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工作总结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日报工作总结

日报工作总结 篇1

20××年,××日报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宣传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成就和“三会一节”(即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第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书法艺术节暨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全市第二届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十城联创、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及“两个转型”、城市建设等重要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新闻宣传任务。同时,报社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管理,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在内部管理、广告创收、报纸发行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20××年,××日报社在深入基层开展日常宣传报道的同时,坚持围绕我市重点工作早筹划、早安排,精心策划开设了20多个专栏,将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重大部署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全市干部群众。

一是创新宣传思路,加强新闻策划。20××年,报社不断加强新闻宣传策划工作,使新闻报道做到了目标明确、导向正确。如“三会一节”等重大活动,报社坚持早策划、细策划。年初,报社认真研究市委、政府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确定宣传重点、报道方式、宣传报道的阶段目标、记者的重点联系单位、稿件的具体要求等,制定出详细的报道方案。对于日常报道,报社坚持及时策划、认真报道,使全市各行各业的日常性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因为策划周密细致,执行有力,全年宣传报道基本做到了主题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明显。

二是打好“三会一节”宣传战役。报社开设“迎接全市第二届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专栏,对各部门、各单位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动态性报道;开设“喜迎自治区十二运:为十二运加油,为内蒙古喝彩/经济富民强区,运动健身强体/体验运动拼搏,拥抱健康生活/相约××,感受运动”、“自治区历届运动会回顾”系列专栏,加大十二运的报道力度;开设“弘扬中华书法传统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专栏,对第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书法艺术节暨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的准备情况、召开情况进行宣传,并在会后对书法城建设、书法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后续报道。“三会一节”举办前后,《××日报》上每天都能见到相关栏目、看到相关稿件。同时,报社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认真承办“中国书法城—××·当代国际书法高端论坛”和第二届西部名城汽车巡展(××站),为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做好我市城市转型、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宣传报道。报社开设“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两个转型”专栏,从宣传经济结构转型入手,重点对化工、煤焦基地、新型产业等进行报道;开设“推进拆迁改造 共建美好家园”、“推进城市转型 打造区域中心”等专栏,对我市建设生态绿洲型山水园林城市及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式报道。

四是做好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报道。20××年全市总投资规模巨大,开工大型项目较多。报社全都周密策划、及时报道,把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特别是对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报社紧跟不放,进行连续性报道。4月27日,报社制作专刊,报道该工程开工情况。

五是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做好“八个突破”的宣传报道。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八个突破”,是20××年全市工作的重点。报社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报道方案,刊发了大量稿件、图片,不断加大对“八个突破”的宣传报道。

六是做好其他主题宣传报道。报社开设“20××全市‘十大新闻’解读”专栏和“看城建/看经济/看典型/看企业”系列专栏,回顾20××年重点工作,报道20××年工作情况;开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家齐努力,创建文明城”、“文明哨所”等专栏,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开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宣传报道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战斗堡垒

时代先锋”等专栏,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对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开设“精彩十一五”、“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等专栏,展示“十一五”以来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展望“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开设“时代楷模”、“劳模风采”专栏,做好“时代楷模之孝老爱亲十大女杰”、××劳模等系列人物报道。

七是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民生报道。报社进一步加大民生报道力度,在日报开设“关注民生”专栏,在晚报开通有奖新闻热线,设置“市民热线”版,“爱心俱乐部”、“记者问暖”、“百姓故事”等专栏,就市民关心的城市建设、物业管理、旧小区改造、天然气置换、供热等热点问题做了大量报道。据统计,《××日报》全年共刊发民生类稿件近2000篇。

二、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报纸品质稳步提升。

20××年,报社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运用制度来管理职工、推进工作,基本实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一是规范采编行为,建立层层把关的审阅机制:编辑对记者、通讯员撰写的稿件进行审阅,发现有误的稿件立即更改,凡不符合要求的马上撤换;各部室的编辑自发地互看大样、相互把关;除总编办负责审阅大样外,总编辑、副总编辑审阅无误后,才能签发终审样付印。由于制度完善,管理严格,一年来未出现大的出报错误,报纸文字差错率也降到了历年最低。

二是进一步强化“六好”作品(好稿件、好标题、好图片、好版面、好专栏、好策划)评奖制度,每月组织采编部室主任对见报作品进行评选。对评出的优秀作品,报社加大奖励力度,并在业务学习会上进行点评。由于激励机制完备,优秀新闻作品越来越多,报纸质量不断提升。20××年,《××日报》品质稳步提升,共有5件新闻作品获内蒙古新闻奖,其中一、二等奖各1件,三等奖3件,获奖数量为近年最多,在自治区盟市党报中也处于前列。

三、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一是狠抓学习教育,着力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由于党员人数较多,报社将职工的政治理论培训与党员教育合并进行。报社党委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按照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能的要求,不断改进职工培训内容和方式。通过学习,广大职工更新了采编观念,提高了服务意识,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采编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是完善工作载体,推动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报社党委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支部工作考核细则》和《党支部工作记录本》、《党员“创岗建区”活动写实考核手册》等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党支部、党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使报社党建工作科学规范、严谨有序地进行。

三是突出重点,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建工作。报社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活动方案,狠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践行承诺工作,切实发挥领导点评的监督、指导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报社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工作制度,在全社干部中建立起“一岗双责”制度:科级以上干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切实担负起分管部室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报社要求一把手和其他领导、领导和分管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把党风廉政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报社进一步健全了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推进社务、党务信息公开,对发行、广告部门的目标管理运行情况每两个月公示一次,对党费、工会会费使用情况每半年公示一次,对干部任免、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等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情况均做到了及时公示,将这些情况直接置于全社职工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杜绝了贪污腐败、暗箱操作等现象;报社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职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由于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全年报社未发生一起有违党风廉政的事件,未接到一起反映职工以稿谋私、吃拿卡要的举报。

五是严格程序,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社严格按照干部选拔程序,任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工作实绩突出的4位同志到环节干部岗位上。由于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全程公开,报社的选人用人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日报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文革”时期,《人民日报》,计划生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史无前例的, 是动荡的, 正常的社会秩序于无政府主义的边缘徘徊, 各项事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这十年中, 计划生育工作受到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 但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如下表:

从上表得知, “文革”十年中, 全国人口突破九亿大关, 但全国人口出生率、生育率是整体下降的;死亡率也是逐年下降的, 特别是1973年死亡率下降到7.04‰, 已属于较低水平。这都说明了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根据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以及相关政策的施行, 我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66—1968年, 计划生育工作停滞不前, 以“多子多福”的思想为主;1969—1972年, 计划生育工作“起死回生”, 走“农村合作医疗”的路线;1973—1976年, 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深入人心, 进入规范化的管理。我认为这是跟“文化大革命”的三个阶段划分是基本相吻合的:第一阶段, 从1966年5月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第二阶段, 从1969年5月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第三阶段, 从1972年到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这也是“文革”时期的特点, 政治对国家计划、卫生事业等的影响举足轻重、不可小觑。

通过对“文革”时期《人民日报》 (2) 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报道情况的研究, 我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以及部分领导人的谈话, 对“文革”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分析。

一、1966—1968年期间

这一时期关于“计划生育”的报道只有5篇, 且多是在“坚决贯彻毛主席的伟大指示”下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 报道的文章中不乏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 如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人工程师尉凤英在首都革命群众大会上的报告中说:“我要永远革命, 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在结婚后定了计划……要计划生育, 不断革命, 不断前进。” (3) “忠于”字眼是明显的“文革”语言的表达模式。

