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精选9篇)

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 篇1

闫春霞

一、说教材:

我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和变换”中平移和旋转一节。平移和旋转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式,它们都是物体或图形在位置上发生了变化,而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有的学生也经历过,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作为新课程中实验教材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区分。

2、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会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指定的方向和距离平移。

3、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能主动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乐于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教学难点:准确的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本节课教法和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探究,让学生在看、做、想及交流中逐步实现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意义建构。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看!他来了,他就是可爱的猫博士(出示课件)猫博士要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课件出示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课件出示主题图)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成几类呢?你是怎么分的?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首先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汇报A: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使、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生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平移。

汇报B: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围绕一个点或以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旋转。

再例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最后让学生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在此进行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是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和旋转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

1、判断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件出示判断ABCDE)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猫博士看见了他的伙伴蓝皮鼠,他要和蓝皮鼠坐上小船到智慧岛,谁能说说他们的行船过程是一种什么现象?(课件出示智慧岛)我们来观察一下船的行驶过程。(演示)我们还可以将小船简化,用固定的点来测量平移的距离。(再演示)

3、智慧岛到了,正赶上猫博士的好朋友恐龙搬家,猫博士说:如果你们能帮恐龙把家搬到指定的位置,你们将获得一颗大红星,(结束这次游员园活动同学们按指定的位置搬家,同时说房子平移的距离。)(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同学们,聪明的你们按指定的位置搬了家,不仅获得了大红星还学会了很多数学知识是吗?谁能说说,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下节课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平移

旋转 ↓

沿一条直 统一个点或以

线运动(移动)。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

物体或图形、位置

四、教学效果预测:

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

目标确定

1.通过观察实例, 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2.在探索图形或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观察、比较和判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方格的方法表示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

教师:小船, 小船方格图, 鸡心方格图, 练习纸, 制作课件。

学生: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引发主题

1. 观察操作。

同学们, 看一看, 屏幕上出示的物体你们认识吗? (观光电梯)

你能用手势来表示它是怎样运动的吗? (板书:运动)

2. 激活经验。

仔细观察下面物体的运动, 你也能用手势来表示吗? (课件出示风扇叶片、小鸭子游船、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空中滑索、时钟的钟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入手, 让学生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初步感知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由“生活化”向“数学化”过渡的动态设计, 既有利于学生借助形象的生活素材实现对两种运动的直观把握, 又有机地构成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巧妙匹配。

3. 内化提升。

刚才我们用手势表示了以上这些物体的运动, 看了这些物体的运动, 再想一想我们刚才做的手势, 你能不能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来分一分类呢?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4. 阶段小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 课件出示分类情况并揭示:像这样,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的, 在数学上叫平移;像这样弯弯的运动, 在数学上叫做旋转。 (板书:平移、旋转)

评析: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要求学生构建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不可能的, 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教师在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 除了用动作的准确性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 还要让学生根据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 把它们分类, 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这样, 使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对平移和旋转作出描述, 如把平移说成直直的运动, 把旋转说成转成弯弯的运动等, 把准了学生的现有起点, 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5. 共赏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平移和旋转?老师也带来了一些, 请你判断。 (课件出示:移铝合金窗、旋转门、方向盘、拨算珠、光驱等。)

评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丰富学生的感知, 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寻找、发现自己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平移或旋转, 但生活中有的平移或旋转现象, 并不是数学意义上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着眼于运动的整体, 不被一些细节所纠缠, 切实打开学生感悟这两种运动状态的现实视窗。

二、体验建构, 生成感悟

1. 谈话引入。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 今天,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你们喜欢的卡通人物 (喜羊羊) , 可是这个喜羊羊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有些不一样, (它的鼻子和嘴巴在别处) 怎么办呢?

2. 汇报交流。

我们在研究平移的时候一般要说明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评析:数平移的格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好这部分内容, 创设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机器猫的眼睛和嘴巴, 让学生感知平移的两个要件:方向与距离。

3. 自主研究。

把喜羊羊的鼻子和嘴巴平移好了, 我们再来研究小船的平移。出示方格中的小船, 老师将它往右移了位置, 问:小船怎样平移了?请你大胆猜一猜, 小船向右平移了几格?

