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精选8篇)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篇1

一、重大意义

统计工作是政府加强经济社会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统计工作成果体现了政府的行政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关系着政府的管理水平。乡镇住户调查工作是统计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实现“同步小康”目标的过程中,很多小康指标都是由乡镇住户调查工作提供,是“同步小康”建设中重要的监测工作。高质量的统计数据能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指导思想

乡镇领导在接到督查通报后,高度重视我镇的统计调查工作,并立即召开了统计调查工作专项会议。会议要求要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县府办机字﹝2013﹞20号)等通知、文件的要求大力支持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做好人员保障、资金保障等基础工作。并根据《县统计调查基础工作情况的督查通报》(第三十八期)的要求、乡镇住户调查核实工作方案表中反馈的整改建议,结合我镇在统计调查工作中、特别是在住户调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关整改工作。

三、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我镇住户调查整改工作能按照要求保质按时落实整改方案,特成立岩脚镇住户调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岩脚镇住户调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于镇统计站办公室,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改工作的落实。

四、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调查督查组的检查情况,我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原始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有待加强

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等原始资料是录入计算机数据的直接来源,是各种统计信息经过收集整理后的第一手资料,按照相关要求应当整理存档。从督查结果看,我镇在统计资料的管理上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料保存不规范存在账页未装订的问题;二是资料填写不规范,存在封面填写不齐全,仅填写调查户姓名,没有填写县、乡、调查点名称和编码情况。

2.统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镇统计工作人员是由从事过多年统计工作的“老统计”在负责,但统计人员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相关调查方案、统计法规的学习还有待加强,对调查方案、编码方案的学习有待继续加强,避免因工作不熟悉影响调查数据质量。

3.机账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据实录入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客观反映调查户记账的真实情况是乡镇住户调查最基本的要求。从督查情况看我镇存在极少数机账不符现象。

4.对辅助调查员、调查户的培训及指导力度不够 从督查反映的情况看,我镇存在辅助调查员业务不甚熟,工作要求不甚清,调查户记账不规范等情况。对辅助调查员、调查户的培训及指导力度有待继续加强。

5.调查员、辅助调查员深入调查户指导记账力度不够 我镇调查员、辅助调查员在乡镇住户调查工作中深入到调查户家中了解情况、指导记账的力度不够。

6.相关指标漏记现象严重

调查户在记账的过程中漏记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产自用实物账漏记、农作物产量漏记;二是“非常住成员在家用餐人次”和“常住成员在外用餐人次”漏记;三是有移动电话漏记移动电话费支出;四是有汽车或者摩托车漏记汽油费支出。7.调查户记账不及时、提前记账、记账不实、记账不规范

一是部分调查户现金和实物收支日记账还没有按时记录,存在“回忆记账”的现象,可能会影响收支的真实性。二是部分调查户在收入方面都比较保守,不愿真实记录自身的收支情况,记账笔数过少,导致记账不实。三是记账缺项问题较为严重,未按要求写清收支摘要,支出未按要求完整填写单位、折标准数量等。

8.个别调查点账页有代记现象

通过入户调查及账页间的笔迹对比,发现部分调查点账页存在多户笔记相同现象。虽然因调查户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完成记账工作而由相关人员代为记录是客观原因所致,但也存在调查户自身能够完成记账工作仍由辅助调查员代替调查户记账的现象,甚至个别调查点还存在在调查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由辅助调查员代替调查户记账现象。

五、整改措施

1.强化基础工作,完善统计资料

及时完善统计信息收集、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在数据质量及资料保管等方面责任到人,工作交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统计资料的移交,并进行统一保管,同时对相关资料要按要求填写装订,所缺的统计资料尽快整理归档,确保“数出有据”。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法制意识 调查员要不断加强统计知识、调查方案、统计法律知识、数据处理程序的学习,按时参加国家统计局县调查队及县统计局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自学提高指导记账、数据处理、数据审核等各方面能力;辅助调查员要在调查员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指导记账能力,把好数据审核的第一关,对调查户忘记、漏记、瞒记的家庭收支现象及时帮助调查户回忆补记,及时发现并改正其他记账不规范行为。

