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教学法(精选9篇)
我有幸参与了济南市跟进式下乡教学活动,并与济南市教研员面对面交流教学,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活动,我担任的教学课题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选择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稍复杂的方程》。由于多年不教数学,听说让我上公开课,一下蒙在那儿,不知所云。幸好范校长和朱主任一再给我鼓励,才下定决心去试试。
由于这节课的例题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也是本单元学习难点。过去,解方程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时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现代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用一课时来完成。学生基础较差,再加上内容不好把握,我的心里没底。第一次试讲是按部就班的按老套路老教法讲的,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较差,我的信心也一落千丈。又是范校长和朱主任不厌其烦的给我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教学改革的动向,教学的新理念,使我的信心又鼓动起来。
1.探索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选用有效策略指导幼儿阅读。
2.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策略。
3.研究语言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策略。
参加人员:中班教研组9名教师
第一阶段:教材的选择与解读
我们首先针对绘本选材进行了讨论, 考虑到新中班孩子在碰到事情的时候, 不是很勇敢, 爱哭鼻子;个别孩子因为蛀牙, 有看牙医的经历和体验, 我们最终选择了经典绘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内容附后) , 并对绘本进行进一步的解读。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是一本帮助孩子链接生活经验的图书, 作者将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联系起来, 构思出一个无比奇妙、有趣的故事。我们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 力图在师幼共同的演绎中让孩子积极关注故事发展线索, 大胆想象, 体会鳄鱼、牙医从逃避、害怕, 到勇敢、坚持的心理变化过程, 并尝试用表情、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懂得要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的、困难的事情, 并最终能和鳄鱼一样坚持刷牙, 保护牙齿。
第二阶段:研讨的流程与走向
一研:执教者自行设计教案并执教, 其他教师听课并点评。
第一稿教案片断:
活动目标
1.理解图书的大概内容, 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学习用眼角、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 体会鳄鱼、牙医矛盾的心理变化过程。
3.懂得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凶恶鳄鱼的图片, 感受鳄鱼的可怕, 为故事作铺垫。
提问:这是谁?看到他, 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封面。
师:今天吴老师带了一本关于鳄鱼的书,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提问: (1) 封面上有谁? (2) 原来这本书讲的就是鳄鱼和牙医的故事。书的名字叫《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那鳄鱼怕什么, 牙医怕什么呢?是这样子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书吧!
二、观看画面, 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用相应的肢体语言来表现
(一) 观察画面, 分析鳄鱼和牙医性格特征, 理解他们的矛盾心理。
1. 教师根据画面讲述:
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又非看不可。 (1) 提问:为什么鳄鱼不想看到他, 但又非看不可呢? (原来只有牙医才能把鳄鱼的牙病看好, 所以他不得不去看牙医。) (2) 学学鳄鱼心里想的这句话。 (语气:害怕, 略显无奈)
2. 鳄鱼怕见牙医, 那牙医看见鳄鱼的影子时, 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教师根据画面讲述:“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是我非看不可。” (1) 提问: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 (给病人看牙齿, 是他的工作。) (2) 学学牙医心里想的这句话。 (语气:害怕, 坚定的责任心)
(二) 观察画面, 学习用相应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
执教者的困惑:当绘本在我面前时, 我如何向孩子来呈现精彩?是每一页都要讲, 还是只挑重点的讲?一个教学活动一本绘本全部讲完, 还是分几个课时完成?
自我反思: (1) 只有个别幼儿有相关经验, 其他幼儿对牙医的用具等较为陌生, 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事先应该做好相关的经验准备。 (2) 教师导得过多, 多为封闭式提问, 幼儿多在被动地模仿动作, 课堂沉闷, 整堂课没有高潮。 (3) 由于没有找寻到更好的方法给予幼儿对“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故事情节的想象空间, 整节课几乎都是自己在说, 孩子在学舌。
教师点评:
杨老师:对教材的分析不够深入, 执教者本身对教学流程也未烂熟于心。提问较为封闭, 完全依赖于教材, 未突破绘本本身。建议以绘本为主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让幼儿回忆自己的经历等, 幼儿更易产生共鸣。
王老师:目标定位还不准确, 故事发展的线索没有抓住。另外整个活动中问题细碎, 可去掉不必要的问题, 导入开门见山, 让幼儿直接进入主题。
张老师:应抓住绘本中的重点画面进行深入挖掘, 突出主题。
蔡老师:整节课沉闷, 孩子说的机会少, 建议采取互相交流等多种形式。
曹老师:教师表情的丰富更易调动幼儿的情绪, 促进师幼的互动。
冯老师:可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 幼儿会有话可说。
活动分析:通过此次研讨, 教研组对教案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重视课前经验准备, 如做好在牙医用具及鳄鱼生活习性上的经验准备。
2.目标定位更趋于可操作性, 结合实际。目标修改为: (1) 积极关注故事发展线索, 大胆想象, 并能用语言较完整表达出来, 明白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2) 体会鳄鱼、牙医矛盾的心理变化过程, 尝试用表情、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 (3) 懂得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
3.导入环节开门见山, 直接进入主题。
4.师幼互动环节可结合生活经验, 让幼儿产生共鸣, 如询问幼儿的补牙经验;给予幼儿多说的机会, 让幼儿与绘本中的角色对话。
5.绘本教学中不需要研讨每一幅画面, 而是抓住关键的画面进行重点的讨论与理解。
二研:执教者上课, 组内教师听课点评, 提升提问策略。
第二稿教案片断:
一、导入部分
1.出示凶恶鳄鱼的图片, 感受鳄鱼的可怕, 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1) 提问:看到他, 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鳄鱼的可怕。 (2) 小结:鳄鱼真的让我们很害怕。
2.出示书: (1) 可是, 有一天鳄鱼也碰到了一件他害怕的事情, 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 (2) 鳄鱼怕什么? (打针) 这是牙医, 点读书名《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3) 鳄鱼怕什么, 牙医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观看画面的情节并进行猜测, 理解故事内容
(一) 观察画面, 分析鳄鱼和牙医性格特征, 理解他们的矛盾心理。
第1页:鳄鱼牙齿疼了 (师扮演牙齿疼的鳄鱼:哎呦, 哎呦, 好疼啊!)
