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个人心得体会(精选8篇)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民创业、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保证。通过这次效能建设的广泛开展,使我认识到其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我认识到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必须要自觉树立全局观念和全市一盘棋思想,提高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执行力,确保政令在基层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意识,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高度进一步增强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如果机关执行决策不力,工作效率低下,就可能引发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甚至影响到改革发展进程和社会政治稳定。换句话说,机关是不是负责任的、高效廉洁的机关,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党的执政意图的实现程度。因此,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
作为地税干部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高度,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深化和延伸,努力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政策和决策的执行和实施上,体现在增强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行政决策和管理服务的水平上,体现在严格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实现机关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上,体现在深化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上,体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权力上,不断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的水平。
二、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以能力促效能
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本人在履行岗位职责、搞好管理服务、严格依法行政等方面还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共产党执政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必须真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学习上下真功夫,贵在持久
学习不是难事,难就难在要下真功夫、坚持不懈。我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且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外,作为一名地税人员,更应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积极探索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提高服务纳税人的本领的新方法、新路径。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理论、思考问题、干好工作。
学习要有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态度,切忌浮躁情绪,急用、实用思想,要开展系统性、经常性、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学习。
四、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做到标本兼治、注重长效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着眼长效。地税机关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深化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公开办税制等具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执法岗位追究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建立健全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机构和工作机制,让群众积极有效地参与机关效能的监督,促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办事过程中,做到办得公、办得快、办得廉、办得好。探索建立部门和个人绩效考评办法,促进行政目标的实现。现行的能级制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考评办法,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发展概况
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始于1992年。2003年底,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对信贷征信业的管理职责, 并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 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以下简称个人征信系统) 的功能主要是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 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 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提供有关信息服务。个人征信系统收集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家商业银行和公共事业系统, 共有4类信息。分别是身份识别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贷款信息, 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信用卡信息, 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公共事业信息, 包括非银行信用信息、法院民事判决、欠税、固话缴费、手机缴费、缴纳水电燃气费用等。截止到2007年底, 征信系统已为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