4.严格审核标准,确保机账相符

辅助调查员要做好账页的初审工作,调查员要做好账页等资料的复审工作并据实录入数据,对发现的调查户漏记的收支项目应由调查户亲自补记,不得擅自编造住户收支情况,不得录入调查户不认可的收支项目,认真核对录入数据和账面数据的一致性,做到调查户资料不漏录、不重录、不误录,确保调查户资料录入完整,确保机账一致,对检查出的录入差错率超过3%的调查点必须重新录入,在数据评估过程中的调整情况要做好记录备查。

5.规范调查流程,确保数据质量

镇统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省分市县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调查员手册》及国家统计局市调查队和市统计局联合印发《市住户收支调查工作流程规范》(市调字﹝2013﹞6号)的相关要求,从开户换户、入户访问、账本检查、编码录入、数据上报等方面规范数据生产流程,切实解决机账不符、指标漏记、账页代记、编造数据等问题,确保源头数据真,数据质量高。

6.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责任意识

镇政府将不断加强对调查员、辅助调查员及调查户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调查员、辅助调查员的业务水平及调查户的记账水平,从最基层扎实统计调查基础工作。调查员、辅助调查员及调查户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以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完成好统计调查工作。

7.深入调查户,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要逐步形成“调查员抓辅助调查员,辅助调查员具体抓调查户”管理模式。镇分管领导要督促调查员深入调查户指导记账、据实录入数据、严格审核数据;镇调查员要督促辅助调查员完成按时收发账页、每月入户指导调查户记账2次以上及账页检查初审工作,也要及时深入调查户了解情况指导记账,每月至少走访2-3户。同时调查员、辅助调查员还要做好调查户的解释、引导工作,指导调查户记实收入支出账,真实反映家庭收支情况,切实解决调查户“记不实账、记不准账、不及时记账、提前记账”问题。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篇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 监测方案制定, 现场监测, 实验室分析, 数据处理, 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 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 不熟悉, 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 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 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 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 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 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 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 没有明确的方向, 在具体工作时, 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 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 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 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 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 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 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 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 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 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 导致使用不当。

2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 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 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 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 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 再开展工作, 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 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 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 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有的放矢。

2.3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 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 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 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 一是依靠个人学习, 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 (方案) 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 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 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 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 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 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5:63-66.

[2]高际玫, 杨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 2012, 2:40-42.

[3]兰圣迎, 连忠廉, 黄楚光, 等.海洋石油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 12:76-78.

审前调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3

一、审前调查存在的问题

从审前调查实际执行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以下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问题:

(一)对审前调查重要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

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审前调查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审计实施,轻审前调查的现象。一些审计人员对近年来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自以为情况熟悉无须调查,把审前调查工作作为应付程序,敷衍了事。在审前调查开始之前,没有制定详细的调查提纲,对项目的了解仅限于审计工作方案的计划内容,不能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收集审计项目的相关信息,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简单粗放、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

(二)审前调查过程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审前调查没有明确的调查实施方案,调查重点、审计延伸的范围、审计力量的安排不够合理;对常规审计、专项调查、效益审计等不同审计项目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采取的审计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对审计收集的资料、采集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未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致审计实施阶段目标不明确、审前调查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

(三)对数据重采集轻分析

有些审计人员只采集、转换数据,而不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有的则是到审计正式进点后才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是对相关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审计人员应把实际业务情况与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数据对应起来,正确地采集、转换和分析数据,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在审前调查阶段没做好充分准备,势必增加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量,加大审计成本,也不利于发现大案要案线索,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二、完善审前调查工作的对策

现代审计过程中,要强化审计质量控制,保证审前调查的质量,节约审计时间和成本,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审前调查阶段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制定审前调查提纲

认真学习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工作思路和方向,制定详细的调查提纲,做到“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突出审计项目重点”,注重审前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审计目标能够较好地结合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现性。

(二)强化审前培训

组织审计人员学习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财经制度和政策法规,掌握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行业规范和会计制度。必要时,还可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讲解该行业的行业特点、规定、规范;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走访与被审计单位有密切关系的单位或个人,进一步深化调查内容;还可到有关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力求通过培训学习,使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业务流程、管理状况有全面清晰的了解。

