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书籍推荐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犯罪心理学书籍推荐(精选7篇)

犯罪心理学书籍推荐 篇1

1、《罪犯心理学》

杨威主编《罪犯心理学》是为司法警官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学习罪犯心理学知识而编写的一本应用性教材。

2、《犯罪心理学》

梅传强主编。本书是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自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广受赞誉。本次新版,汇集了本学科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作者,思想敏锐,知识体系完整。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观、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而出现的各种差异,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犯罪、职务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此外,还在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矫正等方面都有精辟的阐述。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学类本科生、专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司法实际部门的工作者研究和学习使用。

3、《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李玫瑾著。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等。

4、《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

(美)巴特尔等著,杨波,李林等译。本书是一本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的教科书,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综述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还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

书中作者引导读者全面正确地对待复杂的犯罪行为,以避免对犯罪问题作简单、片面和武断的结论。本书可供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5、《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美)特维著,李玫瑾等译。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刑事物证、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联系的牢固基础。

本书的内容共有28章,分别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还有如何从犯罪现场、证据、伤害形态、被害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犯罪人特征等角度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对一些常见案件类型如杀人、强奸、变态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心理画像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还专设一章用于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6、《疑嫌画像-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一》

罗伯·K·雷勒斯/汤姆·沙其曼著。心理画像技术是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犯罪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既使是被假装、被破坏、用现代刑侦手段毫无认定价值的,甚至是似乎毫不起眼的细节,去寻找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等方面的特征,描绘犯罪人的家庭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以及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诸方面的特征的一种新的刑侦技术手段。

罗伯·K·雷勒斯,以前为美国军方工作,后进入FBI,第一个把心理分析运用到捕获罪犯上,BAU前身主管,CM里有很多作者的影子,有些直接是作者经历的复制。

二、案例解析,具体运用

1、《动机剖析》:有案例及其过程,都是真实案件。

在本书中,与犯罪作斗争的传奇式人物约翰·道格拉斯探究了所有犯罪的根源——动机。

每一起犯罪都是在犯罪者心中有一个动机的神秘故事。道格拉斯比以前更深入地把我们带入了纵火犯、飞机劫持犯、爆炸犯、系列杀人犯、激情杀人犯以及屠杀型杀人犯心灵深处黑暗的角落。帮助我们理解了什么样的因素引起了这些暴力的反社会行为。第一次道出了导致形成暴力罪犯性格个性的那些共同因素,同时向我们展现了各种不同的罪犯之间令人惊奇的相似,以及同样令人惊奇的差异。

2、《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

(英)古德琼森(Gubjonsson,G.H.)著,乐国安,李安等译。本书重点是心理学知识与原理在法庭审讯和供述中的应用,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技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警察、心理学家和法律职业工作者对供述证据的收集和评估,进一步理解错误证词如何产生等。

3、《辨读凶手:一位犯罪心理学大师现场推理实录》

(英)保罗·布里顿著,李斯译。

作者简介

保罗·布里顿(Paul Britton),出生于1946年,曾获沃威克和谢菲尔德大学心理学学位。长期从事心理学临床研究和犯罪心理学的实证工作。在犯罪推理界有近乎神话的地位。目前,他越来越频繁地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不良家族问题及犯罪受害人和服役期内受害人的创伤处理工作。

内容介绍:本书是作者对过去十多年里他主持调查的一些骇人听闻案件的一手叙述,是对罪犯心理分析和处理的突破性著作。

4、《顶级悬案:犯罪史上八宗惊世疑案新探》

(美)约翰·道格拉斯/马克·奥尔沙克著,邓海平译

作者简介

约翰·道格拉斯,美国联邦调查局著名特工。从事犯罪学研究,是美国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调查支援科负责人之一。有“现代福尔摩斯”的美誉。电子《沉默的羔羊》中联邦特工杰克·克劳福德的原型。在犯罪行为分析以及现代刑侦技术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对抓捕美国连环杀手居功至伟。

马克·奥尔沙克,小说家和电影制作人,编剧并制作了纪录片《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获得美国电视艺术成就奖。

内容简介:有的案件永远侦破不了,有的案件即使结案也永远不明不白。本书中记述的八大悬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的天地。

5、《变态杀手:恶性犯罪深沉心理探究》

(美)道格拉斯/奥尔沙克著,岳盼盼/白爱莲译。

内容简介:我们的社会里,总有一些另类:他们智力正常,却心态阴暗,扭曲,以残暴为乐,本书作者被誉为现实中的“福尔摩斯”,向我们演绎了光明与阴暗角逐的惊险故事。

6、《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

胡杰著。本书分析犯罪心理,揭示犯罪人格——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李玫瑾,和有着十五年法医工作经历的冯雪博士,点评刑事大案!书中记录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典型案例的侦破过程20篇,以暴力犯罪为主。

三、生活普及

1、《犯罪心理学习题集》

严圭,吴宁主编/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原来我们周边的生活中充满了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去看待、去分析的问题,一旦学会用心理学的观点去审视问题,我们就多了一个视野,多了一种方法,也多了一份与人与己交往的自由。这本书可以学到很多。

2、《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

张明主编。“图解现代人心理新话题”是一套从心理学的入门开始,全面地对心理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介绍的丛书,其内容充实,图文结合,深入细致地探求心理学的内涵,旨在解决人们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犯罪心理学书籍推荐 篇2

首先, 在刑法学研究领域,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虽然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 而且从各国立法实践上看, 不同国家对于犯罪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如德国、日本学者通常认为, 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的、有责的行为。”但是, “作为规范学科, 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是我国刑法学界对犯罪概念的形式定义, 虽然近年来关于犯罪本质特征的争论此起彼伏, 但学界对此概念的定义本身却争议不大。”此种观点对于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刑法学的研究目的与学科任务上看, 刑法学更加注重对于行为人的有罪与无罪的认定, 或者触犯的是此罪或是彼罪这类问题。因此, 在刑法学中, 是否构成犯罪必须由刑法 (且只能由刑法) 严格明确。罪刑法定这一普遍公认的基本原则已经在刑法学界得到不容质疑的肯定,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惩罚性与严厉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在罪名刑罚的确定上必然要求严格的法律主义, 并且对事后法 (溯及既往) 、类推解释和绝对不定 (期) 刑也都要求严格的禁止, 举例来说, 在刑法中明文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最低是14周岁, 也就是说, 只要行为人未满14周岁, 其实施的一切行为均不可能构成犯罪。即使该行为人为非作歹, 作恶多端, 或者即使其仅差一天甚至一小时未满14周岁, 该行为人仍然不能受到刑事处罚, 因而其所实施的一切行为仍然不可能构成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如果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严格一致, 那么关于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恐怕难以纳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事实上, 在刑法学意义上, 年龄是否已满14周岁是一个严格的划分标准, 这一方面, 是基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对于法律的认知和对于自身行为的控制方面确与成年人不同;而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出于实际操作的考虑虽然对于在刑法中刑事责任能力采取的这种“一刀切”式的法律规定, 在理论上是缺乏合理性的, 但是鉴于刑法实务操作中对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测量与认定在目前也没有较为权威的标准与方法, 所以也只能采用这种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了。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在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仍然以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作为自身学科的犯罪概念, 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同样的问题, 也出现在许多认定罪与非罪时具有数额要求的罪名上。例如, 盗窃罪或者侵占罪, 虽然各地的数额标准各有不同, 但是都会有一个具体的数额标准, 达到该数额的, 就应当认定为犯罪, 而未达到的, 则不认为是犯罪, 假设某地的数额标准为2000元, 那么盗窃2000元整的行为人就构成了盗窃罪, 而且盗窃了1999元的行为人虽然在数额上只有1元之差, 却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这种罪与非罪的明确界限在刑法学上是可接受的, 出于具体的刑事审判实际操作考虑, 这种罪与非罪的界定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应当的,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这种以数额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显然也是缺乏合理性的。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是基于法律规定而界定的, 这也是就所谓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尤其是即将达到而尚未达到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如杀人、抢劫等严重越轨行为 (此处为了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做出区分, 而采用“严重越轨行为”的表述方式) , 其行为性质与心理状态与14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同样的, 盗窃2000元的行为人与盗窃19999元的行为人在行为性质与心理活动方面甚至可能是几乎相同的, 因而都应当作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 如果犯罪心理学以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作为自身理论研究上的犯罪概念。那么, 对于上述例子中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严重越轨行为等, 都将无法纳入本学科的研究视野, 这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进行的不必要也不应当的限制, 所以犯罪心理学应当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 综合考虑本学科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对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进行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界定。