从《人民日报》在这三年间的报道情况也能得知此阶段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 不过, 报纸作为媒体在传达信息时不一定能反映事实的全部。因为, 5篇报道的背后是避孕节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1967年6月, 国家科委、卫生部、燃化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口服避孕药鉴定会, 对5种短效口服避孕药进行鉴定。1968年, 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对口服避孕药1号做减量观察试验, 取得成效。1969年3月, 全国避孕药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 会议主要研究生产、供应避孕药问题。全年生产避孕药3650万人份。 (4) 在这么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行避孕药具的研究和生产, 是因为实行计划生育归根结底是要靠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作保证。

但由于“文革”前期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计划生育工作处于瘫痪或者半瘫痪状态, 出现了第二次生育高潮。

二、1969—1972年期间

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涉及计划生育的报道有所增多, 文章共有20篇。

此阶段的新闻报道中, 从内容上看, 主要是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的方式来推广计划生育, 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形成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 同时, 各地也根据不同的实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宣传计划生育。如, 福建省顺昌县房道公社就有“扁担”医院, 通过走访来治病, 以及宣传计划生育。 (5) 且在报道的文章中多为各地的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而计划生育工作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同时, 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如1971年如东县普查普治妇女病的调查报告就提到“妇女的希望和要求”, 不仅是“大力提倡晚婚、节育, 动员社员实行计划生育”, 希望“商业部门要及时供应计划生育的药品和器材”。 (6)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在前面的分析中已提到避孕药具的研究生产和发放, 为什么还会有此类的疑问呢?我认为, 在避孕药具的研究生产还只是刚开始的情况下, 避孕药具的提供不一定能及时和充分。

我认为此阶段计划生育工作的“起死回生”并不仅仅是全国人口突破八亿这一大关, 人口问题凸显, 在此方面的所作出的回应, 因为恰好此时的中国在外交上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还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与外界的交流并未断绝。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中国代表团团长唐克在会上发言 (《人民日报》, 1972-06-11, 第5版) :“我国政府历来主张实行计划生育, 经过多年来的宣传教育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种种因素的集合体在影响着中国政府在计划生育工作上作出更多的努力, 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支持, 这仅仅是巧合, 还是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呢?我认为计划生育工作重新受到重视至少在表面上是刚好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相呼应的。

同时, 我认为, 在此之前所进行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在城市的宣传, 以及在农村中通过赤脚医生的宣传教育, 等等, 而江苏南通县英雄公社十五大队则是注意教育团员、青年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 还利用了各种文艺宣传形式, 推动了全大队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工作。 (7) 在宣传教育资料方面, 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计划生育宣传手册》400万册。 (8) 同时, 国家计委也于1970年在《关于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中提出:“要继续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 免费供应口服避孕药。” (9) 毛泽东也更加人性化, 在1972年7月24日与外交部领导人的谈话中指出:“关于避孕工作, 我看要送上门去, 避孕药物、器械这些东西, 免费提供, 挨家送, 因为人家不好意思来领嘛。” (10) (这一精神的传达是在1973年12月的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上。)

三、1973年—1976年期间

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报道是面面俱到的, 文章多达175篇, 分别从妇女方面、从教育、从国际会议的参与、从计划生育的好处、避孕节育器具的研究发放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 其中不乏个人事迹的报道。总体为, 计划生育工作已逐步普及, 慢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其中, 最为突出的还是各地运用办夜校、讨论会、广播、幻灯、文艺演出、宣传小分队和印发小册子等各种形式, 广泛深入地宣传计划生育, 同时还充分发挥赤脚医生的作用来宣传计划生育。 (11) 同时, 妇女“半边天”的地位也慢慢深入人心, 而通过选举产生的各省的妇女联合会都是以“提倡计划生育”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的。 (12) 这些做法, 总的概括起来就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 发动群众, 自觉地实现生育计划。” (《人民日报》, 1973-04-17, 第6版报道)

更为重要的是计划生育指标的具体化, 以及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1973年6月20日, 国家计委在《关于国民经济计划问题的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展计划生育, 降低人口出生率。争取到1975年, 把城市人口净增率降到10‰左右, 农村人口净增率降到15‰以下。” (13)

1974年8月, 黄树则在联合国世界人口会议全体会议上发言:“实行计划生育, 这不仅是节制生育, 而且是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做法。在人口稠密、出生率高的地区, 提倡晚婚和节制生育。” (《人民日报》, 1974-08-22, 第6版) 这是有政策支持的:1972年12月10日, 中共中央在以中发【1972】44号文件转发的商业部《关于当前粮食情况和意见的报告》中提出:“在城乡人民中, 要大力宣传和提倡计划生育。少数民族地区除外。” (14)

“按照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 这是我国节制生育的工作的原则。” (《人民日报》, 1973-04-17, 第6版报道) 1973年4月, 出席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中国副代表季龙在发言中首次对外宣布了这个原则, 且此发言是由周恩来亲自审定的。 (15) 同年11月, 于旺在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会议上介绍我国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情况时也说道:“在推行计划生育的工作中, 我们把国家指导同群众自愿结合起来。” (《人民日报》, 1973-11-11, 第6版报道) 而在以后的计划生育工作中, 各地也是遵守这一原则办事的, 蓟县计划生育工作既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又发动群众自觉自愿地实行计划生育。 (16)

在国家免费提供避孕药品和有关的医疗服务方面, 在前面的解读分析中也已谈到, 加强避孕药具节育器械的生产供应工作, 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提高节育手术质量, 以及加强生育服务工作, 等等, 都是政府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举措。

十年的200篇报道, 在数量上来看, 毋庸置疑是少的;但所包含的内容, 可以说是一部简略的“文革”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史。总的来说, “文革”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极为宝贵的, 也算是“文革”中的“特例”。

注释

1 表格数据来自:杨魁孚, 梁济民, 张凡.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1:40-58.

2 本文所有《人民日报》的内容均来源于人民数据库, 网址:http://data.people.com.cn.

3 新华社.我要永远革命, 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人工程师尉凤英在首都革命群众大会上的报告 (摘要) .人民日报, 1966.10.22, 第2版.

4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7:73.

5 新华社.林区“扁担医院”.人民日报, 1971.09.01, 第2版.

6 《人民日报》通讯员.把群众性的医疗卫生办好---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讨论 (四十四) :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而斗争---如东县普查普治妇女病的调查报告.人民日报, 1971.03.03, 第4版.

7 江苏南通县英雄公社十五大队党支部.教育青年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人民日报, 1972.11.20, 第2版.

8 (9) (13) (14) (15) 杨魁孚, 梁济民, 张凡著.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1:46, 43, 50, 48, 49.

9 (10)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7:89.

10 (11) 《人民日报》通讯员、记者.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在不断成长.人民日报, 1973.08.21, 第3版.

11 (12) 详见《人民日报》1973.07.20第1版, 1973.08.06第1版, 1973.08.16第1版, 1973.08.19第1版, 1973.08.22第1版, 1973.08.25第1版, 1973.09.04第1版, 1973.09.05第1版, 1973.09.24第2版, 1973.10.01第4版。以上版面的文章皆为各省、市选举妇联, 以及工作任务的介绍。

日报工作总结 篇3

悲观有啥用?有部电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找工作也不相信眼泪。找到出路,才是关键。

本周以来,人民日报社会版连续报道了一系列毕业生的“人物志”,他们中有自愿到西藏阿里实现自己军旅之梦的,有到农村公路管理处天天巡查道路的,还有到网络新职业中“淘金”,靠为游戏中角色“配舞”而成为单位的骨干人才的……行业各殊、境遇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捧上了如意的饭碗。

他们的就业道路,有没有某种共性的规律,可以供大家借鉴?