(三)全面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

审前调查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采集、整理、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等相关数据,初步评价其财务管理状况和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寻找有价值的审计线索,确定实施审计的重点,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保障。

(四)充分利用以往审计资料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检查结果

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以往的审计档案,了解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作出的检查结论、处理决定和执行情况,掌握以前年度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了解其执行财经纪律情况及单位的经济状况,从中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为正确评估判断审计项目风险水平、快速抓住审计工作重点、发现案件线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准确地确定审计重点,以节省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五)精心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篇4

根据我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墨群办发【2014】4号、【2014】5号、【2014】6号)文件精神及教工委的要求,深入查找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教职,学生,家长在政治上坚强、宗教事务管理“三不管”、正确理解和释放民族感情、伤害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影响民族团结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汇总。

一、政治坚强方面;

(一)领导班子层面

1.对反分裂斗争复杂尖锐性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2.个别领导在政治上认识模糊。(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对政治理论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满足于一般化。2.个别党员干部、教职工在政治上认识模糊。

3、深入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研究民族宗教知识不够。

(三)学生

主见性较差(四)学生家长

意志不坚定,容易形成一窝蜂

二、宗教问题“三不管”

(一)领导班子层面

1、班子及成员在宗教事务管理中敢管、愿管、会管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好。在遇到和处理非法宗教活动时找客观原因的多,主动作为的少,班子成员勇于担当领导责任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强,在解决宗教事务复杂矛盾中不够深入。

2、在宗教管理事务中存在畏难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宗教问题的敏感,在管的过程中存在管了也没用,管了也不听还被周围人说的畏难情绪。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在处理宗教问题中办法不多。受对党的宗教政策、法规实际运用不够熟练的影响,在处理具体宗教问题过程中没有技巧,方法不多,生硬的理论说教多,活生生的现实实例少,当事人不能从内心深入理解、接纳,造成处理结果不理想。

2、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中,明明知晓却视而不见、责任当头却态度消极、拿着政策法规却束手无策。

3、在宗教事务管理中不敢发声,更不敢义正言辞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躲着走、绕道走。

(三)学生

1.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着装。

2.有个别学生受家长的影响,在宗教问题方面存在不好的现象。

(四)学生家长

1、家长不能做到自己不进清真寺。

2、个别家长不能做到抵御宗教极端思想。

三、正确理解和释放民族感情

(一)领导班子层面

1、对民族感情的真正内涵没有理解透彻。

2、对和田当前民族感情释放不当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还不太理解。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对正确释放民族感情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还不太清楚。

2、民汉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少。

(三)学生

1.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尊重老师。2.有个别学生骂老师的现象。

(四)学生家长

家长不能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四、伤害群众切身利益方面

(一)领导班子层面

无此类问题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无此类问题

(三)学生

有个别学生破坏群众的东西

(四)学生家长 无此类问题

五、影响民族团结方面

(一)领导班子层面 1.对落实党的政策以民族区别对待,对其他民族存有抵触思想,不同民族采取不同方法和标准的问题。

2、对民族感情理解与国家感情概念模糊,对民族的热爱分寸拿捏不住。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不在一起交流谈心,生活中遇到困难互不关心,没有其他民族朋友的问题。

2、对不同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感情上抵触。

(三)学生

1.个别学生存在不爱学习汉语的现象。

2.有个别学生存在不和汉语老师沟通、交流、不了解汉族人的生活习惯。

(四)学生家长

有个别家长不支持汉族教师的工作。

六、形式主义

(一)领导班子层面

1、调研不深,作风漂浮。有的领导下基层调研作风漂浮,走马观花,与学生家长交心交流不够。不能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生家长听取意见,有针对性地做好调研工作,导致政策出台后学生家长反映大、意见多。

2、落实不力,工作疲沓。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学风不浓,学用脱节。有的党员干部、教职工学习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深入,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学而不思,理论学习的成果较少。学用脱节,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2、有的教师备教案、上课不认真。