与刑法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方式与角度相比, 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问题的研究方式, 则更关注个体行为人基于特定心理基础或者受到特定的外界刺激而实施了犯罪行为, 进而对他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影响的这样一种由内而外的考查角度。由此可见,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虽然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却与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简单来说, 可以认为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的界定都应当是一种广义上的犯罪概念。当然, 在当前的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 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也可谓五花八门, 目前还未出现学界公认的通说, 如罗大华老师在《犯罪心理学》教科书中指出:“犯罪是刑法学的概念, 一般定义为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心理学中`犯罪'的概念须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相一致。”梅传强老师在《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一书中也对犯罪的概念做出了界定:“犯罪心理学 (Criminal Psychology) 中的`犯罪'概念, 可以表述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 运用社会 (尤其是统治阶级) 不认可且不能容忍的方式满足自己折需要, 严重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主流价值, 依法应受到相应的刑罚惩罚的行为。'”还有国外的学者, 如RonaldBlackburn在其《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指出:“犯罪是一个法律概念, `犯罪 (crimeorof-fence) 是指一种可能引起刑事诉讼的法律过错行为 (legalwrong) , 这种刑事诉讼可能导致刑罚。'”由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一些研究者在追求形式上的“刑事一体化”过程中, 忽视了本学科应当具有的研究视野与角度, 将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意义上的狭义的犯罪概念照搬到犯罪学或者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来, 但是在自身研究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在广义层面上使用犯罪的概念, 因而造成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混乱问题;而相对地, 另一些研究者则注意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与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视野与角度的不同, 并且各自对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界定。为了解决上述的理论争议,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当中, 对犯罪概念进行恰当的界定, 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 首先应当包含的是社会危害性, 即一个行为是否被认为是犯罪, 应当以其社会危害性作为认定标准之一。如果是没有任何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那么即使该行为不符合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 那么即使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也不应认为是犯罪。但是, 社会危害性并不是犯罪心理学界定犯罪是唯一标准, 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 也并不是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在具备社会危害性的同时, 还必须是具有一般违法性的行为, 如果一个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 但没有任何现行的法律对其进行禁止, 那么此种行为也不是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这样的违法性并不特指刑事违法性, 还包括对于其他各部门法的法律规定的违反。举例来说, 在民事法律中, 一定数额以下的欺诈行为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的, 因而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研究领域是不应界定为犯罪的, 其根据在于其社会危害性并不足以启动国家刑事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换言之, 亦即此种行为的严重程度还未达到整个国家与社会无法容忍的地步, 所以, 刑事程序也不应被轻易启动。这种观点在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则不应仅看到该民事欺诈行为并未造成国家和社会所无法容忍的严重后果, 而更应当注意的是行为人在实施欺诈行为时的心理状态等。事实上, 由于我国刑法对许多罪名的构成都有具体数额的限制, 造成许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并不是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而仅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其他法律进行调整, 因而造成许多在行为上类似甚至基本相同的行为仅因程度上的差异, 使得行为人承担了民事或者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这样就使这类行为在刑法上和刑事诉讼法上都不被认定为犯罪。相比之下,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上述民事欺诈行为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较小数额的盗窃行为、侵占行为、卖淫嫖娼行为、轻伤以下的故意伤害行为等, 无论是在违法性还是社会危害性方面, 都是可以且应当界定为犯罪的, 而不应仅根据其是否触犯刑事法律而对该行为界定为犯罪与否。当然, 不可否认, 上述各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比, 的确具有一定的程度上的差距, 正如上文提到的, 其并未达到国家和社会所无法容忍的地步。但是, 我们同样应当看到, 上述的各种违法行为有许多都是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的雏形或称幼苗, 如果在这种犯罪的初始形态或者发展形态下对其不加干预, 任其发展, 则很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上述行为会转化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 亦即犯罪心理学中犯罪行为的完成形态, 举例来说, 当一个行为人挤上公交车准备实施扒窃行为时, 他可能并不知道此次盗窃可能收获的赃款数额, 而在其实施了扒窃行为之后, 我们才可以根据其所得的赃款数额对这次的行为界定为是否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 在公交车上进行扒窃行为本身就已经可以认定为是犯罪了。因为, 此种行为不但具有社会危害性, 而且至少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即使其此次盗窃行为一无所获, 也并不妨碍其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被界定为实施了犯罪行为, 所以无论行为人最后所得赃款的数额多少, 均不影响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性质。同样的, 在民事领域, 行为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法, 使对方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此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民事欺诈, 以合同诈骗为例, 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 欺骗对方当事人以获得利益, 在其实施诈骗行为的时候, 也可能并不知道此次欺诈行为可能收获多少赃款, 如果对方当事人较为谨慎, 没有轻易上当, 则欺诈者可能一无所获。但是, 如果对方当事人防范意识不强, 则有可能上当受骗。但是, 又如果该被害人被骗的金额较少, 则可能只能构成一般的民事责任, 而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所以,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上述的欺诈行为虽然仅构成了民事责任, 但是其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都是明显存在的, 因而也并不影响对其犯罪行为性质的界定。当然, 上述观点可能在刑法学领域被视为主观归罪的倾向, 这其实是由于刑法学研究与犯罪心理学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偏见, 在刑法学领域, 其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在于使刑罚更加合理化与人性化, 慎用刑罚已经是各国刑法学界普遍承认的价值取向。在此种情况下, 必然要求在刑法学研究中坚持客观归罪的要求, 即不仅要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刑法规定的各种构成要件作为其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 更要看其实施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是否严重到足以启动国家刑事法律程序对其进行调整。仅从刑法学研究意义上看, 笔者是赞同这种看法的。但是, 在刑法学界, 也同样有着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理论争议, 亦即行为人实施一个行为, 其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行为规范的违反。此种理论争议其实影响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 由于犯罪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个体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 而不是其在刑事法律上是否造成了足以被判处刑罚的具体罪名, 更应关注的是, 行为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时, 其对于行为规范的违反, 而不是该行为在客观上对法益造成的侵害程度。因而,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 对于实质违法性的理解更侧重行为无价值的理论取向应当是合理的。易言之,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更应侧重的是犯罪行为而非犯罪结果, 所以这并不是对刑法学上客观归罪和结果无价值理论的反驳, 而只是两个学科间研究角度的差异造成的侧重点的不同。

摘要: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 也应当对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整合。比较分析了刑法学与犯罪心理学中犯罪概念的界定, 希望可以对犯罪心理学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刑事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何为民.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3][英]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 刘邦惠译.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邱国梁.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运用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5]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3.

[6]乔治.B.沃尔德, 托马斯.J.伯纳德, 杰弗里.B.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思考 篇3

一要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从以上犯罪心理学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学应该是刑事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刑事科学中的一门实际应用学科,是介于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要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因此,犯罪心理学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二是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三是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四是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五是加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六是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七是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矫治、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

三要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近几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犯罪心理学学科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及其规律,必须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开展研究,才能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活动的规律释义明晰。因此,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

四要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多元化与现代化研究。当前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并不断完善,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也应该走向多元化。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和分析犯罪心理與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二是在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研究中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三是注重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犯罪心理学研究也要融入现代化,譬如录音、录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的现代化研究仪器,信号发生器、面部表情测试仪、自动记录仪、眼动仪、测谎仪等都可以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服务。

《犯罪心理学》教案 篇4

任课教师:王 利

本书的体系构思:

1、导论

2、犯罪人心理

A、基本理论: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犯罪行了结构的发展变化。

B、类型理论:犯罪类型理论、、不同动机的犯罪、、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智能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过失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

3、犯罪对策心理

A.犯罪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B.犯罪心理矫治 C.犯罪心理预防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熟悉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1、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2、犯罪: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德行为。(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哪些人:犯罪人;一般犯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监管教职犯罪的人员。

2、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是犯罪学科与心理学科的交叉学科(3)是理论学科、又是应有学科(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通过研究犯罪人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以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发展以及改造发展提供心理科学依据、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

二、犯罪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了解犯罪问题

2、可以有效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3、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

4、有助于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客观观察法、自我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心理测验法

5、归因法

5、案例分析法

6、经营总结法

7、数量统计法

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二)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 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 关于犯罪心理学形成原因的论述 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

(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台湾学者的研究;大陆学中的研究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和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概述

1、概述

(1)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2)犯罪心理结构由来:结构论与非结构论(3)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1、犯罪心理结构的总体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偏常认识主导模式、多层次多纬度模式)

2、犯罪心理结构的亚结构

(1)动力结构(、畸形的观念系统、强烈、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不良的兴趣)(2)调节结构(偏倾的自我意识、扭曲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3)特征结构(气质、性格、能力)

3、犯罪心理结构的心理背景

(1)犯罪人的心理状态(2)犯罪人的潜意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1、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2)稳固、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3)需要型的犯罪心理结构、情绪型的犯罪心理结构

2、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

(1)潜在的形态(2)恶变的形态(3)衰落的形态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犯罪行为发生机制及发展变化,了解犯罪人在不容犯罪阶段的心理状态及犯罪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的原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因素 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因素:

1、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神经类型、异常生物学。

2、心理因素:个性倾向性、性格结构缺陷、控制系统缺陷、个性异常。

3、行为因素:错误的活动、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有害的行为习惯、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

2、主体外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a)大社会环境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精神环境、法制

环境。

b)小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人际

交往、职业条件。

2、自然环境因素: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

3、情景因素:侵害对象、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和气氛、机遇。

二、影响犯罪行为发生因素

犯罪行为发生因素:

