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农业调研报告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曲周县农业调研报告

曲周县农业调研报告 篇1

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邯郸市财政局社保处关于对2011年度就业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通知,依据《河北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绩效评价试行办法》(冀劳社【2007】77号),结合《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冀财社

【2011】154号)精神,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对我县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实施了自我评价,形成本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内容

(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补贴,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前提高技能培训1200元/人〃月;

(2)就业见习补贴,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间生活补贴760元/人〃月;

(3)小额贷款贴息,付小额贷款贴息,支持自主创业人员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

2、项目资金情况,项目资金由中央、省、市、县财政共同筹集。2011年,共筹集资金301.9万,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1-

270万,市县财政筹集30万,占当地上年一般财政收入9811万元的0.31%;其它及利息1.9万。

3、项目任务

(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任务300人。

(2)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年初末下任务目标。

(3)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700万元并贴息。

二、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绩效目标和评价过程等基本情况

1、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绩效目标概述:2011年就业再就业资金共支出134.42万元,其中:2011年十项补贴支出117.016万元,其它支出17.404万元。

绩效目标一:支出就业培训补贴10.8万元,用于90名人员就业培训。

绩效目标二:支出就业见习补贴92.074万元,用于131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间生活补贴。

绩效目标三:为四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担保贷款790万元,贴息14.142万元。

2、2011年,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的预期目标已经实现,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使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就业再就业资金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

三、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调整资金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年共投入资金134.42万元,其中:就业培训补贴10.8万元,就业见习补贴92.074万元,小额贷款贴息14.142万元,其它17.404万元,由于各项资金保障,使得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城镇新增就业4647人,完成任务目标3500人的132.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94人,完成任务目标500的158.8%,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210人,完成任务目标200人的105%,职介机构介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29人,创业培训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4%,为四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790万元。

四、一致性对比及差异性原因分析

1、全年实际培训下岗失业人员90人,达计划300人的30%。

2、安排131名高校毕业生到县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年初上级未下任务目标。

3、为四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790万元,贴息14.142万元。

五、经自我评价,曲周县绩效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为良好。

六、评价责任

本评价结果依据评价客体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运用规定的评价办法,评价工作组保证本次评价全过程的公正和公平,各项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由评价客体负责。

七、评价工作组人员名单及签字

姓名:工作单位:职务:

八、报告时间: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曲周县农业调研报告 篇2

农业推广组织是指构成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由个体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实施农业推广任务,且内部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的社会系统[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是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行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有如下特征:(l)有共同的目标函数;(2)有共同的制度规则;(3)组织的绩效取决于组织内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程度[2]。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兴农政策的支持下,农业院校部分学科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投身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在“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新格局[3]中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多研究学者对农业院校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研究,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推广模式,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在线”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大院”的科技推广模式等[4,5,6,7]。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种以农民为主体、以培养农民的能力为目标、以发展为导向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研究和推广模式,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7]。这些研究为大学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迄今还未见到从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

组织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理论,又称作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规模、权力、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而狭义的组织理论,又称作小组织理论,或组织设计理论。它主要研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8]。组织理论有助于我们系统地、科学地研究组织的系统结构和运作。结构决定功能,合理的组织结构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推广效果。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具体功能就是要把农业科学技术顺利地由技术源区传递和扩散到技术受益区,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技术的增产作用。因此,要强化这一功能,就必须构建合理的模式结构,保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充分协调。为此,本文将从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运作过程及运作表现等三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

1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系统结构

1.1 该组织全方位链接的内部关系网络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以后简称“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主要由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部分教授和研究生组成。

图1.1为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内部关系网络图,从纵向层次结构看,该组织直接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领导,学院院长主管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宏观活动策划和政策方向的制定。主管教授为具体管理者,负责在曲周县所有双高示范基地的技术试验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在主管教授组织下已经建成白寨乡小麦、玉米示范基地,后老营小麦-西瓜-玉米间作示范基地和槐桥乡果树、养殖示范基地等三大示范基地,主管教授也负责新基地开发及乡镇技术人员的管理等工作。每个基地各由一名教师负责,每位老师和其指导的研究生及主管教授新招的6名研究生直接与农户对接。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是一个有机组织结构。图1中的实线为强连接,虚线为弱连接,箭头为谁对谁负责,双向尖头线为平行关系。可以看出每位老师之间都有强连接关系。沟通方式以宽通道方式为主,如面对面交流等。因为整个团队长期住在曲周县,所以他们之间的沟通即快又信息量大。院长、主管教授和所有的研究生们也有弱连接,保障一旦学生有与教授们相关的急事可以马上沟通解决。而且主管教授就和大家住在科技小院内,每天见面,所以不存在沟通障碍。从横向部门结构看,反应了三大示范基地的强连接关系及其目标的一致性。教师们之间的强连接关系,相互配合,技术互补。同时该组织的教师与县农技人员的强连接也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技术支持。反应了研究生们之间的强连接,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动关系,相互学习和交流,一起到田间做技术实验等。