3、有的党员干部、教职工做工作始终慢半拍,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三)学生

1、为完成任务而学习。

2、有很多学生在写作业时,直接把别人的拿过来一抄或者直接抄书后的答案。

(四)学生家长

有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算完成任务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成绩与自己无关。

七、官僚主义

(一)领导班子层面

1、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部门群众意识淡漠,不愿同基层和师生打交道,常年不到基层走一次,缺乏与基层的沟通、交流、协调。有的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师生态度生硬,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的办事程序繁琐,服务不到位,师生到机关办事要多次跑路才能办成。

2、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对待工作标准不高、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有的不敢担当、不敢负责、推诿扯皮,互相踢皮球,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矛盾躲一边。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有的执行制度规定不严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举止随意。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贯彻执行上级要求打折扣、搞变通,执行工作任务走样。

(三)学生 无此类问题

(四)学生家长

无此类问题

八、奢靡之风;

(一)领导班子层面

1、厉行节约不到位。在校园规划和运行管理中,成本控制不够到位,存在形象工程和办公浪费、水电浪费等问题。

2、存在对八项规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需增强。

3、设施追求高标准,在奢靡上意识淡薄,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节约意识不强,存在不及时关电脑、关灯等浪费等现象。

2、有个别攀比待遇现象。

(三)学生

1、有个别学生在营养改善用餐上存在浪费粮食的问题。

2、有个别学生有乱花钱的现象。

(四)学生家长

有个别家长给学生购买高档衣服、首饰、手机、MP3等昂贵物品。

九、享乐主义方面

(一)领导班子层面 追求物质享受。有的自律不严,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是“现实”,追求物质享受。

(二)校党员干部、教职工

1、计较个人待遇。有的斤斤计较个人待遇,工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觉得委屈。

2、工作不思进取。有的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安于现状,精神不振,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

(三)学生

学生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四)学生家长

有个别家长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 篇5

陈子仁

湖南张家界市

教育是国家强盛之根本,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正是说明小学教育乃是整个国家教育之根本。“革命可以救国,教育则可以兴国。”这是经过历史论证过的真理。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最终命运。人的智慧和才干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积累和培养得来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思想品德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教育可谓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讲形势不容乐观。虽然自建国以来教育经过了多次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小学的教育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灌输,在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1.2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民富裕的发展战略,不知从何时起这一量变到质变的战略思想也被用在了教育改革上,这一远用实质上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将其用在了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就显得有些欠妥了。其结果并不像原先预料的那样达到全教育体系共同进步,而是导致了现在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各个学校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马太效应的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要让各个学校从教育大局出发,鼓励其办出自己的特色,但不鼓励其进行不合理的资源流动,不仅不鼓励,而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要进行适当的干涉和控制。眼下教育资源 1

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乡镇内部也同样存在,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

1.3 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一些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大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小学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有些农村小学的学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在上述情形下,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在教学中只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1.4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家庭的“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比较明显。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更容易违纪,成为教育的难管对象普,遍有厌学倾向,学习成绩差,更为严重者还会走向犯罪道路。对他们的教育的不足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有效实施。

1.5社会风气的影响

整个社会的浮躁之风已经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小学生现在普遍浮躁,静不下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应该说让学生学会思考也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的学生甚至连静心读个题目的耐心都没有了,完全不愿独立思考,基本上是遇到问题就是讨论,基本上都是只看表象,不去让真思考,不求甚解。

2、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所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2.1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减少教学内容,有的学校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大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教学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甚至把班级分为快班、慢班、实验班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2.2作为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存有三种心态:

2.2.1不敢管。担心有的学生会产生敌对心理。

2.2.2不会管。不可否认,有不少教师工作责任心很强,也很想把课堂教学组织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但是,在管理上往往不得要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要么性情急躁,动辄点名批评,批评多而表扬激励少,严而失度,简单粗暴,过后思想疏导又不及时或者不到位,使学生难以接受,甚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要么要求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管理和组织能力不强,想管好而管不好,不能驾驭控制课堂,课堂教学秩序失控。