1.提问:鳄鱼怎么了?他痛得怎么样啦? (让幼儿融入鳄鱼角色) 小朋友我该怎么办?谁补过牙?痛不痛?
2.鳄鱼牙痛了, 帮鳄鱼想想办法吧!
3.鳄鱼要不要去看医生? (要!) 那你跟鳄鱼来说.
第3页:
1.师扮牙医, 鳄鱼来找牙医补牙了, 要不要开门呢?小朋友们来说说看,
2.师扮牙医:“我害怕, 我不敢开门, 但我是医生。”
3.这个牙医很害怕, 谁再来鼓励一下他。 (牙医, 不要害怕, 要勇敢!)
……
自我反思:我直观感受了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问法对孩子所造成的反应, 如同样是想引导孩子说出“让鳄鱼看医生”, 先前的设计是:鳄鱼牙痛了怎么办?孩子的回答是单一的。这次换一个角度:“鳄鱼牙痛了, 帮鳄鱼想想办法吧!”孩子们热情地替鳄鱼想办法,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教师点评:
杨老师:活动前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幼儿投入, 进而与老师积极互动。
王老师:教师要注重追问, 如“为什么要看医生?为什么不要看医生”, 活跃幼儿的思维。
顾老师、钱老师:整个氛围的营造让幼儿更易投入。
活动分析:
第二次研讨解决的问题:
1.课前氛围的营造, 通过“孩子们——”“哎——”的呼唤方式与孩子拉近距离, 促进师幼互动。
2.可适当追问幼儿, 如鳄鱼要不要去看医生?追问: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要?
3.问题设计的层层递进:帮助想逃避的鳄鱼和牙医想办法 (第一层) , 鼓励鳄鱼、牙医要勇敢 (第二层) , 鼓励鳄鱼、牙医要坚持 (第三层) , 突出了主线心理变化及幼儿的鼓励, 鼓励坚持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
第二次研讨后确定的教案:
一、引入部分
1.通过出示鳄鱼图片, 感受鳄鱼的可怕, 为下一环节作铺垫。提问:你怕不怕鳄鱼?怕他什么?
2.引出书名, 吸引幼儿的注意, 引发幼儿进行猜测。师:鳄鱼也碰到了一件他害怕的事情, 是什么呢? (点读书名) 鳄鱼怕什么, 牙医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
通过观看画面的情节并进行猜测, 理解故事内容。分两步走。
(一) 观看1~3页, 理解鳄鱼、牙医不想看但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理。 (1) 鳄鱼怎么啦?你的牙齿痛过吗?痛得怎么样?请帮鳄鱼想办法。鳄鱼要去看医生吗?为什么? (2) 牙医要不要开门?为什么?请你们想办法来鼓励牙医。
(二) 观察画面, 用语言动作来表现, 理解鳄鱼、牙医的心理变化过程。 (1) 鳄鱼、牙医的害怕——幼儿的鼓励:要勇敢! (2) 鳄鱼、牙医的忍耐、克服困难——幼儿的鼓励:要坚持! (3) 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 会对牙医怎么说呢?牙医又会怎么说呢?渗透礼貌教育。
三、结束:保护牙齿, 天天刷牙
1.为了让鳄鱼保护好牙齿, 牙医对鳄鱼说了什么?渗透保护牙齿的常识 (不多吃甜的东西, 坚持刷牙。)
2.跟着鳄鱼一起来刷刷牙! (跟着音乐动起来) 尾声套用高露洁的广告词: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三研:教学展示, 专家点评。
执教者感想:
提问的层层递进、追问等策略的运用, 让孩子更好地融入角色, 与故事中的鳄鱼、牙医进行对话。从帮助鳄鱼想办法 (牙痛要去看牙医) , 到鼓励鳄鱼、牙医不要害怕, 要勇敢, 再到鼓励鳄鱼、牙医坚持, 幼儿充分投入到角色中, 与鳄鱼和牙医一起勇敢着, 坚持着……
不足之处在于:引出的过程应该再自然一些;对回答问题出彩的幼儿要鼓励, 调动课堂氛围, 让师幼互动更有效。
专家的指导:
早期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对绘本进行深入分析, 充分挖掘其教育元素, 对幼儿展开多方面的教育。教师也应对绘本中的经典画面进行提炼, 通过设置疑问, 让幼儿进行猜测。阅读活动的方式应该多样, 看述法、猜测法、谈话法、观察法都应该灵活运用。此外绘本教学和语言教学是有差异的, 绘本教学更应该关注幼儿对图书画面的细致观察和理解, 它是完全的早期阅读。
附: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鳄鱼的牙齿疼了好多天, 他决定去看牙医, 可是他心里却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是我非看不可。”
咚咚,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牙医看到是鳄鱼来了, 他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是我非看不可。”
牙医打开门一看, 说:“啊, 我一定得去吗?”鳄鱼看到牙医, 也说:“啊!我一定得去吗?”