4. 合作交流。

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 但肯定只有一种答案是对的, 到底谁猜得正确呢?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 想办法证明一下, 看看小船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 可以用老师给你们的小船移一移, 也可以不用小船, 直接数一数。 (集体交流方法, 结合媒体演示。)

5. 归纳总结。

交流后, 我们的思路就开阔了。实际上要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我们只要看一个点, 数一数和它相对应的点中间有几格, 物体就平移了几格。

评析:通过学生猜想, 创设“小船究竟平移了几格”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有矛盾冲突, 就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利用学具操作、合作探究, 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活动、交流时教师进行引导, 使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也在交流和倾听中把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 最终感悟规律。教学时, 教师总是基于学生切身的原始体验来实施恰如其分的指导点拨, 这就保证了课堂学习的真实有效。

6. 独立建构。

动手操作, 画出按要求平移后的图形。

(1) 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点、移点、连点。

(2)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评析:在学生对方格图上图形平移认识的基础上画平移后的图形, 启发学生主动尝试, 在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后, 再交流, 逐步归纳出画平移后的图形可用选点、移点、连点的方法, 以便学生掌握操作, 又与平移的本质特征相一致。

三、疏理新知, 点化总结

1. 回顾:

通过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 过渡:

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来解决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

四、巩固拓展, 衍射引申

1. 猜一猜:考考你的想象力。 (课件演示)

(1) 静止的小汽车可能会怎样运动?

(2) 听声音猜猜看这是什么运动? (时钟)

(3) 听声音。 (升国旗)

2. 演一演:考考你的创造力。

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平移或旋转, 可一人表演, 也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合作表演。

3. 画一画:考考你的观察力。

图中涂色的“誙”是基本图形, 凡是由这个基本的“誙”平移得到的其他“誙”形都涂上红色。 (涂色的图案为:I誙SX, 引导学生说出“我爱数学”四个字。)

评析:练习设计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题题精当。“猜一猜”和“演一演”着眼引导学生发挥合理联想, 针对基础性目标, 组织学生在猜测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画一画”旨在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能力、数学情感, 同时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整个练习系统, 既有显性扎实的双基训练, 又有隐性朴实的思想渗透, 体现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篇3

1.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2.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难点: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喜欢玩吗·游乐园玩吗·今天,杨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游乐园玩玩,好不好·

不过,数学老师带大家玩,可要思考问题的哦。看这些好玩的游戏,都是怎样运动的·站起来用你的动作、手势表示出来。

1.播放录像

(弹射塔 摩天轮 神舟号 激流勇进 滑翔飞翼 滚桶)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温习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他们学习新知作好准备。)

2.认识平移与旋转。刚才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如果按不同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分类,可以怎么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请两个同学合作,上黑板上把图片分一下类。

二、深入研究平移与旋转,构建数学模型

(一)认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

1.认识平移

像弹射塔、激流勇进、滑翔飞翼这样直直的运动在数学中叫平移。(板贴“平移”二字。)请一位学生上来听口令把这两个字平移一下。(上下左右平移)刚才做的几种平移运动,说明,平移要有方向。(板书: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平移这两个字,一方面体会平移的含义,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体平移要有一个方向。)

2.认识旋转。象勇敢者转盘,神舟号,旋转桶都是绕着一个点转的运动,叫旋转。

(板贴:旋转)请哪位同学用这两个字创造一个旋转的动作·

平移和旋转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不同的物体运动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移和旋转”。(在“平移”“旋转”中间板书:“和”)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项目,并用动作表示一下,初步体验物体的运动方式,为分类作了孕伏。)

(二)用平移和旋转解释生活现象

1.做一做。请用手势表示平移、旋转。

2.认一认。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想一想,这些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课件出示图片)