他们身上,有宏观的政策支撑。支边援疆、三支一扶,扶植政策的光芒洒落在他们身上,助推前行。如今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统购统销式的分配肯定不能再搞,有人抱怨:就业这么难,政府咋不管?其实,无论是在搞活经济、扩大就业容量的宏观扶植上,还是在开展专项招聘会、构建未就业毕业生登记网络、鼓励创业等针对性服务上,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何抓住个人与政策的结合点,乘风而上,值得每个人研究。

他们身上,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能动地面对挑战,而不是两手一摊、命运由天。不说扼住命运的喉咙,起码是敢跟困难摔上几跤的人,才会有壮阔的前景。道理很简单:有着坚韧不拔意志的人和动辄消沉颓唐的人,谁在竞争中有优势?“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想要好工作,除了練好内功外,离不开积极地找。消极地等、偏激地骂,于事无补。

他们身上,有灵活的策略思维。非得“大城市、体制内、高工资、离家近”不可?凭什么把就业预期抬这么高?说到底,这是一种精英病:我上了大学,就天之骄子了,跟一般老百姓岂能混同?过去,有文化、受教育的人数过少,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群体心理;随着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这个落差一定会逐步缩小。泰山不辞垒土,乃成其大,哪怕有登顶之梦,何妨从基础做起呢?要发展,先生存,这是个朴素的道理。

在微观层面,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就业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僵化的就业观念。高不成、低不就,瞧不起基层,不愿意吃苦,说不定有好机会也耽误了:上天助自助者呀!(人民日报 04)

新华日报实习总结报告 篇4

大家好,我是在新华日报经济二处实习的,从7月一直实习到11月共4个月。当初我还没去实习的时候,听到“经济二处”的名字,还以为是专门搞经济报道的,心里还挺高兴,想到自己在大学里对经济挺感兴趣,自己也看了不少关于经济方面的书,去经济部门还挺对口的。等我进了这个处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经济二处”在新华日报就是专门搞农村经济报道的。当时我就懵了。说句实话,我打生下来到现在,在农村生活过的经验也就是在浦口的那三年了,完全是五谷不分的那种人,对农村的了解也就是周末、节假日的时候逛逛学校后面的龙王山,对庄稼的认识也只限于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刘源老师带我们去后山拍的那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了。所以当我第一次踏进新华日报的大门,我心中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六神无主”。而我到了这个处所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环境。

我第一天实习是8点半到办公室的。因为没有钥匙,怕来得早进不去。结果等我到那里的时候,我的老师还没有来,倒是处长和另一位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老师已经坐在那里了。我一直等到将近10点的时候带我的老师才来。他来了以后也不喊我干活,就和我聊天。原来他是1990年人大新闻系毕业的,因为**的缘故才回了南京。聊完了天也到了11点多钟,于是就去吃午饭。吃完了午饭老师们都睡起了午觉。我开始着急了:怎么没活干啊?后来下午了,也不见老师们有什么动静,他们都各忙各的,把我撂在一旁,我只好看报纸。早上我老师没来前,其实我已经把那天的报纸全翻了一遍了。可是老师们来了以后也就是在看报纸,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也看报纸。从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晨报、扬子、服务导报我可能从来没有哪一天像那天那样抱着报纸看了那么多遍的,几乎上面的文章我都快背上了。我当时真是百无聊赖啊,可是人生地不熟,能怎么办呢?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们处长来看了我一下,对我说:“小姜,无聊吧?别着急啊。明天带本小说来看吧!”

我第二天还真带了本张爱玲的小说来。大家别笑。我也确实看了,但是大家可以想象,在刚刚去的实习单位看张爱玲的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我开始想:这么下去不行了,一定得自己找活干!正好当时机缘巧合,7月7日,也就是第二天,正是我们浦口的学生搬家到鼓楼的日子。而据我观察和了解,当时许多同学因为期末考试结束得早、天气太热赶着回家等原因,已经通过其他途径把东西纷纷搬到鼓楼来了。所以我推断,第二天的`搬家,学校免费提供的搬家车肯定装不满!于是我把这个素材和老师一讲,他也听鼓励我的,于是第二天我就真的去采访了,发现果然和我预料的一样,又进行了一番采访,于是就有了我自己写的第一篇稿件——《看大学生搬家》。等这篇稿子发出来后,我们办公室另一位老师,南师毕业的博士对我说:“小姜啊,不容易啊,自己写的稿子发出来了嘛!”当时我还颇不以为然,心想这有什么,我写的东西确实挺新鲜的,为什么说什么“不容易”呢?后来,经过4个月的实习我才明白这位老师的话。因为要在新华日报这样的媒体发几篇自己写的东西,实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容易的。

加强社会工作建设(韶关日报) 篇5

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重在人才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前不久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党和国家人才发展大局,将社会工作人才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一起作为我国的六支主体人才队伍进行全面部署。如何加快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工作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在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崇尚的价值准则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契合的,其内涵和功能也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的。社会工作人才直接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力举措。

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机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重要支撑,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骨干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改革的决策部署,明确要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 进行分类改革。分类改革的重点是扶持发展从事基本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尽快提高这些事业单位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推进社会人才队伍建设,在社会服务机构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普及社会工作知识,设臵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社会工作项目,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厘清机构目标定位、创新机构体制机制、完善机构服务体系、凝聚机构发展动力、激发机构发展活力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政事业单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吸引留住人才,凝聚力量,做大做强;有利于社会服务机构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内在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增强服务效果,率先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要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供重要借鉴。

(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些高速发展过程中来不及解决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尤其是随着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就业困难、贫富悬殊、犯罪吸毒、诚信缺失、心理失衡以及流浪乞讨、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既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也迫切需要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专业方法,来协助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

(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现实需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保证。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加快社会工作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合作,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社会工作发展,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是凝聚社会力量,用好社会资源,服务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机构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人性化管理、柔化性服务的专业特长,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宣传倡导、组织动员的专业优势,发挥社会工作人才有效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的专业特色,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完善“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模式中的纽带作用,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形成”“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中的引领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尽快形成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的社会管理网络。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

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平等、尊重、民主、诚信的专业伦理规范。通过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有利于构建平等互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疏导公众情绪,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信友好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二、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

我市总人口323万,其中农业人口198万,城镇人口122万,我市民政系统共有各类从事民政事务社会工作机构1710个,有工作人员7000多人。其中,市、县(市、区)民政局机关有相关机构82个,工作人员150多人;乡镇民政或社会事务办104个,有民政工作人员160多人;事业单位(含乡镇敬老院、村委会、居委会等)1522个,工作人员近7000人。全市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市级有303个,县(区)一级有583个,总数已达886个。其中社会团体有51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有37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涉及教育的有296个、文化17个、科技8个、劳动41个、社会中介服务2个、其他12个。2009年全市共有社会团体510个,从业人员2683人,民办非企业单位376家,从业人员为8992人。韶关市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臵、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正、就业服务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

基本情况如下:

(一)在年龄结构上。全市社会团体专职社会工作者中,35周岁以下的占21%,35周岁至54周岁的占47%,55周岁以上的占32%;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专职社会工作者中,35周岁以下的占42%,35周岁至54周岁的占40%,55周岁以上的占18%。

(二)在学历结构上。从他们中的专职社会工作者看,社会团体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专职人员总数的11.1%,大学专科学历的占专职人员总数的27%,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专职人员总数的29%,大学专科学历的占专职人员总数的40%。

(三)在培训情况上。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培训缺乏。由于目前社会组织既缺乏政府必要的扶持,又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因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经费非常有限,有的社会团体甚至连活动场所与办公设备都没有。经费严重不足不仅影响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更使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难以得到基本保证。

(四)在社工专业和职称上。目前全市社会组织中,只有5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其余的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社会工作者都属于非社会工作专业。自2008年开始社会工作者考试以来,我市民政系统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2人,初级社会工作师16人,数量偏低。

(五)在工作从业年限上。目前我市社会组织组织专职社会工作者中,社会工作从业年限在5年以下的,在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都超过40%,从业年限在15年以上的,社会团体中有19%,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仅有8.5%。

