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精选9篇)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篇1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一、概念隐喻

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修辞格为代表,传统的隐喻理论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关注隐喻现象的。而二十世纪中期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开始关注隐喻的认知特征。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现象做出了全新的阐述: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在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结构一般有两个域 :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另一个则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从结构上看,隐喻的形成是两个域之间的结构映射的产物,即用具体的`源领域向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人们直觉地,本能地运用生活中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理解认知陌生的,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认知经验之上。而隐喻的认知过程是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上,必然会跨越不同范畴的鸿沟。隐喻是建立在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之上的,而对这种相似关系的确认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新的认知将在隐喻的过程中产生。

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问方位来自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内外、开关、深浅、中心和外围。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讨论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是它们各 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本体隐喻是人类将物体的经验作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的基础。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看作有形的实体,从而能对其进行量化辨别其特征。本体隐喻中最常见的是容器隐喻,将常见的无形的抽象的事件、活动、状态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容器。

二、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中医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医学方面,很少有从认知角度对中医概念进行探究。中医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隐喻的认知方式。《素问 -示从容论》日:“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其中的“援物比类”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或另一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属于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有“我”而及“彼”。中医在认识疾病现象,探索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都运用这一方法。这种比类的方式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似性的类比,只是一种中医的诊断方法。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中医概念隐喻背后隐藏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进行关注。

在中医中,概念隐喻是普遍的,是无处不在。它不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修饰方式而存在,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病因,病症,和治疗的认知。在解释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时,运用了人类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的概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在解释人的生理结构时,则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来认知人体结构,如<灵枢>说:“天远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 日月,人有两目”;而<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官位职能来认知人体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在辨析病因变化时,运用自然界风、寒 、暑、湿、燥、火的特征作来说明病因病理;在确定治则时,将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运用其中。如<温病条辨·治病法论>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具体的疾病治法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篇2

近几年,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食品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大众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上。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改善生理机能的功能, 为满足大众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 营养产业开始致力于营养保健食品研发。

营养保健食品基本概述

营养保健食品概念

营养保健食品目前尚无统一概念, 卫生部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对营养保健食品定义:适用于特定人群,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具有调节作用的食品;美国将保健食品定义为:含有生理活性成分, 具有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的食品;日本将保健食品定义为:在特殊用途食品中附有特殊标志, 以保健为目的且食用后可达到该保健目的的食品。

营养保健食品的特征

营养保健食品具有以下特征: (1) 营养保健食品必须是食品, 具有卫生、无毒、无害、安全等一般食品具备的基本特征, 且具有形、香、色、味等感官性状, 同时还应含有一种或数种营养素, 但保健食品并不能作为提供各种营养素的主要途径; (2) 营养保健食品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的, 其与一般食品的使用范围不同, 必须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 (3) 营养保健食品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机体功能, 与药品不同的是, 其不能达到治疗标准, 虽然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可以食用保健食品, 但并不能代替药物的作用。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现状分析

婴儿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1.增强婴儿免疫力的营养保健食品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 可提高婴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鲜牛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物质, 但经加热杀菌后免疫物质几乎被破坏, 为达到增强婴儿免疫力的目的, 研究人员在奶粉中添加一定量的免疫物质,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

双歧杆菌对肠道内有害菌群具有抑制作用, 能促进机体吸收钙、铁等元素, 是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且其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疗效显著, 所以国内外也有生产厂家向奶粉中添加双歧杆菌增殖因子。

2.促进婴儿细胞发育的营养保健食品

婴儿体内酶活力较低, 且从食物中摄取是唯一的途径。牛磺酸具有调节神经传导、促进机体发育的作用。人乳中牛磺酸含量最高, 牛奶中牛磺酸含量仅为人乳的10%, 目前已研发出各种含有牛磺酸的婴儿奶粉。

DHA是组成母乳的重要成分, 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视觉功能发育。市场上已有众多添加DHA的婴儿食品出售。

青少年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1.补充营养素的营养保健食品

部分青少年因缺乏某种营养素出现营养不良情况, 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为转变这一局面, 研发出补充钙、铁、维生素等具有促生长发育的保健食品, 市场上补钙、补锌等保健食品种类较多, 常见的有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

2.改善视力类的营养保健食品

受读书时间过长、过度疲劳、贫血等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目前, 已开发出以鱼油、中药等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 这类保健食品对改善视力具有积极作用。