3.说一说。除了这些,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说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感知身边的平移与旋转现象,通过“说一说”、“认一认”、“说一说”活动,进一点巩固对两种运动方式的体验。)

(三)探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平移智慧屋

师:小朋友见到过很多物体是平移的,你见过楼房平移的吗·

杨老师就见过,有名的上海音乐厅就能平移,大家想不想看一下·(视频播放新闻)

这是2003年的一则新闻,看后有什么感受·

师:杨老师这儿也有一个会移动的房子,叫“智慧屋”。(出示房子图)

现在,我想把这智慧屋平移到绿色的位置,怎么移呢·下面来做个游戏,请一个同学上来,认一下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比如说按一下方向键右键,小房子就向右平移一格,按两下就……其它键以此类推。不过,不让他看屏幕,需要大家的指挥。开始!(听口令操作)

师:成功了吗·怎么知道成功了·

生:(重合在一起了)

师:刚才一直现在做什么样的提示·生:向下

师:如果只要你提示一句话,你会怎么说·

生:向下平移几格

师:对,还要提示格数,可见,平移还需要知道格数。(板书:格数)

师:杨老师有个困惑(演示移动一格)怎么就知道移一格了呢·你是盯着哪儿看就知道的·

生1:房子顶上的点。

生2:房子的线。

师演示:也就是这两个点之间,看有几格。真了不起,他只关注房子的一个点就行了,但这个点,一定要移动前和移动后要对应。

(师演示两格)

师:小房子这下向哪平移了几格·请一位同学说说看。

师:小房子移到绿色的位置,到底要向哪平移几格呢·请取出你的小房子图,在作业纸上移一移。(操作活动,师巡视指导)

汇报:你认为小房子向哪平移了几格呢·

(指几个不同答案的学生说一说)

到底谁说得对呢·请这几个同学代表上来演示一下,看哪一队能获胜·

(学生演示过程中,老师监控,及时纠正)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其实,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欣赏:(边欣赏边旁白)。

愿同学们学好数学知识,用你的智慧,去创造更多的美!

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关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对于平移的知识,除了知道生活中平移的现象之外,要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多动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去感知“平移和旋转”,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到实处,为后续学习空间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本节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为了让学生明确平移和旋转,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重现生活,感知特点。

课前播放歌曲《大风车》和学生一起热身,一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大风车暗含着旋转现象,顺势引出游乐场,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游乐场,观察游乐场主题图。接着播放游乐场里6个游乐项目的动态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物体的运动方式。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这就是游乐场里的6个游乐项目,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势模仿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分类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让学生说明理由“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就挖掘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为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我将数学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顺势利导通过多媒体重现分组情况。指出其中一组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另一组叫做旋转。那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呢?多媒体再现平移和旋转的三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特点,从而试着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感受生活,领悟特征。

然后,我让学生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让学生看着图片跟着模仿做上面的动作,一边做一边想一想它们分别是平移还是旋转,让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有进一步的认识。

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当孩子们对这两种运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验时,我再次引领学生回到生活中。找出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在生活中找数学,为生活学数学的基本理念。”再通过模仿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习效果就更明显。

(二)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情境教学活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在教学中结合平移运动的特点,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故事,利用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移一移、数一数,感受两只小蚂蚁所走的距离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揭示:“看一个图形移动几格,只需要看图上某一点移动的格数。”这一方法做铺垫。

2.水到渠成,总结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继续利用蚂蚁搬家这一情境,向学生说明老师也搬新家了,数一数老师的小房子向右平移了几格。让学生进行猜测,答案也许不统一,我顺势提问:要想准确地数出房子平移的格数,你有什么办法介绍给大家呢?由于有了蚂蚁搬家的故事做铺垫,学生对数图形平移几格的方法,也就迎韧而解了。

3.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孩子们兴趣高涨,跃跃欲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节内容,从而突破了难点。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课堂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

(三)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广泛应用:

最后,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下请同学们运用平移和旋转创作美丽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美学价值。