鳄鱼坐到椅子上, 可心里却想:“我好害怕……”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 心想:“我好害怕……”
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这时, 牙医的手被鳄鱼咬到了, 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鳄鱼也被牙医的牙钻弄痛, 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鳄鱼被弄痛后, 想:“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不用太久!”牙医也想:“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不用太久!”
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他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其实他心里却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牙医也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其实他也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
关键词:数学课堂;行为跟进策略;教学效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力求得到新的发展。课堂教学虽然教前进行预设,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可预设性。下面我们将从五个方面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行为跟进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在“意外”处“跟进”
许多教师认为,课堂出现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良,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千方百计地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提出始料不及的“亮点”问题或想法,像“我反对”“我喜欢自己的算法”“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之类的话,教师应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把握适当的角度予以跟进。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老师本来设计第一部分:设疑引新,由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土地面积的大小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感觉设计很不错。没想到刚上课不久,学生说:“老师,我知道长方形土地和平行四边形土地面积一样大,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我们一听:完了,这节课主要任务就是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学生都知道了,那还教什么。这可是一节镇公开课,听课的老师来自各个学校,这个学生也太不给老师面子了。这时老师就问:有多少同学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有一大部分学生举手,原来同学们知道有其他老师来听课,为了表现好一点,都偷偷预习过了。老师接着问:有多少同学知道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而不是两边相乘呢?话音刚落,只见刚才举得很高的手都放下了。这时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就要来研究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请同学们利用我们手中的工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怎样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呢?这时全班同学都开始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最后得出好多种方法。课堂是学生探究、交流并构建数学的场所,我们教学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提供亲身经历、理解感悟的学习平台,给他们思维的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从而快乐地学习。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对这意外及时跟进、调整,重构共建。
二、在“分歧”处“跟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维的权力还给学生。给全体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思考、交流及展示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把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理不辩不明”,争论与辩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好似向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善于抓住引发争辩的时机,如学生理解错误时,表达不完整时;或人为制造机会,如教师故意露“拙”出“错”,有意推迟给出正确答案的时间,让学生大摆擂台,充分阐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应随机应变,择机“跟进”,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情绪更高昂,在气氛热烈的课堂中继续探索,继续创造,继续发展,使预设和课堂的生成达到了最佳点。
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先出示情境中的问题:小红去商店买一支圆珠笔和一本笔记簿。一支圆珠笔2.58元,一本笔记簿3.15元。小红一共用去多少元?原先预设学生可能把“元”作单位的价钱改写成以“分”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也可能直接进行竖式计算。在实际教学时,学生首先提出把小数改写成整数计算的方法,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同意。但这时,一个学生说,这样算的结果是573,还要转化成5.73元呢。此时,教师抓住机会,及时引导:“是啊,差点忘了。看来这样算是可以的,就是有点麻烦。有更好的方法吗?”经过教师的鼓励,原来尝试用小数计算的学生踊跃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顺利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从个体内在的变化分析,交流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将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当观点被肯定时,会带着已有的成功体验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当观点被否定时,会想办法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新的理由辩解,或变换角度重新思考,从“不平衡”走向“平衡”。