2.2.3不愿管。有个别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课堂教学管理严和松对教师来说无关紧要。有的教师认为天天抓课堂纪律,会分散教学的精力。还有的教师认为,抓课堂教学纪律和管理会影响教学进度,与提高教学质量有些矛盾,且费力不讨好。2.3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出现扭曲和变形。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状况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性格比较孤僻,在家主要跟上了年纪的祖辈生活,性格不如其他同龄人开朗、自信;另一类却调皮捣蛋,喜欢搞恶作剧,这主要是因为老人对孙辈的溺爱,不忍心管教,发展到后来就管不住了。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留守儿童对关爱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失落、焦躁、担忧等得不到排解,长期积累,便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倾向。

3、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3.1转变观念

3.1.1更新学生观。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理解、信任、尊重和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

3.1.2更新教师观。

在课程改革后,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指导者、评价者、激励者和管理者,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不断在教学上获求进取的人。

3.1.3更新教学观。

教学方式由以讲授为主转为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学内容由封闭转为开放,教

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为灵活时空,教学手段要由黑板、粉笔转为多样化综合,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为多元化评价。

3.2进一步完善办学管理体制

要按照国务院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存在的基础性、普遍性、全面性方面的几个问题。一要建立以县为主,乡、校职责明确,政令畅通的教育管理网络。乡(镇)教育机构撤销后,要科学划分县、乡的管理职责,防止因职责不清出现新的管理断层。二要建立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校舍改造、维修和建设的良性运作机制。三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特点、与农村各项改革相适应、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财务管理体制,并制订出与之配套的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按照教育法规要求,做到教育的事权和财权相统一,探索以县为中心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财政部门监管的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四要建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的约束机制。对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标准的,由当地财政部门补足。财政不得将学校收取的杂费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和发放教师工资。五是规范教育行为。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实施城镇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将收费标准和投拆电话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同时,严格落实教育收费督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有效防止乱收费。六是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学校检查准入制度,杜绝部门对教育的“三乱”行为及干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为。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定期开展学校治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创造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

3.3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断地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4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是发展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要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县在发展义务教

育中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正常发放:一是建议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教师的工资福利、学杂费,市、县财政负责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备的购建和维护。二是费不出校,税不入校。三是实施农村教育扶贫工程,进一步推进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和帮扶农民家庭困难学生的制度建设。四是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一次性地帮助贫困地区农村解决历史遗留下的“普九”欠账问题。或者发行国家债券,专项用于解决“普九”债务。其他有经济能力的县市和乡镇政府,应承担起债务转移的责任,做出计划,采取有力措施,限期偿还。不能让农村学校继续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

3.5以人为本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篇6

专业:会计学

班级:11级2班

姓名:杨慧慧

学号:1144050232社会实践时间:2013年1月20日至2013年2月20日

共31天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过早,要正确认识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城镇社会保障 区别 农业生产能力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多种观点,但是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可以说,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农村问题不得到较好的解决,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大的跨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比例和数量的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更是使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农村的贫困和失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对政府及执政党的信任。因此,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和发展,切实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利益,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同学组成的五人调查小组前往临沂、聊城农村十多个地区,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农民组织建设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无不为农民的纯朴本质和农村发展的落后而震撼。在看到农村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和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也目睹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低、缺乏保障的现实。本文将以临沂,聊城为例,就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展望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没有保障

我们把农村社会保障界定为生活保障和农业生产保障两个方面。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农户中,当问到“你觉得生产生活有保障吗”时,有90%的农户回答“没有”,但具体情况有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生活有保障,生产无保障,有的则恰好相反,还有的认为二者均无保障。

就生活方面来看,目前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也有的地区明显偏低,如临沂新桥村只有500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已相去甚远,即使作历史的纵向对比,考虑到物价指数上升等因素,也确实较低,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尚有困难。当问及“遇到自然灾害和疾病事故时,有无保障”时,52.4%的农户回答“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救助”或“救助不足以解决问题”,更有的地方“即使有少量补助也被干部给瓜分了”。47.6%的农户认为政府的救助和自己的努力足以度过难关,生活基本上有保障。在农村医疗和养老问题上,农民的意见较为强烈。目前,农民的生老病死都有自己负责,政府很少进行照顾和扶助。在大部分地区,曾经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合作医疗已基本不存在,农民生病由自己或亲属帮助到医院就医,病情恶劣且经济状况较差的一般只有“在家等死”。