1、犯罪行为人因素:犯罪心理结构已形成、身体条件具备、具有作案知识和技能、作案

方式和时机已定、作案工具。

2、、犯罪行为情景因素:侵害对象的存在、有害的现场条件和气氛、不存在第三者的威胁。

三、犯罪综合动因论

1、含义

犯罪综合动因论 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多种主体内外因素综合的互为作用的结果

2、要点

犯罪综合动因要点: 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一)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的概念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的概念: 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因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总称。(二)内外化机制

1、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1)认识的选择和加工机制(2)模范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自我强化机制

2、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

(三)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1)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2)犯罪动机的形式(3)犯罪目的的确定

(4)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联系与区别

(5)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的相互影响(四)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

1、特殊模式

(1)渐变型:原发型、继发型(2)突变型(3)基于型

2、特殊模式(1)习惯性(2)朦胧型(3)变态型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人在不同犯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 犯罪人在不同犯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

1犯罪前:自我辩解、犯罪决意形成形态、等待发展时机的焦虑状态

2、犯罪中: 心理失衡

3、犯罪后:情绪表现、异常行为表现(二)犯罪过程中动机的发展变化 犯罪过程中动机的发展变化

1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条件:主体因素、客观因素、动机冲突

2、犯罪动机变化的方向:犯罪动机的强化、犯罪动机的弱化(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1、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强化的条件、、强化的特征、、强化的阶段

2、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弱化的条件、弱化的类型、第四章 犯罪类型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及我们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和划分犯罪类型的基本观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类型论概述

一、犯罪类型的概念

1、按一定原则或标准、将犯罪现象的某些共同性质、特点所作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型。

2、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

1.提高包括犯罪心理学在内的犯罪学科理论水平的需要 2.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 3.有助于刑事司法实践

4.有利于犯罪的心理预测和预防

二、犯罪类型化的困难 1.法律标准的局限性 2.心理学本身的困难 3.类型间的重叠交叉

三、划分犯罪类型的基本观点 1.明确划分犯罪类型的目的

2.注意犯罪行为分类和犯罪人分类的区别和联系 3.采用多元统一标准划分犯罪类型

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犯罪类型理论

一、犯罪行为的分类 1.社会危害性标准 2.反社会性标准 3.犯罪行为性质标准 4.犯罪行为模式标准

二、犯罪人分类

1.人类学、生理学标准 2.社会学标准 3.伦理学标准 4.精神病学标准 5.精神分析学标准 6.心理学标准 7.多元标准

第三节 多元统一类型理论

1.性别标准 2.年龄标准 3.犯罪动机标准 4.犯罪经历标准 5.犯罪主体数量标准 6.心理状态标准

7.犯罪行为实体形态标准 8.犯罪行为方式标准 9.精神状态标准

第五章 不同动机的的犯罪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物欲型动机、情绪型动机、权欲型动机、信仰型动机及集合型动机犯罪的概念及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欲型动机犯罪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物欲型动机犯罪,又成利欲型动机犯罪货贪利型动机犯罪,是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行为。

(一)心理特征

1、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

2、畸形的向乐观

3、膨胀的物质占有欲

4、强烈的虚荣心

5、意志薄弱

6、不良行为习惯

二、物欲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手段的多样性

2、作案手段的技能性

3、作案习惯的顽固性

三、几种主要的物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盗窃犯罪人的心里特征

1、错误、消极的认识特征

2、恐惧与兴奋并存的情绪特征

3、相对简单的动机构成

4、熟练的盗窃技能

5、不良的性格与习惯

6、侥幸心理严重

(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野蛮的英雄观

2、暴躁、兴奋的性质

3、复杂的动机特征

(三)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高自我评价的认识特征

2、虚伪性与狡猾性的个性倾向

3、高冒险性的个性特征

4、稳定的情绪特征

5、形成一定的诈骗习惯

(四)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错误的社会心理

2、复杂的动机冲突

3、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

4、职务优越感

(五)毒品违法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吸毒者的心理特征 ⑴动机简单

⑵ 感性认识有余、理性认识不定 ⑶ 低级情感居主导地位 ⑷ 自我控制力差 ⑸ 依赖性强

2、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⑴ 追逐金钱的动机 ⑵ 淡薄的法律意识 ⑶ 侥幸心理强烈 ⑷ 情绪不稳定 ⑸ 意志具有两级性 ⑹ 明显的内倾向性格

第二节 性欲型动机犯罪

一、性欲型动机犯罪概述

性欲型动机犯罪:又称淫乱型动机犯罪,是指以淫乐型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犯罪行为。

二、性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1、诱发性犯罪的信息泛滥

2、性道德规范教育的薄弱

3、恋爱、婚姻、性生活方面的障碍

三、性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歪曲的性意识、性观念

2、腐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3、犯罪动机特征

⑴ 满足性欲⑵ 侵犯的欲望 ⑶ 报复 ⑷ 好奇、追求刺激

4、情绪情感特征: ⑴ 情绪不稳定 ⑵ 情感方面缺乏修养

5、消极的意志品质

6、利用被害人的心理

(二)行为特征

1、作案方式的差异性

2、作案手段的复杂性

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第三节 情绪型动机犯罪

一、情绪型动机的概念

1、情绪型动机的概念

是指心里的或心理社会的动机,是以非生理变化为特征而以社会交往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二、情绪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异常的自尊心水平

2、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⑴ 不稳定性 ⑵ 高强度性 ⑶ 缺乏原则的情感倾向性 ⑷ 情感的肤浅性

3、挫折耐受力差

(二)行为特征

1、盲目性

2、冲动性

3、戏虐性

4、情绪性

5、残暴性

三、几种主要的情绪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几种主要的情绪动机犯罪

1、反社会情感的犯罪

2、挫折情绪状态的犯罪

3、激情犯罪

4、应激状态的犯罪

5、消极心境的犯罪

第四节

信仰型动机犯罪

一、信仰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信仰型动机犯罪:是对某种主义、思想、宗教、或学说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新年来支配其犯罪行为。

(一)政治信仰型

1、严重的反社会认识

2、强烈的反社会情感

3、意志特征的两级性

4、动机的反社会性

(二)封建迷信信仰型

1、错误的认识

2、情绪情感的狂热性

3、坚定的犯罪意志

4、动机的荒谬性

二、信仰型动机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一)政治信仰性

1、行为实施方法的智能性

2、行为方式的集团性

3、犯罪行为的狡猾性

4、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5、犯罪行为的疯狂性

6、犯罪行为的模仿性

(二)封建迷信信仰型

1、犯罪行为的迷信色彩

2、犯罪行为的公开性

3、犯罪行为的狂暴性

第五节 集合型动机犯罪

一、概念及常见类型

(一)集合型动机犯罪:是物欲型动机犯罪、情绪型动机犯罪、性欲型动机犯罪和信仰型动机犯罪等的复合或综合,它的产生及其心理、行为特征是十分复杂的。

(二)类型

1、危害国家安全罪兼一般刑事犯罪

2、强奸兼杀人犯罪

3、盗窃、抢劫兼杀人犯罪

4、盗窃、抢劫兼强奸犯罪

5、盗窃、聚众斗殴团伙犯罪

二、集合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动机斗争的复杂性

2、犯罪体验的综合性

3、反社会个性进一步发展

三、集合型动机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侵害对象特征

2、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特点

3、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犯罪之间的关系

4、犯罪的组织形式

5、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第六章 少年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及我国当前少年犯罪的情况。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少年犯罪的概况

一、我国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

1、少年作案成员绝对数成倍增长

2、少年犯罪率上升

3、少年犯罪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上升

二、我国少年犯罪特点

1、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劫、抢夺、盗窃、杀人、伤害、强奸

2、模仿成人作案,性质趋于严重

3、流窜犯罪比较严重

4、团伙犯罪突出

5、犯罪前主要是农民、辍学无业者和学生

6、低学历者多

7、有劣迹史的多

8、犯罪年龄有降低的趋势

9、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

10、重新犯罪率高

第二节 少年期社会化过程的矛盾与犯罪

一、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

(一)生理发育与心里发展的矛盾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

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性法制观念缺乏的矛盾

(二)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少年主体与客体现实的矛盾

1、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

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第三节 犯罪少年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一、犯罪少年的心理特点

(一)认识特点

1、错误的人生观

2、法制观念的欠缺

3、不成熟的认知结构

(二)情感特点

1、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

2、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

3、情感的极你稳定性

4、自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性

5、情感的冷酷性

(三)意志特点

1、明显的两极性

2、冒险性

3、易受暗示性

(四)动机特点

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4、强烈的情绪性

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6、不稳定性

(五)个性特点

1、智力特点

2、神经(气质)类型特点

3、性格特点

二、犯罪少年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

2、冲动性

3、凶残性

4、结伙性

5、互感性

6、戏虐性

7、易变性

第七章 女性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了解女性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并熟悉女性在经济犯罪中的心理表现和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述

一、女性犯罪

(一)女性犯罪的基本情况

1、犯罪率:女性犯罪再整体犯罪中大约占10%到20%,年龄分布在中年层次,在犯罪经历上,年龄也较晚,多集中在36岁至40岁之间。

2、犯罪人分类:冲突型;权力型;消极遵从型

(二)影响女性犯罪的因素

1、生理因素与犯罪

2、犯罪的心理因素

3、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特征

一、个性犯罪

(一)个性倾向性特征

1、需要

2、动机

(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征

二、认知特征

三、情感特征

1、丰富、细腻

2、情绪波动性

四、意志特征:

1、意志受情绪影响大,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2、行为易受环境及其他人的暗示。

五、行为特征

从属性、欺骗性、冲动性、性色彩、自私性、非体力性

第三节

女性经济犯罪心理

一、心理特征

1、情感依附

2、自我显示

3、拜金主义意识

4、贪图安逸

5、愚昧无知的需要

6、异常的心里状态

二、行为特征

1、色情诱惑

2、谎言欺骗

3、男女合谋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一、女性性犯罪动机

1、纵欲型动机

2、玩乐型动机

3、性爱至上的犯罪动机

4、逞能型动机

5、好奇心动机

二、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

三、异常的性爱心理

四、强烈的依附心理

五、否认有罪心理

第八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 初犯和偶犯的心理

一、初犯和偶犯的区别

1、年龄差异

2、犯罪人的心理结构差异

二、初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激烈的动机冲突

2、认知特征

⑴ 认识水平较低 ⑵ 认识内容错误

3、犯罪技能不熟练

4、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

⑴ 犯罪前——侥幸心理

⑵ 犯罪中——恐惧心理占优势

⑶ 犯罪后——惊恐、心虚、悔罪、自暴自弃

5、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⑴ 良性转化⑵ 恶性发展

(二)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2、犯罪行为的幼稚性

3、作案手段简单

4、共同犯罪较多

三、偶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不合理的需要

2、动机产生的瞬时性

3、偏执的性格特征

4、意志的两级性

5、犯罪时的心理状态 ⑴ 紧张⑵ 恐惧⑶ 兴奋

二、行为特征

1、冲动性

2、盲目性

3、偶发性

4、单独性

5、简单性

第二节 惯犯和累犯的心理

一、惯犯的经验

1、作案的经验

2、参加诉讼的经验

3、被监禁的经验

4、重返社会的经验

二、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畸变的需要结构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动机斗争不明显

4、情绪情感特点

⑴ 情绪活动稳定

⑵ 情感低级

5、典型的犯罪性格

6、意志的两级性

7、能力特征

⑴ 必要的生活技能

⑵ 犯罪技能熟练

8、犯罪定型

(二)行为特征

1、习惯性

2、行为计划的周密性

3、类似性

4、狡诈性

5、连续性

6、残忍性

7、坚决性

三、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需要特征

⑴ 贪婪的物欲

⑵ 畸变的性欲

⑶ 低级的交往需要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动机特征

⑴ 再犯时动机斗争由强趋弱 ⑵ 犯罪“合理化”

4、情绪情感特征

⑴ 情绪:比初犯冷酷;比初犯谨慎

⑵ 情感:自私感;无同情和怜悯心

5、意志特征

6、能力特征

7、法制观念

8、性格特征

(二)行为特征

1、流窜作案

2、犯罪行为的谨慎性

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4、善结团伙、犯罪多方向性发展

第三节 职业犯罪心理

一、西方学者对职业犯罪的理解

(一)两种观点

1、犯罪是职业犯罪人的专门职业

2、职业犯罪人是一些经历过特殊“社会化”的犯罪人

二、职业犯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特征

1、动机特征

⑴ 动机产生的自觉性

⑵ 动机产生的无意识性

2、双重性格特征

(二)行为特征

1、严密性

2、残酷性

3、多方向性

第九章 智能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智能犯罪在行为方式上的特殊性,只能犯罪人的心理结构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及智能犯罪的概况和危害。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智能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智能犯罪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智能犯罪的特点

1、高犯罪黑数

2、犯罪形式多样

3、计算机犯罪低龄化

4、物欲型动机居多

5、侦查与取证困难

6、犯罪人矫正不易

二、智能犯罪的原因

1、技术的两重性

2、科技管理漏洞

3、网络生活影响

4、法律的缺陷

第二节

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认识特征:

智能犯罪人可以说是高智商的人,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新技术快,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用脑子去挣钱,或仅仅是糕点恶作剧,甚至是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不如杀人、抢劫、强奸的呢高丽犯罪凶狠,而且无本万利或者损人不利己。

二、情感特征

智能犯罪人的情感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反社会色彩,尽管有时他们自己不这么认为,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往往出于非常狭隘的目的。

三、意志特征

很多智能犯罪人,对技术的追去是十分执著的,无论是纯科学技术,还是犯罪技术。如米特尼克的粒子在当代并非个别,他至今还是许多黑客的偶像和楷模。

四、个性特征

智能犯罪人的个性特征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们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从事非法的活动。他们又比较明显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希望以自己的意愿任意行事,甚至妄想改造世界。

第三节

智能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一、隐蔽性

很多智能犯罪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实施的智能犯罪,常常是在封闭的实验室进行的,其内容的学术难度是一般人无法了解行为的性质,很多科研机构本身就是高度保密的单位,因此,此类犯罪不容易被揭露。

二、欺骗性

智能犯罪人作案手段方式上有相当大的欺骗性,有的智能犯罪人利用伪造的单据虚构不存在的交易,向金融机构和大公司诈骗巨额资金等等。

三、破坏性

形形色色的职能犯罪带有破坏首先是经济上的巨额损失,例如1996年4月到10月间,俄罗斯的一名计算机专家和5名同伙通过计算机网络就直接窃走可美国花旗银行的资金共计1000万美元。

四、感染性

这个主要是体现在网络时代,人们之间的通讯间建设起传统的邮局来传递邮件,而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这样,很多病毒就通过电子邮件系统进行传播,而且一台电脑染上病毒,病毒就会自动复制,并向所有联网的电脑进行扩散。

五、易变形

这个主要是在犯罪与司法机关的斗争上面,它们之间的斗争就像猫和老鼠的游戏一样,很多狡猾的职能犯罪人在作案事无不小心翼翼,一有情况,他们就会改头换面,毁灭罪证,以求保护自己,不少智能犯罪是利用合法的场所和程序进行犯罪活动的。

第十章 群体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群体犯罪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群体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并结合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群体犯罪的现实性和危害性。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犯罪心里概述

一、群体犯罪的概念

1、群体犯罪 :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

2、群体犯罪的类型:

按不同标准,可作以下分类:

(1)以群体的组织形态分--共同犯罪、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集群犯罪。

(2)以群体成员间心理接触分--事先有通谋、事先无通谋、无通谋,但有共同越轨行为的群体犯罪。

(3)以实施犯罪种类多少分--单一类型、多种类型。

(4)以犯罪恶性程度分--危害国家安全、重大恶性案件、一般刑事案件。

3、群体犯罪心理 :犯罪群体或落后群体,副文化群体中,个人的与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共同心理倾向。

我们对这一概念可从三方面来理解:

(1)群体犯罪心理是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2)群体犯罪心理的核心是同一的犯罪目的;

(3)群体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心理的集中反映。)

4、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

(1)内在因素(①交往与互动;②模仿与暗示;③合群与需要;④代偿与互补。)

(2)外在环境因素(①社会结构不稳定;②社会供需矛盾;③社会压力负效应;④不良的榜样作用;⑤犯罪机遇增多。)

5、群体犯罪心理的特征:

(1)相同与相似性;(2)相异与互补性;(3)群体效应与互动性。

第二节

团伙犯罪心理

一、团伙犯罪:团伙犯罪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

二、产生团伙犯罪的原因

(1)社会原因。团伙犯罪多在社会结构不稳定,政治**或经济生活混乱,无政府主义盛行的状态下发生;

(2)文化原因。封建色彩的帮派文化,与具有享乐主义色彩的西方文化相结合构成犯罪副文化。它既是滋生不良团伙的文化氛围,又是团伙犯罪的精神支柱与动力。

(3)心理原因。青少年有强烈的合群倾向。不合理的需要,导致不良心理的形成。

三、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心理特征:

(1)团伙意识的整合作用;

(2)团伙情感的感染作用;

(3)暗示与模仿的诱发作用;

(4)权威与服从的统制作用;

2、行为特征:

(1)纠合性和易变性;

(2)盲目性和冒险性;

(3)野蛮性和残忍性;

(4)腐蚀性和传染性。

第三节

集群犯罪心理

一、集群犯罪:集群犯罪是一种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由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导致的犯罪。

二、集群犯罪的特点和类型特点:

(1)集群犯罪人员较多,彼此不相识,偶然集合在一起;

(2)整体上说,绝大多数成员间是无组织联系的,是乌合之众;

(3)多数成员间无预谋和通谋,具有情境性和情绪性色彩。

集群犯罪的类型

(1)足球场暴力事件;(2)街头暴力事件;

(3)哄抢与经济上的闹事事件;(4)政治**或骚乱事件。

三、集群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是什么?