2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个人征信系统作为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信息平台”, 其建立和发展, 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该系统为纳入系统的自然人建立了一个“信用档案” (即个人信用报告) , 实现了征信报告使用者 (商业银行) 和被征信者 (借款人) 的双赢。一方面, 有助于商业银行快速实现异地跨行业的信用查询, 防止交易风险, 预防金融违规交易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 可以节省借款人的时间, 方便其更快速地获得借款。现在, 无论是贷款买房、买车, 或者是申请信用卡, 商业银行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而且, 信用报告的应用正向求职、租房等更多领域拓展, 已逐渐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可以说, 个人征信系统建立, 对促进个人重视自己的诚信行为, 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3当前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3.1信息采集缺乏立法保护
目前,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 尚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 使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方面无法可依。在缺乏法律保障和规范的情况下, 对涉及诸如政务公开信息与国家秘密、企业公开信息与商业秘密、消费者公开信息与个人隐私等问题难以界定和操作。当前银行、电信、保险、工商、税务等均认为自身最具有征信的资格和能力, 各自为阵, 造成征信主体多元化、利益被分割、谁也不具有公信力。没有法律保障的个人征信体系, 对个人信用的采集极容易演变成“霸王条款”。与多数数据库一样, 个人征信系统肯定要走向商业化, 一旦对普通企业级用户有偿开放, 管理不善的话, 后患无穷。
3.2信息采集渠道单一, 缺乏公正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 (1805人参加) 显示, 33.1%的人表示对个人信用档案的作用不了解, 69.7%的人不太清楚什么行为属于不良信用信息并会被列入个人信用档案。93.4%的人认为, 对于即将成为“黑户”的客户, 银行有责任提前告知;83.9%的人表示, 最担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入“黑名单”。 (6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 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诸如明明是银行的操作失误, “不良记录”的烦恼却让客户来“扛”的案例。公民个人信用档案是如此的敏感和重要, 然而当前的央行征信系统只单方面从银行、电信等机构采集资料作为信用惩罚依据。以手机欠费行为为例。2007年初, 央行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 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 此举意味着手机欠费记录作为不良信用信息, 进入到央行的个人信用档案。众所周知, 电信收费领域一直以来饱受非议, 名目繁多的价格欺诈、乱收费、多收费, 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并经常引起消费者投诉。试问, 一个连自身信誉都无法保证的行业, 又如何能为他人征信?如果银行只听取电信的“一面之词”, 并作为“污点”记入个人征信档案, 被征信方往往在未告知或告知不充分的情况下, 就被单方面判定为信用不良, 显然有失公平。
3.3信用记录的标准过于草率
银行都以个人实际发生的银行交易结算过程信息、社保信息、话费信息等, 作为不良信用信息记录依据和评判标准。在现实生活中, 不良信用记录似乎很容易产生, 比如办理某些银行的信用卡, 不启用虽然不收首年年费, 但是第二年开始是要继续收年费的, 而且是直接在透支额度里扣, 有了一定数额的透支后银行又不一定会告知, 于是从第二年开始就有了逾期的不良记录。而商业银行无法区分这些数据是恶意还是非恶意的, 出于谨慎经营的考虑, 就将这些数据都作为恶意信息进行记录, 进入央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实际上, 偶尔轻微延期或者违约行为, 并不意味着个人诚信有问题。这种粗浅的评价标准, 却将大多数人打上不良信用记录的烙印, 造成的是多数人不诚信的社会局面。
3.4征信者本身也是利益关系人, 丧失征信公正性
上述银行与电信企业联手的征信活动, 电信企业既是征信信息的提供、经营者, 又是征信行为的利益一方 (借此催交电话费) , 如此一身而两任,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 不具备征信本身应该具体的中立、客观、公正的要件。而且央行征信系统不仅通过商业银行及电信部门, 今后还将通过、水、电、煤、法院等机构取得征信数据。试想, 如果继电信之后, 诸如自来水企业、电力等强势的机构也可以通过“征信系统”给公众施加压力, 动不动就号称将不良记录调入“征信系统” 也不管这个费那个费的收得是否无理。那么必然会产生垄断企业利用征信来对公众进行新一轮的掠夺。而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与纠正, 将使公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征信系统的失信直至崩溃。
4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议
4.1尽快对个人征信进行立法
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设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 其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个人隐私的保护等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 如何征信, 采集哪些内容, 怎样确保征信信息准确, 如何保障被征信人的权利, 必须由国家立法来解决。美国是一个个人征信体系非常发达的国家, 但它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的。至今, 美国已经颁布了《隐私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十多部相关法律, 来规范信用信息的收集和披露。因此, 在还没有相关法律保障的情况下, 哪些内容应纳入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应该十分慎重。对个人征信立法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是: (1) 明确信用专业机构可以采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 (2) 界定与政府信用信息相关的国家秘密、与企业信用信息相关的商业秘密以及与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相关的个人隐私, 并明确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特殊信用信息的保护措施; (3) 明确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信用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 (4) 对信用专业机构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4.2赋予被征信者对征信活动的知情权