虽然我市社会组织在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十分滞后的。概括起来是数量偏少,规模偏小,远不能满足各群体、各行业公民、法人表达利益诉求、加强自律管理、提供社会服务、谋求自我发展等多方面的巨大社会需求。特别是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更是缓慢,所占比例偏低,目前我市公益类社会组织为13个,占社会组织总数1.6%。由于公益性慈善社会组织的不足,使社会工作者没有足够的活动平台。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化,利益格局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工作需求日益扩大,社会服务职业化要求越来越来迫近,构建和谐社会也对建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地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岗位设臵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还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化程度不高。我们目前还没有职业化的标准。例如,民政领域的社区工作者、社区民政员、司法领域的司法协理员、社区矫正人员,劳动保障领域的劳动保障员都没有统一的职业资格和职业标准。同时,目前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数是以行政干部的身份出现,与服务对象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专门助人的职业。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社会工作比较成熟的地区,注册专业社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是具有高等学历和受过良好教育与培训的专业人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在职在岗的社会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乡镇绝大多数都未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不能完全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曲江区社会福利院40多个工作人员中只有一个大专毕业生,其他大部分是中学毕业生,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只有小学文化。另外,社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服务对象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或疲于应付。

(三)社会化程度不高。发达地区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程度非常高,这些地方的社会工作通常不是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支撑,而主要是由大规模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承担的。东莞市共有7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开展社会工作试点,专职社工活跃在民政、教育、卫生、司法、禁毒、团委、残联、妇联、社区、信访、新莞人服务、企业员工服务等10多个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第一线。现阶段,韶关市“政社不分”的行政理念导致了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落后,我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扶持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政策还不完善。我市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建设是比较薄弱的,社会工作机构较少,社会工作人才缺乏,民间社会服务组织还不够发达。

(四)工资待遇不高。我市社会工作大都由兼职人员来完成,工作任务重,薪酬水平低,工作环境差,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社工未被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造成目前大量社工专业人员都是按照行政职位、职级在操作,待遇无法落实。从事民政社会工作事务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也因待遇偏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或是不愿留在韶关或是人虽留在韶关却不能安心工作,极力想方设法调离。例如我市大部分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上都是400-500元。而目前东莞一线社工本科学历见习期社工待遇为2800元,而十二级助理社工师待遇4000元,中级八级社工师则增加到7000元以上,根据社工的实际表现,其薪酬会在指导价内有5%的浮动。政府向社工组织购买服务的价格为,无职称4万元/人〃年,助理级6万元/人〃年,中级9.9万元/人〃年,相当于在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经费供给标准上增加一万元。

(五)社会公信度不高。目前社会工作在韶关市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事实上,有许多人并不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大多数人将社工认为等同于义工、志愿者居委会人员。不少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也不了解,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就是社会工作,或者把民政工作等同于社会工作。这成为当前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已逐步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和行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被誉为“社会工程师”。东莞的社会工作面向全体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广泛分布于民政、教育、卫生、司法、禁毒、团委、残联、妇联、社区、信访、工会、新莞人服务管理、企业员工服务等领域,已经成为做好事、做善事的代名词,“有困难找社工”就像我们“有困难找警察”一样家喻户晓。“做义工奉献社会”已经成为包括演艺界明星和广大市民提升地位、净化心灵和奉献社会的首选。相比我市的社会工作由于起步时间不长,专业社会工作者不多,除传统的民政工作外,现在开展的一些专业社会工作局限于某些个人生活方面,如青少年维护权益热线服务、心理咨询等,而对于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生活安全感、社会秩序等问题的介入还相当不足,限制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问题的力度和影响范围。2008年6月底进行的首次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中,韶关市有200多人报名,但最终参加考试的只有100多人,大多都是民政系统的在职人员。由于社会工作的制度性文件尚未出台,取得“社工证”的预期成效不明显,导致一些报考的人员动力不足,备考不充分,考试通过率大打折扣。而广州、深圳报名并参加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都多达数千人,其中广州报名的高达1万多人。广州、深圳都有大量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报考,由于具备专业素养,社工专业的学生通过率较高。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发达地区比较存在的一些差距,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障碍;既有体制机制的成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还是发展中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从管理体制上来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涉及党群、民政、司法、卫生、计生、残联、工、青、妇等数十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导致社会工作人才的行政分割特点比较明显,“活动”空间往往受到“单位”的条块分割。同时,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按照推动工作、学科建设与管理队伍相协调的原则,面上缺少牵头抓总部门来统筹协调。从运行机制上来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机制还没有建立,扶持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政策还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二是社会工作相关法规不完善。深圳市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对社会工作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统筹设计了社工专业化、职业化取向和岗位设臵、经费支撑、承担主体和载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力地推进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建设是比较薄弱的,如何规范行政性社会工作和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的关系,在会费收取、财务制度、票据管理、税收减免、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有关法律和法规和配套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是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目前,我市还没有真正建立和执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系列和评审机构,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体系。社会工作师执业资格制度还没有建立,没有形成职业化的岗位体系。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臵政策还没有制定出台,社工岗位不明确。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水平认证、注册管理、实务督导、服务评估、项目设计、职业级别、薪酬标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不健全,社工缺少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要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齐抓共管的格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残联、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密切配合,民间社会工作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民政部门的职能,充实人员力量,明确民政部门是推进和协调社会工作具体行政行为的职能机构。

(二)健全职业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实行社会工作职业准入制度。引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和资格证的人员。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现有实际从事社会工作或职业带有社会工作性质的人员从一般的社会服务人员转岗为社会工作人员者。可通过培训、进修和考证,强化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技能,条件成熟时,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实行“持证上岗”的硬性规定。对新入岗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录取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以改善目前社工队伍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能力水平认证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水平认证制度,对获得助理社工师(初级)、社工师(中级)、高级社工师(高级)的,可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三)开发社工岗位,积极吸纳人才。大力开发与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是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残障康复、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合理设臵社会工作岗位,吸纳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韶关市实际,可以先行在以下四类机构中设臵社工岗位:一是各级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如民政部门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主要科室,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臵必要的专职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二是在社会工作者充当核心角色的领域,如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臵、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正,以及学校、医院和企业等机构中,通过岗位调整、增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三是在社区(包括乡镇、街道、社区)中的社区服务中心设臵社工岗位,优先招聘和录用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四是在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中设臵社会工作岗位,使其成为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的主渠道。以公平公正、竞争择优为导向,以“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为方向,探索建立专职制、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机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吸引和聚集社会工作人才,向一线服务岗位集中和集聚,向农村郊区延伸和覆盖。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针对目前实际从事社会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实际,实施社会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社会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用3-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轮训工作,使其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将社会工作人才列入培训计划,研究制定出台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工作人员参加各类社会化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通过在职或半脱产的教育培训,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以上文凭,通过考试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称资格证书。探索建立贯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工人才继续教育、社工业务普及培训相衔接的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体系。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设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和实训基地。建立社会工作督导制度,聘请资深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 作者进行全方位督导,不断提升我市社会工作者的业务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五)加强激励保障,激发人才活力。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薪酬标准。在公益性社会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实行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保证其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水平。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社会保障机制。使(聘)用社会工作者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定,按时足额交纳应由本单位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晋升机制。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职级体系,明确各职级的任职资格和晋升条件,创造社会工作者合理的晋升空间,不断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维持良好的工作意愿。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将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纳入我市人才奖励体系,与其他类型专业人才同等对待。每年开展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社会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六)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强劲的的公共财政支持,是促进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确立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将社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范围,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参考GDP增长情况,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的投入比例。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合理界定政府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范围,确保财政支持社会工作的科学有效。市属单位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所需经费由市财政负担。对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会工作国内外交流合作,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中心、社工网站、社工宣传刊物等平台建设,各级财政要给予有力的支持。大力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向社会工作投入。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社会工作。积极推动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通过宣传落实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倡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设立非公募基金会,并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依照有关章程直接开展公益活动或支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捐赠。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必须把舆论宣传放在重要位臵。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的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通过编发工作简报、印发学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有效形式,深入宣传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工作方法,大力宣讲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法规。通过举办社工节、社工论坛以及定期举办社工文体活动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活动,展示社会 工作丰富的职业内涵、社会价值及广大社工的职业风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社会工作发展、尊重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氛围。