就农业生产方面来看,广大农户的利益保障程度显得更弱一些。农民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听天由命。“遇上天灾人祸完全没有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组织,力度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20多年来,在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和释放农村生产能量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弱点和弊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具体体现为:(1)农业经营单位大大缩小了,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2)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受到削弱;(3)农业投资减少。按照接受调查的农民的普遍说法,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来,到现在基本没有兴建或改建过,很多水利设施及其它集体基础设施久未修缮,或崩溃,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政府及村委会对农户生产的指导和扶助不够到位。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农民承认现在农业生产是“听天由命”,风险基本都由家庭承担,政府较少为农业生产所遭受的损失买单。

(三)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信用观念较弱,商业保险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到目前为止,农村几乎还没有形成为农业生产投保的意识,很多农民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幻想。

因此,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民基本上没有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仍然停留在最基本的土地保障功能阶段,即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后的保障。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困难——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谈起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一方面受到历史和现实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农村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在宏观上仍然是农村和城镇、工业和农业的二元结构,城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我们通常所提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村来说,要建立一个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条件还不成熟。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来认识:

首先,二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去甚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须要以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为前提。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国家大部分投资和项目都放在城镇,许多关乎国计民生和实力强大的企事业单位都位于城镇,另外城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较为合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这就为社会保障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环境。相比而言,在农村,农业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将广大农民都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保障的发展。

其次,从社会保障经费来源来看,在城镇,由于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存在,它们承担着交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而且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都高于农民,有能力交纳社会保障费用,据资料,我国城镇居民现阶段按工资的27%交纳,另外,国家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拨款也主要在城镇,而且形成了完善的收费和管理制度,所以城镇有条件建立规范固定的社会保障基金。农村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生活的稳定,还很少上升到社会保障这样一个高度。

最后,从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素质来看,城镇居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且各方面观念和意识较为先进和开放,而农民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太关注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因此,即使现阶段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也很少有农民会接受和参与,更多的持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农村和城镇的自然差别,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在现阶段建立起来。因而,我们认为,在当前提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尚早。它需要以农村经济的发达和农业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为基础。

三、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关键

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靠农民自己,即农民之间的互助,因为国家在对农民的救助方面暂时无力顾及。因此,要加强和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必须不遗余力地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农村社会保障的落脚点在现阶段就是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农村和农业更大的关注,并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党和政府一直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国家在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逐年下滑,据调查,剔除农村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外,我国真正用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70%将到了现在的10%左右,正如调查中提到的一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少,严重的地区几近崩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将农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加大农业生产投资的力度,加快改善当前农业生产的条件,特别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改良工作。

(二)深刻认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部门,且季节性强,风险大,受土地和气候条件制约较强。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给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如1998年席卷全国的洪涝灾害,其给农业和农村发展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很深远。我们需要从各地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管理程序,并配合以完善的社会服务如天气预报、病虫害防治等。

(三)减轻农民负担,因时因地而异,实行差异化的税费制度。以前我国实行按人头收取农业税的税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税收的标准变为按土地面积交税。虽然这一税费改革较为显着地减轻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负担,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少部分农民的负担。所以,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到农村中的各个阶层,实行差异化的税费制度,可以参考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给农民税费设一个底限,即“起征点”,收入水平低于这个“起征点”的农户,可以免除税费。

(四)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决定力量,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率。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农村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另外,要积极引进和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向集约化、高效益转变。

以上从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分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农村生产保障功能的策略。初此之外,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开展和完善,包括: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济和农户互助制度、科学确定保障对象、合理筹措保障资金、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构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参考文献:

1.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山东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调查及分析

3.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4.《农村经济》(2011年08期)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篇7