通过观赏,学生在图形的变换中感受到美,感悟出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萌发创造美的欲望。让学生创造美丽图案,是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后反思:

这段时间以来,自己都在探寻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吸引住学生,数学本身就是枯燥与乏味的,如何把它上得精彩纷呈,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我想:教师的课堂艺术占很大的比例。据此,针对本节课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一开始,我展示“游乐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动态的缆车、转椅、摩天轮、滑梯、小火车和大风车的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划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再让学生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抽屉、拧开关、转盘、拉窗户等。学生的学习背景是生动的生活实例,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和关心、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巧妙突破平移距离的难点:

平移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平移距离时,从建构主义观看,学生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因此,我尝试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故事情节,引出认知难点——两只蚂蚁各自平移了几格?这样的预设,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引起学生的猜想。当学生面对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都会产生猜想,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它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显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中受此启发,很容易发现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到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这样做我想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提问的普及面太窄了,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对孩子的表扬很欠缺,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自己被表扬,我以后应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还有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没有预想周到具体。学生对于不同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应加强这方面的预想,做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

平移和旋转教案 篇5

教案背景:

小学二年级年级数学上册北京版,认识物体的平移与旋转。

教学课题:

平移与旋转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象的普遍现象。

三、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平移与旋转图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以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来感受平移几何特征。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内容:

第51页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娱乐中,你都见过或参加过哪些有趣的活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和运动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去游乐场参观一下。

1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那个游戏运动?说说它是怎样运动的? 2学生讨论,然后汇报。3教师总结: 象缆车 滑滑梯 都是平平的直直的运动,叫平移.用符号―表示。

象大风车 摩天轮 转椅都是围着固定点做圆周运动,叫旋转.用符号 ○ 表示。

二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平移和旋转

1教师提问:谁能举出我们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图片。

电梯 升国旗 扶梯 拉门 拉窗户 风车 自来水龙头 璇转的舞蹈动作等等。

2、试着用手势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3、看图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4、请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平移与旋转。三 学习习近平移距离

1、激趣,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形发上了哪些变化?

2、教师设疑:向上平移三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3、试着移一移。

4、你有什么感受呢和发现呢? 5教师总结: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格,只要看某个点移动多少格。

四、动手试一试

1、取一根线,一端拴住一颗纽扣,用手拿着另一端做旋转。

2、你还能用这个纽扣做评议吗?

3、试着画一画

平移和旋转教案(范文模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区别两者的运动特点;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初步感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掌握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进行平移,并判断平移后的距离。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方格图、小房子模型图、风车、陀螺、算盘、拼图。课前活动:

(自我介绍,玩陀螺,并与学生对话:只要你认真上课,专心听讲,你就能收获更多的乐趣,更多的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拉个圆圈转转转,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请两个小组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转动,其他同学一边说转转转,也拍手,生活动。师:看同学们这么开心,就再请两个小组同学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好不好?游戏做完了,你们感觉这两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玩过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游乐园。你们瞧(课件出示第37页主题图——游乐园),你喜欢玩哪个游乐项目,看一看它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比划吗?

生:有小火车、大风车、缆车、摩天轮、转转椅(边说边用手比划它们的运动方式)。师:同学们,这么多的游乐项目都在运动,我的眼睛都花了,咱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与同桌讨论,并说说分类的理由。(小组活动,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生:缆车、小火车是一类的,因为它们都是直直的、平平的运动;大风车、摩天轮、转转椅都是转圈,所以是一类。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些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了分类,我们把缆车、小火车这样的物体从某一方向做直直的、平平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平移。(板书:平移)把大风车、摩

天轮、转转椅这样的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圈圈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联系实际,理解概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玩具。(出示:风车、陀螺、拼盘、算盘等)同学们谁会玩这些玩具? 学生边玩边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生:风车和陀螺的运动方式是旋转,拼图运动时是平移,算盘珠子上下拨动是平移。即时练习:观察下面的画面。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呢?(用手势表示,老师先交待清楚,平衡→旋转⊙)

