计也在发展和进步。设计史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从设计的发展史上简单的将词汇进行解释、将理论进行阐述,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动态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合具有时代特色和借鉴意义的设计实例,通过分析和讲解,启发学生学习历史和设计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想法,使得设计史可以鲜活的得以传承。

2、发挥专业特色,构建实践教学设计史课程一般来说都是考查课,授课方式也就是纯理论教学为主,结课方式一般以论文为主,所以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授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发挥视觉传达专业专业特色,结合设计内容展开对具体设计风格和方式演变的历史的学习。其次,改变过去“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授课方式,建立老师跟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挥他们的潜能。最后,加强课堂的实践教学。

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史少丹 篇6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转眼2013过去了,但是2013年点点滴滴的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在走过2013年,迎来崭新的2014年之际,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

真诚的友谊来自不断的自我介绍,我叫史少丹、来自安徽宿州,很荣幸能够加入到美诚这个大家庭中,为建设美诚添砖加瓦。在这里,我们都一个共同的目标:做好美诚的建设,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善。

一、主要工作内容:

1、学习软件 :the-nvl-maker 美图秀秀 Photoshopo格式转换 等

2、收集有用的教材:选择合适的图片,音乐、视屏等素材

3、准备化学实验:对各个小实验的都有具体的了解、熟悉自己的课题

4、协助马老师及其他老师工作:了解STME馆几门课到底教的是什么,如何教、如何制作适合学生的课件

5、迎来了少年宫优秀学生的公开课,回访少年宫的家长

6、调研青少年科技获奖作品、全国美术艺考生在安徽的招生情况

7、制作小车,搭建桥、焊接太阳能板等动手工作

二、个人工作不足及改进建议

来到美诚已经有两个月了,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同时,随着工作

进程的发展,以往不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不好的习惯对开展工作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纠正不好的习惯及完善工作方法,在继续开展工作的同时,我将思考不足,寻求更合理、更方便、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的途径,坚决避免同样的错误犯第二次,同时,希望大家能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新一年度的工作目标 :

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与希望,2013年已经成为历史,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历和回忆,带着这些宝贵的东西,去迎接崭新的201

工作史思考题 篇7

一、“看图说史”的含意

看图说史是学生借助图片、图表和地图等图像史料, 在教师由浅入深地示范、启发和引导下, 轻松愉快地读出图像的表面信息, 并结合自己的原有认知进行整理, 然后在交流中展示自我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实施中, “图”是载体, 包括图片、图表、地图、漫画、视频等 (以下统称为图像史料) 。“史”是结果, 看与说是具体行为。看什么图、说什么史, 基于课标要求, 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和兴趣。怎样看图、怎样说史, 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通过看图说史, 学生了解与图像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拓宽知识面, 客观深入地阐释历史, 提高口头或书面陈述历史的胆识与水平。

二、“看图说史”的依据

1.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 难以直接观察。因此人们只能凭借前人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认识历史, 感悟历史。一般来说, 历史资料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 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图像史料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并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如《历史教学》中的“图像证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史里史外”、《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图说历史”等。左图右 史、图文并茂是中国史书的一大特点, 也突出了历史学科图像史料的重要地位。

图像史料来源于社会历史, 也可以反证社会历史。透过图像这种无声的史料, 现在的学生也可以见证历史的瞬间, 获得“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不仅可以了解设计者所处的时代和设计者本人的思想认识, 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过去, 初步掌握思考历史、陈述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2.学生的认知心理。

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是在主体“前认知”参与下, 经过感知接收历史信息刺激, 并将其转化为历史表象。历史表象存储在大脑中, 需要时能随时提取出来, 经过概括、判断、推理的理解过程, 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以及本质规律的认识, 运用这些认识解决新的课题或实际问题。学生的“前认知”基础较好, 则形成历史表象就较为顺利。但初中学生的经历毕竟有限, 很多时候头脑中由于没有相关感性认识而难以形成历史表象, 这时教师若展示历史照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历史图像, 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场景、历史人物, 可以帮助学生较快、较好地感知过去的历史, 形成历史表象, 进而产生想表达的愿望。

3.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 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 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图像史料是历史学的第二语言, 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表达交流、融入正确的价值判断, 提供了可能。