要应对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火调工作压力, 准确把握日趋复杂的火场形态和火灾原因, 需要发挥多方面专家的作用。火灾事故调查要发挥各自专长, 形成集体合力, 为火灾事故调查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对促进消防事业的全面发展, 提升社会防范火灾事故的整体能力,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火灾调查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火调装备落后, 与先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火场勘验过程中, 原始现场容易遭到破坏, 导致原始信息灭失;由于火灾现场的复杂性, 火调人员很难保证在第一次现场勘验时将所有有用的现场物证、信息一次提取、采集完毕。同时, 火调人员在进行案情综合分析时, 采用的照相、摄像固定物证的方法, 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现场物证、痕迹所在空间和相对位置, 无法准确再现现场场景, 给未到过火灾现场的火调人员全面认识火灾现场, 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火调装备可以将原始火灾现场的所有数据全部收录在系统数据库中, 客观、全面记录火灾现场各种信息, 大到火灾现场的三维空间几何数据、三维全实景照片、现场不同曝光度下的实景照片, 小到现场的微小痕迹、足迹等火灾现场的重要物证痕迹, 都能完全实时真实记录, 并可在电脑上进行任意角度的翻转、查看, 完整、客观、生动、互动地再现火灾现场, 为火灾现场的原始数据收录、证据保全、综合分析、案例讲评提供了准确、有效、便捷的途径。

1.2 火灾调查队伍人少质弱且不够稳定

目前我国各省专职火调员, 力量相对薄弱。按照规定要求, 每个支队要有一至两名专职火调员, 而在消防大队多数为兼职火调员。因而只能实行区域合作, 哪个地区发生火灾, 周边支队的专职火调员将帮助事发地消防部门一同开展调查。火调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火场经验, 需要勤跑火灾现场积累经验。因此,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火调员, 不经历几百个火场, 根本不行。一名优秀的火调员, 不仅要掌握材料学、物理、化学、燃烧学、电气工程等专业常识, 更重要的是要热爱这个行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1.3 防灭火联勤机制运行不顺畅

火灾事故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时效性强, 最主要的是时间过长痕迹物证容易遭到破坏, 直接影响火灾原因认定和责任认定。除火情较大, 燃烧时间较长, 有人员伤亡的, 火灾调查人员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就到场外, 其余的都是在扑救完归队后才通知大队, 大队火调人员经常是隔天才到达现场进行勘验;有的中队甚至不通知大队, 直到大队火调人员在全国火灾统计管理系统中看到有该起火灾时才赶往现场进行勘验, 造成大队火调人员知晓火灾情况靠看全国火灾统计管理系统的现象。

1.4 在我国普遍存在的火灾调查率、查清率、办结率还不够高

主要是由于火灾调查工作周期较长、繁琐, 加上消防监督人员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和业务素质不高, 火灾调查疲于应付等原因。虽然近年来, 基层大队在调查力度上有较大提高, 但是消防监督任务繁重, 存在现场勘验不细致、履行两案办理程序不够严格规范、火灾原因、责任认定证据和依据不够充分和准确, 甚至存在亡人火灾能不报就不报等问题;有的单位领导还不够重视, 对亡人火灾、较大以上火灾的, 未按规定由分管领导负责现场勘验工作。有的火灾调查不及时、拖延时间过长, 造成最后认定工作十分被动;有的工作过程不够透明, 现场勘验、痕迹物品提取等未落实现场见证人见证, 认定结论不向当事人事先告知沟通, 造成当事人与公安消防机构之间产生矛盾, 引发行政诉讼和信访事项, 产生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 对策措施

2.1 构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筑牢公共消防安全防线

构建社会单位消防联防体系, 筑牢单位自我管理防线。推动派出所落实消防规范化管理工作, 继续实行消防监督员挂职派出所副所长制度, 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在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推动落实公安部61 号令, 督促社会单位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积极做好《消防管理若干规定》的宣贯工作, 尝试建立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自律机制, 开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工作, 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物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构建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体系, 筑牢群防群治防线。深化推广消防志愿者活动, 继续开展消防形象大使活动。