三、在“懵懂”处“跟进”
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基本吻合时,教师可按照教学预设在“懵懂”处“跟进”。教师的教学主要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尝试冲动和创造精神,教师应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如“这道题老师还没有教,谁会算?”“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看谁想出的解法最多。”数学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处于“愤徘”之时,用启发性的语言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疑难的途径。
第一步:女装分类(根据导购经验不同,为期3—7天不等)
1、女装分类:少女装、少淑装、贵妇装
2、女装派系:
杭派:上海、杭州为主体,较小、时尚、婉约
汉派:简单、大方、合体、典雅
广派:时尚、流行
3、熟悉时尚(包、鞋、香水、化妆品、饰品)
4、整件装:套装、外套、背心、裙、褥、内搭
第二步:熟悉货品(7天)
1、熟记货品、款号、价位、库存(货品在哪,还有多少)
2、熟记货品面料知识
3、熟记货品尺码特性(了解体型)
4、了解其它地方库存(其它经销商、厂家)
第三步:卖点(7天,陈列跟进同时开始进行)
1、面料知识特性
2、产品本身卖点(加工工艺)
3、颜色的寓意、适合的肤色
4、品牌自身风格
5、肤色的季节变化。
第四步:搭配(7天)
1、色彩协调性搭配
2、风格搭配(休闲、时尚、职业、个性、户外、知性)
3、修饰搭配(根据顾客体型、肤色、年龄、职业定向搭配)
4、饰品搭配(褥项链、围巾、帽子、手链、腰带、鞋、眼睛、裤袜、耳饰、手表)
5、形象搭配(如发型、眼影颜色、唇彩颜色等)
第五步:销售技巧(7天)
1、切入点技巧
2、服务细节(例如:勉强顾客试穿、试衣中的细节如倒水等)
3、分清顾客角色(决策者、使用者、影响者)
4、察言观色
5、专业服务(称谓面料时一律用英文)
第六步:顾客档案(7天)
1、温馨短信
2、回访
3、预约
4、格式内容(按A、B、C分类)
第七步:销售心态(7天)
1、狼的精神
2、平和的心态
3、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第八步:合作精神(7天)
1、当好别人的助手;
2、配合(配合主攻手,察言观色,夸奖赞美、增加主攻手的信心,给顾客加以肯定和信任);
跟进,是指在成交阶段后(无论成交与否),推销员对顾客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进一步提供的服务。跟进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希望顾客因成交而使需要(或问题)获得真正的满足(或解决),为日后重复购买奠定基础。
2. 希望顾客在成交失败后能对推销员及企业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为今后推销成功创造机会。
3.希望推销员在成交失败之后,能病定思痛,检讨错误,为今后改进推销、提高成功机会作参考。
一、成交时的跟进策略
“跟进”是“成交”不可或缺的连续行为,两者必须配合适当才能使推销达到满足顾客的目标。成交只是顾客和推销员对推销建议所达成的一时合意,真正要使顾客在成交后获得满足,推销员要做多方面的跟进服务。
1.表示感谢。在成交后,推销员要利用适当的时机和方法,向顾客表示感谢。致谢的时间最好在交货后两至三天内;致谢的方法可用书信、电话或亲自登门向顾客表示谢意。
2.检验交货。如果推销员亲自去交货,在交货之前应先自行查验,如有瑕疵,立即更换,如有缺少,理应补足,以免送至顾客处,造成不良印象。由其他人送货时,推销员应与负责交货人员密切联系,在货未出门之前先做好检查和核对(订单),避免发生问题。
交货完毕后,另用电话或书信向顾客询问是否满意,若有问题发生,应及早解决。这种检验交货的跟进行动有三个好处:一是保证满意交货,二是维持企业信誉,三是避免因交货失误而引发顾客不满。
3.测试安装。对于需要技术性专人负责安装的机械或工程等,推销员在安装过程中除应注意其安装进度和工程情况外,还应在安装完毕后,亲自或另请专人复验,若有疑难问题被顾客发现和提出,推销员应代为设法解决,务必使其运转正常。
4.训练养护。顾客对于新上市或结构复杂的商品,多半所知有限,在成交后,需要推销员给予使用操作指导和说明,否则小则导致故障,使商品应有的功能无法全面发挥,大则造成伤害或危害生命等不幸事件。另外,商品日常的维护、保养和修理的简单知识,亦需推销员传授。
这种售后教育顾客的服务,是推销员应负的责任,在某些特殊商品推销方面,常被视为商品实体的延伸部分,不能有丝毫马虎和忽视。
5.请证信函。当顾客对一切跟进表示满意之后,推销员不妨趁机请求顾客对其所购买的商品及服务,进行评价,并出具书面证明。顾客满意的证明,对今后说服其他顾客具有极大的作用。
6.建立联系。推销员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需要通过售后跟进来建立。跟进不但是既有推销业绩的保证,而且为日后扩大销售奠定了基础。
7.诱导顾客重复购买。顾客重复购买,是上次跟进策略成功使顾客对商品和服务满意所引发的连续购买决策,也是上次顺利成交后,由于推销员采取跟进策略成功,使顾客满意,所给予再一次购买的保证。所以,重复购买,既是顾客前次购买满意的结果,也是下次再买的先决条件。
二、成交失败时的跟进策略
成交失败对于许多推销员而言,似已成为不可挽回的死局,但优秀推销员往往能死中求生、败中求胜,化不利为有利。转化之道,关键在“外究内省”。
所谓“外究”,就是探讨成交失败的外部原因,
推销员可直接向顾客询问其不购买的原因。这些原因,有的属于推销员个人可以改变调整的,有些则是推销员个人无法解决的。如产品价格、交易条件等,在某些限度内,推销员可以依顾客需求,做适当的调整;但若成交失败是因商品本身引起的,如商品品种、质量、式样、包装等不符合顾客的需求,则推销员就无能为力了。不过,推销员是企业的信息员,他的职责之一就是及时搜集了解顾客的需求情况,并及时地反馈给企业。
其次,所谓“内省”,是指推销员自我检讨面谈中可能犯了哪些过失,以至成交失败。成交失败必有原因,检讨失败原因,汲取教训,有益于今后的成功。
推销员可以就整个推销进程做一个全面彻底的检讨:
①是否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了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动机,在推销过程中运用的诉求与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动机是否相一致?
②接近时是否能引起顾客“注意”反应和“眼看”、“耳闻”的决策行为?
③面谈时能否激发顾客购买欲望?
④当顾客提出异议时,推销员自己是否能应用转化技巧予以妥当化解,并加深对推销员自身、企业及推销建议的信心?
⑤在成交阶段,推销员是否能熟练运用各种成交策略和技巧,诱导顾客立即采取购买行动?
⑥推销员个人的“态度、仪表、风范”,表现得是否恰如其分?