三、“看图说史”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习的重点应该在于了解历史, 而了解基于兴趣。为兴趣而学习, 学习才能成为主动行为。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图像史料丰富多样, 形象生动, 具有创设情境、增强历史真实感、浅化教材的作用, 能吸引学生看、听、动手、动脑和动口, 能激活学生的兴趣点。

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一课, 新课前展示两张图片, 一是林肯及其纪念堂;二是林肯和华盛顿, 同时附上恩格斯的一句话:“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请学生看图思考:从两个图片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还有什么信息?恩格斯为什么说“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学生从图片中有了对林肯和华盛顿的第一认识, 较之教师多次提到林肯和华盛顿的名字有更深的印象。同时, 还产生了再学习的兴趣, “他们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林肯与华盛顿齐名?”等问题会随之产生。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 那么林肯呢?这些想知道的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讲授中使用图像史料, 可以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诱发思维, 引导思维, 教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使用图像, 是引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方法的一种有效策略。

例如聂幼犁教授在《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课堂教学实验 (一) 中, 展示“后母戊大方鼎”图片, 然后与学生对话。

师:从后母戊大方鼎中你看到哪些历史信息?

生:青铜器。

生:很大。

师:是很大。这是直接看到的。我们能不能再做一些深层的推理呢?

生:……

师:这么大, 什么时候造出来的?

生:商代。

师:如果水平很低能造出来吗?

生:不能。

师:对。中国青铜器的制造水平很高, 不仅有大的, 而且还有很精巧的, 如四羊方尊、马踏飞燕。说青铜冶炼水平很高, 是我们的推理。思维上有一个大前提, 我们省掉了。完整的推理是:在那个时代, 如果发现非常大的或非常精巧的, 那一定是冶炼水平很高。现在发现商代的、又大又精巧, 你看, 这里面的花纹……所以, 我们说青铜冶炼技术已经非常高了。后面这个结论不是眼睛看到的, 拿什么看到的?

生:想象……推理……

师:对, 用心、用脑子看到的, 推理出来的, 还能看到什么?按刚才的思维方法, 或者推理, 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学生讨论) 注意观察它的花纹了吗?看过岩画吗?是一种简单的线条。现在呢, 呈现整的几何状, 最早的刻画是形象的、粗糙的, 后来随着人们思维的发展, 越来越抽象, 也更符合制造工艺的要求, 这说明造型艺术水平相当高了。

师:我们还可以看嘞, 怎么知道它是后母戊大方鼎啊?不就是里面有两个字嘛。

生:哦!

师:一开始, 考古家说是司母, 现在改过来了, 叫后母。今天我们不管它叫什么, 从中至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那时候的文字如何?我们刚才看到过原始的文字, 陶尊上的刻画符号, 比较一下, 说明此时的文字继甲骨文之后, 更加抽象和成熟, 后世把这些文字称为金文, 或者钟鼎文。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得出的历史信息:第一种是通过观察, 直接得出来的;第二种是将已有的知识与观察到的信息相结合, 通过判断和推理得出被掩盖的深层次的信息。

3.张扬学生情感。

“看图说史”是培植兴趣、训练思维的过程, 也是表达情感、生成积极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例如:《秦帝国的兴亡》一课, 读秦始皇的画像, 配合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霸气便浮现在眼前;《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课, 新闻照片《乔冠华的笑》, 学生受其笑容感染, 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喜悦;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戊戌政变甘洒热血的谭嗣同等图像史料, 学生感受其勇敢、壮烈……看图像产生的感受只是看图说史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 学生要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整理信息: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将感受和观点等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是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认识程度的一个反馈, 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受益程度的表现, 彰显了学生所获得的情感。

图像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并不是说图像越多越好。如果一节课有五、六个或者更多的图像可供使用, 那么怎样选择和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 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和总结。

工作史思考题 篇8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PCK 建构 数学史 高等数学教学 融合