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调研资料编制

有效的强连接和弱连接关系,使得本组织内部形成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直接接触农户的主管教授、教师及研究生共同制定实验和推广计划。聘请农户代表参加田间试验的工作,以便直接反应农户们的技术需求,也有助于及时修改试验方式和技术服务方法。而且乡技术员也和农大师生们一起工作,随时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

1.2 高效率、高素质、紧密合作的和灵活的小规模推广组织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属于小规模的组织,共有21人组成,其中有5位教授和13位研究生和3位乡镇技术员。两年来,这个组织尽管规模小,但由于高效的组织运作,在曲周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高效率的技术推广,很重要的原因是由农业院校的人才优势所决定的。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38%为高级职称,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与曲周县农业局技术员和县农技推广站人员紧密合作,完成了对全县农村全覆盖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在推广活动中,也聘请其它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来给当地农民和技术员进行指导。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为外聘专家提供全方位的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

1.3 该推广组织制度约束分析

在组织制度上,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保持推广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县政府不直接干预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推广活动。下面根据组织制度构成,从正式组织制度和非正式组织制度分析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制度。

国家和学校对该组织的制度约束

一是国家项目的制度约束。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进行的科学研究及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立项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土壤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该项目研究目标是“系统研究本区后,提出促进作物高产和高效的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基地4~6个,通过技术示范,土地生产力提高25%~30%”。教师根据项目设计研究子课题,研究生围绕项目作毕业论文,以最终实现项目目标。二是中国农业大学从2006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试行农业推广教授制度,五年累计选派100名教授奔赴试点农村,每人每年都将在农村服务6个月。这些教授的年终考核破除单看论文的规则,考核结果优劣将与教授在农村的实际工作效果挂钩,并建立当地农民对教授的评估系统等[9]。曲周县是最早被学校列为农技推广的示范基地之一,学校的新政策将促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曲周的农技推广积极性。

该组织的文化与自身符号对本组织的约束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非正式约束制度,一是农业大学的名字符号本身就赋予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责任。同时教授和研究生受身份一致性影响,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生要尊敬老师,虚心学习,听从老师的指导等,这些都是自然的潜规则,已经注入到人们的惯性之中。二是组织文化影响,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文化是“善于总结和学习、有领袖精神、高情商”等组织文化激励教师和研究生们努力工作。

2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作过程

组织运作过程是指组织结构内各个工作单位或人员在执行组织计划、实施组织预定工作活动时决策和控制过程[4]4。将从下述方面研究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运作过程。

2.1 长期与短期目标的构建

有效的组织运作首先是明确组织运作目标。根据承担的国家项目目标及曲周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制定的短期目标是:建立200亩核心示范区,辐射20,000亩。实现玉米万亩集中连片亩产700公斤,核心示范区达到800公斤,冬小麦亩产达到500-600公斤,提高10-20%的肥料利用效率;长期目标是:探索新型高产、高效技术推广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并实现该推广模式由曲周扩散到华北地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农业效率是关键,具体工作中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先建立示范基地,有了成熟技术和经验后再继续推广。

2.2 该组织与政府关系平台的构建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积极与曲周县政府合作,结合当地政府的农村,才能顺利展开下一步的工作。经过校领导和院领导与县领导们的沟通,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人民政府共同创建曲周县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县政府并且同时下文,通知全县农民和各级组织。这为将来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运作搭建了网络链接基础。

2.3 该组织与农户沟通平台的构建

该组织在白寨乡建起了最直接与农户对接的平台—科技小院,出门就是农村和农田。“科技小院”发挥着多功能作用。在科技小院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接触村民、增进感情、参与生产、学习提高、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召集会议和指导生产。目前已经建立了三个典型小院,小麦/玉米科技小院,西瓜科技小院,果树科技小院。