诸如此类问题,推销员皆须一一加以深刻反省,如有不当,就要尽快设法改正或补救,以利成交。
推销原本是一项兼具科学和艺术双重性质的工作和任务,需要推销员不断地观察、评估、研究、实践和检讨,这样方能提高业绩。
在成交失败之后,推销员还要善于采用跟进策略,努力转败为胜。
在成交失败后,推销员常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是就此放弃,或是继续跟进。前者不足取,因为在失败之后就放弃,和推销应是“积极、主动、进攻”的性质不相符。在失败后,推销员采取跟进策略,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成交机会。推销员在成交失败之后的跟进策略,可分:
1.重新检讨顾客。包括重估顾客的购买需要和动机、顾客购买行为的再探讨、准顾客条件的再审查、顾客拒买理由的再分析等。尤其最后一项,更需彻底明断。
例如,顾客若因一时手头桔据而无其他严重拒买理由时,推销员就值得再跟进回访,继续保持联系,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收起死回生之功,转成交失利为成功。
再如推销员若发现顾客对推销建议的兴趣,并不因成交失败而稍减,而是希望在某些障碍(如交货期、包装、付款条件等)消除后再做商谈。那么,推销员亦可考虑继续进行回访,设法突破障碍,实现成交。
跟进回访前的再检讨顾客,推销员不能过于主观,更不宜太过于情绪化,而是一种需要客观分析、理智判断的过程,推销员的个人修养和经验,不足以应付时,不妨请求他人,必要时可直接向顾客求教,亦能产生有利的结果。
2.合理计时。这是指推销员在跟进回访时,回访次数的多少和每次回访时间的长短分配而言。
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检讨,一是所推销的商品的性质,二是以特定产业常被接受的访问比率而定。
某些产品结构简单、价值低,经过一两次面谈就能成交,而且每次所谈时间并不长。但有些产品结构复杂,价格也高,必须经过多次长时间地洽谈、报价、建议、修正等,才能完成交易。前者,跟进回访的次数少,时间亦短,而后者则非经过长期多次跟进回访,恐难见成效。
何谓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这是一个令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十分头疼的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问题学生在学校或班级里,虽说数量不多,但其对班级、对学校乃至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却不小,如不能正确的教育、管理,很容易造成这部分人的教育脱轨,同时,他们也会影响别的学生,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学校乃至于周边环境的文明。但是由于问题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影响行为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个案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化名):张扬 性别:男 年龄:11岁 性格: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
1.家庭背景:父母在外务工对张扬的家庭教育很少而且方式简单粗暴,爷爷奶奶对唯一的小孙子很是溺爱,尽可能满足张扬的要求。对张扬的学习放纵极少要求他。
2.学业表现:张扬是住校生,有时候不遵守住宿制度,晚上不按时就寝,大声在宿舍讲话。在课间经常和学生打闹,和同学打架差点被开除。本来是留校查看,认错态度好,学校给通报警告处分。学习兴趣不大,上课爱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候不交作业。各科成绩经常亮红灯,每次月考总分在班级后几名。上课睡觉是经常的事情。
3.朋辈关系:张扬在学校的前两年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在同学和老师的的印象张扬在学校的前两年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在同学和老师的的印象里不好。思考问题往往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对他人是绝对化的要求。执拗、偏激,对矛盾归因时只看对方的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和班级的同学相处的并不融洽。
二、问题分析
(一)案主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1.张扬的父母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了张扬跟老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的关爱,对孩子的教育很少。这很容易造成孩子爱的缺失与家庭教育的断接,从而给孩子的教育造成问题,进而形成问题学生。2.爷爷奶奶对孩子特别疼爱造成孩子的性格特别任性,行为以自我中心不懂考虑别人的感受。
3.张扬自小性格放任,上初中后与社会青年厮混子一起,染上了抽烟喝酒不良的习气。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并且渐渐有了欺凌弱小的习惯。
4、自我形象较低。由于班级上属于后进生,案主惰性比较大,不求改变。被老师和同学定位为“坏学生”,案主习惯这样的形象。所以案主对于自我形象的定义较低。
(二)对于这两个主要问题的分析可应用社会工作中几个理论来加以分析:
1、从社会化理论上来说
社会化理论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父母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张扬的母亲由于长期在外地,对于孩子的管教鞭长莫及,父亲没有工作,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在教育孩子方面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张扬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对孙子的教育比较忽视,造成了张扬平时在校呼朋唤友,与社会青年往来密切,对自己的学习也不过多要求,使之认为学习无用的错误想法,才导致作业的上交和学习上的不积极的现象。学校环境中,本身属于班级后进生的张雄,很难引起老师和学校的重视,这也是造成张扬自暴自弃的原因之一。
2、从越轨行为理论上来说
越轨行为包括三种,张扬的现象在我看来更属于社会失范论,简单来说就是社会文化产生目标,社会结构决定达到这种目标的手段,而取得成就目标的合法机会并不能同等的分配给每一个人。如果某人接受这种社会目标又没有合法手段,必然会出现越轨行为。这样也就容易造成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出现越轨行为,张扬正是这种现象的表现。
张扬在生活中与社会青年接触密切遇事习惯以武力方式解决,习惯用武力简单粗暴的解决生活中的矛盾。符合青少年追求刺激,英雄主义的情节。在学习上,张扬无法用正当的手段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而在其心中还是期待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必然导致只能采用作弊的越轨行为。
3、从标签理论上来说
标签理论主要认为偏差行为不完全是个人品质所决定的,而是他人应用规范制裁于违反者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孩子一旦被打上“坏孩子”“问题学生”的标签,其行为就会不自觉或自觉地主动修正向“问题学生”靠拢。张扬被同学、老师标签为“坏学生”“后进生”,一定程度上会让张雄潜意识中修正自我形象,不断地靠近标签上的角色,上课不积极、不主动,态度懒散、与社会青年交往和不想与老师沟通都是其具体的表现。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一)个案目标
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定期与案主家人联系,告知案主的近况和进步;督促案主家人与案主进行定期沟通和了解,了解案主的想法和需求,加强案主父母对其的监管教育;
2、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定期与张扬沟通了解其心理发展的情况,拉进案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3.提升自我形象:督促案主注重自我形象,改变同学和老师对他的看法;在与案主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分析本身的优劣情况;鼓励参与班级事务,提升自我形象以及巩固案主的自我认同感。