孕妇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1.补充叶酸类的营养保健食品

叶酸是细胞生长、增殖的重要物质, 如果孕妇体内缺乏叶酸, 极有可能造成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 增加无脑儿的发生风险。目前市场上推广的孕妇专属保养品铁质叶酸片, 能为孕妇补充叶酸, 有效预防早产、婴儿腭裂等先天畸形。

2.补充矿物质类的营养保健食品

孕产妇营养不良会对胎儿造成较大影响, 甚至导致胎儿死亡。为适应我国孕产妇生理营养结构、满足膳食补充需求, 开发来孕妇专用的钙铁锌补充胶囊。

中老年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健食品有老年奶粉、豆奶粉等, 同时还有含有多种功能成分配合的套餐类食品, 如维生素C、维生素D、卵磷脂等, 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记忆力、抗疲劳、延缓衰老的作用。

致力营养事业, 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研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食品

我国地广物博, 拥有丰富的天然野生草药资源。这些中草药具有多种功能, 是研发保健产品的重要原料。因此, 营养食品企业应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关于食疗、食补的经验, 利用高新技术, 选择配置中草药, 提取中草药功能成分, 或利用微生物工程生产功能原料, 设计出具有不同功能的保健食品。

大力发展第三代保健食品

我国营养食品企业应致力于研发第三代保健食品, 为营养保健食品走出国门奠定基础。相关企业应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 重点研究功能因子的构效、作用机制和量效关系等。应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各种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及毒性作用, 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这类因子, 采用外加法进行第三代保健食品生产。

增强保健知识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保健食品科普教育力度, 向大众发放营养知识手册等, 加深民众对营养保健食品功能的认识, 避免受到广告影响。保健食品权威部门应定期组织召开电视讲座、学习班等活动, 借助媒体资源向受众普及保健知识, 增强国民健康保健意识, 引导其进行正确消费。

结语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篇3

(一) 专家观点

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马冠生教授作了关于《中国早餐现状》的报告,马教授认为认为:“每天吃早餐是一种促进健康行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餐是一天的第一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餐。每天吃早餐不仅能保证全天营养全面、充足的摄入,且是上午学习和工作效率的物质基础。但是,早餐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餐。调查发现,我国居民中不吃早餐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吃早餐的人群中,其早餐的营养质量差。建议不仅要每天吃早餐,而且要吃好早餐。一份营养充足的早餐应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奶或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健康生活,从每天的营养早餐开始。”

马冠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

蔡美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蔡美琴教授发表了针对“全谷物益处最新研究进展”的报告。蔡教授指出:“全谷食物有益于健康,尤其是能够减少预防和治疗维生素缺乏病,长期摄入全谷物还能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肥胖的发病率,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有重大的意义。建议至少每天摄入50克的全谷物。”

蔡美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

Dr. Michel Infantes,亿滋国际 全球营养总监:

亿滋全球营养总监Michel Infantes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亿滋旗下的“belVita焙朗早餐饼”。 “belVita焙朗早餐饼”专为早餐设计,具有高标准的营养组成,精选五种谷物,并加入水果和坚果颗粒,每一块饼干都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同时, 专注15年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使得饼干在保留慢消化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经科学验证,焙朗早餐饼中的碳水化合物缓慢释放一上午,并产生适度的血糖和胰岛素应答。

Michel Infantes博士,亿滋全球营养总监

王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王竹研究员在会上分享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及其应用”的研究。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与标准化食物(通常指葡萄糖)的对比,某食物被人摄入后引起血糖上升的速率。通常为GI<55%的食物被认为是低GI食物。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仅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关,还与碳水化合物的来源、类型、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加工方式、贮存条件等有关,因此即便是同一种原料制成的不同产品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血糖应答,具有不同GI值。应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

王竹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二) 嘉宾交流

研讨会气氛热烈,在提问交流环节,参会者踊跃提问,专家认真解答,大家普遍表示有启发有收获。

来自上海市营养学会的陈女士提问慢消化淀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亿滋全球营养总监Michel Infantes博士给出了详尽的解释。他指出,慢消化淀粉是淀粉的一种。它指的是能被完全消化,但酶不容易接触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水解的淀粉。慢消化淀粉(SDS),具有特别的营养及代谢特性。高含量的慢消化淀粉(SDS)使得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有规律及持续地吸收和释放,并最终获得适当的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另有研究也发现慢消化淀粉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高含量的慢消化淀粉(SDS)还可维持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提问交流环节