(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试点引路。由市民政局牵头,选择市社会福利院、流浪未成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单位进行试点,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储备社会工作人才、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积累社会工作人才评价经验,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文件提供依据,创造条件。

二是起草政策文件。由组织人事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十七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起草下发有关韶关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

三是加强专业培训。通过专业教育、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途径,分类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大力培养严格遵循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指示和方法技术,能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实务人才。大力培养精通社会工作指示和方法技术,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督导评估方法,能够提供专业督导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大力培养精通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务,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社会工作研究人才,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四是探索建立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机制。把社工在组建团队、规范服务、拓展项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志愿者人数众多、乐于奉献、联系广泛的优势结合起来,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实现联动互补,互动共进。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协调机制,由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牵头,有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参加,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统筹协调“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倡导公职人员、大中专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在市志愿者协会适当设臵一定数量的社工岗位,负责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培训、监督工作。将志愿者培训纳入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规划,对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五是开发社工岗位。由市民政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区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重点探索在社区建设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设臵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达到省厅对粤北山区达到10%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

六是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是社会工作制度确立的重点和关键。公益性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承载者。要积极扶持、培育各种公益性社会组织,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重点培育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公益性专业性社会组织,重点培育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和城乡社区的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公益性慈善类社会组织,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者创造发挥作用的平台。建立常规性的政府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由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并以合同方式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确保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正常运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空间和舞台。切实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党建工作,确保民办社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日报工作总结 篇6

娄底日报社是我市重点安全防护单位,历年来在安全生产上从未放松,特别是安全生产的宣传报道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每年超额完成任务。今年来,报社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没有民事纠纷,我社公私车辆已达160台之多,没有发生一起车祸,院内没有发生盗窃现象。报社社情稳定,人心安定,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正常良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娄底日报社地处月塘东街北侧,毗邻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西邻金碧文苑小区,南面是卡拉OK一条街,与金谷市场一街之隔,地理位置特殊,周边环境复杂。鉴于这种情况,我社对安全生产工作特别重视,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人员变动随时进行调整,历年来均由党组书记、社长担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部室主任为安全保卫机构成员,由物业公司配备专职安保人员6名。报社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底有总结,用于安全生产工作经费有保障,年初按要求上交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保证金贰万元。

二、制订制度,完善管理

近几年,娄底日报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其中有门卫保管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安值班巡

查制度、重要物品和机密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另外还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项制度严格督促落实,并逐一进行考核,特别是印刷生产车间制定的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专职消防工作人员,做到万无一失。在安全情况信息报送方面,我社及时掌握民情,严格执行“月查季报”工作制度和“日查日报”制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

三、内部安全,落实到位

我社安全生产内容主要是内保、交通、治安、印刷厂生产安全等。报社自搬入新址以来,从保安公司雇请保安负责院落公共财产安全,历年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为了更好地进行物管,每年9月我社与国泰物业公司一年一签物业管理协议,由国泰物业公司承担安全保卫工作和物管工作,新派安保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我社于10年完善院落管理,配备监控设备,安装摄像头,加强了院落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工作,被评为全市安全保卫工作合格单位。为了保证消防安全,添置了印刷厂消防设施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消防知识教育培训。我社共有公私车辆160余辆,全年未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四、宣传报道,及时准确

根据年初我社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报社积极履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义务,对全市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和有关部门所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都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全年共刊发安全生产新闻报道200多篇,晚报同步宣传报道,新新网、娄底手机报也刊发相关报道。安全生产月期间,报社及时派出记者跟随安监部门下县市及参加市里各项安全生产采访不下20次,做到随叫随到,不耽误任何一次采访报道。

五、重点防护期间安全工作

18大期间,报社积极配合市里统筹安排,明确督察组工作人员,派出专人驻乡游家镇督促18大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并单独做了专项汇报。报社为了做好重点防护期的安保工作,制订了重点防护期应急预案及“娄底日报社十八大期间安保工作方案”,同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党代会全员值班表。报社内部还特增设保安2名,在重要部位印务楼、家属楼设置岗哨,加强巡逻。特别是夜晚对院落的进出车辆停放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外来车辆严禁入内,内部车辆发放出入证,做到逢人必问,逢车必检,通宵值班,没有任何失误。

娄底日报社

日报工作总结 篇7

服务读者始终是《人民日报》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前, 《人民日报》开辟读者来信专栏, 创办读者来信版, 设立读者来访接待室, 建立群众性读报小组和通讯员队伍, 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改革开放后, 《人民日报》不断拓宽服务面, 吸引读者参与互动, 不断提高服务读者的本领, 还创办了“干部说干事”、“报友说报”、“看台人语”等专栏, 受到读者欢迎。

近年来, 《人民日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服务读者新举措, 遵循“资源整合、报网融合、内外结合、人才聚合”原则, 在读者调查、内容建设、渠道服务、培养潜在读者等四个层面全面提高服务读者的水平和能力。

资源整合——全面开展读者调查

了解读者是服务读者的第一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首先应当了解读者的构成情况:哪些是基本读者, 哪些是核心读者, 哪些是潜在读者, 并明确他们的特点、阅读习惯、思想状况等。《人民日报》以资源整合为依托,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读者调查工作, 对办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年, 《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永联村杯) 读者调查活动。调查采用报纸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邀请读者就过去一年报纸刊登的新闻作品、常设栏目和报纸版面进行评价。这项调查吸引了超过五万名读者踊跃参与, 并在年末调查结果公布后邀请读者代表走进报社, 与编辑记者展开亲密互动。

实践证明, 读者调查对办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读者调查不仅收集了人民日报核心读者的详细个人数据, 并由读者票选的最喜爱的新闻作品、栏目和版面等, 准确把握了读者的阅读偏好。

2012年, 读者调查正式启动第三届。读者调查活动的成功, 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资源整合”。

读者调查由《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策划、主办。新闻协调部是《人民日报》近两次改扩版和机构调整改革中新设立的部门, 职能是新闻报道活动的“总调度”。在编委会的指派下, 由新闻协调部牵头读者调查工作, 并组织协调地方部、发行出版部、对外交流合作部、人民网、人民论坛杂志等多个部门参与, 将报社的版面资源、组织资源、人才资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全力做好读者调查工作。

由于社内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 《人民日报》 (永联村杯) 读者调查已成为全社共同合作的常规活动, 读者调查的结果也成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参照。

报网融合——在服务中引导, 在引导中服务

媒体竞争, 内容为王。读者服务工作, 最集中的应当体现在内容上。报纸内容满足读者需求, 是读者服务工作的第二个层次, 是读者服务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要求。在这个层次上, 《人民日报》通过有效的“报网融合”, 体现了服务读者的意识,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提高了服务读者的水平。

2009年, 《人民日报》两次改扩版, 不仅扩容提质, 而且以改扩版带动机构调整和体制改革, 提高了报网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频度, 深化了与读者的互动和融合。