在一个信用体系很健全的国家, 个人信用档案直接影响每个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其合法权必须予以维护。笔者认为, 个人征信系统不能由银行单方面说了算, 更不能由某些垄断企业和单位说了算。银行作为经营者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提醒信用风险的社会责任, 在将不良记录提供给征信系统前, 应该建立善意确认制度, 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当事人, 给当事人提供异议和申辩的机会与渠道, 同时减少征信机构和被征信者之间的纠纷。个人征信中心应提高服务意识, 充分尊重企业和自然人的知情权, 赋予被征信者及时消除错误信息、更新过时信息的权利。当然, 信用信息透明与个人隐私保护并非不能调和, 以美国的信用立法为例, 既有《信息自由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法案来强化信息公开, 又有《隐私法案》、《隐私保护法》、《财务隐私权利法》等法案具体划定了个人隐私的范围。根据这些法律, 不仅公民有权随时查阅自己的信用记录, 在发现记录内容不实时也可以申请更改。而信用局在出具一份对个人不利的信用记录时必须通知本人, 公民一旦发现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4.3积极引入第三方征信机制
从征信体系建设完备发达的许多国家的普遍经验来看, 要实现 “征信”之信——比如信息来源的正当可靠、信息发布的平衡公正、信息的不被滥用等, 一般都离不开这样两个方面:其一, 对征信机构及其征信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维护消费者对征信信息的知情权、质询争辩权。其二, 保证征信机构独立的第三方身份, 并且征信机构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竞争。因此, 必须引入独立于利益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征信机制。第三方征信机制的合理性在于超越于具体的利益冲突, 其衡量的标准是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 而不仅仅是利害相关的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工具, 第三方征信机构按照相应的评估准则, 对某个利益相关者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 不做任何诱导性评论, 向授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各种基本信息和附加信息, 在一定范围内依法共享信用信息。由于第三方征信机构并不具备市场垄断的资本, 所以迫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不得不保持公正。
5结论
“民无信不立”, 毫无疑问, 信用建设十分重要。个人征信系统是金融企业防范风险的工具, 但同时也与公民财产、隐私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其建立及使用的过程中, 还应多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考虑。个人征信系统的成功建立, 应在立法的基础上, 一方面保证系统的透明度以及公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 还要保障公民对个人信用记录有质疑、申诉以及矫正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评论: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不能为垄断行业助威”[N].南方都市报, 2007-04-23.
[2]个人信用档案不能单方面建立.新京报, 2008-6-10.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个人征信”.金羊网, 2008-06-1214:31:49.
【关键词】品牌;就业;大学生
十几年的指导高职生就业工作体会到:现实决定大学生不只是在寻找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也不是谋求一时的生存,而是要通过塑造自己的品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获取比别人高的溢价,就不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失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可以在各种活动、各种场合成功的行销自己,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的肯定和承认。个人品牌的塑造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树立你自己想要的品牌是个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本文以个人品牌为核心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大学生顺应这种趋势,真正实现《你就是品牌》。
一、个人品牌的概念
所谓个人品牌,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在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个人名字、形象、個性、语言、思想、行为等为表现载体,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和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这种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受众心目中产生的特有印象和价值联想。我对“个人品牌”的理解,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个人的才能、品行、诚信、操守、性格、经历等等特质在公众眼里的印象,俗指一个人的口碑。个人品牌是自身能力的体现,它的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积累和被大家认知的过程,个人品牌一旦形成,就会被人们接受和长期认同,并在展现自己、拓展人际关系、传播交流专业知识、培育自己的特性等方面发挥出巨大能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增值”。
二、个人品牌的作用
个人品牌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而这些影响影响你的目标市场对你的看法。如果下工夫找出你的目标市场看重的特性,你就能反过来营造一种氛围,使别人在和你谈生意时感觉舒服、自信。
个人品牌体现着你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它带来的信誉度可以帮助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事半功倍地完成工作。简单说,就是让别人未见其人、先闻“品牌”,通过自己精心构制的品牌形象来为自己前进的方向铺路搭桥。
个人品牌可以使你在创业、兴业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蒂夫乔布斯从创业到隐退,到再次复出,乔布斯的个人品牌形象无一例外的吸引着世界人们眼球的热点,苹果在经历了风雨飘摆后,由乔布斯的复出逐渐走向稳定。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都有自己的影响范围。要想推动个人成功,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你、接受你、信赖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必须将你的能力、个性以及独特品质融为一体,建立起自己鲜明个性的“个人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超然而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如何塑造大学生个人品牌