与会者认真记录 积极提问

(三)belVita焙朗早餐饼受到营养专家高度认可

会上,专家与各位与会者都体验了焙朗平衡早餐,一包焙朗早餐饼,搭配一杯牛奶,一份水果,一颗鸡蛋。

会后,主办方共收到161份有效问卷,其中99.4%的参会者表示对焙朗早餐饼的营养益处非常感兴趣,98.1%的参会者表示会将焙朗早餐饼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四)会议成功举办,获专家好评

会议结束后,蔡美琴教授总结说道:“本次早餐食品营养与健康研讨会非常成功!各位演讲嘉宾和参会者都一致认可了全谷物以及其营养益处,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肠道疾病。亿滋的焙朗早餐饼,是由全谷物制成,含有丰富的慢消化淀粉,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蔡美琴教授会后总结

均衡营养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中国消费者的早餐新选择。让我们继续关注均衡营养早餐这一话题!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 篇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是为满足社会对食品、营养等相关领域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较高水平的从事食品营养、营养指导和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培养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和课程设置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的基本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人体医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营养学、食物营养学、营养与健康、食品卫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人体营养保健、常见疾病的膳食防治、营养食谱制定与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社区营养改善项目实施的基本技能以及食品卫生管理的初步能力。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的基本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食品化学与分析、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营养学、营养与健康、疾病的膳食营养治疗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人体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与开发、各种疾病的膳食防治与指导、营养食谱制定与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社区营养调查与改善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有独立解决有关疾病与营养、食品与营养、营养与健康等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专业代码:A081310)课程设置:

1.医学基础总论;2.临床医学总论;3.基础化学;4.生物化学(四);5.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学;6.基础营养学;7.食品加工与保藏(专);8.人体营养;9.食品卫生学;10.疾病的营养与防治;11.中医营养学基础;12.食品卫生法规与监督;13.烹饪营养与膳食管理基础。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B081311)课程设置:

1.食品化学与分析;2.实用卫生统计学;3.流行病学;4.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5.营养学(一);6.临床营养学;7.中医营养学;8.食品毒理学;9.新型食品概论;10.食品加工与保藏(本);11.社区营养学;12.烹饪营养学(一)。

三、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食物结构和食物消费中的不合理状况日益显露,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不科学、不文明的食物消费习惯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患高血压病人数1.6亿多,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另外,在我国有2.5亿人由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造成缺铁性贫血,有60%的成人正在步入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比照,中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严峻的现实令中国营养专家们、食品专家们意识到,在国内开展公众的营养干预和指导已成当务之急,尽快引导我国食物发展步入科学轨道、加大食物结构的调整力度变得刻不容缓。以传统的饮食文化来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并与预防营养性疾病相结合,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此外,社会对懂

营养知识、食品知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有资料显示,中国真正该方面人才仅有3000人左右,也就是说中国每65万人“共享”1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该方面人才绝大部分分布在医院等机构,为特殊人群服务。单就营养师而言,北京目前日接待能力在300人次以上的会员餐馆有1.1万家、各类高校200余所,再加上300人以上的机关单位和企业公司,至少需要专业营养师2万人。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按照国际通行的“每300人当中有一个营养师的比例”计算,广东省至少需要营养师30万名。而广东省目前正规营养师数目还在3位数以内,缺口大得惊人。目前,我国消费领域最为突出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食品质量、安全需要与现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和流通状况之间的矛盾。研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公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组织健康食品加工生产都需要营养、食品与健康的专业人才。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就业领域包括:医院、卫生防疫、食品质量检测、幼教、食品加工与销售、饮食业等。该专业形成的职业将成为我国新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各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研究所、食品行业、医院、宾馆、酒店、学校、食品进出口部门等等。可从事食品检验、品质管理、食品质量分析、卫生监督、营养治疗和保健、营养教育、餐饮管理、食品营销与贸易等工作。

专业代号:A081310;专业名称:营养、食品与健康(专科)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01 002 003 004 004 005 005 006 006 007 007 008 008 009 010 011 012 101 102 103 104 105

03706 03707 04729 00018 00019 05735 05736 05737 05738 05739 05740 05741 05742 05743 05744 05745 05746 05747 05748 05749 05750 057

5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大学语文

学分 类型 2 4 4 2 2 6 2 5 1 4 2 3 1 4 4 6 4 6 8 4 4 4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考试方式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3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3016 计算机应用基础