(课件出示:旋转门、升降国旗、推拉窗、升降电梯、拧水龙头、推拉抽屉、拍球、射箭等等)

师: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师:可见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还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着重研究图形的平移现象。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与旋转

1、将一张卡通(小鸭子)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下平移”,接着一个个同学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上平移”、„„卡通动物图片在黑板上按要求移动着,在平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发生变化。

2、老师跳舞(三个八拍),舞蹈中有平移现象吗?(有)

3、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与旋转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向左旋转1圈。真棒!(让学生在动作中体会平移的特点是位置变了,方向没变。而旋转的特点是位置不变,方向改变)。

4、学生动手做一做,用一个钮扣和一根线做平移运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学具

旋转卡片转一转,做旋转运动。

四、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动态演示一个点的平移。师:这个点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师:再动态演示一遍,这个点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平移了几格?请用手势告诉我。(老师事先交待左手表示方向,右手表示移动的格数)

2、动态演示一条线的平移

师:下面请大家观察一条线的运动?你发现了什么?(用手势表示)

3、动态演示一个正方形的平移。

师:点的平移,线的平移大家都会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简单图形的平移,这个正方形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平移了几格?请用手势告诉我。

4、刚才老师把运动的过程都演示给大家看了,现在老师不演示了,请思考方格图中红色

正方形平移到黄色正方形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平移了2格还是3格?(用手势表示)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指名回答,先请说3格的,再请说2格的)师:你们认为谁说的有道理?生:略

5、师:红色正方形平移到黄色正方形,红色正方形的点都平移到哪里去了?对应点之间有几格?这样的对应点在图中还能找到吗?红色正方形的边都平移到哪去了?对应边之间有几格?这样的对应边在图中还有吗?

6、师:可见红色正方形向下平移了3格,图形中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平移了3格,正因为这样,我们判断正方形向下平移了几格,就可以抓住对应点或对应边来看。

7、学习了这么久,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我们一起来唱《蜗牛与黄鹂鸟》。(动画演示蜗牛爬藤的过程)

8、引出第41页方格图下面我们也来动手把小房子按规定方向平移。

把小房子向上平移5格(书上向右平移7格的可举一反三,学生课后完成),填完整表格。

9、数图形平移了几格

师:从实线小房子平移到虚线小房子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平移了几格?(书上2个选一个,另一个举一反三,学生课后完成)。

五、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师:同学们掌握了数图形平移几格的方法,如果要你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你行吗?我们试试看吧!(课件出示方格中的三角形)请同学们画出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师:哪位同学把自己画的图形展示给同学们看?并且说一说画法、同学展示并交流画法,然后老师展示电脑的画法。

六、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体验价值。

师: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平移和旋转的世界吧!(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七、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知识资料链接

2002年7月1日至13日,一幢居民楼在机械的牵引下悄然平移了20多米,旋转了110度,比拆迁后重建节省了20多万元。

2003年6月,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了66.4米。

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 篇7

贯彻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 利用Flash强大的交互功能, 设计了双线操控方式, 不仅利于教师操作演示, 同时易于学生自主操作。利用Flash的脚本编程模拟了现实中平移和旋转的具体变化, 能够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调动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

《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移, 会把一个图形从某个位置移动到新的位置, 能够数出移动格数;二是进一步学习旋转, 知道什么是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能把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因为一个物体平移的具体格数变化在现实中是很难感知的, 让一个物体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以操作的。考虑到我校四年级学生已掌握了电脑基本知识, 对电脑的使用也充满了兴趣。所以我便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平移和旋转这两个变化过程, 让学生自主操作, 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切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具体变化,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设计思路及表现手法

根据对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 我选择了在交互性能、动画制作、程序模拟等方面都十分强大的Flash软件来制作本课件。