(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管理
职业生涯是一颗常青树,树冠的枝繁叶茂取决于根系的庞大和坚固,大学生只有关注自己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培育自己坚固的根系,才能摘取自己果树上个人品牌的胜利果实。内在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做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等。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决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潜力、需要和志向,培养自控和自主能力,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在规划生涯中要凸显个人品牌,提升打造个人品牌意识。
职业生涯管理是找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利益结合点,大学生接受、习得职业生涯管理的理念,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探索自己的职业锚,有利于持续发展个人品牌。
(二)塑造核心就业价值观
核心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的一种关于职业与就业行为的观念,是大学生对“真实”(real)就业过程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它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所依据的一系列准则,包括对职业类型、职业价值、薪酬、就业地点的看法或态度,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核心就业价值观虽不能被看到和触摸到,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却能渗透进就业竞争力的各方各面,成为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并成为核心能力的发出者和指挥者。核心就业价值观不具有强制力,但当其一经行为主体所接受,就会进入无意识,进而形成内在的、左右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向。理念决定行为,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正是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只有保持正确的、不断创新的就业理念,大学生才可能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在职业生涯指导课自我认识一节中加强学生对价值观意义及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价值观”拍卖、教师精心设置的“完成句子”、“生涯幻游”、“留住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东西”等等寻找价值观的训练,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真实的价值观。通过对职业锚理论的深入理解,促使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探索自己的职业锚的理念置身于大学生的意识之中,在探索自己职业锚的过程中也就是寻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就业价值观,同时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三)确定职业目标进行品牌定位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大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和细化职业目标后,需要对个人品牌进行定位。个人品牌虽说不是普通的消费对象,但它是社会、组织、企业等的使用者,其定位就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塑造一个特定的形象传达给社会,从而在受众中确立一个理想的位置。在定位时,个人品牌同样需要对自己进行洞察:我是谁?我的天赋,核心价值观,我的兴趣所在。这只是完成了内省,之后还要去看自己生存的环境,你服务的对象和所从事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特长和素质,而在这个领域中你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在三个环节的均衡互动中,你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定位,这个定位能够极大地发挥你的天赋,同时又是市场需要的,而且你又非常有独特性,那么这个个人品牌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四)改变思维方式
一个人是他全部思想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从消极的方面出发去思考问题,他就将得到消极的结果;但是如果他从积极的方面出发去思考问题,他就将得到积极的结果。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改变旧的消极的思维。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可以感染人、影响人,同时也凸现了个人品牌。
(五)掌握学习的更深层意义,实现“自我超越”
建立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使已经形成了个人品牌,但要保持和完善个人品牌也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与时代的发展永远同步。然而这和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距离。真正的学习更深刻的意义也包括心灵的根本转变或运作,透过学习,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只有这样个人品牌才会永葆青春与活力。
“自我超越”是指一个人总是能认清自己真正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而集中精力,培养必要的耐心,并能客观地观察现实,它强调自我、强调内因,学会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突破成长上限,不断实现心中的梦想。一个能够自我超越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卓越的境界。强调自我、找内因、追求卓越的境界,自然就打造了个人品牌。
对于个人品牌的研究尚在初始阶段,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加强,市场竞争越激烈和有序化,个人品牌会充分展现其魅力和价值,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应突显品牌意识,积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参考文献
[1]郑君航.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2]周玉波.高质量生存法则:创立个人品牌[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9.