医学基础总论 医学基础总论 基础化学 基础化学 生物化学

(四)生物化学

(四)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基础营养学

食品加工与保藏(专)人体营养 食品卫生学 临床医学总论 疾病的营养防治 中医营养学基础 食品卫生法规与监督 烹饪与膳食管理基础

00988

食品营养学

选考

笔试

相关说明 开考方式 报考范围 主考学校 课程设置 毕业要求

面向社会 全省

南方医科大学

必考课程12门,共56学分;选考课程6门,共32学分;加考课程门,共学分;

1.101至104选考课要求至少获得12学分。

说明

2.医学、药学、护理学或其他医学相关专业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可不考医学基础总论(含实践)、基础化学(含实践)、生物化学

(四)(含实践)三门课程,但须从101至106选考课中选考其他课程满足本专业规定的学分。

备注

专业代号:B081311;专业名称:营养、食品与健康(独立本科段)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01 002 003 003 004 004 005 005 006 007 007 008 101 102 103 104 104 105 106 106 107 108

03708 03709 05753 05754 05755 05756 05757 05758 05759 05760 05761 06999 00015 05762 05763 05764 05765 05766 05767 05768 05769 05770

3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食品化学与分析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践)实用卫生统计学

实用卫生统计学(实践)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实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营养学

(一)营养学

(一)(实践)毕业论文 英语

(二)临床营养学 中医营养学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实践)新型食品概论

食品加工与保藏(本)

食品加工与保藏(本)(实践)社区营养学 烹饪营养学

(一)学分 2 4 5 1 4 2 4 2 5 6 2 不计学分 14 8 8 3 1 4 4 2 4 4

类型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考试方式 笔试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根据粤考办[2008]4号文件《转发全国考办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科)的补充说明》,调整本专业的考试计划。(详细请点击查阅)25 26 27 28 29

201 201 202 202 203 203

05735 05736 05739 05740 05741 057

42医学基础总论 医学基础总论 生物化学

(四)生物化学

(四)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2 4 2 3 1

加考 加考 加考 加考 加考 加考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相关说明 开考方式 报考范围 主考学校 课程设置 毕业要求

面向社会 全省

南方医科大学

必考课程8门,共37学分;选考课程8门,共54学分;加考课程3门,共18学分;

1.101至108选考课要求至少获得34学分。

说明

2.凡国家承认学历的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非本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需加考201至203三门课程。

3.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备注

食品营养与健康研修心得 篇5

食品营养与健康研修心得

姓 名:林世康 学 号:20130961215 院 系: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13土木工程2班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对现代人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知道什么是健康,什么是营养,怎样做到平衡膳食,明确需要养成什么样的健康饮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健康、营养、平衡膳食、饮食、习惯。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主要是由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决定。而机体上的健康则主要决定于物质输入是否满足机体需求。

机体健康首先要求足够的营养物质的输入。因为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没有这些营养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更没有健康一说。所以,我们必须先满足物质上的输入需求,才能再去谈健康。

各种营养物质对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作用,同时要求的是该营养物质适量输入。若是摄入不足,那么机体也就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得以正常,而另一部分功能会变弱甚至是缺失。若是摄入过量,对健康也不利。过多的那部分营养无法利用,会经过其他一些途径排除。这样也是对身体的某些器官有害的。同时,有一些会积累在体内,形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例如摄入过多的油脂、糖类,会在体内形成脂肪,脂肪过多就会引起肥胖。

所以,适量的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是保证机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的前提,疾病也就可以避免,从而达到机体健康。

二、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

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矿物质(无机盐)和膳食纤维。

食品营养与健康

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蛋白质来源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蛋白质需要量相对比成人高。儿童、青少年长期缺乏蛋白质就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皮肤干燥、消瘦、疲倦、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甚至记忆力下降。 脂肪:

脂肪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脂肪是食物中产生热能最高的一种营养物质。机体细胞膜、神经组织、激素的构成均离不开它。脂肪还起保暖隔热;支持保护内脏、关节、各种组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人体各种活动,都会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主要是来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它比脂肪和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且产生热量快。除供能外,它还促进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蛋白质、脂肪结合成糖蛋白、糖脂,组成抗体、酶、激素、细胞膜、神经组织、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 维生素: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维生素可分两类,一类为脂溶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可在体内储存,不需每日提供,但过量会引起中毒;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这一类占大多数,它们不在体内储存,需每日从食物提供,由于代谢快不易中毒。脂溶性维生素,可在人的肝脏中贮存。维生素A、D、B、C、E、K、叶酸„„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并能帮助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活动均离不开水的参与。 矿物质:

矿物质是人体主要组成物质,碳、氢、氧、氮约占人体重总量的96%,钙、磷、钾、钠、氯、镁、硫占3.95%,其他则为微量元素共41种,常为人们提到的有铁、锌、铜、硒、碘等。每种元素均有其重要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元素间又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能促进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膳

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

小结: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相同,摄取食物要做到多样化,才能获得各种营养成分,以促进身体发育,如果一个人长期只吃几中食物,身体肯定得不到全面的营养成分,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我们青少年应矫正偏食和挑食的不良习惯。

三、如何做到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具体地讲,是指同时在四个方面使膳食营养供给与机体生理需要之间建立起平衡关系,即:氨基酸平衡、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酸碱平衡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的平衡,要不缺、不偏、不过、不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平衡关系失调,也就是膳食不适应人体生理需要,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某些营养性疾病或慢性病的发生。

一、平衡膳食,科学用餐是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等所谓“四高”患者呈大幅度攀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我国的“四高”还普遍呈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就是体重增加造成肥胖症。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已经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1、早餐:给你一天好开始

早餐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清楚,但现代人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早餐很容易被忽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早饭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大多集中在上午,需要消耗大量脑力和体力,所以在生活方式上应把早餐放到较为重要的位置。

那么早餐应该怎么吃呢?虽然人们的年龄和各自的体质状况是不同的,但是对早餐的要求大体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早餐都要搭配合理,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早餐也应包括主食,包括副食。主食最好以蒸、煮的食物为主。副食有肉、菜、蛋以及牛奶或果汁。

2、午餐:营养搭配要合理

午餐一定要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肉、瘦猪肉、牛肉、羊肉以及水产品和豆制品。因为这类食物中的优质高蛋白可使血液中酪氨酸增加,使头脑保持敏锐,对增强理解和记忆能有重要作用。如果午餐只吃了面条、面包和甜点等食物,会使人感觉疲倦。此外,午餐最好不吃方便食品,例如方便面、西式快餐等,这些食品太简单,营养含量低,而且不均衡,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3、晚餐:吃多吃少因人而异

晚餐饮食应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因这些食物不但能影响夜间的睡眠,而且

食品营养与健康

易引起发胖。要以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食物为主,这类食物既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给人体需要的纤维素和微量元素,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人体健康;应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条、面包、米饭和甜食等,能使血液中不能被肌肉细胞所吸收的色氨酸进入大脑,并转变为有镇静作用的血清素。因色氨酸安眠的作用外,还可减轻身体痛觉和敏感度。

有专家指出,“晚餐要吃少”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人的情况而定。在通常情况下,“晚餐吃得少”是以早睡为前提的,因为晚餐吃得过饱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干扰大脑皮层的抑制,妨碍入睡。但是,对于学生、教师、医生等脑力工作者而言,由于晚上大多有开夜车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少吃晚餐,相反,还要适当加点夜宵。否则经常熬夜挨饿,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产生胃肠疾病和低血糖症状,对健康不利。因此,晚上需要较长时间工作、学习的人,一定要将晚餐吃饱、吃好。

二、平衡膳食,合理搭配是关键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三、平衡膳食,饮食禁忌要注意

饮食禁忌是中医里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任何食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它们之间会发生相生相克的作用。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错了,则会降低食物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反应。

1、豆浆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使食物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

2、茶叶煮鸡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含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

食品营养与健康

结合,对胃部也会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消化吸收。茶叶蛋是我国的传统食物之一,可以做餐点,闲暇时又可当零食,实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然而,这却是不恰当的食用方法,有悖于健康,也谈不上营养。

3、土豆烧牛肉: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势必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造成胃部消化吸收的时间延长,加重胃肠负担。

4、牛奶与橘子同食:牛奶与橘子等酸性水果同食,或者是刚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就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无形之中与橘子中的果酸——维生素C相结合而凝固成块,这样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也会引发腹胀、腹痛。

5、饮酒时食用胡萝卜:β胡萝卜素与酒精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入人体,极其容易在肝脏中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致病毒素,是诱发各种类型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尊重科学、合理搭配、平衡饮食,就能减少疾病发生,吃出健康体魄。

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

一、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

一个人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以下是几种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 饭前喝汤

饭前先饮少量汤,好似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进食做好准备。 晨起喝水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称之为“复活水”。有关专家认为,人经过几个小时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饮一杯凉开水,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于对体内各器官进行了一次“内洗涤”。 少吃多餐