2.2 在消除火灾隐患方面, 加大力度

即:加大推动政府挂牌督办火灾隐患整改的力度。年内, 要提请市、区两级政府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火灾隐患, 积极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火灾隐患整治机制。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火灾隐患数据库, 切实摸清底数;组织开展“三合一”、私房出租屋、建筑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等专项治理行动, 年内要坚决取缔“三合一”场所, 继续探索私房出租屋的消防管理模式, 开展部队出租场所、酒店式公寓消防安全状况调研活动, 提出解决该类场所火灾隐患问题的实施意见。加大消防执法力度。严格落实消防监督抽查制度和错时工作制, 加大对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力争与辖区法院建立消防行政案件强制执行联席制度。

2.3 在执法规范化方面, 推进消防监督业务基础建设

配齐火灾原因调查和消防产品检测等监督技术器材装备, 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效率。加强火调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典型火灾案件研讨、评析活动, 建立并推行火灾调查简易程序, 确保火灾事故调查率不低于80%, 查处率不低于70%, 切实提高失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的刑事办案水平。推进消防监督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法律审核、执法例会、集体议案等监督执法机制。探索消防监督审批机制创新。推进消防监督信息化建设。全面应用消防监督业务办公系统, 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 重点推进建筑消防设施及火灾远程监控系统, 加大科技防控火灾的力度。

摘要:火灾事故调查, 是还原火灾真相、认定火灾原因的法定途径, 是吸取事故教训、改进消防工作的有效手段, 是捍卫群众利益、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渠道。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涉及电力、化工、机械、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 集知识、经验、技能于一体, 一直是消防工作的难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 火灾事故调查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调查难度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袁军.浅谈消防火灾调查取证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式[J].科技资讯, 2012 (30) .

存在问题的调查方案 篇8

【关键词】消防火灾;调查工作;问题;对策

作为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调查工作质量事关我国消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在开展消防火灾调查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受其专业性、知识性和技术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导致火灾调查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社会安定、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政府对外形象等都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改善消防火灾调查工作,提升消防火灾调查工作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消防事业体系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消防火灾调查工作问题分析

当前,在消防火灾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具体有:

1.目前,国内火灾事故调查体系建设方面不够健全,同时火灾事故调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能力相对偏低。一方面,在火灾事故调查机构建设方面,缺乏专门的负责部门,造成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专业性较差,整体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多数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处于兼职状态,严重影响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质量与效率。

2.当前,国内社会和公众对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开展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特别是相关部门领导层缺乏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意识,对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火灾事故调查相关部门领导对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不但对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缺乏必要监督指导,而且对于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培养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对于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偏重于建筑消防监督、建筑消防审核以及建筑消防验收等工作,而且忽略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导致在面对火灾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与措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不但在业务素质能力方面偏低,而且在对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责任意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国内在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导致现有的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员缺乏专业化、正规化培训学习,在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部分火灾调查人员认为火灾调查岗位艰苦,不能安心工作,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消防火灾调查工作改善对策

针对消防火灾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消防火灾调查工作效果,提升消防火灾调查工作质量,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

1.加强消防火灾调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组织相关培训不断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等。同时,不断完善消防火灾调查工作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保障消防火灾调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消防火灾调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消防火灾调查工作重要性宣传工作,提升全社会对消防火灾调查工作开展的思想认识。在消防火灾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不断完善调查工作措施,又要把握消防火灾事故大局观念,确保消防火灾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

3.开展消防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过程中,应着重做好火灾损失统计工作,确保火灾损失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火灾调查结果对火灾事故责任方应采取相应的责任追究,提升消防火灾事故预防和控制水平。

4.充分结合消防火灾事故调查现状问题,不断推进消防火灾调查档案管理技术的改革。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采用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促进电子档案系统的统一性,以提升档案管理的简洁、便易。

5.消防火灾调查工作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资源积累学习,提升自身各方面业务技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知识讲座,让有火灾调查经验的人员讲体会、谈经验,共同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消防火灾调查工作作为火灾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对于提升社会公众火灾防范意识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火灾事故预防和控制作用显著,同时对于我国消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博,当前火灾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月,98-99

[2]高原,浅析当前火灾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NO.13:246-247

[3]刘继国,当前消防火灾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学术前沿,2013.6(中):248-249

上一篇:《水浒传》人物情节整理下一篇:专家解读婚姻法司法解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