(二)服务计划
1、与案主建立朋友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
3、沟通交流,展开对话;
4、引导案主朝正确方向前进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一)过程:
1、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矫正奶奶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张扬的奶奶很溺爱张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护张扬,呵护过度,孩子有时候违反了校规,她就到老师那里讲个不停,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如何如何的乖,或者为孩子开脱责任。我多次跟张扬母亲交流,反复强调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是不利于正常教育的。矫正张扬的错误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家长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孩子有问题后,推卸责任、埋怨、责备都只能事与愿违。
其次,是合理运用奖励技术。及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其好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奖惩结合,奖为主,但奖励要有原则,不能超越许可的范围。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关系。父亲应放下尊严,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知道孩子心中想什么、希望什么、喜欢什么,多鼓励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忙就不过问。
2、认知治疗。
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张扬对当时情境的评价、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陈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
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转变张扬的道德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我选择了张扬喜欢的方式。尽量不选择在办公室,这样张扬可以放松与我交流。每次谈心之前,我先确定谈话主题,设计一些问题,逐渐了解张扬的道德水平。如“为了帮助同学出校,自己装病”这件事情,让张扬认识到,不管自己主观想法多么的好,自己多义气,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说理教育虽然力度不大,见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标治本的,相反,急于求成,用教师的权威说服学生,会适得其反。
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考虑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训练张扬应用这些步骤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训练题目来自于张扬的生活实际。如你上课睡觉、大声说话,老师提醒你或者同学提醒你,你怎么办?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同学或者老师批评你,你该怎么办?在训练中使张扬熟练运用这些步骤,能够做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三,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最佳方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追求的影响。情绪是学习动机主观因素中极为活跃的重要变量。张扬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经常受到批评,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内容厌倦,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态度。张扬是班主任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会经常看见张扬立在办公室里。于是我考虑对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么,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及亲切和蔼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是对他。对张扬来说,缺少的正是以上这些。
(二)实施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通过治疗与教育,张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张扬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张扬的教育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张扬的各科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英语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个案小结
1、辅导方法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张扬,理解张扬的行为,信任张扬的行为,和张扬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张扬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张扬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帮助张扬解开了一些心底的“结”;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张扬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2、经验与教训
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这是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
3、反思
一、习作面批的效果预期
我们知道, 每次面批, 事先都应该对面批的价值作出推断和预测, 这种推测就叫做效果预期。
一是显性效果预期。即通过面批能看到的显性效果。比如, 字、词、句、标点等方面的缺点, 通过面批当即得到改正。又如, 与本次习作训练要求不符的毛病, 如没有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写、内容比较空洞、缺乏细节描写、没有写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等, 通过面批当即得以纠正。
二是隐性效果预期。即面批产生的隐性效果。如, 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习作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修改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等等。
每次面批, 应该有显性效果的预期, 也应该有隐性效果的预期。
二、与面批预期相适应的教学行为
要实现显性效果的预期, 必须基于课标的习作基本要求, 以分类面批为主;要实现隐性效果的预期, 必须采取多元评价策略, 以个别面批为主。
(一) 习作面批的规定动作———基于课标要求的面批
1.引导学生写平平常常的好文章