每天不应该等饿了再吃,每3-4小时补充一点能量,比如坚果,水果等。不要用巧克力等甜食补充,会造成血糖上升过快。

二、远离不良的饮食习惯  经常不吃饱

食品营养与健康

现代社会,大家都很注意塑形和减肥。一些人为了身材更好,而长期饥饿或饮食不足,或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少,这些不良作法,会导致出现消瘦、乏力,严重的会造成各种营养素缺乏症。饮食不足,特别是蛋白质和热能的缺乏,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不断消耗体内蛋白质而转化为热能以供需要,这就会引起代谢紊乱、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恶性营养不良的发生。若某些营养素长期缺乏,就可引起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症。 经常吃太饱

饮食过量,不仅因胃肠负担过重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可导致营养过剩而引起疾病。暴饮暴食或长期过饱,均可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 过于偏食或嗜食

偏食可导致营养障碍、代谢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病症。同样的过于嗜食会造成营养过剩或影响各脏腑的功能。如爱吃零食的人,胃肠功能容易紊乱,由于零食多含糖类和脂肪,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可造成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等缺乏症;又如偏嗜咸食的人,可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多,血管阻力增加而引起高血压,或因肾脏负担过大而引起水肿;而偏素食的人,则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维生素B12等缺乏症。 经常吃过冷的食物或生食

生食,尤其是鱼肉类,不仅因含有病菌或寄生虫而易令人患病,而且往往不易被消化吸收并损伤肠胃。冷食不仅刺激肠胃,导致消化不良,而且易诱发咳喘等疾病。 进食过快或过烫食物

进食过快,狼吞虎咽,由于食物未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消化作用而加重胃的负担,往往形成胃炎或胃溃疡;又如烫食可灼伤味蕾而造成食欲减退,以及口腔和食道肿瘤;再如蹲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可影响消化吸收,多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失调。 饮食不洁

饮食应干净无污染。不洁食物是指食物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中受到了污染。人吃了被细菌、霉菌、有毒化学物质及各种毒素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各种食物中毒。

食品营养与健康

五、结语

通过“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对健康和营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以及查阅的一些相关资料,形成了这篇论文。当初怀着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热爱而选了这门课,现在感觉受益匪浅,非常值得。

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健康,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今后,我会要求自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平衡饮食,吃得更健康。

参考文献

1、营养素_百度百科

2、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_百度百科

3、平衡膳食_百度百科,百度文库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格式 篇6

(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班级:财务管理090…学号:2009……姓名:张 某 某(五号、宋体)

正文:正文文字内容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标题加粗。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1.5倍行距。

章节序号采用五级编号顺序。(如:

一、(一)1.要求:800-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页面设置:上2.4cm,下2.4cm,左2.5cm,右2.4cm.用A4纸单面打印装订好,第十八周上课时交。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篇7

营养不良风险

新鲜蔬菜、水果、瘦肉、乳制品和全谷物富含机体正常运转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和纤维。但是,老年人可能觉得不易保存而没有储备充足的新鲜食物。或者,当优质食物吃完后,他们减少用餐。卡路里摄取量减少可导致营养不良、能量低、注意力不集中。你可能太虚弱或太疲惫而无法做事情,可能绊脚和摔倒。

如果指望可保存更久的加工罐头或打包食物,很可能摄取过多的糖、盐、反式脂肪、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即使是罐头蔬菜,也含有盐或其他防腐剂。罐装水果可能充满含糖糖浆。低质量的卡路里让人更难控制血糖、血压和其他慢性疾病。

保持库存

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营养不良,还可保证随时拥有营养食物,那就是在冰箱存放健康食物。专家建议从最基本的食物开始,如各种蛋白质(肉类、家禽肉和海鲜)、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可以在农产品区选购,也可在食物冷冻区挑选(只要冷冻食品未预先烹煮且无添加剂或调味酱即可)。

大多数新鲜食物可冷冻且能留住营养,其中包括:绿色叶子蔬菜,如甘蓝菜、菠菜;淀粉类蔬菜,如玉米和豌豆;大多数肉类、家禽肉和海鲜,如三文鱼、扇贝、鸡肉、火鸡、瘦牛肉;大多数水果,如蓝莓、草莓、芒果、桃子;牛奶、蛋清和大多数奶酪,如切达干酪和科尔比氏干酪。煮熟的谷物(比如糙米)和全麦面包、意大利面、饼干也可冷冻。