1. 创设情境, 动画演示, 生动形象

首先, 在课堂的复习导入环节制作了游乐场的场景, 并在游乐场中设计了观光缆车、旋转木马、摩天轮等模拟动画。利用这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项目, 让学生指出这些项目分别属于平移和旋转哪一种变化, 复习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这样的复习导入过程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反而能够增强学生继续探知的学习兴趣。

其次, 在新课教学环节, 通过动画的演示及数据的反馈, 直观生动地演示平移和旋转的具体变化。我在平移和旋转的新课教学部分都分别设计了探讨、演示、练习三个环节。在演示环节制作了可以通过单击鼠标重复播放的演示动画。平移动画通过醒目的颜色标出了平移的具体格数, 形象地告知学生如何去数平移的格数;旋转动画通过箭头形象地标示出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不同的旋转方向, 并且设计了卡通时钟的解说, 让知识的学习充满了趣味性。

2.引导探究, 自主操作, 交互强大

我将本节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 学生每人一台电脑 (或采用分组教学, 每小组一台电脑) 。每台电脑里都安装了本课课件。课件通过Flash脚本编程, 设计了能够让学生自主探讨操作并及时反馈互动的模拟动画。

在平移教学的探讨环节, 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可以上下左右随意平移图形, 同时课件能够即时显示平移的格数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课件的反馈, 加深对平移格数变化的理解。

在旋转教学的探讨环节, 通过鼠标拖动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图形, 旋转效果真实。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练习时, 设计了相应的评判语言, 能够及时提示学生旋转的方向。

能够让学生自主操作并及时反馈, 充分显示了Flash课件强大的交互性。同时在学生操作时, 课件能给出相应的操作提示, 降低了学习难度, 切实增强了学习效果。

3.巩固练习, 游戏设计, 趣味盎然

在平移和旋转的练习环节, 我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实验的练习题, 并且每道练习题都有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 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还设计制作了七巧板游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的操作来任意平移和旋转图形, 综合运用了平移和旋转的变化方式,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 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充分体现了本课件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内容结构与艺术布局

1. 课件的框架结构清晰统一

我将课件分为复习、平移、旋转三大模块。平移和旋转每个模块再分为探讨、演示、练习三个小块。框架草图如图1。

这样的结构简洁明了, 易于控制,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课件的界面分区明朗、布局合理

我将课件界面统一分为五个区:标题区、进度导航区、主演示区、操作提示区、菜单控制区。布局如图2。

标题区:设计课件的Logo及课件的标题。

进度导航区:显示当前课件的教学进度, 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进程。

主演示区:设计在课件界面的中央大块区域, 是课件最主要的展示区, 课件的主要场景、主要动画都安排在这个区域。

操作提示区:对于课件的每一步操作显示相应的提示, 使课件更易于正确操作, 增强了课件的通用性。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菜单控制区:设计了课件流程的控制菜单。

3. 课件配色和谐统一, 配音富有童趣

在配色方面我选用经典的蓝白色调, 和谐统一, 突出显示用醒目的红色字体, 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观。

在课件的配音处理上, 我非常注重符合儿童的学习情趣。因此, 在课件片头配上了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 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 同时引导学生带着欢快的心情走进游乐场 (复习导入环节) 。另外在一些按钮上配上了简短清脆的声音,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两大流程控制方式, 增强学习进度和学习路径的选择性

(1) 顺序控制法。

通过直接按空格键来控制课件的顺序播放。这种控制方式适合教师上课使用。

(2) 菜单控制法。

通过点击菜单控制区的按钮可以随时进入相应的学习模块, 适合学生自主操作时使用。

●元件要素与技术处理

1.用Flash Action Script模拟图形的平移变化

实现效果为: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来控制图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平移, 并能即时显示出平移的格数。

主要制作步骤:

(1) 元件的制作。

制作一个表格元件, 在元件中绘制一个10*15的表格, 每小格是30*30像素, 方便后面的程序控制。制作一个小亭子图的元件。将这两个元件都放入主场景的相应位置。并在主场景中加入四个动态文本框分别命名为sn、xn、zn、yn, 分别用来显示上下左右平移的格数。