(1)社会矛盾的积聚和社会心理的躁动;

(2)法制观念淡薄;

(3)求发泄与求表现;

(4)对传播媒介中消极因素的模仿;

(5)人口密集等客观条件;

四、集群犯罪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个性丧失,以集群行为为中心;

(2)个人缺乏判断力,失去自制力;

(3)受暗示性增强。

(二)行为特点:

(1)自发性;(2)犯热性;(3)非常规性;(4)短暂性。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一、有组织犯罪又称为集团犯罪,是指以从事有计划的犯罪活动为宗旨,具有严密、固定的犯罪组织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法律秩序相对抗的犯罪集团。有组织犯罪的类型:

(1)走私与贩毒犯罪组织;

(2)独霸一方的流氓、恶势力犯罪组织;

(3)贩卖人口犯罪组织;

(4)开设赌场,强迫妇女卖淫的犯罪组织;

(5)制造贩卖淫秽黄色书刊的犯罪组织;

(6)盗窃、窝赃、销赃的犯罪组织。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1)恶性膨胀的金钱欲;

(2)帮派思想与副文化氛围;

(3)严格的规范与等级观念;

(4)相似的动机与强烈的归属意识;

(5)互感性与互动性。

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并因此理解刑法中过失犯罪与犯罪心理学中的过失犯罪有什么区别。并掌握过失犯罪发生的因素。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以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为标准,犯罪分为哪两类?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2、什么叫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是过失犯罪。

3、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主要心理差异是什么?

(1)从法学的角度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四方面的差异:

A、社会危害性比较,主观客观结合看,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B、主体和主观方面比较,两者有别;

C、客体和客观方面比较,过失犯罪侵害的只是物质客体而故意犯罪侵害的可以是物质客体,也可以是非物质客体。

D、刑事责任比较,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轻于故意犯罪。

(2)从心理学上看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心里和行为上有三方面差异:

A、心理结构的形式的内容不同;

B、心理状态不同;

C、心理机制不同。

第二节 影响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

1、使用熟练工具

2、使用陈旧工具

3、使用高科技工具

四、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因素

不良的心理因素是导致过失犯罪的直接动因。

(1)态度。对人对事态度不端正是过失犯罪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不良态度有:①不负责任的态度;②对抗态度;③傲慢和固执态度;④自私态度。

(2)思维与认知不正确;

(3)注意涣散与分心;

(4)情绪变化不正常;

(5)性格气质中的不良因素;

(6)智能与经验,智能低,经验不足;

(7)记忆缺陷与失误;(8)无意识因素。意识状态模糊。

第三节 过失犯罪行为的机制

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可以分为两种:(1)疏忽大意过失;(2)过于自信过失。而二者的心理历程和机制是不同的。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1)应当预见和能够预见;

(2)没有预见和疏忽大意;

(3)错误决策与危害行为的实施;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1)已经预见和轻信能够避免。

(2)错误决策与危害行为的实施。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态心理犯罪的基本特征,变态心理犯罪的形成原因;掌握人格障碍与犯罪,性变态与犯罪之间的某种联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变态犯罪心理概述

一、变态心理概念

1、变态心理就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

2、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3、变态心理的常见类别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

1、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现象概述(1)变态心理的发生率(2)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率

2、变态心理现象与犯罪行为(1)感知觉变态与犯罪行为(2)注意变态与犯罪行为(3)记忆变态与犯罪行为(4)思维变态与犯罪行为(5)情绪情感变态与犯罪行为(6)意志变态与犯罪行为(7)智能变态与犯罪行为(8)意识变态与犯罪行为

3、变态心理患者犯罪的基本特点(1)变态心理者犯罪的动机(2)变态心理者犯罪的行为特征(3)变态心理者在犯罪后的一般表现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一、人格障碍概述

1、变态心理包括的范围很广,我们常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变态心理是指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狭义的变态心理指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叫变态人格,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状态,是以性格为核心,包括素质、气质、智能等个人能力与心理特征,突出的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明显偏离正常,这类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2、人格障碍的成因和犯罪特点是什么?

(一)成因可归为两类:

(1)生物学因素。遗传是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一些病理生理因素、生物器质性因素等对人格障碍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环境因素。家庭因素起重要作用,学校教育缺陷,朋友间的不良模仿、传媒的误导等,都容易造成儿童社会化的缺陷,从而形成人格障碍。

(二)犯罪特点:(1)一般带有偶然性;(2)违法目的不明显;(3)自我保护性差;(4)作案多是攻击型、爆发型;(5)性格非常顽固,持续、不断犯罪;(6)犯罪一般单独进行。

3、人格障碍犯罪有哪些类型

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强迫型、癔症型、爆发型、孱弱型、社会疏隔型、幼稚型、怪癖型、轻佻型、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犯罪,常是混合型人格障碍犯罪,就是说,几种类型兼有之。)

7、智能障碍犯罪有什么特点

(1)动机动稚、单纯、对后果缺乏考虑;

(2)作案对象和目标有选择,作案条件选择不严格、多有冲动性、公开粗暴,易被当场抓获。

(3)单独作案多。

(4)案后对后果有所领会,多愿悔改,抵触情绪者少。

8、精神病的成因及其犯罪特点

(一)成因:(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理、躯体等因素。(2)心理学因素,包括病前个性特征、精神因素等。

(二)犯罪特点:

(1)动机不明或离奇;

(2)危害行为往往极端残忍而不符合情理;

(3)作案无预谋和计划,常常冲动性、单独作案,缺乏自我保护。

一、人格障碍概述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1、人格障碍者犯罪的基本特点

2、人格障碍类型与犯罪(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情感型人格障碍(4)爆发型人格障碍(5)轻佻型人格障碍(6)怪癖型人格障碍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

一、性变态概述

性变态又叫性倒错,性偏离和性心理障碍,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表现为性爱对象、性身份、性目的或满足性欲方式异常。

(一)成因

成因是:(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

(二)性变态有哪些类型?

同性恋、恋童癖、近亲相奸癖、恋物癖、恋尸癖、异装癖、露阴窥阴癖、摩擦癖、口淫、性虐癖与受虐癖。

二、犯罪特点:

(1)作案有预谋、计划,对侵害对象有选择;

(2)有自我保护能力,常掩饰罪行,逃避打击;

(3)作案模式较固定,并系列作案;

(4)作案手段凶残,特别是性施虐狂更突出;

(5)缺乏罪责感,焦虑感,往往被抓后容易供认交待问题。

第四节 精神病患者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精神病概述

1、精神病的概念:是一种心理机能完全紊乱的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状态。

2、精神疾病患者的变态心理特征

二、精神病与违法犯罪

1、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行为无法自控;动机模糊或难于理解;手段极其残忍、凶狠。

2、精神病的类型与犯罪(1)精神分裂症(2)偏执型精神病(3)情感性精神病(4)反应性精神病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京城徐广才色情杀人狂案例剖析

徐广义,男,30岁,汉族,北京某工厂工人,1987年至1990年在北京站、永定门火车站,以帮助买火车票、联系住处,找工作等方式将外地女青年骗至京郊偏僻处施暴强奸杀害,共作案11起,7名女青年被施暴强奸杀死,2名被施暴强奸杀成重伤,1名被强暴强奸。1990年4月3日晚该犯正在作案时,被蹲点守侯的公安侦察人员当场捉获,最后1名被害人遇救。徐犯强奸杀人手段极其残忍,已处死刑。

一、徐广才案件是一起典型的色情杀人狂案件 徐广才奸杀妇女系列性作案的特点与方式,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典型的性虐待——先奸后杀类型的色情杀人狂者。性变态者的犯罪是一种特殊性的犯罪,所谓特殊,就是此类犯罪人是在其变态心理的驱使下实施暴虐行为的,具有其一定的怪癖的行为模式特点。它与正常人道德败坏导致的性犯罪有若干不同点。因此,正常人对此类犯罪行为往往难以理解。徐案的作案手段行为方式基本一致。一是从北京站、丰台、永定门火车站将事主骗到野外夜间作案;二是作案对象都是外地来京或离京有难处的女青年;三是利用为单刃刀片作凶器捅刺奸杀;四是皆从被害人的残状中获得最大的性变态的心理满足。五是杀人恶魔系列性连续作案,相隔数月便出动,得手后便消失在人海之中。