不适合冷冻的食物包括香蕉、鳄梨、甜瓜和乳状酸奶(非冷冻甜点酸奶)、松软干酪和整个西红柿。

解冻后,这些食物还是可以吃的,但它们的质地会发生很大改变。不要冷冻整个鸡蛋,它们会破裂,最后不得不丢掉。

使用库存

当你准备动用冷冻食物时,不要强迫自己取大量。抓一把冰冻蓝莓,加入燕麦粥。或一把冰冻蔬菜,加入汤里或炖菜。

或者事先准备:将明天需要用的冷冻食物放在冷藏室保鲜盒里,待其慢慢解冻。你也可以将食物放入微波炉利用低功率来解冻,或将一袋冷冻食物放入冷水,而不是放入热水,以避免细菌生长。不要将冷冻食物放在餐台上来解冻,这样会促进细菌生长。

记得保持食物供应充足。每当使用了冰箱库存里的食物,则在购物单中加上这一项。

冰箱冻烧食物会致病吗?

由Deb bie Reynolds和Albert Brooks主演的电影《母亲》有这样搞笑的一幕:Reynolds将冰冻果子露上包裹的一层厚厚的霜描述成“保护冰”。但是,冷冻食物上出现的霜或绒毛般的白冰是空气与容器内容物接触的表现。美国农业部(USDA)称冻烧食物并非不安全,只是使食物变干燥。那么,这些食物还能吃吗?可以吃,但你不会觉得好吃,因为食物质量变差,另外吸附了冰箱内其他气味。

“健康食品”里的营养陷阱 篇8

健康支一招:

酸奶含糖量高,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引起不适,因此有胃食道逆流问题的人,要视情况适量饮用,最好选择无糖酸奶。对于腹泻病人,因为酸奶或发酵乳里的益生菌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加上酸奶温度偏低,反而会让症状恶化,要特别避免。

而对于那些患有便秘的人,喝酸奶可缓解症状,但最好不要空腹饮用,或从冰箱拿出来立刻喝。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肠胃,导致腹泻。

“健康食品”1:低糖低脂酸奶&发酵乳

目标人群:寻求改善肠道功能者

健康危机:含糖量过高,非人人适合

生活忙碌的都市人,消化功能常会出问题,提起改善肠胃功能,酸奶和发酵乳往往是首选。它们不仅被强调有助消化,还可提升免疫力,维系正常肠道菌群功能。印象中酸奶好处数不清,有些美眉干脆拿酸奶当饮料喝。其实无论是低糖还是低脂酸奶,热量都不低,特别是果味酸奶,更会因为添加了果糖糖浆,变相地使酸奶成为了含糖饮料,多喝很容易造成肥胖。

“健康食品”2:烘焙薯片

目标人群:零食爱好者

健康危机:含过量糖分

薯片是许多零食爱好者的心头好,随着人们摒弃“油炸”这种传统薯片加工方式后,如今薯片提档升级,有了烘焙版本,没有过多油脂,可以减少脂肪,自然更加健康。可事实上,“烘烤比油炸要好”的常识并不适用于加工食品上,因为食品的风味由油脂与碳水化合物组成,哪边有减量,另一边肯定会增量。

以烘焙薯片为例,从成分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油脂减少了,但比油炸薯片却多了更多的面粉和糖分,这些过量的糖类会在人体内堆积成脂肪。不止如此,烘焙薯片为了补足油炸酥脆的口感,还会借由其他调味剂增加口感,吃多了,对人体有害无利。

“健康食品”3:高钙饼干

目标人群:注重补钙人士

健康危机:含高油脂、高钠

当补钙成了全民运动,饼干里添加钙便不足为奇了。饼干中加钙不但可吸引关注补钙的人士购买,同时也能起到了转移人们视线的作用。通常,饼干的主要成分是精制面粉、油、糖分以及钠。仅仅一包饼干中的油脂含量,便可占成人每日所需油脂的1/3,而钠的含量也通常会超过200毫克,超过人体最佳摄入量。美国梅约医学中心建议,每份钠含量超过200 毫克的食品,最好少碰。当人们将视线集中在“高钙”上时,这些危害健康的物质便会被大大忽略了。

“健康食品”4:零热量果冻&无糖汽水

目标人群:实施减肥计划者

健康危机:含有代糖等化学添加剂

“零卡”这一字眼让减肥者无从抗拒,但里面所含的化学物质偏偏却会让人发胖。一些号称“零热量”的果冻、汽水等食品通常都会使用人工甘味剂。人工甘味剂会让人忘记自然甜度的味道,干扰身体控制热量的能力,不自觉地摄入过多,最后反而导致增胖。此外,所谓的“零卡”并非真的毫无热量,只不过所含热量偏低,吃得过多,长期下来同样会积累热量。而其中添加的香料等人工添加剂同样对身体无益。