(2) 代码的编写。

帧代码如下。

写在小亭子影片剪辑上的代码如下。

还有三个方向的控制代码类似, 不再赘述。

2.利用Flash action script模拟旋转的变化

可以说这是课件制作中最大的难点也是创新点。用鼠标来动态控制图形的旋转, 体验真实。主要利用了onClipEvent (mouseDown) 、onClipEvent (mouseUp) 、onClipEvent (enterFrame) 影片剪辑动作命令以及hitTest () 检测碰撞函数、Math.atan2 () 数学正切函数来计算旋转的角度。具体实现思路如下 (以旋转三角形为例) 。

首先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元件以及一个旋转控制按钮元件, 并将它们封装在一个影片剪辑中, 但为了保证图形的真实性, 旋转按钮处于隐藏状态。

程序设计思路为:当鼠标移至图形上时出现旋转控制点, 然后当鼠标按下控制点并拖动旋转时, 利用数学正切函数计算出旋转角度, 并同时赋给图形的_rotation属性, 即让图形跟着鼠标的拖动而旋转。

具体代码如下。

3.七巧板游戏的制作

在制作七巧板游戏的时候, 首先按照现实中七巧板的形状制作7个元件, 每个元件里都有一个七巧板图形和一个旋转控制按钮。为了美观和方便控制, 旋转按钮处于半透明状态。

然后将7个元件拖动到主场景中, 开始编写代码, 每个元件的代码都是一样的。具体代码如下。

●课件评价及反思

在上了几节课以后, 我觉得课件还有一个不足之处, 就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缺少了计时和评判功能。如果能统计每组成功拼出七巧板的时间, 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则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竞赛, 能更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点评

课件《平移和旋转》创设了数学实践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活动, 让学生从儿童游乐园场景开始, 点击体会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 进而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平移和旋转的具体变化,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让学生在体会成功的同时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给我们以启示。

袁老师制作的课件有以下特点。

(1) 既适合单机演示的教又适合学生的网络学。课件设计了两种流程控制方法:一是顺序控制法, 通过直接按“空格键”来控制课件的播放, 适合在普通教室一机一幕的投影方式教学;二是菜单控制, 通过点击菜单区的相应菜单随时可进入课件的相应模块, 学习进度可调, 学习路径可选, 适合学生操作,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力, 由于是Flash平台制作的软件, 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就可以供全体学生来使用, 因此能够支持网络教学。

(2) 课件的界面功能区布局清晰合理。画面布局合理, 选用经典的蓝白色调, 画面雅致和谐, 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要求。屏幕展示区中标题区、进度导航区、主演示区、操作提示区、菜单控制区分布清晰明了, 功能丰富但操作简单, 教师可以简单地用空格键来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学生也只需点击鼠标就能探究学习。

(3) 课件设计将教学活动游戏化。从教学的情境导入开始, 学生就被一只鼠标引领着, 经历了儿童游乐场游乐项目的体验, 参加了平移亭子的劳动, 挥舞旋转的小旗, 探索了古代七巧板的平移与旋转的拼接。游戏设计让学生从简单平移旋转到复杂的综合应用探索, 学习轻松而自然, 并使学生深切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具体变化,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5.1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篇8

复习重点:平移、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变换仍然是考查的重点,但要注意图形变换与其他知识的整合运用,核心是建立起深刻的“变换意识”,善于从变换视角看图形间的关系,

复习难点:

(1)折叠问题实际上是轴对称问题,折叠前后的图形,关于折痕成轴对称。两图形全等,折叠图形中常会出现相似三角形,求解过程中常用勾股定理、方程思想等知识,

(2)利用轴对称求解几何最值问题是几何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解此类问题时要注意结合轴对称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有关线段大小关系的定理或公理,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易混易错点: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是描述一个图形的形状性质,

联系: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定义中都有一条直线,都能沿着这条直线折叠后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即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若把中心对称图形的两部分看成两个图形,则它们成中心对称;若把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为中心对称图形,