二、徐广才性变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徐犯性心理变态并非偶然。徐出生于1959年,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他未成年之时,父母相继离世,由其姐抚养成人。家境的贫寒和父母的早逝,使他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和心灵的孤寂冷僻。1978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1980年分配到北京某厂,1984年调作库房保管员。这个期间,工作悠闲,他结交了几个有劣迹的男男女女,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便成为他们闲聊的话题,渐渐地使他如醉如痴,随之又发展对个体书摊上那些淫秽色情书刊读得入迷,在性的方面陷入歧途,越陷越深,对性欲要求极为强烈。他是1984年经人介绍与本厂一女工结婚的,并生有一子。他对他的妻子,用从各种渠道听来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向他妻子发泄,以获得变态的性满足,以至发展到用绳子把妻子的手脚捆绑起来发泄性欲。这时他性虐待癖的变态心理已经形成。性虐待心理的极端发展即施虐色情杀人。徐的性施虐行为先是在其妻子身上表现出来,而后则发展至顶峰,成为色情杀人狂者。徐犯1987年1月第一次作案,当其向受害女工猛捅两刀,见到那血淋淋残状,随即激发起一种“莫名”的高度性快感,正说明了这一点。其对第五名被害女青年某某的奸杀过程,也说明了其作案模式:1987年8月13日在永定门站售票厅买了一张火车票,刚走出大厅,被徐犯选为猎获目标,立即凑上去跟她搭讪,当他得知女孩深圳来,买票要到上海打工,又得知她没带身份证,想托他帮帮忙找家旅店时,正中其下怀。徐假惺惺地说,你今天真幸运,碰上我这个热心肠的人,他骑车带着姑娘一直往南过了洋桥,马家堡来到一处菜棚,姑娘疑惑地说,这不是旅馆。这时他掏出刀子狞笑着说,管它是哪,你跟我走,不然我杀了你!姑娘问,你想干什么?他说,要你和你身上的钱。姑娘吓哭了,求他放过她,并说我现在来例假„„姑娘哭着抱着一棵树,这时罪犯举刀向她腹部捅了雨刀,硬把她拖进菜棚,施暴强奸后杀死,残状惨不忍睹。徐犯在审讯中对所有罪恶供认不讳。他在交代中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书上的描写和画报上的画面,我老想占有,老想征服,我的欲望特强,老婆有病满足不了我,我就想到外面发泄,这事让我兴奋,我控制不住了,就壮着胆试试,后来见没人报案,我的胆就大了。开始女的反抗我扎她,后来我感觉在那 种情况下特刺激,把她们扎出血来,再割他们„„我也想杀完10个人后不再干了,可我像着了魔上瘾一样,一到晚上就想出去杀人„„。性变态只在性心理这一点是异常的,而在其他方面的心态则是正常的。在审讯中,他的交待也说明了这点。他在回答作案时间时说:一般都在晚上8点钟以后,行人少、警察少,干这事不易被发现,在回答作案时的衣着时说:为了使对方信任,我晚上出去时穿的都比较干净大方,皮鞋也擦的很亮。在回答为什么选择火车站作案时说:火车站外地人多,离郊区近,交通警察少,可以骑车带她。在回答他是怎样选择受害人时说:年轻有点色的外地女孩子,她们没有生活经验,容易上当。另外,外地姑娘人生地不熟好骗,特别是那些来京打工和路过北京的,她们买不到车票想有人帮忙,农村女孩子又有占小便宜的毛病,不愿住旅馆,我借口帮助他们买到车票,提供住的地方,有时还请她们吃顿饭,这样他们便不怀疑了„。在回答他是如何行骗说:物色单身提包的女青年后,我主动上前搭话,先跟她聊天,大致了解她们的情况后,以提供住宿、买车票、介绍工作、陪着逛北京等为诱饵,骗她上钩。他的这种并不高明的假仁慈的嘴脸和花言巧话,却叫那么多姑娘上当受骗,残遭暴虐伤害。

三、性变态虐待狂犯罪案件的特点:

色情杀人狂杀人案件在刑事犯罪中,特别是性变态犯罪案件中,是性质最恶劣、手段最残暴、危害最严重、对公众安全威胁最大和影响极坏的一种特殊性案件。综括色情杀人狂者的犯罪案件,特点如下:

1、色情杀人狂者是一种严重的性心理障碍。既不属于一般的道德败坏,也不嘱于精神病。它有性变态的难以自控的性的异常冲动性,又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因此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2、色情杀人狂者连续性系列作案,且有其一定的行为模式。他们以某些怪癖的行为模式渲泄、满足其变态的性欲,对于残杀异性的血淋淋的残状,不仅没有厌恶感,反而能激发最大的快感。

3、其施用暴力的目的不同于心理正常的性犯罪者。常态心理性犯罪残害对方的目的是为了迫使对方就范,杀人是为了灭口。色情杀人狂则不同,其施行暴力虐待、杀害、奸尸、切割是作为满足变态性欲的行业方式。

4、色情杀人狂的施虐行为与其性满足相联系,把被害人的痛苦和残状作为其获得性快感、性高潮的前提条件。其满足感的强度甚至超过常态的性生活,比常态性行为更能引起他们的乐趣。

5、色情杀人狂的行为动机与常态心理性犯罪不同。后者是为了用非法手段满足其常态性要求,而前者则是为了满足其带有异常性冲动的性变态心理的需要,所以往往正常人对其动机无法理解。

6、色情杀人狂只对陌生人行凶,对自己的熟人、友人不动手,而常态心理性犯罪其侵害对象不论是陌生人还熟人、友人皆为之。

7、色情杀人狂犯罪者无羞耻心、悔恨感和犯罪自责感,往往残害他人不觉后悔,缺乏焦虑,自行其乐,并为自己的作为作出自以为是的辨护。

8、色情杀人狂者往往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许多患者的表现像女人的性格,如怕羞等。

9、色情杀人狂者一般都要从死者身上拿点什么,特别是与性有关的物件或切割身体的某部分。

10、施虐色情杀人狂者同一切性变态者一样,除了在性心理方面的异常外,其他方面完全与正常人一样。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审判过程中的心理,刑罚心理,询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我们公安司法机关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一、被告人在作案前后的反侦查心理及表现

被告人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主要有:

1、伪造作案时间。往往采取制造没作案时间的假象和串供作伪证,企以扰乱侦查思路。

2、破坏和伪造犯罪现场。常常采取的方式有:(1)情理破坏现场;(2)对现场作伪装处理;(3)、转移犯罪现场;

3、伪装个体形象特征。

4、毁灭处理赃证;

5、伪装积极;

6、串供和谎供。

二、要识别反侦查手段,侦查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2、要具有质疑能力。

三、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有什么心理状态:

1、自首心理;

2、潜逃心理;

3、对抗心理。

四、对缉捕的犯罪嫌疑人应采取的政策

对准备潜逃和对抗缉捕的嫌疑人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对潜逃的嫌疑人要掌握其自身的特点、社会经验、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以及嫌疑人潜逃地的环境、民俗民情,以便准确作出有关判断。

对对抗缉捕的犯罪嫌疑人则要分析其对抗心理和缉捕时的具体情况,确定对策。

五、被跟踪、守候的犯罪嫌疑人有什么心理特点?

这类嫌疑人被跟踪时心理表现是:

(1)多疑。其紧张心理无法抑制,所以特别谨慎。

(2)试探。他们往往用些反侦查的试探心理,检测是否被人跟踪。

(3)急欲脱离被监控的心理。这时会使出种种狡猾手法。

(4)侥幸自慰。自以为得意,行为人较放肆,认为无人跟踪,此时其活动易暴露。

六、被采取不同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1、被拘传时,是试图减轻罪类,争取从宽处理;

2、被监视住所时,一是急躁,二是沮丧;

3、取保候审者,其心态与被监视住所者相同;

4、拘留、逮捕者心理是:孤独感、紧张、压抑、抵触、悔恨交织。

七、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时的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发展变化

1、被告人在讯问中,知道讯问结果的严重性,心理活动是激烈而复杂的,其常见的心态有:

(1)畏罪;(2)侥幸;(3)恐慌;(4)悲观;(5)戒备;(6)抵触。

2、在整个讯问的过程中,立即交代问题或者始终不交化罪行的,都属于少数,大多数是处于以下心理变化过程,即: 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供述罪行。

(初审)(拒供、谎供、翻供)

第二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1、开庭过程中,被告表现的心理是:

①差耻。

②共同犯罪者在开庭时见面后,则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攻守同盟或相互揭露。

③紧张。

④忏悔。

⑤矛盾。

2、庭辩

①侥幸心理。

②抗拒。

③狡辩。

④对公诉词产生敬畏感。

⑤对律师的辩护会产生满意或埋怨的心态。

⑥对证人的陈述,会产生欣喜或仇视感。

3、宣判后

判决宣布后,被告人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①情绪稳定。

②抵触。

③悔恨。

第三节

刑罚心理

我国刑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而预防犯罪。预防犯罪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特殊预防,通过对犯罪人用刑罚,防止他有再犯罪。

二是一般预防,通过惩罚犯罪,儆戒和教育社会上有犯罪可能的人,不要犯罪。

一、刑罚的个体心理效应

1、刑罚对犯罪人心里的正效应:畏惧刑罚;痛苦效应;感激效应;预防效应。

2、刑罚对犯罪人心里的负效应:不畏惧刑罚;抵触。

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心理效应。

通过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惩罚犯罪,能充分显示专政的力量,造成犯罪分子对刑罚的畏惧,另外,能儆戒有违法劣迹的人,同时,打击犯罪活动,能弘扬正气,鼓舞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四章 犯罪心理预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懂得犯罪心理诊断,从而使同学们掌握我们要怎么把犯罪预防在萌芽阶段,及犯罪后怎么是犯罪人走出犯罪的心理阴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防概述

一、什么叫犯罪心理预测

犯罪心理预测,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二、什么叫犯罪心理预防

犯罪心理预防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及发生犯罪行为。

三、我国古代有哪些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1)家庭预防。

例如清末的思想家曾国藩就提出过一些关于家庭预防的见解,他提出的措施办法有:

A、勤劳;B、节俭;C、谦谨。

(2)社会交往预防。强调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3)早期教育的心理预防功能。

(4)刑罚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

(5)修身自强。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类型

1、直观型预测;

2、因素分析型预测;

3、指数评估型预测。

二、预测技术:

资料的收集---因素的选择---因素数量化—制定预测表

三、预测适用范围:初犯可能性预测;再犯可能性预测;再犯罪预测方法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 一、一般犯罪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1、内容:①人际关系变化。

②物质需要的变化。

③精神状态变化。

④性心理表现异常。

2、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1)主体外因素的预防。排除和减少主体外环环境中的消极因素。(2)主体因素的预防。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二、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1、以诚相待原则

2、动之以情原则

3、晓之以理原则

4、言传身教原则

5、正面激励原则

6、加强管理原则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矫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犯罪心理矫治、犯罪心理诊断、罪犯心理咨询以及罪犯心理治疗的概念,并了解罪犯心理档案的建立,罪犯心理咨询与罪犯心理治疗的异同,罪犯心理咨询的方法,最终知道犯罪心理矫治的意义及我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罪犯

罪犯是指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依法判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其他附加刑,并交付执行的犯罪人。

二、罪犯心理形成机制

罪犯心理是在犯罪人心理的基础上,经受讯问、审判以及被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等外界刺激,其个性心理逐渐发生为化而形成的。

罪犯心理形成机制:

(1)犯罪人的心理结构是产生罪犯心理的前提和基础;

(2)拘押候审期间的强烈刺激使犯罪人的心理结构发生量的变化;

(3)监禁服刑生活是罪犯心理形成的最后环节。

当犯罪人被交给监所等执行部门,被安置到监狱等接受入监教育时,罪犯心理结构在这种特殊环境的刺激下最终形成。

第二节

对罪犯的心理诊断

一、罪犯心理诊断概述

广义的心理诊断,是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被测试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点作出推断。罪犯心理诊断:罪犯心理诊断是指通过对犯罪的社会化过程,犯罪经历的考察,并运用心理测量等技术,对其人格特征及促成犯罪行为的心理障碍与缺陷,有无病理上之异常等作出检查与判断,为实施分管分教方针和矫正治疗提供依据的活动过程。

广义的罪犯心理矫治,是指在掌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规矫正手段,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成为守法的公民。

二、对罪犯心理诊断的方法

1、心理测验法

2、调查法

3、观察法

4、综合分析法

三、罪犯心理档案的建立

1、罪犯的基本情况

2、罪犯心理测试结果及诊断结论

3、罪犯心理矫治方案

4、心里矫治实施情况记载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

一、罪犯心理咨询的概述

1、内容:罪犯的偏常认知结构;心理不适应问题;变态心理;心理危机干预。

2、形式:电话咨询;门诊咨询;现场咨询;书信咨询。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具体操作

(一)一般程序:

1、初级阶段:了解情况、建立关系

2、中期阶段:诊断分析,帮助指导

3、后期阶段:逐渐结束,检查巩固

(二)技术:倾听技术;影响对方的技术,观察的技术

第四节

罪犯心理治疗

一、罪犯心理治疗概述

犯罪心理治疗就是对正在监狱服刑的有心理疾病的罪犯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罪犯心理治疗的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

2、行为矫治法

犯罪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5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研究什么?这实质上是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范围颇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确定:⑴把什么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①犯罪人,这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②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③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④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办案质量;⑤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罪犯犯罪心理矫治的成效。⑵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学(广义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主要有: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如个体犯罪的心理预防,犯罪侦查心理和审讯、审判心理以及罪犯矫治等问题)以及其它有关课题。

何谓犯罪及犯罪的社会关系: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行为的特征:

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根据我国刑法,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些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使用特定的方法。

3.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特殊主体,在少数犯罪中,单位可以成为特殊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有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有些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通过观察如果对未知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进行尝试性或假设性的推测,也就是提出问题。

2.搜集资料。建立假设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事实资料验证假设。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个案追踪法等。

3.分析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是指系统化和简约化。

4.做出结论。即验证假设的过程,确定假设的正确与否。

答案补充 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笼统地说,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至今仍莫衷一是。

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至今仍莫衷一是。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答案补充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什么?这实质上是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浅析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 篇6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特征

(一) 个体独特性

犯罪心理痕迹个体独特性的理论依据源于“世界上每个人的存在具有唯一性”, 唯一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于人类的心理特征的倾向性差异, 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当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 其有着自身独特倾向的个性特征也势必会在犯罪过程中有所体现。

(二) 无意识特征

“无意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潜意识”, 它是心理的最低水平。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行为没有认识, 完全地失去了定向的能力。正是因为心理无意识性的存在, 使得再怎么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自己的“无意识”痕迹。

(三) 定势心理特征

定势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在心理中同样存在, 是对固定倾向的一种现实反映。犯罪嫌疑人成功作案后, 这种成功的作案体验会在其脑内有所反馈, 当其再次作案时, 成功的作案体验便被再次调动出来。如此循环往复,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结构便会逐渐趋于稳定得以发展。定势不仅是对心理上的影响, 更是一种生理上的反馈调节, 其在侦查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 关联性

客观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世界有着它本来的样子, 不依赖任何人意志的存在而存在, 并且能被人类所感知。心理虽是一种抽象现象, 但因其与各种具体现象有密切联系, 依然可以为人类所感知。心理痕迹不仅存在于每一个犯罪过程之中, 且与犯罪嫌疑人、犯罪现场及现场的物质痕迹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 此类因果联系正是我们发现和了解犯罪心理痕迹的有效途径。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机理及科学程度

(一)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

1. 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其心理活动的产物。犯罪动机是犯罪嫌疑人引起并维持犯罪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犯罪过程则是将犯罪动机付诸于实践的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 由于心理活动支配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难免会将犯罪动机遗留在现场被改变的现象中。现场的变动迹象随犯罪动机不同而有所不同。

2. 犯罪心理痕迹体现个体犯罪特征

相对于不同的犯罪嫌疑人, 不同犯罪过程是复杂且无预测可能性的。现场勘查中, 侦查人员虽无法得知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的具体活动范围和轨迹, 但从现场变动情况可分析推断出作案人的某些个性特征。从而获取到有关犯罪嫌疑人独特人身性的重要线索, 把握住破案的最佳时机。

3. 犯罪掩饰促进犯罪心理痕迹形成

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后, 因为恐惧和想要逃避刑事追究的心理, 再加上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大多都会进行伪装现场的行为, 想尽量抹去现场可能有关自身的各种痕迹, 隐瞒案件真相, 企图将侦查视线引入歧途。犯罪掩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许多有证据价值的物质痕迹, 对现场勘查和分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但是, 掩饰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就极有可能产生反常现象, 增加犯罪心理痕迹的数量和质量。

(二)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依据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科学性依赖于其来源的科学性。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以物质痕迹为基础, 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手段, 以哲学为指导, 以逻辑学为工具, 同时还综合其他多个相关学科知识, 为其分析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大厦。

(三)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认可度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建立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刑事侦查学等科学基础之上, 是侦查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对于侦查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确定犯罪嫌疑人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意义。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具有明显的法律性特征。在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过程中, 侦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而针对犯罪现场所进行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手段, 显然更加要遵守刑事诉讼中有关侦查的法律规定。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看, 犯罪心理痕迹的复杂性降低了与其有关的分析结论的采信度。一方面, 犯罪心理痕迹是一种间接痕迹, 这使得人们对其真实面目的认识必然会出现曲折, 有时甚至错误;另一方面, 囿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主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 不可避免会导致对同一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不同分析,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具有此复杂性, 导致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只具有参考意义, 其分析结果目前还不能够作为证据使用。

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也确实没有对与犯罪主观方面和侦查密切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所作的明确规定, 存在着相当大的法律真空区。在社会生活中, 犯罪心理痕迹在大众中的知晓度相对来说也较低。

三、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活动中的应用

(一) 犯罪心理痕迹对侦查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遗留下犯罪信息, 在犯罪现场总会发现一些对于侦查破案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来自现场物质痕迹, 还来自于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分析过程中若能将现场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充分整合, 并在案件破案中加以正确运用, 那么这两种现场痕迹将大幅提升侦查破案能力。在现场勘查中,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主要有如下作用:

1.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犯罪过程就是将犯罪动机付诸于实践, 而犯罪行为又受心理活动的支配, 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犯罪的目的必然留存在现场被改变的迹象中。

2. 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

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侦查人员通过对犯罪现场破坏程度、遗留的痕迹物证及现场整体态势的动态分析, 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特征, 也能间接判断其个性特点。

3.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由于犯罪嫌疑人的这些差异, 使得犯罪现场、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等呈现出千差万别。而正是通过这些差异,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才具有可能性。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中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其独有的性格特征。

4.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

通过对犯罪痕迹表现出来的对犯罪的熟练程度, 可以初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某些职业特点。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活动时, 专注度很高, 那些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特定动作技巧便会在犯罪嫌疑人的无意识中真实的流露出来。

5.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历及其经验。

犯罪心理痕迹受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所制约, 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无法抹去自己特有的犯罪心理痕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 侦查人员通过利用心理痕迹的分析方法, 对现场的物质痕迹进行分析, 捕捉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现象, 解读犯罪现场中隐含的各种信息, 就能够扩大视野和信息源, 使案件的侦破更加高效和及时准确。侦查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溯源的过程, 即以犯罪行为的结果追溯造成犯罪结果的罪犯。依据犯罪现场所反映的心理痕迹特征对罪犯进行心理分析, 对于侦查人员在案件侦查中设立假定,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摸排犯罪嫌疑人,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犯罪心理痕迹的发展前景及待解决问题