2.4 根据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建构服务策略

该组织基于农户的技术需求,设计科学、合理及高效的技术支持路径。经过向农户调研,发现阻碍技术应用效果的五大技术损耗因素是地块小不成规模、机械化程度较低、肥料施用不合理、技术服务不到位和农民科技素质低。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白寨乡选定的核心示范区土地面积163.8亩,分属72块和59个农户。针对土地过于分散而不能使用大机械和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问题,该组织建议对土地进行联合“大方”操作。“大方”是指把分散土地联合成大块土地。为了便于农户在大方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家的土地,他们在地下埋有分界用的橛子,上面有农户的编号。地块联合大方实现了规模作业,统一操作,集中服务,大机械有了用武之地,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土地不流转也能规模化耕作,而且农民满意,这也为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保证。 针对这些土地有近20年未深耕过,该组织指导农户利用大型农业机械,深松土壤和追肥,以为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土壤生长环境。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出双高示范基地技术特点为:选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土壤、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玉米机械追肥、化控防倒技术、玉米晚收保产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八大核心技术。(见图2)。

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调研资料编制

2.5 协助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意识到农户建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如他们协助北油村农民吕玉山在村里成立了“玉山农业机械合作社”,然后由他组织利用机械对全村大方土地进行深耕松土、播种、追肥、喷药和收获,大大提高了农业管理的效率,实现粮食增产,提高农户的收入。这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能有效地协助该组织进行推广,并有助于实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2.6 构建多元化科技培训系统满足不同参差的农户需求

科技培训是农业推广过程的重要方式。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通过两年的实践,在曲周创建了完整而系统的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形成了县有技术服务中心,乡有区域站,村有科技小院和户有科技带头人的四级体系。其具体培训方式分为:“户”有科技长廊自学培训和科技小车流动培训,“村”有进村入户上门培训、现场观摩互动培训和田间学校系统培训,“乡”有科技讲堂集中培训。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主管教授李晓林高度概括了培训结果及意义:传递政府关怀-拉近了政府与农民的距离;传授了知识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了解了农民需求-加强了相关研究的针对性;锻造了农技队伍-加强了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构建了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的效率和促进了县、校融合-形成了农业跨越发展的合力。

3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作表现

农业推广组织的运作表现是指组织呈现的活动结果。运作表现有时也称为运作绩效,农业推广组织的运作表现既涉及单项活动也涉及综合活动的结果[4]4。

3.1 该组织的短期目标评价

第一,从覆盖面积看,2010年末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建立核心示范区280亩,辐射到60,000多亩,均已远远超过预期目标,目前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示范基地技术正在向全县区域扩散;第二,从产量目标看,万亩示范区小麦和玉米比没有采用双高基地技术的平均亩产均增产17%,已经接近预期目标。如果考虑效率因素的话,实际粮食增加应该到了20%以上,因为在该组织的技术支持下,每亩地减少了化肥的投入,大方土地也提高了播种、施肥和收获的效率。第三,收入变化。小麦每亩增产126斤,按现货市场价一斤1.31元(2011年3月22日郑州期货交易所现货价格[10])计算,增加收入165.06元/亩。玉米每亩增产168斤,按现货市场价一斤1.12元(2011年3月22日大连期货交易所现货价格[11])计算,增加收入188.16元/亩。两种粮食加起来一共每亩增加收入353.22元/亩。实际增收略低于预期的400元/亩的增收目标。

3.2 该组织的长期目标评价

通过两年多的曲周农业技术推广,该组织建立和完善了本组织与县政府合作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这个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四个子示范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及创建了可操作的技术模型和新型培训模式、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农民合作社模式等。主模式下衍生出子模式,正好符合最初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扩散式技术推广的目标规划。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动曲周地区的农业技术发展,同时对曲周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示范区实现了机器施肥和机器深耕和机器收割的机械化农田管理。

4 对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的评述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是具有高度人才优势的小规模、有机组织机构,其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全方位的组织成员链接模式,保障了有效沟通。通过县政府领导参与实验项目及推广计划的制定,实现了该组织目标与政府农村政策目标的有效结合。通过与农户有效的沟通,研究其技术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技术支持路径。通过在村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培训系统,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这样也形成了学校、政府、农户三方互动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基于以上要素构建了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推广模式(见图3)。

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调研资料编制

本组织通过组合县乡农技人员、河北农科院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企业和农户科技带头人,形成大学农业技术集成优势;以基地(示范基地、多功能科技小院、农大曲周实验站)和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为农业技术扩散平台;同时在有效的激励及促进学科发展的机制下,实现了高效运作并实现了该组织确立的目标,给河北省曲周农业发展带来了标致性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模式适合在河北地区推广和应用,也为国内农业大学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魁.河北省农业推广组织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孙云寿.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江苏武进区花卉产业技术推广组织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3]夏敬源.发展多元农技推广服务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10(4):4-7