习作面批, 首先要立足于实现课标有关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 立足引导学生写平平常常的好文章, 即“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明确”, 就是要能围绕一个主要内容来写。“具体”, 以叙事性习作来说, 写事, 能把事情的过程叙述清楚;写人, 能用事例表达人物的特点;写景状物, 能写出景物的特点。以想象性习作来说, 能把想象的内容叙述清楚。“文从字顺”, 就是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不写错别字 (即使有个别错别字也不会影响表达) , 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体现学段要求和突出本次习作重点要求
基于课标习作要求的面批要体现学段要求, 并突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每次习作训练总要体现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级、不同阶段, 即使针对同一个具体的写作内容的训练, 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 有多次的写事的训练, 每次训练, 在写作题材、写作要求上都有不同要求, 坚持每次习作训练的学段性和区别于他次习作训练的特殊性, 才能避免习作训练的简单性重复。
基于课标习作要求的面批, 可以分类面批为主。每次习作, 教师要通览本次所有学生的习作, 把相同毛病的习作归为一类, 然后分类面批。比如, “我爱读书”习作, 可以把未能体现本次习作重点的习作分为一类, 把这几个同学集中起来作同一批次的面批。面批前, 先把习作发给他们, 并要求按下面的提纲, 思考如何认识自己的习作和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
思考提纲: (1) 习作是否突出了“我爱读书”的主要内容; (2) 习作是否有“我爱读书”的具体事例; (3) 我对自己爱读书的事例描述是否细致具体。
在面批的过程中, 要求他们根据思考提纲与教师对话, 自己提出修改意见, 其他同学可以静听也可以发表意见。这样的面批, 实现了学生个体自悟的过程,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 习作面批的自选动作——基于多元评价理念的面批
多元评价, 是一个新的作文评价理念。这个“多元”有三层意思:一是不拘泥于一个僵化的标准, 不拘一格, 包容个性;二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习作评价;三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
1.包容个性
学生的智慧潜力和创造意识, 经常蕴藏在好像不符合常理的表达中。习作面批中的“包容个性”, 就是要包容学生哪怕是与主流文化不相符合的真实感情的流露, 然后加以引导。比如, 有次写“我爱家乡”的习作, 一个学生交上来的习作只有几十个字:“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那里只有贫穷和落后, 我的父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远离家乡的。我们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去了, 也不会去想它的。”这个同学怎么不热爱家乡呢?也许家乡带给他更多的是不愉快的回忆。我不想去触碰他的伤疤, 但是, 在家乡那么多年, 他应该也有过愉快的回忆吧。我应该在面批时唤醒沉睡在他记忆深处对家乡的积极情感。面批时, 我对他说:“家乡的偏僻、贫穷伤透了你的心, 你甚至都不想回去, 老师理解你。”然后我不经意地问道:“在你的记忆中, 家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他说:“家乡的‘灯龙’ (也叫“游灯龙”, 闽南安溪后清村元宵节的一种民俗) 最有趣。”我说:“老师知道元宵节闹花灯, 还不知道什么是灯龙呢?你能讲给老师听吗?”他有声有色地讲起了家乡的灯龙,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听完他的故事, 对他说:“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么有趣的传统文化, 你愿意把它写出来跟同学分享吗?”第二天, 他交来了一篇题为“家乡的灯龙”的情真意切的习作, 热爱家乡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2.多角度进行习作评价
“多一个评价作文的角度, 就能多一批好作文。”此话说得实在有道理。评价学生的习作时, 对好的习作可以直接作出评价;对付出辛苦却仍然没有写好的学生, 要兼顾对其写作态度与写作过程的评价, 并在学生对写作过程的回忆中帮其找到写作思路。评价学生的习作, 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 对多数学生可以是激励性评价;对作文基础好且争强好胜的学生, 可以是挑剔性评价。通过挑剔性评价, 帮助其发现习作中的创新点, 并把创新点表达得更充分。评价学生的习作, 可以是教师的评价, 也可以有同伴、家长对评价的参与。在面批时, 让学生带来家长或同伴对自己习作的评价, 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的评价引起了自己怎样的思考, 如何根据他们的意见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3.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
针对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 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目的是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功的激励, 让他们在成功的快乐中形成写作的内在动力。
例如, 对于作文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 评价时尺度可以略宽一些, 主要侧重于对其审题的能力、自主立意的能力、结构文章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评价发现不足, 给予鼓励, 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而对于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 评价时就应该侧重于对其立意的创新与深刻, 意境的营造, 想象力的发挥, 语言的准确、流畅、优美等方面进行评价, 并能通过积极的评价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基于多元评价理念的面批应该是以个别面批为主, 对与本次习作训练严重不符的如价值观的冲突等方面的毛病, 对习作中有创新点的、需要重点帮助提升的都以个别面批为主。如, 我们这里冬天下雪难得一见, 有一年下了一场雪, 教师以“家乡的雪”为题要求习作。大部分同学都是赞美雪, 有个同学的作文却是诅咒雪, 认为雪以它的洁白掩盖了肮脏。面批时, 教师充分肯定了他的创新思维, 并帮助他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有没有一种钥匙包,既可爱,制作又方便,还可以节约荷包里的银子?有啊,当然有,我今天介绍给你的就符合上述标准。款式新奇,绝对彰显出你巧手女生的聪明和优雅哦,看下去吧——
材料:PU布(如果你没有PU皮材料,就用百洁布代替吧)、彩色百洁布、针、线、剪刀、白胶、装饰物、带子一根(长度16cm)。
步骤:
1、按你喜欢的样子,用PU材料剪出两片一模一样的章鱼脸。然后剪出嘴巴、眼睛、腮红,用白胶把它们暂时固定在其中的一片上。2、再把嘴巴、腮红等用明线缝合在章鱼脸上。3、把装饰用的蝴蝶结缝在合适的位置。反面的线脚看起来是不是有点丑啊,不过不要紧,等做好就看不见啦。4、把钥匙穿在带子里,用线把带子的接口缝在一起。务必缝牢哦,不然钥匙掉了就麻烦了。5、接下来,我们把带子放进两片章鱼脸的中间,计划好合适的位置,准备缝合。6、用针线把前后两片缝在一起。7、缝的时候注意留出放带子的位置,不要完全密闭缝合,那样就不能抽拉带子了。8、完成了,挂在手上很方便的。
你可以多做几个送朋友,很实用的哦,而且她们肯定很崇拜你,嘿嘿,试试吧。
DIY小熊
材料:绒布、针、线、弹力棉、纽扣装饰物等。
步骤:1、根据我的图,先把小熊的身体各部位剪好。包括头2片,头盖骨1片,身体2片,手4片,脚4片。2、先把头的1片和头盖骨缝在一起,用同色系的线缝合。3、把剩余的那一片头也缝上。4、将三边缝严实了,留出底部,翻出来,塞入弹力棉。5、要把头塞得满满的,饱满的头型比较漂亮。6、用同样的方法做耳朵,也塞入弹力棉。7、把耳朵缝在小熊头上合适的位置。8、如法炮制做出小熊的身体,并和小熊的头缝一起。9、四肢也是一样的做法。做好四肢以后,我们用纽扣把四肢与身体联系在一起,既是装饰,而且这样做还可以使手脚灵活地转动喔。10、最后给小熊弄上帅帅的领结就可以了,够酷吧?