(一) 犯罪心理痕迹的优势

从关于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活动中的影响及对其争论的观点看, 犯罪心理痕迹对作案人心理刻画 (犯罪心理画像)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犯罪类型的研究为犯罪心理痕迹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使得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更为细致, 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痕迹种种迹象, 追溯既往, 解决了许多当前的犯罪案件, 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不过, 此优势又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运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而又同时保证每起案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很是艰难。

(二) 犯罪心理痕迹技术的难点及瓶颈

首先, 在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过程中, 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往往表现出一果多因, 内隐性和或然性较大, 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常常难于识别和把握。因此很多时候对其行为意义的正确识别较为困难, 但对其的识别却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对犯罪心理痕迹行为意义的科学识别问题, 是犯罪心理痕迹分析过程中有待突破的一个瓶颈。

其次, 对犯罪心理痕迹形成原因的分析中, 由于影响、制约和决定犯罪心理的因素较多, 相互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也常常是一果多因, 或然性较大。即便是在理论上理清它并找出规律性也存在一定困难, 在实践困难则更大。而犯罪心理痕迹却是分析案情、刻画罪犯的重要条件, 因此,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分析, 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又一瓶颈。

参考文献

[1]蒲莹.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 2010:11-12.

[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3]周晖, 邢书亭, 任永富.犯罪心理痕迹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报) , 2007 (2) :48-50.

[4]史海青.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0 (1) :69-71.

[5]何翠芳.浅析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及运用[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4 (2) :114.

[6]徐俊文.犯罪现场之犯罪嫌疑人心理痕迹解读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7]徐及龙.犯罪心理学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

网络犯罪心理浅析 篇7

关键词:网络犯罪;心理结构;预防对策

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在尽情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网络犯罪也伴随而来。正如电子领域奠基人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所认为:“与其他有力工具一样,网络的好坏两种用途都值得大书特书,它对无力的自主是不对称的,它不分青红皂白破坏了中央的权威,统一了分散的力量,换言之,互联网对宣传来说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工具,确是同谋犯罪的理想国。”如今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甚至是色情、暴力充斥其间,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互联网更无疑成为了犯罪者的天堂。因此,对网络犯罪进行心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犯罪及其类型

一般认为,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对存在网络空间里的信息进行侵犯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某一类与网络有关的犯罪的总称,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而实施的一种高科技犯罪。网络犯罪的类型非常多,如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电子盗窃、网上恐吓、黑客袭击、病毒传播,以及制作、复制、传播淫秽信息等。目前,在网络犯罪呈增多趋势的背景下,研究网络犯罪的相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犯罪分子通过网络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他们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或者对系统储存、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篡改信息系统,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及黑客非法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主要是用侮辱性语言、文字、图像对他人进行讽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犯罪分子通過网络进行色情犯罪。他们多用计算机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或利用网络进行色情犯罪活动的联络工具。

(4)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等侵占公私财产类犯罪,这是传统领域犯罪向网络渗透的表现。

二、网络犯罪的心理结构特性

(一)犯罪动机的多样性

正是由于网络的快速便捷和功能强大,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大增强,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样也致使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同样多种多样:

1.物欲型动机

网络犯罪中,犯罪分子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但在只需敲敲键盘就可能获得高额收益这种网络犯罪面前,他们往往就会不顾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为了追逐物质利益,义无反顾的选择犯罪。

2.游戏型动机

网络世界是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网络世界则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理想空间,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网络黑客应运而生。很多黑客制造网络病毒或入侵某些著名或机密网站,并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或获取什么样的国家机密,而仅为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向外人展示自己“非凡”的网络技术。他们视网络犯罪为游戏,他们只是享受游戏带来的刺激和快乐,而从不顾及游戏的后果。

3.破坏报复型动机

那些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破坏的犯罪分子,往往具有强烈的破坏心理和报复心理,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只是为了发泄对社会或对他人的不满,在破坏网络数据、系统信息以及在网络上散发恶性病毒等行为中,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并将其是为人生一大快事。利用网络进行破坏的方式可以使他们的报复活动更具有隐蔽性,同时这种报复活动也更加带有危险性和刺激性,更能使他们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仇恨,从而满足他们的报复心理。

(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自我实现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同时每个人为达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手段各异。有时候,他们进行网络犯罪,主观上并不存有恶意,他们想到的只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性。英国学者认为,“黑客,尤其是年青黑客,把黑客活动堪称与计算机游戏一样是一种单纯的行为。他们喜欢这样的智慧性的自我挑战,就像要在zork游戏中,一定要解决问题,过到下一步一样”。对网络犯罪分子而言,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远比追求技术上的充实更为重要。他们苦心钻研网络技术,只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得到他人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自卑孤僻,只有在虚拟世界中,通过网络犯罪,才能满足他们畸形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以为这样就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他人的认可。他们所追求的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犯罪分子无罪恶感

日本学者西田修说:“要说犯罪感,恐怕拾起他人掉在路上的一万日元钞票塞进自己的要保,要比通过电子计算机搞到一亿日元现金其犯罪感还要来的强烈些。”因为“她所做的是,对那威风凛凛的银行中的电子计算机略施小计,然后大大方方地收起钱扬长而去。虽说钱拿走了,却看不到潸潸垂泪的被害人。因为它是钻进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的电子计算机里把钱偷出来的,使电子计算机为自己工作,然后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正当的报酬而已”。即使是在公众的眼里,恐怕也有“不少人觉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实施犯罪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既不像躲在黑暗中突然猛击行人头部,乘其休克抢走钱财的强盗那样凶狠残暴。又不像欺骗贫穷的老人,将其仅有的一点点退休金洗劫一空的骗子那样伤天害理。网络犯罪分子的心理特点就是基本无罪恶感。有些犯罪分子甚至尚未意识到正在犯罪,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出杀人、放火、抢劫等伤天害理的事,所从事的只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然产物,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自己只是在家敲敲键盘,不可能是犯罪。更有甚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网络犯罪本身就难以侦破,再加上自己技术高明,是不可能被发现的。网络是虚拟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生活环境,从空间上和社会心理上都给了犯罪人以便利,许多网络缺乏安全防范措施,甚至成为引发犯罪的条件,更是促成其犯罪心理的产生。

nlc202309040754

(四)存有侥幸心理

除了少数激情型、报复性犯罪等,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往往存有侥幸心理,其中以网络犯罪尤为典型。网络犯罪分子对自己的作案手段、技术和作案能力都极为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被发现。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专业技能,消除犯罪痕迹,进行反侦查活动。即使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现有的科技手段也很难察觉到犯罪分子的行踪,侦查人员也难于获取定罪证据。再加上匿名和化名充斥着网络,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尤其突出,犯罪黑数极高,这些在一定程度更助长了侥幸心理,促成了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外化。

(五)内向性格的人格特征

网络犯罪分子大多具有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他们喜欢与及其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能够控制一台机器,并同大千世界里另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通讯,尤其吸引了许多天才的但不善社交的男性青年。”现实社会中,他们自卑孤僻,不善与人沟通交往,逃避现实,认为现实社会带给他们的只有不安与苦难。他们选择沉溺虚拟网络世界,只有这里,才是他们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如同变了个人,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而且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才思敏捷,大有“任我遨游”之英雄气概;同样他们崇尚自我,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虚拟的网络社会关系,表现出很典型的双重人格。

三、网络犯罪的心理预防对策

(一)促進社会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开放性、交互性、超越时空性以及巨大的信息传递性带给了我们一个方便、快捷的虚拟的数字化世界,同时也对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及行为方式产生强烈冲击,为犯罪提供了新的犯罪土壤。对于网络犯罪,光靠“堵”是行不通的。越堵越不行,反而会使犯罪肆意横流。借助大禹治水的启示,大禹用“引”的方法挖渠疏导,化洪流为细流而治服了洪水。对此,国家也应该采取“引”的方法,加大财政支持,加强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积极进行正确引导,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平台。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既能满足人们上网的需求,又能扩大信息的流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为网络技术人才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网络技术人才,繁荣网络文明。

(二)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预防网络犯罪,不能仅仅着眼于制度层面的建设,更应注重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这才能真正做到网络犯罪的标本兼治。在社会中生活,我们的行为靠道德和法律来调节,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常说“网络无国界,传播有是非”,所强调的就是即便在虚拟社会,遵纪守法、文明守德也一点马虎不得。在我国,网络同样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人们应该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以文明上网为荣,以不文明上网为耻,为构建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良好网络环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重品位、讲文明、守秩序的网民。

(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社会中的法治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建设一样重要,不可忽视。而这个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全民的网络法制教育。在网络法制教育中,一是要培养全民的网络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使其认识到任何科技成果包括网络技术,都要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二是要增强全民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明辨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主体的匿名隐姓而导致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等问题,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正确运用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净化网络内容,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才能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妻子的浪漫生日祝福短信下一篇:怎样有效的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