[4]高启杰,等.农业推广组织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胡俊鹏,等.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7):412-415

[6]聂海.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0-34

[7]刘光哲.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39

[8]刘延平.组织理论代表人物评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9]宁启文.中国农大推行农业推广教授制度[N].农民日报,2006-7-29(002)

[10]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小麦日行情表[EB].本月第16个交易日.本年第51个交易日,2011-03-22,http://www.czce.com.cn/portal/exchange/2011/datadaily/20110322.htm

曲周县农业调研报告 篇3

——曲周县实验小学“双爱好、双特色”工作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双爱好、双特色”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把“特色校园”与“双爱好”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寓德于体,寓德于艺,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特长,都能展示自己的风采,使校园充满活力,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为孩子幸福成长、如歌人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下面就对我校 “双爱好、双特色”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学校简介

实验小学创立于1987年,是曲周县一所教育教学现代化、管理特色化的龙头学校,是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近年来,我校坚持走“保平安、提质量、求特色、谋发展”工作之路,以“办幸福学校、塑如歌人生”为办学目标,通过“灵魂塑造、环境熏陶、兴趣爱好培养、学科渗透、习惯奠基”等五 大举措,培养孩子自动自发主动学习意识和修身意识,促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有效促进学生管理和学校办学品位的上档升级,为孩子的终身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开创了我校发展的新局面。

二、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把“双爱好、双特色”活动向纵深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在被评为邯郸市“双爱好”示范校的基础上,为确保活动上水平、提档次,创出学校特色,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双爱好”教育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是开展“双爱好”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双爱好”教育活动网络化管理工作小组:校长——总负责人,体卫处领导、艺术处领导——项目总负责,体艺教师——项目总辅导,特长老师——年级组项目负责人,课任教师(班主任)——项目指导,这样做到上下联动,各司其责。

2、建立服务保障体制。

(1)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为增加并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学校多方筹措体育、艺术教育经费,一是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活动资源;二是添置用于实施“双爱好”教育活动所需器材;三是动员学生及家长自备器材。目前,我校已拥有200米塑胶田径场,标准篮球场,人造草坪足球场各一块,室外乒乓桌5张和多功能训练厅一个。另外,还开设了美术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电子琴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并投入十余万元购买体育用品及艺术相关的工具材料,基本满足了学生的活动需求。

(2)多渠道挖掘潜力,组建师资队伍

实施“双爱好”教育活动是以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 力为先导,因此组建一支数量足够且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我校全面实施“双爱好”教育活动的关键。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大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建设力度:一是在校内广泛动员,深入摸底,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二是激励教师尽快学习掌握一二项体育艺术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县委、县政府也很重视“双爱好”工作,今年曲周县专门招聘28名足球教师充实到各学校,我校就分配了2名教师,马上又有3名教师到我校工作,他们的到来将大大促进我校“双爱好”工作的开展。

3.乘“双爱好”活动之风,走特色办学之路(1)常规体育工作

学校配备专职体育教师、足球教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并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授课。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在乐中练,在练习中乐。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几年来,我校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从未间断过。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的更换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精心设计适合不同年龄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广、形式多深受 学生的青睐。因此,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

(2)抓好足球特色活动

2014年10月,经过学校足球工作小组和晨光足球俱乐部、益中体育共同协商,组建学校三、四、五、六年级校队,每班选出男队、女队各一队,每队20人,共组建32支队伍。先以点带面,然后普及到每个班级,校园足球参与人数达到1000人。今年底计划将一、二年级全部普及,真正做到学生全部参与校园足校运动。

每个班保证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一节课采取90分钟制,为了达到良好的上课效果,我们和各个年级老师协调,将所有的课程表重新排列,做到了一个班连着上两节体育课,加上课间,也就是合在一起共90分钟。并课之后教练、队员足球训练效果明显提升。

(3)艺术工作 ①学校配备专职音乐、舞蹈、美术教师各两名;兼职教师各一名;专职舞蹈教室一名;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并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②学校有舞蹈室1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教室1个,电子琴30架;今年学校又对舞蹈室进行装修;购置画箱、画架、画板等绘画工具;为艺术教育工作提供充分的保证。

③我校开展的童声合唱是我校的艺术特色课程。学校大力支持,克服重重困难,为音乐教师搭建了钻研、施展的平台。学校班班有班歌,班班成立合唱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释放欢乐的舞台。