遵循“报网融合”原则, 《人民日报》改扩版新举措包括:一是推出众多民生专栏, 在社会建设新闻版中汇聚了众多民生新闻专栏, 凸显民生报道强势阵容, 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二是顺应人民网网络票选调查, 加强政策性解读和调查性深度报道, 为读者解疑释惑, 满足读者期待;并把更多版面留给读者, 比如老品牌“读者来信版”改版, 增加读者稿件。三是名牌栏目报网互动, 比如将人民日报品牌栏目“人民时评”、“人民论坛”搬上人民网网页的醒目位置, 又比如将人民网名牌栏目“地方领导留言板”搬上人民日报新兴媒体版, 将网民提问和地方领导回复、短评汇成“网连中国”栏目, 再比如报网联合开办“人民观察”栏目, 实现报网联动报道、互补式报道。四是改进文风、鲜活版面, 让文章易读可读, 读者愿读爱读。五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等开展深度互动和融合, 建立公共稿库, 实现稿件共享, 鼓励编辑记者与读者实现多平台交流互动。

改扩版后, 《人民日报》及时召开扩版读者座谈会, 邀请三方面读者: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国有企业宣传工作负责同志;党报研究专家;各界读者代表, 就报纸扩版改革展开座谈讨论。座谈会纪要上报中央, 得到刘云山部长批示肯定了人民日报改扩版成果和报网融合的进展, 并要求进一步研究总结读者意见, 提高在服务中引导、在引导中服务的能力。

内外结合——拓展渠道, 让我们离读者更近一些

施拉姆有一个传播学公式, 即读者选择某个媒体的可能性, 与媒体效用成正比, 与媒体易获得性成反比。在传播技术发达、新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 党报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第三个层次, 就是拓展渠道, 拉近与读者的物理距离。

《人民日报》通过邀请读者评报和建设电子阅报栏, 拓宽读者接触报纸的渠道, 使读者更容易接触到报纸, 并将读者的意见和反馈纳入新闻生产流程, 力争将报纸办得更好。《人民日报》不仅有较为完善的内部评报机制, 近年来尝试将读者评报纳入日常流程中。比如在人民网首页提供了“人民网上看报纸”, 邀请读者参与网上评报, 或为报纸打分, 或留言评论;再比如与一些高校新闻院系师生展开合作, 将读者代表的评报意见及时以内刊形式在社内印发;通过这些渠道收集来的读者意见已经成为办报的重要参考。

此外, 《人民日报》全面启动电子阅报栏建设。当前, 《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已经在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设置, 并与天津、湖南、河南等省市合作, 试点铺开。同时, 结合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 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园设立, 方便读者阅读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根据地点不同设置了一些贴近性内容, 比如设置在高校的电子阅报栏, 上面不仅有人民日报内容, 还有当地重要新闻、天气信息、校园服务信息等等, 拉近了与读者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

人才聚合——培养并服务潜在读者

培养并服务潜在读者, 是读者服务工作的最高层次。近年来, 《人民日报》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潜在读者——青年读者的服务工作, 取得很大成效。

夏衍与桂林《救亡日报》 篇8

迁入桂林的《救亡日报》,社长仍是郭沫若,总编夏衍。不过郭老的工作重心在重庆,担任文委会主任,无暇顾及桂林《救亡日报》,因此《救亡日报》的实际工作由夏衍运筹。

为《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争取合法”

《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它是经过国民政府批准的一张公开合法的报纸。那么,迁入桂林后是否还是一张公开合法的报纸呢?这一点,中共中央驻国统区代表团负责人、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明确地告诉夏衍,《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一定要“争取合法”。广州失守的前一天,即1938年10月20日,夏衍带领《救亡日报》11名编辑、记者等工作人员,撤离广州,在没有交通工具代步的情况下,经历艰难曲折,才于11月17日辗转步行来到桂林。他放下行李立即去找刚建立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向中共中央驻国统区代表团秘书长兼桂林“八办”处处长的李克农请示汇报工作。李克农见到夏衍就说,《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一定要“争取合法”,只有让广西当局“放心”,《救亡日报》才能在桂林站稳脚跟,取得合法地位。这就是说,《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仍有一个“争取合法”的问题。接着,李克农向夏衍介绍中共的老朋友刘仲容,大家讨论了《救亡日报》如何在桂林争取合法的问题。

按照周恩来、李克农的指示,夏衍的首要任务是为《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争取合法。为此,他于11月8日上午在刘仲容的陪同下,首先拜访了著名教育家、广西救国会的领军人物李任仁。李任仁对夏衍的造访,极为友好热情,以上宾之礼款待了他。在交谈中,李任仁代表广西救国会对《救亡日报》来桂林复刊,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全力的支持,承诺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他。夏衍表示:我们来桂林办报,完全是从民族大义出发,不含一党一派的私利,也决不干预广西内部政务。对广西当局持友好善意的态度,拥护广西当局抗日、团结、进步的立场,请广西当局放心。事后,夏衍回忆说,李任仁“非常诚恳坦率”,我由衷地敬佩和感谢。

接着,夏衍在李任仁、刘仲容等的陪同下,一同来到广西省政府,对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作礼节性的拜访。会见是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当寒暄一阵之后,夏衍把话锋一转,就说起《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的事,他说:“《救亡日报》是一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广大文化人共同抗日救国,这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想黄主席一定会欢迎《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的。”“欢迎,欢迎!”黄旭初接过夏衍的话说。

继而夏衍又说:“我们赞赏和拥护广西当局团结、抗日、进步的立场。”说到这儿,他停了停,然后接着说,我们“对广西内部政务保持善意的态度,也希望广西当局对《救亡日报》予以支持。”“那当然,那当然。”黄旭初接过夏衍的话,表示说。

这之后,黄旭初以广西省主席的名义宣布:为了使《救亡日報》早日在桂林与读者见面,广西省政府决定给《救亡日报》补助在桂林的复刊费200块大洋。一家外来报纸在桂林复刊,政治上给予合法地位,经费上慷慨解囊,这在桂系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样,《救亡日报》取得了在桂林复刊的合法地位,同时有了桂系经费的帮助,解决了它复刊时经费短缺的燃眉之急。

夏衍在拜会黄旭初之后,于当天下午火速赶往长沙,向周恩来汇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的落实情况。周恩来拉着夏衍的手说:“我已经接到克农发来的电报,你们从广州出来的情况,大体也知道了。报纸决定在桂林复刊,很好。”这样,夏衍在桂林为争取《救亡日报》复刊的合法性,得到了周恩来的充分肯定,正式批准《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

两次赴香港为《救亡日报》筹措资金

《救亡日报》迁至桂林复刊,是没有运作资金的,因此,它的复刊经费就成了一个首要问题。而关于复刊所需要的资金,周恩来在长沙就对夏衍作了明确的交代,要他们自筹经费。

夏衍与报社同事几经折腾,好不容易从广州来到桂林。桂林对他们而言,人地生疏,几经周折才找到住处,12个人安顿在两间小小的房子里,睡通铺。然而,在物价暴涨的情况下,要办起一家报纸真是难上加难,要落实自筹经费又谈何容易?虽然,当时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曾向《救亡日报》许诺,答应每月给报社津贴200元,实行上除1938年12月份领到过200元补贴外,以后再多次去领,他们就用“拖”和“赖”的方法,不再支付了。再说广西省政府经费补贴问题,他们虽曾资助《救亡日报》复刊费200块大洋,这对《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起了很大的帮助,但从整体长远上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何况广西当局没有承担经费的责任。再从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在经费上的帮助来说,他们自身经费相当紧张,没有钱,也就拿不出钱来支持《救亡日报》的运作,即使有钱也不便于支付。如果“‘八办’津贴《救亡日报》,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这张以文化界统一战线为标志的报纸也就会被反动派叫成伪装的共产党报纸。”正好会给蒋介石抓到取缔《救亡日报》的口实,而使它遭到灭顶之灾。可见,“八办”是不能从经济上支持《救亡日报》的。面对现实,经费问题怎么样才能解决,出路又在哪里呢?经过两天的冥思苦想,夏衍找到了“八办”李克农处长,向他提出改“自筹经费”为“自力更生”,就是说既不向国民党要钱,也不向广西当局伸手,由《救亡日报》自身想办法筹措运作资金。这样,既可以解决经费问题,又可以摆脱别人的控制和约束,使《救亡日报》在桂林出版发行更为合法化,岂不妙哉!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李克农的肯定和支持,旋即向在长沙的周恩来报告并得到批准。