作者简介:常贵林(1960—),女,天津人,大学本科,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及就业管理工作。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到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从生产资料的竞争到高新科技的竞争,我们面临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和日趋多样化。那么,在这样的竞争中,我们的企业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呢?长期的工作经历给了我最好的答案——团结运作以及高效率的沟通。
团队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我们大型电器连锁公司,公司是一个大团队,而一个个的门店又是一个个小的团队。我们想要顺利的完成一个项目,缺少团队合作是不行的。只有做到真正的团队合作,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我们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我们的前途才更加光明。
在这里,我想到了“木桶原理”。“木桶原理”指出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为了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就需要加长短板。“木桶原理”所揭示的就是一种限制性因素原则,即在假定其他各种因素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阻碍组织目标实施的限制性因素做出各种改变,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尽管主管部门对团队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筛选,尽量确保成员间的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成员的素质水平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工作任务安排的过程中,正确对待不同素质水平的成员对团队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遵循“补短板”原则提高水平较低团队成员的素质与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融入到团队中。遵循“拉长板”原则即进一步提升高水平成员的工作能力。在社会竞争中,一个团队想要在竞争中取得全面性竞争优势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对于团队中的高素质成员,要充分集中他们的优势,让能力强的人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启发全队,激发全队的向上精神,形成团队自己的鲜明特点,培养团队的差异化优势。从而在整体上达到最优组合,确保目标的实现。
加强团队建设,提升门店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团队建设的全过程。要求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门店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团队建设,提升门店竞争力,需要不断地学习,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取胜,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终身培训,要把企业看成是一种“学习型组织”。面对信息时代,团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团队精神需要不断地创新。过去,人们把创新看作是冒风险,现在人们意识到,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现在的时代是个求变、求新的时代,一成不变终将被时间所淘汰。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不断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企业创新在观念,要激发创新,在创新中一要允许失败,只有允许失败的前提下,创新才会成功。二要冒险,冒险是创新之父,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冒险就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成功。三要保持竞争和不断改进,这样才是创新,也才能做到创新。
塑造建立团队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领导与员工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既要抓住宏观,从大的方面着想,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把握好微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团队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建好,而要长年累月、持久地塑造建立。
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开展“作风建设”活动以来,我站就加强全片区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学习了一系列有关作风建设方面的文件、资料。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基层职工,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通过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端正了态度和思想,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真正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增强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意识和工作激情。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牢固树立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工作理念。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要做到眼界开阔、胸怀开阔,多学习提高智慧,才能增加更多的思路。思路来自上级的政策方针、指导思想和重要会议精神以及重要领导的讲话,既要立足自身实际,还要贯彻延续好上级的思路。认真学习局党委的指导精神和其他片区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等,勤学善思,学用结合,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力。通过学习更好的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我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三、通过学习,使我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我们每一位干部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始终要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认真“落实”两个字面上;始终牢记自身形象代表着单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干实事。
四,通过学习,全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
在驻厂动物检疫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检疫严格执法,做到该严的时候从严,服务与咨询时我,微笑服务,耐心指导。1.在动物入场检疫中,严格查证验物,做到头头检疫,车辆卸后消毒时,改变以前的随便消消毒的散懒工作意识,做到消毒全面,不留死角。2.屠宰检疫工作时,保证同步检疫到位,做到随到随检,有宰必检,严格把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环节,确保上市肉品全部检疫合格。3.通过学习作风建设活动以来,切实改变以前不重视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检疫监督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通过对检疫执法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守法意识。
上星期参加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会议上学习了一系列有关作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和几位领导讲话后,深受启发,我认为,如何加强作风建设关键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工作做的怎么样又取决于我们怎么样做工作,这就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工作,谈本点自已的体会:
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政治理论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精读重点文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局承担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以服务为性质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老板。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把服务作为基本职能,树立甘当配角、自觉服务的意识,日常工作中当好企业老板的服务员,做到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服务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勤于思考,时时想企业老板之所想,谋企业老板之所谋,;要善于开动脑筋,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握发展趋势;要善于学习,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带着问题学习,联系实际学习,深入进行思考,培养过硬的业务素质。
二、要进一步严格自身建设
作为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来说,就需要培养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任何工作要细致入微,做任何事情要反复斟酌,仔细考虑,特别是对领导和企业交待的任务,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工作上如果不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接人待物总是目中无人,高高在上,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会给园区抹黑。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接人待物要讲和气,接地气,为人处事要真诚,说话办事要三思而行,时时处处保持一颗平常心,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树立园区的良好形象。
三、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习,筑牢作风,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工作中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提高效率,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机关干部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克服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不讲条件,“埋头苦干、少说多做”,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全面提高效率。工作中还要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说实话,办实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把心思用在具体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具体干事上。上班时间坚决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总之要实实在在做人,高效率的做事。
关键词:个人信用制度,公民意识,信用中介机构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个人信用制度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表现。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是从2004年7月1日全国首个关于个人信用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个人征信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开始实施, 为有效地防范和规避信用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信用观念以及信用关系的发展还基本上停留于社会道德的范畴, 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 信用制度发育程度低, 信用缺失的事件屡见不鲜, 如企业信用的缺失、非法传销的泛滥都是因为个人信用状况的恶化, 同时也导致了个人消费信贷、助学贷款、银行卡的发放等个人金融业务难以展开的主要原因。因此, 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不仅可以规范金融秩序, 而且能够更好地激活个人消费信用、拉动我国消费市场, 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然起步较晚, 但短短几年已取得了明显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用管理数据库建设已具雏形
2002年, 根据国务院指示,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成立。200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上海成立, 统一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制定征信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 采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 开发征信增值产品, 提供征信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又在2008年选取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共7家试点行建立了征信系统应用成效上报制度。2008年8月底,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全国近6亿人建立了信用档案。2009年10月24日, 央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漏税记录将进入个人征信系统。
(二) 已初步建立了信用中介机构
我国已拥有一些信用中介机构, 从事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业务。从资本构成看, 一是民营信用中介机构, 如金诚信用管理公司、新华信公司、华夏国际信用咨询公司等;二是外资、合资信用中介机构, 如邓白氏公司、TranSUnion公司等;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建立的有关信用中介机构, 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这些信用中介机构通过有偿采集个人信用信息, 进行个人资信评估, 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以自收自支的模式运作, 基本形成了联合征信的框架。
(三) 相关立法已建立
2005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实施《征信数据元注册与管理办法》, 目的在于规范征信数据元的注册与管理活动, 加强征信数据元标准的动态维护, 确保数据元标准的有效性、适用性, 扩大征信数据元标准应用范围, 促进信用信息共享。
(四) 个人资信评估工作已逐步展开
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所掌握的个人资信资料开展个人信用评级, 把个人信用能力引入到信贷管理中来。如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形成十大指标体系, 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 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最终将个人信用分为A、B、C、D四个等级, 作为贷款的决策依据。另外, 各信用中介机构也都根据自己的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自己的评级标准。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人信用评级方案已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性, 为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离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需要解决。
(一) 未形成科学的征信运作机制