多做几个,颜色和材质可以不同。快圣诞了,给小熊们也来开个派对吧。你赶快加油做哦。
材料TIPS:我做下来,觉得用那种绒的旧围巾或布最好。因为新手缝合时,针脚比较粗糙,而这样的材料看不出手工质量,也就是说,看不出我们不均匀的针脚哦。
很遗憾,栏目要终止了,不过,我们的友谊继续哦。关于DIY方面有啥问题还可以继续询问我,联系方式panda19870120@126.com。
第一天:王总您好!非常高兴与您有一次短信交流的机会,我是思八达的学习顾问邓云峰,今天浏览了您公司的网页,知道您是一位非常优秀、爱学习的企业家,同时您还担任很多的社会职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非常荣幸能认识您!我公司专业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提供高端课程。如果您不介意的话,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为您发送一条企业管理类的经典短信,为您启动一套系统的学习计划。思八达—邓云峰
如果是跟进比较久的客户短信如下:
第一天:王总好!和您交流了这么久知道您是一位非常爱学习的企业家,云峰欣赏您那种孜孜不倦永续进取的品质,您那种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精神更值得我去学习,为了支持您把您现在这份伟大的事业做的更强,更大,更持久,从今天开始我将持续的为您发送企业管理类经典的短信,为您启动一套系统的学习计划!思八达—邓云峰
第二天:国家也是一个企业,老板就是国家这个企业的员工.为什么老板可以在国家这个企业努力拼命,而你的员工在你的企业却不努力呢? 思八达-邓云峰
第三天: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取巨大成就!是人变聪明了?还是人品变好了?还是人更努力了?根本原因就是机制变化.企业不发展、高层流动、股东不和、家族企业分裂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机制出了问题!思八达-邓云峰
智慧第四天:《运营智慧》课程是经营企业深层次的核心根本智慧.是一个企业有了好产品,好的服务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四大版块把企业做到最好.一.机制.二.印象.三.势.四.理念.思八达—思满
第五天:机制一:分配机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家在一起就是怎么干活,怎么分配的问题。
1、家庭化企业分配
2、合作化企业分配
3、期权化分配
4、分红化分配
5、薪酬机制的建立。思八达-邓云峰
企业必须让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司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公司前几名员工的收入的高低。没有落差就没有力量和动力。思八达-邓云峰
第六天:合作入股的条件:必须是能独挡一面的人。凡是能独挡一面的人尽全力使他成为股东。同时在公司每个层面都有股东。企业家必须把能独挡一面的人变成一伙人。那么具体细节如何操作呢?思八达-邓云峰
第七天:企业要与基层建立利益共同体,与中层建立荣誉共同体,与高层建立精神共同体。思八达-邓云峰
第六天:机制二:内部操作机制。如果每个部门对待其它部门都像市场部对待顾客那样的态度和行动,会怎么样呢?所以每个部门都要找到自己的内部客户是
谁!云峰分享。
第七天:机制三:联盟机制。机制四:时间使用机制。机制五:四象机制。企业初期像家庭(温暖),企业上升阶段像军队(严格),企业中期像学校(提升),企业有一定规模时像江湖(社会)。云峰分享。
第八天:第二版块:势。《孙子兵法》十三篇就讲了一个字“势”,是从十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势”的重要性。是大势所趋还是大势已去。借势而为,方能百战不败。分享云峰
第九天:势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从6个方面来分析。
1、行业势;
2、产品势;
3、团队势;
4、老板精力势;
5、企业上下游势;
6、顾客购买势;思八达云峰分享
第十天:第三版块:印象。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印象。就像消费者对脑白金的印象是“送礼就送脑白金”,即使对广告特别烦感,等到想送礼时,也会自然的去买脑白金。沃尔玛的印象就是天天低价,沃尔沃的印象就是安全。你的企业给客户什么印象呢?思八达—邓云峰
第十一天:印象策略一:七岁理论。印象策略二:寻找客户的空白印象。印象策略三:找到有历史渊源的印象。印象策略四:让顾客与某种文化、情感、道义、习俗、情怀等重合。印象策略五:非条件反射原理。印象策略六:希望。印象策略七:最贵、最有象征性、品质最好。印象策略八:最便宜最实惠。印象策略九:最有特色。思八达—邓云峰
第十二天:第四版块:理念。理念一定要拉动三方面的力量的理念短信。思八达—邓云峰
第十三天: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的短信。思八达—邓云峰
第十四天:尊敬的王总您好!我是一直以来给您发信息的思八达思满,祝您清晨愉快!我会在今天上午11点给您做一次10分钟的沟通,就是关于一直以来给您提到的由刘一秒老师主讲的《运营智慧》的课程,看是否可以帮助到您,预祝沟通愉快!思八达—邓云峰
【跟进教学法】推荐阅读:
跟进督办制度07-04
跟进研修研讨09-15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心得体会11-26
语言教学法之功能教学法11-12
五步教学法教学初探05-27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12-18
问题教学法06-11
讲授教学法06-11
微格教学法06-21
汉语教学法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