为了自力更生解决《救亡日报》的运作经费,夏衍曾两次赴香港:第一次去香港是1938年12月3日从桂林出发,直至12月12日才到达香港。一到香港,他便马不停蹄地找到廖承志,把来香港的苦衷向他和盘托出。廖表示理解与支持,爽快地从海外华侨华人为祖国抗战募集来的捐款中,拨出1500港元给他,以支持《救亡日报》在桂林的运转。其实,在夏衍抵港前,周恩来就已发电报给廖承志,指示他拨一笔经费给夏衍办报。

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同年8月,其日发行量在2000份至3000份之间徘徊。其原因之一,报纸质量上存在问题。当时《救亡日报》没有自己的印刷厂,而是请三户图书印刷所代排代印。而三户图书印刷所是一家老厂,铅字严重老化,有的字残缺不全,印在黄褐色的土纸上,读者对一些字很难辨认。尽管《救亡日报》经过版面改革之后,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然而由于印刷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订阅《救亡日报》的读者并不是很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报经理张尔华向夏衍建议:如果我们的报纸要有一个好的销路,“必须有一个自己的印刷厂”。对此,夏衍十分重视,欣然接受他的建议,决定自己办印刷厂,到香港买一副新5号字铜模。有了铜模,不仅可以自己铸字,而且还可以接受同行或其他印刷厂加工铸字,从中获利,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夏衍决定第二次去香港。

夏衍这次去香港,是1939年12月下旬。他从桂林出发,途经柳州、玉林等地来到广州湾。他在湛江买了一张去香港的船票。这次去香港,他吃够了苦头。原来他乘坐的船是一艘人畜混装的小货轮,船上禽畜排出的粪便与死的鸡、鸭、猪发出的臭气,混合在一起,刺鼻难闻,令人呕吐不止,加之这次行船又遇上强海潮,船在大洋中左右上下颠簸得十分厉害。好不容易才到达香港,夏衍拖着病体去找廖承志,向他倾诉衷肠,得到他的同情、理解与支持。当下,他在香港为夏衍购买了一副新5号字铜模。夏衍高兴极了,喜气洋洋回到桂林,旋即在漓江边的白面山找到一块空旷的荒地,盖了几间简易的茅草房,作为印刷厂的车间。接着,招收了10多名逃难来桂林的失业印刷工人和七八个失学流亡来桂林的知识青年,作为印刷厂的班底,办起了印刷厂,取名为建设印刷厂。这样,《救亡日报》有了自己的印刷厂,报纸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订户猛然飚升,突破8000份。

不断刷新版面,使之贴近民众

《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初期,每天的銷量不超过2000份,这令夏衍焦虑不安。如何改变这种不死不活的现状呢?为此,他登门拜访了正在桂林的大出版家、大报人胡愈之、范长江,向他们求教,拜他们为师。他们也非常坦率、热情,对夏衍说:“一定要改变在上海、广州那种既不像杂志,又不像报纸的形式——那时的主要毛病是‘书生办报’,不懂得办报的‘基本规律’。”具体表现在喜欢登大块文章,发表议论,靠“名人”文章撑场面。除第四版“文化岗位”是副刊外,它的一、二、三版内容混乱,有时一篇文章占了整个第一版,把当天的重要新闻挤到二、三版,有时甚至无法刊出。为了改变版面布局,学习胡愈之、范长江的办书办报经验,夏衍决定从版面改革入手,建立“每日评报”制度。

所谓“每日评报”制度,就是每天凌晨印出来的大样,首先交给夏衍过目。他则从头到尾即从标题、内容到形式,从文字、误植到衍文等诸多方面都看一遍,然后用红笔一一批点,或提出个人意见或看法。经过评点之后,把这张大样贴到通道的墙上,发动报社全体成员参加评报。这样,报纸无论在版面、内容还是形式等方面,其质量都有很大提高,赢得读者的好评与赞誉,订阅《救亡日报》的读者,一下从2000份增至4000份,打响了版面改革取得好效果的第一炮。

在推行版面改革的同时,夏衍打破办报的陈规戒律,把每天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简编成几百字至一千字的重大新闻。同时规定每天发一篇不超过1200字的社论,而且必须由他亲自写(外出、生病除外)。社论的内容有国内国际大事、抗战形势,直至社风民俗、群众生活气息等方面。他撰写的社论,“文风尖锐泼辣,富有强烈的战斗性”,如《无产阶级无祖国》、《祝福!友邦苏联》、《自力更生与外交》、《轴心国的崩析之兆》、《墨索里尼的梦破碎了》、《北方战局优势的展望》等等,“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当时的抗战形势,吹响了反法西斯的号角”。这样,《救亡日报》办得紧贴民众,代表了民众的心声,反映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因而它的发行量步步上升,达5000份以上。

国内国际的大事,是瞬息万变的。为应付变化无穷的大事,夏衍决定开辟“本报特稿”与“本报资料室特稿”的栏目。所谓“本报特稿”就是预约在桂林或香港、外省的政界与著名文化人,为《救亡日报》就某件大事撰写专稿。为引起社会关注,发表时,在题目上加上“本报特稿”的字样。如1939年3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夏衍决定约请李克农为《救亡日报》写“本报特稿”《对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的希望》。在国内国际大事上,《救亡日报》还不时转载延安、中央社、塔斯社的一些重大新闻稿。转载时,这些稿件中会出现新的人物、新的地点与新的事件,读者不一定知道,针对这一点,在转载后的第二天,《救亡日报》会出现一篇“本报资料室特稿”,简明介绍或解释这些人物、地点、事件,以增加读者对人物、地点、事件的认识与了解。这样,在夏衍的运作下,《救亡日报》不断刷新版面,使《救亡日报》更加清新尖锐,文章短小精悍,贴近民众生活,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其日发行量也从2000份增加到3000份、5000份,销路扩大到湖南、江西、广东、四川,乃至香港和南洋一带。

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用人

《救亡日报》迁至桂林时,只有12个人,且赤手空拳,其它一无所有。两年内,他们在桂林先后吸收一批从上海、江浙、两湖等地流亡来桂林的文化人,或是失业失学的知识青年。当时,报社所有的工作人员,除夏衍刚40岁外,其他所有成员都是30岁以内的年轻人,“从郭老起,到编辑、记者……都是摇笔杆子的书生,没有一个人当过记者”。用夏衍的话说:“都是‘杂牌军’,或者叫‘散兵游勇’。”

要改变这个状况,变外行为内行,使他们从“杂牌军”变为“正规军”,夏衍使出了3招:第一,办夜校,请胡愈之、范长江授课,解决编辑、记者的入门问题;第二,派出去,把年轻的编辑、记者派到桂林的大报社实习,去当大报社编辑、记者的助手,向老编辑、老记者学习,由他们手把手教他们;第三,在实践中锻炼,通过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通过锻炼,一批编辑、记者脱颖而出,如于逢、易巩等,就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好记者。

《救亡日报》在桂林办得生龙活虎,既生动活泼,又尖锐泼辣,旗帜鲜明,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与夏衍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用人是分不开的。如周钢鸣,广西罗城人,早年参加北伐,投身革命。虽然他没有高学历,也不是编辑或记者出身,但他经过实践锻炼,能写一手好文章。《救亡日报》创刊后,夏衍聘他为报社记者兼采访部主任,把采访权交给他。如果夏衍外出,他会把《救亡日报》的临时处置权交给他和林林。例如夏衍第一次由桂林赴香港筹措资金时,就委托周钢鸣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周不辜负夏衍的重托,把复刊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夏衍从香港回桂林途经柳州时,他在这里看到《救亡日报》在桂林的复刊号,立刻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起来,令他赞叹不已,当天晚上他极为高兴,“兴奋使我一夜不能入睡,我睁着眼睛直到天明”。后来因工作需要,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把周钢鸣调去广西地干校任指导员,夏衍真舍不得他离开报社,只是组织上要调他,他没办法罢了。