个人信用征信企业的规范化运作, 是个人信用制度重要的微观基础。目前, 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几家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企业, 但这些机构运作的外部关系尚未理顺, 个人联合征信缺乏制度保障。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其外部关系涉及三家主体:一是行业主管部门, 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信息办;二是董事会, 由上海市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中汇金融外汇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隶平实业有限公司等投资商组成;三是理事会, 包括最初参与联合征信系统的几家商业银行、上海移动通信、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农信合作社等18家会员。主管部门用行政法规进行指导和管理, 董事会代表投资人利益, 而理事会则是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议事机构, 负责协调与监管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取向不同, 难免产生矛盾。如政府部门看重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公益性和制度建设;董事会期待的是更多的投资回报, 希望数据库的购买者越多越好;而理事会成员则注重数据安全问题, 对过多的商业行为持谨慎态度。这样资信有限公司既要维持正常经营, 又要顾及多方面的目标和利益, 运作起来难度就较大。
(二) 个人信用资料的封锁阻碍其发展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 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个人资信调查报告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公安、街道、单位、税务、工商、银行、证券、保险、司法、医院、公共事业收费单位、商家等部门。从上海来看, 仅实现了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少数部门的联合征信, 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拥有的相关个人信息还没有对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放。因此, 各部门对个人信息的封锁状态, 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步伐。
(三)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无一部关于个人信用的全国性的法律文件, 有关个人信用的法律法规也仅限于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方法》和深圳市通过的《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但这两部地方性法律法规并没有解决如何平衡个人信用信息的披露与保护个人隐私、如何处理好保护个人隐私与保护新的潜在债权人利益两者的关系等问题。在配套政策方面, 目前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等尚未出台, 导致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 不但隐藏着严重的法律与道德风险, 同时也使个人资信评估难以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
(四) 专业人才缺乏
在我国, 虽然自2002年以来, 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了信用管理等相关专业, 但每年毕业生仅数百人, 远远满足不了几十万的市场缺口。2006年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开展了信用管理师的职业资格培训, 但由于规模小, 相对日益发展的信用管理行业以及个人信用体系所需的人才需求来说还有很大的缺口。
(五) 失信惩法机制不健全
在立法方面, 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 《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 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同时, 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在一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 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政府对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也相当薄弱, 对从事个人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 (包括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和征信中介、资信评估等) 缺乏监管, 造成虚假信用。
三、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议
(一)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
根据我国的国情, 对不同的评价指标运用不同的经济数理分析方法, 对个人信用资料进行分档处理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评分标准应具有弹性, 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然后根据评分情况制作定量评估报告, 评分和报告通过网络传递共享。信息需求部门依据消费者的个人信用评分及评估报告, 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和信贷要求选择信用符合要求的消费者, 从而逐步建立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如我国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可依据年龄、健康状况、学历情况、保险状况、缴税情况、费用支付等来进行。
(二) 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在发展初期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与法律法规, 协调甚至强制有关部门开放其拥有的个人原始征信数据, 组织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库等措施, 积极推动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发展, 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 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我国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但政府在积极推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时, 必须同时明确其自身的职能, 防止大包大揽过度干预。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 个人征信数据源至少与10个以上的政府部门有关, 或者由这些部门负责管理。除国家《保密法》、《商业银行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储蓄存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数据有限制规定以外, 目前尚没有其他对个人征信数据进行管理的政策法规, 也没有对某些不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个人征信数据进行严格界定。法律应明确规定, 何种个人数据可以向社会开放、开放的方式、数据处理和传播的方式和范围以及时限等等。另外还应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等有关个人信用方面的条款作出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四) 加强公民信用道德意识
公民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基础, 只有社会公众都树立了信用意识, 全国信用水平才能提高。首先, 应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活动, 强化诚实守信观念。在全社会全面进行信用道德教育, 并从中小学抓起, 培养信用意识。深入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通过道德培育和法律制约, 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信用素质。其次, 制定公民诚实守信行为守则, 规范公民行为。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突出倡导诚实守信这个重点, 立足现实, 推陈出新, 提出一套反映时代特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道德伦理规范, 建立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准则, 完善全民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德林.实名制:个人信用的基石[J].上海金融报, 2007, (1) .
[2]镇海峰.个人信用体系的信息有效性分析[J].北方经贸, 2004, (9) .
[3]廖成林, 靳军.信用缺失现象的博弈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04, (1) .
[4]黄大玉, 王玉东.论建立中国个人信用制度[J].城市金融论坛, 2000, (3) .
[5]钟光正.如何构建个人信用体系[J].亚太经济, 2007, (1) .