教师的PCK 是1986年时任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Shulman)针对当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即学科教学知识。他认为这种知识是学科知识在教学应用中的转换形式, 是特定的内容与教学法的整合或转换, 是教师独特的知识领域,是他们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具体来说, 就是“对于一个人的学科领域中最一般地要教授的内容, 表达那些概念的最有用的形式, 最有效的比喻、说明、例子、解释以及演示, 一句话, 就是使人易于懂得该学科内容的表达和阐述方式”,它还包括“知道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学生在学习那些最经常教授的课题时己具有的一些日常概念和先入之见,这些日常概念和先入之见会使具体内容的学习变得容易或困难”[1]。

对PCK 这种 “能够帮助教师去建构课程内容,使教师知道怎样运用有效的类比(analogies) 、举例(illustrations) 、讲解(explanations) 和演示( demonstrations) 的方法来呈现学科内容,理解和预想学生进入学习过程时所拥有的概念和可能存在的困难等的知识”[2] ,自提出之后, 即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 舒尔曼后来又重新定义了PCK, 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课题时, 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 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 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这是一种使得教师与学科专家有所区别的专门知识。[3]

我国学者也从教学设计(包括目标、内容、对象、策略四要素) 和课堂教学(包括过程、方法、效果三要素) 等方面比较了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的PCK,并由此提出: PCK 的实质是一种“转化”的智能,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学科教学智能,即教师根据课程理念、目标,进行系统思考,把学科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获得……相比之下,专家教师能正确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成功地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所得[4] 。

不难发现,国内外对PCK研究的共同点是:它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学科知识的转化形式。转化的程度是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已成为社会公众的共识。对承担职前教师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来说,如何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使职前培养对职后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效用更大,成了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是从建构数学师范生PCK的视角,对数学师范生PCK建構与数学史、高等数学教学融合关系的思考,以期通过提高职前数学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为数学师范生奠定职后“转化”的基础。

教师PCK的主要成分(出自华东师大数学系鲍建生教授的讲课稿)

数学师范生PCK获得途径的分析

学科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知识;知识间的联系;这两部分知识主要通过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中学教材研究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何将特定的知识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这部分知识在校期间可以通过调动个人学习体验、反思学习经验和教学案例,有关教学、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教育见习等途径获得。至于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过程中容易误解和混淆的问题则在教育实习中,通过搜集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学习的错误及其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初步体验获得这一部分知识的方式和手段。

再分析学科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知识;知识间的联系这两部分知识的获得的方式——听课和自学。其中听课的质量是关乎这两方面知识获得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师范生在大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接收的都是经过加工的、完善的、最终的数学结果和形式,而欠缺对数学知识产生背景的了解、数学家进行数学创造过程的体悟,这种缺失对学生而言,很难对数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探究的意识和兴趣。这样的师范生,日后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可能帮助自己的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激发起继续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建立起较高的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养成自信、主动、质疑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未来幸福的生活奠定一生的基础。另外,学生学习的不成功,做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一个没有幸福感的人,其生活质量从何谈起?

再者,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学生解惑,解惑的前提是要知惑,虽然对学生某一知识过程中容易误解和混淆的问题这一部分知识,师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教育实习中的积累加以丰富。但是,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向师范生展示历史上数学家的一些错误认识,也可以帮助这些未来教师把握学生的疑惑之处。

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文化是一切非自然的、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众所周知,数学的对象并不是自然界的客观实在物,是数学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历史性,数学也不例外,任何时期的某一数学成果都不是某一时间的偶然产物,都伴随着历史的积淀。“数学的过去被永远地同化在它的现在和将来,这使得数学成为一个逐渐积累的科学。”[5]如何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历史性?

19 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E. Haeckel ,1843-1919) 提出一个生物发生学定律:“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德国著名数学家F. 克莱因(F. Klein , 1849-1925) 认为,数学教学至少在原则上要遵循这项定律,因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是诱导人去作科学的思考,而不是一开头就教人去碰冷漠的、经过科学洗练的系统。按照历史顺序教授数学,能使学生“看清一切数学观念的产生是如何迟缓;所有观念最初出现时,几乎常是草创的形式,只是经过长期改进,才结晶为确定方法,成为大家熟悉的有系统的形式”。