(2)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变换方式不同,平移是平动,旋转是转动,轴对称是折叠,

②确定条件不同,平移变换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旋转变换由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来确定,轴对称变换主要由对称轴来确定,

联系:平移、旋转与轴对称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对称与全等:图形的对称是全等变换,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对称的,但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重要考点题型方法点拨

解析:轴对称图形要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答案选D,

点拨:在求解过程中,易因混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致错,掌握概念和性质,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避免出错的关键。

点拨:本题是以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为载体,通过折叠变换求线段长度的问题,求解的关键是按等腰三角形的腰进行分类,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围绕关键点,平行、垂直已知线段或特殊四边形的边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或相似求解线段长度,此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等腰三角形的分类不全,或不能根据已知条件排除不合理的情况,或不会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或相似解决问题,

点拨:在进行图形变换作图时要抓住图形变换的要点求解,如平移有两要素(平移方向与距离),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对于轴对称变换要注意它的对称轴,对于中心对称变换要注意它的对称中心,

平移和旋转说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区别这两种现象。2.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探索研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区别这两种现象。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到游乐场玩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重温一下大家在游乐场玩耍时的快乐场景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录象中的游乐项目都有哪些?

二、新授

1、模仿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加以补充。(学生自由发言)生:滑梯、高空秋千、旋转木马、旋转杯、海盗船、高空蹦极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运动的物体,我们一起再来比划一下它们都是怎样运动的,好吗。(师生一起比划,比划即可不要多说话)

2、分类

师:大家比划的真形象,那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这些运动中的物体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你能将他们分分类吗?给你30秒考虑一下。

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讨论要求:

1、每个人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一说,在组长的带领下总结出一种你们认为最合理的分法。

2、3、由组长将你们小组的分类方法以及这样分类的理由起来汇报一下。讨论完毕后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指名回答)

生:(预设)高空秋千、旋转木马、旋转杯、海盗船为一类。因为他们都是转动的(用手模仿);(师:接着说)滑梯、高空蹦极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直着移动的。

师:你们组是分了2类,转动的为一类,平平的、直直的运动为一类,是吗?那大家觉得这两种分法,哪一种更为合理?(学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真是思路清晰,分类非常正确。像滑梯、高空蹦极的运动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像旋转木马等的运动是转动的,那你能说说它们是怎么转的吗?

预设:生1:是这样转的。(用手势)生2:转出来是圆形。生3:是围着一个中心转的。

师:像这样围着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就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

3、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教师用鼠标点击让长方形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师:这个长方形的运动方式属于? 生:平移、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那请你仔细观察,在长方形运动过程中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

生:位置改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师: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

师课件出示长方形后,让它沿着中心点旋转。师:此时这个长方形的运动方式属于? 生:旋转。

师:非常棒,那你能说说在旋转过程中什么改变了,什么没变吗? 生:位置改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

师:看来,在平移和旋转过程中,变化的是位置,不变的是形状和大小。这也就是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教师板书)师:同学们现在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平移和旋转而且了解了他们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小练一下吧。请翻开课本40页,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教师找学生起来交流答案。

三、感悟体验

1、寻找生活中的例子

师:这个题中还有一个问号,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平移和旋转现象?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做过、玩过、看过的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属于平移和旋转?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约30秒)好,睁开眼睛,咱们先来说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都有有哪些吧!可以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来。(学生举例子)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规范性,有说的不严密的及时订正。时间最多为1分钟)

师:看来咱们的同学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用到,下面请观看一下王老师下班后的生活。

课件播放(边播放,学生边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看来,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四、自主练习

1、课本自主练习第二题

下面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请连一连。

2、课本自主练习第三题

右边的那个图案是通过平移左面的团得到的?请画√

五、拓展延伸:

一天,小红和小明正在争论不休,小红说:小鸭子向前游动了2格,小明却说:小鸭子向前游动了4格,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六、小结:

上一篇:小学生消防安全演讲稿三分钟下一篇:初中作文相识的瞬间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