摘 要 个人信用体系是指一种信用体系,它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提供个人信用档案并为之评分,为需要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银行和其他社会有关组织提供服务。中国的信用建设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个人信用更是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对于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国内各方面专家都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是围绕主管单位的确定,个人信用档案内容的确定,如何进行信用评级等展开的,本文也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个人信用体系 信用评级 央行征信中心
一、应该由谁来主管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要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首要的问题就是谁来主管个人信用体系。
从目前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个人信用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美国模式,美国实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构成个人信用体系的主体是商业征信公司,在美国叫做信用局,信用局是私人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由信用局进行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结果输出、个人信用档案出售等,美国最大的三家信用局是Equifax、Experian和Trans Union。这三家征信局都建有覆盖全美国的数据库,包含有超过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
2.日本模式,日本采用的是会员制的个人信用体系模式。日本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是由非赢利性质的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负责,采取会员制形式,各金融机构自愿参加,定期缴纳会费。主管日本个人信用体系的信息中心主要有三家:全国银行个人信用信息中心、株式会社日本信息中心和株式会社信用信息中心。
3.欧洲模式,主管欧洲各国个人信用的是由国家设立非盈利性的中央信贷登记机构,由该机构建立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其收集的信息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
二、个人信用档案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信用档案应该是多方面全面评价一个公民的社会生活情况的,最完美的情况是包含个人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等)、个人职业信息(薪酬,工作记录,在职时间,参加的社会保险等)、个人银行信贷信息(个人贷款偿还情况,信用卡使用情况)、个人生活缴费信息(水电费,通讯费用,纳税记录等)及个人司法信息(法院案底,民事及刑事案件等)。
美国的个人信用档案基本包含这所有的信息,但中国目前的信用档案大部分都是个人银行信贷信息,其他方面信息涉及较少,关键原因是银行方面的信息对于主管部门央行来说容易收集,其他信息涉及较多的政府部门及企业,收集起来成本巨大。
对于综合信息的收集,虽然有难度,但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全是有可能的,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1.各银行的客户信息自动在央行数据库中更新。银行信贷方面的信息時个人信用档案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与各商业银行联通实现信贷数据实时更新,可行性强,节约人力物力。
2.企业将职工档案报存各地方央行征信分管部门,再统一录入全国数据库。对于企业部分个人信息的征集需要各企业的积极配合,需要各企业主动将这部分信息交至地方央行征信部门,再做全国的统一。为了鼓励企业主动报送信息,可以为积极的企业适当减免税收,增加工资的所得税扣除额等。
3.建立特殊网络平台,将司法、税务、国家电网、水厂的个人信息部分数据与央行共享。同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数据的收集障碍较小,部门之间沟通较流畅,只要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将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央行的征信中心就可以取得有关这些部门的个人信息。
三、个人信用档案的评级应该怎样做
个人信用最终以个人信用档案的形式输出,使用信用档案的银行或其他组织得到的是一系列描述性的信息,因此需要有一种机构使用一种全国统一的方法为这些信用档案进行打分和评级,这样使用起来能方便并具有可比性。对个人信用档案进行评级最好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做,并且要设计一个科学透明的信用分模型。
为了使个人信用评分公正公平透明,中国可以采取由央行下设的征信中心建立特定的评分小组来为其信用档案制定一个评分模型并据此打分。由央行来进行个人信用评级是为防止在目前的情况下若采用商业机构评级会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四、需要使用个人信息的个人或企业或其他部门应该如何取得个人信用档案
个人信用产品的主要需求方包括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雇主、司法部门及消费者个人。在美国,三大信用局收集了1.7亿成年人的信用资料。Trans Union公司每天平均出售信用报告100多万份,每年大约销售40多亿份信用报告。需求方取得这些信用报告都是有偿的,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且美国对个人信用产品的销售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需求方向信用局购买当事人的信用档案时要经过当事人的许可或者有政府部门的授权,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个人信用信息的滥用。
在这一方面,中国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尽管主管个人信用档案的是政府机构,但仍要以市场化来操作,有偿性的取得个人信用档案,并要颁布严格的法规防止个人信用信息泄漏和滥用。
参考文献:
[1]魏春元.从FICO看中国个人信用评估系统.中国信用卡.2001.12.
[2]吴敬琏.建立健全国民经济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序).2000.3.
【队伍建设个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心得10-02
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和体会06-08
队伍建设 上好“三课”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06-27
队伍能力建设06-24
德育队伍建设07-01
建设教师队伍07-20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07-08
干部队伍建设报告07-13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