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H. Poincaré,1854-1912) 主张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完全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展现给读者,他说:“动物学家坚持认为,在一个短时期内,动物胚胎的发育重蹈所有地质年代其祖先们的发展历史。人的思维发展似乎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的思维经历其祖先之所经历,迅速通过某些阶段而不跳过任何阶段。鉴于此,科学史应该是我们的指南。”[6]

就像美国数学家和数学史家克莱因认为的:“每一位中学和大学数学教师都应当知道数学史,有许多理由,但最重要用的一条理由或许是:数学史是教学的指南。”[7]

另外,西方学者对数学史数学功能的观点,汪晓勤教授在《古为今用:美国学者眼中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一文中总结为:1.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数学观;2.数学原始文献的价值;3.数学史使数学人性化;4.数学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样也会为课堂上的学生所经历;5.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与数学史的发展过程相似;6.数学史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学;7.历史上的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8]等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启示我们,数学教学不能就数学讲数学,应该向学生展现历史上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产生过程中数学家的艰辛付出和火热的思考,告别只留下干巴巴框架的数学教学。通过对数学的演进与变革的了解,帮助未来的教师更好地理解数学,使他们这些未来教数学的人先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才可能谈及传播亲切的数学。

数学史与高等数学专业课教学融合

对数学师范生建构PCK的影响

爱好数学是教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前提。高等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困难的程度与基础教育学段的数学有很大不同。如何帮助师范生保持对数学的喜爱、对数学问题探究的热情?如何加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首先,要针对高等数学的抽象性,克服知识的“天外之物性”,在教学中要对知识产生的合理性进行设计。为此,在数学师范生基础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可恰当地借助一些数学史的知识,如微积分中导数概念的引入,介绍一下为什么人们当时要研究切线?让师范生认识到所引入的新主题乃是解决问题之需要,让他们产生足够的动机,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讲洛比达法则时,介绍一下当年发生在法则背后的故事,一来让师范生感受数学家也是凡人,二来加深了对定理的印象。学习泰勒展开式时讲点数学史上张冠李戴的故事,学习隐函数求导时讲点“业余数学家战胜了专业数学家”的引子等等,帮助师范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认识到“数学不过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人人可学,人人可做,尽管并非人人都有数学家的才能;而从事这种文化活动的数学家也是平凡的人,同样会遇到困难、挫折、失败。了解这一点,师范生就不会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困难、挫折和失败而灰心丧气,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头脑了”。[9]同时,经历了体现数学历史性的教学,师范生才能树立真正关注学生數学情感的意识,宽容、平静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并给学生予以修正错误的时间。与此同时,增强了自己有关对学生学习某一知识过程中容易误解和混淆的问题的把握能力,丰富了自己如何辨析与纠正学生存在问题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未来从教所需PCK的一种积累。

另外,有了数学史与高等数学的融合,数学师范生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同时,还会习得一种到数学史的宝藏中寻宝的习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也无形中获得了一种教学的策略,同时,从历史上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差,获得自己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认知难度的理解,会更多地思考学生可能的困难和疑惑,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数学史更多地融合于师范生基础专业课的学习,有利于形成师范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和动态可谬的数学观;形成追问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习惯;能从历史相似性和历史发生教学法的角度来设计高速重演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因为把握学生学习产生困难和犯错误的困惑,而给学生更多理解,为学生预留了更大的生成空间,同时,对学生更多的理解,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使这些未来教师可以尽早地获得教学的成功。然而,正确的数学观、对知识来龙去脉的追问习惯、对学生易出错和困惑的把握、主动思考学情去寻找学生最易接受的比喻、说明、例子、解释以及演示等素养,恰恰都是支撑师范生将来向成功教师迈进的PCK。所以,数学史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合是师范生建构PCK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Shulman.L.(1986).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in teaching .Education Reseacher.15(2).PP.9.

[2]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3:10-14.

[3]杨彩霞.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2(1):60-63.

[4]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 比较的个案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55-58.

[5]冯振举,戴丽丽.国际HPM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5):654-656.

[6]Kline M. Logic Versus Pedagogy[J].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70 ,77(3):264-282.

[7]克莱因M.古今数学思想(第1册)[M].张里京,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3.

[8][9]汪晓勤,林永伟.古为今用:美国学者眼中数学史的教育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73-76.

上一篇:反腐倡廉宣传标语下一篇: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