“健康食品”5:无糖食品

目标人群:关注减肥人士及糖尿病患者

健康危机:代糖不利于消化

对于关注身形的美眉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对糖分唯恐避之不及,大到主食,小到零食都会特别挑选“无糖”食品。

其实无糖只能说明没有食用传统意义上的糖,却一样会吃进热量与油脂,通常无糖产品会使用麦芽糖醇提味,但麦芽糖醇却不利于消化,吃得过多可能会拉肚子,甚至还会有胀气、过敏等不良反应。

“健康食品”6:燕麦棒

目标人群:崇尚天然饮食人士

健康危机:高能量

近年来燕麦棒很流行,因为标榜是纯天然食品,引得不少人将它作为健康点心,甚至取代了早餐。这个看似健康的产品,其实主要由糖、油脂组成,真实的身份是种能量棒。燕麦棒由燕麦制成,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可精加工后的燕麦棒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却少得可怜,仅有2~3克,相当于我们一天应摄入膳食纤维的十分之一左右。不止如此,它所含的脂肪、糖分却偏高,吃得越多,摄入的热量便会越多,于健康无益。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篇9

我报的该专业自考本科为小自考,统考科目包括《营养学

(一)》、《临床营养学》、《食品化学与分析》、《健康教育与促进》、《流行病学》、《新型食品概论》、《英语

(二)》(英语非必考科目,不考英语可以另选三科校考科目)。

从开始考试到结束,共耗时两年,除《食品化学与分析》考第二次才过关,其他科目都是一次性通过。统考科目现在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分别在4月和10月,个人觉得每次考试报两科比较合适,不会太紧张,毕竟每科都有不少知识点是需要背下来的,同时报考两科,知识点不会太多,避免知识点太杂,有助于过关。

自考族中很多都是在职人员,平时要工作,没得太多时间来备考,即使学校有面对面授课,也很难有时间去上课,虽然学校有远程视频,但看视频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视频效果不一定好。下面是我的复习方式,也许可以帮到大家。

一、认真看书

1、了解书后面的考核内容及具体知识点

2、明确考核内容后再认真看书

书中大多数文字作为了解(个人认为看一遍,有点印象就可以了),但考核内容中提及的条款性知识点及名词概念需要记忆。

二、复习真题

认真看书后,一定要做往年真题(直接看题和答案也可以),模拟试卷之类的不用太重视。

近年来各科试卷的题型大致分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仅《营养学

(一)》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填空题。

1、选择题和填空题

不管是哪一科的考试,选择题和填空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都差不多,尽可能多找几年的真题(最近十年内的就可以了),把这些真题中的单选,多选及填空题吃透。

单选题常常都是考往年的原题,一些题的错误选项会变化一下;多选题基本上都是原题。只要考前认真复习了真题,选择题就不是问题了。

《营养学

(一)》有填空题,也基本上是原题,或将以往真题中的单选题变换为填空题,偶尔会有个人名词解释题变换为填空题,考前复习真题即可。

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部分是试卷中变化较大的地方,历年真题中多次考过的名词概念一定要记下来。名词解释一般是5题,通常会有一两题是近几年以其他形式考查过的名词,有时也会出现很多年前考过的题目,也会考查书中一些不起眼的文字中的某名词,这部分尽力而为吧。

3、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主要是考查书上的条款性知识点,多次考查的题目一定要记下,这一部分仅个别题目在近几年反复考查,有时会出现5年以前曾考过的比较灵活的题目,因此以往真题中较灵活的题目不要漏过。论述题也经常出现原题,或曾经考查过的某些知识点叠加后形成的题目。其答案要求细化,在简答题的基础上更具体,也就是说除了条款性内容,还需要一些文字来解释每一条知识点,这类题目考查原题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论述题的另一个形式就是多道简答题的叠加版,比如“论述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缺乏症状,缺乏原因”,往年曾考查过的>1道简答题原题叠加出的题目,这类题目只要知识点达到就有分了。

三、英语

自考本科要求考《英语

(二)》,也可以选择其他科目来代替这一科,其实个人觉得,大家还是可以考的,自考本科中统考的《英语

(二)》其实并不难,还是很容易过的,可以不必为了绕过英语而搭上那么多时间。学位英语考试跟这个难度差不多,过关不太难。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下一篇:教工支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