④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校艺术节,以文艺汇演、迎新年联欢会等形式展示班级的艺术风采和学生的艺术特长。班主任教师也能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活动。

⑤建设合唱、舞蹈、书画、摄影、电子琴等社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⑥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书画、摄影作品评选和展出。⑦实施“校园艺术化工程”使校园艺术氛围更加浓厚。今年,学校又投入几千元购买画框对我校师生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进行装裱,并悬挂在教学楼内;购置花卉装扮校园的花坛;从而使校园环境更具艺术化。

(4)传承精粹,弘扬太极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邯郸特色为目标,把太极拳与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有机结合,育德于体,通过习练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培养学生良好特长,进而打造民族精神,锻造坚韧毅力、坚强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太极拳”在我校得到普及,并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等时间进行培训,效果良好。

(5)“双爱好”活动项目异彩纷呈

几年来,我们依据学校实际及传统特色以及体、艺教师的师资情况、学生的需求,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开设了“双爱好” 活动项目。

体育类项目:足球、太极拳、田径、排球、篮球、跳绳、啦啦操、跆拳道。

艺术类项目:合唱、舞蹈、电子琴、绘画(儿童画、水彩画、国画)、书法。

可以说,这些活动项目的开设,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需要,同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三、汗水浇灌智慧花,辛劳换得硕果香

在我校师生的辛苦工作、奋力拼搏下,荣誉接踵而至。我校连续九年十次为县运会编排大型团体操,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受到社会、家长的好评,被连年授予县运会“特别贡献奖”。在市推广小学生广播操、太极拳、健身操、集体舞等活动中均起到了带头作用,多次被评为邯郸市体育、艺术工作先进学校,2002年被评为河北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在市举办的集体舞比赛中获小学组“三等奖”,2009年我校编排的舞蹈《榴红似火》获市艺术汇演二等奖。2010年编排的舞蹈《三月鸢飞》获艺术节一等奖、市艺术节汇演二等奖。课本剧《邯郸学步新说》参加县全国现场会演出并获特别奖。几年来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在省、市、县举办的比赛中屡获大奖。2008、2009连续两年被邯郸市教育局授予“双爱好”工作先进学校。2011年被邯郸市授予“双爱好”示范校。2014年京、津、冀、鲁“广安杯”小学生足球联赛,二等奖。2015年邯郸市“华漫杯”足球联赛男、女第五名。石家庄市举办全国少儿足球联赛“新春杯”第八名。2016年邯郸市“市长杯”足球联赛获得亚军。西安举办的全国足球联赛“长安杯”第四名。

双爱好,发展了学生特长,提升了艺术修养,丰富了校园生 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创出了学校特色,为提升“学校教育”品位,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注入了崭新的内涵。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希望您将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留给我们,相信在领导的关怀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定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为了孩子们的如歌人生,我们一直在路上……

三步曲周记 篇4

星期日中午,天气阳光明媚。妈妈说:“今天天气挺好的,咱们洗澡吧!你先玩会电脑,等我洗完了,我再叫你去洗!”我没吭声。心想:烦死了,我真不想去洗澡。

过了半个多小时,妈妈洗完了,叫我去洗。我慢腾腾地脱着衣服,等我一进卫生间,里面热气腾腾的。妈妈喜欢洗热水澡,每次都是她先洗,然后我再洗,这样我进去洗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冷了。等我刚把头发弄湿,打上洗头膏,水管不出水了,怎么会没有水了呢?真是早没水,晚没有,怎么每次我洗就没有水呀?一定是妈妈把水洗完了。妈妈每次洗都要洗半个小时,还总是水流不断的.,这再多的水,也被妈妈洗完了。我也没有办法呀!妈妈看太阳能水用完了,很无奈地对我说:“那用热水器洗吧!”我冷得直打哆嗦地说:“随你的便,我快冻死了。”妈妈很快跑去把热水器打开,调好水温,用手试了试温度对我说:“刚好,赶快洗吧,如果液化汽也没汽了,那你今天可真是洗不成了。”我很恼火地说:“知道了,你快出去吧。”我洗了十分钟吧,头发还没有洗干净呢。这热水器里的水突然变得越来越凉了。怎么回事呀,真烦死人了。

没想到让妈妈说中了,液化汽也没有汽了。我身上全是泡沫,还没有冲干净呢。妈妈连忙把暖水瓶里的热水,倒到盆里,给我将就洗了洗。

【曲周县农业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上一篇:5.13母亲节的英语作文带翻译下一篇:关于全县农村医疗的状况的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