又如翁从六,原名翁毅夫,浙江宁波人。抗战初期,他在第九战区服务团做宣传工作。后来,陈诚把服务团美其名曰调来桂林休整,实则弄到桂林来遣散。夏衍获此信息后,立即把翁从六吸收到《救亡日报》。说起翁从六,夏衍早就认识他了,1931年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刻,他们同在“左联”所属外围刊物《文艺新闻》共过事,且过从甚密。对于翁从六的为人,夏衍了如指掌,知道他为人精明干练,在同事中以和蔼可亲著称。这次,他来《救亡日报》之后,老朋友久别重逢,夏衍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担任相当社长职务的经理,统管报社的出版、发行、经营等业务。同时,夏衍把东奔西跑所筹集来的经费如数交给他统管,由他计划运筹。而翁从六不负众望,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耐心细致。他的特长是善于同社会各界打交道,比如《救亡日报》无白报纸,且市场早已脱销,他可以从《广西日报》那里借来二三十令白报纸,解决了《救亡日报》无纸的燃眉之急。在经营管理上,如果运作资金短缺,他会动脑筋想办法,积极筹措。当他了解到夏衍新近创作的剧本《一年间》正在定稿,就向夏衍建议公演。正在重庆的社长郭沫若获悉这一动议后,立刻从重庆来电,支持翁从六的建议,夏衍也表示赞成。《一年间》公演时,由翁从六担任公演主任,他指挥得井井有条。这次公演,由于剧本写得真实贴切,深刻刻画了剧中主人翁的爱国情怀,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加之演员队伍一流,所以在桂林、重庆的公演场场火爆,获得成功。报社也获得一笔可观的票房收入。

1939年仲秋,组织上把翁从六从桂林调去孤岛上海,另从《新华日报》桂林分馆派张尔华来接替翁从六的工作。夏衍从各方面考察了张尔华,觉得他也是一个很好的同志,所以对他也是十分信任。其实,张尔华同翁从六一样,也是一位理财高手。他来到《救亡日报》后,提出开源节流,建议把每天销售剩余的报纸集中起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把一个月的报纸装订成合订本。这是一个创举。零星的《救亡日报》装订成合订本之后,分别在《救亡日报》、《新华日报》、《广西日报》与香港的《星岛日报》等报纸上,发布销售广告。广告刊出之后,国内国际不少机关团体,纷纷来函来电索取。此举,为《救亡日报》开辟了一条新的发行渠道,使《救亡日报》更加繁荣,蒸蒸日上。

机动灵活执行周恩来提出的办报方针

每家报纸都有它的办报方针。那么,《救亡日报》的办报方针是什么?它关系到《救亡日报》的命运。这一点,当《救亡日报》还在广州运转之时,周恩来特地把夏衍从广州召至武汉,就《救亡日报》的办报方针同他发表谈话。他说:“问题不单在销量而在于读者敢不敢看你们的报纸和欢不欢喜看你们的报。”“这张报纸是以郭沫若为社长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这一点就规定了你们的办报方针。办成像国民党的报纸一样当然不行,办成像《新华日报》一样也不合适。办成《中央日报》一样,人家不要看;办成《新华日报》一样,有些人就不敢看了。总的方针是宣传抗日、团结、进步”,“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要看,都欢喜看的报纸。你要好好学习邹韬奋办《生活》的作风,通俗易懂、精辟动人,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国民党不肯讲的,讲《新华日报》不便讲的,这就是方针。”这就要求《救亡日报》既不能办成像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不能办成像共产党的《新华日报》,而是介于国共之间的一种宣传抗日、团结、进步的另一类型的报纸,适合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要看,都喜欢看的报纸。对于周恩来规定的这个办报方针,夏衍心领神会,在主持编辑出版《救亡日报》中,呕心沥血。

要做到认真贯彻执行周恩来为《救亡日报》所规定的办报方针,夏衍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举抗日、团结、进步的旗帜,在抗日、团结、进步上做文章。

夏衍认为抓住了抗日,就抓住了抗日人们的心声,从而赢得左、中、右三方面人的欢迎。据此,他在编辑出版《救亡日报》时,固然把工农大众的抗日活动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作为坚定不移的宣传抗日的基本方针。但是,资产阶级的抗日其中包括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欧美派大资产阶级的抗日言行,也要以特殊形式作适当宣传。比如1939年的“双十节”,他就组织了《国庆纪念特刊》,特刊称蒋介石为抗日的“最高领袖”、全国陆、海、空军的“最高统帅”;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称作“我当局”、“我们的政府”。又如,从1937年9月22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起至1941年元月,蒋介石策划发动皖南事变前止的3年多的时间里,《救亡日报》把蒋介石及其要员发表的抗日言论,作过10多篇专题报道,而且大多数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对于地方实力派,如山西的阎锡山、广东的余汉谋、广西的李宗仁、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等,《救亡日报》对他们的抗日言行都作了充分肯定的宣传;对于因抗战而牺牲的爱国将领,如蔡丙炎、翁照垣、郝梦龄等人的抗日事迹与爱国情怀,《救亡日报》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先后发表了李宗仁将军抗日访谈录,高度赞扬了他在台儿庄战役上卓越的指挥才能,对于他的焦土抗战主张,表示由衷的敬佩。《救亡日报》的上述抗日宣传,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是不肯讲的,中共的《新华日报》有些又不便说,而《救亡日报》都以它独特形式进行报道了,从而赢得左、中、右三方面人的赞誉。由此,《救亡日报》获得更多的读者。

夏衍认为团结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他反复说,在抗战时期,只要不是亲日派汉奸卖国贼,不论他们属于何种政治派别,都要把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敌。基于这个原则,尽管蒋介石破坏国共团结,挑起事端,制造反共摩擦,但他还没有公开叛国投敌。因此,还要同他讲团结。如1938年1月1日《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为了团结蒋介石,夏衍通过周恩来,转告蒋介石为《救亡日报》题团结方面的词。蒋介石欣然同意,他的题词是:“救亡日报,精诚团结。”在复刊时,夏衍把蒋介石这个题词放在复刊号上的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夏衍要周钢鸣、林林重刊蒋介石的题词,尔后又配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题词:“坚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鞏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夏衍这种精心设计与灵巧安排,突出了同蒋介石讲团结。这样,《救亡日报》既不像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不像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因而它获得左、中、右三方面人的欢迎,它的读者步步飚升。

夏衍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进步的标志就是推动与促进抗日。工农大众的抗日,是进步的中坚力量,这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此时及以后,蒋介石的反共步步升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蒋介石和他代表的政府稍有利于抗日言论,也应看作是一种进步。因此,还要团结他,这样做对抗日有好处。基于这一点,所以,发掘蒋介石有利于抗日的进步因素,就成了《救亡日报》一项特殊任务。例如1938年12月26日,蒋介石针对汪精卫“共同防共”的妖言,针锋相对地进行批判,他说:“在我们一致实行‘三民主义’的中国,若再共同防共,完全是无的放矢。”接着,又说:“汪精卫说这话的目的,是想以防共名义,首先控制我国军事,进而控制我国文化以至外交。”蒋介石这段话,点出了汪精卫“共同防共”的要害。蒋介石这个讲话发表两个月之后,1939年3月10日,在夏衍的精心安排下,发表了李克农的文章,肯定了蒋介石的进步。

上一篇:培训班开班前讲话下一篇:唐诗四首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